【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含答案)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导学案 (2)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教学目标】1、明确成语的定义及其来源。
2、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通过对成语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学会活以致用。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感知成语中浓缩的中国文化。
2、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灵活地使用成语。
【教学课时】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运用成语相机导入)二、什么是成语汉语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而成语又是汉语中的精髓,它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
三、成语的来源叶公好龙望梅止渴1、神话故事哪吒闹海2、寓言故事指鹿为马3、历史事件行云流水4、文人作品女娲补天5、外来文化老骥伏枥火中取栗掩耳盗铃成语百科(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搜集整理与之相关的成语,以小组的方式展示,并且选一名同学说说你最喜欢的那一个成语)成语与衣食:衣锦还乡、-----------、-----------、------------、-----------成语与住行:车水马龙、-----------、-----------、-------------、----------- 成语与动物:飞蛾扑火、------------、-----------、-----------、-----------成语与植物:枯木逢春、-------------、-----------、-------------、---------- 成语与兵器:刀光剑影、------------、--------------、------------、--------- 成语与礼俗:彬彬有礼、-----------、-------------、-------------、--------- 成语与文学:人面桃花、-----------、-------------、--------------、---------- 成语与艺术:余音绕梁、------------、--------------、-----------、---------- 成语与科学:斗转星移、-------------、-----------、-------------、------------ 成语与教育:良师益友、------------、-------------、-------------、----------- 成语与做人:高风亮节、----------、-------------、---------------、-------------四、合作探究(一)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汉字()上明珠未卜先()胜券在( ) 目不()丁( )而不厌难()可贵( )以为常()争上游天各一( ) ()甘共苦知法犯( ) 步()为营一()之长()心吊胆()夺天工()瞻远瞩提示:-------------------------,-------------------------。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学案设计(含答案)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学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成语的定义及来源,简单归纳成语误用的类型,初步感知成语中蕴含的文化信息。
2.过程和方法:对成语误用大致分类,分析、讨论、探究成语中的文化现象。
3.情感与态度:透过成语这个“小”世界,探究中华文化的“大”天地,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由对成语的简单认识升华到对祖国文化热爱的高度。
二、导读知识链接1.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特点:①结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形成的历史性;等等。
2.成语的来源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破釜成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3.成语的结构从它的结构关系看,有:主谓关系,如人定胜天、脚踏实地;并列关系,如情投意合、三番五次;动宾关系,如平分秋色、大显身手;偏正关系,如世外桃源、一盘散沙;补充关系,如轻于鸿毛、遗臭万年等。
有的成语相当于复句的紧缩,如承接关系(马到成功)、转折关系(不约而同)、递进关系(得陇望蜀)、选择关系(宁死不屈)、因果关系(温故知新)、条件关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目的关系(守株待兔)、假设关系(有闻必录)、让步关系(插翅难逃)等。
另外有极少数成语,它们内部无法进行语法分析,如胡说八道、大大咧咧等。
4.成语使用的误区类型望文生义: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而未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推敲其历史语意。
或者断“词”取义,错误理解成语中的某些语素而忽略成语意义的整体性。
②用错对象:有些成语只适用于特定的对象,有的只用于人,有的只用于物,有的专用于某类人或某一物。
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③误用褒贬: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整合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学案 精品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成语,积累成语,正确熟练地运用成语。
2、培养自主梳理与探究的能力。
3、学习成语,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习方法]自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质疑,梳理探究。
[学时安排]一节课预习,一节课展示。
[知识链接]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
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96%,两个字到14个字的占4%。
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是神话传说,二是寓言故事,三是历史事件,四是文人作品,五是外来文化。
成语有明显的特点。
1、具有修辞作用。
比如“胸有成竹”的意思是“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若解释成“肚子里长着一根竹竿”就大错特错了。
“穿云裂石”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越,带着浓厚的夸张色彩。
2、结构形式固定,不能随意改变。
“一诺千金”不能改成“一诺万金”,“抱薪救火”不能改成“抱柴救火”。
3、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
A、宾语前置,如“惟命是从”“马首是瞻”;B、词类活用,如“衣锦还乡”(名词动用)、“披坚执锐”(形容词用作名词)、“祸国殃民”(使动)、“不耻下问”(意动)、“虎踞龙盘”(名词作状语);C、状语后置,如“嗤之以鼻”“重于泰山”;D、成分省略,如:“逍遥法外”“盲人瞎马”;E、互文,如“善男信女”“拐弯抹角”。
4、语法结构多样。
有主谓关系的,如“毛遂自荐”“风度翩翩”;有并列关系的,如“行尸走肉“”“防微杜渐”;有偏正关系的,如“庞然大物”“后起之秀”;有动宾关系的,如“不见经传”“好为人师”;有补充关系的,如“无动于衷”“遗臭万年”。
成语既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精华。
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
《成语探源辞典》收入成语7600余条,引证古代文献更是浩如烟海。
《分类汉语成语大词典》收入成语9400条,按内容分成50类,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古代经典著作是汉语成语的重要的来源。
越是有名的著作,产生的成语也就越多。
据《成语探源辞典》统计,出自《诗经》的成语有177条,出自《论语》的成语有173条,出自《孟子》的有136条,出自“春秋三传”的有255条,出自《庄子》的有161条,出自《史记》的有265条,出自《汉书》的有158条,出自唐诗的有310条,出自宋代诗词的有140条。
2019-2020年新人教版必修二《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案2篇
一、梳理内容和方式的确定成语的梳理,可以从“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等方面进行,但考虑到学习成语的主要目的是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成语,而人们又常误用成语,因此把这一专题的范围缩小为“正确运用成语”。
要求学生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以正确理解容易用错的成语,丰富其成语积累,并强化其正确运用成语的意识。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过不少成语(为了了解学生的成语积累,专门整理了语文教科书(语文出版社)七至九年级出现的成语),但对多数成语一知半解,对误用成语的现象不够敏感,因此要求他们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时,他们表示为难,不知道哪些有错,哪些没有错。
于是提醒他们可以到网络上搜索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理解并正确运用容易用错的成语。
学习根据一定的要求查找、搜集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
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成语使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三、课前准备布置全班学生分组(按褒贬不当、望文生义等成语误用类型分组)搜集媒体上错用成语的例子并查出该成语的正确意思,做成书面作业交给组长。
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学习本组搜集来的成语,做成演示文稿(包括误用的例子和该成语的正确解释),以便在课堂上与其他组交流。
四、课堂实录1.导入(安排汇报交流活动)。
教师:前一段时间我布置同学们分组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这节课要大家把成果拿出来汇报交流一下。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请其中三组的主讲人上来各讲三个你们组认为最有必要讲的成语。
大家认真听,有疑问马上向主讲人提问,并随时准备被主讲人请出来用成语造句。
2.三个学生依次上台讲解成语(每人限时8—10分钟)。
被抽到的三组讲的分别是成语误用中的“望文生义”、“感情色彩把握不准”、“适用对象不明确”等三种类型,他们做的演示文稿中都有十多个成语,展示的三张演示文稿(三组共九张)如下:第1张:七月流火有人在某大会上致欢迎辞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经典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 副本
【经典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1、明确成语的来源,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
2、学习积累成语的方法。
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理解、使用所学的常用成语。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积累成语的方法。
2、正确理解、使用所学的常用成语。
二、说教法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是课堂的主导,而不是课堂的主体。
而且,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在这种前提下,本节课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由于这种梳理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分类,可能显得比较枯燥。
为了避免这种枯燥感,可以采取设置情境和分组竞答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时间:1课时。
三、说学法在学生做好提前预习的基础上,将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一)呈现方式:列表、做卡片、写目录、作论文等。
(二)内部分析:溯源、叙流、找特点、分类等。
教师向学生推荐常用的几种工具书。
(如《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中国成语辞海》等)让学生养成亲自动手的好习惯。
由于这是一次探究性学习课型,建议学生的活动时间不少于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
四、说教学过程首先说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在学生明确成语来源,了解成语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对所学的成语按不同方法分类。
教师要准备好十几张卡片(上面写一些能够用动作表演出来的成语)。
《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属于知识性材料,教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为梳理打下基础。
但是,教师不必局限于教材,可以扩展。
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大家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要上课了,看上去个个精神抖擞,老师对大家提点意见:希望同学们听课时聚精会神,讨论时各抒己见,回答时力争对答如流,当然,你如果吞吞吐吐或者词不达意时也不要有后顾之忧,因为我不会对大家求全责备的。
高一语文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一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学习目标:1成语理解2 成语来源3成语运用重难点分析:1重点:成语理解2 难点:成语运用学习步骤:1讲解 2讨论 3练习 4小结 5作业学习用具:多媒体课件学习时间:一课时导入:当依依难舍的深情化为天长地久的思念,我只想刻不容缓地低问一声:是否别来无恙?年轻的心渴望着一鸣惊人,渴望着像盖世无双的一代天骄那样,创建赫赫有名的丰功伟业,于是有恃无恐、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去做前程无量的美梦。
当步步为营、志在必得的雄心在红尘俗世中被一次次摔打历练,方明白久负盛名的背后其实是颗苍老疲倦的心,而拥有一份贤妻良母般的温暖才能令远行的航船有备无患,即使风浪滔天也能豪情万丈、其乐无穷地奋斗!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效果如何?教学过程:一、对成语的整体感知:【学生活动】(1)成语接龙:1)向隅而()不成()泪俱()里巴()仰马翻2)毛遂自()贤举()歌善()文弄()守成规3)老生常()虎色()本家()兵秣()到成功4)石破天()天动()久天()治久()居乐业5)洁身自()大喜()不可()齿难()恩负义6) 大庭广()口烁()石为()门见()盟海誓(2)成语中的生肖:①鼠牛马兔②蛇羊狗虎③猴鸡龙猪二、【合作探究】成语来源与理解:学生阅读课本P77页成语这部分内容,结合学生的预习,归纳总结成语的来源,并尽量多的举出代表性的成语。
总结在纸上,以组为单位完成,组长代表发言展示学习成果。
三、【练习】成语的运用:学习成语的主要目的是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
运用时应尤其注意下面几点:(一)读音:人才济( )济乳臭( )未干图穷匕( )见蓦( )然回首大腹便( )便如法炮( )制汗流浃( )背戛( )然而止叱咤( )风云(二)找出错别字并改正换然一新()人才倍出()黄梁美梦()破斧沉舟()变本加利()惩前比后()按步就班()手屈一指()歪风斜气()有口皆卑()四、高考链接俗语换成语:1打开天窗说亮话2赶鸭子上架3好虎架不住群狼4躲过了风暴又遭雨5此地无银三百两6 这山望着那山高7 鸡蛋里挑骨头8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9 井里打水往河里倒10衣上有虱烧棉袄11顾了吹笛顾不了捏眼五、【布置作业】:预习成语误用的资料,对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容易误用的成语有所了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含答案)
19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1 市值李亚娟19、《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高一语文编写人:李亚娟【学习目标】1、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成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2、识记:不断积累并梳理成语,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3、理解: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学会准确恰当地运用成语4、综合应用:梳理高考考过的重点成语,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学习难点】1、正确理解成语含义,学会准确恰当地运用成语。
2、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学法指导】讨论法;发现法;归纳法;实践法【学习课时】1—2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
汉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
成语运用准确,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运用不当,则让人啼笑皆非。
有一篇学生作文这样写道:我的家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一丘之貉就分道扬镳,骨肉分离,晚上才能殊途同归。
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
我们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在家中一团和气。
但当我成绩不好时,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双管齐下,把我揍得五体投地,而徐娘半老的妈妈则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害得我只好节哀顺变 !!!教师讲述:可见,不断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就请我们班的同学来梳理成语的相关知识。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交流讨论:成语的和结构1、汉语成语的主要有哪些方面?(举例)2、汉语成语的结构关系有哪几种?(举例)(二)实践总结:成语的运用1、做下面的游戏(1)六畜成语六畜就是:牛、羊、马、鸡、犬(狗)、豕(猪)等六种牲畜的合称,并泛指农家所饲养的各种家禽、家畜而言。
下列成语中都含有六畜的名称,你是否能把这些空格填入正确的答案呢?塞翁失___ 顺手牵___ 偷___摸___ 汗___充栋 ___尾续貂亡___补牢 __鸣___盗人仰___翻 ___入虎口鹤立___群___ ___不宁(2)量词填一填下列成语皆有一字空白,必须填“单位量词”!形单影___ 人___桃花___水车薪___大不掉金榜___名单枪___马一___散沙六___清静一___之雅金___玉叶门当___对金___玉律舍___逐末有___不紊信___雌黄杯___狼藉守口如___2.成语接龙比赛。
《成语:中 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导学案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成语的来源、特点和文化内涵。
2、掌握常见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成语。
3、感受成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文化背景。
2、难点(1)正确辨析和使用近义成语。
(2)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灵活运用成语。
三、知识链接1、什么是成语成语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也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
成语具有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等特点。
2、成语的来源(1)古代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2)历史故事,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3)古代诗文,如“老骥伏枥”(出自曹操《龟虽寿》)。
(4)民间俗语,如“七上八下”“三心二意”。
四、学习过程(一)成语的特点1、结构固定成语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定型的、不可随意变更的。
例如“一心一意”不能说成“二心二意”。
2、意义完整成语在表意上具有整体性,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比如“狐假虎威”,不是说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而是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3、风格典雅成语多来源于古代文献,用词精炼,富有文采,具有典雅的风格。
(二)成语的文化内涵1、反映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例如“朝秦暮楚”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量入为出”体现了古代的经济观念。
2、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等成语,传递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观。
3、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塞翁失马”体现了福祸相依的辩证思想;“物极必反”蕴含了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的道理。
(三)成语的运用1、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避免望文生义,如“文不加点”不是指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2、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有些成语具有褒贬之分,使用时要恰当。
《成语:中 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导学案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成语的来源、特点和文化内涵。
2、学会正确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成语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常见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理解成语中的文化元素。
2、难点(1)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2)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成语。
三、知识链接1、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以简洁的形式蕴含丰富的内容,多由四字组成,也有三字、五字甚至更多字的。
2、成语的来源(1)古代神话、寓言故事,如“精卫填海”“刻舟求剑”。
(2)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3)古代诗文,如“老骥伏枥”“柳暗花明”。
(4)民间俗语,如“七上八下”“三心二意”。
四、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1)查阅工具书,了解下列成语的含义和出处:“狐假虎威”“滥竽充数”“破釜沉舟”“卧薪尝胆”(2)收集十个自己喜欢的成语,并尝试用它们造句。
2、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以下成语的异同:“大同小异”与“相差无几”“半途而废”与“浅尝辄止”(2)分析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①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②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3、文化解读(1)探讨成语“金榜题名”所反映的古代科举制度。
(2)思考成语“望子成龙”中蕴含的家庭教育观念。
4、拓展延伸(1)尝试创作一个包含成语的小故事。
(2)开展成语接龙比赛,加深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
五、课堂检测1、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工作中积极进取,见异思迁,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B 这位画家的山水画真是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C 春节期间,大街上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片繁荣景象。
D 他的文章错别字连篇,简直是不刊之论。
2、写出与“诚信”有关的成语五个。
六、课后作业1、阅读一篇含有丰富成语的文章,分析其中成语的运用效果。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材理解本课属于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二中“梳理探究”部分,是探究性学习课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积累??整合”,第五个方面是“发现?创新”,“梳理探究”就是根据这两个方面设计的。
梳理,其实就是一种学习方法,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系统整理,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
此次选择成语作为知识梳理的对象,我是这样考虑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
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全貌。
同学们通过整理学过的汉语成语,不仅对成语能有新的认识和体验(成语的来源,特点和运用),掌握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同时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巡礼(成语与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向心力。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成语积累,但掌握的成语量还不大,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或者做成语猜谜游戏,也许学生会很高兴,课堂会很热闹,但学生原有的成语库不见得有所丰富,知识水平不见得有所提高。
高一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还不懂“罄竹难书”“处心积虑”“炙手可热”等成语,或者听过但不知如何运用,而且我们一部分住校生没有条件上网查询资料,如果让学生梳理容易用错的成语,难度有点大,效果也不会好,所以让学生从“成语与中华文化”的角度梳理成语,这样的学习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会太难,使学生对学习既有兴趣又有信心。
同时我们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意识、能力都较弱,他们更习惯于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授,在课外探究学习上有一定惰性。
教师要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又要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
特别是课前准备,教师既要调动学生参与成语学习活动的热情,又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恰当的分组,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明确成语的定义。
2.梳理成语的来源。
3.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情分析
成语的量非常大,对我们这些平时积累不多的高一学生而言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
所以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是本专题需要突破的难点。
因此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归纳。
难点在于具体语境中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3重点难点
重点:猜成语
难点:为什么成语大部分是四个字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一:导入
看图片猜成语答案:
1、异曲同工
2、自圆其说
3、可圈可点
4、一五一十
5、口是心非
6、心直口快
7、无与伦比
8、啼笑皆非9、里应外合10、三姑六婆11、五音不全12、两面三刀13、一塌糊涂14、多此一举
15、左右开弓16、天方夜谭17、羊入虎口18、白纸黑字19、俯首称臣20、石破天惊21、能屈能伸
22、三从四德23、风花雪月24、四大皆空25、德高望重26、四脚朝天27、三言两语28、入木三分
29、扬眉吐气30、比翼双飞31、正中下怀32、举一反三33、马失前蹄34、点到为止35、莫名其妙
二:成语的定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大,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多由四字组成。
三:成语的来源。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冲
飞
一
鸣
惊
人
地
义
走
沙
鬼
神
人
不
义
达
石
破
天
共
灾
容
辞
不
道
乐
惊
怒
苦
久
治
长
安
贫
天
心
良
安国Βιβλιοθήκη 天久地动
用
天
居
乐
手
勤
工
以
致
涯
事
业
精
于
俭
学
海
无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学习目标】
1、明确成语的识成语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2、梳理学过的成语,做到正确运用成语。
【导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成语的
三、成语练习
与成语有关的脑筋急转弯
为什么帽子脏了要翻面再戴
狗过了独木桥就不叫了
有十只羊,九只蹲在羊圈,一只蹲在猪圈
羊打 给老鹰,老鹰接起 说 “喂〞
第十一本书
填成语,记市镇
一技之____ ____风化雨
声东击____ ____居乐业
奇珍异____ ____毛蒜皮
秋水长____ ____津乐道
后来居____ ____阔天
〔 〕上明珠
胜券在〔 〕
〔 〕而不厌
〔 〕以为常
天各一〔 〕
知〔 〕犯法
一〔 〕之长
〔 〕夺天工
成语迷宫看看你能找出多少成语
天
经
《成语:中 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导学案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成语的来源、特点和文化内涵。
2、掌握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够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
3、学会运用成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文化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成语的来源和文化内涵。
(2)掌握常见成语的正确用法。
2、难点(1)能够准确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
(2)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恰当运用成语。
三、知识链接(一)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以简洁的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等特点。
(二)成语的来源1、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这些成语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和世界的想象与探索。
2、历史故事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四面楚歌”等,它们生动地记录了历史的片段。
3、古代诗文一些成语直接从古代的诗文典籍中提炼而来,如“温故知新”出自《论语》,“老骥伏枥”出自曹操的《龟虽寿》。
4、民间俗语“七上八下”“三心二意”等成语源自民间百姓的日常用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成语的特点1、意义整体性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整体来表达特定的含义。
2、结构凝固性成语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3、风格典雅性成语多来源于古代文化典籍,用词精炼,富有文采,具有典雅的风格。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查阅工具书或网络资源,收集 20 个自己感兴趣的成语,并了解其出处和含义。
2、阅读以下句子,判断其中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真是差强人意。
(2)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二)合作探究1、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成语,互相分享成语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2、讨论以下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1)“目无全牛”在形容技艺高超和形容缺乏整体观念时的不同用法。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11-人教版
语文高一人教版必修二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是新课标2003人教版教材必修二“梳理探究”部分的内容,“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强调的是成语与文化的关系,意在引领学生通过梳理成语的相关知识,通过成语这个窗口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成语,可以正确运用一些常见成语了。
但仅停留在感性的认知和自然状态下的积累,对成语的来源及成语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却不曾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对一些容易用错的成语也掌握得不够好。
如果从有知到未知,从学生已掌握的大量成语入手,引导学生从“成语与文化”的角度梳理不同类别的成语,再查找资料、小组合作探究不同类成语的文化内涵,将更有助于培育学生梳理探究的思维,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引领学生再探究中了解中华文化。
【设计思想】1、课题《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强调的是成语与文化的关系,意在引领学生通过梳理成语的相关知识,借助成语这个窗口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故本课教学的知识目标定为成语背后文化内涵的梳理与探究。
本课的教学活动将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并分别从成语体现的语言文化、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方面引领学生梳理探究,进而借助成语这个窗口,引领学生对成语由新的认知,对传统文化有部分了解。
2、梳理探究的教学,是引导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梳理探究板块意在引领学生学会梳理,同伴交流,合作探究。
探究,并非一定要有更重大的发现或发明,而是通过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怀疑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所以,本节课教师不一定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努力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开拓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大胆发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梳理成语的几种来源,学习分类梳理的方法。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附答案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课程标准解读】本课的课程标准:通过合作探究,梳理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结构,正确运用成语。
2.教材分析《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一课,属于梳理探究性学习,知识总括性很强。
其中“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与文化的关系”是本课内容的基础。
“正确运用成语”是学习“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以及“成语与文化的关系”的最终目的。
所以,“正确运用成语”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明确成语的来源,理解并正确运用容易用错的成语。
2.过程与方法学习根据一定的要求查找、搜集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正确运用成语;通过竞赛的方式,巩固和积累成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
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成语使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学法要求】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学习过程】一、成语的来源1.成语连篇(找出成语,合作探究,查出意思。
)漫漫人生路,岁月的小河悄然无声、缓缓流淌,不知不觉,已驶出生命中长长的一段。
蓦然回首,沿途时而春意盎然,柳暗花明;时而秋意浓浓,萧瑟凄凉。
我们有过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也有过垂头丧气、黯然神伤。
俱往矣,美好的人生不是停滞不前,缅怀过往的辉煌,也不是自怨自艾,痛斥先前的不争,而是要胸怀阳光,活在当下,急起直追,将人生这场直播演绎得五彩缤纷、无怨无悔。
这段话运用了丰富的成语,有什么表达效果?2.成语的定义和特点定义:特点:3.成语的来源(举例)(1)神话传说:(2)寓言故事:(3)历史故事:(4)文人作品:(5)外来文化:二、成语的结构1、试举例分析汉语成语的结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课本完成)有关系的,如“毛遂自荐”“风度翩翩”;有关系的,如“行尸走肉”“防微杜渐”;有关系的,如“庞然大物”“后起之秀”;有关系的,如“不见经传”“好为人师”;有关系的,如“无动于衷”“遗臭万年”。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导学案 (1)
导学案学科:语文审核人: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题目: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师单)【教学目标】1.明确成语的来源,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
2.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
【知识链接】1、成语既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精华。
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
《成语探源辞典》收成语5000多条,考据出处涉及中国古代文献200余种。
另外《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收成语7600余条,引证古代文献更是浩如烟海。
《分类汉语成语大词典》收成语9400条,按内容分成50类,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2、考情透析:成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语。
要准确、快速解答成语题,一方面要多积累,正确理解成语;另一方面要掌握高考成语题的常见命题设误角度,掌握辨析技巧。
高考成语题一般从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误用、谦敬错位、重复累赘、轻重不分、搭配不当等角度设置错误。
课堂预习单1、成语的定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__习用的__、___简洁精辟___的定型短语。
课堂探究单1、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成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写出成语(每项至少两个)。
(1)表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成语:发愤图强百折不挠中流砥柱(2)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成语:一诺千金始终不渝忠贞不渝(3)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成语: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无所畏惧(4)表现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成语:推陈出新独辟蹊径匠心独运2、探究下列成语运用题,思考:日常学习中我们在使用成语时应注意哪些?(1)注意读音、写法、意义和感情色彩,不要读错用错。
(2)辨析成语的意义差别。
即时巩固训练1、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俗话说:七月流火。
今天,扬州的气温蹿至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点,达到37度。
B、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最高层、高水平攀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
2.用十二属相填写成语
目寸光 老舐犊视眈眈 守株待望子成画添足
到成功 顺手牵尖嘴腮 闻起舞急跳墙 狼奔突
3.猜谜语
哑巴说话(打一成语)谜底:变奏为春(打一成语)谜底:
二、四、六、八、十(打一成语)谜底:不折不扣(打一汉字)谜底:
举棋不定(打一成语)谜底:滥竽充数(打一成语)谜底:
③在每个空格中填写一个数字。
心意令申面八光色
头臂上下全美牛毛
7.写出与下列歇后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或直接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成语:居心叵测
刀尖上翻筋斗──玩命的事成语:铤而走险
篱笆配栅栏──再合适不过了成语:郎才女貌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成语:每况愈下
擀面杖吹火──一一窍不通
梳理探究之成语
成语梳理(之一)
成语的来源(各举一例)
成语的特点
成语的结构(各举一例)
1.
1.
1.主谓关系
2.
2.修辞作用
2.并列关系
3.历史事件
3.文言特点
①
②词类活用
③
④
⑤互文
3.偏正关系
4.
4.动宾关系
5.外来文化
5.补充关系
成语梳理(之二)
成语百科
举例
衣食类
住行类
动物类
植物类Biblioteka 兵器类礼俗类文学类
艺术类
科学类
法律类
教育类
治国类
做人类
民主类
成语梳理(之三)
问题
举例
读 音
字 形
含 义
得 体
辨 析
感情色彩
四、参考练习
《成语:中 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导学案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成语的来源、特点和文化内涵。
2、学会正确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成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成语的常见来源和特点。
(2)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常见成语。
2、难点(1)深入理解成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2)避免成语的误用和滥用。
三、知识链接1、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也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
2、成语的来源(1)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2)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
(3)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4)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出自曹操《龟虽寿》)。
(5)外来文化,如“火中取栗”(来自法国拉·封登的寓言)。
四、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1)查阅资料,了解至少五个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并简要介绍其故事内容。
(2)收集十个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解释其含义。
2、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成语与一般词语相比,有哪些特点?(2)分析以下成语使用不当的例子,探讨成语误用的原因。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此处误用为“屡次不成功”。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指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此处褒贬误用。
)3、拓展延伸(1)思考成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场景,如广告、文学作品、日常交流等。
(2)尝试用成语创作一段短文,描述一个场景或表达一种情感。
4、课堂检测(1)完成下列成语填空。
心()神()()()吞枣()()学步(2)选择题。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高中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成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2、识记:不断积累并梳理成语,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3、理解: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学会准确恰当地运用成语4、综合应用:梳理高考考过的重点成语,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学习难点】正确理解成语含义,学会准确恰当地运用成语。
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学法指导】讨论法;发现法;归纳法;实践法【学习课时】1—2课时【学习过程】导入(多媒体)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
汉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
成语运用准确,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运用不当,则让人啼笑皆非。
有一篇学生作文这样写道:我的家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一丘之貉就分道扬镳,骨肉分离,晚上才能殊途同归。
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
我们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在家中一团和气。
但当我成绩不好时,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双管齐下,把我揍得五体投地,而徐娘半老的妈妈则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害得我只好节哀顺变 !!!教师讲述:可见,不断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就请我们班的同学来梳理成语的相关知识。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交流讨论:成语的来源和结构1、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哪些方面?(举例)2、汉语成语的结构关系有哪几种?(举例)实践总结:成语的运用1、做下面的游戏(1)六畜成语六畜就是:牛、羊、马、鸡、犬(狗)、豕(猪)等六种牲畜的合称,并泛指农家所饲养的各种家禽、家畜而言。
下列成语中都含有六畜的名称,你是否能把这些空格填入正确的答案呢?塞翁失___ 顺手牵___ 偷___摸___ 汗___充栋 ___尾续貂亡___补牢__鸣___盗人仰___翻 ___入虎口鹤立___群___ ___不宁量词填一填下列成语皆有一字空白,必须填“单位量词”!形单影___ 人___桃花___水车薪___大不掉金榜___名单枪___马一___散沙六___清静一___之雅金___玉叶门当___对金___玉律舍___逐末有___不紊信___雌黄杯___狼藉守口如___成语接龙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1 市值李亚娟
19、《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
高一语文编写人:李亚娟
【学习目标】
1、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成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2、识记:不断积累并梳理成语,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3、理解: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学会准确恰当地运用成语
4、综合应用:梳理高考考过的重点成语,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
【学习难点】
1、正确理解成语含义,学会准确恰当地运用成语。
2、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学法指导】
讨论法;发现法;归纳法;实践法
【学习课时】
1—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
汉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
成语运用准确,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运用不当,则让人啼笑皆非。
有一篇学生作文这样写道:
我的家
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一丘之貉就分道扬镳,骨肉分离,晚上才能殊途同归。
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
我们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在家中一团和气。
但当我成绩不好时,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双管齐下,把我揍得五体投地,而徐娘半老的妈妈则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害得我只好节哀顺变 !!!
教师讲述:可见,不断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就请我们班的同学来梳理成语的相关知识。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交流讨论:成语的和结构
1、汉语成语的主要有哪些方面?(举例)
2、汉语成语的结构关系有哪几种?(举例)
(二)实践总结:成语的运用
1、做下面的游戏
(1)六畜成语
六畜就是:牛、羊、马、鸡、犬(狗)、豕(猪)等六种牲畜的合称,并泛指农家所饲养的各种家禽、家畜而言。
下列成语中都含有六畜的名称,你是否能把这些空格填入正确的答案呢?
塞翁失___ 顺手牵___ 偷___摸___ 汗___充栋 ___尾续貂亡___补牢 __鸣___盗人仰___翻 ___入虎口鹤立___群___ ___不宁
(2)量词填一填
下列成语皆有一字空白,必须填“单位量词”!
形单影___ 人___桃花___水车薪___大不掉金榜___名单枪___马一___散沙六___清静一___之雅金___玉叶门当___对金___玉律舍___逐末有___不紊信___雌黄杯___狼藉守口如___
2.成语接龙比赛。
分别以“水滴石穿”和“政通人和”为开头,让两个小组展开成语接龙比赛,哪一组接得又快又多又对为优胜者;再以“高山流水”和“枯木逢春”为开头,再请另两个小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
(三)归纳总结:成语与文化
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积淀。
汉语成语的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礼仪习俗、衣食住行等。
根据平时关于成语的积累,小组分工,填写下表。
成语举例
三、作业布置
衣食类凤冠霞帔
住行类登堂入室
动物类凤毛麟角
植物类雨后春笋
兵器类唇枪舌战
礼俗类知书达理
文学类行云流水
艺术类高山流水
科学类斗转星移
法律类绳之以法
教育类诲人不倦
治国类革故鼎新
做人类高风亮节
附《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参考答案
1、 汉语成语的主要有哪些方面?(举例)
汉语成语的主要有五个面: 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
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
五是外来文化,如公德无量、火中
取栗。
2、 汉语成语的结构关系有哪几种?(举例)、 有主谓关系的,如“毛遂自荐”“风度翩翩”;有并列关系的,如“行尸走肉”“防微杜渐”;有偏正关系的,如“庞然大物”“后起之秀”;有动宾关系的,如“不见经传”“好为人师”;有补充关
系的,如“无动于衷”“遗臭万年”。
(1)六畜成语
塞翁
失马 顺手牵羊 偷鸡摸狗
汗牛充栋 狗尾续貂 亡羊补牢 鸡鸣狗盗 人仰
马翻 羊入虎口 鹤立
鸡群 鸡犬不宁 (2)量词填一填
形单影只 人面桃花 杯水车
薪 尾大不掉 金榜题名 单枪匹马 一盘散沙 六根清净 一面之雅 金枝玉叶 门当户对 金科玉律 舍本逐末 有条不紊 信口雌黄 杯盘狼
藉 守口如瓶
成
语 举 例
衣食类 衣冠楚楚 凤冠霞帔 纨绔子弟 布衣蔬食 残羹冷炙 山珍海味 钟鸣鼎食 粗茶淡饭 箪食瓢饮 衣锦还乡花天酒地 布裙荆钗 脍炙人口 狼吞虎咽
住行类 登堂入室 窗明几净 雕梁画栋 高枕无忧 金碧辉煌 鲁殿灵光 美轮美奂 蓬门荜户 瓮牖绳枢 跋山涉水 车水马龙 披星戴月 登山临水 颠沛流离
动
狐假虎威 狼心狗肺 鹤立鸡群 凤毛麟角 飞蛾扑火 井底之蛙
1.写出与下列歇后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或直接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成语:
刀尖上翻筋斗──玩命的事成语:
篱笆配栅栏──再合适不过了成语:
王小二过年── 一年不如一年成语:
擀面杖吹火──
小葱拌豆腐──
孙悟空变戏法──
2、猜谜语
哑巴说话(打一成语)谜底: 变奏为春(打一成语)谜底:
二、四、六、八、十(打一成语)谜底: 举棋不定(打一成语)谜底: 滥竽充数(打一成语)谜底:
不折不扣(打一汉字)谜底: 3.成语对联 请写出空缺的一联上联:守株待兔 下联: 上联:引狼入室 下联:
4、下列成语使用是否正确,为什么? a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b 、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
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c 、.“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
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
d 、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
e 、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物类黔驴技穷如鱼得水惊弓之鸟一丘之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趋之若鹜莺歌燕舞
植物类岁寒三友势如破竹雨后春笋姚黄魏紫春兰秋菊藕断丝连桃红柳绿指桑骂槐芒刺在背如火如荼枯木逢春披荆斩棘投桃报李良莠不齐
兵器类自相矛盾折戟沉沙大刀阔斧刀光剑影唇枪舌剑一箭双雕横槊赋诗枕戈待旦图穷匕见炮火连天丢盔卸甲强弩之末枪林弹雨盘马弯弓
礼俗类彬彬有礼知书达礼礼尚往来宾至如归八拜之交五体投地张灯结彩秦晋之好洞房花烛月下老人明媒正娶入土为安断发文身披麻戴孝
文学类春秋笔法点铁成金韩海苏潮行云流水元轻白俗红豆相思红叶题诗人面桃花旗亭画壁七步之才梅妻鹤子郊寒岛瘦江郎才尽洛阳纸贵
艺术类曲高和寡高山流水余音绕梁滥竽充数煮鹤焚琴长袖善舞手舞足蹈粉墨登场梨园弟子画龙点睛妙手丹青双管齐下力透纸背颜筋柳骨
科学类斗转星移日上三竿月满则亏炉火纯青百炼成钢半斤八两锱铢必较刀耕火种钻木取火风云莫测雷霆万钧水滴石穿病入膏肓沧海桑田
法律类法不阿贵令行禁止明镜高悬法恢恢疏而不漏铁面无私赏罚严明格杀勿论屈打成招以身试法绳之以法执法如山有案可稽杀一儆百
教育类春风化雨良师益友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教学相长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一傅众咻有教无类薪尽火传名落孙山青出于蓝断机择邻言传身教
治国类长治久安富国强兵国泰民安革故鼎新道不拾遗日理万机无为而治力挽狂澜疮痍满目政通人和分崩离析半壁江山民怨沸腾生灵涂炭
做人类高风亮节浩然正气相忍为国光明磊落两袖清风孤芳自赏人面兽心利令智昏恬不知耻口蜜腹剑同流合污吮痈舐痔颐指气使飞扬跋扈
作业
1.写出与下列歇后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或直接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成语:居心叵测
刀尖上翻筋斗──玩命的事成语:铤而走险
篱笆配栅栏──再合适不过了成语:郎才女貌
王小二过年── 一年不如一年成语:每况愈下
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
孙悟空变戏法──无中生有
2、猜谜语
哑巴说话(打一成语)谜底:指手画脚
变奏为春(打一成语)谜底:偷天换日
二、四、六、八、十(打一成语)谜底:无独有偶
举棋不定(打一成语)谜底:下落不明
滥竽充数(打一成语)谜底:随声附和
不折不扣(打一汉字)谜底:听
3、成语对联
请写出空缺的一联上联:守株待兔下联:缘木求鱼
上联:引狼入室下联:放虎归山、
1、、成语错用解析
a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原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夜景观建设”,属于用词不当。
b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这里应用“不负众望”之类的词。
c成语“鲜为人知”意为“很少被人知道”。
原文列举这棵“千年杜鹃王”的发现地的海拔、树围、树龄等数据,并不是为了强调这棵树“很少被人知道”,而是说这棵树“极其少有”或“非常神奇”。
d琳琅满目,一般用来比喻书籍或工艺品等好的东西很多;而原句却用它来形容“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豪华”,显然用词不当。
e“谈笑自若”,多指在紧张或危急情况下,说说笑笑,和平常一样。
而原文是说我们在夜晚的宁静气氛中非常自在,无拘无束,这里应用“谈笑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