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Web2.0站点构建技术初探

合集下载

大型Web2.0站点构建技术初探

大型Web2.0站点构建技术初探

大型Web2.0站点构建技术初探目录一、web2.0网站常用可用性功能模块分析二、Flickr的幕后故事三、YouTube 的架构扩展四、mixi.jp:使用开源软件搭建的可扩展SNS网站五、Technorati的后台数据库架构六、通过了解MySpace的六次重构经历,来认识分布式系统到底该如何创建七、从LiveJournal后台发展看大规模网站性能优化方法八、说说大型高并发高负载网站的系统架构一、web2.0网站常用可用性功能模块分析Web 2.0网站是指将传统的网站构架(平台、内容源、用户、传播方式等)转化到以用户为核心的网站构架上来,包括一系列体现web2.0概念的元素、定位和创意。

web2.0网站在构架上须体现两大宗旨,即强大的后台系统和简单的前台页面,也即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体现以人为本,技术服务人类的宗旨。

web2.0网站常用功能块通常包括以下几大项:1. Tag标签功能块Tag(中文叫做"标签") 是一种新的组织和管理在线信息的方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针对文件本身的关键字检索,而是一种模糊化、智能化的分类。

网页使用Tag标签的好处:为页面设置一个或者多个Tag标签可以引导读者阅读更多相关文章,为别人带去流量同理也为自己带来流量。

可以帮助读者及时了解一些未知的概念和知识点,提高用户体验。

Tag是人的意志和趋向的体现,Tag可以帮助你找到兴趣相投的人。

基于以上优势,Tag标签代替了传统的分类法,成为web2.0网站使用率最高的功能块(与其说是功能块倒不如说是一种内容导航和内容组织形式)。

一句话:Tag标签是一种更灵活的分类方法,功能在于引导,特点是无处不在,体现智能性、模糊性和趋向性。

2. RSS订阅功能块RSS是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通常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内容上使用RSS订阅能更快速获取信息,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用户获取网站内容的最新更新。

Web 2.0在图书馆网站构建中的应用的研究报告

Web 2.0在图书馆网站构建中的应用的研究报告

Web 2.0在图书馆网站构建中的应用的研究报告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网站的构建也必须与时俱进。

为了更好地利用Web 2.0技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本研究就Web 2.0在图书馆网站构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 Web 2.0在图书馆网站构建中的概念Web 2.0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模式,与传统的Web技术相比,它更加交互化、社会化、协作化。

在图书馆网站构建中,Web 2.0技术主要包括社交化功能、用户生成内容、标签化、专业网站等。

二、 Web 2.0在图书馆网站构建中的应用1. 社交化功能社交化功能是Web 2.0的核心特点之一,也是目前图书馆网站构建中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

图书馆的读者具有社交化需求,他们需要在网站上交流意见、分享感想、发表评论等,这些社交化功能可以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2. 用户生成内容用户生成内容是Web 2.0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它鼓励用户参与网站内容的创作、编辑和发布。

在图书馆网站中,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读书笔记、评论、推荐书籍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丰富图书馆网站的内容,满足读者的需求。

3. 标签化标签化是Web 2.0的又一个核心特点,它让内容组织更加灵活和精准。

在图书馆网站中,标签可以让读者更加方便地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文章和视频等。

图书馆也可以通过标签了解读者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4. 专业网站Web 2.0技术让图书馆网站的组织更加灵活、精准。

现在很多图书馆都在建立自己的专业网站,为读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这些网站可以包括文献检索、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期刊、学术论文库等内容。

通过这些专业网站,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服务学术研究、学习教育等领域。

三、结论本研究发现,Web 2.0技术在图书馆网站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满足读者的需求。

在未来的图书馆网站构建中,Web 2.0技术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图书馆服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Web2.0技术

Web2.0技术

Web2.0技术计算机学院030612班陈东旭03061174第一次接触到web2.0这个词的时候,是那样的陌生与茫然,不知道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的样技术,通过网络查找才发现,原来web2.0技术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网络生活的各个角落,博客,微博,sns交友,p2p,IM即时通讯,原来这些我们每天上网最常浏览和适用的网站和软件,就是web2.0技术的代表。

这不禁让我对于web2.0技术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我借助网络资源我查找的简单的web2.0技术的资料能为您描述一个我眼中的当代互联网的骨干技术,web2.0技术。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web2.0技术。

一般来说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

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有更强的人机交互行和可视化功能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

通过以下的例子应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虽没有明确定义但一直在我们左右的技术:Blog——博客/网志,RSS——站点摘要,WIKI——百科全书,网摘:“网摘”又名“网页书签”,SNS——社会网络,P2P——对等联网,IM——即时通讯。

那么web2.0是否有一些典型特征,这些特征又是什么呢?1、多人参与:Web1.0里,互联网内容是由少数编辑人员(或站长)定制的,比如搜狐;而在Web2.0里,每个人都是内容的供稿者。

Web2.0的内容更多元化:标签tag、多媒体、在线协作等等。

在Web2.0信息获取渠道里,RSS订阅扮演者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西部高校基于WEB2.0数字化学习中心的构建探索

西部高校基于WEB2.0数字化学习中心的构建探索


从 知识生产 的角度看 , B . WE 1 0的任务是将 以前没有 放在 网上的人 类知识通过商业 的力量放到 网上。 B . WE 2 0的任务是通过每个用户的浏 览求 知的力量协作工作 , 将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 。每个人 都贡献 、 分享 自己 的所 学 、 得 、 想 , 所 所 自发 地 协 同组 织 知 识 , 这个 过 程 中 继 续 将 知 在 识 深 化 , 产 生 新 的思 想 火 花 。 并 3 基于 WEB . 、 20数字化学 习中心应 是 自主性 或协作合作 的拓展式
学 习 中心 的构 建 进 行 了探 索 。 [ 键 词 ] E 2( 西部 高校 关 W B ) 数 字化 学 习
问题 的 提 出 近年来 , 随着计算机与 网络 的普及 , 字技术 正在 改变人类所赖以 数 生存 的社会环境 , 使人类 的生活 和工作环境具备 了更 多的数字化特征 , 也 带 来 了人 类 生 活 和工 作 方 式 的 巨 大变 化 ,这 种 由数 字 技 术 和 数 字 化 产 品带 来 的 全 新 的更 丰 富 多彩 和具 有 更 多 自由度 的 生 活 方 式 被 习 惯 称 之 为 “ 字 化 生 活 ”I 以 Bo 、 k、a 、 S 数 I 。 l WiiT gR S等 为 代 表 的 WE 20技 术 g B. 在 网络 世 界 的 迅 速应 用 推 广 , 进 了学 校 数 字 化学 习 的脚 步 , 校 的 数 促 高 字 化 学 习 正 经 历 着 网络 社 会 化 、 用 个 性 化 、 容 微 型化 的变 革 。因此 , 应 内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 WE 20的基本理念及其技术特点 ,并 以先进的学 B. 习理论 和远程教育理论为指导 ,系统地设计 基于 WE 20的数字化学 B. 习中心 , 为高校师生营造共 同参与 、 共同创造 、 共同分享 的学 习环境 。 二 、 部 高 校 数字 化 学 习现 状 的 分 析 西 目前 , 育教学资源种类繁 多 , 教 形式多样 , 但是 真正能为教 师和学 生提供教学帮助的教学资源却不 多见。加 上人们 对数字化学习缺乏整 体认识 , 对于数字化学 习概念 的理解还存在 困难和障碍 , 西部高校数字 化学 习平台整体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 多数 教师 热情不高 , 没有给予 足够 的关注。高校数字化学 习发展 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有 : 1资源网络化程度不够 、 目 前高校的教学 资源种类繁多 , 主要 由两部分组 成 : 一是传统的图 书馆馆藏资源; 二是分布在教师手 中的各类资源 , 学生要 想随时利用教 师 所 掌 握 的 资 源还 有 困难 , 主 要 原 因 就是 资 源 的 网络 化 程 度 还 不 够 。 其 2 现有 的 网络 资 源 太 分 散 , 够 系 统化 、 不 高 校 是 以 院系 为 基 本 教 学 单 位 的 , 院 系 间资 源 共 享 程 度 不 高 , 各 以 至 于资源太分散 ,利用 率不高 。虽然 有些 院系的 资源平 台也嵌套 了 WE 2 B. 0的技 术 , 但大多还停 留在 偶发的 、 零散 的和小范围的技 术应 用 层面 , 在整个远程学习活动 中只是起辅助作用 , 并没 有把 WE 20的理 B. 念、 技术有效整合到远程学习的全过程中 。 l 三、 B . WE 20平台对高校资源建设 的有效支持 WE 20所蕴涵 的共享 、 B. 开放 、 与 、 参 社会性等元 素, 恰好能够兼顾 到 建 构 主 义学 习理 论 的 “ 情境 ” 协 作 ” 会 话 ” 意 义 建 构 ” “ “ “ 四大 学 习环 境 要素 , 并且 WE 2 B . 注应用个 性化和 内容微型化 , 0关 强调个体 的参与 , 使得高校的资源建设各个师生都 能参与进来 , B . 台对高校资 源 WE 20平 建 设 的 有效 支 持 通 过 以 下 几 个模 块 实现 : 1个 性 化 的学 习 资 源 、 学 生可 以依 据 自己 的学 习进 度 , 由定 制 学 习 计 划 、 织 所 需 要 的 自 组 学习资源, 同时平台提供不同类 型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模式供学生参考 , 真 正做 到“ 性 化 学 习 ” 个 。 2、 息 订 阅 信 包括 R S频道发布 、新 闻订 阅以及新 到资料通 知 ( S 类似于传统 的 SI D 服务) 。用户可 以对资源信息实现 E i订阅 , 等 ma l 系统按需要或时间 段对用 户订阅的信息进行 传递 发送 ,统计 用户订阅的信息类和发送信 息量 , 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 。大大减少 了学生检索所需 信息 的时间 。

浅析Web2.0网站的发展策略

浅析Web2.0网站的发展策略

浅析Web2.0网站的发展策略Web2.0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应用模式,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和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是缺乏成熟的商务和盈利模式,必须采取正确的发展策略,才能促进Web2.0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标签:Web2.0 发展策略一、Web2.0概述简单来说,Web2.0的意思就是新一代互联网提供的在线服务。

与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相比,内容更丰富、关联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Web2.0这个概念提出只有两三年时间,与Web1.0比较,Web2.0更多的是依赖网民的创造。

网民既是使用者,也是创造者,它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个性化和信息自主權,更多地体现互动和参与。

据统计报告显示,用户使用最多的服务是博客,其次是手机上网和RSS阅读,然后是标签和网摘,再有就是引用、播客和Wiki等。

二、Web2.0网站发展现状1.Web2.0企业开始布局现在互联网领域内谈的最多的是web2.0,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web2.0网站。

中国国内第一份Web2.0报告《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web2.0市场正呈现一片繁荣,在广大用户的热情追捧下,各类形式的应用正在迅速铺开。

Web2.0经过2005年的繁华,目前终于在部分网民心中落地生根。

对于博客中国网、China BBS、xPlus这些处于Web2.0第一集团的新锐互联网企业来说,他们在2005年确立了定位、提高知名度、增加访问量和用户基础。

2006年里,开发产品并获取现金利润则是其最重要的目标;China BBS在2006年得到新一轮千万美元级别的风险投资后,也已经在战略和产品方面进行深入规划。

事实上,许多Web2.0新锐企业已经具有了更清晰的盈利模式和业务规划,众多迹象表明,很多新锐企业已经开始布局了。

2.Web2.0商业模式尚在摸索Web2.0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同质化竞争、对广告的过度依赖、Web2.0企业的运营能力较弱、定向网络广告传递效率低、对Web2.0技术的忽略,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空白,都成为Web2.0发展将遭遇的问题。

浅析Web2.0网站的发展策略

浅析Web2.0网站的发展策略

浅析Web 2.0网站的发展策略引言Web 2.0是一个继Web 1.0之后的发展阶段,它标志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并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理念。

Web 2.0网站通过强调用户生成内容、社交互动和开放式平台等特点,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本文将浅析Web 2.0网站的发展策略,探讨其在持续创新和用户参与方面的重要性。

1. 用户生成内容的重要性Web 2.0网站的成功离不开用户生成内容。

与传统的Web 1.0网站相比,Web 2.0网站给用户带来了更多参与和表达自我意愿的机会。

用户可以自由创建、编辑和共享内容,这为网站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和资源。

1.1 用户生成内容提高了网站的吸引力用户生成的内容不仅为Web 2.0网站增加了内容量,还使网站显得更具吸引力。

用户参与其中,可以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观点,吸引更多用户的注意力,并增加网站的访问量。

1.2 用户生成内容促进了互动和社交Web 2.0网站强调用户之间的互动和社交关系。

用户生成的内容可以成为用户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媒介,促进用户之间的沟通和社交。

这种互动和社交能够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忠诚度,为网站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开放式平台的优势开放式平台是Web 2.0网站的重要特点之一。

开放式平台鼓励开发者和用户共同参与和贡献,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1 开放式平台促进了创新Web 2.0网站提供了开放的API(应用程序接口),允许开发者在网站上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和功能。

这种开放性激发了创新的潜力,吸引了更多开发者的参与,为网站的发展带来了多样化的功能和体验。

2.2 开放式平台增加了用户参与的机会开放式平台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参与的机会,也为用户提供了参与的机会。

用户可以通过插件、扩展等方式,自定义和增强网站的功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这种用户参与的机会增强了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

3. 持续创新的重要性Web 2.0网站的成功离不开持续的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技术和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

web2.0的特征及典型技术应用研究

web2.0的特征及典型技术应用研究

web2.0的特征及典型技术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对web2.0的特征及典型技术应用进行研究,因为web2.0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去中心化,同时强调参与、创造、开放、共享以及集体协作,打破了信息垄断的局面,真正实现大众织网,能够做到全球资源共享。

本研究能够为其他相关web2.0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web2.0 特征技术应用一、 web2.0的概念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与换代。

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使普通用户真正融入到互联网中,从单纯的“读”向“写”、向“共同建设”发展,使用户真正成为互联网的主人。

[[[]庄秀丽.Web2.0教育应用[J].信息技术教育,2006(4):24-26.]]在web2.0运用过程中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建设者。

个性化、共享性、协作性、开放性已经成为web2.0的标志性特征,从一个全民上网的时代过渡到了全民织网的时代。

由于web2.0有较强的交互性,因此,极大地释放了个人为网络资源作出贡献的潜能,使得互联网的创新力和存储力上升到了新的量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web2.0的力量,各行各业也都开始寻找着自己在web2.0时代的位置。

网络协作学习就是教育行业在web2.0时代的新定位。

二、 web2.0的特征web2.0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去中心化,同时强调参与、创造、开放、共享以及集体协作,打破了信息垄断的局面,真正实现大众织网。

Web2.0“草根性质”挖掘出了社会的真实资料,使每一个网络用户都能在互联网上创造自己的声音、找到自己喜欢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寻求帮助的同时也在努力地帮助别人。

具体来说,web2.0特征如下:(1)以用户为中心web2.0所有的技术、应用和服务都围绕用户展开,所有利益落脚点都为用户着想,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并且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更新、完善服务的策略。

Web2_0时代的PLE建构初探

Web2_0时代的PLE建构初探

2008年第1期总第184期随着社会性网络和虚拟学习环境的兴起,计算机网络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正在上演一场为学习者的合作探索、协作学习提供交互工具和交互平台的革命。

然而,教育技术学界在学习环境设计上也从过去的“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人们正在寻找更能显著改变以E-learning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因此,PLE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PLE的介绍(一)PLE的概念PLE,是PersonalLearningEnvironment(个人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环境)的缩写,关于PLE仍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目前使用较多的概念是被Stephen描述为“一种工具、服务、人和资源的松散集合体,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

学术界人士还有类似这样的说法,比如“PLE是自由收集、发布、基于网络工具,通常以Blog为中心,使用Rss阅读器和简单的Html组成自我引导学习方式的集合”、“PLE应该被视为力量工具(PowerTools)”、“PLE能使学习者在学习中自我引导,支持个人和专业发展”、“PLE像是各种应用和服务的‘混合体’”等等。

个人学习环境趋向于使用“小块松散组合”的方式,把看似分离却能相辅相成的工具和网络服务联合起来支持专业的学习。

笔者认为理解个人学习环境可以抓住以下四个要素:第一,人,学习者要知道如何学习才能获得成功,并且具备一些关键的技能,如搜索和加工信息。

第二,工具,基于个人的兴趣,学习者必须有能力选择和使用适合自己学习风格和需要的工具。

第三,资源,资源的获取应该多渠道,不仅要求学习者消耗学习资源,还要求他们创造新资源。

第四,服务,环境必须支持工具的使用,学习者可以把自己认为合适的工具聚合在一起,互联网中人与人之间有多种互动的通道,以便使学习在互联网中流动起来。

从以上要素可以看出,PLE是运用工具,允许学习者(任何人)融入到一个分布式的环境中去,这个环境包括一个人的网络、服务和资源,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

web2.0及其相关技术

web2.0及其相关技术

web2.0及其相关技术一什么是web2.0?1 产生的背景1)互联网质的变化-互联网正在升级换代截至2005 年12 月底,全球有9 亿多互联网用户,中国有1.11 亿多互联网用户。

量变会引发质变,互联网上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成员扩充到一定阶段必然引发质的变化。

而今天和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和业界都感觉到互联网正在经历这样重大的变革,互联网正在升级换代,不仅仅单纯是技术上的,这次更多是互联网社会体制的变化,我们今天笼统将其称之为web2.0(互联网2.0)的抽象概念,而实际上带来的东西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因为我们知道,社会体系的变化是深层次的变化,整个会引起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变化从而激发出新的量级的效率和财富。

2)互联网用户强劲的个性独立和社会化需求互联网用户需求和行为一直是互联网产业所关注的重心。

个性独立和社会化是今天互联网用户日益深化的需求,也是未来不可阻挡的趋势。

而两者并不矛盾,个性独立是社会化的前提。

互联网-web2.0 其本质是社会化的互联网,是要重构过去的少数人主导的集中控制式的体系而更多关注个体以及在个体基础上形成的社群并在充分激发释放出个体能量的基础上带动体系的增长。

●个性独立起因个性独立需求始终是存在的,这是独立的人的基本需求,会延伸到网络社会中,而个性独立今天爆发出来的原因在于⏹技术和理念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用户自我呈现表达的门槛降低⏹得到重视和仿效: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表达出自己,很多人由于内心需求的驱动纷纷仿效并开始形成一种现象⏹互联网用户需求在深化,在很多基本需求被满足以后,有了社会交往和个性表达的深入需求●社会化起因人多了就会形成各种隐性的(看不见的)、显性的(看的见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互联网上也是如此。

今天和未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趋于真实社会的社会,今天的社会学理论(例如六度分隔理论以及社会资本、社会性网络)同样也在互联网社会中得到实践和验证并推动网络社会的和谐,而今天的互联网社会和商业体制也在社会化的浪潮中开始升级换代。

WEB 2.0 网站分析与展望

WEB 2.0 网站分析与展望

WEB 2.0 网站分析与展望我的互联网乱弹:之四作者:郑重(),发布时间:2008/04/02第1章WEB 2.0概述下面章节将对WEB2.0进行一个概要性的描述,以及分析现在WEB2.0时代中比较流行的应用技术。

WEB 2.0 的真正定义Web2.0是一个悄然而来的互联网发展阶段,最早展开讨论于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暴部分。

当网络泡沫经济开始减退以后,越来越多的新应用程序和网站正在以令人惊讶的规律性涌现出来。

而这些新网站都或多或少有着相同类似的地方,也正是这些,构成了所谓的WEB2.0特性。

上图描绘了在所谓的Web2.0 中的关键词云图,无论是博客、音视频分享、RSS订阅、标准化网页设计、Wiki百科、AJAX交互技术等等,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普及在我们周边,而所有这一切带来的,是新一波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力量。

Web2.0不是行销炒作的口号,而是更加务实的互联网发展趋势。

互联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台,并将网络延伸到不同终端和桌面。

充分发挥每个单元的创造力从而实现去中心化,让每个人都成为互联网的中心。

▫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力量记得很早以前看过网易的一个广告“网聚,人的力量”,觉得这个广告词非常贴切,非常大气。

但是在Web2.0当中,仅仅网聚用户是没用的,而更重要的是去“激发,人的力量”。

互联网不再象是沙漏的聚沙成塔,而演变成为类似神经网络的概念。

每个人都在里面承担一个微小的单元,也就是因为这些小单元的激发,然后触发附近其他单元的连续激发,从而产生大范围的电波。

博客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应用,也就因此它成为Web2.0的第一个成熟应用。

互联网是一个生长着的、开放的、动态的分布式系统。

而用户对Web的需求则是能让它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希望能找到更加好用、更个性化、更加以他们为中心、更多样的内容、服务和应用。

在2008年的MIX大会上,微软提出了社区(Community)、内容(Content)和互联(Connectivity)作为互联网的三大要素,这也正体现了将来互联网发展将会更加注重建立用户单元间的关联和信息内容间的关联。

W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W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W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W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引言:Web2.0是指第二代互联网技术,其与第一代互联网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用户参与和互动,成为信息的共享和创造平台。

自2004年Web2.0概念被提出以来,其在互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对Web2.0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介绍其基本概念、特点及相关领域的应用。

一、Web2.0的基本概念与特点:Web2.0是由著名美国科技专栏作家O'Reilly在2004年提出的概念。

其基本概念包括:用户参与、用户生成内容、社交网络、富媒体应用等。

Web2.0强调用户需要和参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鼓励用户主动创造内容、共享信息。

与传统的Web1.0相比,Web2.0更加注重互动性和个性化。

Web2.0的主要特点包括:用户参与度高、数据的共享与互通、社交网络的形成、个性化定制服务、富媒体内容的应用等。

这些特点使得Web2.0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互动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eb2.0平台进行信息共享,通过社交网络了解和交流,享受个性化定制服务。

二、Web2.0的研究进展:Web2.0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用户行为模式、社交网络、用户生成内容、个性化推荐等方面。

在用户行为模式方面,研究者通过分析用户在Web2.0平台上的活动,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规律,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社交网络研究主要关注于社交关系的建立、发展和演化,揭示社交网络的特点和规律。

用户生成内容的研究主要关注用户如何创造和共享内容,以及内容的质量评估和推荐算法的研发。

个性化推荐研究主要关注于如何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推荐合适的信息、产品、服务等。

在Web2.0的研究中,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者通过挖掘大规模用户数据,探索用户需求和行为规律。

机器学习方法被应用于个性化推荐、内容质量评估等任务中。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帮助识别社交网络的核心节点、社群结构等。

运用Web 2.0工具构建网络学习社区初步探讨_3

运用Web 2.0工具构建网络学习社区初步探讨_3

运用Web 2.0工具构建网络学习社区初步探讨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平台建设中引入web2.0技术理念,使用3.5框架中的c#编程语言,以sql sever2008作为数据库服务系统,采用ajax、tag、openapi等关键技术,设计开发出一个通用、实用、易用的网络课程系统。

目前该系统已经实施推广。

关键词:web2.0;网络课程;协作式学习目前,网络教学是远程教育的主要途径,而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核心和基础。

随着教育理念、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变革,网络课程的建设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早期建设的三分屏课程已不能满足远程教育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在课程制作方面,由于学科差异和教师需求的不同,开发单一的课程网站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

而一些基本的功能是可以通用的,完全没有必要重复开发。

因此,如何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构建一个开源、实用、高效、安全的网络课程平台,为网络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是各网络教育主体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一、web2.0技术简介相对于web1.0来说,web2.0更注重人的相互关系,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提供者。

web2.0的新技术主要包括wiki、博客(blog)、新闻聚合(rss)、open api、ajax、标签(tag)、社会性网络(sns)等。

在这些新技术的支持下,网络用户转变为网络的参考者、创造者,信息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传播,信息“孤岛”转变为高度交流互动的信息群体。

二、了解网络学习社区(一)网络学习社区概念网络学习社区是网络教育平台与学习者及教师组成的人机系统,由于网络学习社区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习方法从传统的“独学”变为“群学”、使学习结构从“封闭”变“开放”。

最终使教学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建构”,因而近年来在围内外的远程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

网络学习社区不仅具有远程教育的两大特性:时空不限和资源共享,它还具有方便开展计算机网络支持的协作学习方式的特点。

web2.0技术概述[管理资料]

web2.0技术概述[管理资料]

web2.0技术概述概述:一个网页所需的所有知识:web2.0技术(包括html、css、javascript、php、jsp、asp):其中:html表现网页的内容,css决定网页的表现,网页的行为由动态技术决定:客户端(javascript)、服务器端(php、jsp、asp)html:概念: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超文本标记语言,以.html 或htm为后缀名。

补充:纯文本:只用内容而没有任何格式的文本,例如常见的.txt格式的文件富文本:既有内容又有格式的文本,同时文本中存在许多非文本的内容:图片、音频…例如由word生成的*.doc文件超文本:存在超级链接的富文本。

例如.html组成:标签、文本、注释注释作用:表明用途,或特殊目的写法:<!—“注释内容”-->标签:作用:网页的主要组成元素组成:形如<标签名属性1 属性2>内容</标签>eg:<p id=”loginBox” class=”main” ></p>,<h3></h3>特点:1成对出现,要求: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特例:2不区分大小写,但建议小写3具有属性,写法:属性名=“属性值”,多个属性间使用空格隔开所谓属性:就是对事物某一个特征的描述.属性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内容属性(描述该元素的实际内容),样式属性(描述该元素的在网页中的表现),在使用标签属性时只使用标签的内容属性,不使用样式属性(原因:将网页的内容与表现分离,这对于程序员,在编写网页时,可以只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一点,不需要分神)eg:input标签的type属性(内容属性),width属性(样式属性)要求:掌握html中常用的标签,以及常用标签的常用属性(注:都是内容属性)。

补充:对于不常用的属性只需要了解即可,因为在平常编程中很少用到。

浅析Web2.0及其相关技术

浅析Web2.0及其相关技术

浅析W eb 2.0及其相关技术*陈 爽(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摘 要:本文对W eb 1.0与W eb 2.0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与比较,讨论了W eb 2.0的特征及相关的技术与应用,并对它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W eb 2.0;B log ;A jax ;RSS;SNS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07)04-0060-03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W eb 2.0的异军突起,成为本年度互联网上最大的亮点之一。

对于W eb 2.0呢,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人们已将这种可自由读写的新型互联网称之为"W eb 2.0",并将其视为互联网世界改变的新方向。

更多情况下,人们只是以W eb 2.0来概括自2003年以来出现的一系列极富创新的互联网新应用。

这种以WEB Serv ice 领衔的技术革命帮助WEB 2.0打破了传统的互联网概念,人们也习惯于把W ebB 2.0与以下新应用与技术划上等号:B log 、W I K I 、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分类广告、六度分割理论,以及API 、Tag 、RSS 和A jax 等技术,这些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构成了W eb 2.0的技术基础,并诞生了如在线突破网站Flickr 、地图服务应用Goog l e M aps 、分类广告Cra i g slist 、社交Friendster 及B l o g 等新型网站。

1 W eb 2.0技术概述1.1 W eb2.0与W eb 1.0的比较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W eb 1.0的任务是将以前没有放在网上的人类知识,通过商业的力量,放到网上去。

W eb 2.0的任务是将这些知识,通过每个用户的浏览求知的力量,协作工作,把知识有机的组织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将知识深化,并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从内容产生者角度看,W eb 1.0是商业公司为主体把内容往网上搬,而W eb 2.0则是以用户为主,以简便随意方式,通过b l o g /podcasti n g 方式把新内容往网上搬;从交互性看,W eb 1.0是网站对用户为主;W eb 2.0是以P2P 为主。

Web2.0构建网络教学的应用探究

Web2.0构建网络教学的应用探究
的便 利 。将 教师 的 个 人 教 学 平 台结 合 We20的 工 具 ,再 加 入 b.
D io用 户的 B o a i g ok r m k中 。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登陆 网络进
入 Di o i ,就 可 以 查看 所 保 存 的 网 页 。 同时 也 可 以查 看 别 人 收 g 藏 的 网 页 ,节 省 了 不 必 要 的 搜 索 。这 对 于 网 络 学 习 的共 同 体
Di o的 “ o k r ip g ”功 能 ,将 所 需 要 的 网页 收 藏 在 i g B o makt s a e h
引言
随着互联 网的普及 ,很 多教师拥有 自己的教育平 台。但 绝大部分 的教育平台都是基 于传统的 网站 技术 ,在师 生互动 时会产生很多不便。We 20的出现 ,给 网络教 学带来了很大 b.
( ) 在 线 标 记 1
2Di i 网络 课 堂 介 绍 mdm 教 师 首 先 登 陆 Di i mdm,进 行 简 单 的 用 户 注 册 。然 后 点 击 “ sMet g 开 设 课 程 ,在 对 话 框 中 分 别 输 入 开 设 的 课 程 Hot ei ” n
阅读传 统网络材 料时我们难 以在上面进行标记 。D io的 i g 出现使这个 问题迎 刃而解 。 在浏览网页的时可 以用 “ ihih Hgl t g a dC mmet 功能对某句 内容进行高亮度标记 并添加 自己的 n o n” 理解。并可 以把 标注 的 内容设 置为对特定 的用 户开放 。这样
的地 域 限制 。文 章 介 绍 了 D io和 D mdm 的 主 要 功 能 ,并 应 用 于 教 学 实 践 后 做 了基 本 的反 馈 评 价 ,分 析 了 We20应 用 于 教 学 i g i i b.

web2.0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web2.0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web2.0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官方信息发布、服务提供、社会交流的重要平台。

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推动政务公开、提高政府治理效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而Web2.0技术作为互联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互动和用户创新、支持社会网络等特点,不断推动着互联网应用的更新换代,也为政府门户网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本研究旨在探讨Web2.0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的应用,以期为政府门户网站的优化和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1.分析Web2.0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的应用机遇和挑战;2.探讨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和服务定位;3.从用户需求和使用情况的角度,深入研究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架构、界面设计、内容策划等方面的应用;4.以政府门户网站的推广和宣传为例,探讨Web2.0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宣传中的应用;5.对政府门户网站Web2.0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专业书籍和学术论文的梳理和分析,了解Web2.0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参考资料;2.选取已经成功应用Web2.0技术的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Web2.0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化方向;3.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收集政府门户网站用户对于网站使用体验和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门户网站的优化和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预期成果:1.深入探讨Web2.0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的应用机遇和挑战,为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支持;2.从政府门户网站用户的角度,分析其需求和使用情况,提出Web2.0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3.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总结出Web2.0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的优化方向和效果评估指标,为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和建议。

Web2.0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Web2.0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Web2.0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教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网络教学的特点是灵活方便、互动性强、资源共享等,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远程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Web2.0技术是网络教学的重要支撑和创新点。

它强调用户参与、互动分享,提供了丰富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可以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开放,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探究Web2.0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研究与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Web2.0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分析其优缺点、特点和应用效果,对Web2.0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技术分析和操作实验,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Web2.0技术的分类及应用特点。

(2)Web2.0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应用模式和形式。

(3)Web2.0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4)Web2.0技术在模拟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应用分析。

(5)基于Web2.0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实验建设与应用。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Web2.0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Web2.0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前沿动态,掌握其应用模式和形式,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实验研究。

建立基于Web2.0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多种教学模式和形式的实验研究,通过学生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教学效果的评估,探究其应用效果和使用体验,提出对Web2.0技术在网络教学中进一步优化和发展的建议。

(3)总结分析。

通过实验研究和文献调研的综合分析,总结Web2.0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提出相应问题与展望。

大型高度交互类web2.0站点基础平台文档(iwebSI)

大型高度交互类web2.0站点基础平台文档(iwebSI)

大型高度交互类web2.0站点基础平台解决方案iweb SuperInteraction架构图:iweb SuperInteraction是首款为解决高度交互与海量数据负载类Internet及移动互联网站点而设计的基础软件平台。

它将庞大在线类站点所需要的集群与分布式技术(分布式计算与存储/高可用性/负载均衡等技术)屏蔽在SI平台框架内部,这使开发团队无须再反复重构系统架构,大量编写复杂代码以适应在线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而可以将精力放在改善用户体验,业务逻辑改进等方面。

■ 为什么选择iweb SuperInteraction?如果您的站点计划进入庞大在线市场,那么基于集群技术的系统架构及其扩展性是站点开发团队必须考虑的。

尤其是在高度交互的Web2.0领域,技术团队所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流量,还有爆炸式增长的海量数据。

更好的服务是建立在更详尽和精细的数据模型之上的,就如照片的分辨率越高文件数据越大一样,当一个的站点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越多,需要处理和存储的数据量也就越大。

创建一个Web2.0类站点将面临比1.0站点大的多的性能负载压力。

也正是这个原因,Mys pace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前后5代系统架构的演进和变迁。

正如电子商务领域发展的里程碑式企业Amazon的当家人贝索斯所说的,“在现实世界的商店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地段,地段,地段,而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技术,技术,技术。

”我们给出以下理由说明选择iweb SuperInteraction(以下简称iweb SI)的优越性:首先,iweb SI是一款稳定健壮的基础平台软件。

它采用了分层、松散耦合、模块化、基于标准的架构体系,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和伸缩性。

卓越的性能与越代架构设计延长了整个站点软件系统的生命周期,使项目远离技术黑洞带来的风险。

项目团队可以将有限的资源更多的投向业务模型及产品市场适应性方面的改善与提升上。

其次,iweb SI具有独特的越代架构设计。

基于Web2.0的专题学习网站构建

基于Web2.0的专题学习网站构建

作者: 范荣
作者机构: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
出版物刊名: 现代教育技术
页码: 130-13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S1期
主题词: 专题学习网;Web2.0;AJAX
摘要:专题学习网站正日益受到教育技术界的关注,随着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专题学习网站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是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二是便于教师针对性地开展和管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三是专题资源能够有效地共建和共享。

针对这几个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Web2.0的专题学习网站建设模型,并对实现这一模型的关键技术做了一探讨。

基于WEB2.0的微博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WEB2.0的微博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WEB2.0的微博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博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感情、传递思想和分享生活的主要平台之一。

微博作为一种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价值。

而基于WEB2.0的微博网站设计与实现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促进社交活动的开展。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研究旨在设计与实现一种基于WEB2.0的微博网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需求分析:对微博网站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确定系统功能和界面设计。

2. 系统设计:基于WEB2.0的软件开发技术,研究微博网站的系统架构和技术方案,设计相关数据库。

3. 界面设计:设计微博网站的用户界面,包括页面布局、颜色搭配和图形化界面设计等方面。

4. 功能实现:实现微博网站的核心功能,包括微博发布、转发、评论等社交功能和用户注册、登录等管理功能。

5. 系统测试与优化:对微博网站进行充分的测试和优化,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三、研究方法1. 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参考案例,学习WEB2.0的技术开发和微博网站的功能设计。

2. 运用原型设计和迭代开发方法,不断优化微博网站的系统功能和交互设计。

3. 利用云服务器和敏捷开发模式进行系统开发,保证网站的高效、稳定和可扩展性。

四、研究预期结果设计实现一种基于WEB2.0的微博网站,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1. 界面设计美观、易用,满足用户需求。

2. 系统性能高、稳定性强,能够满足用户高并发的访问需求。

3. 支持丰富的社交功能,包括微博发布、转发、评论、点赞等。

4. 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支持快速的迭代和升级,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五、研究进度计划1. 第一阶段: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2周)2. 第二阶段:界面设计和功能实现(4周)3. 第三阶段:系统测试和优化(2周)4. 第四阶段:撰写论文和答辩(2周)六、论文结构安排1. 绪论:研究背景、意义、目的、方法及预期结果,以及论文结构安排等方面的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Web2.0站点构建技术初探博客:大型Web2.0站点构建技术初探文章来源:CSDN一、 web2.0网站常用可用性功能模块分析二、 Flickr的幕后故事三、 YouTube 的架构扩展四、 mixi.jp:使用开源软件搭建的可扩展SNS网站五、 Technorati的后台数据库架构六、通过了解MySpace的六次重构经历,来认识分布式系统到底该如何创建七、从LiveJournal后台发展看大规模网站性能优化方法八、说说大型高并发高负载网站的系统架构一、 web2.0网站常用可用性功能模块分析Web 2.0网站是指将传统的网站构架(平台、内容源、用户、传播方式等)转化到以用户为核心的网站构架上来,包括一系列体现web2.0概念的元素、定位和创意。

web2.0网站在构架上须体现两大宗旨,即强大的后台系统和简单的前台页面,也即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体现以人为本,技术服务人类的宗旨。

web2.0网站常用功能块通常包括以下几大项:1. Tag标签功能块Tag(中文叫做"标签") 是一种新的组织和管理在线信息的方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针对文件本身的关键字检索,而是一种模糊化、智能化的分类。

网页使用Tag标签的好处:为页面设置一个或者多个Tag标签可以引导读者阅读更多相关文章,为别人带去流量同理也为自己带来流量。

可以帮助读者及时了解一些未知的概念和知识点,提高用户体验。

Tag是人的意志和趋向的体现,Tag可以帮助你找到兴趣相投的人。

基于以上优势,Tag标签代替了传统的分类法,成为web2.0网站使用率最高的功能块(与其说是功能块倒不如说是一种内容导航和内容组织形式)。

一句话:Tag标签是一种更灵活的分类方法,功能在于引导,特点是无处不在,体现智能性、模糊性和趋向性。

2. RSS订阅功能块RSS是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通常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内容上使用RSS订阅能更快速获取信息,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用户获取网站内容的最新更新。

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聚合工具软件(例如SharpReader,NewzCrawler、FeedDemon),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支持RSS输出的网站内容。

RSS订阅的方式:订阅到客户端软件如周伯通、遨游浏览器RSS阅读、Foxmail RSS阅读等,此方式使用者较多订阅到在线阅读(聚合类)门户网站如Google Reader,Yahoo Reader,抓虾、Gougou等,省去了安装RSS阅读器的麻烦订阅到在线单用户聚合器如Lilina等,比较灵活RSS订阅功能的最大好处是定向投递,也就是说RSS机制更能体现用户的意愿和个性,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最直接和简单,这是RSS订阅功能备受青睐的一大主要原因。

3. 推荐和收藏功能块说到推荐功能,不仅web2.0网站在大量使用,传统的以cms平台为代表的内容模式的网站也在大量使用,推荐功能主要是指向一些网摘或者聚合类门户网站推荐自己所浏览到的网页。

当然,一种变相的推荐就是阅读者的自我收藏行为,在共享的模式下也能起到推荐的作用。

比较有名的推荐目标有以为代表的网摘类网站包括国内比较有名气的365key、和讯网摘、新浪vivi、天极网摘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曾涌现了大批网摘类网站,但他们坚持活下来的好像没有几个了,推荐使用前面提到的这几个网摘门户,人气基本上是使最旺的。

4. 评论和留言功能块web2.0强调参与性,强调发挥用户的主导作用,这里的参与性除了所谓的订阅、推荐功能外更多地体现在用户对内容的评价和态度,这就要靠评论功能块来完成。

一个典型的web2.0网站或者说一个能体现人气的web2.0网站都会花大量篇幅来体现用户的观点和视觉。

这里尤其要提到web2.0中的带头老大web blog,评论功能已经成为博客主人与浏览者交流的主要阵地,是体现网站人气的最直观因素。

评论功能块应用在博客系统中实际上已经和博客内容相分离,而更好的应用恰恰是一些以点评为主的web2.0网站比如豆瓣、点评网等,这里的评论功能块直接制造了内容也极大地体现了网站的人气,所以说评论功能块是web2.0网站最有力的武器。

5. 站内搜索功能块搜索是信息来源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无论你的网站是否打上web2.0的烙印,搜索对于一个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大型网站都是非常必要的。

Tag标签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搜索的作用,它能够有效聚合以此Tag为关键词的内容,但这种情况的前提是此Tag标签对浏览者是可见的,也就是说当Tag标签摆在浏览者的眼前时才成立,而对于那些浏览者想要的信息却没有Tag标签来引导时搜索就是达到此目的的最好方法。

对于web2.0网站,站内搜索以标题或者Tag为搜索域都能起到好的效果,但本人不建议使用内容搜索域,因为这不符合搜索的高效性原则。

同时,具有突出关键词的内容往往都可以用Tag标签来引导,因此使用内容域来搜索实际上是一种浪费服务器资源的行为,而且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将大打折扣。

6. 群组功能块我为什么要把群组作为web2.0网站的功能块来分析呢,因为群组是web2.0网站的一大特点,也是web2.0所要体现的服务宗旨所在。

一个web2.0网站,博客也好、播客也好、点评也好,抑或是网摘、聚合门户,他们都强调人的参与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兴趣趋向,web2.0网站的另一主要功能就是帮助这些人找到同样兴趣的人并形成一个活跃的群体,这是web2.0网站的根本。

总结:web2.0网站倡导的是集体创作、共享资源,靠的是人气,体现的是参与性,一个没有参与性的web2.0网站都不足以成为web2.0。

以上提到的这几个功能块就是以吸引用户参与和引导用户参与为目的的,真正的web2.0不是什么深奥的东西,只有一点,那就是如何让浏览者沸腾起来。

二、 Flickr的幕后故事我们都看到 Flickr 的成功,而又有多少"精英"们了解过 Flickr 背后的过程是多么充满艰险。

Flickr 是全 CGI 的动态构架,并以一种 .gne 的脚本作为 CGI 程序语言。

不管网站制作菜鸟还是高手都会疑惑:gne 是哪种程序语言?答案:gne 不是一种语言,Flickr 是以极为经典的 PHP + MySQL 方式实现的,在被 Yahoo 收购服务器搬入美国之前,使用了 21 台(69.90.111.101-121) Apache/PHP 做 Web、23 台图片服务器、另有 MySQL 服务器组成的数据库集群的服务器数量未知。

现在估计使用的是 Yahoo 的负载均衡系统,对外只有一个 Web 的 IP 和图片服务器的 IP 了。

那为何 .php 的文件要改成 .gne 呢?以往有大型网站为向后兼容性考虑,隐藏以程序语言命名的脚本文件扩展名,比如 Baidu 隐藏了 .php(Google 的 http 服务器是自己写的,整合了脚本程序,个别页面是 .py--Python);还有一些网站是改成自己网站名相关的扩展名,如 MSN 的群组则是 .msnw,榕树下是 .rs。

那Flickr 的 gne 是什么意思?我在维基百科的 Flickr 条目上找到了答案(中文 Flickr 条目上没有写明) 。

原来 GNE 是 Game NeverEnding 的缩写,Flickr 的开发者 Ludicorp 在 2002-2004 年一直在开发这套以 Game NerverEnding 为名称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一套基于浏览器的 Web 游戏系统,个人以为应该就是当年九城的虚拟城市。

但是开发近 3 年后该计划不得不破产,最终只发布了一个 Beta 版,而 Ludicorp 将这套系统稍加移植,就有了 Flickr。

呵呵,原来 gne 是一个项目的名称。

关于 GNE 的一些连接:/schee/gne。

早期的 Flickr 想做成在类似聊天室的地方让网友分享、交流自己的照片,注重社区形式和保护照片不被外部引用(见徐子涵2004年的文章),可能是看到了Hello 的模式吧。

但是聪明的 Flickr 团队不久就改变了策略,淡化了传统的社区形式--如聊天室、而加强了现在使其功成名就的 Tag 组织形式,一种更自由更随兴更轻松好玩的大社区形式,或者叫它广义社区吧,我随便叫的,可能太学究,看着别太在意就是了。

另外,将原来照片只能在 Flash 内浏览的限制区除了,并大力推荐用户将照片引用到自己的 Blog,这无疑对于挑战传统相册系统有决定性意义。

减少 Flash 后的网页更多地引进了新兴的 Ajax 技术,使界面操作变得非常 Cool。

这就是 Flickr 的历史,清晰地看到了他们对于优秀产品的执著。

有了技术和经验积累,加上不断坚持,总有一天时来运转,你的产品会成为新潮流的里程碑。

还有一句话要告诉 Yupoo 等:把 Flickr 想成一个有 Tag 功能的在线相册就已经错远了;复制粘贴者们想当然将 Flickr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果无关紧要的拿来了,将令人激动的优点都去掉了,结果剩下什么?三、 YouTube 的架构扩展在西雅图扩展性的技术研讨会上,YouTube 的 Cuong Do 做了关于 YouTube Scalability 的报告。

视频内容在 Google Video 上有(地址),可惜国内用户看不到。

Kyle Cordes 对这个视频中的内容做了介绍。

里面有不少技术性的内容。

值得分享一下。

(Kyle Cordes 的介绍是本文的主要来源)简单的说 YouTube 的数据流量, "一天的YouTube流量相当于发送750亿封电子邮件.", 2006 年中就有消息说每日 PV 超过 1 亿,现在? 更夸张了,"每天有10亿次下载以及6,5000次上传", 真假姑且不论, 的确是超乎寻常的海量. 国内的互联网应用,但从数据量来看,怕是只有 有这个规模. 但技术上和 YouTube就没法子比了.1. Web 服务器YouTube 出于开发速度的考虑,大部分代码都是 Python 开发的。

Web 服务器有部分是 Apache,用 FastCGI 模式。

对于视频内容则用 Lighttpd 。

据我所知,MySpace 也有部分服务器用 Lighttpd ,但量不大。

YouTube 是 Lighttpd 最成功的案例。

(国内用 Lighttpd 站点不多,豆瓣用的比较舒服。

by Fenng)2. 视频视频的缩略图(Thumbnails)给服务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