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ectious Diseases(总论)

合集下载

《传染病学》第九版 第一章 总论

《传染病学》第九版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prion)、病毒(virus)、衣原体(chlamydia)、立克次体(rickettsia)、支原体(mycoplasma)、细菌(bacteria)、真菌(fungus)、螺旋体(spiro-chete)和寄生虫(parasite),如原虫(protozoa)、蠕虫(helminth)、医学昆虫(medical insect)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内外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重点研究各种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做到防治结合。

传染病学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其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包括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诊断学等。

掌握这些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学好传染病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传染病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而且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甚至改写过人类历史。

人类在与传染病较量过程中,取得了许多重大战果,19世纪以来,病原微生物的不断发现及其分子生物学的兴起,推动了生命科学乃至整个医学的发展;疫苗的研究诞生了感染免疫学,奠定了免疫学的理论基础,已用来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手段;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成就;“Koch法则”明确了传染病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了病原学理论,已被广泛应用到其他许多疾病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

正是由于上述辉煌战果,加上社会文明的推进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逐渐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占了上风。

20世纪70年代西方医学界一度认为,传染病正在消亡。

传染病学知识点整理

传染病学知识点整理

Chapter 1 传染病学总论Introduction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传染病的英文近义词:Infectious diseases,contagious diseases,communicable diseases)一、传染病的特征1.(一)四大基本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us disease<10第三轮简答>1、有病原体pathogen:每一个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的,包括微生物microorganism和寄生虫parasite2、传染性infectivity(1)主要特征(2)传染病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infective period,在每一种传染病中都相当固定。

3、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1)季节性(2)流行性:散发sporadic occurrence(某传染病在某地近年来发病率的一般水平),流行epidemic (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水平),大流行pandemic(流行范围超出国界或洲界),暴发epidemic outbreak(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内)(3)地方性endemi(如血吸虫病)和外来性exotic(如霍乱)4、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指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

麻疹、脊髓灰质炎和乙脑感染后免疫力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保持终身(甲肝);流感、菌痢、阿米巴病维持时间短。

再感染:同一传染病痊愈后经过一段间隙再度感染;重复感染:疾病尚在进行过程中,同一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又感染(蠕虫病等)(1)特异性且主动(2)能通过胎盘给胎儿(许多婴儿6m后好发传染病)(3)持续时间不同,伴随免疫力concomitant immunity(蠕虫病helminthiasis)(二)病程发展的阶段性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

传染病重点笔记

传染病重点笔记

1.总论:2.掌握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与传染性疾病(communicable diseases)的定义,传染的概念,传染过程的表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临床特征,诊断依据;传染病分类管理及报告制度。

熟悉传染过程中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五种免疫球蛋白);传染过程及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措施在预防中的意义。

了解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影响流行过程中的因素;临床上各种形式的感染总论一、1个基本概念:感染的概念感染: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 凡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首发感染:首次感染重复感染:同种病原体再次感染重叠感染:在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一种病原体感染混合感染:同时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病原体二: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5种免疫球蛋白1----5种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如胃液对少量痢疾杆菌死亡清除作用,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2)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变化,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3)显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4)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者有一个共同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根据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带病原体者,带菌者或带虫者。

(5)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显型感染。

Infectious Diseases(总论)

Infectious Diseases(总论)
–症状明显期
• 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
–恢复期 convalescent period
精品课件
38
临床特征 Clinical Features-2
• 疾病发展的阶段性
– 再燃(recrudescence)
• 临床好转,体温尚未恢复正常时,体内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 温再次升高。(伤寒)
精品课件
36
基本特征 basic characteristics
• 有传染性(infectivity) • 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
epidemic,regional,seasonal sporadic,epidemic,pandemic,outbreak
• 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
精品课件
传染病诊断49
实验室检测 Laboratory findings
• 血常规检查
– 白细胞总数增多:多数细菌感染;少数病毒感染 –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多数病毒感染;伤寒及其他革兰阴性菌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蠕虫感染 –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尿常规检查
– 血制品污染
– 恐怖主义威胁
精品课件
34
4.传染病的特征
精品课件 书p21~53;60~67;79~91
35
基本特征 basic characteristics
• 有病原体(pathogen)
– 朊毒体 – 病毒(已知致病病毒有400多种) – 细菌 – 衣原体 – 立克次体 – 寄生虫 – ……
精品课件
6
20世纪防治传染病的辉煌成就

传染病学 总论

传染病学    总论

隐性感染在传染病流行期间, 对防止流行的扩散有积极意义, 因为隐性感染者的增多,人群 对某一种传染病的易感性就降 低,该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就下 降。但另一方面,隐性感染者 也可能处于病原携带状态,在 传染病流行期间成为重要的传 染源。
(三)、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 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 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 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 改变和临床表现。在大多数传染 病中,显性感染只占全部受感染 者的小部分。但在少数传染病中, 如麻疹、水痘等大多数感染者表 现为显性感染。
但是,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当某些 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如 患艾滋病、放射治疗或应用大剂量 皮质激素及抗肿瘤药物等)或机械 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 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如大肠杆 菌进入泌尿道或呼吸道时,平衡就 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损伤,这种情 况称为机会性感染。
这些共生菌在特定条件下可以 成为致病菌,称为条件致病菌。 在病原体与宿主的相互斗争过 程中,宿主逐步形成了特异的 免疫防御机制。
在我国,虽然传染病已不再是引起 死亡的首要原因,但是有些传染病, 如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 狂犬病、结核病和感染性腹泻等仍 然广泛存在,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 而且,国内有可能发现新的传染病, 国外新发现的传染病也可能传入我 国,因此,对传染病的防治研究仍 需加强。
祖国医学对传染病的防治有丰 富的经验,深入发掘和发展祖 国医学研究将对中西结合防治 传染病发挥重要作用。
在同一种传染病,由于病原体 致病力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差异, 显性过程又可呈现轻、重型, 急、慢性等各种类型。有些传 染病在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 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者可获 得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如麻疹、 甲肝和伤寒等,不易再受感染。

传染病学整理攒人品40241

传染病学整理攒人品40241

传染病学整理攒人品 (2)【传染病学整理攒人品】来源: 杨文珺爱睡觉的日志传染病学整理第一篇总论1、感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能在正常或非正常人群中流行的疾病,包括可传播和非传播疾病(communicable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通常系因各种致病的或条件致病的病原微生物(病原体)引起。

2、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1、感染(infection):是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2、构成感染过程必备三因素:病原体、人体、环境。

3、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特异性被动免疫中和;?特异性主动免疫清除(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l 隐性感染的临床意义:?隐性感染多,人群易感性低;?是感染后最常见的表现;?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健康携带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后,不仅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且通过病原体本身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引起一系列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临床上出现某一传染病所特有的综合征。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病原体侵入后,在体内继续生长、繁殖,携带并排出病原体,人体不出现临床症状。

l 分类:?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健康携带者(ASC);?急性携带者(3-6个月内);?慢性携带者(3-6个月以上)l 意义:为重要的传染源。

传染病总论

传染病总论

实验室检查
(一) 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
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
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
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
(二) 尿常规检查。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 现尿潜血或血尿。
m
m
m
m
m
m 8a
8a
8a
8a
8a
8a
8a
8a
Days
7
8
9
10
11
12
13 14
8a
Remittent fever (EHF)
m
15
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8am
12pm
4pm
8am
12pm
4pm
8am
12pm
4pm
8am
12pm
4pm
Intermittent fever(septicemia)
黄疸等。 4.恢复期 (convalescent period)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
病原体被清除,或局限到某些组织或部位,患者体温下降至 正常,食欲、体力逐渐恢复。
(二)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 发热 是传染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常见的热型有: ①稽留热 :a)高热,b)24h温差不超过1℃。如乙脑。 ②弛张热 :a)高热,b)24h温差超过1℃,最低温度不到 正常。如伤寒缓解期。
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
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
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

传染病第一章总论

传染病第一章总论

不同的疾病致病所需菌量不一。
一般病原体数量越大,感染可能性越 大,潜伏期较短,病情较重。
(4)变异性(variability) 环境因素可使病原体遗传因子改变, 发生变异。 (致病力的变化;抗原性变化;耐药 性变化…) 利用人工条件,以各种因素激发病原 体变异: 定向变异,为人类利益服务。
三、传染病学与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与流行病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均 研究传染病,都以消灭传染病为目标,但角度 不同。传染病学是以个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研 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与转 归的原因和规律,并研究其早期诊断方法以及 有效的治疗措施,它属于临床医学范畴。流行 病学则是以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传染病 在人群中发生的原因,分布规律以及有效的预 防和控制措施,属于预防医学范畴。二者需要 有机的结合,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传染)的概念


概念:传染是指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 生过程,也是病原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 用和相互斗争的过程,一般也可称为感 染。 必备条件:病原体、人体、所处环境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大多数传染病: 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最少见
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㈠ 自然因素(Natural factors) 地理条件 气候因素 生态环境
自然因素对病原体与人体都产生影响, 与流行过程关系甚大。 传染病的地区性与季节性分布与自然 条件密切相关。
虫媒传染病、寄生虫病对自然条件 的依赖尤其明显。 ㈡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 经济发展水平 生活水平 文化教育水平与卫生习惯
(5)入侵门户与特异定位 • 病原体入侵人体需有特定途径 (侵入门户) • 体内生长繁殖亦有一定部位

传染病学的英语

传染病学的英语

传染病学的英语
"传染病学"的英语翻译是"Infectious Diseases"或"Infectiology"。

Infectious Diseases 是一个更常用的术语,通常用于描述各种传染病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它涵盖了各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Infectiology" 则更侧重于传染病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方面。

它是一个更专业的术语,常用于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中。

这两个术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它们都指代研究和处理传染病的学科领域。

如果你需要更准确的翻译,还可以考虑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和专业领域进行调整。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使用更具体的术语,如"Viral Infectiology"(病毒传染病学)或"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s"(细菌传染病)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提问。

传染病学总论

传染病学总论
4
In 1945,Nobel gainer of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In 1928年, Fleming
Discorvered Penicillin Into antibiotics era
5
Re-emergence of old infectious disease
• 7~8 million infected by TB in the worldwide annually
• March 24,for World TB Day
9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WHO information
near 30 years, about 30 kind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iscovered in the worldwide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11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 SARS (SARS—CoV) • From 2002.11.16 to 2003.7,SARS spreaded 6
continent, 32 countries,cases of 8437, death of 916 • In china, cases of 5327,death of 349 • SARS: most seriou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in 21 century
16
14
COMMUNICABLE DISEASES
PROFILE
INFECTION AND IMMUNITY
PATHOGENESIS EPIDEMIOLOGY

传 染 病 (infectious diseases)

传 染 病  (infectious diseases)
全球结核病1991年比1986年上升28.7% 其中非洲上升38.4% 东南亚上升39.9% 西太平洋地区上升37.7%
全球
目前约20亿人(世界人口1/3)被结核菌感染,其 中5000万人感染了耐药的结核菌,约510万人 系HIV和结核菌双重感染。
现有结核病人2000万人 每年约有900万新发结核病人,20~49岁 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
典型结核结节组成
肉眼: 单个结核结节不易看到(φ0.1mm), 三、四个结节融合起来才能看到。境界分 明,约粟粒大小,呈灰白色半透明状,有 干酪样坏死时略呈微黄色,可隆起于器官 表面。
镜下: 中央:干酪样坏死 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类上皮细胞
+ Langhans巨细胞+纤维母细胞+淋巴细胞
类上皮细胞(Epithelioid cell) , 又称为上皮样细胞
❖ 传染源: 受感染的人和动物 ❖ 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水源、食物
呼吸道传播:空气中的飞沫 虫媒传播: 昆虫叮咬等 接触传播: 直接、间接通过皮肤 ❖ 易感人群:指群体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水平低下 而易发生流行而言。
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健康问题
我国解放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已 明显下降。 已经消灭的传染病—天花 接近消灭的传染病—麻风、脊髓灰质炎等 一些原已得到控制又死灰复燃的传染病—梅毒、 淋病、结核病等
➢好发部位: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 ➢转归: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迹,或转变为以增生
为主或以坏死为主的病变。
2. 增生为主的病变 条件:菌量少,毒力较低或人体免疫反应
较强时。 病变特点:增生为主的变化,形成具有诊
断价值的结核结节(tubercle), 又称结核肉芽肿(tuberculous granuloma)。

感染病学

感染病学
• 集体检疫(mass quarantine):
– 即集体留验。受集体留验的部队全体人员,均不得与部队以 外人员接触,同时不准向部队补充或由部队外调人员。在受 集体检疫的单位内部,仍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日常活动。在 集体检疫期间,对全体人员除进行医学观察外,尚须按需要 施行人工免疫、药物预防、卫生处理等。集体留验适用于烈 性传染病、流感、流脑等,由部队首长命令实施。
•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和外环境 中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与规律,并研 究其诊断与治疗措施,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消除其传染性以防止传播的一门临床科学。
感染病的分类:
• 根据病原:
病毒性感染病、细菌性感染病、立克次体病、螺旋体 病、真菌病、支原体病、衣原体病、寄生虫病;
• 根据感染部位:
呼吸系统感染病、消化系统感染病、神经系统感染病;
传染病的诊断
• 流行病学资料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 免疫学检查 – 其他:
X线检查、内镜检查、诊断性穿刺、组织活检
免疫学检查
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或用已知抗 体检测未知抗原,用于鉴定病原微生物, 协助早期诊断。若能进一步鉴定其抗体 是属于IgM或IgG型,对近期感染或过去 发生的感染有鉴别诊断意义。免疫学检 测还有助于判断受检者免疫功能状态。
• 根据传播媒介:
空气飞沫传播、饮水食物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 血液-体液传播
• 根据发生感染的地点:
社区获得性感染病、医院获得性感染;
传染过程的条件
• 病原体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 • 机体的反应性(reactivity)
病原体的致病性 (pathogenicity)
• 侵袭力(invasiveness):

传染病学总论(8)

传染病学总论(8)

播。有一些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并非直接接 触病原体,而是通过媒介因素或接触疫水所致。
D 经媒介昆虫传播 主要指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吸血而传播的某些 传染病。如疟疾、丝虫病、乙脑、黄热病、登革 热、斑伤、黑热病、回归热等。可细分为生物性 传播——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生长发育后有传染性, 如疟疾和丝虫病等;机械性传播——昆虫仅机械携 带病原体,如乙脑、菌痢和伤寒等。
由病原生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 性疾病,其中传染性比较强的可以引起 传播的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学(lemology):是研究传染病 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及规律, 并研究其诊断与治疗措施,以促使患者康 复,进而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一门 临床科学。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研究传染病 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传播的原因和规律, 以及预防措施和对策的科学。
(3)易感人群: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 易感染的人群。儿童、偏远地区的人常无免疫力, 对许多病易感(如40年前西藏代表在成都感染麻 疹);病原体变异可使非易感染者成为易感者 (如流感);随年龄增长免疫力下降变成易感者 或因重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等造成患 者抵抗力下降成为易感者。经过免疫接种或隐性 感染后可产生抵抗力而成为不易感者。
C.受染动物 人类有很多传染病都是人畜或人禽互传和共 患的。有的动物为病原的储存者,如乙脑(猪)、 血吸虫病(钉镙);有的完全为动物间的传染病, 人偶尔介入后受染,如钩体病、森林脑炎、鼠疫、 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后者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互相 传染,但肺鼠疫例外。 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又称自然疫源 性疾病。存在的地区叫(原始)自然疫源地。其 特征:①病原体、宿主和特异媒介在特定环境里 相互联系,世代相继;②病原体不依赖于人而生 存繁殖,是自然界的生物群落、生物链的一环; ③偶而波及人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侵袭力 invasiveness:穿透力,黏附力 • 毒力 virulence
毒素:外毒素、内毒素 毒力因子:溶组织能力 • 数量 quantity:伤寒vs菌痢 • 变异性 variability: HIV,HCV
.
20
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 保护性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特异性: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 传染源: 指病原体在体内繁殖并排出体 外的人和动物。
–患者: 传染期的患者 –隐性感染者: 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 包括健康携带者和病后带菌者 –受感染的动物: 如患狂犬病的狗
.
31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进入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 免疫力: 机体的抵抗能力,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类 。
.
16
构成感染的要素
• 病原体 (Pathogeny) • 免疫力(Immunity)
病原体
感染
• 环境(Environment) 免疫力
环境
感染三要素
.
17
感染过程的表现-1
• 不感染(病原体被清除)
– 病原体被消灭、排除
• 携带者(carrier state)
感染过程的表现-2
•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 机体与病原体暂处于平衡状态,一旦平衡打破便可能 发生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不排出体外。
•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clinical infection)
显性 病原携带
隐性感染
.
19
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发热: 发热者未必是传染病,但传染 病均有发热
代谢改变: 糖,蛋白,脂肪,水、电 解质,内分泌
.
27
.
28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
书p44~45;54~59 29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病流行的三要素: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病原体
流行过程 基本条件
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
30
传染源(Infection sources)
1980年5月28日WHO宣布已在世界范围内消灭天花。
许多长期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 伤寒、乙脑、白喉及脊髓灰质炎等已得到有效控制。
至20世纪中叶,全球传染病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 数的比例由19世纪的50%~60%下降到10%。
公众普遍认为人们已经战胜了传染病的威胁,曾给
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瘟疫将仅仅是留在记忆中的魔影。
.
10
新出现的传染病( emerging infections or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是指 新确定的和先前未知的可引起局部或世界范 围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
.
11
重新出现的传染病(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那些我们已经熟知的,且其传 播水平已降低到不再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的感染 又重新回复到具有流行程度传播状态的疾病。
– 病原体在体内,能够繁殖并排出体外,但不出现临床 症状,如健康携带者和恢复期携带者等,有传染性。
•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 占急性感染的75%,又称亚临床型感染
(subclinical infection),能获得自然保护力。
– 这种感染仅能通过血清学检测相应抗体证实
.
18
.
7
近20年部分新发传染病
.
8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全球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确诊病例8例
.
9
人禽流感 human avian influenza
全球感染者:截至2008年4月30日确诊病例382例,死亡241例。 我国感染者:截至2008年2月26日确诊病例30例,死亡20例。
.
2
• 传染病属于感染病范畴 • 传染病不仅仅是感染病,还具有传染性,特定条
件下会造成流行 • 感染病经常向传染病转化(如冠状病毒,猪链球
菌等)
.
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与疾病斗争的历史! 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
瘟疫、战争、饥荒
.
4
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
.
5
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传染病
.
6
20世纪防治传染病的辉煌成就
• 变态反应
.
21
2.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
书p45-53
22
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入侵门户:菌痢,破伤风
病 原 机体内定位:肝炎,狂犬病 体 排出途径:流感,脊灰,疟疾
.
23
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直接侵犯:阿米巴,鼠疫 毒素作用:外毒素,内毒素 免疫机制:结核,HPRS
.
24
.
25
.
26
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感染病学 Infectious Diseases
.
感染病学:(Infectious diseases)
研究病原性生物引起人类疾病的一门科学。
传染病学:(communicable diseases)
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 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科学。
重点研究各种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 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以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emerging or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
.
13
传染病学总论
教科书p1~91
.
感染与免疫 发病机制
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的诊断 传染病的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
14
1.感染与免疫
.
书p36~43
15
Infection and immunity
.
12
Glossary of Clinical Terms
•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由病原性生物感染所致的疾病
•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病原性生物所致,有传染性、可流行
• 经典传染病(class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 新出现或重新出现的传染病(EID,RE-EID,
• 感染 :指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 免疫 :指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能力。
• 正常菌群 :在人体皮肤,粘膜等与外界沟通的部位细 菌寄生,但不对人体造成损害,而是处于互利与共生 (commensality)的状态。
• 机会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在人体条件改 变,特别是免疫缺陷时正常菌群发生致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