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4 火山和地震 A卷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说课稿5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说课稿5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成、类型及喷发过程,知道地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火山和地震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探究能力,对于火山和地震这一话题,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积极主动地探究火山和地震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的形成、类型及喷发过程,知道地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他们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火山的形成、类型及喷发过程,地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2.难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解释,地震的预防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直观展示火山和地震的相关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火山的形成、类型及喷发过程。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

4.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5.知识拓展:介绍地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

6.总结提升: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7.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撰写观察日记。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2020-2021学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练习卷 (1)

2020-2021学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练习卷 (1)

2020-2021学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______)和(______)是世界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2.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______)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3.火山将要喷发前,会冒出___和___。

4.从火山喷发的现象中,我们可以知道:地球内部______。

5.火山根据活动状态,可分为(______)火山、(______)火山、(______)火山三种类型。

6.火山喷发物一层层地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形成了(______)。

7.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是(_______)。

8.引发地震的原因很多,但绝大部分地震是由于(______)。

9.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______)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严重伤亡。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发生了震惊世界的(______)大地震。

10.我国东汉时期大科学家__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是_______。

二、选择题11.火山喷发时,岩浆是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

A.靠地球的引力B.靠地壳的运动C.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12.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13.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A.地壳较薄处并有裂缝的地方B.地壳较厚而坚固出14.不属于火山的喷发物有()。

A.浓烟B.灰C.岩浆D.卵石15.下列现象说明地壳是运动的。

A.地震B.海啸C.潮汐D.台风16.下列给人们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的现象中,是人为的。

A.地热B.地震C.火山D.核试验17.火山喷发时,岩浆喷出地面,冷却后变成()。

A.岩石B.卵石C.地层18.发生地震时正确的做法是()。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答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答案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监测试题(时限40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1.请把地球的内部构造填在下图中。

2.下面的地表现象是什么名称,它们是由什么力量形成的呢?名称→形成原因名称→形成原因名称→形成原因( C )→( F )( A )→( G )( D )→( E )A.海边礁石B.风蚀石C.石林D.火山湖口E.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F.风、流水、碳酸盐石分解的作用G.海浪的冲击3.2014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地震时艾克雪的家住在十五楼,突然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家里家具也摇晃起来,如果你是艾克雪,在这万般危险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地震发生时,做法正确的是( BCDE ) A. B. C. D. E. F.4.郝奇心在路边捡了一块小砖块,用镊子夹着在家里的炉灶上加热,然后再放入冷水里,反复做了几次,发现小砖块会 逐渐破碎变小 ;在大自然里,大岩石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是 风化 现象。

用 土豆泥(或者黏土)充当山体,用番茄酱模拟 岩浆 ,用 酒精灯 加热,看到的现象 岩浆从山体喷出来 ,得出的结论是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6.计算分析地球赤道周长 40091千米地球表面积 510067866平方千米(1)我们知道中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那么一个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多少个中国陆地面积吗?510067866平方千米≈51007万平方千米51007÷960=53.13地球表面积大约相当于53.13个中国陆地面积。

(2)根据上面的资料计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圈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40091÷(4×8×365)≈3.43(年),约为3年零5个月,学生年龄加上年数,即为绕行赤道一圈后的年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姓名: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共53分)1、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的猜想。

2、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

3、在长期的()、()、()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4、地球赤道周长是()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是()千米。

5、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6、地球表面主要地形地貌有:()、()、()、()、()、()。

7、人类把地球内部分为三层,由外向内依次是()、()、()。

8、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

9、七大洲有:()、()、()、()、()、()、()。

10、四大洋有:()、()、()、()。

11、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千米。

12、人类通过()和()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地球内部。

13、( )年,我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搭载“()”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圈。

14、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晚年有一部著作《梦溪笔谈》。

书中阐述了关于()、()的精辟见解。

15、风化后的岩石被()、()、()或()、()的过程由叫做()。

16、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山脉,最高的山峰是(),海拔高度是()米。

17、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

18、()年,在我国的()发生了一次7.6级的大地震,使那一带人们伤亡惨重,损失很大。

二、判断题。

(共18分)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3、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4、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5、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6、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三、选择题。

(共15分)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2、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圈。

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苏教版一、填空题。

1、依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

2、现代的人们凭直觉来看法地球,提出了〔〕的猜想。

3、麦哲伦的飞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

4、在临时的〔〕、〔〕、〔〕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进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千米。

7、我国迷信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

8、地球外表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9、七大洲有:〔〕、〔〕、〔〕、〔〕、〔〕、〔〕、〔〕。

10、四大洋有:〔〕、〔〕、〔〕、〔〕。

11、地球的外局部为:〔〕、〔〕、〔〕。

二、判别题。

1、地球外表的形状是上下坎坷、千姿百态的。

〔〕2、地球外表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3、地球外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4、目先人类在探地研讨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5、地震波在稳固的岩石中传达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达较快。

〔〕6、迷信家依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外部的状况。

〔〕7、地球外表积是510067866千米。

〔〕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进程叫做腐蚀。

〔〕9、地震灾祸可分为直接灾祸和次生灾祸。

〔〕10、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天然地球卫星。

〔〕二、选择题。

1、第一个用实际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迷信家是〔〕。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2、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圈。

A、14B、15C、163、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照片。

A、太阳B、地球C、月球4、发生地震的主要缘由是〔〕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5、我国唐山大地震发作在〔〕年。

A、1967B、1976C、19806、下面的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向大海倾倒渣滓B、乱伐森林C、改造沙漠三、问答题。

1、从先人们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结合〝地球的外表〞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2、外地震发作时,你怎样维护自己?。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火山和地震-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火山和地震-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年。

A.1967B.1976C.198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唐山大地震。

【解答】1976年在我国发生的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造成40万人伤亡。

2.【答题】地球内部是()的。

A.冷B.热【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

【解答】地球内部是热的,有滚动的岩浆。

3.【答题】地球内部是()。

A.运动的B.宁静的【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地壳的运动。

【解答】地壳是不断在做运动的。

4.【答题】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发明的。

A.张衡B.祖冲之C.沈括【分析】本题考查张衡的发明。

【解答】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5.【答题】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

【解答】地震是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而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距离运动,释放出巨大的能力,造成严重破坏。

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6.【答题】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震的产生。

【解答】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形成地震。

7.【答题】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震灾害的分类。

【解答】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次生灾害为间接引起的灾害。

8.【答题】四大自然灾害是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火灾。

()【分析】本题考查四大灾害。

【解答】四大自然灾害是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火灾、其中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9.【答题】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答案】岩浆【分析】本题考查火山的产生。

【解答】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10.【答题】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5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5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2.4《火山和地震》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成、类型及火山喷发时的特点,同时掌握地震的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究火山和地震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探究能力,对于火山和地震这一课题,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新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的形成、类型及火山喷发时的特点;掌握地震的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法:学生进行火山模型制作和地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火山和地震的特点、成因及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讲授法:教师讲解火山和地震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火山模型制作材料,如黏土、火山石等。

2.准备地震模拟实验器材,如乒乓球、桌子等。

3.收集火山和地震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4.准备PPT课件,展示火山和地震的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火山的形成、类型及火山喷发时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火山和地震这一课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火山和地震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特点。

同时,教师讲解火山和地震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2020-2021学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练习卷

2020-2021学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练习卷
【详解】
保持冷静,不要乱跑或者试图跳楼,及时切断电源,煤火等,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如果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2.候风地动仪是( )发明的。
A.卡蒂娅·喀夫物夫妇B.张衡C.毕昇
3.( )不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A.火山爆发B.破坏森林C.温室效应
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
5.地震和火山喷发主要发生在( )。
A.地壳板块边缘B.地壳板块中间C.和地壳板块没有关系D.以上都不正确
4.A
【详解】

5.A
【详解】

6.B
【详解】
地震时,在室外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远离高楼大厦的建筑物。在室内寻找合适的避难位置,比较安全的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小房间。靠墙角蹲下,用双手保护头和颈部,避免被坠物砸伤;或蹲在结实的桌子下面,紧紧握住桌脚,依靠桌子挡住坠物。地震时站在大街上是很危险的,所以B符合题意。
三、判断题
19.长期熄灭
20.1976年,我国河北唐山发生了7.8级地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_____)
21.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底下的温度太高。(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0分,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
【详解】
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现象叫地震。地震前的征兆包括:井水水位变化、动物行为异常(如鸡鸭不回窝、鱼跃出水面等)、不寻常的微波、大地变形、瓦斯泄露等。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4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4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一课,主要向学生介绍了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火山和地震的本质,知道如何正确面对这些自然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探究能力,对火山和地震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入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实践活动充满兴趣,通过亲身体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知道火山和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珍惜生命,关注自然现象,保护地球家园。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如何正确面对这些自然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火山和地震的现象,提高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验器材,如地球仪、火山模型等。

3.收集有关火山和地震的案例资料,以便进行讨论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火山和地震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火山和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它们与人类生活有何关系?2.呈现(10分钟)介绍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

通过地球仪、火山模型等教具,直观地展示火山和地震的形成过程。

同时,分析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地震导致的房屋倒塌、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等。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火山和地震》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成、类型和特点,以及地震的成因、地震的级别和测定方法等。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火山和地震是地球上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了解它们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科学素养,对火山和地震有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类型和特点,以及地震的测定方法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地震的防范和应对知识,也需要进行加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的形成、类型和特点,掌握地震的成因、地震的级别和测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提高学生的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火山的形成、类型和特点,地震的成因、地震的级别和测定方法。

2.教学难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测定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火山和地震的相关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火山和地震的兴趣,导入新课。

2.教学新课:(1)火山:介绍火山的形成、类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各种形态和分布情况。

(2)地震:讲解地震的成因、地震的级别和测定方法,让学生了解地震的产生和影响。

3.课堂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火山和地震的认识,以及对于火山和地震的防范和应对方法。

4.总结:对火山和地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调火山和地震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应具备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

4、在长期的()、()、()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9、七大洲有:()、()、()、()、()、()、()。

10、四大洋有:()、()、()、()。

11、地球的内部分为:()、()、()。

二、判断题。

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3、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7、地球表面积是510067866千米。

()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9、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10、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二、选择题。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2、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圈。

A、14B、15C、163、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照片。

A、太阳B、地球C、月球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5、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年。

A、1967B、1976C、19806、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A、向大海倾倒垃圾B、乱伐森林C、改造沙漠三、问答题。

1、从前人们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结合“地球的表面”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2、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附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附答案

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7、在通常的地图上,蓝色越深,表示位置越高,红色越深,表示位置越低。

()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9、地壳岩层在褶皱时会发生地震。

()10、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三、选择题。

(20分)1、.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龙、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

A湖泊 B..大海 C..山地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温度太高 B..地壳的运动 C..人类的活动4.地球的内部温度(),压力大,那里有炽热的岩浆。

A低 B..高 C..与地表一样5.、地球的表面有()的面积被水覆盖。

A1/3 B..1/6 C..2/36.、我们家乡的地形是()。

A山地 B..丘陵 C..平原7、.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8、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圈。

A14 B..15 C..169、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A1967年B..1976年C..1980年10、下面改变地表形态的做法合理的是()。

A砍伐森林 B..开采矿石 C..改造沙漠四、连线题(下面的地表现象是什么力量形成的)。

(12分)风蚀石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海边礁石风、流水、碳酸盐石分解的作用石林海浪的冲击火山湖口强风的作用五、情景解答题。

(18分)1.小红在路边捡了一块小砖块,用镊子夹着在家里的炉灶上加热,然后再放到冷水里,反复做了几次,小砖块会();在大自然里,大岩石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是()现象。

2.小明的家住十二楼,一天傍晚小明和爸爸妈妈正在客厅吃晚饭,突然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家里悬挂的家具也摇晃起来了,请问这可能发生了什么?小明一家该怎样保护自己?六、探究火山喷发(12)活动材料:活动步骤:观察到的现象:结论:【第二单元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小学科学苏教六年级上册2单元我们的地球火山和地震实验单

小学科学苏教六年级上册2单元我们的地球火山和地震实验单
实验记录
在实验中,我们用面粉模拟地壳,番茄酱模拟融化的岩浆,面粉封住的洞口模 拟地壳的裂缝,酒精灯加热模拟地球内部的高温高热。在加热时,我们可以先 看到番茄酱先冒出了热气,然后慢慢喷发而出。
实验结论
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薄弱的地带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喷发时伴 随着冒烟、地震,隆隆的声响等现象。
实验现象
轻敲纸箱底部,房屋倒塌栋,震中在o
重敲纸箱底部,房屋倒塌栋,震中在O
实验记录
我们用轻敲和重敲模拟不同的地震等级,当实验员轻敲纸箱时,建筑物微微摇 晃但未倒塌,震中的建筑物摇晃的更厉害一些;当实验员重敲纸箱时,建筑物 剧烈摇晃后倒下,越接近震中,倒塌越快,越厉害。
实验结论
地震中,震中建筑物破坏严重,震级越高,破坏力越强。
实验建议
火山喷发的现象在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适当的收集一些正在喷发的火山资料 与学生共享可以很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4.火山和地震
实验一:模拟据地表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判断。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每组开口纸箱1个,街道示意图1张,木块6个(自由组合成各种建筑)
实验建议
模拟地震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地震等级可能造成的破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 模拟,让学生对大地震的破坏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一层面粉封住洞口。
3.将小不锈钢盆放置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
1.实验前启发学生每样物品代表什么。
2.适当引导学生观察。
3.番笳酱要多一点,以保证现象明显。
实验现象
加热过程中,先冒烟,然后面粉团会上下跳动,最后番茄酱慢慢喷出,并伴随 “突突”的声响。
实验步骤
1.按照街道示意图在纸箱上组合各种建筑。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4火山和地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4火山和地震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 我们的地球
4 火山和地震
复习有关火山的知识
• 火山的益处: • 火山的危害:
火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长白山天池
火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肥沃的火山灰
丰富的矿产
火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海啸
火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浓烟导致气候异常
讨论交流: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一:把你桌上的毛巾叠起来放平在桌面上, 用手按住两头,向中间挤压。
地震形成示意图
地震的定义:
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 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环,这就何监测地震? 2 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是谁发明的? 3 没有仪器在手,如何感知地震的到来? 4 当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当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1 你观察到了什么? 2 怎么会发生这个现象的? 3 这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 岩层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褶皱现象
实验二:每人拿一根小木棒,慢慢用力弯曲, 观察发现的现象。
1 刚才的实验中,你有什么感觉? 2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 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 木棒------地壳的岩层 被用力弯曲------挤压产生褶皱 当木棒承受不住你用的力时就会突然断裂------地震
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是谁发明的?
张衡
候风地动仪
地震的预兆:
• • • •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地震的预兆:
• • • • • • •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六年级上册科学2.4火山和地震苏教版1(001)

六年级上册科学2.4火山和地震苏教版1(001)
• C、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100万次,请同学们计算 一下,平均每天会发生多少次地震呢? (2700次)
地 震 的
监 测
地 震 的
前 兆
地震谚语:
震前动物有预兆: 老鼠搬家往外跑, 鸡飞上树猪拱圈, 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蛇虫早出洞, 鱼儿惊慌水面跳。
火山和地震
火 山 的 成 因
火山的成因
岩浆侵入裂缝↓ 冲出地面↓ 火山喷发
火 山 的
好 处
常 见 的 三 类 地 震
地震的成因
挤压拉伸
地壳岩层
褶皱
释放能量
断裂
地震
地 震
据有关资料记载:
• A、20世纪有200万人死于地震,强烈地震时间 总和为一小时。
• B、发生在巴基斯坦等南亚几国的地震,巴基斯坦 死亡人数已超过了7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六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2.4火山和地震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2.4火山和地震苏教版

2.4火山和地震1.火山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岩石底下有____________的岩浆在活动,活动的岩浆会沿着地壳中的_________喷出地面.根据火山的活动状态,地球上的火山可分为___ _火山、__ __火山、__ ___火山三种类型。

2._______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灾害。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球______的力量使坚硬的地壳产生_______、_______而造成的。

3.地震和火山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世界上地震和火山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火山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火山带。

4.地球上每年发生大约次地震,期中被感觉到得只有多次。

5.震级是地球释放大小的等级。

级以上为有感地震,级以上能造成破坏性。

地震烈度是地震时地面和建筑收到的。

6.1910年德国科学家,大胆提出了学说。

20世纪50年代,海洋探学说。

7.板块学说认为:被分裂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上,和交界处是火山地震最集中的地带。

8.六大板块分别是:。

9.地球内部有三个圈层,从内到外分别是、、。

10.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和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受到如和等作用时,地形会发生变化。

11.侵蚀作用的动力来自、、、等。

12.每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________,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不同高度的等高线________交叉。

(填“会”,“不会”)。

13.请同学们判断,下列特征各是等高线中表示的何种地形?(填山谷,山顶,山脊,鞍部,陡崖)一段闭合的曲线,从内到外数字依次递减。

()两个山峰间的地方,简单说就是两个山峰被同一条闭合曲线围住中间空白的地方。

()等高线向低处凸。

()等高线向高处凸。

()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地方。

()14.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__________高度,也叫做________。

某一个地点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____高度,也称“高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4 火山和地震 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 (共3题;共3分)
1. (1分)________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2. (1分)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张裂、错动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的严重破坏就是________。

3. (1分)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________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二、判断 (共4题;共4分)
4. (1分)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尽快跑到空旷处。

.
5. (1分)火山只能给人带来灾难,不能给人带来便利。

6. (1分)火山喷发、地震都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7. (1分)地球上有些地方会经常有火山喷发,有的地方却没有。

三、选择 (共2题;共2分)
8. (1分)火山可以给人们()。

A . 地热利用
B . 形成矿产
C . 钻石
9. (1分)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
A . 海啸
B . 瘟疫
C . 房屋倒塌
四、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4分)
10. (1分)如果没有科学仪器,怎样预测地震?
11. (1分)请在下图中,标出火山结构示意图。

12. (1分)请自行设计火山喷发的实验。

13. (1分)地震发生时该怎样保护自己?
参考答案一、填空 (共3题;共3分)
1-1、
2-1、
3-1、
二、判断 (共4题;共4分)
4-1、
5-1、
6-1、
7-1、
三、选择 (共2题;共2分)
8-1、
9-1、
四、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4分)
10-1、
11-1、
12-1、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