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沥血
呕心沥血四字成语故事
呕心沥血四字成语故事 成语名称:呕心沥血 成语拼音:ǒu xīn lì xuè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教师等。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呕:吐;沥:滴。
比喻费尽心思和精力。
成语来源: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成语造句:叶圣陶《未厌集·抗争》:“我的舞台,几年来在这里演呕心沥 血的戏,现在被撵下来了!” 呕心沥血的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
成年后,他一心 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 注在诗歌 的创作上。
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 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
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 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李贺 在他短暂的 26 年生涯中,留下了 240 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即是说挖 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呕字开头的成语 呕心沥血 包含有呕字的成语 呕心沥血
1/5
2/5
3/5
4/5
5/5
。
呕心沥血的意思_呕心沥血的成语解释
呕心沥血成语解释呕:吐;沥:滴。
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
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成语出处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成语繁体嘔心瀝血成语简拼OXLX成语注音ㄡˇㄒ一ㄣㄌ一ˋㄒㄩㄝ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用法呕心沥血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正音呕,不能读作“ōu”;血,不能读作“xiě”。
成语辨形呕,不能写作“沤”。
成语辨析呕心沥血与“搜索枯肠”有别:呕心沥血多用于较长时间或一个时期的工作;语意重;“搜索枯肠”用在较短的时间过程内;语意较轻;中性;正反两面的情形都可以使用。
近义词煞费苦心、挖空心思反义词无所用心、粗制滥造成语例子呕心沥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臧克家《老舍永在》)英语翻译work one's heart out日语翻译心血(しんけつ)を注(そそ)ぐ,彫心(ちょうしん)る骨(こつ)俄语翻译выжатьизсебявсесилы其他翻译<德>sich das Hirn zermartern <sich vǒllig verausgaben>成语故事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
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
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
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呕心沥血”“处心积虑”的区别点
“呕心沥血”“处心积虑”的区别点
一、成语意思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处心积虑:chǔxīn jī lǜ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二、区别点,词性不同
呕心沥血:褒义。
处心积虑:多含贬义。
三、区别点,侧重点不同
呕心沥血:沥血,心在流血。
说某个事业是心血凝成的。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蓄谋很久。
说谋划做某件事的时间很久了,积累很长时间。
四、区别点,词义轻重有别
呕心沥血,词义较重,常指在重要的事业上花费了心血,贡献了力量。
处心积虑,词义也很重,常指很长时间谋划做坏事,坏事破坏性很大。
比如,花力气写作业不能用“呕心沥血”,不小心打碎了玻璃不能用“处心积虑”。
五、例句
1、他呕心沥血地工作,开启诗歌创作的新风气。
2、暴徒在一小时之内连抢三家银行,其行动之迅速,布置之周密,显然是处心积虑。
文言文呕心沥血
文言文呕心沥血
《呕心沥血》原文及翻译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
及暮归,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
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
译文: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经过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命名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因此而出名。
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
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
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
若
不是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每天到母亲处探望也顾不得问候一声。
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儿子要呕出心肝才停止啊!”。
呕心沥血_呕心沥血的意思_成语词典
呕心沥血
拼
音
ǒu xīn lì xuè简拼oxlx
近
义
词
煞费苦心、挖空心思反义词无所用心、粗制滥造
感
情
色
彩
中性词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
语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
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成
语
出
处
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成
语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
子
呕心沥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臧克家《老舍永在》)英
文
翻
译
work one's heart out
成语故事唐朝诗人李贺不愿暴露他的皇室远亲身分,只身参加科举做了小官。
他在诗歌上却花费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他经常命书童背一个袋子装他路上偶得的诗句,他的“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堪称他治学的写照,他母亲认为他是在吐心。
呕心沥血文言文翻译
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自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呕心沥血》原文及翻译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
及暮归,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
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
译文: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经过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命名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因此而出名。
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
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
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
若不是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每天到母亲处探望也顾不得问候一声。
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儿子要呕出心肝才停止啊!”。
成语故事-呕心沥血
呕心沥血
李贺是唐朝大诗人。
他自幼刻苦好学,每天早上骑上马,边走边看,遇到好的题目,马上记下来,写成诗句,放在背袋里。
李贺的母亲见他这样勤奋,很为他担心,每天李贺外出回来,总叫人去看一看他的背袋,如果见到里面的诗句多了,便心疼地责备道:“你这孩子,这样下去,是要累坏身体,连心血都会吐出来的!”
呕(ǒu)心沥(lì)血——呕:吐。
沥:滴。
比喻耗尽心血。
“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
(《新唐书·李贺传》)
想一想
“呕心沥血”这个成语中,“呕心”对应“沥血”,结构并列,意思相近。
成语“日积月累”也是这样的结构吗?。
呕心沥血的解释和造句_呕心沥血的词义
呕心沥血的解释和造句_呕心沥血的词义大家应该都听过呕心沥血这个成语,呕心沥血是比喻极度劳心苦思,知道呕心沥血的其他相关知识吗?用呕心沥血又怎么造句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呕心沥血的解释和造句_呕心沥血的词义是什么,以供大家参考!呕心沥血的解释[释义] 呕:吐;沥:滴。
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
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语出] 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正音] 呕;不能读作“ōu”;血;不能读作“xiě”。
[辨形] 呕;不能写作“沤”。
[近义] 煞费苦心挖空心思[反义] 无所用心粗制滥造[用法] 含褒义。
多用于文学创作;也适用于其他脑力劳动方面。
多用于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联合式。
▼呕心沥血的故事李贺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七岁时就能写诗,做文章。
但李贺的才华并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于是他就把全部精力放到了诗歌创作上。
他曾经说,为了写一首长诗,他的衣襟都磨破了,为了写一首短诗,他把头发都绞断了许多。
据说,李贺每次外出时,都让书童背个布袋子,一旦他想到什么好的句子,就立刻记下来,装到袋子里。
回到家,他就把袋子里装的诗句都倒出来,再进行修改、加工、整理。
老母亲看儿子这样,不由心疼地说:“我的儿子为了写诗,真是快把心都呕出来了。
”后来,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评价李贺说,他真是挖出心肝当做纸,滴出血来写文章啊!“呕心沥血”的意思是指耗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用呕心沥血造句(1) 春蚕不管不顾,以呕心沥血来证明,它不闻不问,以勤恳工作来说话。
(2) 教师,那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的品格,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这该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奉献精神啊!我常常把老师比喻成桑树,因为它想的是别人生活得是否美好,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
如果没有桑树的品质,哪来春蚕的精神!(3) 赤胆忠心为党,廉洁奉公行政,呕心沥血为民,鞠躬尽瘁奉献。
(4) 老师们为了我们的学习而呕心沥血。
呕心沥血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呕心沥血字词解析
呕心沥血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呕心沥血字词解析
呕心沥血的近义词/同义词:
煞费苦心:煞:委。
形容费尽心思。
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呕心沥血的反义词:
无所用心:没有地方用他的心。
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粗制滥造:滥:过多,不加节制。
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呕心沥血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成语读音:ǒu xīn lì xuè
成语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
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教师等
用呕心沥血造句
(1) 老师们为了我们的学习而呕心沥血。
(2) 他日复一日呕心沥血地从事着音乐创作。
(3) 她这个呕心沥血的作品,一出道果然一呜惊人。
(4) 如果没有他呕心沥血地工作,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5) 它来自一个人呕心沥血的创造性努力。
(6) 老师为了我们呕心沥血了一生,如今年过花甲,咱们可得经常去看望他。
(7) 细细算来,他大半辈子呕心沥血,创作了许多诗歌。
呕心沥血的故事
呕心沥血
【成语拼音】:ǒu xīn lì xuè
【成语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
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成语例句】:呕心沥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臧克家《老舍永在》)
【近义词】:煞费苦心、挖空心思
【反义词】:无所用心、粗制滥造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教师等
【成语故事】:唐代著名诗人李贺从小很聪明,七岁就能诗善文,到十多岁时,在文坛上已很有名气了。
为了试一试李贺的真才实学,当时的大文学家韩愈和皇甫当场出题,要李贺立刻作出诗来,李贺援笔立成,而且写出的诗很有文采。
两人对他非常佩服,认为李贺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据传,李贺非常注重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他每次出去总是骑一匹瘦马,带一个背锦囊的书童,一边走路,一边思考,想到好的诗句,就马上写出来,放入锦囊中。
他有的时候收获不少,回到家时,
锦囊都被填满了;但有时一句好的诗句也想不出来,回到家时,锦囊瘪瘪的。
他一回到家,他母亲就检查他的锦囊,如果看到儿子写了好多诗句,就非常心疼地对他说:“你这孩子,难道要把心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呀!”李贺如此刻苦,使得他身体很差,二十七岁时便去世了,但他却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句。
呕心沥血的意思是什么
呕心沥血的意思是什么【范文一】呕心沥血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常常听到“呕心沥血”这个词汇,但是具体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呕心沥血”是指做一件非常努力和认真的事情,人们在这件事情上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
这个词语的词义十分生动形象,通过这个词语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位毕生所学,几年来不停地耕耘,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换句话说,就是指一些人无所畏惧地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在自己的事业上,他们希望通过坚持不懈就能够取得成功。
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学生在学习上呕心沥血,他们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努力实践,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当然,呕心沥血不仅仅是在学习上,在其他领域也广泛使用。
总之,“呕心沥血”这个词汇既反应了人们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也说明了人们对于事业的热爱和投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实现自己的梦想。
【重点分析】重点是说明“呕心沥血”的意思和用法。
用词上,要注重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这个词汇传达的精神内涵。
【范文二】呕心沥血的意思及其在学习中的应用“呕心沥血”是一个很常用的成语,意思是用心用力做事情。
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都可以呕心沥血。
在我的认知中,“呕心沥血”最广泛的应用就是在学习中。
有些学生因为平时缺乏学习兴趣或者压力太大而常常依赖复制,这样的学生出来的就不是自己的作品,也就不奇怪培养不出自己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
这时,学生就应该用“呕心沥血”的精神来面对学习。
在学习上呕心沥血不仅需要学生努力,也需要打破自己的束缚,挑战自己,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同时,学生还需具备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如:自觉地坚定学习目标,合理分配时间,积极备考等等。
只要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坚守这些原则,相信成功不会太遥远。
当学生用呕心沥血的精神来面对学习时,他们会成为更加认真和努力的学生。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重点分析】重点是介绍“呕心沥血”在学习中的应用。
用词上,要突出庄重认真的语气,表达出学生应该怎样面对学习问题,以及呕心沥血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
呕心沥血的意思解释10字
呕心沥血的意思解释10字
[make painstaking efforts;shed one's heart's
blood;work one’s heart out] 耗尽心血
详细解释
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叶圣陶《未厌集·抗争》:“啊,我的舞台,几年来在这里演呕心沥血的戏,现在被撵下来了!”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三三章:“到那时,他们回想到本阶级的前辈,是怎样呕心沥血地劝导他们迷途知返……他们也许会伤心痛哭,至死不忘。
”《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
“为了这支队伍的建设和提高,鲁迅先生真是呕心沥血,耗尽了毕生精力。
”
词语分解
•呕心的解释喻用尽心思和精神从事工作详细解释. 唐
李商隐《李贺小传》:“﹝李贺﹞背一古破锦囊,遇
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
见所书多,輙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
’”后即
以“呕心
•沥血的解释 .刺破皮肤使滴血以发誓。
汉赵晔《吴越
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不灭沥血之仇,不絶怀毒之
怨,犹纵毛炉炭之上幸其焦,投卵千钧之下望必全。
”
宋陆游《纵笔》诗之三:“会须沥血书封事,请报天
家九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呕心沥血,甘为人梯的山乡女老师
---------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夏仕慧
她,1961年2月出生在重庆市巫溪县的一个小山村,属牛。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她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最恰当地概括。
一、倾注爱心与时俱进
从1981年2月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教了三十多年书,当了三十多年中队辅导员。
几十年如一日,她把自己全部的爱给予学生,学生成了站在她的肩膀上的巨人。
三十多年来,她是学生的慈母,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益友。
她用自己真挚的爱,为山村孩子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她成了她的学生生命里最难忘记的指路人。
以至于她临近退休,还保持着对教育的极大热情。
她离不开学生,学生也离不开她。
几十年来,她资助过多少孩子、她将多少孩子从悬崖边拉回来、她为多少孩子洗过头擦过药、她为多少孩子无偿补习功课、送过多少孩子回家、留过多少孩子在家里住、有多少孩子因为她而成材,她自己不记得了,我们也无法统计。
她出生在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家庭,父亲是名教师,母亲曾经教过学,但因为工资太低,养不起他们姐弟而回家种地,成了地道的农民,家里还有三个弟弟。
一家人的日子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80年代,她的工资只有32.5元,她每个月都要把工资存着和父亲一起供弟弟们上学。
自己每个月最多用10元钱。
就是这每月的10元,她自己花的也不到三成。
其他的钱呢?她全部悄悄用来为学生垫付了学费。
因
为那个年代交不起学费的人太多了,哪怕是一学期3元5元。
为了那些孩子们能上学,她只好自己省吃俭用。
吃妈妈自己种的土豆玉米,好几年没法添一件新衣服。
三十多年,她为学生垫付了多少费用,她自己也记不清。
只是有个叫邹厚平的学生感叹道:“唉,夏老师为我垫了那么多学费,我真是无法感激呀!”原来邹厚平是她1991年新招的学生,其母是哑巴,其父也犯有精神病。
夏老师5年为邹一共付了700多元,要知道那时她的工资只有90多元,家里还有弟弟上学,她自己也有了孩子呀!
时间在推移,但她对孩子的爱心从未变淡,而是一如既往的浓烈。
她不仅仅是辅导员,更是留守儿童的妈妈,为留守儿童筑起一座爱的城堡。
2002年秋季开学了。
她新招了一个学生叫何垒。
该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这个调皮的男孩只能跟着外公外婆生活。
因为外公外婆的溺爱,何垒养成了很多的不良习惯,学习成绩也相当差。
2005年,她考虑到孩子的未来,毅然将何垒接到家里,当自己的儿子教育。
整整三年,她对何垒悉心照顾,耐心教育。
何垒的行为习惯渐渐好转,学习也逐渐努力,最终成了班里的全优生,毕业考上了重庆名校----巴蜀中学。
还有个叫刘旭的孩子,父亲劳教,母亲外出打工。
孩子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导致性格孤僻内向。
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决定把刘旭留在家里和他“聊天”,进行心理疏导。
日复一日,春风化雨,刘旭的性格渐渐开朗起来,成绩也渐渐好起来了。
是夏老师帮刘旭建立
了人生的信心,让他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
这些年来,夏老师先后将50多名留守儿童单独留在家里,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照顾起居,辅导学习,做心理辅导。
为留守孩子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
作为一名山村教师,夏老师的育人理念与时俱进,难能可贵的。
三十多年来,她总是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做好每一件事。
她不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视孩子的身体锻炼、品德养成和能力培养。
运动场上,总能看到她和孩子们奔跑的身影;课堂上,总能看到她跟孩子共同动脑动手的热闹场景;操场边树荫下,总能看见她面带微笑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三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在她的庇护下茁壮成长,一批又一批懵懂顽童成为了国家栋梁。
二、积极进取教书育人
夏老师是接父亲的班,参加教育工作的。
那时,她只有高中学历,更没有学习过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
走上讲台之后,她是用自己的热血和全部的爱用来教书育人的。
为了掌握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她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参加进修学校的师范培训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自己买来专业书籍钻研。
凡是对教育教学有用的她都学。
她还参加全国统一的自学考试。
经过几年的努力,她先后取得了师范学历和大学专科学历。
为自己在教育战线奋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几乎是她生命的全部,三十多年来,她没有请过假。
她多
次生病住院,打完点滴就立刻赶回学校。
我们劝她,甚至抱怨她,但她却说见不到学生就心里发慌。
时间倒回到1984年的3月,她患上了严重的骨髓炎,腿痛得她食不甘味夜不能寝。
医生告诉她可能需要截肢。
面对这样人生重大的困难,她坚决放弃住院治疗,说是等学生毕业了她再进医院。
家长们听说了这个情况,硬是用担架抬着她强行送到了医院。
在医院住了几天,疼痛稍微减轻,她便恳求医生让她出院。
医生没有办法,只好为他开了药品让她回学校边教书边吃药治疗。
那个学期,学生的毕业升学考试,31人参考,14人被录取。
升学率全区第一。
她用自己平凡的人生信念谱写教育爱的诗篇,为家乡的孩子架起智慧的天桥。
前年冬天,夏老师母亲因脑血栓瘫痪住进医院。
作为女儿的她比谁都心疼母亲。
她每天上完课就从几十公里外赶回县城照顾母亲,第二天五点又乘公交车前往学校。
一个多月下来,母亲在她的照顾下渐渐恢复了健康,孩子们的学习从没拉下,而她自己瘦了一大圈,病了是在陪母亲的同时顺便在医院打点滴,第二天仍然继续,硬是没有耽搁孩子们一堂课,没有迟到一次,没有早退一次。
她是在用生命演绎教育的传奇!
三、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为了落实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把握少先队组织属性,夏老师全身心投入少先队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她先后开展了“做有孝心的孩子”“珍惜资源-从节约一张纸开始”“红领巾在行动”“感恩教育”“养成教育”“大家都来帮帮他”“小手牵大手”
“我的梦,中国梦”演讲比赛等活动,取得了突出成绩。
在"四城一奖"创建活动中,她利用板报和中队活动对学生对家长进行宣传和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2010年“中华魂”青少年读书活动征文比赛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生的作品获重庆市青年读书活动一等奖。
1999年2002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县德育标兵,2011年被评为县优秀党员。
2012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
年度考核年年被评为优秀。
所担任的中队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中队。
时至今日,教育行业也是日新月异。
夏老师虽然50多岁了,但她从未放弃过发展。
“年至半百志不移,银发催生争朝夕。
”“两袖清风育桃李,甘洒热血在讲坛”是对这位优秀中队辅导员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