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宋朝的变革与元朝的统一——宋元(试题部分)

合集下载

专题04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好题过关)(解析版)

专题04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好题过关)(解析版)

专题04 宋元:辽宋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基础过关】1.(2023·湖北武昌5月检测·4)宋太祖号召“武臣尽读书”,许诺“宰相须用读书人”,表示“事业付之书生”,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

从制度上提高进士授官品级,任用文臣出任地方行政长官。

这些举措反映出宋朝()A.吸取前朝的历史教训B.分化事权的政治策略C.科举制取得繁荣发展D.统治者重视官员选拔【答案】A【解析】据材料“宋太祖号召......制度上提高......”可知,体现了宋代崇文抑武的国策,这反映了宋朝吸取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的教训而采取的政策,故选A项;分化事权的政治策略是将宰相的行政权、财权和军事权按照职责进行分割,以达到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目的,因此分化事权的政治策略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取得繁荣发展是宋代重文轻武国策推行之后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C项;据材料“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可知,宋代重视文人对治国的影响力,统治者重视官员选拔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

2.(2023·四川大数据联盟第二次统测·26)《宋史》记载的60位外戚中,任禁军管理机构三衙长官或地区性统兵官的占41.7%;43位宦臣中,担任军职的占90%,领兵打仗的占41.8%。

但后来一些历史论著在研究宋代“祖宗之法”时,却揭示出防止外戚、宗室、宦官等干政取得了突出成效。

据此判断()A.祖宗之法不为正史采信B.宋朝变革的风气浓厚C.两类叙述必有一方失据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宋史》记载了外戚和宦官参政或任军职,但后来的论著以祖宗之法解释,揭示出防止外戚、宗室、宦官等干政取得了突出成效,以此推知是因为宋君主专制加强,外戚和宦官并未导致朝廷剧烈的动荡,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史》为元代的官修史书,排除A项;宋代遵循祖制,导致因循守旧,排除B项;两类叙述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必有”太绝对,排除C项。

宋元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宋元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宋元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宋元文学发展历经丰富多样的变化,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才子佳人。

以下是关于宋元文学史的一些试题以及答案解析,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和了解。

题一:宋元时期出现了哪些重要的文学流派或作品?答案解析:宋元时期,文学领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流派和作品。

其中包括:1. 宋代文学:以宋徽宗为代表的文人雅士,主要从事诗歌、词和绘画创作,并形成了唐宋继承和创新的文化传统。

2. 元杂剧:元代戏剧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创造了许多经典的剧种,如《元曲四大家》的离骚、计中计、天净沙和长生殿等。

3. 元诗:元代的诗歌风格多样,与宋代相比,更加注重言露情思和意境的表达。

代表作有郑光祖的《钗头凤·世事如棋局局新》等。

4. 元小说:元代小说以长篇小说为主,风格活泼幽默,内容丰富多样。

代表作品包括《水浒传》、《西游记》等。

题二:宋元文学发展受到了哪些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答案解析:宋元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众多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文字的普及:宋元时期,汉字的普及程度大大增加,使得文学作品的传播和阅读更加广泛,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2. 士人文化的兴盛:宋代的文人雅士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文学创作中注重审美追求和人情味道的表达,为宋元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社会变革的影响:宋元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科举制的兴起使得士人有了更多机会参与政治和文化活动,也促进了文学才能的激发和发展。

4. 文化交流的推动:元代带来了蒙古族的文化因素,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使得文学风格更加多元化,推动了元代文学的繁荣。

题三: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答案解析: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形式、内容和意境上呈现出一些突出的特点,包括:1. 风格多样:宋元时期文学作品的风格多样,从宋代文人雅士的清新淡雅到元代的豪放洒脱,展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氛围。

2. 内容丰富: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描写,也有对历史人物和故事的再现,内容丰富多样。

初中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练习题-普通用卷(含解析)

初中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练习题-普通用卷(含解析)

初中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52.0分)1.宋朝科技成就辉煌,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宋朝时期的有( )①活字印刷术②改进的造纸术③指南针的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2.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 “如果让我选择, 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令二人钟情宋朝的原因可能包括( )①丰富的物质生活②强大的军事力量③多彩的文化活动④成就斐然的科技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某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下列人物可入选“宋元板块”的有(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今天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为“砲”字,而到宋代出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象。

此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宋代()A. 发明了象棋B.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C. 发明了火药D. 西方近代火炮传入5.下列情景在宋元时期可能发生的是()A. 卫青、霍去病使用突火枪武器攻打匈奴B. 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丝织业的中心C. 孙吴船队使用指南针确定航向到达夷洲D. 王祯的转轮排字盘让排版拣字变得方便6.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 瞬息可就。

”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为( )A. 黄道婆传授的棉纺术B.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C. 祖冲之造出的千里船D.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7.某同学用图示法整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历史知识。

与图中“?”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 唐朝B. 北宋C. 南宋D. 元朝8.《清明上河图》中所绘的文化娱乐场所很多,其中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被称作( )A. 坊B. 瓦子C. 勾栏D. 市9.《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宋元时期旧人教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宋元时期旧人教

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宋元时期(90分钟完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其实质目的是()A.削弱朝中大将兵权B.加强皇权C.防止藩镇割据D.使地方上的军、政、财三权分离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这是南宋初时的一首著名诗歌,该诗主要()A.反映了南宋都城杭州的繁华B.反映了西湖景色的秀丽迷人C.讽刺了最高当局的腐败,甘愿据守江南一隅D.表达了人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3.“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

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

”材料描述的是()A.西汉的刺史B.北宋的通判C.明朝的锦衣卫D.清朝的军机大臣4.宋神宗在位期间,陕西的一位读书人进京赶考。

这位读书人的经历中,完全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在赴京赶考之前,他先是在秋天参加了乡试,第二年春天又参加了省试B.到了京城,参加了殿试,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的范围C.考试完毕,主考官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加以密封D.科考后,他被皇帝直接录取,被人们称作“天子门生”5.王安石上谏宋神宗:“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由此实行了()A.青苗法B.募役法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6.司马光在《司马温公集》这样写道:“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侫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A.变法的措施超越了时代,不合实际B.王安石为人处事不当,用人不适C.王安石过于自信,高傲自大D.急于求成,损害了百姓利益7.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8.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宋元时期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宋元时期

第4讲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宋元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历经五代十国的分裂、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并立、元朝走向统一的历程,该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是中华文明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

1.政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交融;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元代行省制影响深远。

2.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交子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3.思想: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科技世界领先;文艺平民化、市俗化。

政治方面(1)宋代设二府三司分割相权,推行文官制度;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设转运使控制财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三冗”现象。

(2)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面对政治统治和社会危机,王安石吸取庆历新政失败的教训,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变法,目的是富国强兵。

变法最终失败,收效甚微,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选修1) (3)元代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变革经济方面(1)租佃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繁荣,王安石变法力图限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成效甚微。

(2)南宋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棉花种植传播,元代黄道婆改进技术,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

(3)商业发达,宋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晓市,宋代汴梁、元代大都都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纸币交子出现,推动了商业发展;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港口思想方面(1)程朱理学的出现促进了儒学的成熟,成为官方哲学。

(2)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三大发明完成并外传;元代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文学上宋词和元散曲成为主要文学体裁,宋“话本”兴起;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更加注重意境;民间风俗画兴起,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主题一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创新变化考向一从国家治理角度考查宋元制度的创新[真题典例]1.命题点:宋代政治制度的影响(2019·高考全国卷Ⅲ,T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大二轮:专题四:辽宋夏金元政权的并立和元朝的统一 (经济与社会生活方面习题)

大二轮:专题四:辽宋夏金元政权的并立和元朝的统一 (经济与社会生活方面习题)
大二轮:专题四:辽宋夏金元政权的并立和元朝的统一
经济与社会生活方面习题
考试范围:纲要上 选必二;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基础点1农业与手工业相关习题1-10题
农业1-5题
1.宋代福州、泉州一带适宜种植粟麦的土地变成了大片的荔枝园,“一家之有,至于万株”。两浙路的苏州太湖洞庭山,“皆以树桑栀甘柚为常产”、“糊口之物,尽仰商贩”。在湖州的山乡,以蚕桑为岁计、“兼工机织”。这反映了宋代()
主户常若(苦)无客,今岁流移至者,争欲得之,借贷种子,与夫室庐牛具之属,其费动百千计,例不取息。
薛季宣,《艮斋先生薛常州浪语集》
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徐松,《宋会要辑稿》
A.社会的阶层流动性较大B.佃农租赋负担显著减轻
C.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D.租佃制优化了资源配置
A.华北是全国炼钢业的中心B.北宋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宋代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D.宋代钢铁业领先于世界
10.现存最早详细记录纺织技术的文献出现于1090年前后。我们从如图中所见许多缫丝机由两名工人操作,机器上还装有踏板。如果两台机器进行缫丝,则一天的产量达到2869克生丝是可能的,这个数字不亚于19世纪时使用蒸汽动力工厂工人的日产量。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时期()
——(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薛居正子薛惟吉之漦妇(即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取。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三
材料三宋代妇女再婚的事例共有61例,其中再嫁者55人,三嫁者6人。

(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解析版)_1

(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解析版)_1
10.清代运行的“雨雪奏报制度”留下了大量的“雨雪粮价折”,其中包含有降水、收成、粮价等诸多信息。康熙时期具有密折奏事之权的地方督抚大员基本要奏报地方雨泽,否则就要受到皇帝的申饬。这一举措旨在()
A.完善地方监察制度B.强化对官僚的控制
C.直接广泛获取信息D.关注地方秩序稳定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中国社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降水的多少、是否应时等都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收成,进而影响到社会安稳,为此,统治者都非常关注降水的情况,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地方监察制度的完善信息,排除A项;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强化皇帝对官僚的控制,排除B项;“直接广泛获取信息”并不是该举措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3.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这一现象带来的客观结果是()
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B.使东林党人势力得以大发展
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D.文武馆集团的斗争削弱明朝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随着明代文官集团崛起威胁皇权统治的时候,皇权大力借助了宦官的力量,意图平衡文官的势力,结果却出现了明代中后期宦官擅政的局面,A项正确;东林党人虽然代表了一部分文官的利益,但他们势力的大发展并不能直接归因于文官与皇权的斗争,排除B项;清军入关之时,明朝已经被农民起义推翻,与材料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C项;材料说的主要是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关系,不是文官集团与武官集团的斗争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阶段特征】辽宋夏金元(10世纪初至14世纪后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多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走向统一:由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2.中央集权:宋代分化事权,元代行省制度影响深远,中央集权加强3.民族交融:各民族呈现交融的趋势1.经济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盛2.经济格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海外贸易: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海外贸易繁荣1.儒学发展:儒学复兴,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2.科技创新: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得到实际应用并向海外传播,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3.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世俗性增强【拔高练习】1.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

下表为宋朝部分官员出席曲宴的记载,出席人员变化反映出( )时期太祖朝真宗朝曲宴记载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咸平五年(1002年)“癸亥,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

自是遂以为例”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三年八月八日甲寅,诏近臣观书于龙图阁,遂宴于崇和殿”A.宋初治国方略的调整B.科举制度日益完善C.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2.北宋中期,王安石对基层社会组织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他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并接受军事训练。

这一措施( )A.带有“兵农合一”的色彩B.消除了农民起义的根源C.扩大了禁军的兵员储备D.平衡了农户的赋役负担3.宋太祖曾留下“勒石三诫”(其中第二条为“不杀士大夫”),新皇登基前须在碑前立誓。

宋室南渡后,太学生陈东屡屡上书主战,并力劝宋高宗恢复自发组织力量抗金的原宰相官职,被下令处死,成为正史记载中宋代因言获罪致死的第一个文人。

最有助于解释宋高宗不遵祖训的因素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B.君权相权的失衡C.稳固君位的考量D.太学清议的悲剧4.1125年,宋使许亢宗奉命赴金,途经“契丹东寨”,记录道:“当契丹强盛时,虏获异国人,则迁徙杂处于此……故此地杂诸国风俗。

考点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含解析)

考点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含解析)

考点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1.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

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2.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

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

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3.北宋中期,政府把商业专卖的范围由传统的盐、铁、酒扩展到茶、醋、药品、香料等物品上,并对其中某些商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进行了严格管控和立法保护。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过度消费影响经济发展B.国家财政开支存在困难C.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强化D.政府试图规范商品贸易4.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

……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A.扩大地方权力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C.健全中央机构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5.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

这说明理学家( )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6.《唐六典》中记载“凡习学文武者为士,肆力耕桑者为农,工作贸易者为工,屠沽兴贩者为商。

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宋会要辑稿·选举》中则规定“身是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者,并不得取应”。

宋代科举的变化( )A.标志科举成为主要选官制度B.说明政府着力强化抑商政策C.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D.表明商人的应举限制被取消7.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

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8.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

《第五单元 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第三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五单元 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第三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五单元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是:A、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B、南方气候适宜,农业发展迅速C、南方统治者更加重视经济开发D、北方交通不便,南方对外贸易繁荣2、元朝统一后,对地方行政实行的是:A、郡县制B、行省制C、都县制D、道县制3、宋朝时期的“交子”是一种纸币,“交子”出现于哪个朝代?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4、下列哪一项不是宋朝政治结构的特点?A、中央集权B、分化事权C、加强君主专制D、废除丞相制度5、下列关于宋朝经济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A.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 市场经济竞争中民营经济占有绝对主导地位C. 租佃关系普遍存在D. 江南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6、两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有:A. 一省六部制B. �=queryC. 委派地方官吏参与地方事务D. 制度化军机处置7、题干:在两宋时期,下列哪个城市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A. 杭州B. 南京C. 开封D. 成都8、题干:下列关于元朝统一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元朝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局面B. 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D. 元朝时期,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9、宋朝时期,哪一项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10、蒙古族建立元朝后,下列哪一项措施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管理与文化交融?A、推行汉法B、恢复科举C、实行“四等人制”D、设宣政院11、下列哪一项不是两宋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A. 推行均田制B. 开放海外贸易C. 实行市易法D. 设立钞引法12、下列关于元朝统一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元朝的统一是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的B. 元朝的统一导致民族矛盾尖锐C. 元朝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D.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13、《水浒传》中,宋江、吴用等人起义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哪项?A. 民间对北宋政府腐败的强烈不满B. 军队内部的矛盾和不满C. 农民对地主阶级的反抗D. 官僚集团的内部斗争14、元朝统一后,对全国实行行省制度,下列关于行省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A.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B.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 行省制度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D. 行省制度下地方权力过大,易造成分裂15、宋朝时期,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这主要反映了宋代:A、海上贸易成为重要经济支柱B、宋朝与周边国家关系友好C、宋朝农业生产高度发达D、宋朝手工业技术落后16、元朝时期,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元朝推行了: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行省制度D、均田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材料一:北宋时期,工商业繁荣,都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和艺术家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三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__辽宋夏金元热考主题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三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__辽宋夏金元热考主题

热考主题
2. [2022山东潍坊模拟]下表反映了唐宋时期地税征收的截止时间。据此可知,这一变化客观上
A.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 B.减轻了农户的额外负担 C.拉大了南北方经济差距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唐代 宋代
“夏税”不得过六月 “秋税”不得过十一月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夏税”八月五日 “秋税”十一月十五日 “夏税”七月十五日 “秋税”十二月十五日
热考主题
3. [2023南京六校调研]阅读下表,从中可知,在盛唐以后三百余年的中国社会中 唐宋岁入总额中钱币所占之百分比
年代 天宝八年(749—750年) 天禧五年(1021—1022年) 皇祐元年(1049—1050年) 治平二年(1065—1066年)
岁入总额 52 300 000+ 150 850 100 126 251 964 116 138 405
热考主题 答案
3.A 由表中数据可知,唐宋岁入总额中钱币所占的百分比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结合岁入总额的变化来看,实 物征收的部分变少了,反映了货币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对自然经济形成了冲击,A项正确。由“岁入总额”一列可知, 国家财政收入不是“稳步增长”的,B项错误。C项结论由材料无从得出,排除。“已实现货币化”说法不符合史实,D 项错误。
热考主题
5. [2023黑龙江联考]书肆(古代书店兼刻书作坊)晚唐以前多集中于洛阳、长安,固定于市,销售对象多为士大夫阶 层。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宋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城市街市中书肆日盛,所刻的书目除传统经典外,还有通 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源是 A.雕版印刷术推广 B.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C.文化重心的南移 D.科举考试范围扩大
热考主题 答案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4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过关测试(四) 新人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4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过关测试(四) 新人

第4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过关测试(四)一、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9届山东济南二模)宋太祖于建隆四年命吏部尚书张昭等制定“折杖法”,以脊杖和臀杖取代原来的流、徒、杖、笞之刑,隋唐确定的“封建制五刑”逐渐名存实改。

“折杖法”的使用( )A.适应了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体现了缓和矛盾宽减刑罚的精神C.说明宋朝在刑罚上自立新的体系D.有利于保护封建官僚阶层的特权解析:选B 由材料“以脊杖和臀杖取代原来的流、徒、杖、笞之刑”的措施,可以得知宋时减轻了刑罚,缓和了社会矛盾,故选B项;宋代“折杖法”的使用是为了处理社会矛盾,而不是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A项;宋是在隋唐确定的“封建制五刑”上进行的改进,不是新的体系,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折杖法”在使用过程中区分官僚阶级和普通百姓,没有提到官僚阶级是否有特权,排除D项。

2.(2019届安徽宣城二模)《宋史》记载权臣吕惠卿之弟温卿以不法闻,大理正张近受诏治理,哲宗皇帝谕之曰:“此出朕命,卿无畏惠卿。

”张近对曰:“法之所在,虽陛下不能使臣轻重,何惠卿也?”材料体现了宋代( )A.司法实践中官员的法治意识B.司法事务独立于皇权之外C.理学坚定了司法官判案立场D.礼法合一的传统受到破坏解析:选A “法之所在,虽陛下不能使臣轻重,何惠卿也”表明官员不畏权贵的法治意识,故选A项;中国古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高无上,司法不独立,排除B项;理学强化了皇权,没有坚定司法官判案立场,排除C项;礼法合一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一大特点,材料未体现这一传统受到破坏,排除D项。

3.(2019届山东济南高三期末)宋初,“一批批出身寒微的儒士通过科举的途径进入权力核心阶层,出将入相,为国效命”,“其从政的主体精神是‘进也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风有异于前代”。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科举制的不断完善B.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C.理学被统治者推崇D.宋代中央集权政治的进一步强化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宋代科举选官推动了进取政风,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朝廷重视科举选官和文官治国,故选B项;科举制的不断完善是材料中现象本身,排除A项;南宋以后,理学被统治者推崇,与材料所述时间“宋初”不符,排除C项;中央集权强化强调中央与地方关系,与材料主旨科举选官推动了进取政风无关,排除D项。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单元综合训练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单元综合训练新人教版

丰富丰富纷纷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单元综合训练( 四)一、选择题1.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系统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领袖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益,和皇帝谈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

”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A.虚君实相,推行君主立宪制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质决策者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特别突出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能答案 C解析资料反响的主要信息是:唐宋时期宰相有很大的权益,威胁到皇权,因此皇权和相权的矛盾特别突出,故 C 项正确;唐宋时期推行的依旧是君主专制政体,故 A 项错误;宰相参与谈论军国大事,皇帝是国家的实质决策者,故 B 项错误;资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故D项错误。

2.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多半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

这表示当时()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宽泛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C.西北边患的威胁获取了缓解D.事权切割以致冗官现象严重答案 B解析“名若不正”“任若不久”“三岁一易”说明中央为截止地方官专权的野心和地方势力的仰头,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故 B 项正确。

3.(2018 ·揭阳测试 ) “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故财已匮,而枢密益兵无量;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响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以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推行三权分立制度答案 C解析第一判断,资料提及的制度是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尔后依照所学知识,可知这种中枢权益机构设置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最后由资料得出,它的设置使得“财已匮”“民已困”却依旧“不已”,由此得出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故 C 项正确。

4.(2018 ·桂林、百色高三结合模拟,26) 宋代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

高考历史专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三年真题汇总

高考历史专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三年真题汇总

高考历史专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三年真题汇总2023年1.(2023年北京)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的地位。

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A.无为而治B.戒奢从简C.崇文抑武D.严刑峻法2.(2023年北京)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

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①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③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②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④门第观念日趋淡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3年北京)在地方管理上,元朝进行了制度创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南、北面官制C.猛安谋克制D.行省制4.(2023年甘肃)宋代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A.士族阶层日益走向衰落B.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进步C.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D.政府实行崇文抑武方针5.(2023年广东)北宋时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

交子的出现()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减缓了贫富分化的趋势6.(2023年广东)中国某朝依照“因俗而治”的原则,“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该朝是()A.金朝B.辽朝C.西夏D.北魏7.(2023年广东)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A.西藏B.新疆C.台湾D.云南8.(2023年广东)下表是北宋科举入朝为官人数统计表,表中的变化反映了()前期中期后期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北方278人84.5%274人63.9%121人40.3%南方51人15.5%155人36.1%179人59.7%A.北方地区经济急剧衰退B.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C.南方士族力量日趋强大D.政治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9.(2023年江苏)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A.用文官担任枢密使B.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D.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10.(2023年江苏)《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桥夜市:“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

高考历史复习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原卷解析版)

高考历史复习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原卷解析版)

秘籍0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1)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和简单情境,考查这一时期制度变化的背景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考查唯物史观、历史理解。

(2)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状况,创设学习情境和复杂情境,考查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要求考牛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时期经济变化的原因及作用。

(3)联系思想(儒学、道教与佛教、宋明理学)、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变化的主要史实,从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角度考食思想(儒学、道教与佛教、宋明理学)、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及表现。

(4)联系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等发展的重要史实,从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角度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及阶段性特点。

(5)(2021年浙江省等级考)我国古代一部著作有《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部分,书末附有《活字印书法》,系统记录木活字印刷的新成就。

后人盛赞此书:“文章尔雅,绘画亦皆工致。

”此书作者是A.王祯B.沈括C.毕昇D.葛洪(2021年江苏省适应考)如图为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A.印刷技术发展B.城市经济繁荣C.科举制度完善D.市民文艺兴起宋代主要的手工业及科技成就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的众多特色瓷器。

元朝烧出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的物质象征。

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占有重要地位,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亮。

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在宋元时期发展迅速,有力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印刷书、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

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

人工磁化的方法创造出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北宋的沈括和元朝的郭守敬是两位大科学家,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宋朝的变革与元朝的统一——宋元时空定位【阶段特征】宋元时期是从960年宋朝建立到1368年元朝灭亡,此时期是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封建国家再次走向统一的时期。

政治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完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宋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发展;元代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中央实行一省制,地方推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经济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发展,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城市商业发达(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市民阶层兴起,海上对外贸易发展。

元代青花瓷出现,商业发达,纸币流通,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大都是国际性商业大都会思想文化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科技与文化繁荣。

宋代程朱理学使儒学更具思辨化、理论化,并逐步成为官方哲学;宋代词、书法、绘画影响深远,文化出现多元化、世俗化趋向。

元代儒士地位较低,元曲发达,世俗文化兴盛。

宋元科技发展,三大发明远播欧洲【考情探究】5年考情备考策略考题分布考查角度考情综述全国课标Ⅰ卷2018,26,4分宋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本单元虽在全国课标Ⅰ卷出现频率一般,但未来山东卷可能会作为高频考点。

考查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具体考查宋代的史实较多,如宋代科举制、重史传统、土地制度、经济重心南移、民营手工业发展、史学素养等;考查题型非选择题多,且多是从贯通古今角度作对比,难度较大;试题呈现方式,多有文字、图片、表格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较高(1)注重对宋代历史特征的把握,理解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新变化,相关历史现象的特点、影响及出现的重要原因。

(2)注意历史情境与时代特征的结合,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关注宋元时代的民族政权关系及发展趋势,关注宋代的经济(商业的繁荣、土地制度、经济重心南移及南北交流等),关注宋元科技与文化特点等2016,26,4分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2015,26,4分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必备知识篇固本夯基【考点集训】考点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1.下表所列观点,说明宋代( )观点出处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二十一《官门》往往天下奸悍无赖之人,苟其才行足以自托于乡里者,亦未有肯去亲戚而从召募者也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一《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宋所忌者,宣力之武臣耳,非偷生邀宠之文士也王夫之《宋论》卷二《太宗》A.优容武将以增强战斗力B.奸悍无赖者不得从军C.文人偷生邀宠成为时尚D.注重防范武人的威胁答案D三者观点透露出的共同信息是压制武人,说明宋代高度重视防范武人的威胁,故D项正确。

宋朝待武将“厚其禄而薄其礼”,不利于提高武将的战斗力,A项错误;第二则材料意为奸悍无赖之徒不愿意从军而非不得从军,B项错误;王夫之强调宋朝防范的重心是武将,并非指责文人偷生邀宠成为时尚,C项错误。

2.宋代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经宰相副署,由宰相机构发布,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

这表明( )A.丞相权力不断遭到削弱B.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C.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D.丞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答案C3.有学者指出,从唐到宋,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从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宋时期的科举文官,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士人精英,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

这反映出( )A.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B.制度创新影响社会力量变迁C.唐宋时期政治局面相对稳定D.世家大族丧失科举选官资格答案B4.北宋初年,赵普为宰相,与枢密使李崇矩相交甚好。

李以其女嫁赵之子,宋太祖知道后非常不满。

李崇矩与赵普上朝,同处等候奏事,太祖也令二人互相隔开。

宋太祖的这些举动( )A.防止结党营私威胁中央集权B.造成了宰相权力趋于分散C.强化宗族观念防止外戚干政D.维护封建礼制以巩固统治答案B5.公元1314年,元朝决定实行科举考试,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还确立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

这一措施( )A.体现人才选拔地域公平B.加速元政权封建化进程C.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D.促进元朝文化学术繁荣答案B考点二宋元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6.宋代李昭玘的《乐静集》记载,北宋工匠吕正臣,“募工徒,斩木锻铁,制器利用,视他工尤精密。

人人(应为‘入’)予一,己独予三,人出取三,我独取一。

凡东州之人,一农一工,家爨户御,其器皆吕氏作也”。

这则材料揭示出当时( )A.手工业生产出现垄断局面B.手工业者注重经营和技术C.手工业生产发展到最高峰D.手工业者不注重生产效益答案B7.《梦粱录》中记载了南宋都城临安的240多道菜,《武林旧事》记录了当时临安的40种酒,仅临安一城,咸鱼专卖店就有200多家。

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B.宋代重农抑商政策已松动C.发达的外贸促进了大众消费D.商品经济丰富了市民生活答案D8.两宋时期,中国的民间茶叶贸易除了陆地向西的茶马古道外,还可以通过官方港口从海上直接运输到东南亚、西亚、北非,中国茶叶远销众多国家。

材料表明( )A.农业的经济地位在当时有所下降B.两宋时期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C.两宋重农抑商的政策有较大松动D.两宋政府重视与外域的经济交流9.宋朝时,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都需要缔结契约,契约一般都分画疆畎,写明田主、租田人和见知人,并规定地租的数量、交纳形式,以及租佃的期限等。

租佃契约制的施行反映出当时( )A.农民生产活动受到限制B.生产者积极性受到重视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答案B10.宋朝政府往往采取政策控制市面上纸币的流通量,即宋人杨冠卿所称“贱则官出金以收之,而不使常贱;贵则官散之”的称提之术。

该措施的作用是( )A.解决政府财政危机B.规避战时金融风险C.保障纸币流通职能D.增强社会重商意识答案C考点三宋代儒学及宋元科技与文化11.汉代对先秦旧本儒家经书侧重训诂(文字解释),而宋人则抛开旧注,直接往经文中寻求义理,敢于怀疑和独立思考,逐渐形成“理学”或“道学”。

这表明宋代理学( )A.否定汉代董仲舒新儒学B.强调回归孔孟儒学原典C.顺应商品经济发展潮流D.利于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答案B12.南宋后期,在荆州和建康设有火药兵器制作院。

荆州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建康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铁炮壳。

这说明( )A.南宋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B.火药最先是在南宋发明的C.南宋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D.火药武器确保了南宋的安全答案A13.下面两幅图片是极具代表性的宋代文人画。

有学者指出,宋代文人精神振奋,热情参政;同时又能超然对待荣辱得失,不入“纵欲”与“禁欲”的极端,自如游走在情与理之间,使得他们保持着健全的人格。

这说明宋代文人( )A.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B.体现理学的人生追求C.积极推进理学世俗化D.以闲适超然对待荣辱14.宋代《图画见闻志》:“尝试论之,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

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

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

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精”的要义在于( )A.绘画技法高雅传神B.生动体现事物特质C.忠实再现事物全貌D.理想化的道德人格答案D应用创新篇知行合一【应用集训】1.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D.文化下移趋势增强答案B2.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答案C【五年高考】考点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1.(2019课标Ⅲ,26,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答案A2.(2018课标Ⅲ,25,4分)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3.(2018天津文综,2,4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答案A4.(2017课标Ⅲ,27,4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答案B5.(2017北京文综,13,4分)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答案D6.(2016课标Ⅰ,26,4分)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A7.(2016江苏单科,4,3分)“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答案A考点二宋元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8.(2019北京文综,14,4分)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