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资料:常见病脉归类简表
常见病脉脉象
常见病脉脉象由于对脉象感觉与体会的差异,历代医家对常见病脉的分类和命名亦存在着差别。
《内经》记载有二十一种脉象,《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二十六种,《脉经》总结分为二十四种,《景岳全书》只分为十六种脉,《濒湖脉学》、《三指禅》则分为二十七种,《诊家正眼》增疾脉而为二十八脉,《脉理求真》增至三十种,《辨证录》则更有三十八脉之多。
近代临床所提及的脉象,有浮、沉、迟、数、洪、细、虚、实、滑、涩、弦、紧、结、代、促、长、短、缓、濡、弱、微、散、芤、伏、牢、革、动、疾等二十八种。
(一)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可理解为“浅脉”,形容为“浮如水漂木”、“浮如水上负轻舟”。
其脉象特征是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
因此,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
【临床意义】一般见于表证。
【机理分析】浮脉为阳脉,《内经》称为毛脉,在时应秋,在脏应肺。
桡动脉部位浅表而显浮象,瘦人肌薄而见浮脉,夏秋脉象偏浮,皆属常脉。
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向外的表现。
外邪侵袭肤表,卫阳抗邪于外,人体气血趋向于肤表,脉气亦鼓动于外,故见浮脉。
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
外感风寒,则寒主收引,血管拘急,故脉多浮紧;外感风热,热则血流薄急,故脉多浮数。
【相类脉】1.散脉脉象特征:浮取散漫,中候似无,沉候不应,并常伴有脉动不规则,时快时慢而不匀(但无明显歇止),或脉力往来不一致。
故散脉为浮而无根之脉,形容其为“散似杨花无定踪”。
临床意义:多见于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败,尤其是心、肾之气将绝的危重病症。
机理分析:由于气血虚衰,精气欲竭,阴不敛阳,阳气离散,脉气不能内敛,涣散不收,无力鼓动于脉,以致浮大无根,至数不匀。
2.芤脉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芤脉的脉象特点是应指浮大而软,按之上下或两边实而中间空。
说明芤脉位偏浮、形大、势软而中空,是脉管内血量减少,充盈度不足,紧张度低下的一种状态。
常见病脉归类简表(排版打印版)
按
始
得
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里证
伏
重按推至筋骨始得
邪闭、厥病、痛极
弱
沉细无力
阳气虚衰、气血俱虚
牢
沉按实大弦长
阴寒内积、疝气、癥积
迟
脉
类
一息不足四至
迟
一息不足四至
寒证,亦见于邪热结聚
缓
一息四至,脉来怠缓
湿病,脾虚,亦见于平人
涩
往来艰涩,迟滞不畅
精伤、血少,气滞、血瘀,痰食内停
结
迟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阴盛气结,寒痰瘀血,气血虚衰
数
脉
类
一息五至以上
数
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
热证,亦主里虚证
疾
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热证,亦主里虚证
促
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阳热亢盛,瘀食停积,脏气衰败
动
脉短如豆,滑数有力
疼痛,惊恐
虚
脉
类
应
指
无
力
虚
举按无力,应指松软
气血两虚
细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气血俱虚,湿证
微
极细极软,似有似无
气血大虚,阳气暴脱
代
迟而中止,止有定数
大
脉体宽大,无汹涌之势
健康人,病进
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伤
短
首尾俱短,不及本部
有力主气郁,无力主气损
实
脉
类
应
指
有
力
实
举按充实而有力
实证,平人
滑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
痰湿、食积、实热,青壮年,孕妇
弦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肝胆病、疼痛、痰饮等,老年健康者
常见病脉归类简表
常见病脉归类简表(1)浮脉与芤脉、革脉、散脉:四种脉象的脉位均表浅,轻取皆可得。
不同的是浮脉举之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形不大不小;芤脉浮大无力,中间独空,如按葱管;革脉是浮取弦大搏指,外急中空,如按鼓皮;散脉是浮而无根,至数不齐,脉力不匀。
(2)沉脉、伏脉与牢脉:三种脉象的脉位均在皮下深层,故轻取不应。
不同的是沉脉重按乃得;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须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时伏而不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3)迟脉与缓脉、结脉:三者脉率均小于五至。
但迟脉一息不足四至;缓脉虽然一息四至,但脉来怠缓无力;结脉不仅脉率不及四至,而且有不规则的歇止。
(4)数脉与疾脉、滑脉、促脉:四种脉象的共同点是脉率均有快于正常脉象的感觉。
不同的是数脉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疾脉一息七八至;滑脉仅指脉形往来流利,应指圆滑似数但并不数;促脉不仅脉率每息在五至以上,且有不规则的歇止。
(5)细脉与微脉、弱脉、濡脉:四种脉象都是脉形细小且脉势软弱无力。
细脉形小而应指明显,主要从脉搏的形态而言;微脉则极软极细,按之欲绝,若有若无,起落模糊,不仅从脉形言,而且主要指脉搏的力量弱;弱脉为沉细而无力;濡脉为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即得,重按反不明显。
(6)实脉与洪脉:二者在脉势上都是充实有力。
但实脉应指有力,举按皆然,来去俱盛;而洪脉状若波涛汹涌,盛大满指,来盛去衰。
(7)短脉与动脉:二者在脉搏搏动范围上都较小,仅关部明显。
但短脉常兼迟涩;动脉其形如豆,常兼滑数有力之象。
(8)结脉与代脉、促脉:三者均属有歇止的脉象。
但促脉为脉数而中止,结脉为脉缓而中止,二者歇止均不规则;代脉是脉来一止,其脉率可快可慢,且歇止有规则,歇止时间较长。
脉诊表格汇总
病名四诊可能症状辩证1、高血压1、脉诊:有不同程度的硬脉出现,通常伴有浊脉,心率快与心率慢均有,少数患者也可以出现涩脉。
2、其他:舌体胖,有不同程度齿痕出现,舌苔多于根部有黄苔,少数无苔,嘴唇色偏紫,轮廓乳头有数量不一肿大,手掌大小鱼际红白相间,舌系带下经脉瘀滞。
睡眠状态欠佳,有不同程度头晕或头疼经常出现,部分患者有嗜食肥腻食物的欲望,心慌、胸闷现象也可发生。
查血脂偏高,血压上升,少数心率慢,且血压不高有涩脉者,易发生脑梗塞或新机梗塞。
根据中医辩证可将本病分为三型:1、肝阳上亢型表现为头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面红目赤,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有力。
2、肝肾阴虚表现为头部空虚感,头痛,眩晕,耳鸣,面部潮红,手足心热,腰膝无力,易怒,心悸,失眠,健忘,舌红而干,苔薄或少苔,脉弦细或沉细。
3、阴阳两虚表现为严重眩晕,走路觉轻浮无力,面色白,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舌质白或无苔,脉沉紧。
脑瘤左寸有涩脉出现,但往往无浊、硬脉,弦脉可出现于双侧。
睡眠差,头痛,呕吐,癫痫,有不同程度或类型的瘫痪,视野障碍同时伴有精神症状。
脑瘤为髓海之病,多是痰湿之邪凝聚于脑,颅内气滞血瘀,颅内压增高,脉络受阻,日久化热动风,风火嚣张,又可损伤阴津,而致肝肾不足,耗津脱营,邪毒积聚,而诸多病机又可相互作用,正气益伤邪壅益甚,而使头痛呕吐抽搐诸症持续不得缓解,而成胶固之疾。
其他诊脉左寸有不同程度的弦脉出现不论任何病症,左寸弦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梦境出现。
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
病名四诊可能出现的症状辩证咽喉炎1、脉诊:脉浮数,久病有弱脉出现。
2、舌苔黄白,大多舌乳头有不同数量的充血,咽部充血,有滤泡,扁桃体肿大,悬雍垂充血水肿。
急性发作发热有规律,精力不济,咽喉有异物感或疼痛。
本病多有外感风热、食辛辣炙煿之品或久病虚阳外越所致。
支气管炎1、脉诊:右寸远心端点点弦,往往伴浮脉。
中医——28种脉象
中医——28种脉象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
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中医学名词。
手指感到的脉动征象。
有浮、沉、迟、数(shuò)等二十多种。
人有疾病,脉象常发生相应的变化和反映,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之一。
脉动应指(指头)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显现部位、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方面。
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
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
血液循行于龉苤?校??诵脑嗟闹鞯甲饔猛猓?贡匦胗懈髟嗥鞯男?髋浜稀7纬?俾觯?词茄?杏谌?淼难?鼍?阌诜?,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的统摄;肝藏血,肝主疏泄,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且精可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
故脉象的形成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而且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六腑的变化。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中医脉的分类
中医脉的分类中医脉的分类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和摸诊患者的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
根据中医理论,中医脉可以分为正常脉象和异常脉象两大类。
一、正常脉象1. 缓脉:脉搏跳动缓慢,节律规律,代表人体气血运行缓慢,常见于气血不足、阳虚等情况。
2. 数脉:脉搏跳动较快,节律规律,代表人体气血运行过快,常见于热病、肝火旺盛等情况。
3. 弦脉:脉搏跳动有力,节律规律,类似琴弦振动,代表人体气血充盈,常见于体力充沛、阳气旺盛等情况。
4. 滑脉:脉搏跳动柔和而滑利,节律规律,代表人体气血运行顺畅,常见于健康人群和体质良好的人。
5. 虚脉:脉搏跳动弱无力,节律不规律,代表人体气血不足,常见于虚劳、阴虚等情况。
二、异常脉象1. 洪脉:脉搏跳动强有力,节律不规律,代表阳气亢盛,常见于高热、怒气冲动等情况。
2. 小脉:脉搏跳动弱无力,节律不规律,代表阴气亢盛,常见于虚症、阴虚等情况。
3. 细脉:脉搏跳动细弱,节律不规律,代表气血运行不畅,常见于气血不足、血瘀等情况。
4. 线脉:脉搏跳动细弱如线,节律不规律,代表气血不足,常见于虚寒、阳虚等情况。
5. 濡脉:脉搏跳动滑利而沉缓,代表人体湿邪内盛,常见于湿热、湿寒等情况。
三、其他特殊脉象1. 双脉:即两根脉搏同时出现,代表一些特殊的疾病情况,如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 异常脉象:即非正常脉象中的其他脉象表现,代表某些特殊的疾病情况,如鼓脉、吐脉等。
中医脉象的分类是中医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观察和摸诊患者的脉搏,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然而,脉象的判断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准确的观察技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慎重对待。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中医脉象的分类和意义,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常见病病名
月经不定期
产后身痛
不孕症
月经过多、过少
三、妊娠病
产后恶露不绝
阴痒
经期延长
妊娠恶阻
阴挺
经间期出血
妊娠腹痛
崩漏、闭经、痛经
胎漏、胎动不安
经行乳房胀痛
滑胎
六、计划生育
经行头痛、感冒
子肿
避孕
经行身痛、泄泻
妊娠小便不淋痛
人流
经行浮肿、吐衄
输卵管结扎
经行情志异常
绝经前后诸证
中医儿科
概念、表现、病因、病机、病位、诊断、鉴别、辨证论治、方药、预后
一、呼吸系统
二、循环系统
三、消化系统
四、泌尿系统
慢阻肺
心力衰竭
消化性溃疡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肺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胃癌
尿路感染
支气管哮喘
心律失常
肝硬化
肺炎
原发高血压
原发肝癌
原发支气管肺癌
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
五、血液系统
六、分泌与代谢
七、结缔组织病
八、神经系统
缺铁性贫血
甲亢
类风湿关节炎
脑梗死
再生障碍性贫血
糖尿病
中内
概念、表现、病因、病机、病位、诊断、鉴别、辨证论治、方药
一、肺系病
二、心系病
三、脑系病
四、脾胃系
感冒
心悸
头痛Biblioteka 胃痛咳嗽胸痹眩晕
痞满
哮病
不寐
中风
呕吐
喘证
痫病
噎膈
肺痈
痴呆
呃逆
肺痨
腹痛
痢疾
便秘
五、肝胆系
六、肾系
七、气虚津液病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试、实践技能考试80个穴位表格记忆(重点内容版)
(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脾胃肠腑病证
①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 病②证逆气里急、气上冲 直刺0.6~1.2寸 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三阴交
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 后缘。
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
症,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 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
下肢痿痹
阳萎、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
鸣等胃疾
遗尿、遗精、阳萎、早泄、不育等 头晕、耳鸣、耳聋、腰酸 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
生殖泌尿系疾患
痛等肾虚病证;腰痛
妇科病证;慢性腹泻
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 病证
腰腿痛
斜刺0.5~0.8寸 直刺0.5~l寸 直刺0.8~1.2寸
胱 经
次髎
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 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①小便不利;②遗精、疝气等男科 疾病。
手 少
外关(八脉 交会穴,通
阳维脉)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 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①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 头面五官病证;②瘰疬;③胁肋痛
舌强不语、暴喑(心开窍 直刺0.3~0.5寸。留针
于舌)
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高血压
直刺0.3~0.5寸
后溪(输穴 、八脉交会 穴,通督脉
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 肉际凹陷中。
①耳聋,目赤(经脉所过)
手太阳 小肠经
天宗
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 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 ①(盗汗)疟疾 ;②癫狂 直刺0.5~l寸。治手指
所属 经络
穴位
定位
主治
所属经络病症(远治)
局部病症(近治)
28脉分类比较表
28脉分类比较表一、分类1. 浮脉类:包括浮脉、散脉、芤脉、动脉。
2. 沉脉类:包括沉脉、伏脉、牢脉、弱脉。
3. 迟脉类:包括迟脉、缓脉、涩脉、结脉。
4. 快脉类:包括数脉、滑脉、紧脉、促脉。
二、28脉名称1. 浮脉2. 散脉3. 芤脉4. 动脉5. 沉脉6. 伏脉7. 牢脉8. 弱脉9. 迟脉10. 缓脉11. 涩脉12. 结脉13. 数脉14. 滑脉15. 紧脉16. 促脉三、脉位每种脉象的脉位均有其特定的位置,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浮、沉、迟、快等几种类型。
具体位置需要在实践中掌握。
四、脉象特征每种脉象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如浮脉轻按即得,沉脉重按始觉等。
具体特征需要在实践中掌握。
五、主病每种脉象对应不同的疾病,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等。
具体对应关系需要在实践中掌握。
六、常见病因每种疾病的常见病因也有所不同,如感冒多因外感风寒所致,腹泻多因饮食不节所致。
具体病因需根据疾病种类判断。
七、鉴别诊断在进行疾病诊断时,对于一些脉象相似但病因不同的疾病,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以下是一些常见脉象的鉴别诊断:1. 浮脉与散脉的鉴别:浮脉轻按即得,主表证;散脉则脉象散乱无序,主气血耗散、脏腑虚弱。
2. 沉脉与伏脉的鉴别:沉脉重按始觉,主里证;伏脉则脉象极沉,不易察觉,主邪气闭阻、气血瘀滞。
3. 迟脉与缓脉的鉴别:迟脉来去缓慢,主寒证;缓脉则脉象缓慢而规律,主气血不足、脏腑虚弱。
4. 快脉与数脉的鉴别:快脉来去急促,主热证;数脉则脉象快速而有力,主热邪内蕴、气血瘀滞。
5. 动脉与滑脉的鉴别:动脉则脉象跳动无规律,主气血紊乱、脏腑失调;滑脉则脉象往来流利,主痰饮内停、湿热内蕴。
6. 牢脉与实脉的鉴别:牢脉则脉象坚硬有力,主实热内盛、痰瘀互结;实脉则脉象充实有力,主实证、热证。
八、调养方法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因,需要采取不同的调养方法,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的调养方法:1. 感冒:感冒多因外感风寒所致,调养方法包括多休息、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易消化等。
28种脉象及主病
28种脉象及主病28种脉象及主病1.浮脉(1)体象: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2)病证:主表证。
外邪侵袭体表气血抗邪于外,故脉浮,且浮而有力。
若内伤久病体虚,或阴虚阳无所依,虚阳外越脉也见浮,但浮而无力。
(3)分部:左寸脉浮,伤风发热,头痛目眩;浮在左关,脘满胁胀,恶心厌食烦闷;左尺得浮,膀胱风热,便赤涩淋痛,下肢肿痛。
右寸脉浮,感冒风邪,咳嗽痰多,胸满气短;浮在右关,腹胀脘满不能食,灼心胃痛;右尺得浮,淋浊便血,关节肿痛,风热客手下焦。
(4)兼脉: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浮而兼迟为表寒,浮而兼洪为表热;浮而兼缓为中风风湿,浮而兼濡为暑;浮而兼实为阳盛,浮而兼滑为风;浮而兼散为极虚,浮而兼细为气虚;浮而兼涩为血虚。
2.沉脉(1)体象:沉行筋骨,如水投石之有余,举之不足(2)病证:主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3)分部:沉在左寸,胸部寒痰壅胸满,心悸气短,胸痛头眩;左关得沉,肝郁胁痛,脘胀腹满,食少心烦喜怒;左尺沉脉,肾寒腰痛小便频浊,少腹胀满。
右寸沉脉,肺寒停饮,胸满胸痛,咳喘气短,不尼以息;右关得沉,胃中积滞,脘满腹胀,纳呆胃痛;右尺脉沉,腰痹疝痛,小便不畅少腹胀。
(4)兼脉:沉滑脉为痰食,脉沉实内有积滞,沉数主内热,脉沉紧则阴寒冷痛,脉沉弦痰饮壅闭,脉沉缓内郁寒湿,沉涩为血虚气滞,脉沉微为阳微气虚。
3,迟脉(1)体象: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2)病证:寒证。
有力为积冷实证,无力为虚寒证。
(3)分部:左寸脉迟,胸中寒痹滴痛,精神不振;迟在左关,肢体拘急,脘满胁胀心烦闷;左尺得迟,肾虚便泄腰酸痛,女子不月。
右寸脉迟,肺气寒冷胸闷痛,痰滞气短兼咳逆;迟在右关,脾寒胃冷,食不化,积滞不行;右尺得迟,腹部胀痛,腰酸泄泻。
(4)兼脉:迟而兼浮为表寒,迟而兼沉为里寒:迟而涩为血寒,迟而弦为寒痰迟而细小气虚血少,脉迟兼实,为内有郁热或积滞。
4.数脉:(1)体象: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常见病脉一览表
常见病脉一览表(附指法)
指法:食指候寸,中指候关,无名指候尺
1.举法: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以体察脉象,又称“浮取”“轻取”。
2.按法:用重指力按至筋骨,以体察脉象,又称“沉取”“重取”。
3.寻法:用指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左右推寻或在寸关尺三部指指交替,细细寻找动脉最明显部位,或调节最适当力度,以捕获最丰富脉象信息。
4.循法:用指目沿脉道的轴向上下指指相移的诊脉方法,以体会脉动应指范围的长短和脉膊的虚实。
5.推法:用指目对准脉脊后,顺应脉膊的动势,左右内外微微推动,以进一步体会脉的快慢及脉搏的力量和趋势。
6.总按:用三指同时用力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手脉象的形态、脉位的沉浮等。
7.单按: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
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的脉象形态。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上)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上)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脉诊的常用脉象,经历了一个逐渐规范的过程。
历史表明,《脉经》以前,脉象名称很繁杂,多达数十种,一般没有严格的脉形规范。
如浮、沉、大、小、滑涩、细、迟、疾、代、钩、盛、躁、喘、数、弦、濡、弱、轻、虚、实、长、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等。
《脉经》成书时期,经古代医家筛选,脉诊的常用脉象定为二十六种。
即浮、沉、迟、数、滑、涩、长、短、洪、细、虚、实、弦、紧、缓、散、革、芤、微、濡、弱、伏、促、动、结、代。
这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有一定的脉形规范,基本上可以概括对脉象变化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
这是脉诊形成完整体系和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
从《脉经》以后,历代医家都是沿用《脉经》流传下来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
近两千年以来,后人对二十六种脉象虽有补充,但总的看,都未超过《脉经》的水平。
因此,迄今为止,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仍以《脉经》为典则。
《脉经》的记载表明,在脉诊形成独立学科的历史时期,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常用脉象只有二十六种。
并且,每一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分别针对寸口脉相关方面的变化。
这二十六种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基本上概括了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
如脉体大小、长短、至数、脉位、脉形、脉律、脉势、流利程度、间歇次数或非窦性心律的脉形等,所以,这二十六种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错综复杂的脉象,能够满足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需要。
然而,现已证实,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其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未全部流传后世,其中,有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了,有的已被误解。
由此导致,脉诊的适用范围和诊断作用受到很大影响。
比如,革脉、动脉、代脉、散脉、微脉、缓脉等,这都是脉诊的常用脉象,但是,近代以来,这些脉象很少发挥作用,甚至很少有人再用这些脉象。
脉象主病表
一、读脉书首先要说明的,是初时学习脉诊,必须将脉书读熟,王叔和的脉经,李濒湖的脉学。
所谓脉书不厌百回读,而且不仅要熟读,还要烂读,烂,像吃的肉一样,必须烂,才不要嚼。
这样,然后才可以谈切脉的道理。
二、关于呼吸定脉初学脉时,要仔仔细细的以呼吸定脉,后来纯熟了,就不必数呼吸,而且要闭住呼吸,再细心听脉。
切不要虚应故事,以为诊脉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三、锻炼看脉知病的方法]看脉知病,不是不可能的,但要苦打苦炼。
有极大部分的人,一面看脉,一面问病人:头痛吗胸痛吗这样,便不会看见脉,所以学习脉诊,要先看脉,切莫忙着问病,慢慢的自然便能够体会脉象所反映的病症了。
四、脉学的基本精神脉是两种相对的:有数,就有迟,有滑,就有涩,有大,也有小,有短,也有长。
从相对的当中,找出它所反映的病症和疾病的机理,作为诊断和处方的依据。
五、平人脉和病时脉常脉和病脉不同,以缓为平,以独为病。
这在张景岳已经有较详的论述。
独是什么独就是不同。
脉有三部,两手六部;如五部同等,一部不同,那便是病。
所谓不同,是独大、独小、独虚、独实。
六、脉象可以反映生死和寿夭性情不但平人有平人的脉,病人有病人的脉,而且据脉断病,可知生死。
七怪脉如出现,那多数是死脉,不能得生。
久病的脉,有胃气则生。
所谓胃气的脉,就是所谓“‘阿阿缓若春杨柳’”,善状胃状者也。
六部俱如是象,则俱有胃气”。
此外,尺为生命之根,尺部无力细微,病状虽轻,而脉象所指示的真实病情,是岌岌可危的。
若是两尺无力,而又浮散,那么生命不能超过三天。
据脉还可以知道情绪的起伏,定其喜怒:心脉浮大,主心有喜,六脉沉伏,主忧思失志,无精打采,胃纳欠佳。
同时,还能从脉上征验一个人的性格:脉数疾的,则性情急躁,脉柔顺和缓的,则人亦和蔼。
脉象不但可以察知平人的性情,而且能够看出寿命的长短。
例如人长脉短,为大损,寿命只能有30岁。
人短脉长,也是一种大损,寿命只能有40岁,平人脉长,为长寿之征。
\看脉既可以知寿夭,那么脉象表征病情的顺逆,不是不可能测验的。
中医常见病脉:弦脉等12种脉象与主病汇总!建议收藏
中医常见病脉:弦脉等12种脉象与主病汇总!建议收藏疾病反应于脉象的变化,即为病脉。
一般来说,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以及个体生理特异之外,均属病脉。
病脉分为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长脉、短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濡脉、缓脉、微脉、弱脉、散脉、芤脉、革脉、牢脉、伏脉、动脉、代脉、结脉、促脉、疾脉28 种。
临床上常见的有16种,不过今天医时代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病脉有12种。
弦脉与主病:[脉象]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等。
弦大兼滑,阳热为病;弦紧兼细,阴寒为病;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也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难治。
其他脉象及主病详见下表。
总结: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细脉主虚证。
综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12种常考病脉,是我们医时代老师总结的: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涩脉、细脉、洪脉、弦脉、代脉等等,其中常考的为弦脉。
2015-综合分析题某女,32岁,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月经不调,因胃痛1周就诊,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烧心泛酸,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
3、该患者舌红提示属于()A.虚寒证B.实热证C.虚热证D.瘀血证E.痰湿证4、该患者弦脉提示病位相关之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B、A【解析】分别考查四诊中的望诊与切诊中的舌象与脉象。
红舌主热证,常见于里实热证;弦脉所主病证为肝胆病、痛证、痰饮等,因此提示病位相关之脏为肝。
2014-多项选择题5、弦脉主病包括()A.肝胆病B.实热C.痰饮D.瘀血E.痛证【答案】ACE【解析】考查常见病脉的所主病证。
弦脉所主病证为肝胆病、痛证、痰饮等。
弦大兼滑,阳热为病;弦紧兼细,阴寒为病;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也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难治。
25种常见病的脉象
25种常见病的脉象只用中医的病证分析方法,告知患者属于“气虚”“血虚”“肝胃不和”“肾不纳气”等,患者往往如坠云里雾。
颈椎增生、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糖尿病分别从哪些脉象诊查?中医脉象的定位,大致取《医宗金鉴》的脉象脏腑分布图。
左手脉象,从手到肘,寸部:心、膻中;关部:肝、胆;尺部:肾、膀胱、小肠。
右手脉象,从手到肘,寸部:肺、胸中;关部:脾、胃;尺部:肾、命门、大肠。
一、切脉部位所主(一)、左手1、寸部浮取为小肠;沉取为心脏(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太阳经,心为少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2、关部浮取为胆;沉取为肝脏(肝与胆相表里,胆为少阳经,肝为厥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3、尺部肾阴(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二)、右手1、寸部浮取为大肠;沉取为肺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阳明经,肺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2、关部浮取为胃;沉取为脾(脾与胃相表里,胃为阳明经,脾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3、尺部为肾阳也主膀胱(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膀胱为太阳经)(三)、整体来看1、寸主上焦(包含头部、颈部、咽、甲状腺、喉、食道、心、肺、乳腺及上肢等)。
2、关主中焦(包含胃、脾、肝、胆、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3、尺主下焦(肾、膀胱、子宫及附件、生殖器、下肢)二、常见病脉象(一)、脑动脉硬化,从左关部肝胆脉象诊查,左关脉肝脉或胆脉涩滞不通,都可能是脑动脉硬化症。
患者还可能是脂肪肝、肝硬化等,这需要进一步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主观感受判断,假如左关脉瘀滞,患者有头晕、头胀、头痛症状,几乎可以肯定是脑动脉供血不足。
某些动脉硬化患者表现为胆脉瘀滞(关脉下部),其实这有区别。
表现为肝脉瘀滞的患者多是大脑中动脉硬化或者斑块,表现为胆脉瘀滞的动脉硬化患者多是椎动脉供血不足。
脑血栓的脉诊也在肝胆脉,只不过瘀滞情况比一般动脉硬化严重。
而脑出血和脑血栓对比,前者的瘀滞比较轻,但是脉象往往弦数或浮数,这是因为脑出血患者大多属血热阴虚。
十四经脉主病简表
分布部位
胸旁(中府)→上肢内侧前→大指(少商) 属肺,络大肠
次指(商阳)→上肢外侧前→肩前→颈→鼻旁 (迎香) 属大肠,络肺 目下(承泣)→面周→颈前→胸腹第二侧线 →下肢外侧前→次趾(历兑)
手太阴 (主肺)
手阳明 (主津)
足阳明 (主血)
属胃,络脾
足太阴 (主脾)
大趾内(隐白)→下肢内侧前、中→胸腹第三 侧线(大包) 属脾,络胃
足太阳 (主筋)
足少阴 (主肾) 手厥阴 (主脉) 手少阳 (主气)
足少阳 (主骨)
足厥阴 (主肝)
大趾外(大敦)→下肢内侧中、前→阴部→胁 部(期门) 属肝,络胆
督脉 (主阳)
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 络脑
任脉 (主阴)
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 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当所过支转筋,筋痛,内急,心承伏梁 当所过者支转筋,腋下,腋后廉痛,绕肩 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 乃得视 小趾支,跟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 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
足下转筋及所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痫、瘛 痉
当所过者支、转筋、胸痛,息贲
当所过者支、转筋、舌卷
支,转筋,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季胁 痛,上引缺盆鹰乳……
经
脉
络 脉
实:手锐掌热 虚:呵欠,小便遗数 。 实:龋齿、耳聋。 虚:齿寒、痹膈。
肺胀满,喘,咳,上气,烦心,胸满, 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肩背痛,风 寒汗出,小便数而欠,少气不足以息。 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 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脉所过者热 肿(或)寒栗 振寒,颜黑(赤),恶人与火,惊,心 心欲动,腹胀,狂、疟、温淫、汗出、 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 水肿,循膺乳……足跗上皆痛,中指不 用。身以前热(或)寒栗,消谷善饥 (或)胀满。 舌本强痛,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 噫,身体皆重。烦心,心下急痛,溏瘕, 泄,水闭;黄疸,不能卧,股膝内痛,大 趾不用。 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目黄,胁痛,臑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嗌痛,颔肿,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 臑外后廉痛 头痛,目似脱……痔,疟,狂,癲疾,头 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 腨脚皆痛,小趾不用。 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喘、 心如悬善恐。口热,舌干,咽肿,上气, 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 胸胁支满,心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 耳聋,嗌肿,喉痹,汗出,目锐眦痛,颊 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口苦,心胁痛,不能转侧,面微有尘,体 无膏泽,头角颔痛,目锐眦痛,腋下肿, 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 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脉象分类与主病
脉象分类与主病(1)浮脉类:浮脉类的脉象,有浮、洪、濡、散、芤、⾰六脉。
因其脉位浅,浮取即得,故归于⼀类。
①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不空,举之泛泛⽽有余,如⽔上漂⽊。
【主病】表证、虚证。
【脉理】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部位,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抵抗,脉⽓⿎动于外,脉应指⽽浮,故浮⽽有⼒。
内伤久病体虚,阳⽓不能潜藏⽽浮越于外,亦有见浮脉者,必浮⼤⽽⽆⼒。
②洪脉【脉象】洪脉极⼤,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热证【脉理】洪脉的形成,由阳⽓有余、⽓壅⽕亢,内热充斥,致使脉道扩张,⽓盛⾎涌,故脉见洪象。
若久病⽓虚或虚劳,失⾎,久泄等病证⽽出现洪脉,是正虚邪盛的危险证候或为阴液枯竭,孤阳独亢或虚阳亡脱。
此时,浮取洪盛,沉取⽆⼒⽆神。
③濡脉【脉象】浮⽽细软,如帛在⽔中。
【主病】虚证,湿证【脉理】濡脉在主诸虚,若为精⾎两伤,阴虚不能维阳,故脉浮软,精⾎不充,则脉细;若为⽓虚阳衰,虚阳不敛,脉也浮软,浮⽽细软,则为濡脉。
若湿邪阻压脉道,亦见濡脉。
④散脉【脉象】浮散⽆根,⾄数不齐。
如杨花散漫之象。
【主病】元⽓离散【脉理】散脉主元⽓离散,脏腑之⽓将绝的危重证候。
因⼼⼒衰竭,阴阳不敛,阳⽓离散,故脉来浮散⽽不紧,稍⽤重⼒则按不着,漫⽆根蒂;阴衰阳消,⼼⽓不能维系⾎液运⾏,故脉来时快时慢,⾄数不齐。
⑤芤脉【脉象】浮⼤中空,如按葱管。
【主病】失⾎,伤阴【脉理】芤脉多见于失⾎伤阴之证,故芤脉的出现与阴⾎亡失,脉管失充有关,因突然失⾎过多,⾎量骤然减少,营⾎不⾜,⽆以充脉,或津液⼤伤,⾎不得充,⾎失阴伤则阳⽓⽆所附⽽浮越于外,因⽽形成浮⼤中空之芤脉。
⑥⾰脉【脉象】浮⽽搏指,中空外坚,如按⿎⽪。
【主病】亡⾎、失精、半产、漏下。
【脉理】⾰脉为弦芤相合之脉,由于精⾎内虚,⽓⽆所附⽽浮越于外,如之阴寒之⽓收束,因⽽成外强中空之象。
(2)沉脉类:沉脉类的脉象,有沉、伏、弱、牢四脉。
脉位较深,重按乃得,故同归于⼀类。
①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乃得,如⽯沉⽔底。
中医基础脉的七类十四脉
中医基础脉的七类十四脉脉象学说,是祖国医学中一门独特的技术,通过平脉可以帮助医生得知疾病性质的真伪。
临床有时舍证而从脉,一脉定乾坤。
因此,平脉有时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平脉是一门技术,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无论历代医家把脉象描绘的如何尽善尽美,但具体平起脉来往往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同一脉象,多人平之,常是结论不一,难以说到一起,而不能统一。
基础脉分七类十四种,根据脉象形成的机理和:临床脉象的变化,平诊时要注意七个方面:1.长度以等身寸量之,正常人脉长一寸九分。
按脉时,上不盈寸,下不及尺者,叫做短脉,主夭;反之,如寸尺两端有余和缓者,为长脉,主寿。
2.宽度正常寸口脉宽,以等身寸量之,约为1/10~2/10 寸。
平脉时,宽度以巨细分,超出正常宽度 1/2 叫巨脉;仅占正常脉之宽 1/3 时,称为细脉。
巨脉主气盛,细脉主血虚。
3.深度脉之深浅以浮、沉分,轻取明显,按之稍减,称为浮脉;轻取不显,重按而明显,称为沉脉。
浮脉主病在表,常为外感症;沉脉主病在里,常为内脏病。
4.硬度脉之硬度则以弦、软分。
紧而弹性差者,谓之弦脉;柔而弹性好者,谓之软。
硬度是血管弹性的反应。
弦脉主病久,软脉主病近,或为正常。
5.频率平脉时,频率以迟、数分。
一息四至以下为迟;一息五至以上为数。
数脉主热,主病进;迟脉主寒,主病退。
临床要结合具体情况并观察心脏的功能状态而确定脉率的意义。
6.充盈度脉之充盈度,以虚、实分。
主要凭脉管内血液量的充盈状态。
脉管内血液充实有力谓之实脉;瘪而无力为虚脉。
实脉主病实,虚脉主血虚。
7.节律脉的节律以常脉、涩咏分。
主要观察脉跳动是否规律,脉跳动规整,无明显停者,称为常脉,或曰脉乎;若表现为“叁、伍不调”,即:肌跳大小不等,有力无力不等,快慢不等者谓之涩脉,提示心脏功能性变化与器质性病变。
上述七类十四脉是单纯脉,各代表着一个方面。
医生按脉时,心中必须安静,对每个病人就诊切脉时,都要仔细辨出这七个方面的不同情况。
推荐-常见病脉有多少种
常见病脉种类各种病脉的脉象和主病在讲病脉之前,首先谈一下与脉诊相关的几个问题,以便对脉诊有更全面的认识,一脉诊部位:脉诊部位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当初分为遍诊法(即《素问》的三部九候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
其中遍诊法就是切脉部位有头、手、足三个部位,每部又分上、中、下。
如头部:上取太阳穴,中取耳门穴,下取巨髎穴。
手部:上取寸口穴,中取神门穴,下取合谷穴。
足部:上取太冲穴,中取冲阳穴,下取太溪穴。
动脉搏动之处皆可切脉。
其次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即是人迎、寸口、趺阳三脉。
以上两种诊脉的部位由于繁琐不便,加之受古代封建意识的影响很少采用,因此自晋代以来普遍选用寸口诊法。
寸口诊法始于《内经》,详于《难经》,推广于近代王叔和的《脉经》,其中前两种诊法也包括寸口诊法。
寸口又称气口和脉口。
二为何诊脉独取寸口:其一是寸口为脉之大会:因寸口是手太阴肺经所过部位,肺朝百脉,即是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汇聚于肺,且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因此,从寸口可测知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气血的盛衰。
其次是寸口脉最明显,脉位表浅,方便易取。
三诊脉的临床意义:诊脉是中医独特的诊病方法,通过脉诊一是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如脉浮病位多在表;脉沉病位多在里;脉迟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脉虚弱无力,是正气不足的虚证,脉实有力,为邪气亢盛的实证。
其次可以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如久病脉见洪脉,多属邪盛正衰危侯。
四、注意生理性平脉变化:如受四季气候影响,平脉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如受性别影响,妇女脉象较男子濡弱,青年体壮脉搏有力,老人气血虚弱脉搏较弱,身躯高大者脉部位较长,矮小者脉位较短,瘦人脉浮、肥人脉常沉,脑力劳动者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等等。
五、诊脉首先要识别正常脉象:正常人的脉象称为平脉也叫常脉,平脉概括为有胃气、有神、有根三个特点,有胃气,“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也以胃气为本,有胃气的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心主血而藏神,脉为血之府,血气充盈,心神健旺,脉象自然有神,脉象的形态柔和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病脉归类简表是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也有助于中医助理医师考生记忆,考试资料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脉纲
共同特点
相类脉
脉名
脉象
主病
浮脉类
轻取即得
浮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洪
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
热盛
濡
浮细无力而软
虚证,湿困
沉脉类
重按始得
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里证
伏(了解)
重按推至筋骨始得
邪闭、厥病、痛极
弱(了解)
沉细无力而软
阳气虚衰、气血俱虚
牢(了解)
沉按实大弦长
阴寒内积、疝气、癥积
迟脉类
一息不足四至
迟
一息不足四至
寒证,亦见于邪热结聚
缓(了解)
一息四至,脉来怠缓
湿病,脾因虚弱,亦见于平人
涩
往来艰涩,迟滞不畅
精伤、血少,气滞、血瘀,痰食内阻
结
迟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阴盛气结,寒痰瘀血,气血虚衰
数脉类
一息五至以上
数
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
热证,亦主里虚证
疾
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热证,亦主里虚证
促
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阳热亢盛,瘀食、痰饮停积,脏气衰败
动
脉短如豆,滑数有力
疼痛,惊恐
虚脉类
应指无力
虚
举按无力,应指松软
虚证
细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气血俱虚,湿证
微
极细极软,似有似无
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代
迟而中止,止有定数
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伤
短
首尾俱短,不及本部
有力主气郁,无力主气损
实脉类
应指有力
实
举按充实而有力
实证,平人
滑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
痰湿、食积、实热,青壮年,孕妇
弦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肝胆病、疼痛、痰饮、疟疾等,老年健康者
紧
绷急弹指,状如转索
实寒证、疼痛、宿食
长(了解)
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阳气有余,阳证、热证、实证,平人
大(了解)
脉体宽大,无汹涌之势
健康人,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