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体育水平三第三章《浅谈教师应该怎样教学生跑步》论文
人教版小学体育水平三第三章《教师应怎样做好田径教学工作》论文
教师应怎样做好田径教学工作田径运动是所有运动项目之母,在体育活动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田径是体育运动最为基础的一项运动,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与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紧密相连。
实践证明,开展田径运动可使小学生掌握更多运动健身的方法,并逐步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由此可见,小学教师搞好田径项目的教学工作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课余田径训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现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社会上对体育的偏见,学生家长不能正确的理解课余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再加上目前社会上针对小学生的各种培训班,辅导班,兴趣班多如牛毛,更使得小学的课余田径训练举步维艰。
面对这种现状,做为一名最基层人民教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一、做好选取材工作。
所谓选材:就是指学生对田径训练的个人条件,包括体能、身材、素质等各方面条件;为此,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个人认为小学的课余田径训练选材工作应该分为两个方面。
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的重要任务就是为了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所以在选材过程中,要把那些运动天赋好发展潜力大的学生挑选出来。
对于这类运动员的选材要综合考虑其发育问题,遗传因素,以及运动成绩,而不能单纯的看当前的运动成绩。
然而那些具有良好天赋的优秀人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么就要考虑到训练工作的另一个主要任务,那就是在上级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光。
从这个任务出发,就要求体育教师去选择那些有一定成绩基础,对田径运动有浓厚兴趣,训练刻苦,有意志力的学生进行训练,其中意志品质应该作为重要的因素。
二、加强思想教育,重视体育课成绩。
田径运动是一项挑战自身极限的运动,并要坚持长期的训练,因此在长年累月的训练中,学生要长期承受远大于同龄孩子的负荷,要克服各种艰辛,同时要失去许多玩耍的时间。
那么如何让学生坚持下来,并能够如终保持认真积极的训练态度就要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训练学生跑的能力
内 蒙 古 通 辽 市 奈 曼 旗 东 明 学 区中 心 校 王 子 学
培养学 生跑 的能力 ,是小学体 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之一, 对于促进 学生运 动能力 、 肢体协调性 的良好发展 有着 重要 的意义。本文就如何 在小学体 育教 学中国培养学生跑 的能力提 出 了一些对策,期望为小学体育教 师提供 可行 的参考 。 小学 体育 跑 能力 操 、拉韧带 , 将相关的关节 、韧带 、肌 肉都 活动开; 3 ) 做跑 的专 门练 习 : 如高抬腿加速跑等 ;4 )上跑道 后做几次原地 的纵跳 ,提高一下兴奋性 ;5 ) 这段 时间要注意保持体温 ,避免使身体凉下来 。 2 . 2科学制定训练强度 在体育教学 中, 尤其在低年级体 育课 中, 用跑速来 确定和控制运动负荷量是 相 当困难 的。因此, 建议 用跑过一定距离 所用的时间来确 定运 动负荷量 。这样 教 师就可 以根据统计 表中所提供 的具 体数据来确定 学生跑过规定 距离时所用 的时间, 然后再根据 跑的时生的 自我感觉 进行相应的调整 。小学生跑过规定距 离 所用的时间为跑过的规定距离除 以规定跑速 , 用 同样的方法 , 可 以计算 出大 负荷 量时, 跑完规 定距离所 用的时问。根 据上述方法, 在确定 了练 习的强度之后 , 教学 就要解决练 习持续的时间长短 问题 。通过研究表 明, 在体 育课 中交替 的采 用 中等强度的负荷量和 大强度 的负荷量, 并 且在跑速保持相对稳定 的情况 下, 用 增加 跑的距离 的方 法来逐步提高运 动量 的方法, 是小学发展学 生身体机能能力 和跑 的能力的基本方法 。 2 . 3 循序渐进安排训练 内容 第一 阶段: 从第一学年 到第 三学年; 第 二阶段: 第 四学 年。该 阶段对学生进行 检查性测验。 这 两个 教学阶段的 区别是: 第一阶段多采用 中等强 度的负荷量, 着重提高完 成练 习的量, 而 第二阶段则多采用较大强度 的负荷量, 注意完成练习的强度 。在 第一 阶段 开始训 练时, 采用 中等负荷量时, 两个年龄组 f 7 ~ 8岁和 9到 l O岁) 跑的 距离在 l O O m到2 0 0 m之 间: 当采用大负荷量 时, 跑的距离在 7 5 m到 I O O m之间。 在进行 大强度跑 的练习时, 要 注意同走 的练 习交替进行 。特别是 7到 8岁这个 年龄 组 在第一 训练 阶段 即将 结束 时, 一 次课 中的跑 的量 可 以达到 l O 0 0 r n到 2 0 0 0 m - 其 中中等强度 的跑 的量为 8 0 0 m  ̄ 8 5 0 m , 大强度 的跑的量为 2 0 0 m 一 3 5 0 m 。 在一次课 中. 跑的练 习总量 既可 以采用 不问断的连续练 习的方法( 一次跑 完) , 又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跑步训练的策略
82作者简介:冯升菲(1986.10.27-),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单位:合肥市和平小学。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跑步训练的策略冯升菲 合肥市和平小学摘要:在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体系当中,体育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体育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同时对于身体正处于发育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形体的塑造。
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跑步训练是重要的训练内容,但是很多小学生由于长时间的不锻炼,会出现跑步姿势不标准的问题,这样不仅不能够达到锻炼的目的,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骨骼发育,因此进行正确的跑步训练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来说十分重要。
本文针对小学体育课堂中跑步训练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提高小学体育课堂跑步训练质量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跑步训练;策略小学体育课堂当中,跑步训练是重要的课程内容,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跑步训练必须要基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并为培养新型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跑步训练,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个人压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一、小学阶段进行跑步训练的重要性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人们的学习节奏和生活节奏显著提升,巨大的学习压力导致人们对于体育锻炼产生忽视,大部分的闲暇时间被休闲娱乐所占据,因此在当前我国小学生群体当中,肥胖以及体质虚弱等问题正逐渐严重,而小学课堂当中学生大部分的锻炼时间就在于体育课堂上,因此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来说十分重要。
但是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小学体育锻炼形式已经不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锻炼兴趣,这就会导致小学体育课堂不仅学习效率低下,同时还难以调动,因此体育课堂的质量不高。
跑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体育锻炼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适当的跑步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肺活量,同时也不需要过多的技巧,难度在小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内,此外,跑步训练也是一种不要求场地以及时间的运动,还能够获得较好的锻炼效果,因此可以说小学体育课堂当中,跑步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运动。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摘要】小学体育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跑步活动一直是一项挑战。
本文旨在探究学生不愿跑步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激励手段。
通过分析学生心理和行为习惯,可以采取竞赛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跑步兴趣,同时引导他们树立健康意识。
合理安排跑步训练时间也是关键,避免学生疲劳或者厌烦。
有效的激励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至关重要,同时让学生“跑起来”也有助于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跑步活动,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学生、跑步、激励手段、竞赛游戏、健康意识、训练时间、有效手段、实际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偏弱,缺乏运动锻炼,面对体育课堂跑步训练常常感到疲惫与厌恶。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还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探究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不愿跑步的原因,研究如何有效激励学生参与跑步训练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小学生的课业压力不断增加,课外活动时间逐渐减少,导致他们缺乏运动的机会和动力,体育课堂跑步训练成了一项难以引起学生注意和积极参与的活动。
如何有效引导和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跑起来”,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出有效的激励手段,运用竞赛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合理安排跑步训练时间,从而实现小学体育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跑步训练的目标。
1.2 问题意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问题意义非常重大。
跑步是一种最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的作用。
通过跑步锻炼,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爆发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
跑步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竞赛或团体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互相激励,与他人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竞争力。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体育跑步训练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体育跑步训练摘要:教师在体育中进行跑步训练时,首先要能够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跑步训练能够产生兴趣,然后针对一些跑步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能够及时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不会抗拒跑步训练,最后教师要在学生的跑步训练中纠正他们训练技巧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三管齐下,学生在进行跑步训练时才能够更加的积极,也就不会对跑步产生不良情绪。
学生跑步质量的不断提高除了能够让学生强身健体之外,在训练中同样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面对之后生活的困难时能够变得更加乐观积极。
关键词:小学体育;跑步训练;策略分析一、合理分组,展开跑步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开展一些有竞赛性质的跑步训练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通常会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跑步训练竞赛。
但是,教师没有意识到的是,学生经常会因为自己或同学能力的不足而丧失跑步的自信心和动力。
因此,在小学体育跑步训练中,在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时,务必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将他们进行合理分层,然后再开展相关的跑步训练活动。
例如,在某次竞赛性质的跑步训练活动中,我们可以以学生平时的表现、跑步的能力等为依据,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是跑步能力较强的;第二个层次的学生是跑步能力一般的;第三个层次的学生跑步能力较差。
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我们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且每一个小组中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有。
做好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展跑步训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训练。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应该以每一个小组最后一名学生的成绩为小组成绩。
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又能有效激发跑步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跑步动力。
二、通过情感鼓励,让学生做好坚持跑步训练计划在进行跑步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训练的过程非常的消耗学生的体力,考验学生的耐力,所以对学生而言,如果有同学或者老师的鼓励能够更好地激发他跑步的内在动力。
教师在学生跑步训练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情绪低落的现象,要能够及时地给予学生情感上的鼓励,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感情,让学生能够坚持跑步训练的计划。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小学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体质、塑造健康体魄的重要平台。
而让学生“跑起来”是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由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大,如何在体育课上让所有学生都“跑起来”,成为了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探究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
一、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标准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上都“跑起来”,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标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适合的跑步目标,并告知学生。
在设定目标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能力范围。
还要制定一定的标准和评价体系,让学生知道在体育课上“跑起来”的含义,明确他们所需达到的标准。
二、引导学生培养跑步兴趣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主动“跑起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跑步兴趣。
体育课上的跑步不仅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跑步的好处、分享跑步的乐趣、展示优秀运动员的精彩瞬间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跑步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音乐、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跑步中感受快乐和挑战,培养跑步的积极态度和乐趣感。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体育课上让学生“跑起来”,教师还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整齐的器材、热情洋溢的语言、鼓励赞扬的态度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到跑步活动中来。
要注重班级、小组的合作和竞争,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个人竞争的方式,激发积极性,增强跑步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四、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
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设立更高的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在跑步中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身体素质;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或对跑步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方法,例如通过游戏化操作、降低难度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1. 引言1.1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整体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体育课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合作精神和身心素质。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通过体育课堂的教学,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预防肥胖等问题的发生。
体育课堂也是学生社交能力和情商培养的重要场所。
在团体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体育课堂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让他们学会坚持、不放弃,培养自律和坚强的意志力。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重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不仅仅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2 学生跑步训练的意义学生跑步训练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跑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有氧运动方式,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耐力和爆发力,有利于减肥和塑造体态。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跑步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不屈的毅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跑步训练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释放压力、减轻焦虑,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跑步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运动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互助精神。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技进步,孩子们久坐不动的现象越发普遍,跑步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肥胖和疾病的侵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学生跑步训练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跑步训练的兴趣是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关键之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更乐意参与跑步训练。
试论小学体育课中“跑”的教学
试论小学体育课中“跑”的教学跑是人类在学会走之后第二个学习的运动技能,也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古人类用跑狩猎,也用跑摆脱野兽的追赶。
在古代和跑有关的故事有很多,例如“马拉松”长跑的起源、“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等等,从此可知跑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很多孩子营养很充足,甚至有些孩子营养过剩。
而且,很多孩子的娱乐时间主要是电子产品及电子游戏,从而减少了室外活动,很多肥胖孩子就此产生了。
这些孩子由于身体肥胖,不愿意参加身体锻炼,甚至很少在室外活动。
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身体技能严重下降。
在小学体育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呢?我认为主要应该从“跑”的趣味教学入手。
另外跑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只有学会正确、科学的跑才能由此带动其他运动项目。
这不仅对那些体型肥胖的学生有很大帮助,而且对身体瘦弱的学生也很有帮助。
近些年国家体委在全国范围进行了“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这为孩子们提供了锻炼机会。
在体育课上再配合此项活动进行有针性的练习,在跑的技能和身体素质上会有很大提高。
下面谈谈在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跑的兴趣以及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跑的练习。
一、课前准备1.准备与跑有关的小故事和各种跑的项目以及相关知识,向同学们展示和讲述,从而培养学生对跑的兴趣。
2.选择科学合理的练习内容,为课上的教学做好铺垫。
找到与跑相关的视频同学生一起观看,针对视频中的动作,细致形象地向学生讲解,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跑的技术动作,为实际的练习做好准备。
3.选择与跑相关的游戏备用。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对体育游戏感兴趣,教师要抓住这一点,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进行跑的练习,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根据本校场地设计跑的游戏,比如“跑垒积分”、“迎面接力”、“投毽子折返接力”、“黄河长江”、“谁想挑战”等。
单拿“跑垒积分”来说,可以利用小足球场地的半场(构成边长20米的正方形场地),准备四个呼啦圈分别放在场地的四个内角,呼啦圈内放四面小旗,把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分别站在场地的四个角外。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跑步训练的策略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跑步训练的策略作者:李维峰来源:《魅力中国》2015年第31期摘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在体育教学中,跑步训练是其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精气神,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本文主要围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就跑步训练的主要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跑步训练;策略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不仅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学科的教学,也重视对学生的音体美等素质的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跑步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故此,对小学体育中跑步训练的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进行跑步训练的主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的生活质量更加的重视。
相当一部分父母宁愿苦自己,也不愿意苦了自己的孩子,所以许多父母都会尽可能的满足子女的生活需求,会给他们买各种零食或者电子产品等。
这导致一些小学生沉迷于休闲娱乐,沉迷于油炸垃圾食品等,忽视了体育锻炼,这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但是人们的身体素质反而下降,这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规律有关。
如果任由这种现象持续下去,那么就会对小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受到较大的影响【1】。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要让他们加强跑步训练。
(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当前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局势下,之所以鼓励学生去进行跑步锻炼,就是因为适当的跑步,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增强学生的肺活量,进而使学生的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
事实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果得到提升,那么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当前,虽然许多学生的智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其意志力下滑非常严重,这在他们体育训练中就可以看出。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跑步训练的策略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跑步训练的策略摘要】体育课小学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学生形体的塑造。
学生由于长期缺少锻炼,会出现跑步姿势不正确的现象,不仅肺活量达不到正常标准,更会影响小学生以后的骨骼发育,并且个人气质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小学体育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跑步训练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跑步课程的设置并不只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将终身锻炼的体育精神及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传递给学生。
【关键词】小学体育;跑步训练;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029-01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跑步训练应当建立在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改革基础上,将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培养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跑步锻炼对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开展适合学生的跑步锻炼活动,而学生可以在跑步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跑步速度及节奏,在缓解个人压力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肢体灵活性及协调性的目的。
一、小学体育课堂中跑步训练的必要性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及生活节奏加快,这就使得大部分人逐渐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一旦有闲暇时间就会想着休闲娱乐,这就使得肥胖及体质虚弱等不良问题在当前的小学生群体中占有较大比例。
而体育课则是学生在校园中唯一能够进行身体锻炼的学科,因此开展高效的体育教学工作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当前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学生逐渐厌倦了以往的体育锻炼形式,不仅兴趣低下,行动力更是难以调动,因此体育锻炼效果普遍不高。
跑步是体育锻炼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锻炼形式,不仅能够起到增强肺活量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更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另外跑步训练可以不受场地及时间限制,是一项较为简易收效颇丰的体育锻炼形式,因此在促进有效学习的教学变革中,应当对加强跑步训练刻不容缓,而运用何种策略提升小学生对跑步锻炼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浅谈耐力跑教学
浅谈耐力跑教学沙县大洛中心小学崔红中长跑项目枯燥乏味,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学生最不愿意学习的一项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把这一枯燥的教材教出乐趣,教出活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着重解决:一、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向和强度。
德国教育家第期多惠说得好:“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只有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才能唤起学生好动的意识,激发起学生的运动兴趣,他们就会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对所学内容也愿意学,乐学,好学。
1突出知识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突出知识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重视中长跑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长跑对增进健康的重要意义,了解中长跑教学到底应该“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2.提高理性认识在耐力跑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顽强、坚韧不拨的意志品质。
使学生从思想上树立不怕苦、不怕累,具有顽强毅力的品质,明确锻炼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在练习中要勇于磨练自己坚韧不拨的意志,有意去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毅力,转变思维,由“让我练”转变为“我要练”。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跑完了,跑累了,习惯就坐下来休息,如果教师只是强制性的不让其坐,不分析坐下来的不良后果,学生一般都不愿意接受。
自己练习没人监督时,也会不按要求做的。
要分析给他们听:中长跑过程中,由于下肢肌肉频繁而有规律地收缩,使血液中的能量物质及氧气更多地了下肢。
为了保证能量的供应,下肢血管增粗,单位时间内流经下去的血量增加,而这时血管回缩则要依赖于下肢肌肉有规律的收缩对其进行挤压,这样仍能保证充分的血液回流,使每搏输出量及血压暂时满足人体各器官的正常生理需求。
如果运动后骤停,那么扩张的血管突然失去肌肉有节律的扩大挤压,增粗的血管不能马上收缩,大量的血液因重力作用滞留于下肢而不能回流心脏,导致大脑缺氧而引起晕厥或重力性休克。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小学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体质素质和运动技能的重要环节,而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跑起来”,不仅是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培养,更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在实际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参与跑步活动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一、设立目标和导向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立目标和导向对于学生的运动习惯和体能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跑步目标,比如跑步时间、跑步距离等,让学生感受到跑步的意义和挑战,激发学生跑步的兴趣和动力。
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让他们明确目标,主动参与跑步活动,建立积极的运动信念和态度。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跑步活动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彩的跑步活动。
比如组织跑步比赛、集体操、晨跑等形式多样的跑步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下感受到跑步的乐趣和快乐,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体育馆、操场等场地资源,组织跑步训练营、校园马拉松等特色活动,丰富学生的跑步体验,提高学生的跑步兴趣和参与度。
三、注重体育游戏和跑步结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是吸引学生参与运动的重要方式。
教师可以将跑步与体育游戏相结合,设计一些富有趣味和挑战的跑步游戏,比如跑步接力、跳远比赛、躲避球比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跑步的乐趣和挑战,提高学生的跑步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体育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管理意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管理意识。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制定跑步计划和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跑步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管理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跑步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小学体育课是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重要环节,而跑步是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提高学生体能水平的重要手段。
如何在体育课堂上让学生“跑起来”,激发他们的运动潜力和兴趣,是每一位体育老师都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探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
一、活动丰富多样,激发学生兴趣在体育课堂上,让学生“跑起来”首先要活动丰富多样。
跑步是一种简单的有氧运动,但是单一的跑步活动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体育老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跑步活动,如短跑、长跑、接力赛、趣味跑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跑步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在设计跑步活动时,体育老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水平设置不同的难度和要求,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满足感,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乐意参与跑步活动。
二、设置游戏化环节,增加竞技性将跑步活动设置成游戏化的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竞技性和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运动潜力和兴趣。
体育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来设计跑步活动,如跳绳比赛、足球接力赛、篮球突围赛等,通过设置各种赛制和规则,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锻炼了身体,增加了对运动的兴趣。
在游戏化的跑步活动中,体育老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如设置成绩排名、颁发奖状、设立奖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和进取心,让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跑步活动中去。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整体课堂活动的质量。
三、注重心理调节,营造良好氛围在体育课堂上,让学生“跑起来”还需要体育老师注重心理调节,营造良好的氛围。
因为有些学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对跑步活动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有些学生可能存在运动能力不足、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这时候,体育老师就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是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让学生积极参与跑步训练,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手段,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跑起来”,提高跑步训练的效果。
一、设定明确的目标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目标,告诉学生跑步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跑步的好处是什么。
可以告诉学生跑步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耐力等。
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跑步的重要性,并明确体会到跑步的好处,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跑步训练中去。
二、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制定不同的跑步训练计划。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设置短跑、长跑、间歇跑、竞赛跑等不同形式的跑步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耐力。
在训练计划中逐渐增加跑步的时间和强度,让学生在逐步挑战自己的感受到进步的快乐和成就感。
三、注重跑步技术的教学在跑步训练中,教师应该注重跑步技术的教学。
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跑步效果,还可以减少运动伤害。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跑步习惯。
四、丰富多彩的跑步游戏在体育课堂上,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跑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跑步的乐趣。
可以设置接力赛、橡皮筋跳跃、绳子跳跃等形式的跑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和挑战,进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
五、鼓励与肯定在跑步训练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无论是每一个小进步,还是每一个坚持到底,都应该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
通过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跑步训练。
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跑起来”,教师们需要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注重跑步技术的教学、设计丰富多彩的跑步游戏、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跑步训练中积极参与,并享受运动的乐趣。
相信通过教师们的努力和专业指导,学生们会更加热爱体育课堂,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跑步训练中去。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摘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跑步的有效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身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引言,探讨了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方法。
具体包括设立竞赛激励学生,设置趣味跑步游戏,利用音乐节奏引导跑步以及组织团队跑步活动等方式。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跑步的热情,增强他们的体育锻炼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总结这些有效手段和展望未来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跑步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
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生、跑起来、有效手段、探究、竞赛、激励、趣味游戏、音乐节奏、团队活动、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表明,兴趣和激励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因素。
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跑步活动,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通过设立竞赛、设置趣味游戏、利用音乐节奏和组织团队活动等方式,有效激发学生跑步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通过对这些有效手段的探究和总结,有望为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小学体育课堂是学生体能发展的重要场所,而跑步是体育课程中的基础运动项目之一。
通过跑步,学生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跑步缺乏兴趣,甚至出现了抵触情绪。
探究小学体育课堂中激发学生跑步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探讨如何让学生更积极参与跑步活动,可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通过设立竞赛、设置趣味跑步游戏、利用音乐节奏等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跑步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力和参与度。
研究小学体育课堂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喜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充分体验跑步的乐趣,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
浅谈小学体育跑步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体育跑步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3-03-02T01:04:31.72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0月20期作者:孙凯乐[导读] 体育是一门一直都不被家长以及学校重视的学科,大家都觉得体育教学的教学成果并没有文化课那么重要孙凯乐金华市东苑小学浙江省金华市 321000【摘要】体育是一门一直都不被家长以及学校重视的学科,大家都觉得体育教学的教学成果并没有文化课那么重要,这其实是一种意识上的偏见。
强健的体魄才是支持学习,完成工作的基本。
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做基础,怎么去完成心中的梦想呢。
良好的身体素质,通常除了食物营养均衡以外,重点就是体育锻炼。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仅针对体育教学中的一项,跑步运动展开相关的论述。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大家对体育有所改观,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跑步运动中来。
【关键词】小学体育;跑步教学;策略【正文】据调查,大部分人们都会关注身体素质的问题,包括家长,有时候也会说自己的孩子身体素质差等。
但是很少有人去刻意的改变这个身体素质差的问题,即使有也很难坚持下来。
强健身体素质的必要条件有两点,一是营养均衡,二是适当的运动。
其中运动最为直接且容易的就是跑步。
长期坚持跑步的人,无论力量还是身体,亦或者精神状态,都是非常饱满的。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跑步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项体育运动,如何让学生们可以坚持跑步,主动去跑步,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重点内容。
一、首先端正学生对跑步的态度态度决定做法。
在小学体育跑步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端正学生的态度,让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有个全新的认识,让学生们知道,体育课同样很重要。
现阶段,很多学生受到教师以及家长的思维观念影响,觉得体育可就是以玩为主,反正也不考试,因此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是非常不认真的。
这其实是认知上的误区。
体育课的根本目的是锻炼孩子的体质。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跑步是体育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跑步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意志品质。
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跑起来,是每一位体育老师都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从体育教学的特点、有效手段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进行探究。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注重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动作技能和体能训练。
体育教学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全情投入,而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自觉性,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爱体育运动,自愿地去参与体育活动。
这就要求体育老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有效手段探究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之前,体育老师应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准备,包括动作的要领、训练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话术等。
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要对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跑起来。
2.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体育课堂上,教学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计一些别出心裁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运动中发现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跑步训练中,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尽情地奔跑,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投入感。
3.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通过亲切和蔼的语言,或者是热情洋溢的动作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跑步的快乐和愉悦。
要不断鼓励学生,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跑步训练中取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4.严格管理课堂纪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严格管理课堂纪律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时间逐渐减少,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小学体育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且享受运动的乐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和动力,尤其是在需要跑步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和不愿意参与的态度。
如何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真正“跑起来”成为了体育教师们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体育课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能和健康,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上积极参与,愉快运动,是每位体育教师都需要思考的课题。
本文将探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希望为体育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背景介绍】1.2 问题意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探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教育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学生运动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探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意识,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跑起来”,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广泛关注的问题。
通过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和激励学生,促进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2000字】2. 正文2.1 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是小学体育课堂中让学生“跑起来”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怎样教学生跑步
跑步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跑步相对于其它运动而言比较枯燥,缺乏娱乐性和趣味性,加之有些学生对跑步锻炼的认识不足。
因此,如何增强学生跑步的的耐力,养成他们爱跑步的习惯,已成为小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课题。
本文从提高学生跑步兴趣着手,重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认识跑步中的乐趣。
有些学生不爱上体育课,体质很差。
据调查现在的小学生的肥胖很严重,尤其是在城市里面,现在的小学生都不知道肥胖对身体的严重性。
而且,一般是这个小学生体质较差,平时没有煅炼的好习惯。
高体质还要注意营养,但都到这个社会了,估计营养过剩的偏多,一般不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
练习跑步要循序渐进,每天保持一定的张度就好,例如:每天跑多50米或半分钟。
在1公里强度内跑的,天天跑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教师要对学生要有启发,如何增强学生跑步的的耐力,养成他们爱跑步的习惯,已成为小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课
题。
要从提高学生跑步兴趣着手,重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认识跑步中的乐趣。
跑步是最好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
特别是在冬天,跑步锻炼的效果更好。
我们常常在上体育时带领学生进行跑步,这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大有好处的。
但在锻炼时也应注意方法:在进行长跑等运动时,容易将冷空气吞咽进胃肠道,从而引起胃肠痉挛性剧痛或腹胀。
因此,跑步时老师应当提醒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
这里我想提一点方法供师生们参考。
呼吸方式与跑速配合,跑步时呼吸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只用鼻子呼吸,另一种是口鼻一起呼吸。
要想跑得舒服,分清跑步的阶段和速度最重要。
跑步刚开始时,或者速度较慢时,需氧量小,仅用鼻呼吸就可以满足需氧量。
如果气温较低或顶风跑步,更应用鼻呼吸,这样进入肺部的气体能被鼻毛和鼻黏膜加温加湿,从而避免吸入的尘埃、细菌引起咳嗽、气管炎、腹痛(人们常说的岔气)、胃寒等疾病。
当跑步时间较长或速度变快时,鼻呼吸就难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了,如果只用鼻呼吸,容易使呼吸肌疲劳。
此时应张嘴配合呼吸,缓解呼吸肌的压力。
当然,完全张口也不行,最好是口微开,轻咬牙,舌尖卷起,微微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进出。
呼吸时,要注意做到均匀而又有节奏,呼气要短促有力,吸气要缓慢均匀,有适当深度。
呼吸节奏与步伐配合跑步时,人们一般习惯于按照自身需要自由调节呼吸节奏,其实,呼吸节奏应该与步伐密切配合才行。
通常慢跑的呼吸节奏是每2~3步一呼,每2~3步一吸,并保持呼吸均匀和深度一致,这样跑起来才会感到轻快。
随着距离的增加,机体疲劳慢慢明显,这时候需要放慢前行速度、或者停下来走两步,以调整呼吸节奏。
加强呼气深度许多人在跑步时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从而产生胸闷、呼吸困难的感觉。
有些人虽然注意深吸气,但往往就忽视了呼气的深度。
其实,当跑步时间较长时,只有适当加大呼气深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
深度加强了,才可能更多地排出废气、增大肺中负压,从而使吸气更省力,吸气量也能增加。
有些家长或教师在教导学生跑步时,生怕学生跑步时跌伤,只会对他们喊:“要小心!”其实,家长或教师应该要让他们掌握跑步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锻炼中增强体质。
1.要求孩子跑步时注意安全,不要在马路边或人多的地方跑。
跑步时眼睛(眼睛食品)要向前看,注意突然出现的车辆。
人多的地方也不宜跑步,以免互相碰撞。
应该避开土堆和碎石子、沙滩等,以免跌伤。
2.要学会对自己身体的保护。
大人可以跟孩子谈谈人类的生理结构和特点,教给他们一些卫生常识及跑步的技能技巧,逐步让他们学会避让,躲闪;教孩子跑步的正确姿势及怎样呼吸,告诉孩子不要张口呼吸及危害性。
3.教会孩子跑步时学会控制自己跑步的速度和掌握时间。
孩子自控能力和时间概念较差,大人可先带着孩子一起跑,并让孩子掌握跑步的速度。
当速度控制恰当以后,时间可用跑步的距离来制定,如用同一种速度跑3分钟,即几圈。
孩子掌握跑步的速度和时间以后,那么,在以后跑步的过程中就不会发生呼吸困难等现象,这也是对孩子最有效的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