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我们学校申报了武汉市“十一五”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研究惯培养策略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学会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随着我校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学生基础层面的不同,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路途遥远、生活不便、家庭教育的弱化等原因,学生们形成了一些不良的研究惯,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研究惯的策略,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开题前期研究中,我们进行了前期调查,了解了我校学生中留守生多、老人的溺爱、文化层面的低下、家校路途遥远等情况对学生研究惯的影响。
结合武汉市“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我们选择了《农村小学生良好研究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这个课题,并认真填写了申报表,向XXX申请报批。
经过审批,我们与XXX领导小组签订了“研究合同”,成立了课题组。
我们发现,学生对良好研究惯的认识盲目而又盲然。
然而,在各年级各班总有一小部分研究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良好研究行为已经得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支持和肯定。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有意培养,引导他们形成更加良好的研究惯。
根据上级意见,我们教科室成立了九人的课题组,由XXX和XXX抓。
我们考虑了年龄结构、研究能力、不同年级和学科等因素,主要成员包括副校长、教科室主任、市、区、校教学骨干老师。
为了保证研究的有效性,我们聘请了区教科室XXX和区教研室XXX为指导专家,并制订了研究方案。
我们还要求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书籍和研究资料,观察、访谈学生,了解研究惯和好惯的成因。
在前期工作完成后,我们于2007年11月23日在本校多功能室举行了开题研讨会。
参会人员包括XXX处长、XXX教授、区教育局领导和全街中小学教科室、教导处主任等数十人。
经过讨论和交流,专家肯定了我们的前期工作和选题方向,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研究阶段,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和课题方案,选定研究对象并进行调查研究。
我们收集文献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验前测,并撰写调查报告。
小学生习惯养成总结
小学生习惯养成总结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建立
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态度。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习惯养成的总结:
1. 定时作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建立固定的起床、就寝时间,并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
2. 饮食均衡: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教导他们选择健康的食物,
多吃水果、蔬菜,少吃油炸食品和糖果。
3. 锻炼身体: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对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鼓励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户外运动,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4. 掌握自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学会专注和分配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团队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鼓励他们参与各
种团队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
6. 自律与责任感:培养自律和责任感是成为独立自主的人的基础。
教导他们履行自己
的职责,做到按时完成作业,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7. 社交礼仪: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教导他们懂得尊
重他人、有礼貌待人,学会分享和用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
8. 养成阅读习惯:鼓励小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并建立阅读习惯。
给他们提供丰富的阅读
材料,定期阅读和讨论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榜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适时给予奖励和表扬,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坚持下去。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调查报告
xx小学《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调查报告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21世纪,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给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曾要求“创建学习型社会”,要让孩子“学会学习”。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由此可见,学会学习不仅仅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任务,而且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是完成学习任务并学会学习的基础,“好习惯,益终身”,因此,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但目前的农村小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例如:在学习注意力方面,在学习主动性方面,在独立学习方面等,从直观的感受看,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而这些不良现象从什么时侯开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当前我们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为了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采取科学的措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开展此项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对象与方法调查的内容:从低年级的写字规范、端正、整洁情况,课堂听讲答问情况;中年级的预习方法、课内外阅读情况,完成作业的速度、质量情况;从高年级的阅读方法、复习方式等显性方面展开调查。
调查对象及方法:课题组分年段、分内容,选取了一(1)班、二(1)班、三(2)班、五(2)班、五(3)班、六(3)班的师生,部分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以座谈、问卷和数据分析为主要的调查方法。
调查分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2009年3月-4月)课题组成员全员参与调查小组,明确调查小组的任务和职责,撰写座谈提纲,设计问卷和调查表格。
(二)调查阶段(2009年4月-5月)1、调查小组组织师生座谈、家访,开课题组碰头会3次,参加座谈的老师共20人,学生30人,家访家长30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先后对1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三种:一是低年级学生书写、倾听习惯调查,二是中年级学生预习、积累、作业习惯调查,三是高年级学生阅读、复习习惯调查。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与研究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与研究”实验工作报告——社坛中心校课题组熊素华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的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诸如虚心上进、勤于操作、专心阅读、认真书写、积极探究等习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有过绝妙的比喻“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由此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意义。
根据我校我校留守儿童多、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实际情况,我们在继上一轮《农村小学品行后进生转化教育研究》之后,为解决学生学习习惯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一主题。
在县教科所的指导下,结合学科特点,在我校2012(2)班、2012(3)班、2011级(3)班、2011(4)班、2008(2)班、2008(3)班、2008级(5)班进行了“培养学生创新问题意识”的研究,历经三年时间,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基本养成,现已探索出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些基本方法。
现作如下工作回顾:我校的实验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3月—7月)课题准备期。
建立实验领导小组和实验课题组,拟定实验课题构想和实验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实验学生的现状调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一)选定实验课题,完成实验方案2007年我校研究的《农村小学生品行后进生的转化》课题通过丰都教科所认真评审,成功结题。
我们在继上一轮《农村小学品行后进生转化教育研究》之后,为解决学生学习习惯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一主题。
,在县科研处的指导下,论证制订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实验方案,上报丰都教委规划办,并获得成功。
(二)建立管理机制,形成实验研究的网络组织建立相应机构,加强管理,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成果报告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成果报告两年以来,课题组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经过两年的艰辛努力,顺利完成了课题中各项研究任务。
取得了通过良好行为习惯促进校风,班风,学风建设的丰硕成果。
探索出了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找到了不良行为习惯的解决策略,对典型学生的个案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转变了家长的观念,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促进了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现将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一、确定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我们通过问卷对李官寨小学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李官寨小学关于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分析及措施的报告”。
在此基础上筛选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确定重点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学会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我们还拓展了实践领域,通过行为训练和实践服务,努力改变学习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帮助学生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为了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我们从学生需要和本校发展出发开发了德育校本课程,将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固化下来,形成不同层次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系。
附表1 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矫正前的调查表二、制定班级学生行为习惯常规,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奠定基础留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依赖于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常规来作保证。
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各班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班级常规制度,让学生有“法”可依、照章执行。
学校积极在知与行的统一上下功夫,常抓不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使这些常规成为学生的习惯并保留下来。
附:小学生班级管理常规(一)上课常规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校,有事要请假。
2、听到预备铃后,立即进教室坐好,准备齐学习用品,保持安静。
文具盒横放在桌子中间上方,书本、练习本放在书桌的左右角。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一、引言作为农村教育中的重点对象,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塑造学生为人处世的重要环节。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以及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培养。
在农村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我们需要进行对策研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促进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现状分析1.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存在的问题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及未来成长至关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够提高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品格,形成正面的人格特质。
三、教育对策研究1. 家庭教育农村家庭教育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家长需要通过自身的榜样行为和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孩子自律、勤俭节约、礼貌待人的品质,让孩子明白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成长的重要性。
建议农村家庭可以通过组织家长学校或者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家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家长对于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阵地。
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通过校风、师风的塑造、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规矩、守纪律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建议学校可借助主题班会、学生手抄报、校园文化建设等教育形式,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3. 社会教育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需要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引导和教育,提供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环境。
建议社会组织开展面向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如开展走访农村小学、举办学生行为习惯观摩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摘要】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具有重大意义。
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情况下,培养自律意识、建立科学学习计划、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家庭与学校共同合作以及榜样的力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和学校需要共同努力,共同为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贡献力量。
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并不断完善培养机制,可以帮助农村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共同努力和关注,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将得到有效地培养,他们也将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自律意识、科学学习计划、综合素质、家庭、学校、合作、榜样力量、重视、完善、机制1. 引言1.1 意义重大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大意义。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律的品质,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业上全面发展。
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合作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
榜样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可以从身边的榜样中学习到优秀的学习习惯,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对个人成长有重要意义,也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2 挑战和机遇并存在当今社会,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小学生面临更多诱惑和干扰,学习习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学习效果不容易得到保障。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培养学习习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互联网、智能设备等新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既面临挑战,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
2. 正文2.1 培养自律意识培养自律意识是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之一。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总结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总结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它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它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等多个方面。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呢?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础。
要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二是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三是与小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其次,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态度和改变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的应对方式。
要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培养小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告诉他们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二是鼓励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三是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让他们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再次,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的一系列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技巧。
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会小学生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让他们有规律地进行学习;二是引导小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听讲、思考、记忆、讨论等,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三是教会小学生如何有效地整理和归纳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最后,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指学生学习所处的物质和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营造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学习干扰;二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网络等,帮助小学生开拓学习视野;三是鼓励小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和竞赛,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风气和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针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课题研究中,我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分心。
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持之以恒的培养。
其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中应该逐渐培养独立思考、自学能力,而不是依赖他人的指导和提供的答案。
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寻找答案的能力。
第三,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提供一个适合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要有充足的学习用具和书籍,保持教室和家庭的整洁和安静。
精神环境要积极向上,鼓励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第四,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小学生恰当的学习指导。
家长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反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小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最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较多,时间安排紧凑。
因此,要培养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高效学习,也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综上所述,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
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努力,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指导,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
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
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面对可塑性极大、身处习惯养成基础阶段的小学生,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这一点,已是众多教育者的共识。
今天的教师、家长已开始关注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依然存在注重知识传授、关注学习结果而忽视良好习惯培养的现象;也存在着把习惯当成说教内容而忽略实际训练这一现象。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源自镇里的四十多个自然村,还有部分外来民工子女。
今年,我校共有一年级新生251名,通过观察、调查,我们发现:1.多数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结果,只担心孩子“会不会”这个问题,习惯培养的意识不强;部分有习惯培养意识的家长缺少具体培养策略。
2.新生中有太多的习惯需要培养,也有不少习惯需要纠正。
很多新生已在幼儿园里使用过铅笔,然握笔姿势不一;不少新生无法做到倾听他人发言,喜欢插话;不少新生不会为自己准备学习用品,总是丢三落四……针对这种种现象,再次接手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我,尝试从《农村一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研究》这一课题出发,探索各种语文习惯培养的策略,为学生后续学习、成长奠基。
二、上半阶段已经开展的研究与阶段性成果。
(一)立足实际,确定一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内容与目标要求。
良好语文习惯培养的内容众多,听、说、读、写、思五大支,每一支下面又有众多的细小分类,比如听的习惯中就有静听习惯,边听边思习惯,听中质疑应答习惯等。
通过问卷调查、话题交流等方式,结合我校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调查结果,我们确定下列几项习惯为引导我校一年级学生重点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名称目标要求备注读的习惯朗读习惯1. 姿势正确。
2. 用普通话朗读。
3. 个体读声音响亮,集体读音量适中,整齐且不拖沓。
静读习惯1. 第一学期:能手指汉字,张口默念,认真“读”题。
最新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研究调查报告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样本的局限性
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数量和范围有限,可能存在一定的代表性不 足。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可能存在受访者回答不真实或 回答不全的情况。
未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展望
希望未来研究能够进一步拓展样本范围和数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 方法,深入探讨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规律和有效途径。
探讨适合农村地区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教 育方法和策略
02
研究方法和对象
研究方法
设计问卷,以了解农村小学生的学 习习惯、生活习惯、社交习惯和自 我管理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小学生进行 深入的案例分析,以揭示他们在良 好习惯养成方面的成功经验。
文献综述
问卷调查
观察法
案例分析
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 养成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总结 出当前研究的优缺点。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小学生习惯 养成中的角色和责任
研究意义
促进农村地区小学生全面发展 和素质提升
克服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实现 教育公平
完善家校共育机制,提高小学 生习惯养成效果
研究目的
分析影响农村地区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因 素
为农村地区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提供参考和 借鉴
调查农村地区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现状和 问题
饮食健康
鼓励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饮食,不暴饮暴食, 不挑食偏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高糖饮料。
卫生习惯
教育小学生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洗脸洗澡,不乱扔垃圾,不随 地吐痰,不接触有害物质。
针对学习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激发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 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
张百万小学:闫福树
• • •
• •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题提出的背景 (1)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是时代的要求 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贫困的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发家致富的一 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每年春节一过,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 离开家乡,这一走往往要到年底甚至几年才能返乡,这种“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田离土求发展” 的状况,致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群不能完全享受父母关爱、家庭温暖的特殊群体— —“留守儿童”。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形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 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 人格表现都明显有别于具备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这些孩子逃学、旷课、不交作业,没有主动学 习的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不专心,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同时,他们在“家” 骗第二监护人,在学校骗老师,沾染不良习气;还有的孩子因第二监护人管理不当而离家出走, 甚至被拐卖……“留守儿童” 现象成了一个新的社会话题,特别是能否保证留守儿童正常学习已 成为从中央到地方讨论的热点。 (2)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是现实的需要 在我校,“留守儿童”占20%以上,超过了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根据班主任所提供资料以及最近 几次大型考试成绩表, “留守儿童”40%成绩较差,30%成绩中等偏下,仅有10%成绩比较优 秀(班级前20%)。据老师反映,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父母在家的 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的 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了解了其他一些农村学校,发现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尤其是村小, “留守儿童”的情况更为突出。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2-6年级中的“留守儿童”所受影响较为明 显,在调查中,教师们对这一群体的普遍评价是:不能主动、按计划学习,学习过程中不思考、 不质疑、不讲究学习卫生,常违反纪律,普遍成了班里的问题生。由于这一群体正呈扩大趋势, 如果忽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不仅对这些孩子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且不能促进 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报告2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问提的提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给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江泽民同志曾要求:“创造学习型社会”,要让孩子“学会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因而,学会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任务,而且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学生缺乏父母监管的多,农村大部分家长都长年出外打工,他们家庭教育观念淡漠,有的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事,只让这些孩子吃饱、穿暖,其他的不重要。
有的把教育子女的任务交给上一辈,而老一辈对孩子都过于溺爱。
因此,大部分农村孩子由于没有家长严格的督管,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养成。
这也是个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视、网络的普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农村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少,有益文体娱乐活动参加得也少,学生对电视、网络的痴迷也影响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学回家主动看书、复习的学生不多。
另一方面,农村小学的教师由于接受信息来源面窄而迟缓,甚至是闭塞的,又由于应试教育长期的禁锢,不少教师也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而是一味追求高分,采取一些不良的教育手段,例如“满堂灌”、“题海战役”、“死打擂”等,使不少学生养成了上课开小差、作业潦草,撒谎逃避等坏习惯。
罗汉小学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而且这几年,随着我街教育布局的调整,拆校合并到我校的学生不少,由于路途遥远,生活的不便,加之在原村小形成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给学习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且留守生多,学生对良好学习习惯的认识盲目而又茫然。
学生的学习习惯存在着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例如:在学习主动性方面、在学习注意力方面、在学习独立作业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
我们罗汉小学站在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角度,主动承担了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旨在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学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阶段性工作报告
xx小学《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工作阶段报告一、课题研究意义;人类已进入21世纪,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变化。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曾要求“创建学习型社会”,要让孩子“学会学习”。
党的十六屇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可见,学会学习不仅仅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任务,而且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最基础的小学教育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关键,如果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存在着诸多不会学习的因素,就会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
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古来有之。
不少至理名言流传千古。
如荀子的“积渐说”,孔子的“温故而识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要求会更高,不会学习怎么行呢?然而,学生不会学习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普遍现象。
他们不知道怎样听课,在课堂上该做什么,课外怎样自觉学习等,而且坏习惯一旦形成,还很难纠正。
这些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其原因是什么?当前我们还不清楚。
因此,我们学校就打算开展“农村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探微及其对策研究”,探索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研究主要过程、活动;2012年11月完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楼大型固定标语的安装。
学习习惯歌谣进教室,楼梯间。
2012年12月全区“十一五”重点课题小学养成教育研究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2011年1月课题成员任务调整,收集整理教案集,论文集。
2011年3月对前段工作进行小结,形成了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成因和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等基本结论和观点2011年4月请教科室专家到校讲座2011年5月检查课题研究结果和观点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系列课交流)期间课题组会议3次。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在课题确定后,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由校内外专家和教师组成,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4、开展前期调研。
在确定课题后,我们进行了前期的调研工作,通过家访、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研究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通过对学生研究惯的分析和总结,制定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研究惯培养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研究惯,提高研究效果和研究能力。
2、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同时结合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家的指导进行研究,不断总结和完善研究成果。
四、预期目标和意义1、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研究惯,提高研究效果和研究能力,同时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和指导,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2、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我们教科室组成了一个九人的课题组,由XXX牵头,XXX抓。
在确定人员时,我们考虑了年龄结构、研究能力、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等问题。
主要成员包括副校长、教科室主任,以及市、区、校教学骨干老师。
为了使研究具有说服力,我们聘请了区教科室XXX和区教研室XXX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导专家。
经过讨论和各级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制订了研究方案。
在进行课题研究之前,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阅读和研究与课题相关的书籍,上网查找前人对该课题的研究资料,观察、访谈学生,了解研究惯,思考存在哪些好惯及成因。
在做好前期工作后,我们于2009年11月23日在本校多功能室举行了开题研讨交流会议。
会议由校长XXX同志主持,参加会议的有XXXXXX、XXX教授,区教育局XXX、XXX、XXX、XXX老师,以及全街中小学教科室、教导处主任等数十人。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农村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农村小学生在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
针对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现状农村小学生在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差:许多农村家庭的教育水平较低,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和教育的意识,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行为规范。
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教育条件欠缺,使得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学校和家庭的原因,部分农村小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不爱读书、课堂不专心等问题。
4. 行为规范不明确:农村小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比如礼貌、守时、守纪等方面的认识不够清晰,缺乏自律意识。
二、解决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如下:1.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家庭的教育工作,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鼓励家长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问题。
2. 学校加强指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3. 优化教学资源: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 强化学校教育:学校应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明确学生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 增强培训力度: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师的素质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教育质量。
7. 开展相关活动:学校和政府部门可以组织一些有关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题活动,例如举办专题讲座、举办文明校园建设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如皋经济开发区柴湾小学课题组研究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素质教育论者都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既是“学会了”,也就形成了能力。
而“学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
若不能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主动、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中断。
学习过程一中断,就无所谓“学会",无所谓能力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之后,又发表了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专题报告,为21世纪教育提出了战略性思路与行动建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其中也强调这个目标“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
这也告诉我们,学生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就必须“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
而要能够“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就必须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无穷。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学习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专著.如《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著)、《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张向葵、关文信著)等。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需要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使学生具有开拓和竞争意识,健全开放的人格,能够独立自主接纳他人,友爱宽容,健康文明,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良好习惯,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
我校学习习惯养成课题组多次在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中做过有关学习习惯的调研,一个有力的数据让我们折服:学习优秀者百分之百地具有这样或那样的良好学习习惯;而学习困难者除了少数是智力因数以外,多数人从小就没有养成好习惯。
我校课题组成员曾看过这样一篇报到,说是采访一位高考状元,当问及取得如此的好成绩有什么诀窍时,他朴实的一笑:“其实我就是平时学习习惯比较好”问到:“对你影响较大的是什么学习习惯?”他似乎连想也没想,便脱口而出:“我从小就喜欢提问题,对什么事都好奇,另外别人都说我学习效率挺高的”。
显然好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太重要了,习惯常常会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智力凝结在一起,内化了的个人习惯就会形成人的素质,难怪有人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秘诀,是成人的基石”。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的活动,并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两年的课题实验和探索,我们发现:学习成绩的取得,一是取决于教师的讲解、引导,二是取决于自身的学习方法。
养成教育正是教育学生从小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得当的学习方法。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缘木求鱼。
抓养成教育,培养和掌握得当的学习方法不但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反而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必由之路。
通过两年的课题实验,我们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基本的学习习惯,二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靠培养训练,更多还是靠教师平日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的基本保证,也是良好的高层次的学习习惯的基础,因此,要高度重视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
1、倾听的习惯
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既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又是一个人举止文明礼貌的体现。
遗憾的是我们有些孩子不懂得认真去听别人的讲话,表现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教师讲解,经常走神;小组讨论,不会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自己讲话时旁若无人,大声喧哗,别人讲话时听不进去;不会与人聊天,与别人谈话时常常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态度。
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必须给予修正。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多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这是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而专心听讲是孩子们接受信息、吸取知识、学好知识的基本保证。
如何才能使孩子们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呢?我校课题组通过对比发现:
首先,教师讲课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非听不可”的心理趋向,他们就会久而久之养成爱听讲、想听讲、会听讲的习惯。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我校的校本教研开展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课堂提问的艺术》、《如何提高课堂问题的思维含量》、《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创设问题情境之策略研究》等一系列理论学习,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升教学理念,开展了每年评选一次学科带头人的活动,通过现场抽签说课、上课,进行评比,评选出的学科带头人,每学期给教师们上一至二次示范课;而且每周二为我校的随堂听课日,校领导带头深入课堂听课,听课的同时,利用周二和周四的下午,分学科评课,及时教研把听课、评课落到实处。
其次,要养成倾听的习惯,还应加强听的训练。
第一,先让学生听懂。
我们要求教师们在课堂上不论是老师讲或学生发言,教师都要适时追问一句:“刚才,**讲的听懂了吗?你能把他讲话的意思或提的问题给大家再说说吗?第二,要求倾听别人发言时,双目要注视对方。
第三,教师讲话不要啰嗦重复,用教师讲话“不啰嗦,不重复”的好习惯去养成学生听话“专注、认真、不走神”的好习惯。
第四,要求孩子们做到的,教师首先带头做到。
为了促进教师们做到这些,我校制定了《课堂评价标准》,把以上内容纳入《标准》中,通过周二的听、评课,不断强化教师的“养成”意识。
2.认真做事的习惯。
孩子们从小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将受益终生。
在我校的家长联谊活动中,常听家长们说:“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粗心马虎,不是抄错数,就是计算粗心,每次考试成绩上不去,都是丢了不该丢的冤枉分”。
小学生家长这样说,初中生、高中生乃至大学生的家长还是这样说。
“粗心马虎”像个顽症,若不及时治愈,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我校课题,经过半年的实验发现,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习惯表现在学习上,应注重:
(1)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写字潦草是孩子们的通病,为了克服这个毛病,一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我们要求教师力求把字写得工整、美观。
二是对学生的书写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正确、整洁、美观。
三是适度评价。
现在,我校每个学生的作业本上,每次作业都会有两个评价等级:一个是书写,一个是成绩。
四是每月以班为单位开展一次“作业展览”。
(2)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关于整理总结的好习惯。
有的人学知识很有条理,好像把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需要什么,一找就找到了,有的人学知识杂乱无章,好像家里的东西乱堆乱放一样,需要什么翻箱倒柜找不到,只好再到商店里买新的用,学习也是如此。
教师应该关注孩子们关于整理和总结的习惯。
每个月,我们的校本教研都会定期分学科开展一次“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关于整理和总结习惯的经验交流”。
(二)让学习习惯赋于时代特色。
从未来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这个角度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体现时代的特色,体现着既传统又现代的哲理特色,这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
为了促进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必须养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好习惯。
1.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
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一个人不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
为了孩子们的生存和发展,在小学教学中应该培养查找资料,及时收集信息的好习惯。
在这半年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在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所以,只要教师有意识去引导和培养,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的良好习惯一定会逐步形成。
2.培养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
质疑问难就是敢于大胆地提出问题,大胆的怀疑,大胆的批判,这正是21世纪人才所需要的。
通过学习《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我们的老师已经认识到:孩子们走进教室,并非从零开始,他们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下,带着各自不同的疑问走进教室,教师必须为孩子们的“疑”的释放创设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发问,大胆的怀疑、猜想、批判。
我们通常是这样做的:讲新课时,让孩子们先说话,先提问题,先质疑;新课进行中,孩子们可以随时提问,随时质疑;新课结束时,还要请孩子们再说话,再提问。
我们相信,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学生关于质疑问难的好习惯。
另外,注意及时鼓励孩子们这种大胆的质疑问难的精神。
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为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这种好习惯也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
3.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新世纪的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时代呼唤人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
我们是这样做到:课堂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讨论的机会,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中学会倾听与采纳。
现在,在实小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一道风景,孩子们四、五个围在一起,或共同探讨,或合作实验……
4.培养“高效率做事情”的习惯。
要想让孩子们抓紧时间做事情,我们教师就首先要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一是教学内容不无效重复,二是语言不啰嗦,三是切忌借题发挥,四是守时,不推延下课时间,准时上课不迟到,使学生感受到学就踏踏实实地学,玩就痛痛快快地玩。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们“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高效率做事情”的好习惯必然会逐步形成
有一位专家曾言:“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内化为个人习惯的东西就是素质”。
孩子们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伴随他们漫长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在起着作用,为了孩子们终身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在教育训练的方法、途径等方面不断开拓与创新。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