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在工程监测中,沉降观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工程
地基的沉降情况,从而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观测方法、仪器设备、观测点设置、数据处理等内容。
1. 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一般采用水准仪法和全站仪法两种方法进行。
水准仪法适用于平面小
面积的场地,全站仪法适用于大面积地域,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进行沉降观测。
2. 仪器设备
进行沉降观测需要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测量杆等仪器设备。
对于高要求的沉
降观测,应选择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点设置
在选择观测点时,应根据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观测
点的设置应覆盖整个工程地基区域,保证对工程地基沉降情况的全面监测。
4. 数据处理
在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
通过数
据处理,可以得到工程地基的沉降速率、趋势等关键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结语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是工程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法和
数据处理,能够有效监测工程地基的沉降情况。
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
沉降观测qc实施方案
沉降观测qc实施方案沉降观测QC实施方案。
一、前言。
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监测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了确保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实施严格的QC(Quality Control)措施,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施方案。
1. 观测设备选择。
在进行沉降观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设备。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高精度的水准仪、测距仪和GPS定位设备,以确保观测数据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2. 观测点设置。
在选择观测点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地形、建筑物布局等因素,以确保观测点的选择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工程要求确定观测点的数量和布设方式,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3. 观测数据采集。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和方法进行数据采集,确保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完成观测数据的采集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分析,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沉降情况和趋势。
5. 报告编制。
最后,我们需要编制沉降观测报告,将观测数据、处理分析结果以及相关结论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总结,以便工程师和相关人员进行参考和决策。
三、总结。
通过严格的沉降观测QC实施方案,可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因此,在进行沉降观测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上述实施方案进行操作,以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基坑边坡沉降观测方案
基坑边坡沉降观测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项目不断涌现,而基坑边坡沉降是这些工程项目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基坑边坡沉降的观测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
本文针对基坑边坡沉降观测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于工程师们在实际项目中能够合理、准确地进行观测工作。
1.观测方法基坑边坡沉降的观测方法主要包括定点法、集中法和连续法。
其中,定点法是指选取特定位置的标志物进行测量,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基坑工程;集中法是指在基坑周边设置多个观测点,进行统一的监测管理,适用于中等规模的基坑工程;连续法是指通过连续监测系统对基坑周边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适用于大型基坑工程。
在实际项目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2.观测设备基坑边坡沉降的观测设备主要包括测距仪、水准仪、GPS等。
其中,测距仪用于测量标志物的位移变化;水准仪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变化;GPS用于实现定位和测量控制点的坐标。
在采购观测设备时,需要选择品质优良、准确可靠的产品,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观测频率4.观测内容基坑边坡沉降的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地面高程变化、标志物位移变化等。
具体来说,观测应包括基坑周边的固定点和控制点,在不同时间段内进行测量,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观测数据应进行分析比对,及时掌握基坑边坡的沉降情况。
5.数据处理基坑边坡沉降的观测数据需要进行科学处理和分析,在确保数据准确的前提下,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录入、数据校核、数据计算、数据分析等,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基坑边坡沉降的具体情况,为工程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6.报告编制三、总结基坑边坡沉降观测是工程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观测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预防事故,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
本文对基坑边坡沉降观测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可以为工程师们在实际项目中提供参考。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观测方法和设备,严格执行观测方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终达到确保工程项目安全的目的。
基坑边坡沉降观测方案
基坑边坡沉降观测方案背景在基坑开挖和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土壤会受到挖掘和施工荷载的作用,此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和变形,对基坑和建筑物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对基坑边坡沉降进行观测和评估,是保证基坑和建筑物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
观测方案应该根据工程情况,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建筑形式、荷载类型和工程周期等因素,设计适合的观测方案,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参数基坑边坡沉降观测参数包括:•沉降量•沉降速率•沉降变形模态•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旋转位移观测参数应该根据工程情况进行选择和确定,同时结合地质勘探数据和工程设计,分析和预测地下水位变化、固结沉降等因素对基坑边坡沉降的影响。
观测设备基坑边坡沉降观测设备包括自动水准仪、测斜仪、水准面仪、位移监测系统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变形趋势,为基坑边坡的安全稳定提供保障。
观测方案数据采集基坑边坡沉降观测应该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数据采集操作。
观测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观测点的位置,根据地质特征、工程设计和观测参数需求,选择合适的观测点位。
2.安装观测设备,确保设备安全、牢固、稳定,同时保证与地面和周边环境的隔离。
3.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建立数据记录表格,进行观测记录。
数据处理与分析基于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判断沉降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2.预测边坡沉降的变形趋势和规律,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基坑和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3.确定基坑边坡沉降区域和范围,以便采取监测和加固措施。
总结基坑边坡沉降观测方案,是确保基坑和建筑物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文从观测参数、观测设备、观测方案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提出一些基本的观测方案建议。
但是,具体方案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详细设计和方案优化。
高边坡沉降观测方案
高边坡沉降观测方案1. 引言高边坡是指具有较大坡度的土地表面,其在地质和工程角度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中,沉降是高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观测和监测以确保工程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边坡沉降观测方案,旨在提供对高边坡沉降进行准确监测的方法和工具。
2. 观测目标高边坡沉降观测的目标是获得高精度、连续、实时的沉降数据,以便及时掌握高边坡的沉降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观测方案3.1 观测设备选择根据高边坡的特点,建议选用测斜仪和全站仪作为主要观测设备。
3.1.1 测斜仪测斜仪是一种常用的沉降观测仪器,能够准确测量土体的倾斜角度。
在高边坡沉降观测中,测斜仪可以通过安装在地面或嵌入地下的传感器,实时监测高边坡的倾斜变化,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设备中。
3.1.2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综合测量仪器,可用于测量地点的三维坐标。
在高边坡沉降观测中,全站仪可以用于进行高程测量,以获取高边坡各个点的精确高程信息。
通过定期测量,可以得到高边坡的沉降量,并评估其稳定性。
3.2 观测点设置在高边坡沉降观测中,观测点的设置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合理的观测点布置应考虑以下因素:•边坡的坡度和形状;•土层的性质和分布;•工程的施工方式和时间节点等。
常规观测点的设置包括边坡顶部、底部和中部,以及坡面上的若干个代表性点位。
对于较大的边坡,应增加观测点的数量,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边坡的沉降情况。
3.3 观测频率和时长高边坡沉降观测的频率和时长应根据工程的需要和边坡的特点来确定。
观测频率应根据工程的复杂性和边坡的稳定性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来说,初始阶段应密集观测,以获得边坡稳定的基准数据;随后,观测频率可以逐渐降低,但不应小于每半年一次。
观测时长应根据工程周期和边坡变化情况确定。
一般来说,边坡变形较快的情况下,观测时间应延长;而边坡变形较缓慢的情况下,观测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高边坡沉降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确保观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边坡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边坡沉降观测实施方案边坡沉降观测是为了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形情况,预防边坡沉降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有效地进行边坡沉降观测,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观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观测目的。
边坡沉降观测的目的是监测边坡的变形情况,包括沉降、裂缝、位移等,及时发现边坡变形的趋势,预警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二、观测内容。
1. 沉降观测,通过设置沉降点,利用水准仪、测斜仪等仪器进行定期观测,记录边坡的沉降情况。
2. 裂缝观测,对边坡表面的裂缝进行定期观测,记录裂缝的长度、宽度、走向等参数。
3. 位移观测,设置位移监测点,利用位移传感器等仪器进行连续监测,记录边坡的位移情况。
三、观测方法。
1. 测量仪器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准仪、测斜仪、位移传感器等观测仪器,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观测点的设置,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在边坡上设置沉降点、裂缝观测点、位移监测点,保证观测点的分布均匀、覆盖全面。
3. 观测频次,根据边坡的稳定性情况,制定观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沉降观测每月进行一次,裂缝和位移观测每季度进行一次。
四、观测数据处理。
1. 观测数据的录入,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及时录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边坡的变形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观测结果。
五、观测报告。
1. 定期报告,根据观测情况,编制定期观测报告,向相关部门汇报边坡的变形情况和趋势,提出合理的建议和预警措施。
2. 突发事件报告,在发现边坡出现突发变形情况时,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提出紧急处理方案。
六、观测责任。
1. 观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岗位资质和专业技能,严格按照观测方案进行观测工作。
2. 观测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边坡沉降观测工作,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七、观测记录保存。
观测记录和报告应保存至少5年,以备查证和分析。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引言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工程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地基沉降变形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针对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二、施工前准备1. 测点设置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要合理设置观测测点,测点的选取应考虑到工程的重要部位、地基状况以及可能出现沉降的区域。
测点设置应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2. 仪器校准在开始观测前,需要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观测方法1. 采用全站仪观测沉降观测常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全站仪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水平、垂直测量,同时具有数据记录和实时监测功能。
2. 定期观测沉降观测应定期进行,通常可以选择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以监测沉降变形的趋势和速率。
四、数据处理1. 数据录入观测得到的数据应及时录入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2.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采用数学模型等方法,评估地基沉降变形的情况,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五、结果展示1. 数据报告根据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详细的数据报告,将沉降观测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工程人员。
2. 常规汇总定期对观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常规的沉降观测报告,以便于工程管理和决策。
六、总结与建议通过科学合理的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可以及时监测地基沉降变形情况,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细化施工方案,并不断优化观测方法,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边坡沉降观测规范
边坡沉降观测规范沉降观测规范及技术要求:(1)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2)仪器及相关观测要求(3)观测成果报告(4)测量单位在合同签订之后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市质安站登记备案等相关内容,其中具体情况内容如下:一、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1、基准点应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作为永久性基准点,并作醒目警示。
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施工材料堆场、施工材料运输线路、水坑以及施工机械等。
2、在每次观测前均应检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发现高程变异超过允许精度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如观测期间测区发生土体移动、地面或建筑物明显沉降等外界强烈因素时,亦应及时进行检验,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3、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文件规定,布置沉降观测点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3个永久性的基准点。
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
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
4、按规定要求的沉降观测点位置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测量单位等共同确定,在建筑物底板及首层完成后进行埋设。
5、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及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
6、在观测期间对观测点要严加保护,发现变形、损坏或其它因素影响,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7、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震动影响的范围内,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也不宜设站。
8、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建筑物变形、地面沉降及其它有关异常情况。
9、施测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水准仪和标尺,发现异常应及时校正。
10、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
不得在日出前后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候恶劣时进行观测。
11、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首次观测在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主体结构每三层观测一次。
使用阶段第一年观测4次,第二年观测2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且不得低于国家规范要求标准)。
边坡沉降观测记录
边坡沉降观测记录1.边坡基本信息:记录边坡的位置、尺寸、土壤类型、施工时间等基本信息,以便了解边坡的背景和特点。
2.观测日期和时间:记录每次观测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3.观测点设置:描述观测点的选择和布设情况,包括观测点的编号、坐标、深度、间距等参数。
4.观测方法和仪器:记录使用的观测方法和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测斜仪等,以确保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数据:记录每次观测的数据,包括沉降量、位移、倾斜角度等,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现。
6.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每个观测点的沉降速率和位移速率,并进行趋势分析,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7.结果讨论: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对边坡的沉降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沉降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8.风险评估和预测:基于观测结果和讨论,对边坡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9.后续监测计划:根据观测分析的结果,制定后续的监测计划,确定监测频率和方法,以便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
边坡沉降观测记录的编写应准确、详尽,并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其中,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至关重要,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是关键。
只有积累了充分的历史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才能更好地了解边坡的变形特点和演化规律,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边坡沉降观测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地质、土力学、结构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
同时,观测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安全事项,确保观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边坡沉降观测记录是对边坡沉降监测结果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边坡的沉降速率和位移速率,并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边坡沉降观测记录的编写应准确、详尽,并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边坡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边坡沉降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边坡是指山体或河岸的边缘部分,由于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边坡沉降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为了及时监测和掌握边坡的沉降情况,制定边坡沉降观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观测目的。
边坡沉降观测旨在监测边坡的沉降情况,及时掌握边坡稳定性,为防范和治理边坡沉降提供科学依据。
三、观测内容。
1. 边坡地质构造及地质背景调查。
在进行边坡沉降观测前,需要对边坡的地质构造及地质背景进行调查,了解边坡的地质特征,为后续观测提供基础数据。
2. 边坡沉降监测点的设置。
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在边坡上设置沉降监测点,以监测点为中心,建立坐标系,确定监测点的坐标位置。
3. 观测方法。
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进行边坡沉降的监测,定期对监测点进行观测,记录监测点的坐标变化情况。
4. 数据处理。
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出边坡的沉降速率和变化趋势,形成沉降监测报告。
四、观测实施方案。
1. 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边坡沉降观测前,需要进行边坡地质调查,确定监测点位置,并对监测仪器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 观测周期。
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确定边坡沉降的观测周期,一般为每月进行一次观测,重点关注雨季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边坡沉降情况。
3. 数据处理和报告。
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形成边坡沉降监测报告,对边坡的沉降情况进行评估和预警,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
五、观测结果应用。
1. 边坡稳定性评估。
根据边坡沉降监测报告,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边坡沉降的趋势和变化,为边坡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防治措施建议。
根据边坡沉降监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包括加固边坡、植被恢复、排水排渗等措施,保障边坡的稳定。
六、总结。
边坡沉降观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及时掌握边坡的沉降情况,评估边坡的稳定性,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可以为边坡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公路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公路使用量的增加,公路工程的沉降问题也日益凸显。
沉降会导致路面变形、路基变形、交通安全风险、边坡稳定性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公路工程的沉降进行观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本观测方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公路工程的沉降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沉降变化情况,为公路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获取公路工程沉降的数据,评估其影响程度;2. 及时发现沉降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3. 为公路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观测内容本次公路工程沉降观测的内容包括:1. 路面沉降观测:主要通过GPS观测路面的沉降情况,包括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沉降变化;2. 路基变形观测:通过地面测量仪等设备对路基的变形进行监测;3. 边坡变形观测:使用倾斜仪等设备对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4. 环境监测:监测周边环境因素对公路工程沉降的影响,如降雨、气温等。
四、观测方法1. GPS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GPS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沉降值;2. 地面测量仪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地面测量,选择合适的观测线路和观测点,利用测距仪等设备进行测量;3. 倾斜仪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倾斜仪的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倾斜值;4. 环境监测方法:监测站点周边设置环境监测设备,定期观测环境因素,并记录相关数据。
五、观测频率1. 路面沉降观测: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共四次;2. 路基变形观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共十二次;3. 边坡变形观测: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共四次;4. 环境监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共十二次。
六、数据分析1. 对于GPS观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得到每个观测点的沉降速率;2. 对于地面测量仪和倾斜仪观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分析得到路基和边坡的变形情况;3. 对于环境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分析环境因素对公路工程沉降的影响,如降雨对路基的影响等。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1、工程概况基坑工程目前需开挖汽车坡道,其中:在2#坡道北侧距基槽开挖线5~6M有一栋28层楼建筑,在4#坡道东侧距基槽开挖线5~6M有一轻轨铁道。
为了保证这些部位的边坡安全,拟对其进行沉降、位移观测。
2、编制依据本次监测方案是依据JGJ/T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有关变形观测的规定设计的。
3、观测方法3.1、基本水准点的布设边坡位移基准点在基坑边坡位移变形影响不大的稳定地点,即在基坑开挖上口线的边沿延长线上,一般距基坑开挖线5m以外,以确保观测点数据的准确、可靠。
沉降观测基准点在建筑基坑深度2倍距离以外,稳定可靠不易被破坏处埋设三个基本水准点,构成基本水准网,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依据。
基准点埋设采用先挖一直径约1.0m的孔,深度约1.2m,在孔内浇注一水泥墩,于水泥墩中间埋置一直径20mm的螺丝钉作为观测基准点。
3.2、位移观测为了采用信息化施工和保证基坑边坡安全,在本工程的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边坡位移观测工作,以便根据边坡位移情况及时进行施工指导和提前采取处理措施。
边坡位移观测采用光学经纬仪(ET-02精度±2")进行,观测点设置在基坑周边的土钉墙面板和护坡桩顶连梁上,按20m间隔设观测点(详见观测点平面位置布置示意图),用以测量边坡的水平位移。
在基坑开挖且第一步土钉墙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埋设,并记录其原始值;从开挖第二步土时开始进行边坡位移变形观测,观测周期1次/天;直至基坑开挖完成和边坡位移变形趋于稳定后,观测周期改为1次/2~3天;连续三次观测结果相同后,可将观测周期延长至1次/1周。
其间可根据施工进度和变形发展及遇特殊气候或外界条件影响,如下雨、下雪、冻融、地表水入渗、超载等时,应随时加密观测次数。
一般每7天向监理和甲方汇报一次监测结果。
如发现变形异常,应及时停止基坑内作业,分析原因,采取还土、坡顶卸载和增补锚杆等加固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
边坡沉降观测规范.doc
边坡沉降观测规范说到边坡沉降观测规范?现阶段,我国对边坡沉降观测规范怎么规定?基本规定情况怎么样?以下是中国下面梳理边坡沉降观测规范相关内容,基本情况如下:现阶段,边坡沉降观测规范基本规定情况如下:沉降观测规范及技术要求: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仪器及相关观测要求观测成果报告测量单位在合同签订之后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市质安站登记备案等相关内容,其中具体情况内容如下:一、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1、基准点应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作为永久性基准点,并作醒目警示。
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施工材料堆场、施工材料运输线路、水坑以及施工机械等。
2、在每次观测前均应检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发现高程变异超过允许精度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如观测期间测区发生土体移动、地面或建筑物明显沉降等外界强烈因素时,亦应及时进行检验,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3、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文件规定,布置沉降观测点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3个永久性的基准点。
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
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
4、按规定要求的沉降观测点位置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测量单位等共同确定,在建筑物底板及首层完成后进行埋设。
5、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及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
6、在观测期间对观测点要严加保护,发现变形、损坏或其它因素影响,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7、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震动影响的范围内,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也不宜设站。
8、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建筑物变形、地面沉降及其它有关异常情况。
9、施测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水准仪和标尺,发现异常应及时校正。
10、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
不得在日出前后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候恶劣时进行观测。
边坡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边坡沉降观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边坡是指山体或河岸的边缘部分,其稳定性对于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边坡的沉降观测是为了及时掌握边坡变形情况,预警可能发生的灾害,保障周围区域的安全。
本文档旨在制定边坡沉降观测的实施方案,以确保观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观测目的。
1.掌握边坡沉降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警可能发生的灾害。
2.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为边坡的监测与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三、观测内容。
1.边坡的水平位移观测,通过设置水平控制点,利用全站仪或GPS等设备进行定期测量,记录边坡的水平位移情况。
2.边坡的垂直位移观测,设置垂直控制点,利用水准仪或GPS 等设备进行定期测量,记录边坡的垂直位移情况。
3.边坡的地下水位观测,设置地下水位监测点,通过井孔或水位计等设备进行定期测量,记录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4.边坡的裂缝观测,对边坡的裂缝进行定期观测,记录裂缝的数量、长度、宽度和变化情况。
四、观测方法。
1.水平位移观测,采用全站仪或GPS进行定期测量,每次观测至少应包括3个水平控制点,观测时间间隔为1个月。
2.垂直位移观测,采用水准仪或GPS进行定期测量,每次观测至少应包括3个垂直控制点,观测时间间隔为1个月。
3.地下水位观测,通过井孔或水位计进行定期测量,每次观测至少应包括3个地下水位监测点,观测时间间隔为15天。
4.裂缝观测,对边坡的裂缝进行定期观测,每次观测至少应包括3个观测点,观测时间间隔为1个月。
五、观测数据处理。
1.观测数据应及时整理、汇总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
2.对于异常数据,应及时进行验证和处理,确定是否存在边坡变形的风险。
3.观测数据应保存完整,建立数据档案,以备日后查阅和分析。
六、观测报告。
1.观测报告应包括观测的时间、地点、观测内容、观测数据及分析结果等内容。
2.观测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单位,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治理措施。
七、总结。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的不断扩展,地下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沉降观测作为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监测土地沉降情况,评估地下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本文将针对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述。
二、施工前准备1. 确定观测点的选取在施工前,需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的目标及观测点的选取。
观测点的选取应涵盖工程的主要区域,并结合工程所处地质环境及地下水位等因素,合理安排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2. 安装沉降观测仪器在选定观测点后,需要进行观测仪器的安装工作。
具体步骤包括选择适合的观测仪器、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仔细的安装和调试。
三、施工过程1. 施工时观测数据的采集在施工过程中,需不断对观测点的数据进行采集。
通常采用定期或连续观测两种方式。
定期观测是在固定的时间点进行一次观测,连续观测则是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对数据进行连续采集。
2. 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判断地下工程的沉降情况。
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包括数据归一化或背景差值法,并结合地下工程的设计参数进行比对和评估。
四、施工后工作1. 编制施工报告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编制施工报告。
报告要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观测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等内容,并对地下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2. 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根据施工报告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地下工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建议和措施应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具备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对于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观测点选取、仪器安装和数据处理等工作,能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并有效评估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六、参考文献(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参考文献,不写网址链接)以上就是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文章内容,我们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沉降观测的重要性,然后分别论述了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后工作等几个方面。
边坡沉降观测规范
边坡沉降观测规范沉降观测规范及技术要求:(1)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2)仪器及相关观测要求(3)观测成果报告(4)测量单位在合同签订之后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市质安站登记备案等相关内容,其中具体情况内容如下:一、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1、基准点应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作为永久性基准点,并作醒目警示。
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施工材料堆场、施工材料运输线路、水坑以及施工机械等。
2、在每次观测前均应检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发现高程变异超过允许精度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如观测期间测区发生土体移动、地面或建筑物明显沉降等外界强烈因素时,亦应及时进行检验,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3、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文件规定,布置沉降观测点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3个永久性的基准点。
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
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
4、按规定要求的沉降观测点位置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测量单位等共同确定,在建筑物底板及首层完成后进行埋设。
5、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及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
6、在观测期间对观测点要严加保护,发现变形、损坏或其它因素影响,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7、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震动影响的范围内,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也不宜设站。
8、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建筑物变形、地面沉降及其它有关异常情况。
9、施测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水准仪和标尺,发现异常应及时校正。
10、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
不得在日出前后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候恶劣时进行观测。
11、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首次观测在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主体结构每三层观测一次。
使用阶段第一年观测4次,第二年观测2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且不得低于国家规范要求标准)。
边坡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新密电厂二期2X 1000MW机组扩建工程输煤系统建筑工程1#转运站位于二期工程西南边。
结构轴线东西方向宽19.5米,南北长15米,结构为整板基础,箱式地下结构。
基础底标高为-20.50米(相当于绝对标高128.10米)。
1#转运站周围建筑平面布置:北面通过2#栈道接卸煤沟,南面通过1#栈道连翻车机室,东邻斗轮机煤场,西临郑尧高速,夹在经七路、经八路之间,场地空旷开挖条件较好。
二.测量依据1.«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GT/T8-972.«火力发电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5001-2004.3.《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93).三 .前期准备1.仪器使用前必须送具有相应资质的计量鉴定单位鉴定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加强维护保养.2.提前埋设好基准控制点.3.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
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
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四.仪器型号及精度监测所用仪器为日本TOPCON公司制造的GTS—352C电子全站仪,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2mm+2ppm。
五 .变形观测水准点的布设1.测点的埋设要求是,测点需穿过原状土硬层,伸入300mm左右,测点顶部做好保护,避免外力产生人为沉降。
测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0—30m2.水准点的型式与埋设要求如下图:监测点在深基坑边坡每隔20--30m布设六 .检测员的安全防护在监测的前期准备中,由于观测点位布设在边坡底部往上1/3处,所以观测员不方便架设棱镜三角架,而边坡又比较陡峭,因此在监测过程中观测员的安全就显得极为重要。
于是采取的措施是,在每个观测点位下方开挖出一个方便架设棱镜的小平台,或者使用便携式小棱镜观测。
这样就保证了观测员的安全。
七 .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变形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精度准确性,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观测仪器,固定的水准点,以及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模板1. 项目背景本工程以确保建筑物或结构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目的,进行沉降观测工程。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筑物或结构物出现的沉降情况,保障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安全使用。
2. 工程内容(1)安装沉降观测设备:在需要监测的建筑物或结构物周边确定监测点位,选择合适的沉降观测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
(2)数据采集与监测:对已安装的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实时记录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沉降情况。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定期生成沉降观测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 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确定监测点位,购买和调试沉降监测设备,准备相关施工人员和工具。
(2)安装沉降观测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在监测点位进行沉降观测设备的安装,确保设备安装牢固且稳定。
(3)数据采集与监测:进行沉降观测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调试,确保数据能够稳定采集,并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4)数据分析和报告: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生成沉降观测报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安全与环保(1)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杜绝乱堆乱放现象,确保施工环境整洁与安全。
(3)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减少环境污染。
5. 质量与验收(1)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2)对已安装的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测试,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并保证数据采集准确无误。
(3)验收:由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确认沉降观测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6. 施工进度(1)前期准备:计划完成时间 3 天。
(2)安装沉降观测设备:计划完成时间 5 天。
(3)数据采集与监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调试,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4)数据分析和报告: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及时生成沉降观测报告。
7. 经济指标本工程总投资为 xxx 元,其中包括设备购置费、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坡沉降观测方案
首先我们先说明边坡沉降观测基本情况: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在建设过程所面临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条件都更加复杂化,高填方路基大量出现,最大填方高度甚至超过50米。
致使路基沉降在公路建设中普遍存在,并引起桥头跳车、路基沉陷、路面早期破损等多种质量病害,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和社会效益。
因此,我们要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路基沉降的原因,搞清路基填筑材料、填筑高度与路基沉降的关系,掌握高填方路基施工段的沉降控制措施。
高填方路基施工前,必须进行填筑段试验。
作为试验段,控制长度大于200m。
在试验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以及各种参数,进行反复试验。
确定工程中的各种设备和参数,便于施工阶段的施工。
在施工前必须仔细勘察填方区域,了解其地质和土质情况,尤其是特殊地基,应根据相关规范,对地基进行处理。
可先将地面的树木和腐殖质土清除,并排除积水,晾晒、平整,然后采用压路机碾压,直到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运料前,挖方区的填料经试验合格后使用。
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到填方区。
汽车卸料时,安排专人指挥,按每层30cm 的松铺厚度计算卸料密度,进行摊铺和整平阶段。
然后采用自重30t 以上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初步摊平,并在初平后,进行来回碾压,完成初步压实,以利于平地机平整。
每层初步平整完成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并形成一定的路拱以利于排水。
对机械无
法到达的边角处,人工找平。
在经过平地机精平后的填层面上,采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
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5m ~1.0m,纵向碾压轮迹重叠0.2m ~0.4m,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 之内。
初压时,采用静压,然后改为振动压实,压实遍数均由试验确定。
对于边角地带,机械无法进行碾压,可以采用强夯的方式进行处理。
以灌砂法为主、贝克曼梁为辅助的方式进行检测。
路基进行填筑操作时,必须按相关规范进行土工试验,从而确定土样的密度以及最佳含水率,填层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如果没有达到,需要进行反复碾压,并对填料的汗水率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其值在最佳含水率±2% 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