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视角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以2010~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数词的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数词的英译研究作者:陈静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9年第04期【摘要】:《政府工作報告》的英译属于外宣翻译,报告中大量数词的翻译成为国外媒体准确理解我国政策的关键。
目的论强调“功能对等”,而这也正是外宣翻译需要达成的原则。
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原则,以2017《政府工作报告》为例,详细阐述报告中数字的具体翻译方法。
【关键词】:政府报告目的论数字英译方法1引言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也日益增多。
报告中的数字英译对外国读者正确解读《报告》有着重要作用。
功能目的论将重点放在文本功能和翻译的目的,认为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
【1】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来解析《政府工作报告》中数词的翻译,遵循目的、忠实和连贯的原则来阐述数词的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和意译,希望对以后政府政策性文件中数词的翻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目的论翻译理论最初,Katharina Reiss将功能范畴引入翻译,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交际翻译,译者应重视译本的功能;随后,Hans J Vermeer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有结果的行为,同时提出翻译应该坚持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后来,Christiane Nord 又提出了翻译的“忠实”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2】功能目的论包含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目的原则为首要原则,忠诚原则和连贯原则服从和服务于目的原则。
3政府工作报告3.1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黄友义先生提出,外宣翻译应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
”【2】因此,它要求译文内容忠实于原文文本,语言表达符合外国的习惯表达方式、风格上也要适应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由此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以及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可接受性。
3.2政府工作报告中数词的分类数字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数据可以说明工作的进展状况,有助于把握报告的内容实质,增加报告的说服力。
从目的论看中国特色词汇英译
从目的论看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作者:于凌云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7期摘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中国政府官方文件,是国内外人士了解中国最新国情和发展趋势的权威信息来源,其翻译受到中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然而其文本含有大量中国特色词汇,无疑给翻译增加了难度。
本文从目的论出发,以2013-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文本,采用对比分析、例证法和归纳法对中国特色词汇进行了分类研究,并结合大量实例探讨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为译者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时灵活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中国特色词汇;目的论;政府工作报告一、目的论指导下的政府工作报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
这一理论由汉斯·弗米尔提出,他认为“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达到预期目标采取的策略”,“决定译文的不是原文而是翻译的目的”[1]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根据翻译的目的和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目的论指出“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
”[2]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的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译文由其目的决定;“连贯原则”,译者需遵守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原则;“忠实原则”,译文与原文之间必须有连贯性。
其中目的原则统摄其他原则,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
在目的论中,为什么要翻译原文,以及目的语文本的功能是什么,是译者必须知道的。
[3]根据赖斯对文本类型的分类,政府工作报告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论文,属于信息类文本,它不仅对政府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是帮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方针政策及社会发展的平台,具有交际和对外宣传的目的。
同时,其权威性及严谨性要求译者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及责任感,译者应确保用词准确,避免误解,不添加任何个人情感。
因此,译者应在充分理解政府工作报告的功能和目的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翻译,确保译文能实现原文所要达到的交际和外宣目的,从而展现一个良好的大国形象。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的异化翻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的异化翻译研究一、概述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其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特色词汇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表达,其翻译问题一直是翻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目的论视角下的异化翻译研究,旨在探讨在保持原文文化特色的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中国特色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其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层面的传递。
异化翻译作为一种强调保留原文异国情调和文化特色的翻译策略,对于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异化翻译,可以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使译文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的文化韵味,从而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异化翻译并非简单的直译或生硬地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而是需要在深入理解原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巧妙的处理和创新。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译文既能够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又能够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特色词汇的异化翻译问题。
将介绍目的论的基本理论和异化翻译的概念及特点;将分析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和翻译难点;将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探讨如何在保持原文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异化翻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与传播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词汇,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表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其准确、恰当的翻译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往往面临诸多挑战。
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在处理这些词汇时,往往难以兼顾文化信息的传递和语言的流畅性。
如何在保持中国特色词汇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其有效传播,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释意理论下汉英口译中的中国特色文化词语及表达的英译策略——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释意理论下汉英口译中的中国特色文化词语及表达的英译策略——以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摘要:本文借助释意理论,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从词句层面,含义层面和全局层面分析汉英口译中中国特色文化词语及表达的翻译策略。
本文提出并阐释翻译策略“一横一纵,两结合,三步骤”。
1.引言自中国对外开放以来,中国文化逐步走出去,为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翻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我国对内对外方针国策,引发普遍关注。
正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机械地字对字翻译,会导致外国听众难以理解其含义。
本文通过分析释意理论的相关原则及要求,提出“一横一纵,两结合,三步骤”的汉英口译策略。
国内对中国特色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研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杨大亮、杨海燕(2006)从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中国特色词语的英译。
王克非与王颖冲(2016)利用文化翻译观,论述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策略,指出可将中国特色文化词汇分成完全空缺与部分空缺两类。
因文化差异原因,国外鲜有关于中国特色文化词语及表达的研究。
1.释意理论与翻译策略分析释意理论作为翻译的基本理论,为翻译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一般认为,翻译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理解,二是表达,而释意理论则把翻译过程分解为三步”(许钧,1998:10),释意理论将翻译过程分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与重新表达。
就口译而言,“口译过程包括源语理解、源语转换成译语、译语产出三个子过程”(林洁绚,董燕萍,2011:56)。
释意理论最突出特点是“把译者重新引入篇章翻译中。
研究口译程序意味着研究译者翻译工作的各个不同阶段,从理解到表达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语言罗列和对比”(刘和平,2006 :22)。
《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一书中提及翻译的三个层次,即字译、句译与话语篇章翻译。
勒代雷将“字译和句译称为语言翻译,将话语篇章翻译称为释意翻译”(2011:4)。
释意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意义”(许钧,1998:9),意义“不是一个个语言含义相加之和,而是同每个人的认知知识结合后产生的”(刘和平,2006 :25)。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国特色政经用语的对等翻译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国特色政经用语的对等翻译摘要:本文以20 00至20 05 年共6 界《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 在奈达等效翻译理论的基础上, 从词汇层面和语篇层面入手, 结合汉英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对外宣传的特珠禽要对其中出现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用语的时等翻译进行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奈达; 等效翻译; 词汇层面; 语篇层面; 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用语一、引言《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向其人民代表所做的工作总结和工作部署, 总结过去尸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成就, 部署针对中国国情的大政方针、基本国策, 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与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 以及中国在世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倍受世界瞩目。
但是《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却很有难度. 首先, 它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极强, 对译文准确性的要求极高, 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形象声誉甚至国际关系, 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其次, 不少中国特有的新提法、新概念不断涌现, 很难在英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译语。
第三, 行文结构和用词极具中国特色, 也给翻译工作带来困难川。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 从现代语言学角度出发, 结合交际理论、读者反应论和信息论在6 0 一70 年代提出了“ 动态对等” 翻译理论. “ 所谓动态对等翻译, 是指从语义到语体, 在接受语中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
’心] 以’奈达主张译者应着眼于读者来考虑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以译文信息内容和交际效果对等为目的, 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 改变原文形式, 重组信息, 重建形式和语义结构, 使译文读者能以与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80年代他又将其修正为“功能对等’, , 其实两者实质上是相同的, 重点都在“ 对等” 上。
等效翻译理论在跨文化翻译中应用相当广泛。
《政府工作报告》译语接受者是外籍人士, 其语言、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历史、生活习惯等都与我们不同。
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分析
- 231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分析西安外国语大学/张稳【摘要】政治外宣英译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西方人对中国政策方针的认识和中西方的互动交流,其利害关系,不言自明。
故本文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从目的论出发对其中典型的翻译现象进行解释,尝试挖掘目的论指导外宣翻译的潜力。
【关键词】目的论 目的原则 外宣翻译一、引言政治外宣文本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政治严肃性以及典型中国特色语言,英译过程必然障碍重重。
然而为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多站在目标读者的角度尽可能表达足够的信息。
二、目的论由维米尔提出的目的论重点解释了目的、连贯和忠实原则。
其中目的原则处统摄地位以确保译文在目的语文化和语言中传达的信息要与原文在原文化和语言中传达的信息相关,但两者并非一定要在功能上等同。
这凸显出目的论优势在于允许译文因翻译目的和翻译委托而异。
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必须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且迎合译文接受者的知识水平。
忠实原则强调原文的信息、译者对的阐释以及译者表达的信息之间必须忠实。
三、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研究1.目的原则。
从目的原则视角分析比照例文,不难发现译者使用了多种翻译方法以准确无误地将原文信息传递给目标读者。
(1)增词译法。
增词译法是为了使译文尽可能与原文信息,效果,功能对等而在译文中增添的非加不可的词语。
1)“三公” official overseas visits, official vehicles and official hospitality“四风”f o r m a l i s m , b u r e a u c r a c y, h e d o n i s m a n d extravagance例1)中的缩略词 “三公”“四风”代表了具中国特色的典型政治用语,若直接音译,西方读者必然会感到云里雾里。
为使目的读者准确理解原文信息,译文中需要增加必要的解释性信息,且因此类特殊词汇在英文中并没有确切对应词汇,只需提供阐释性翻译即可,该词本身不一定要译出。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政府网站英译现状分析
2342020年06期总第498期ENGLISH ON CAMPUS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政府网站英译现状分析文/呼亚瑶府的网站上主要的内容一般包括政府新闻报道,对外的宣传,企事业单位简介等。
现如今,我国政府网站的主要信息类型是宣传呼吁型文章,其主要作用是向广大社会群体传达一些重要信息或者是政治教育,以影响大众印象为主。
主要作用偏向于实用性和用于社会交际。
目的译文功能的目的是在使用英语的语境中,让更多的外国人和网友能够正确理解政府网站原文的内容和政府网站相关的信息,并因此译文应以能够提供政府网站实质性原文信息的外国人为主, 使用国外的语言习惯进行造句会使国外友人对我国更加了解,有需要的话可以使用一些增删改写等多种手段进行调整。
本文在传播学领域的范围内对于中国政府机关网站的英译研究现状的发展做出了深入研究,首先就我们需要充分意识到的一点问题是,政府机关网站原文和英译的传播是一种广泛的跨地域文化的信息传播活动,应在网站研究之初就更加明确地认识它的信息传播活动本质,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就需要考虑到更多的因素,为政府网站的翻译者和网站建设者工作提供了更多的视角。
2.政府门户网站传播者和受众分析。
一个信息或消息的传播往往要经过很多次转换,就政府门户网站来说,翻译人员是第一次传播,他们负责文章的翻译编辑,同时他们也是二次传播的主要传播者。
绝大部分的翻译人员都是以汉语作为母语,因此翻译时应尽可能方便地使他们的受传者能够获得最令人关心的信息和传播的内容,使他们的受传者获知更多信息的能力和欲望也得到了满足。
受传者是信息内容传播的对象和目的,信息内容传播的具体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主要是取决于受众自身专业知识的结构、文化的水平、个人的喜好,另一方面也就是信息传播方的形式和条件。
我国政府门户新闻网站的英文版主要是通过政府门户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其特点在于受传者具广泛性、复杂性和信息多样性的三大特点,受众们往往是带着求知目的来阅读和查看政府网站的内容,已经使受众有了先入为主的意识和愿望,从政府网站中可以筛选自己认为需要的信息内容部分,因此,政府的网站在建设时也基本上应该充分考虑到了受传政府网站的英译是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有助于增进中外国家之间相互的了解、达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中译英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中译英研究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中译英研究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是各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展示国家实力并传达政策主张的重要文献之一。
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发声之一,对于展示中国国内外形象、推进国家发展、引导社会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政府工作报告的中译英过程却面临许多挑战,因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翻译目的以及读者需求等多重因素都会对翻译策略和效果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政府工作报告》中译英的研究。
一、目的论概述目的论是指翻译的出发点和归宿,即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效果。
翻译的核心任务是为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传达,因此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读者需求和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手段。
二、目的与读者需求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过程中,读者需求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读者,可以分为国内外两类。
国内读者更关注国内政策和具体实施情况,而国外读者则更关注中国的发展方向、政策调整和对外合作等。
因此,译者在进行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时需要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调整翻译策略。
例如,在面向国内读者时,译者可以更加注重对政策条目的准确翻译和细节展示;而对于国外读者,译者则需要更加注重中国发展的整体框架和宏观趋势的表达。
三、目的与翻译策略根据目的论的观点,翻译策略和手段应当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来选择。
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中,译者可以采用准确翻译、调整翻译、意译等多种策略。
准确翻译是指尽可能保持原文的信息和风格,对于政策具体细节的翻译可以采用准确翻译。
调整翻译是指根据目的文化和读者需求对原文进行适度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意译是指在保留原文基本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对文化背景和修辞手法的理解,进行更加自由的翻译。
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中,准确翻译和调整翻译的运用相对更为常见,因为政策内容的实际性和权威性要求较高。
四、目的与语言风格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特殊的官方文献,其语言风格通常较为庄重、正式、官方。
目的论下的外宣翻译策略--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目的论下的外宣翻译策略--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翟云超;王显志【摘要】外宣翻译是中外沟通交流的重要通道。
由于对外宣传的政治色彩以及中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外宣材料的翻译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于传统翻译的策略。
以功能派理论目的论为依据,并结合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翻译,探讨了外宣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为达到更好的输出效果提供解决方案。
%Publicity trans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 Nevertheless ,publicit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distinguished from traditional translations on account of the cultural diversity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reasons .Viewing from the skopos of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and based on the 2014 report on government work ,this essay proposes some C-E publicit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to deliver better methods of translating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97-99,103)【关键词】外宣翻译;目的论;政府工作报告【作者】翟云超;王显志【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愈发重要。
目的论视域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以2021《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目的论视域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以2021《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摘要]《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每年公布一次的纲领性文件,在总结政府前一年工作的基础上,汇报政府当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既是世界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最新政策及国情的重要途经之一,也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方式。
本文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为研究对象,以目的论为指导,分析报告中出现的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及英译技巧,以期为今后同类文本的英译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汇;目的论11.引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声音也因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中国政府一年一度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世界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最新政策和国情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方式。
《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政府工作报告》通常含有中国特色词汇,译者在翻译时,一方面要用目标读者读得懂,愿意接受的目标语准确、生动、恰当地翻译出来,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源文本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以实现中国文化传播的目的。
本文从目的论出发,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今后同类文本的英译提供一些参考。
2.目的论在政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中的应用2.1 中国特色词汇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特色文化赋予的独具一格的词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蔡富有、郭龙生(2001)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是由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它们具有强大的民族文化特征,并被人民广泛使用。
沈国荣(2004)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是一种进步,从源头上代表了历史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大量具有时代意义、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词得以产生,这些词汇代表了我国特色的文化、社会、历史及政治意义(蒋丹,2013)。
中国特色词汇蕴含的是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的魅力,表达的是中国所独有的事物,反映了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中的一些独特现象。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日译论文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日译论文摘要: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的翻译属于外宣翻译的一种,除了应该遵循外宣翻译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宣传自己,让国外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的了解中国,在国际上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③。
日译时,其在内部搭配、形式、形象性、文化背景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翻译障碍,也即是存在一定的“可译性限度”,掌握这点,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误解,也能给外宣译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使这些中国文化的名片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到目的语国家。
一、引言“中国特色词”,指中国语言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一些概念、政治术语、短语和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词语。
通过它们,人们可以全面了解到中国的现时国情和发展状况。
①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种报告性文本,更是一种典型的外宣文本,其中的“中国特色词”,更是起到宣传中国社会特色,中国文化特色的名片作用。
如“三公经费”等。
然而,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转换,中日两国虽一衣带水,但在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方面仍然存在差异。
也就是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特色词”日译时是存在一定的翻译障碍的,掌握其日译时的障碍,对外宣翻译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关于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中也提出了“可译性限度”,指出在语言的各层次中并不是处处存在相通的通道,这就限制了有效转换的完全实现。
此外,他将语言转换的障碍分成“语言结构障碍”,“惯用法的障碍”,“表达法障碍”“语义表述障碍”,“文化障碍”。
然而,刘宓庆并没有提出特定文本中语言的转换障碍,却给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本文打下理论基础。
结合以上背景,文章选择从刘宓庆提出的翻译的可译性视角,探讨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日译时的翻译障碍。
三、可译性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的考察结合可译性相关理论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的特点,文章将从“语言结构障碍”,“惯用法的障碍”,“表达法障碍”,“文化障碍”四个方面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日译时的翻译障碍进行考察。
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分析
本文以目的论视角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进行分析。
首先,从目的论的角度看,英译的目的是为了让海外读者或者非英语为母语的读者了解中国政府的最新工作情况。
因此,在英译中应该采用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传达出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避免出现语言难度过高或使用文言文等难懂的语言。
其次,英译应该符合国际化的习惯和规范。
在英译过程中,应该遵循英文的语法、用词和表达方式,避免采用中国式的语言表达。
同时,英译应该注重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特别是在涉及到政策、法规或专业术语的内容时,要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最后,英译中应该注意文化差异和多样性。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发表的重要文件,其中一些内容可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有所不同。
因此,在英译中应该注重考虑国际读者对中国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切忌出现种族歧视、地域歧视等问题。
总之,在目的论的视角下,英译应该符合目的、规范和文化多样性等要求,以达到提高政府工作报告国际传播的效果。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研究作者:许多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7期摘要:《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向其人民所做的工作总结和工作部署,对中国国家建设起着深远影响。
随着中外在各个领域交流不断频繁,世界迫切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需求进一步加大。
本文以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为指导下,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和英译文本为例,分析政府工作报告语言特点及翻译原则,指出译者为取得外宣翻译的最佳效果,应采取一系列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策略一、功能目的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德国,注重功能和交际目的翻译理论,以目的论为代表的功能派从译入者的视角考察翻译活动,强调翻译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为译入者主观能动性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具指导性的理论依据。
二、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在其著作中将文本分成三个类型: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informative text)、诱导型文本(vocative text)。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这类信息型文本,以目标语为导向,基于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理解的角度下,尽可能地为目标语读者接受译文消除障碍,从而让接受者明白无误地接收信息。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上涉及国家政策方针,政治上词汇敏感度强,每字每句都进行过反复的斟酌,故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有以下特点。
1.重复词语多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加强”、“建设”出现频率非常多,这类词的重复出现同时也体现政府工作报告的独有特点和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有时候重复使用某些词是为起强调和加强作用。
2.句型结构单一,并列短句多英语句子是树形结构,而中文句子是竹节型结构。
英语广泛运用连接词,而中文形式上逻辑关系弱。
如:“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政府工作报告翻译_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从目的论视角看政务演讲中的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从目的论视角看政务演讲中的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作者:郭文静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第01期【摘要】本文对从目的论视角下看政务演讲中的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直译加注和意译法。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对加深对目的论视角下中国政务演讲的特色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目的论政务演讲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一、概述政治文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当极具代表性的角色,并且含有某种程度的政治倾向,现在政治的立场上观察现今中社会关注点和关键性事件。
它不但是涉及国家党以及政府领导人所作出的重要讲话,同样也涉及就国家而言的基础性的政策文件。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国外的相关学者打算多角度的了解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给予了一个十分可观的机遇,中国需要做的是妥善把握住此次机遇,获得来自世界各国的相信和信赖,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腾飞与繁荣。
每年举办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当前的情况与现状,语言使用简练精准,涵盖了中国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缩略语、缺少主语的句式、两项对称结构的句式以及长短句相结合等。
二、目的论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家弗米尔曾提出过目的论。
弗米尔的“目的论”的关键之处在于skopos。
Skopos 最初源自于希腊语,翻译为目标、目的。
弗米尔把它进一步定位为翻译行为的目的性。
翻译行为预期要完成的目的以及期望性收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所经历的阶段,也就是目的决定方法。
具有特殊意义的预期最终收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译文处理所采用的方法。
目的论的中心思想对完善应用文体的翻译存在着决定性的纲领性价值。
因此该文将根据目的论的角度来进一步讲解中国具有特定意义的词汇的翻译。
三、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文化词的翻译及其策略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具有典型性的特色之一是中国特色词汇的大范围的使用。
中国特色词汇不仅体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民族风尚,也明确的体现在语言体系之中。
基于目的论的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翻译研究
基于目的论的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翻译研究作者:张昳庞宝坤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07期摘; ; 要: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外国人士对中国政府工作了解的需求不断提高,政治文献成了一种很重要的外宣文件,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来源。
本文从目的论角度,探讨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的翻译方法,以有助于提升外宣译文质量。
关键词:目的论; ; 政府工作报告; ; 中国特色政治词汇一、引言“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家政策,也是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
外交是搞好“一带一路”合作的基本动力。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中国外交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翻译人员作为两种语言的转换媒介,要通过准确的用词及优美的句式,最大限度地弘扬中国文化。
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每年最重要的一种外宣文件,包含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及今后工作计划。
通过翻译其中国特色词汇,可以更好地实现中国与各国的有效交流。
二、目的论的理论基础汉斯·弗米尔(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目的论。
他将翻译研究方法从原文中心为主要视角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基于原文的一种有目的和富有成效的行为,这种行为必须经过协商完成。
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规范法则,其中目的法则是首要的。
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
前者意味着翻译必须是内部连贯的,这对于译文接受者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
在提出这三条原则之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的,而是译本为实现预期目标体现出的充分性。
弗米尔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
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并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摘要:本文以201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从目的论视域出发,探讨政论文英译策略。
通过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目的,提出了准确传达信息、维持文化特色以及与目标读者沟通等策略,并以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本研究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目的论视域;政论文英译;翻译策略;政府工作报告引言政论文作为政府向民众传达政策信息和政治立场的重要载体,其翻译对于国际社会理解和了解中国政府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政论文英译往往面临着语言表达、文化差异和目标读者需求等多种挑战。
本研究以201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以目的论视域为基础,探讨政论文的英译策略。
一、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目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政府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结和计划,具有一定的语言特点。
首先,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总体上偏正式,使用大量的政治术语和行政术语。
例如,“稳定经济增长”(stable economic growth)和“扩大内需”(expand domestic demand)都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常见的表达。
其次,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需要尽量客观中立,避免过度情感化,以确保政策信息的准确传达。
在翻译政府工作报告时,需要考虑到翻译目的,即传达政府政策信息和政治立场。
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政策信息,避免歧义和偏差。
此外,由于政府工作报告是政策制定的重要文献,其翻译还需要尽可能维持文化特色,避免过度“外化”。
二、政论文英译的策略1. 准确传达信息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应注重准确传达信息。
译者应细致研读原文,确保理解政策意图,然后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传达给目标读者。
同时,译者应尽量避免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达,以确保政策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例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们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研究王菲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研究王菲发表时间:2018-04-26T10:38:17.92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上作者:王菲[导读] 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是开展中国与世界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饱含了中国的特色文化及历史风俗王菲(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590)摘要: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是开展中国与世界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饱含了中国的特色文化及历史风俗。
本文以《政府工作报告》的中英版本为语料,以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在研究当前中国特色词汇翻译所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目的论;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 1.理论基础: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卡塔琳娜·赖斯、汉斯·弗米尔、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相继提出并不断完善的重要翻译理论。
主要有三项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理论中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是一种由翻译目的或翻译功能决定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理论。
翻译目的论的出现丰富了翻译实践的原则和标准,为各类翻译提供了切实可行、明确可信的指导。
”2.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度直译直译,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翻译策略,能够较好地保留原文的形式;但是译者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好语境和预期的目的,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翻译。
所以只有对背景文化有相对的了解后才能对词语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若全部采取直译就可能导致理解上的障碍。
例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就不能采用直译的策略,只有把其基本内涵翻译出来才能被目标读者所接受,所以可以将其译为“一手抓发展经济,一手抓法制建设”,也可以是“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教育”,还可以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在形意难兼顾的情况下做到舍形取意是达到翻译目的的有效手段。
目的论视角下中外媒体对中国特色词语翻译的异同
目的论视角下中外媒体对中国特色词语翻译的异同摘要:随着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中国特色词汇在当下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中国特色词汇本身蕴含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精华,中外媒体对其进行翻译时也会因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产生一些差异,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特色词汇以及目的论的概念,随后就目的论的视角下中外媒体对中国特色词语翻译的异同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目的论;中西方媒体;中国特色词汇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07-02一、主要概念(一)中国特色词汇中国特色词汇一般指中国语言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其中包括政治术语、特有短语以及汉语民族文化特色语言等。
此外,中国特色词语的提出是相对常见普通词汇和国外引进词汇而言的,尤其是指中外文化交流中日渐凸显的汉语语言文化用语。
中国特色词汇的发源地是中国,其限定性表现为词汇仅限于中国的事件和人物。
中国特色词汇表达出的词意在国外词汇中并不存在,因为中国特色词汇包涵中华民族多年积聚的文化底蕴,将这些饱含中华文化的词汇翻译成外国人能够接受的词语并非易事。
(二)目的论目的论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费米尔提出,目的论英文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
弗米尔提出了翻译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三大法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性原则(intra—textual coherence)和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以及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翻译目的论是将目的含义运用在翻译理论中,也是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其核心是指翻译过程被翻译行为最终所达目的与翻译预期效果所决定,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预期的翻译效果决定了翻译后期处理的手段。
目的论对于翻译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的论核心对不同文体的翻译处理具有较强指导意义,这也是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中外媒体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异同的基本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 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 体 制 t l l e s o c i a l i s t m a r k e t e c o n o m y
科 学 发展 观 t h e S c i e n t i i f c O u t l o o k o n D e v e l o p me n t 港 人治 港 、澳人 治 澳 t } l e p e o p l e o f H ng a K o n g a d m i n i s t e r
2 0 1 3年 1 1月 第 1 0卷 第 1 1 期
湖 北 经 济学 院学 报 ( 人 文 社 会科 学版 )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 c o n o ic m s f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直 译
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 , 《 政府工作搬 告》 日益受到世界瞩
目, 因 此该 报 告 的 翻译 对 于 中 国 的 发 展 具 有 深 远 的 意 义 。 但
直 译 指 既 忠 实 于 源 文 内 容 又 忠 实 于 源 文 形 式 的 翻 译 方
法。 《 政府工作报告》 中有些新词 已为大多数外 国人所熟悉 , 采
NO V. 2 Ol 3
V0 l _ 1 0 No . 1 1
从 目的论视角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
— —
以2 0 1 0 ~ 2 0 1 3 年《 政府工作报告》 为例
刘 亚 军
( 黄河 科 技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6 3 )
摘
要: 《 政府工作报告》 的翻 译 日益 受 到 国 际社 会 的 关 注 , 而 其 中 大量 具 有 中 国 特 色的 词 汇 增 加 了翻 译 难 度 。
p i r s e s
根据 目的论 . 翻译 是一种 有 目的的跨语 言 、 跨文化 的交 际活动。翻译 目的决 定翻译 过程 , 译者应根据不 同的翻译 目 的选择采 用相应 的翻译 策略 。评判 翻译 的标 准不再是 “ 对 等” 。 而是 看 译 文 是 否 充 分 的实 现 了 翻译 活 动 的预 期 目标 。该 理论动摇 了“ 源文 至上 ” 的传统翻译观念 , 是对传 统“ 等值 ” 观
核 心理 论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p e a c e f l u r e u n i f i c a t i o n , o n e c o u n t r y ,t w o
s y s t e ms
国 有 企 业下 岗职 工 w o r k e r s l a i d o f f r o m s t a t e — o w n e d e n t e r -
译 文 的 预 期 目 的和 交 际 功 能 。 作 者 以 2 0 1 0 — 2 0 1 3年 《 政 府 工
作报告》 中有 中国特色新词汇的翻译 为例 , 具体分析其 翻译策
略。
一
域的基本方针 政策 。 是中 国政 府对外 宣传 的重要途径 , 也是 外 界 了 解 中 国 的 权威 渠 道 [ - 1 1 。 随 着 对 外 交 流 的不 断 扩 大 以 及
用 直 译 的 方法 可 以忠 实 传 达 词语 的含 义 , 并保 留其语 言 风 格 , 做 到 形 神 兼备 。如 :
中国 特 色社 会 主 义 s o c i a l i s m w i t l 1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i t c s 改革 开放 和现代 化建 设 r e f o r m,o p e n i n g u p a n d m o d e r n i z a —
t i o n,
是《 政府工作报告》 的翻译颇有难度 , 因为该报 告具有极强的 政治 性和政策性 , 对译文 的准确性 和忠实 性要求极 高 , 而 且
报 告 中包 含 大 量 具有 中 国 特 色 的 新 词 汇 , 很 难 在 英 语 中 找 到 完 全 对 应 的表 达 方 式 。本 文 以德 国功 能 翻译 目的论 为 理 论 指
本 文 依 据 德 国 功 能主 义 翻 译 目的 论 , 分析 翻 译 《 政 府 工 作报 告》 这 一 行 为 的 目的 , 并 结合 大 量 实例 探 讨 其 中 中 国特 色
词 汇 的 翻 译策 略 。
关键 词 : 政 府 工作 报 告 ; 中 国特 色词 汇 ; 目的论 ; 翻 译 策略
Ho n g Ko n g a n d t h e p e o p l e o f Ma c a o a d mi n i s t e r Ma c a o
语篇语用学为理论来源 , 历 经赖斯 、 弗 米尔 、 曼 塔 莉 及 诺 德 等 几 代 人 的共 同 努 力 . 逐渐发展成 为 自 2 0世 纪 7 O年 代 以来 德 国最 具 影 响力 的翻 译 学 派 . 而 翻 译 目的 论 是 其 中影 响 1 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其 英译本作为语料 , 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 目的, 并 结 合 实 例对 其 中 中 国特 色 新词 的翻译进行探讨 . 以期 为其它 同类 翻译研 究提供一些参
考 德 国 功 能 派 翻 译 理论 以行 动 理 论 、 交 际理论 、 接 受 美 学 和
一
年一度的《 政府工作 报告》 既 对 过 去 一 年 中 我 国 在 建
应背景知识的缺乏 , 采 取 灵 活 多 变 的 翻译 策 略 和方 法 , 以实 现
设 有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过 程 中 取 得 的 成 绩 和不 足做 出 总 结 . 又部署安排新~ 年国家在政 治 、 经济 、 科教 、 文化 、 外交等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