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2课时《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课时测评方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2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2 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内容来源于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4.2节。
最大公因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将一个数拆分为几个互质的数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最大公因数这个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自主发现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方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和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四4第2课时《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应用过程,体会知识迁移、推理判断的学习方法。
2.经历画图验证的过程,感知数形结合思想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2.感受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板块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1.观察下面两幅图,说一说哪里不同。
2.汇报:生:第一幅图不都是整块正方形,后面有剩余;第二幅图都是整块的正方形,没有剩余。
3.追问:如果把上面图形看作给房间铺地砖,你认为哪种铺法好?为什么?预设生1:第二种,因为是整块砖,不用切割,不浪费。
生2:第二种,因为都是整块砖,看着舒服、漂亮。
4.过渡:同学们想不想当设计师?老师在装修房屋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操作指导以图形判断入手,引出铺地砖的实际问题,明确铺整块的且没有剩余的铺法好,揭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板块二探究讨论,寻求方法活动1探明题意1.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
小亮家储藏室的长方形地面长16 dm,宽12 dm。
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将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的),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2.出示自学提纲。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给出了哪些数据。
(2)铺地砖有什么要求?怎样才能做到用整块砖把地面铺满,选的正方形地砖的边长和储藏室的长、宽应是什么关系?(3)让我们求什么?3.学生汇报。
预设生1:储藏室长16 dm,宽12 dm。
生2: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将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的。
《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 知道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2. 熟练掌握用辗转相除法和因数分解法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 能够应用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2. 用辗转相除法和因数分解法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 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1. 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2. 最大公因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用法的理解。
2. 最大公因数在实际中应用的思维拓展。
【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
2. 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出问题:现在小明有16个糖,小红有24个糖,他们想要分完所有的糖后,每个人分到的糖一定相等,应该怎么分?2. 分组讨论思路解决问题。
3. 学生们分组交流并将自己的思路与答案展示出来。
4.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
二、讲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1. 定义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数。
2. 讲述求解最大公因数的辗转相除法和因数分解法的基本原理。
3. 指导学生练习使用辗转相除法和因数分解法求解最大公因数的例题。
三、最大公因数在实际中的应用1. 引出问题:小明用15个鸡蛋和25个面粉制作了许多蛋糕,每个蛋糕分别用了1个鸡蛋和2个面粉,问小明最多能制作多少个蛋糕?2. 关键词:“鸡蛋”、“面粉”、“蛋糕”。
3. 引导学生思考,用辗转相除法求解出鸡蛋和面粉的最大公因数,并验证无误。
4. 通过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将鸡蛋和面粉各除以最大公因数得出每个蛋糕需要的鸡蛋数量和面粉数量。
5. 用题目中的数据代入计算出小明最多能制作的蛋糕数量。
6. 分析本题思路的一般性,结合实际教育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
四、课堂思考和总结1. 提问:最大公因数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有哪些?2.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根据题目找到最大公因数并解决问题。
五年级下《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人教版
-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和性质;
-短除法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步骤;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如:给定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练习题:选取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求解最大公因数。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增强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探究最大公因数的性质和求解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年级下《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依据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五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节“求最大公因数”内容展开。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学会使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能够将最大公因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设计面积相等的矩形或正方形,计算物品的最优分配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平均分配物品或设计等面积图形的情况?”(如分配糖果、设计花园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最大公因数的奥秘。
2.提升数学应用意识: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和练习中,培养学生主动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数学美感:通过最大公因数在几何图形、数列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与和谐,提升数学美感。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导学案设计
(1)组织学生讨论选择地砖的方法。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3.概括方法。
(1)组织学生汇报操作结果。
(2)讨论:要满足用整块地砖铺满地面的要求,地砖的边长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1.(1)根据提问,讨论交流“整分米数”和“整块”的意义。
(2)根据“整块”的意义说明切割的地砖不符合要求。
提问:这道题和例题有没有相似之处?
2.课件出示教材64页7题。
3.开放训练。
写出12~20各数与5的最大公因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读题,分析题意并独立解答,同桌交流答案。
2.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独立完成后汇报。
3.有两根铁丝,一根长18 m,另一根长30 m,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不能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1)如果两个数互质,那么它们没有公因数。( )
(2)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
(3)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
二、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学习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明确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整分米数”和“整块”的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在铺地面时,有时剩余的部分放不下一块地砖,就要把地砖进行切割,那么这样做是否符合要求?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导学案设计
课题
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关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设计借助教材提供的铺地砖的情境,引导学生先分析问题,然后通过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的方法解决铺地砖的问题,使学生领悟到动手操作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2 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2 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这是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够将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引导学生将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2.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采用实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PPT、实际问题案例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知识,做好学习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和小华一共收集了30个贝壳,他们决定将这些贝壳平均分给他们的四个朋友。
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贝壳?他们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和求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质应用》导教案设计课题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质应用课型新讲课设计说明1.关注学生着手操作能力的培育。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本设计借助教材供给的铺地砖的情境,指引学生先剖析问题,而后经过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的方法解决铺地砖的问题,使学生意会到着手操作是解决实质问题的一种方法。
2.重视培育学生的发散思想。
在培育学生初步的逻辑思想能力的同时,也要存心识地培育学生的发散思想。
在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鼓舞学生沟通不一样的想法和解题方法。
同时,采纳多种形式的训练培育学生思想的矫捷性和灵巧性,以达到培育发散思想的目的。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 课件学生准备方格纸水彩笔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成效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分钟)1.指引学生回首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求下边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128和93.导入新课。
1.回首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求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全班沟通。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判断。
(1)假如两个数互质,那么它们没有公因数。
()(2)两个不一样的质数必定是互质数。
()(3)两个合数必定不是互质数。
()二、创建情境,着手操作,学习新知。
(20 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62 页例 3,指引学生察看情境图,明确要求。
(1)指引学生理解“整分米数”和“整块”的意义。
(2)指引学生思虑:在铺地面时,有时节余的部分放不下一块地砖,就要把地砖进行切割,那么这样做能否切合要求?2.初步感知。
(1)组织学生议论选择地砖的方法。
(2)指引学生着手操作,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3.归纳方法。
(1)组织学生报告操作结果。
(2)议论:要知足用整块地砖铺满地面的要求,地砖的边长必须切合什么条件。
1.(1)依据发问,议论沟通“整分米数”和“整块”的意义。
(2)依据“整块”的意义说明切割的地砖不切合要求。
《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案
《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案教案题目: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一、教学目的1. 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2. 感受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2.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录音机等。
3. 知识点: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常识梳理教师引入话题:“同学们,最大公因数(简称为最大公约数)是什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黑板上列举不同的答案,然后将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简单地进行讲解。
2. 概念讲解教师用图解法和举例法对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逐步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3. 求法讲解教师从分解因数、相除法、辗转相除法等角度,详细介绍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特别是辗转相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过程。
4. 实际应用教师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花圃中植树的规划、工地上材料的选用等等。
5. 练习与对话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出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将结果在班级中进行对话和比较,以此深化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双师型教学法。
2. 任务型教学法。
3. 组间交流。
五、教学效果1. 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学生体验到了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3. 学生通过练习和对话,加强了对最大公因数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学重点: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求法中的“约数”概念和辗转相除法中的细节。
3. 教学方法:采用双师型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和比较中加深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
4. 教学体验: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但是部分学生在辗转相除法中的计算容易出现错误。
教师需要更多耐心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2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说课稿)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2 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是一节实践应用课,主要内容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能够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基本能力,但是对于如何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及其实际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际问题案例、学习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新课导入:介绍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进行讲解和演示。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决。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5.总结提升: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最大公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1.找出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
2.将公有质因数连乘起来。
3.问题驱动: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因数与倍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求最大公因数方面,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总结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制作课件,内容包括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题以及相关的情境图片等。
2.教学素材:教师准备一些纸牌、小棒等教具,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练习题:教师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明和小华一起玩纸牌游戏,他们要求每轮游戏的纸牌数都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请问小明和小华应该如何选择纸牌?”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四_4_第2课时《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学课件
用边长是2dm的正方形地砖铺,长边上用了8块,宽边上用了6块,一共用 了8×6=48(块)地砖,正好铺满地面。
操作验证
3dm 3dm
用边长是3dm的正方形地砖铺,宽边上用了4块,长边上用了5块后,余 1dm,所以不能用整块地砖铺满地面。
操作验证4dm 4dm Nhomakorabea用边长是4dm的正方形地砖铺,长边上用了4块,宽边上用了3块,一共用 了4×3=12(块)地砖,正好铺满地面。
巩固应用
2.有三条彩带,长度分别是18cm、24cm、30cm。现在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 小段,每条彩带都不能有剩余,每段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思路分析:要求每段最长是多少厘米,就是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再分别 用这三个数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条彩带可以截成的段数,加起来就 是一共可以截成的段数
16和12的公因数有1,2,4,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可以选边长是1dm、 2dm、4dm的正方形地砖。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最大是4dm。
操作验证
1dm 1dm
用边长是1dm的正方形地砖铺,长边上用了16块,宽边上用了12块,一共 用了16×12=192(块)地砖,正好铺满地面。
操作验证
2dm 2dm
巩固应用
1.王阿姨准备把一张长40cm,宽30cm的长方形纸板剪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 方形。(边长是整厘米数,并且没有剩余)
剪成的正方形的边 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一共可以剪成多少 个这样的正方形?
解答:因为40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10,所以剪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10cm。 (40÷10)×(30÷10)=12(个)
探究新知
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 砖必须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大公因数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大公因数的应用》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大公因数的应用》人教新课标,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以及最大公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最大公因数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学会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将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明和小刚共有18个同样长的木棒,小明有9根,小刚有12根,他们最多可以同时拿走多少根木棒?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出18、9和12的最大公因数。
1.求18的因数:1、2、3、6、9、18。
2.求9的因数:1、3、9。
3.求12的因数:1、2、3、4、6、12。
4.找出18、9和12的公共因数:1、3、6。
5.最大公因数是6。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组数,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并说明求解过程。
五年级下第2课时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五年级下第2课时最大公因数的应用在我们五年级数学的学习中,最大公因数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在数学课本里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不少的应用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奇妙用途吧。
想象一下,学校要举办一场文艺演出,老师准备把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排练。
五年级一共有 36 名同学,老师想让每个小组的人数相等,而且组数尽可能多。
这时候,最大公因数就派上用场啦。
首先,我们要找出36 的因数有哪些。
36 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接下来,我们就要思考,怎样分组才能让组数最多呢?这就需要找到 36 因数中最大的那个,能同时整除 36 的数,也就是最大公因数。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36 和 18 是最大公因数,所以可以分成 2 组,每组 18 人。
但这样组数就不是最多的。
再看,36 和 12的最大公因数是 12,所以可以分成 3 组,每组 12 人。
继续分析,36和 9 的最大公因数是 9,可以分成 4 组,每组 9 人。
36 和 6 的最大公因数是 6,可以分成 6 组,每组 6 人。
36 和 4 的最大公因数是 4,可以分成 9 组,每组 4 人。
36 和 3 的最大公因数是 3,可以分成 12 组,每组 3 人。
36 和 2 的最大公因数是 2,可以分成 18 组,每组 2 人。
36 和1 的最大公因数是 1,可以分成 36 组,每组 1 人。
但显然每组 1 人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组数最多的情况是分成 12 组,每组 3 人。
再比如,我们要把一张长 24 厘米、宽 18 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且纸没有剩余。
那么剪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呢?这其实就是求 24 和 18 的最大公因数。
我们先来分别列出 24 和 18 的因数。
24 的因数有 1、2、3、4、6、8、12、24,18 的因数有 1、2、3、6、9、18。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的应用共23页文档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创设问题情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掌握新知。
以铺地砖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要铺边长为整分米数的地砖而且要求是整块数,引出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重要性,揭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
2.鼓励自主探究,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本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发现可以选择的地砖,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这几种可以选择的地砖的边长与长方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中经历数学问题转化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不想当设计师?老师在装修房屋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老师遇到了什么难题。
学生汇报。
预设生1:要给长16 dm、宽12 dm的贮藏室铺地砖。
生2: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
生3: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的。
2.合作探究。
(1)学生分组讨论。
用长方形方格纸代表长16 dm、宽12 dm的贮藏室地面,每个方格可以代表边长是1 dm的正方形。
小组讨论一下,正方形地砖的边长可以是几分米呢?(学生操作)(2)学生组内交流。
①边长是1 dm。
长边、宽边可以分别铺几块呢?能用整块数地砖铺满吗?(长边16块,宽边12块,能铺满)②边长是2 dm。
长边、宽边可以分别铺几块呢?能用整块数地砖铺满吗?(长边8块,宽边6块,能铺满)③边长是3 dm。
长边、宽边可以分别铺几块呢?能用整块数地砖铺满吗?(长边5块,宽边4块,不能铺满)④边长是4 d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附答案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课时测评方案基础练
1.王阿姨准备用一张长40 cm、宽30 cm的长方形纸板剪出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边长是整厘米数,并且没有剩余)
2.鑫鑫花店在母亲节到来之际,用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
52朵36朵
3.一幅瓷砖画的尺寸如下图所示,这幅瓷砖画由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瓷砖拼成。
每块正方形瓷砖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
综合练
4.把26个苹果和21个梨分给小朋友,使每个小朋友分得苹果的个数相同,分得梨的个数也相同,结果苹果多2个,梨多1个,最多能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和几个梨?
5.有三条彩带,长度分别是18 cm、24 cm、30 cm。
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条彩带都不能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参考答案
1.40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10,所以剪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10 cm。
(40÷10)×(30÷10)=12(个)
2.4束
3.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15,所以每块正方形瓷砖的边长最大是15 cm。
4.最多能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6个苹果和5个梨。
5.18,24,30的最大公因数是6,所以每小段最长是6 cm。
一共可以截成12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