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仁者误国(六)“仁”的分量
仁者
仁者,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礼者,示人以曲也。
已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信者,人言也。
“仁爱”是儒学伦理哲学的中心范畴与最高道德准则,其本义是友爱、互助、同情。
对个人而言,仁是仁爱、宽容之心。
热爱工作,用爱心来对待他人,包容别人。
企业的仁爱体现在事业为民、为国,服务社会。
“忠义”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个人对企业忠诚、对他人忠诚,怀一颗赤诚之心,为企业发展尽己之力;其二是,企业要实行正确的利益分配原则,实现义利合一、以义生利地促发展原则。
“礼和”是人际关系、企业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个人秉承传统的礼仪、礼法、上下有序原则,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借助合力提升自己;企业遵循社会的一些公共准则才能成为“礼仪之企业”。
“睿智”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中要有智慧,才智,智谋。
一个人要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企业要始终是学习型企业,通过向新技术的挑战和创新勇气、锐气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达到智慧和谋略的克敌制胜。
“诚信”是诚实不欺、诚心诚意,言而有信、遵守诺言。
“诚信”是一个人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的体现,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一个人赢得诚信,就会赢得尊重;诚信是立业的根本,良好的诚信是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开拓巩固市场、获得利润的基础。
信念决定胸怀,胸怀影响事业,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有仁、有义、有礼、有智、有信的人,我们才更具备成功的条件;作为企业,如果把“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这“五常”发扬光大、做出实效,优秀人才定会泽木而栖,齐心协力建好企业,企业也会增强抗击风险能力,蓬勃发展,走向辉煌!“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限时训练(附详细解析)
人民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限时训练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唐晚期,啖助、赵匡和陆淳等创立了“新春秋经学”,流露出极鲜明的欲重整人伦、重正纲纪的想法,使经学由以训诂为特色的章句之学向陈析义理方向发展。
“新春秋经学”的创立A.否定了先秦传统儒学B.起源于唐代三教合流C.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D.有助于宋明理学形成2.“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注解。
下列关于“仁”的解释中,属于理学家朱熹新阐释的是A.“仁”是天理的核心B.国君行政应该“志于仁”C.“仁”者“爱人”D.“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3.据史料记载,明朝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认为犯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大防,最终被饿死。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海瑞治家的严谨态度B.古人严格的道德自律精神C.理学对人性的摧残D.理学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
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
”这说明在中国佛教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5.宋明理学家篡改《大学》原义改变其顺序,将“天下平”更改为“平天下”,即用“平均”或“均平”的理念与方法去治理国家,“平天下”成为在天理所规定下的均平理想境界。
可见A.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利于规范社会秩序B.宋明理学家具有爱国爱民的济世精神C.外族入侵是“平天下”思想产生的源泉D.理学家放弃了先秦儒学大一统的理想6.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因具有使人们排遣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而繁荣,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
梁代僧人顺更讲,“释氏(释迦牟尼)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妻和柔。
”这反映了A.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B.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D.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7.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国学经典》之“仁”
《国学经典》之“仁”教学目标:了解何谓“仁”古今社会对“仁”的看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仁”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教学内容: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帮助、同情等:~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
~爱。
~政。
~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
~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
~至义尽。
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
3. 姓4,排序,长子为仁或以伯称之,为纪念古人伯乐养成的习俗。
仁最早写作“|二”,即一竖二横,一为阳,二为阴。
详细资料历史出处《论语.颜渊》:“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又“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
”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大学 . 中庸》:“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产生背景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
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
《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联系一起,显然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义。
仁—搜狗百科
仁—搜狗百科儒家学派核心——仁仁: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
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人的表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以仁为本体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
”仁指好的道德。
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
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
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
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
其首要之点是“制民之产”,要求实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把仁政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
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则天下难以治理。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
史料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探究:(1)据史料一指出,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传统社会心态有哪些?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点
1.孔子
2.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讲史料
史料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导读 据出处可知史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道家的主张;强调只要做到清静无为,不扰民,就能治理好社会,核心是“无为而治”。
(4)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2.儒家的民本思想
(1)表现
①孔子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②孟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
③荀子的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2)实质: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考《左传》中的“仁”
考《左传》中的“仁%廖笑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从文字与义理两个层面,《左传》中的仁可分为“让”与“报”的待人之道与以小保大、亲贤爱民的治国之道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联显示出《左传》时代的“仁”之观念是如何逐渐发展、成熟乃至升华的。
关键词:《左传》“仁”文字义理—、学术前史对于《左传》中“仁”之概念的专门研究不多。
《论〈左传〉中“仁”、“义”、“信”三德目》©将左传中的“仁”放置于《春秋》之“德”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将“仁”分为个人品行、处理国政与处理诸侯关系三个表现形式,却只进行简单的列举与概括,并未更深入地探讨其实质与影响。
白奚在《从〈左传〉、〈国语〉的“仁”观念看孔子对“仁”价值的提升》"中指出《左传》与《国语》已经开始在“全德”意义“仁”的理论探在德之个:含众德的普遍意义的“全德”,并且为孔子“仁”学的出现提供了思和论。
论为,其在中出的“可见,在春秋时期'仁’已经成为于、于其德目的’主德’,其义已经了其他德目,从实在其德目之上'的结论。
“仁”的概念在《左传》一中,于语的的,诸“义”等观念实到“仁”之上,但并不表“义”“仁”。
笔者认为,在更充分的下,与其于个的概念分,不探讨其普遍,从对期的观念出信的系分。
二、《左传》中“仁”的含-学对于《左传》中伦理观念的解读基本沿袭了儒家价值的观念,将其归结为:“国、为的之道”与“’德’’’为的治国之”。
“仁”在《左传》中出现33次,在《春秋左传》#中将“仁”释为“仁德”与“仁人、仁”,僖公八年传大子兹父“让国”而荐目夷,说:“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
”目夷则说大子兹父这种行为“国让,仁孰大焉”。
这里的“仁”具体指“让国”这种行为体现出的荐贤举贤而不贪恋权势的德行,个独立的理概念。
“仁人、仁”形态出现的“仁”不少,表明了在《左传》中,“仁”之概念已经发展至U了一定程度,足为评个人的标准之一④。
孔孟眼中的“仁”
孔孟眼中的“仁”作者:白肖冰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1年第44期孔子、孟子两人都推崇“仁”,都讲“仁者爱人”,那么,二人眼中的“仁”有什么区别呢?第一,“仁”的侧重点不同。
《论语》中提到“仁”的地方有一百多处,含义不完全一样。
弟子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
”仁,即人与人之间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助,后又扩充到“泛爱众,而亲仁”。
弟子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这里强调人要通过道德克制自己,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仁”的境地。
孔子提出“刚毅木讷为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告诫人们处世要有修养,不要夸夸其谈。
此外,“仁”还包括孝、悌、忠、信、智、勇等方面的内容。
可见,孔子眼中的“仁”内涵丰富,偏向道德范畴。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学说。
其表现为:一是将“仁”与“义”结合,希望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即“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从而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二是将“仁”形象化为“不忍之心”,在此基础上建立“性善论”,进而提出“仁政”思想,即要求统治者爱民、保民、教民,使人民安居乐业,从而成就王道。
可见,孟子的仁政更多的是规劝统治者施仁,偏向政治范畴。
第二,“仁”在仁政中的体现有所不同。
孔子的仁政思想比较模糊,孟子的仁政见解更具体,实用,有针对性。
孔子更多地要求一种内在的道德自觉性,虽然也提出要把“仁”与“德治”结合起来,要当政者“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但这样的论述很单薄。
而孟子的仁政思想则具体得多,他多次对君王描述他的“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的理想蓝图:要爱民,与民同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要保民,首先要解决老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
”只有使民有“恒产”,安居乐业,他们才不会为非作歹。
有了物质保障,再兴办学校,用孝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样天下便可大治。
【史海钩沉】仁者误国(一)——仁宗之“仁”
【史海钩沉】仁者误国(一)——仁宗之“仁”一公元1023年 1月(北宋乾元二月二日),宋真宗皇帝驾崩,他的第六个儿子赵祯即位,年龄仅13岁,由于年龄尚幼,由刘皇后以皇太后身份监国,垂帘听政。
赵祯做了40年的皇帝,公元1063年驾崩,死后庙号为“仁宗”。
仔细研究中国历史上对那些已故皇帝或大臣的谥号,会发现确实很有讲究。
首先,非常简洁,就那么一两个字;其次,大多数情况下,都非常准确,能入木三分地评价出这个人物一生的行事特点和功过是非。
比如,仁宗皇帝的这个“仁”字就极其到位,不仅准确刻画出了赵祯这个人的性格特点,还准确地反映出整个仁宗一朝的基本国策。
仁宗的身世本身就是个传奇,这就是流传甚广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直到最近,还有一部名为《狸猫换太子》的电视剧正在热播。
这个故事的版本颇多,比较权威的大概是小说《三侠五义》中所讲的,嫔妃刘氏、李氏两个贵妃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工于心计的刘妃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
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刘妃遂被立为皇后。
后来,刘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婴在历经劫难后被立为太子,登基后便是仁宗。
最终,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与双目失明的生母李妃相见,而身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
小说中的故事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在真实的历史中,仁宗赵祯还真不是刘皇后的儿子,他的亲身母亲姓李,原本是刘皇后身边的一个普通侍女,杭州人,也许是在自知不能生育的刘皇后的刻意安排下,被皇帝“幸”生下了赵祯这个孩子。
刘皇后特别高兴,把还在襁褓中的赵祯抱到自己这里喂养,并由另一位杨姓贵妃共同帮助照料这个孩子。
对李姓侍女,也没加迫害,还不断地提升她的地位,先是由侍女晋升为才人,又升为婉仪,仁宗即位后,又升为顺容。
刘皇后还派人寻访到李氏的亲属,给他的弟弟封了官,以示恩惠。
李氏本人天性沉默寡言,是个善良质朴的人,自己的亲生儿子当了皇帝之后,她夹杂在一群先帝嫔妃之中,没有任何异常表现。
《国史大纲》(7):魏晋南北朝(下)
《国史大纲》(7):魏晋南北朝(下)第十八章变相的封建势力【魏晋南北朝之门第】贵族世袭的封建制度,早在战国、秦、汉年间彻底打破。
然而东汉以来的士族门第,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地位,几乎已成为变相的封建了。
一、九品中正制与门阀东汉士族地位的获得,本由当时的察举制度。
三国丧乱之际,“士人流移,考详无地。
”【卫瓘语。
】用兵既久,人材自行伍杂进。
“郎吏蓄于军府,豪右聚于都邑。
”【李重语。
】两汉文治精神所托命的州、郡察举制,一时逆转,而倒退为秦、汉初年之军功得官。
要对此种情况加以救挽,于是有魏尚书陈群之“九品官人”法。
【事起延康元年,始议则自何夔。
】朝廷用人委之尚书,然尚书“不能审核天下人才士庶,【刘毅所谓“一吏部、两郎中,而欲究鑑人物,何异以管窥天?”但又不愿漫无标准,一切委之军队或私人关西。
】于是委中正铨第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级。
】凭之授受。
”【通典语。
】州置“大中正”,郡置“小中正”。
【自汉末舍之州牧,于是州在郡上,自成一级。
】大中正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
【通典语。
】故“中正”乃中央官之兼职。
【故晋书职官志别无“中正”之官。
】中正何以必须本处人任之?因非此无以熟知各本处之人才。
中正何以必须中央官兼职?因乱离之际,人才集中中央,就近访察为便。
各地郡中正可以各就所知,汇报各本州大中正。
大中正得根据乡评,定其品级与进退。
通典云:“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或以五升四,以六升五。
倘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或自五退六,自六退七。
”此虽为军政状态下一时之权宜,然其初“犹有乡论余风”。
【卫瓘语。
】故其后有“正始胜流”之目。
【李重语。
】今按:此制与州、郡察举有相异者两点:一、州、郡察举之权在地方官,而州大中正则为中央官之兼职。
故士庶求出身者,于察举制度下必须归于地方,而在中正制度下则须奔集中央。
此制本因人才不在乡里而立。
但既立此制,则有使人才永不反归乡里之势。
【名言警句】关于仁者的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关于仁者的名言警句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亡〈小学〉
●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宋?朱熹)
●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孟子〉
●仁者寿〈论语〉
●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史记〉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
●知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要功〈后汉书〉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
●石头虽然自己不能够割什么东西,它却能把宝剑磨得锋利----〈印度〉
●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纪伯伦)
●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罢。
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罗曼?罗兰)
●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藜)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泰戈尔)
●人之所以伟大乃是因他是一个桥梁,而不是一个目标(尼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一、选择题1.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
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A.三省并立,互相牵制B.削弱地方,集权中央C.抑制相权,设立内阁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2.明清时期,城市化取得巨大发展,但是,传统中心城市的规模并未明显扩大,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毗邻农村的一批中小市镇的崛起。
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B.当时生活理念的束缚C.传统经济模式的制约D.儒家轻利思想的作用3.潘耒在《日知录》序言中写道:“异日有整顿民物之贵者。
读是书而憬然觉悟。
采用其说,见诸施行,于世道人心实非小补。
如第以考据之精详。
文辞之博辨。
叹服而称述焉。
则非先生所以薯此书之意也。
”潘耒的序言意在说明,《日知录》A.是清朝考据学兴盛的主要原因B.强调学问应联系“当世之务”C.主张推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促进了经世致用局面的形成4.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
”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5.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材料说明“海禁”政策A.是自然经济性决定的 B.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C.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 D.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6.唐代宰相之女大多嫁入王室。
北宋宰相的女婿,则不乏有出身商家的状元、也有刚出科场入仕的八品小官。
择婿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门阀制度的消亡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C.重文轻武的影响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7.“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
试析“仁”在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地位及其意义2
试析“仁”在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地位及其意义(2)试析“仁”在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地位及其意义儒家学者常以果实之“核”比喻“仁”,即以“果仁”喻“仁”,以阐明其“生生之理”。
“心者何也?仁是已。
仁者何也?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
今人身体麻痹不知痛痒谓之不仁,桃杏之核可种而生者谓之仁,言有生之意。
推此,可见仁矣。
”(谢良佐:《语录》)陈淳《北溪文集》载:“问:‘程子言仁日心。
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阳气发处乃情也?’先生日:‘岂惟谷种。
凡果实核内,其中心皆日仁’。
”元代儒家学者方逢辰说:“先儒论仁,最善名状者……指草木之核,种之即生,道以为仁,其中一包,皆生理也。
虽然,此物借草木之核而言耳。
人之核安在?日心。
天地之心安在?日人。
夫生生不息者,天地之心也,然其心不能直遂,必以托诸人。
人得天地之气以为形,得天地之理以为性,故万物皆备于我。
而天地之所以生生者,实寄吾性分之内,天高地下,一日无人,则天地特块然者耳。
故孟子日:‘仁者,人也。
’……‘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
’人心不仁,则天地之心亦死矣,故孟子又日;‘仁,人心也。
’七篇之书,自首至尾,切切焉以陷溺人心为忧,凡教人日存,日养,日尽,日求,日心之端,日心之官,日根心,日生心,日物之长短轻重心为甚,直指人之识痛痒有知觉处示之,非便以知觉痛痒为仁,特欲其切己省察而仁活其本心也。
不然,死灰而已,槁木而已,顽石而已,此之谓不仁。
”(《石峡书院讲义》)仁爱之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性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坚持和遵循仁爱的伦理原则,才能协调和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问,以及上代人和下代人之问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保证人类世代的生生不息和持续发展。
正是从这一思想观点出发,儒家既强调从血缘关系中引申出来的“亲亲之爱”,但又不限于亲亲之爱,而是要求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将仁爱的思想情怀推及到全体社会成员乃至于世间万物,即“泛爱众”(《论语·学而》)。
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就是说要由亲爱自己的亲人进而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进而爱惜万物。
2019年广东省清远市横石水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9年广东省清远市横石水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它是邓小平在本世纪初提出的。
②它同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③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④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参考答案:考点:IJ:“三个代表”思想.分析: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意义的识记.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本世纪初由江泽民提出的,故①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理论,故②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故③④正确,故D项正确.故选D.2.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示。
与d点直接相关的是( )A.孟子、荀子B.董仲舒、朱熹C.朱熹、王守仁D.李贽、王夫之参考答案:C考察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根据所学可知, d 处是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又一高峰,根据图示应是宋明理学的发展,故 D 项符合题意要求;A、C 错误,B 不合题意。
故应选C。
3.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徐复观《释论语的「仁」
徐复观《释论语的「仁」屈万里先生在「仁字涵义之史的观察」的大文中(见民主评论五卷二十三期),指出仁字出现得很晚;而论语上所说的仁,和孟子以後所说的仁,内容上有广狭之不同;这确系事实。
但论语这种内容广泛的仁字,是否能找出一个中心观念加以贯串,因而了解其在文化史上到底有一种什麽确定的意义,去岁孔子诞辰我在台中省立师范学校的讲演中,曾作过一次初步的尝试。
现更写此文,略加阐述。
若因此而对孔学精神之发掘,能稍有所裨补,则始愿诚不及此。
首先我们根据下述三端,可以确定「孔学」即是「仁学」。
孔子乃至孔门所追求,所实践的都是以一个仁字为中心。
第一、孔子下面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是他的自述。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里仁)同时公认为最後传孔子之学的曾子,他下面所说的一段话,正是孔子的话的申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远乎?」(泰伯)第二、孔子博学多能,但一切都是从一个中心点出发,并归结到一个中心点出发。
这个中心点即是「仁」。
孔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
非与? 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必施於人。
」(同上) 证以孟子「强恕而行,为仁莫近焉。
」的话,一以贯之的忠恕,也止是「为人」。
第三、孔子对於门弟子好学不好学的批评,也是以仁为标准。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先进) 孔子为什麽特别称颜子为好学呢? 因为:「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雍也)由上所述,可知论语一书,应该是一部「仁书」。
即是应用「仁」的观念去贯穿全部论语,才算真正读懂了论语。
但是,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仁」到底指谓的是什麽?孔子对於门弟子问仁的答覆,不仅因人而不同;即使对於同一个人的答覆,前後也常不一致。
论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
论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尽人皆知,在阳明心学的思想系统中,“万物一体”论是其重要的理论构成部分。
这一命题的完好表述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但是过去人们在议论这一命题时,常常简单突出“万物一体”而刊落伍面的“仁”字,这就使得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历史上其余形态的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有观点认为阳明此说与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看法存在某种渊源关系。
( 拜见吴震,第11 讲) 为了澄清这近貌同实异的看法,有必需从头商讨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的意蕴,以揭露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及其思想意义。
一定指出,在“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命题中,“一体之仁”无疑是中心看法。
此中,“一体”是对“仁”之特质的一种描绘。
详细而言,“一体”即整体义、全体义,“一体之仁”是重申“仁”不单是人心的德行存在——心体,更是遍在于万物而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本体存在——仁体,表示宇宙存在一种基本的精神特质。
我们关注“一体之仁”而非独自的“仁”字,目的在于揭露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思想精华唯实用“一体之仁” 的看法才能充足显现,同时也能够藉由“一体之仁”来表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有别于历史上其余形态的万物一体论,我们称之为“仁学一体论”,即仁学形态的万物一体论。
从历史上看,大概有两种形态的万物一体论,一种是先诸子时代的传统万物一体论,另一种是宋朝道学思潮中出现的新形态的万物一体论。
前者能够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 《孟子·悉心上》 ) 、庄子“万物与我为一” ( 《庄子·齐物论》 ) 、惠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 ( 《庄子·天下》 ) 为代表,后者能够程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以及“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二程集》,第 14、15 页) 的仁者境地说为代表。
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这两种理论形态都有所不一样,它是成立在良心心学基础上的新形态的“仁学一体论”。
一般认为,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源自程颢。
关于“仁”的思考
白奚:“全德之名”和仁圣关系——关于“仁”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的思考【摘要】仁作为儒学体系的核心概念,其所以高于其他诸德,在于它是作为一种基本的原则和精神而贯注于诸德之中并统摄诸德的,此即所谓“全德之名”。
“全德之名”的理论价值还在于,它把仁从伦理道德的范畴系列中提升了出来,突出了仁的哲学意义。
在孔子的学说中,圣是指有仁德的君主,而不是在仁之上的另一个更高的道德境界。
对于普通人来说,圣是高不可攀的虚位概念,而仁却是简易平实、切实可行的,这一区别决定了道德人格的最高目标只是仁而不是圣。
【关键词】仁全德之名圣孔子仁在孔子学说中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孔子的许多观念和理论都是以此为基础而生发出来和建立起来的。
因而,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仁的涵义及其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历来就是人们关注最多的理论问题。
关于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常见的有核心范畴、最高范畴等表述,而这一特殊地位,则须通过仁与其他重要范畴的关系才能够彰显。
也就是说,仁何以有资格作为孔子学说乃至儒学的最高范畴? 它高在哪里? 这些都只有通过揭示仁与儒学的其他范畴的关系才能够得到说明。
本文拟通过对“全德之名”和仁圣关系这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的讨论,对仁在孔子学说中的核心地位进行考察和论证,并对涉及到的前此的有关研究加以必要的分析讨论,以期更好地展现儒家仁学的理论价值。
一、“全德之名”———仁与其他诸德之关系和不同“全德之名”的概念是冯友兰先生提出的。
冯先生于三十年代在讨论孔子之仁范畴时曾说:“《论语》中亦常以仁为人之全德之代名词, ⋯⋯惟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之统摄诸德。
”[1]此后不久,张岱年先生不同意仁为“全德之名”的提法,他认为:“仁兼涵诸德,如忠、恕、礼、恭、敬、勇等。
但仁非全德之名。
所谓全德之名,即诸德之总称。
而仁非德之总称,其本身亦自为一德。
不过是最高的德,所以兼涵诸德。
”[2] 近年来讨论儒家仁的思想的文章和著作,多有涉及这一问题者,或取冯先生说,或取张先生说,莫衷一是。
字说清廉|仁
字说清廉|仁如果说文明是一棵扎根大地、向着阳光生长的大树,那么村庄就是大树枝丫间的果实。
“小鲍庄”就是这样的村庄,它在原生态乡村环境中,固执地保留着原始的耕作方式,秉承千年不变的文化传统,在“文革”红色海洋的包围中,孤岛一般与外界“隔远”。
《小鲍庄》的作者王安忆,以女作家特有的敏感,在小鲍庄这颗芝麻粒一般大的果壳里,发现了的果核中的“仁”——庄上人评价人事的尺度、教育后生的标准、为人处世的规矩,都是“仁”——仁义是他们的口头禅。
如同“果仁”承载着植物的遗传密码一样,“仁”成为维系小鲍庄繁衍生息的文化基因。
《小鲍庄》以几户人家的悲欢离合为故事线索,各家分别叙述,单线闭环;同时,这几户人家的命运又息息相关,多线头交织成网络,每个交结点都自成一“目”,而“纲”则是仁义。
小说人物中,没几个识文解字的,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孔子的存在。
但积淀在这些文盲半文盲的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意识和无意识底层的精髓,却恰恰是孔子的仁义精神——仁义已经是一种化为骨血的精神力量。
这大概就是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态度、思维定势和情感取向,即人们常讲的“国民性”“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等等。
《小鲍庄》发表于“寻根文学”兴起的1985年。
1986年底,我购得一本《探索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其中这一篇是我最喜欢的。
以至于时隔30多年,重读《小鲍庄》,非但没有“隔远”感,反倒觉得它似乎一直在我或喜或悲的情绪里“亲切”地丰盈着。
作品在“文革”的背景下营造了一个几乎是孤悬在乱世之外的宁静、稳定的自然村落,除了血脉相连的人伦力量,维系着村民生存和繁衍的精神支柱,便是建立在这种人伦关系之上的儒家文化的核心成分——“仁义”。
有评论家称,《小鲍庄》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儒家仁义观念的现代寻根,更重要的是对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寓言书写。
故事中的灵魂人物“捞渣”,只是一个不到七岁的小孩,他的出生或许就是一个悖论。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1小题,每题3分,共计63分)1.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
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
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 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 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结合C. 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 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答案】B【解析】材料“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说明了在西方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无所不在的物质后,维新派把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仁视为世界的本体,突出反映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故B项正确;A项错误,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C项错误,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吸收了西方的哲学思想;D项全面接纳说法有误,排除。
故选B。
2.保国会成立后,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因为它( )A. 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符合时代要求B. 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了影响C. 促使光绪帝下决心实行变法,大快人心D. 力图扶植清朝统治,得到上下广泛支持【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保国会成立后,其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这一宗旨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走向高潮,故答案应为A项。
B.设立分支机构并不能将维新运动推向全国。
C.保国会的建立没有让光绪皇帝下定决心实行改革。
D.保国会并没有得到上下广泛的支持。
3.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上清帝第六书》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 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C. 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 明确提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惟一出路【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在此奏折中,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变法主张,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海钩沉】仁者误国(六)——“仁”的分量【史海钩沉】仁者误国(六)——“仁”的分量一不能不去追究,一个有着四千万人口,当时富甲天下,仅在宋夏边境一个方向就陈兵近三十万的大国,何以屡吃败仗,一战不如一战?又何以甘心容下这么不平等的条约?今日的历史学解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他们不仅以讹传讹地重复当时文官集团为推卸责任编造的谎言,还以一种貌似深刻的方式把问题推到了更为虚无缥缈,不着边际的地方,这就是我们通常见到了两种主要观点:1.自太祖朝以来的重文抑武的政策,使得军队没有优秀的军人统帅,所以缺少战斗力。
2.皇权高度集中,前方的统帅事事都要上奏,没有临机决定权。
一句话,是自宋太祖以来,以加强皇权为中心的一系列制度设计,导致了宋夏战争的失败。
上升到“制度”的高度来认识问题了!但是,上述这两条结论是没有史实根据的。
第一,宋太祖虽然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剥夺了一些节度使的兵权,但还没达到“重文抑武”的程度,他重用的统帅还是军人出身的居多,如曹彬、潘美等。
直到真宗时,镇边统帅还都是职业军人,以文臣镇边、书生典兵,是自仁宗朝开始的。
而且抑文重武,主要还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那些科举出身的文官集团的意思。
(这一点我们后文还要详细讨论。
)第二,整个西夏战争期间,仁宗皇帝始终对前方边帅给予充分的自主权,多次许可他们“便宜从事”,所以,不存在事事都要向皇上请示汇报的事实。
如果是宋代的君主集权制度导致了宋夏战争的失败,那么为什么比宋仁宗还要集权专制的汉武帝却胜利了呢?够了,别拿“制度”这么玄乎的东西说事了;人办的事儿,就直接找人得了!二任何战争成败的原因,归根结底只在两个人身上,这就是双方的最高统帅。
不管有多少人的军队,有多么复杂的环节,最终是由这两个人决定着数百万军人的命运的。
所以,追究宋夏战争失败的原因,只要以双方的最高统帅:宋仁宗赵祯和西夏王元昊身上找就行了。
了解他们的素质、水平、想法和做法,就能找到一切原因了。
记住,制度只是固化了的人的行为,人之外,没有制度。
所以,人不行,别怨制度。
三从战略思想来看,元昊生下来就是要称王称霸的,为此,他的理性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建立起不再臣伏于大宋王朝的独立的大夏国家,他所领导的是一场西夏的“独立战争”,目标也是有限的,只是要获得宋朝的承认,而不是获得整个大宋的天下。
他认为这个目标宋朝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发起一场又一场的进攻,逼迫宋朝承认他当皇帝的事实,他的目的最终达到了。
宋仁宗宅心仁厚,他认为“有生之民皆为赤子”,没有什么蕃汉的界限,为这么一个要独立称王称霸的个人野心打起仗来,不论汉人蕃人都要受罪,蕃人们悠然牧羊、汉人陶然耕织的幸福生活就会被打破,两族人民生灵涂炭,死伤枕藉,哭泣相闻,殊为不值。
所以,在他看来,这仗能打就打,不能打就不打了,只要边境恢复和平,人民不再经受战争带来死亡痛苦,元昊要独立就独立吧,为了这一点,仁宗甚至连“面子”也可以不要的。
抱着这种战略目的,他给范仲淹这些即将要开赴前线的将帅所下达的命令,居然不是努力杀贼,维护国家的统一,而是“有征无战、不杀无辜”,军队只是去威慑住元昊,而不是去消灭西夏军队的。
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之下,只要和平、不打仗、不死人,仁宗是什么条件都可以接受的。
元昊未必没有完全吃透仁宗皇帝的心思,对着这么一位“极仁主义”的皇帝,就是不动刀兵,长期耗下去,仁宗也会承认他的独立地位的。
但元昊不是和平主义者,无论有利于已的和平还是不利于已的和平,他都不接受。
他只要战争,对每一个想称王称霸的人来说,战争本身就是目的,他们从征战杀伐中获得的快感远大于醇酒美人。
他们以杀人为最高的快感,也不怕自己的人甚至自己被杀。
元昊每战,必亲冒矢石,跃马阵前,别以为他是为了激励属下的勇气,才舍身冒险,做做样子的,不是,他是来享受作战快感来了。
一切开国君主,都有这种血性: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大宋本朝的太祖,太宗皇帝,哪一个不是亲临前敌挥刀作战,身被创伤的。
说起来,仁宗皇帝命好,未成年的时候,有三位分别具有强悍、善良和奉献精神的母亲呵护着;成年后,宫内有着同样强悍的将门虎女曹皇后看着家,朝中有被他仁德感动的忠臣义士们护佑着。
所以,他不仅没有上过一次前线,甚至毕其一生没有出过一次京城,这个成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乖孩子,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元昊在冰天雪地、尸横遍野的战场上享受到快乐与豪情。
他讨厌战争,害怕战争,想以任何条件结束战争。
仁宗和元昊,从本质上讲就是两种不同生命禀赋的人,在天性上相互隔绝得太远太深,彼此绝对不能理解。
仁宗总想以黎民苍生的生命和幸福来感动元昊,可元昊只想着再多打几个胜仗爽一爽,最好把仁宗抓来在帐前对他俯首称臣。
这两种人在战场上遇到一块儿,不用交手,就知道谁输了。
四成败是由一系列具体环节构成的。
对仁宗和元昊这两位最高统帅来讲,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两个,一是用人,二是办事。
先说用人。
元昊用的人都是“猛人”和“狠人”。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他依为股肱的党项本族人野利仁荣,这人是位大学者,创制了西夏文字。
就这么一位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文化人,给元昊提出的居然是杀气腾腾、以战争立国的基本国策。
他首先否定了对华夏文明的崇拜,指出:古来所谓“以夏变夷”的说法,根本不能成立。
想当初,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国家强大起来,那不就是“以夷变夏”了嘛!作为一个国家立国基础的主流文化,应顺从本民族的自然天性而来,而不能生搬硬套别国的东西。
固然要向别的国家学习,但一定要选择那些符合本民族天性、利于国家独立发展的东西。
我们国家里,无论蕃人汉人,都好勇喜猎,日以兵马为务,没有中原人雅好礼乐诗书的风气,我们只能顺应这种实际的民情,因势利导,进一步强化人民建功立业的豪情,满足他们的征杀欲望,同时赏罚分明,建立起严格的民法军纪。
如果说学习华夏文化,也只应该学习商鞅使秦国强大起来的法家思想,不能学满嘴仁义道德、又拘泥于诗书礼乐等形式主义的儒家学说。
这样才能使国家全体人民乐于征战,崇尚刚劲。
如此,方可以钳制中国、统驭戎夷,那些斤斤于言礼言义的宋人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
元昊极其倚重野利仁荣。
野利仁荣于宋庆历二年秋天去世,元昊曾三次前往吊丧,恸呼:“何夺我股肱之速也!”元昊重用的另一个人是汉人:张元。
张元原来不叫这个名字,只是姓张而已。
他原本是陕西华阴一介书生,自负其才,屡试不第后,曾和他的一位姓胡的朋友赶往边关,他们雇了几个人拖着一块大石板在前面走,石板上刻着他人两个人嗟叹怀才不遇的诗句,他们两个人跟在后面,吟诗大哭,希望以此引起边关统帅的重视。
那位边关统帅还真接见了他们,引他们入大帐聊了一阵儿,大概是觉得话不投机,又把这两人送了回去。
回到家乡后,不知为什么事,张元被当地的县令打过一顿板子。
这次侮辱让他下决心投靠西夏。
临行前,路过一个不知什么地方的项羽庙,“乃竭囊沽酒,对羽极饮,酹酒泥像,又歌‘秦皇草昧,刘项起吞并’之词,悲歌累日,大恸而遁。
”看来,张元不是毫无忠君爱国观念的人,他只是太个人主义了,他知道自己的才干远高于朝堂之上那些庸碌之辈,有这些人当政,他永无出头之日。
他太欣赏自己生命品质的优秀,不能忍受在平庸的生活中,耗尽这天赋的优秀生命、默默无闻地死去,他要寻找一切机会证明自己的优秀,为此,不惜背叛自己的祖国。
为此,他极为痛苦,这才有“悲歌累日,大恸而遁”的情况发生。
人们当然可以谴责张元的极端个人主义,就是国家不用你,你也不能叛国呀!但从实际后果来看,一个不能真正吸纳本国优秀人才的国家,注定要衰亡下去的,战国时期那些被秦国灭掉的国家不都是如此吗?张元是和他的胡姓朋友一起到的西夏的,在那里,他才改名叫张元,那位吴姓朋友改名叫胡昊。
两个人终日在西夏都城的各大酒馆喝酒,饮后在墙上题诗,署名张元、吴昊。
两个人的名字连起来读就“元昊”,这在当时是冲撞国王名讳的违法行为,他们俩想借此引起元昊的注意。
果不其然,没过两天,他们被抓了,元昊亲自审问说:“你们两个是从大宋来的人,应该懂得不能冲撞本王名讳的规矩呀,为什么这么做?”张元反唇机讥:“违了你名字的讳有啥了不起的,有的人连姓都不顾呢!”这正戳到元昊的痛处,他们的本来没姓,自己造了个北魏鲜卑的姓:拓跋;后来归依李唐王朝,皇帝赐姓李;入宋之后,又由赵家皇帝赐姓“赵”,实际上等于无“姓”之人。
元昊听出了话外之音,不以为忤,反引两个人入室深谈,甚为投机。
张元得到了重用,不到两年,就当上了元昊的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元昊攻宋的许多谋略都是张元提出的,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都有张元参谋赞画之功。
元昊那句“朕当亲临渭水,直据长安”的豪气干云的通告,也出自张元的手笔。
仁宗“仁”啊!张元叛逃西夏,屡献攻宋之策,仁宗都没有缉拿他的家属,反而赐其钱米,希望张元能被感动,回头是岸。
这位宅心仁厚的皇帝永远不能理解那种心身负奇才又野心勃勃的人的心理,他们一心只想使自己生命优秀的天赋本质得到实现,而对寻常人会感恩戴德的仁心惠意不屑一顾。
张元没有回头,不仅从行为上没有回头,而且在精神上更为决绝。
按他的理想,是想彻底灭掉大宋的江山,让满朝堂那些曾瞧不起他的庸碌之辈,彻底品尝漠视他的苦果。
元昊都没这份野心,当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与宋朝和谈时,张元坚决反对,等到元昊与辽国开兵打仗,张元知道西夏已经永远没有灭宋的机会了,他彻底绝望了,终日对天咄咄叹息,没几天,就忧愤而死。
这是那种为自己的优秀而活、也为自己的优秀而死的人,这种铁石心肠,是任何恩惠都无法动摇的。
野利仁荣和张元之死,对元昊的打击很大,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由一个英雄团队共同干出来的,这两个人才的早逝,使元昊失去了能克制他弱点、发挥他长处的左膀右臂。
自这两人殁后,元昊再也没有做出过更为惊天动地的大事。
再看宋仁宗的用人,他所用的基本上都是和他气味相同的仁人君子,另外,还有少数摸准了他的脉,伪装成仁人君子的小人,所以,可以说他用的人都是“仁人”和“佞人”。
以夏竦、韩琦、范仲淹为例。
夏竦聪明,有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但自私,不敢坚持原则;韩琦坦荡磊落,在朝廷内部的权力角逐中,秉公守正,坚持原则,确是一位良相之才(详见韩琦小传),但心肠软,受不了战场上血腥的打击,而且缺乏真正的军事韬略,其军事建议是自己都执行不下去的夸夸其谈。
范仲淹个人道德素质优秀,体恤民众,在和平年间,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地方官,可是,见解卑陋,议论迂腐,他与仁宗之间的相知,完全在于共同拥有一个“仁”字的心理相通。
他深知仁宗的心理,所以提出了被奉为国策的防守战略,当仁宗与西夏媾和时,他是欢欣鼓舞的。
其实,早在1042年(宋庆历二年)五月,定川寨战役之前,宋夏两国边境拉锯战正酣的时候,他就向仁宗皇帝提出与西夏议和的建议,说:“兵马精劲”是西夏的优势,“金帛丰富”是大宋的优势;西夏人依仗其优势,是不会听从我们的仁义教诲的,而我们又不想大动干戈,与敌人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