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淡化“偏才怪才”是对是错_(整理精校版)

合集下载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造就北大一代辉煌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造就北大一代辉煌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造就北大一代辉煌导语:1916年出任北大校长后,蔡元培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并一扫原有的官僚作风和腐朽气息,为北大奠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他的继任者蒋梦麟认为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天赋与秉性之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尊重这种价值,让每个人的特性发展到极致…对此学者智效民评论道:"虽然历经时代变迁,民国那几个校长仿若成为高等教育的绝唱,他们民主治校、培养通才、注重人格教育的光辉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熠熠生辉。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造就北大一代辉煌1916年12月26日,总统黎元洪下令,任命蔡元培为北大校长。

作为满清遗物的京师大学堂在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这座清末京师大学堂,实为一座“官僚养成所”,衙门习气深重。

蔡元培抱着改革教育、清除积弊的理念,于1917年1月8日到北京大学上任。

他认为:“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

”到校视事的第二天,他发表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日抱定宗旨,二日砥砺德行,三日敬爱师长,这三点要求,都是有针对性的。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北大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就职演说,明确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要求学生要“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由于学生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识的深浅,只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的教员,特别受欢迎,因为将来毕业后“有人提携”,有阔老师做靠山。

他要求北大学生“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他又要求学生“砥砺德行”,“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敬爱师友”等。

他还提倡让学生兼听不同学派的课,独立去评判。

他还大力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

主张沟通文理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些主张和措施,不但使北大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开创了近代高校学生自由研究学术之风。

蔡元培在整顿和改革北大的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傅斯年:怼的就是你

傅斯年:怼的就是你

傅斯年:怼的就是你作者:拾遗来源:《百家讲坛》2019年第04期1945年5月的昆明,微雨绵绵,教授们聚在西南联大商量胜利后北大重建的事。

此时,仍在美国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刚被任命为行政院秘书长。

得知消息的教授们纷纷摇头,大学必须保持“学术独立”,蒋梦麟已不适合再做校长。

众人又推举威望很高的胡适,可他在美国,远水救不了近火。

怎么办?大家心里都清楚,此时局势危殆,各派系间也斗得厉害,校长是个招骂的苦差事,出力不讨好。

眼看复校在即,傅斯年收到一纸聘书:代理北大校长一职。

此时的北平兵荒马乱,一派萧条。

傅斯年振衣而起,神情肃然:胡适不敢做的,我替他做;胡适不敢得罪的,我替他得罪。

我在这几个月给他打平天下,让他好将北大办下去。

于是傅斯年接下委任状,头也不回地跳进火坑。

傅斯年要面对的北大早已面目全非。

八年前,日军攻陷华北,民族危亡系于一线,大批师生冒着枪林弹雨远赴昆明,在恶劣的条件下为民族文化艰难续脉,而一些汉奸文人却留在北平,在日军成立的“伪北大”里奴化青年,安然度日,北大自由之风气荡然无存。

如今伪教员们成了最棘手的问题,牵扯那么多人的利益,谁敢轻易处理?傅斯年不怕触怒利益集团,人还在重庆,便已开炮:“北大复校,绝不延聘任何伪北大之教员!”他到达北平机场时,陈雪屏教授前来迎接,傅斯年劈头就问:“你和伪北大教员有来往吗?”陈雪屏不知所措,说:“只在必要场合有过。

”傅斯年变色道:“汉贼不两立,连握手都不应该。

”听到消息的伪教员们恼羞成怒,先是以集体罢课相要挟,接着联合起来向高官请愿,要求继续留在北大,逼傅斯年妥协。

朋友纷纷劝他收手,傅斯年叹道:“如果我同意了,如何对得起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他们不就白白做出牺牲了吗?”面对伪教员们的漫天叫骂,他的态度斩钉截铁,“我的职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北大保持一个千干净净的身子!正是非,辨忠奸!”“这些话,就是打死我也是要说的!”傅斯年的老师周作人仗着自己是师辈,就在信里摆架子骂道:“你今日以我为伪,安知今后不有人以你为伪!”周作人大概忘了,傅斯年在北大做学生时,就因教授讲课错误而将他们怼得丢了饭碗;新文化运动时,他又朝要传他衣钵的黄侃等“老顽固”猛烈开炮;抗日时,还差点因胡适袒护政府而要与他绝交。

十大网络红人语录-经典网文

十大网络红人语录-经典网文

十大网络红人语录_经典网文醒目的个性,犀利的言语,“校园猛人”年年都有,只是变化不同。

他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社会的弊病,敢于调侃生活的无奈,勇于肯定不完美的自我,口无遮拦,想说就说。

也许他们有些话有失偏颇,但其惊人的勇气,振耳发聩的声音严重袭击了校园传统文化。

这些或奇特或精辟的言语也因为极强的兼容性和通用性被奉为校园经典语录,广为流传。

1、老罗混迹校园,如果你不知道老罗其人,我劝你赶紧低调一点发愤图强,下载一部老罗语录全集饿补一番,不然必定要被鄙视的目光光顾到夹着尾巴做人的程度。

老罗,男,在写诗十年仍然徘徊在九流线的打击之下沦落为一名GRE讲师。

步入教师行列仍然不能安分守己,也不能安分守己,不甘于孤芳自赏,勇敢发掘自己长处,在充分肯定自己伟人一样高尚的人格的同时,坚持不懈的给自己的“扯淡”才能不断曝光的机会,充分运用自己过剩的语言天分娱乐课堂。

以其不遗余力地自恋,踩人不倦的精神,大众通俗的语言,绝对彪悍的人生原则迅速走红各大校园,当之无愧成为猛人之首。

老罗语录也因为巨强的打击力度,超广的打击范围和毫无遮拦的真情实感愤世嫉俗深入人心。

语录1.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语录2.像我这种牛人,想找个人佩服一下的时候我就去照镜子。

语录3.在美国的研究生院里中国学生从来不参加课堂讨论,以至于教授都以为他们什么都不会。

可是一考试就是第一一考试就是第一,那美国教授不就崩溃了吗?他根本理解不了,于是感叹道“啊,神秘的东方!”语录4.他跟你要八块你转身就走,这时候他一般就会说“五块怎么样”,你一看差不多也就成交了。

有一回下课的时候,一个学生特兴奋地跑到前面跟我说“老罗,我砍到了三块八!”。

我心想,太无耻了!盗版小贩也是人啊!语录5.最土最庸俗最家常便饭的就是孔子。

所以得到广泛流传。

象老子庄子那都太酷拉。

从远处骑个小毛驴戴个墨镜。

走过你身边。

然后消失在远方,可是你还觉得那墨镜在他背后。

巨酷无比。

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就是禅,最酷。

偏才怪才为何遍寻不着?——北大公布“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方案引发争议(下)

偏才怪才为何遍寻不着?——北大公布“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方案引发争议(下)
面特 别 突出, 但是 , 他能 不听课 吗 ?他 能不 完成 那些 学继 续深造的机会 , 不然 , 才与怪 才的被扼 杀在 所 偏 早 已知 道的各项 作业吗?他 能不按部 就班参加班 级 难 免 , 留给 人 们 的 只是 更 多的 痛 苦 与 遗 憾 。
以及 学校 的各项 活动吗 ? 不能。 更何 况还有 涂老师提
态。
目前进入 各 学校 范 围公 示的被推 荐 者无一例 外是 所谓 的 “ 综合素质优 秀” , 更鲜 明的特征是 成 绩优 异—— “ 者 而 来年 都
有成 为状元 的可能” 。 个个都是 尖子生 , 科科 成绩 均优 异 , 为被推 荐 学生 的集 成 体特 色。
“ 我们 学校没有偏 才怪才 , 学生都是 素质教 育培 养 出来的 、
5 1
0年 月上 1 3.. 0


—瞳置国瞳蛋目
方西河( 阳市岳 阳楼 区朝 阳小学 与高考 ,这些 以总分来 决定升 学结果 的选 所 学校 , 没有偏 才与怪 才 , 怎么能让人相信 拔制度在 等着他们跨越 。一科 突出最 多也就是满分 。 这
;怪 为 何 遍 寻 不 着 才 才 ■
北大公布 “ 中学校 长 实名推 荐制 ” 方案 引发 争议 ( ) 下
策划 : 赖斯捷
编者按 : 北大公 布 实施 方案之 时, 实尴尬 即 已产生 。 现 对被
推荐者的要 求, 未有 细致说 明 , 以“ 仅 综合 素质优 秀或者有 明显 特长者” 概括 。 两者属 并列选择关 系, 弃后 者就 前者” 但“ 成为常
个方面 , 培养 全面发展 的人 才 , 已经深入人 心。再加 齐划一的教 育面前 ,我们要 让这些偏 才与怪才有 成

新闻评论2022年600字【6篇】

新闻评论2022年600字【6篇】

新闻评论2022年600字【6篇】新闻,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有二种。

其一指借助语言、文字、图片、录像等,向公众传播的消息。

其二指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闻评论2022年600字【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新闻评论2022年600字时事背景:根据交通运输部几天前刚公布的新修订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网约车驾驶员也须透过从业资格考试。

这一规定随即引发争议。

反对者认为网约车本质是一种“分享经济”,对从业者过多设置进入门槛,不利于新兴业态的发展。

支持者则认为,必须的从业资质限定,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使行业的规范有序。

时事评论:监管被监管,总是会产生某些榫卯不合的矛盾。

对网约车司机资格考试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单纯地“站队”支持或反对一方而不思考现实状况,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网约车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分享经济”。

表面看,其借助技术的重大突破,显著接近于物尽其用,从而实现从业者、消费者乃至社会闲置资源的多方共赢。

但如果更深一步探寻就会发觉,与其说“分享经济”是一种技术突破萌发的新型业态,不如说它带给的是关于“理想社会”的巨大想象空间,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相比于其他业态,“分享经济”更多地流露出社会伦理好处,那就是人之为人的善良、善意陌生人之间的信任。

不得不说,“分享经济”给人描绘的前景,近乎极为诱人的大同社会。

还不得不说的是,其当前面临的挑战,必须程度上是技术水平远远超前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如此态势之下,尽管“分享经济”在许多地方得到追捧,也几乎没有什么人否定其重大价值,但“分享经济”在各国的发展,却基本上都遭遇了程度不同的监管障碍。

当然,现行规章体制落后于行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监管者思维陈旧、监管水平有待提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换个角度看,也未必全是监管者监管得上了瘾必须要去管一下,还应承认现实社会的发展水准仍然离不开监管。

北大推荐生选拔 华附14学生竞逐3名额(组图)

北大推荐生选拔 华附14学生竞逐3名额(组图)

北大推荐生选拔华附14学生竞逐3名额(组图)华附校长吴颖民(右三)提问刘之忻李少堃信息时报讯(记者梁健敏通讯员区竞志)昨日,广东7所具有北京大学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之一的华师附中,举行了该校推荐候选人综合面试。

经初次选拔,14名在成绩、竞赛、或创新方面拔尖的华附高三学生现场竞逐3个名额,最终获荐者将在高考中获得北大降低30分录取。

候选人“阳盛阴衰”台上一名学生侃侃而谈,台下13名评委紧张评分。

一场“14进3”的选拔在精彩幽默而有略带竞争的硝烟中展开:小小的舞台将让获胜者的人生发生重大的转变——几乎是提前获得北大的“入场券”。

舞台之上,14名学生谈吐自如地说出他们对北大的向往,以及自己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据介绍,华附应届高三全级共有24人报名参加校长实名推荐的选拔,报名时要递交自荐书、奖状资料和个人简历,学校从文理科生比例、竞赛成绩、创新能力等因素考虑,初步筛选出14人参加昨天的校内面试。

记者留意到,候选学生呈现出“男多女少”、“理多文少”的态势:14人中有11人学的是理科,女生仅有4名,仅有1人来自普通班。

房价亚运等问题紧扣热点事先供候选学生准备的问题包括:“为何中国拍不出像《阿凡达》这样的电影”、“在北大你可能是‘凤尾’,在中大则可能做到‘鸡头’,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等。

而即兴答题环节中,问题跨度甚广,比如你最欣赏三国中曹操、刘备、孙权中的哪一位、对独生子女政策的看法、如何看待中日两国近期的关系、为何政府屡次出台政策抑制房价仍然无法控制上涨等话题。

有个别候选人在前两个环节上表达如流,却在这一环节上碰了钉子,要么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要么则停顿数秒说不出话,浪费了宝贵的答题时间。

据了解,13名由该校校长、老师以及华南师大人力测评研究所博士组成的评委会将按照“两理一文”的名额确定推荐名额,评分权重中,学生表达沟通和逻辑思维能力各占25%,气质品格和知识结构分别占15%和35%。

吴颖民表示,对于其他一流大学的自主招生名额人选,华附也有可能用此方法确定。

时事热点演讲稿3分钟

时事热点演讲稿3分钟

时事热点演讲稿3分钟时事热点演讲稿3分钟【汇编五篇】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

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时事热点演讲稿3分钟【汇编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时事热点演讲稿3分钟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

去年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如潮,如今第二季的节目“观众缘”更强,“诗词力”更猛。

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能够以如此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时事评论观点:“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再合适不过。

观众为武亦姝、陈更、彭敏等选手的才华所折服,也为白茹云等普通参赛者的励志故事所感动。

古诗词虽然“曲高”,但“和者众”,从50后、60后到00后,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

正是这共同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所以《中国诗词大会》能够靠着“熟悉的陌生题”,大面积地唤起观众的参与感。

尤其是在春节这个全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团圆的节日里,跟随节目一起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让团聚别增了思接千载的文化韵味。

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这样,拥有灿若星汉的经典诗篇;也很少有哪个国度,能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中国诗词大会》以其纵横捭阖的集纳,让观众不禁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由衷钦佩。

“铜雀台”是谁修的?“谢公屐”的“谢公”是谁?“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看”怎么读?类似“日用而不知”的知识,在丰富观众眼界学识的同时,也激发起不少人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

既有丰富多彩的内涵,也注重切身感、共同性,正是《中国诗词大会》触发“传统文化热”带给我们的启示。

“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普通学生如何考进北大?这5个方法告诉你

普通学生如何考进北大?这5个方法告诉你

普通学生如何考进北大?这5个方法告诉你
北大在中国学子心中是可以所示最高级的学校了,也是很多学生挤破头想要考进去的一所大学,但是想上北大不是那么容易的,能考上北大的只有学霸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有什么方法能考上北大呢?下面小编就来简单的说说吧!
1、北大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高校的一种特殊类型招生政策,意在选拔一些偏才怪才,是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

所以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校,自主招生也是非常严格的,所以为了让自己多一个计划,自主招生考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参加高考
高考是最最公平的考试了,是骡子是马考过试了才知道,如果你是学霸级别的,你可以试着冲击高分,如果你高考达到分数线的话就可以申请到北大学习了。

3、个别学习保送
在中国过有些中学实力非常强劲的,有那么一两个保送资格,所以首先你中学要选对学习,还有中学的时候成绩和表现要足够好,只有这样才有保送的资格。

4、考研上北大
如果你高考上不了北大,那么可以试试考研上北大,对于学生来说考研上北大不亚于一场高考,要做好准备才行。

5、保研上北大
高考考个985高校的成功率比单独考北大的成功率大很多,而985高校的保研名额会多一点,如果大学成绩好又表现得好的话,很有可能被保研进北大哦。

北大校园的人文魅力

北大校园的人文魅力

北大校园的人文魅力北京大学(北大)作为中国著名的高校之一,其校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更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氛围。

北大的人文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沉淀:北大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校园内保存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如“钟楼”、“百年讲堂”等,这些建筑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变幻,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沉淀。

2.人才辈出:北大培养了无数杰出的人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领导人等。

校园中传承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智慧和拼搏精神,这种精神的传承为整个校园注入了强大的人文底蕴。

3.文学艺术氛围:校园内有着丰富的文学艺术氛围,校园内经常举办文学沙龙、艺术展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平台。

北大培养了众多文学艺术领域的精英,这使得校园充满了文学和艺术的气息。

4.自由探索精神:北大一直倡导的是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精神。

校园内的学术氛围浓厚,各类学术讲座、论坛层出不穷,学生在这里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5.多元文化交流:由于北大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际的学生汇聚于此,校园内呈现出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使得北大成为一个开放包容、思想碰撞的地方,使每个学子都能够在这里汲取来自不同文化的精华。

6.独特建筑风格:北大的校园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中西合璧,古朴典雅。

校园中的湖泊、草坪、建筑群落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景观,为校园增添了别样的人文魅力。

在北大的校园中,历史、人才、文化、建筑等多个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魅力。

这种魅力不仅体现在学术上,更融入到了每一个走在北大校园中的学子心灵深处。

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和

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和

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和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和范文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写一篇时评,不少于800字。

据报道,超女总冠军李宇春,在北大讲堂只唱了一首歌,说了十几句话,就让在场的1500名大学生为之疯狂和尖叫,由于现场极度混乱,一些拟定的表演只好取消。

此事引发了一场争议,北大讲堂是否可以成为“李宇春”们的舞台评论家们见仁见智。

有人认为,任何大学的讲堂都不应该随随便便让娱乐节目涌入,大学的讲堂只能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也有人认为大学讲堂不是旧时的金銮殿,本身没那么神圣,文化不分高低贵贱,李敖来得,李宇春也来得。

【讲评】(一)辨析下列题目:《时评一篇》《漫谈超女》《让娱乐节目滚出大学讲堂》《北大学子怎么了》《不要疯狂追星》《文化需要真知识》《正确看待明星》《还殿堂一个神圣》《“春风”来袭,北大如何接招》《学堂变歌堂,不妙!》《大学讲堂应是谁的舞台》《超女进北大应慎看》《讲堂=舞台》《文化的圣殿不分贵贱》《“唱”进高校》《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化》《舞台与讲堂》《向低俗文化说再见》《“春风”吹进北大校园》基本原则:明确观点;符合内容;形象生动(二)针对不强与思路不清针对不强具体表现:1.游离材料,转移评析对象。

2.只谈超女,不和讲堂联系。

3.花大量篇幅评析论据。

基本原则:1.紧扣材料,段段评析。

2.全面理解,抓住实质。

3.论据为评论服务,而不能取代原材料贯穿全文的地位。

时评类作文写作清思路指引:例一:“春风”来袭,北大如何接招1.引材料、摆形象(200字,两段)2.析材料、明观点(500字,四段)指出观点:明星入校园,不予苟同(1)破坏校园气氛,影响学生学习。

(2)明星作秀没有文化价值.(3)商业目的明显.3.得结论(100字)例二:超女进北大应慎看1.引材料(150字)2.析材料①谈危害(300字)学术圣地的形象受冲击.学生的价值观受不良影响.②挖根源、联现实(300字)3.得结论(60字)时评类作文写作基本原则:1.时评基本写作模式(1)引材料:引用材料,概述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

社科类短文阅读三篇

社科类短文阅读三篇

社科类短文阅读训练三篇一、《让“偏才”“怪才”脱颖而出》袁新文不把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也不侧重高中阶段学业成绩排名,中山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新举措,引起社会的关注。

近日发布的《中山大学2008年自主招生实施办法》,对学科特长生的高考分数要求进一步放宽,经过学校综合测试确定的少数特别优秀的“偏才”、“怪才”学生,即便高考成绩未达到重点线,也有可能被录取。

“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数学、物理、计算机、文学、语言等学科方面和领域具有明显特长及培养潜质,可不侧重高中阶段学业成绩排名。

”这些规定对学科特长生无疑是一种“福音”。

其意义不仅在于让学有所长的“偏才”、“怪才”脱颖而出,更在于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规则,为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另辟蹊径。

用传统的教育评价标准衡量,那些“偏才”、“怪才”难以中规中矩;在“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环境里,他们常常被淘汰、被埋没。

如果给他们一片沃土,创新的种子也许会开奇花结异果。

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果在高考“独木桥”之外,高校能给那些“偏才”、“怪才”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受益的也许不只是这些莘莘学子。

高考势在必改,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坦陈,目前高考制度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高考给考生和家长带来很大精神压力。

调查显示,58.6%的考生在高考之前曾经紧张、焦虑或失眠,70.8%的考生家长在孩子高考时感到焦虑。

二是由于高考与大学录取相联系,成为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尺度,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一张高考试卷使层次、类型各异的高校无法根据自己的定位和需要选拔人才;录取标准单一则忽视了学生平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品行修养及综合素质评价。

高考改革是一根极其敏感的社会神经。

每一项改革举措的出台,都会引来褒贬不一的反应。

在毁誉声中,高考改革虽然一直没有停滞,但与人们的期待相比,步履仍显得缓慢和沉重。

就拿中山大学的自主招生改革来说,不把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有利于探索和完善新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标准。

专家建议:自主招生要向偏才怪才倾斜

专家建议:自主招生要向偏才怪才倾斜

专家建议:自主招生要向偏才怪才倾斜北京大学棋牌队的队长田野,是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北大的。

2004年,北京大学举办棋牌类冬令营选拔赛,田野表现出色,随后以特长生身份参加自主招生考试,顺利通过。

“如果没有自主招生降分,我和北大还是有距离的。

”田野说。

自主招生录取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117名公众的调查显示,%的人认为自主招生选拔的是“特长生”,%的人认为是“杰出而偏科的学生”。

此外,%的人认为自主招生录取的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人认为是“三好生等全面发展的学生”,还有多达%的人认为是“有权有钱家庭的孩子”。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认为,自主招生考试选拔什么样的学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像美国的大学,并不只青睐高分学生,而是希望招收到各个阶层、各种文化、有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在大学招生宣传中也以能招到多样化的学生群体为荣。

我们的大学也应该尽可能保持多样化,自主招生要更大程度地向偏才、怪才开放,而不是只盯着全才。

清华大学数学系大四学生高挺然觉得,高考时自主招生的降分对他挺浪费的,因为不降30分他也能考上清华,“自主招生对我是一种精神激励。

原来不确定是不是能考上清华,通过了自主招生考试,就很有信心了。

”“像北大的冬令营活动,确实可以考察学生某一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可以招到有特长的学生。

”郑若玲说,那些平时优秀的学生,高考失利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高校不如多花一些精力考察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掘特殊人才。

如果光招全面型学生,一方面名额浪费了,另一方面选出来的人和高考选出来的也没什么两样。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方平也认为,自主招生的对象不该是全面平均发展的学生,而应该选拔适合学科特色、有悟性、有专长的学生。

要招到这样的学生,招生方式就要改变,不能只看分数或者材料,应该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为国选材的角度真正负起责任来。

自主招生并不是单方面扩大高校自主权,要从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自主创新等方面进行整体思考,“一所大学如果只有高分的平庸之辈,没有个性鲜明和潜质上佳的学生,是很难办成一流学府的。

北大测试题及答案

北大测试题及答案

北大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北京大学的简称?A. 燕园B. 清北C. P大D. 北京大学2. 北京大学成立于哪一年?A. 1898年B. 1900年C. 1911年D. 1920年3. 北京大学位于中国的哪个城市?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南京4. 北京大学的主要色彩是?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黄色5. 北京大学的最高学术机构是?A. 学术委员会B. 学位委员会C. 教务委员会D. 学生代表大会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北京大学的校训是“__________”。

7.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量超过__________万册。

8. 北京大学校园内最著名的景点是__________。

9.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的__________所国立大学之一。

10. 北京大学每年招收本科生的人数大约是__________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北京大学的教育理念。

12. 请列举北京大学的三个主要学术贡献。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3. 论述北京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B4. A5. A二、填空题6.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7. 10008. 博雅塔9. 一10. 3000三、简答题11. 北京大学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12. 北京大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推动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四、论述题13.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北京大学在推动学术研究、促进文化交流、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合锵锵三人行谈谈其主持人窦文涛的风格及启示

结合锵锵三人行谈谈其主持人窦文涛的风格及启示

结合锵锵三人行谈谈其主持人窦文涛的风格及启示一个栏目的成功,一位富有个性特色的主持人必不可少,因为是主持人对节目现场进行有意识的控制,也是主持人引导观众欣赏节目、接受信息,甚至也是主持人直接作评论。

在当代电视事业的发展中,节目主持人愈来愈朝着个性化发展,栏目拥有或培植有自己风格的主持人,可以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关注与支持,创造较大的文化生产力,获得更大的社会效应的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商家进行广告投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以下我结合锵锵三人行谈谈其主持人窦文涛的风格及一些启示。

锵锵三人行主持人窦文涛的风格风格:指气度、作风。

特色: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窦文涛对说话的兴趣一直不减,在他的节目当中总是不缺乏幽默、生动。

主持人的角色是引导嘉宾发表具个人色彩的大胆言论,营造日常聊天的形态、谈笑风生的气氛,力求轻松、惹笑,并强调平民化、趣味性和知识性。

“当你真的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你的失败感就愈强烈。

我对说话有兴趣,所以我经常想,终我一生,失败感也会伴随我,因为很多时候,我脑子里想的是一个东西,但做出来就是另外一个东西。

”说话能达到一个什么地步?诸葛亮靠说话可以吓退百万雄兵,孔子的《论语》是和弟子聊天的真实记录。

对于说话,穷我一生,也不过只是推开了一条门缝,看到里面的风光,自己却只能在门缝里看,就有了力不从心的挫败感。

在他主持过程中将其独特的主持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趣味十足。

主持人的气质,有时又具有交叉和互融的特点,即一个人可以兼居两种或更多的气质特点,这当然更可以突出主持人的风格。

主持人的风格特色,一方面是个人既有的性格的使然,同时也与个人后天的学养和知识结构有关。

知识结构比较全面、学养比较丰厚的主持人,能够在主持过程中将自身的知识特点融注在主持过程中,使节目自然地具有了较浓郁的个性特色,从而引起公众的关注。

而且主持人要与时俱进,懂得改变自己。

是的,现在主持人都张扬个性,但这个度要怎么把握?个性是个寻找的过程,当年他在广州主持电台节目时,电台最先引进了直播,一个节目长达二三个小时,客观上就造成压力,不可能提前写稿,于是他的主持方式就变了,说话必然更接近口语,做了几千个小时,都是即兴的,但那只是一个语言外形上的改变,更深一层的是看节目是否发自个人的性情和思想。

白谦慎访谈精英的撤退

白谦慎访谈精英的撤退

白谦慎访谈精英的撤退编者按:热爱书法,或者从事书法行业的读者们肯定对白谦慎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都拜读过他的《傅山的世界》,《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等专著并获益匪浅。

此次为大家推荐徐东树教授与白谦慎先生的对谈,他们谈到了一个公众一直较为关心,也比较沉重的话题:精英撤出艺术中心之后,我们将如何重建文化的高地?白:白谦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徐东树(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访谈地点:苏州书香府邸平江府酒店苏州博物馆白谦慎徐:我一直对您著名的“王小二”问题有兴趣,想从社会学的角度就这个问题再向您请教一下、梳理一下。

您说碑学的成份很复杂,既有技术含量高的,也有无技术含量的,碑学本身包含着多元标准。

可否从社会学的角度寻找碑学兴起背后的推动力?宋代开始平民社会转向,贵族社会逐渐过渡到平民社会。

到了明代,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读中国艺术史的时候发现,求奇求异不仅仅在书法领域,也包括所有的艺术领域。

华人德老师关于碑学的概括,很经典,就是无名氏书法,原来的帖学就是上层精英书法。

什么是无名氏书法?其实它不是最底层的,我的理解是社会中层的艺术。

到了明代还有一个底盘很大的下层文人,这些人的审美趣味比较庞杂,他们和市民有交集,出现了市民文人这么一个群体。

还有市场的扩大,有奇特个性的东西,就好辨认好传播。

白:我觉得,作为发展推动力,市场更可靠些。

在写傅山的书里没有讲到这一点,但我认为求奇求异是求一种文化的“区隔”。

你刚才讲到了上层精英,无名氏里其实有非常上层的人物,只是汉代不署名款。

再早一点,钟鼎文,铸造的人是下层,但是书写的人肯定有贵族成份。

所以,无名氏的概念非常宽广,它跟名家书法不一样,名家书法基本上是精英,无名氏就非常复杂了,没有名字的都可以归纳进去。

这个概念需要详细地分化。

比如石鼓文,它那种圆润厚重,其实是很精英的,不是没有技术含量的。

这有别于碑学通常所强调的雄强稚拙,不同于那种“穷乡儿女”造像,没有技术含量的部分,当然也是最天真的那部分。

五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6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五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6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选择题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

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编译书报、编辑书籍以了解外部世界,其中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是A. 《四洲志》B. 《海国图志》C. 《番客篇》D. 《华事夷言》【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编纂的《华事夷言》主要记载的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D选项符合题意。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A选项排除。

《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B选项排除。

《番客篇》叙述了华侨的苦难,慨叹国势衰微,疾呼保护华侨权益,维护民族尊严,C选项排除。

选择题请看下图书影。

下列选项中对该书内容解读错误的是A. 开始探索新知B. 寻求强国御侮之路C. 冲破“天朝上国”观念D. 形成思想解放潮流【答案】D【解析】图中所示作品是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路,冲破“天朝上国”观念。

但是并没有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故ABC三项表述正确,D项错误。

因此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

选择题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

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

这反映了A. 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B. 进化论促进了民生思想的普及C. 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D. 报刊舆论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答案】C【解析】材料“‘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说明了20世纪初变革的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故C项正确;A项错误,严复属于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B项包含在C项之中;D项不符合“20世纪初”这个时间界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淡化“偏才怪才”是对是错_
素材汇编
0128 0531
北大已开始对今年校长推荐并经审核通过的210名学生名单进行公示。

北大负责人表示,希望招收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具备发展潜能的优秀学生,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

北大此举引发社会议论。

正方:
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既然叫做“偏才”、“怪才”,想必多少有些个性,没准还或多或少会有些脾气,对于大学而言,假如一不留心招进这样的“偏才”、“怪才”来,其实或多或少也意味着麻烦和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看,北大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其实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不仅如此,按照北大给出的相关理由,北大的做法,其实有着更多的长远考量。

例如,既然大学选拔标准不可避免会产生“指挥棒”效应,如果大学都表现出对偏才、怪才们的过度偏爱,类似的偏才怪才培养标准也同样难免滋生,而这的确可能对基础教育形成一定程度的误导。

(武洁)
不选怪才偏才不全是北大的错
平心而论,北大的苦衷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没有标准,也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那么如何来平抚社会争议。

北大是国内顶尖大学,如果让这样一所大学去招一群考分不高的学生入学,如何去面对公平的质疑呢?谁敢保证招进去的偏才怪才就一定能成为像钱钟书、闻一多那样出类拔萃的人物呢?
高考虽然派生出了高分低能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它都是当下最公平的一种制度,虽然在执行环节仍然不尽如人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制度的刚性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权力寻租的空间。

所以说,哪怕真有这样的偏才怪才存在,北大能不能录取还真是个问题,这不是光有胆量就可以办的事,作为公办学校,公益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社会公平大于一切的情况下,期望一项单独的制度来打开缺口,期望身陷其中的北大来承担这样的责任,未免过于苛刻了。

北大面临的困境,那些拥有推荐权的中学校长又何尝不是这样,相信这些中学校长还是有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度的,问题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
下,在从小学就开始占据绝对主角的应试教育中,能产生多少偏才怪才,实在不容乐观。

即使他们有惜才如金的责任心,那也要有偏才怪才可选才行。

说到底,不选怪才偏才的北大也许很让人遗憾,但这不是北大的问题,也不是骂骂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

(麦东)
反方:
“不招偏才怪才”掉入标准化陷阱
标准当然是个好东西,但如果过度去僵化标准,就很容易掉入教条主义的泥潭。

现在北大这一番关于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的说辞,就处处闪动着教条主义的腐气。

这些年,应试教育的模式化与标准化曾引发太多争议。

诚然,标准化考试有其符合时代特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标准化本身就不存在任何弊端。

比如,媒体曾不止一次报道过,一些发表的文章被选为高考语文阅读题后,最后自己给出的答案竟然都不符合参考答案。

“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这样的尴尬,就揭示了应试教育一刀切的误区。

应试教育的标准化,很可能只是少数人的标准,由此带上强烈的教育工具化与机械化的烙印。

而许多所谓的“偏才怪才”,恰恰就因为不符合这样的人为标准,被摒弃在高校大门之外。

这是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的年代,更是一个价值更加多元的年代,很多“偏才怪才”恰恰可能成为这个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高校在标准化考试之外,应该有勇气给予这些人才一个更好的向上流动的途径,那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尽其才”。

“偏才怪才”也是不容忽视的人才,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现在,高校应该走出行政化的思维,以开放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些人才,而不是扛着所谓的“标准”,制造一副副模式化的教育面孔。

(单士兵广州)
过程公正比招收偏才更重要
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一举一动都颇引人关注。

近日,北大公示210名“校长推荐生”,又激起社会议论。

这次的焦点是,推荐生名单中鲜见“偏才”“怪才”。

围绕选拔标准和选拔公平的讨论,从2015年北大试行“校长推荐制”之初,或者说,从国内高校开始自主招生的那一日起,就没有停止过。

很多人都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一考定终生”的高考制度亟需改革,我们需要以多样化的选拔方式,扭转唯分数论的僵化思维;另一方面,在社会诚信气氛欠缺的大背景下,我们又害怕这种选拔方式可能给一些有钱有权之人“大开方便之门”。

我们期待灵活,又惧于灵活可能对公正造成的伤害。

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便有人断言,为避免争议,处于巨大社会压力下的中学校长们不可能推荐“偏才”“怪才”。

从这两年的推荐生名单来看,这一预言已然成真。

于是有人感慨,“校长推荐制”换汤不换药,本质仍是唯分数论。

中学校长们没有推荐“偏才”“怪才”,固然让公众的一些期待落空,但相比于这个结果,“校长推荐制”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标准公开、机会公平、选拔公正,才是更值得关注和追问的。

从北大对公众质疑的回应来看,北大就是“希望招收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具备发展潜能的优秀学生”,“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偏才’‘怪才’的标准很难给予准确界定”……北大的选拔标准是明确的,而在这一标准下,校长们有没有秉持大公无私之心、恪守慧眼识才之责,也应该接受社会监督。

如果“校长推荐”的每道程序、每个环节都经受得住公平公正底线的考验,那么这个推荐结果应该可以被接受。

高校招生改革的每一次探索,都来之不易。

公众常以挑剔眼光对待,也实在是因为对其抱有太大期望。

正因为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踏出那一步,才更要踏得实、踏得正,只有这样,才能期待下一步、更多步。

无论是自主招生,还是“校长推荐制”,关键是要构建起一套公开、透明的选拔程序,让这个制度能健康、长久地运转,为今后的改革树立起诚信、公正的榜样。

至于要不要招收“偏才”“怪才”,就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了。

北大完全有权利青睐“全才”,其他高校也都有自己的选拔标准,同样有权利招收“偏才”“怪才”。

而在一个公平公正的选拔环境中,无论是“全才”还是“偏才”,都会有自己施展才能的天地。

(新民/纪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