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知识点分类练习卷:13.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Word版含解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3:第17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练习题
第17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一、选择题1.对于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化,“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
对“马克思派”的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手段B.政府的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C.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支持D.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微乎其微2.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隆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熟铁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
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初期(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的新发现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3.1834年,美国发明家麦考密克创制的收割机获得专利。
“这是飞行器、手推车以及四轮马车的混血儿……人们不再是种植小麦,而是在生产小麦。
”这一发明( )A.是内燃机的发明的产物B.减少了对殖民地的需求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诞生D.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4.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
据此,与这一时期相符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 )A.家庭作坊B.手工工场C.工厂制度D.垄断组织5.观察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6.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C.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D.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7.“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就不能发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备课练习: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Word版含答案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1.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相结合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
这些深刻变化包括①西方国家阶级分化加剧②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③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④“福利国家”日渐完备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福利国家”日渐完备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与工业革命没有关联,故④排除;①②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③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A项正确。
2.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蒸汽时代”就是蒸汽机给众多的机器提供动力,“电气时代”就是电给众多的机器提供动力。
所以,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C.主要动力不同。
3.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C.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D.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灵活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
“经济革命”是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政治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故选A。
4.史学家在查阅19世纪中期的一些文献,发现热气、臭气、烟气、毒气等字眼都是描写城市环境最为常见的词汇。
该城市最有可能是A.伦敦B.北京C.莫斯科D.东京【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已学知识的准确推理能力,解题时注意“19世纪”等关键信息,联系19世纪中期的阶段特征,可知材料所指为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选项中此时完成工业革命的城市只有伦敦,A符合题意;北京、莫斯科、东京此时均未完成工业革命,B、C、D 与题意不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后练习答案第1课阅读与思考小农经济基本上自给自足,有一定封闭性;自耕农是国赋税的主要承担者,负担沉重;自耕农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难以扩大再生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
解析与探究农具的进步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制等金属农具;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
这种进步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保证。
自我测评4、“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
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自耕农除铁盐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但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第2课阅读与思考材料反映了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这种减弱的程度已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自我测评2、第一,春秋时期,随着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第二,随着私有土地制的发展,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如齐国的“相发而衰征”、鲁国“初税亩”。
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第三,战国时期,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的一系列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从法律上废除的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最终使土地私有制取代了井田制。
3、原始社会时是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时期是以商周时期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课时作业二十六第26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时间/ 40分钟一、选择题1.自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英格兰东部、西部以及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
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
这表明()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进行B.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C.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2.[2018·山西太原三模]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织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
这客观上反映出()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3.[2018·山东聊城一模]“无论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的起点推回到多久远,工业资本主义——矿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使之摆脱了前工业社会共有的制约——是到1800年代才诞生的。
”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C.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逐步成熟D.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部门4.马克思说:“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
”“巨大的城市”的形成主要基于()A.商业革命发生,贸易中心转移B.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向城市C.工业革命开展,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D.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地位确立5.1796年,一位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感染传染性热病,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
材料表明()A.圈地运动使得城市中人口剧增B. 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6.下图呈现的变化反映了()1771—1841年间英国粮食价格变化(1800年=100)A.工业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C.自由主义准则影响不断扩大D.英国农业经济呈现衰退趋势7.[2018·河南郑州一模]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人,克隆普顿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问答题经典题精选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问答题精选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朝)长安中,(苏寰)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催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寰挺身而去。
——《旧唐书》卷88材料二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材料三 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
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回答:(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4分)(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4分)(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
(每点1分,共5小点,任意4点,即可得4分)(2)地理位臵优越;设臵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每点2分,共3小点,任意2点,即可得4分)2、回答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商业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问题。
(1)商周时期,我国商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1分)明清时期的著名商帮有哪些?(2分)(2)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指出当时清朝政府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哪些政策是“不顾时势”的?(4分)(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简要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3分)(1)官府控制商业。
(1分)(2)晋商;徽商。
(2分)(3)自然经济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3分)3、(13分)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2分)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2分)(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A❀(1)农作物:水稻(南)、粟(北)(引进作物:玉米、番薯)❀(2)生产工具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2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3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出现4唐代:曲辕犁5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3)水利设施的完善:❀1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2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4)生产方式的变化:1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2自耕农经济:①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②产生:春秋❀③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二、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A❀(1)井田制:1形成:商周时期2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2)私有制确立:1形成:战国时期2原因:私田逐渐私有;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4)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1)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B❀(1)金属冶炼术的演变: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2)纺织技术:1丝织技术:①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②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2棉纺技术:①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②元明时期:江苏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③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3)陶瓷:1陶器的发明:新石器时代:黑陶、彩陶、白陶❀2制瓷技术:①东汉末年:青瓷②南北朝:白瓷③隋唐时期:技术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④宋代:瓷都景德镇,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⑤元代:创造了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代⑥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⑦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3影响:唐代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4)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官营手工业:①产生:西周时期②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明代以前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课后练习岳麓版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
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最可能是由以下哪一事件引起()A.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B. 殖民霸权的确立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 工业革命的发展2. 哈格里夫斯制造的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是()A. 飞梭B. 水力纺纱机C. 珍妮机D. 蒸汽脱粒机3. 下列属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的一组选项是()①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②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③人类进入了“钢铁时代”④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封建制度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 与“普法战争”“五月流血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国际歌》等关键语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 英国宪章运动D. 巴黎公社5. 下列不属于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的是()A.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B. 实行义务教育C. 规定公社公职人员的工资D. 组织大陆军6. “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
此喻指英国()A. 垄断黑奴贸易B. 成为海上霸主C. 对印度的殖民掠夺D. 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掠夺7.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其目的是发展对远东和印度地区的贸易。
该公司的性质是()A. 商业组织B. 贸易组织C. 军事机构D. 殖民机构8.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A. 宪章运动B. 《共产党宣言》C. 巴黎公社运动D. 共产主义同盟成立9.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美国南北战争②《共产党宣言》发表③巴黎公社建立④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C. ②④①③D. ②①③④10. 17-18世纪欧洲发生了许多重火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①启蒙运动②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许多成就,牛顿力学体系形成,达尔文进化论诞生③法国火革命④工业革命开始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二、解答题(简答题)1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3月26日,巴黎公社被选出,3月28日正式宣告成立。
高考历史一轮热点强化特训: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训练: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一、选择题1.1786年英国国王封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为爵士,并于1787年邀请他担任达维夏州的行政长官。
这一举措()A.有效提升了工人的社会地位B.开创了英国重视发明的传统C.表明当时英国发明风气盛行D.有利于推动工业革命的进行1.答案D据材料“英国国王封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为爵士,并于1787年邀请他担任达维夏州的行政长官”,可知英国政府对发明者给予优厚待遇,说明英国政府重视发明,从而推动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故D项正确。
2.下图体现了工业革命机器发明的递进状态。
推动这种“递进状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科学理论的突破B.思想文化的进步C.政府措施的激励D.市场需求的带动2.答案D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人工纺纱效率低下问题;水力织布机的发明是为了提高织布效率;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为工业革命的开展解决动力难题。
每一项技术发明都是为了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工业生产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故D项正确。
3.下面是1810—1812年间英、德、法、美四国机器棉纺业中拥有纱锭数量的对比示意图。
下列对图中的信息说明正确的是()A.英国已经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B.美国民主制没能推动经济发展C.法国共和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德国的分裂严重影响了工业化3.答案D英国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工业革命,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法国于1875年确立共和体制,1810—1812年法国处于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故C项错误;1810—1812年德国还未统一,德国的分裂影响统一市场的形成,因而影响工业化,故D项正确。
4.1830—1889年英国进口小麦、大麦、燕麦的重量(千夸脱/年均)年份小麦大麦燕麦1830—1839 3 743 659 1 4941840—1849 10 667 2 182 1 8341850—1859 19 326 3 586 3 5231860—1869 33 697 6 894 6 9901870—1879 50 406 11 088 11 9381880—1889 70 282 14 849 14 162据上表推断,英国()A.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B.土地贵族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C.政策调整推动了工业化进程D.科技进步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4.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1830—1889年,英国进口小麦、大麦、燕麦的重量迅速增长,这与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有关。
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2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练习岳麓版
第2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选择题1.(2018课标Ⅰ)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信答案 B 本题考查史学素养。
从材料信息可知,对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使人们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趋于全面,故选B项。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由于英国最早具备了一系列条件,材料中的几种观点都有合理之处,故A项错误;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不能以观点提出时间的先后来判断观点可信与否,D项错误。
2.(2019北京海淀期中)约翰·希克斯说:“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不是工业本身的兴起。
”“现代工业”与以手工工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的本质区别是( )A.榨取工人剩余价值B.雇佣自由劳动力C.使用机器进行生产D.分工协作的形成答案 C 材料中“现代工业”是相对“手工”而言的,反映了工业革命是机器取代人工的生产力的飞跃,故选C项。
3.(2017课标Ⅰ)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答案 D 观察表格可知,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国民总收入不断增加,至1835年增长了两倍多,而英国工人实际工资总体虽有所增加,但在1797年时有所下降,至1835年增长不到一倍。
这说明经济发展与工人实际收入增长并不同步,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A项错误,D项正确;B、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4.(2018湖南怀化期末)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通过了《谷物法》,规定对谷物的进口实行限制或禁止,以保证谷物的价格水平。
2020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十六)两次工业革命作业Word版含答案
综合检测(十六)两次工业革命(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18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中才达到100多项。
但18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70年代为642项,90年代为506项;19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906项。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B.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C.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D.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解析:选C18世纪中期英国人口数量没有急剧增长,故A项错误;土地产权在圈地运动前后都是私有的,故B项错误;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农业的现代化配合了工业革命的开展,故C项正确;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不能使农民收入增加,故D项错误。
2.1785年,瓦特在给客户的信中说:“你要求我们派人去安装和修理蒸汽机,这如同向我要一马车的金子一样难以办到,我们自己的机器现在都找不到人修。
”这反映了() A.蒸汽机的生产技术还不成熟B.人们普遍敌视蒸汽机使用C.技术人才影响着新技术推广D.英国政府禁止使用蒸汽机解析:选C1785年,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故A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蒸汽机运作出现问题需要修理,而非“普遍敌视”,故B项错误;题干中“你要求我们派人去安装和修理蒸汽机……我们自己的机器现在都找不到人修”,说明缺乏修理机器的技术人才,故C 项正确;工业革命得到政府的法律支持,且蒸汽机推动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故D项错误。
3.“无论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的起点推回到多久远,工业资本主义——矿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使之摆脱了前工业社会共有的制约——是到1800年代才诞生的。
”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C.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逐步成熟D.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解析:选B材料“工业资本主义……摆脱了前工业社会共有的制约”强调的是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工场,故B项正确;A、C两项属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并非核心特征,故A、C两项错误;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并非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高三岳麓版历史总复习同步练习2-2-2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2-2-2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这段话表明()A.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B.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C.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D.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市场的不断扩大,使原有的生产技术、手段、生产的商品远远的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成为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2.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写道:“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A.哈格里夫斯B.瓦特C.爱迪生D.贝尔【答案】B【解析】由《英国近代史》可知该发明家为英国人,排除C、D 两项;由“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一种新的动力”可知该动力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有关。
3.“在1763~1871年的一个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
”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指()A.东方从属西方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D.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答案】B【解析】本题实际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积极影响,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最能体现其客观上的积极性。
4.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这些政策() A.深受工业革命影响B.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加速了欧洲一体化D.促进了资本输出【答案】A【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生产能力大为提高,生产出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因而这些刚刚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主张实行贸易自由政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卷13.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岳麓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13.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西运城调研)对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化,“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
对“马克思派”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资本积累和投资是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B.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C.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支持D.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微乎其微解析材料是强调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是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工业化的重要原因,即强调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故选B。
政府大力干预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才有的措施,与题干时间不符,而且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政府的支持,不是强调政府干预,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资本积累和投资依赖政府而非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C项错误;18世纪后半期英国是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并非微乎其微,D项错误。
答案 B2.(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原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
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初期(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的新发现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解析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技术娴熟的工人,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选A。
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B项错误;C项与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等信息不符,错误;材料与新技术传播进程无关,D项错误。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A. 新航路开辟后B.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C.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答案】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由于新式动力和交通工具的发明促使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D正确A是雏形出现时期 B是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时期 C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排除故选D2.1920年俄国《消息报》写道起义不反对苏维埃政权而反对暴君、刽子手和掠夺者的政权这些人就是共产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等等他们用机枪杀人杀死人以后抢走私人的粮食和牲口为化解这一危机苏俄政府开始()A. 实行余粮收集制B. 实行实物配给制C. 征收固定粮食税D. 开展农业集体化【答案】C【解析】从题干信息中可以看出材料说的是人们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实行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项内容故A项错误实行实物配给制也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的政策故B项错误为了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带来的危机苏俄开始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故C项正确开展农业集体化是在新经济政策之后故D项错误故选C3.钱乘旦在《不平衡发展 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说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以下不属于英国“修补资本主义”的内容是()A. 加强国家干预B. 推行福利国家制度C. 发展第三产业D. 首创“新经济”模式【答案】D【解析】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故A项不符合题意二战后英国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推行福利国家制度故B项不符合题意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积极推行第三产业故C项不符合题意“新经济”模式是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的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4.下图是根据《国际金融统计》数据编制的美国(1965~1975年)经济情况图中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美国()A.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势在必行B. 国内社会阶级矛盾不断加剧C. 失去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D.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局面凸显【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从1965到1975年美国的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逐渐上升而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也时有上升这表明美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势在必行故A 项正确通过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国内社会阶级矛盾不断加剧故B项错误通过材料看不出美国失去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故C项错误不能说明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局面凸显故D项错误故选A5.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A. 推行“以工代赈”B. 公布《存款保险法》C.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D. 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答案】A【解析】根据图表可知美国在经济危机打击下为了减少失业人口通过政府实施“以工代赈”缓解了就业压力符合题意的是A项 B项主要针对的是金融行业 CD项针对的是美国的工业和劳资关系都不符合题意排除6.197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显著下降、通货膨胀加剧等长期并存的局面美国经济“滞胀”持续时间长达10年供给学派应运而生并盛行于80年代它强调()A. 扩大政府开支增加政府预算赤字B. 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过多干预经济C. 减少税收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D. 供给应适应需求重点是扩大需求【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经济危机背景下产生的强调需求要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不是依靠政府干预故A项错误主张对货币发行量进行控制的是货币学派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供给学派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下产生的导致经济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二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要解决经济危机供给学派认为需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供给学派强调的是需求适应供给故D项错误故选C7.如图是1987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B. 科技革命的影响C. 区域集团化的推动D. 军备竞争的加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到1987年英、法、日第三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约为60% 说明服务类、教育类非物质生产领域所占比重超过第一、二产业之和这种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是因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的故选B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于2001年 A错误区域集团化促进地区贸易、经济的发展并不能造成在产业结构上的变化 C错误军备发展属于重工业即第一产业与材料内容不符 D错误8.下列各项历史叙述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 严复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故A 错误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故B 错误 C 项结论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故C 错误 D 史实与结论相符故D 正确9.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 10亿美元) 据此可知美国政府政策调整的依据是(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B. “经济复苏”局面的出现C. 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失灵D. “福利国家”政策的破产 【答案】C【解析】削减对象是“医疗、社会保险”“医疗、住房补贴”且削减金额不断增加 说明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失灵 故C 正确 AB 材料未体现 排除D 错在“破产” 福利制度至今仍存在 排除 故选C10.1930年5月 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进口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 到1931年底 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 各个资本主义国之间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 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 放弃了自由放任的政策C. 通过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D. 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由“1930年”到“1931年” 美国加征进口商品税引发25个国家报复“各个资本主义国之间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 结合所学可知面对经济危机各国选择了通过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所以C项正确加征关税不等于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A项错误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并没有“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 B项不符合史实而“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D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二战后联邦德国实行什么经济模式?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家的主动性”的主要表现11.(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答案】(1)模式介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表现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秩序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解析】(1)从材料可以看出德国的经济模式介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是一种社会市场经济材料中能够体现出国家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秩序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答案】(2)特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或“经济高速増长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联动关系被打破” 或“高速的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原因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的投资【解析】(2)从销量可以看出美国新经济是以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为特点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美国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并且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的投资12.(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12.(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12.(3)从苏联(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答案】(1)变化由排斥商品经济到依靠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调整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消灭商品经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业”分析【答案】(2)改变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析】(2)根据材料二信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可得出两者过渡方式的不同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所有制结构、计划与市场关系等方面比较两者的变化【答案】(3)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商品价值规律来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解析】(3)从国情、客观规律角度出发解读即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为满足社会需求来实现工程的功能远比为了建造一个工程而建工程更为重要——《美国建坝与拆坝》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美国胡佛水坝——据《美国的胡佛水坝》等改编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基础工程建设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论题基础工程建设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论述苏联工业发展过程中建设第聂伯河水电站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电力需求促进苏联工业化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美国大量工人失业胡佛总统兴建“胡佛水坝” 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论题基础工程建设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论述苏联工业发展过程中建设第聂伯河水电站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电力需求促进苏联工业化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美国大量工人失业胡佛总统兴建“胡佛水坝” 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14.(1)根据材料归纳美国新政时期公共住房政策的特点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新政时期公共住房政策的影响【答案】(1)特点应急性与长期性相结合(阶段性)政府干预通过立法的方式受国际环境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中“所谓公共住房是指政府为城市低收入住户……的住房”可知有政府干预“建立了公共工程局……主要是造价较低的低租金住房”可知罗斯福新政对于公共住房有长期计划也有短期应急性考虑“联邦政府最终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利用公共住房……”可知有通过立法的方式“二战爆发后公共住房建设开始让位于战时住房建设”可知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答案】(2)影响在一定程度改善民众居住环境提供就业缓解危机为后世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解析】(2)结合所学作答即可。
高中历史(岳麓版)练习卷13.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3.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西运城调研)对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化,“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
对“马克思派”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资本积累和投资是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B.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C.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支持D.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微乎其微解析材料是强调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是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工业化的重要原因,即强调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故选B。
政府大力干预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才有的措施,与题干时间不符,而且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政府的支持,不是强调政府干预,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资本积累和投资依赖政府而非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C 项错误;18世纪后半期英国是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并非微乎其微,D项错误。
答案 B2.(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原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
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初期(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的新发现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解析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技术娴熟的工人,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选A。
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B项错误;C项与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等信息不符,错误;材料与新技术传播进程无关,D项错误。
答案 A3.(2017·北京统考)1834年美国发明家麦考密克创制的收割机(如图)获得专利。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二 第2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练习岳麓版
第2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选择题1.(2018课标Ⅰ)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信答案 B 本题考查史学素养。
从材料信息可知,对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使人们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趋于全面,故选B项。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由于英国最早具备了一系列条件,材料中的几种观点都有合理之处,故A项错误;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不能以观点提出时间的先后来判断观点可信与否,D项错误。
2.(2019北京海淀期中)约翰·希克斯说:“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不是工业本身的兴起。
”“现代工业”与以手工工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的本质区别是( )A.榨取工人剩余价值B.雇佣自由劳动力C.使用机器进行生产D.分工协作的形成答案 C 材料中“现代工业”是相对“手工”而言的,反映了工业革命是机器取代人工的生产力的飞跃,故选C项。
3.(2017课标Ⅰ)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 175 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 年份1755 1797 1835指数42.74 42.48 78.69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答案 D 观察表格可知,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国民总收入不断增加,至1835年增长了两倍多,而英国工人实际工资总体虽有所增加,但在1797年时有所下降,至1835年增长不到一倍。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26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一、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背景(1)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2)劳动力: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3)资本: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4)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5)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市场广阔。
【教材补遗】圈地运动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土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
莫尔在《乌托邦》中指责这是“羊吃人”。
2.过程(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
(2)主要发明: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3)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3.影响4.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条件①市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和原料产地。
②交通:和轮船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②英国成为和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①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
②亚、非、拉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③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误区警示】工业革命前后殖民扩张的不同工业革命前,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拓展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以及资本输出的场所。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理论基础:取得重大突破。
高考历史复习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学案岳麓版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也1.“蒸汽时代”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电气时代”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主干梳理]考点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1.条件(1)“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工场手工业兴旺。
(2)随着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张,许多行业兴起技术革新的热潮。
2.成就(1)技术革新①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手摇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先后发明。
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
②冶金业和采矿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
(2)动力革命:1785年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的普遍应用,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业革命:蒸汽动力的使用,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使人们迎来了“铁路时代”。
3.完成: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
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4.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条件⎩⎪⎨⎪⎧①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②技术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③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形成: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3)成熟: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考点二 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形成: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发达国家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促成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和生产力的大发展。
2.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3.成就(1)电力广泛应用,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3)新兴的化学工业显著发展。
(4)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大发展。
(5)产业结构变化,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兴起,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考点三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1)工厂制度⎩⎪⎨⎪⎧①原因:适应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西运城调研)对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化,“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
对“马克思派”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资本积累和投资是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B.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C.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支持D.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微乎其微解析材料是强调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是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工业化的重要原因,即强调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故选B。
政府大力干预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才有的措施,与题干时间不符,而且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政府的支持,不是强调政府干预,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资本积累和投资依赖政府而非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C 项错误;18世纪后半期英国是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并非微乎其微,D项错误。
答案 B2.(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原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
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初期(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的新发现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解析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技术娴熟的工人,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选A。
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B项错误;C项与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等信息不符,错误;材料与新技术传播进程无关,D项错误。
答案 A3.(2017·北京统考)1834年美国发明家麦考密克创制的收割机(如图)获得专利。
“这是飞行器、手推车以及四轮马车的混血儿……人们不再是种植小麦,而是在生产小麦”。
这一发明( )A.是内燃机的发明的产物B.减少了对殖民地的需求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诞生D.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解析据材料中“人们不再是种植小麦,而是在生产小麦”可知该收割机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故选D。
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A项错误;材料未提到殖民地,B项错误;材料时间是1834年,工业革命早已开始,C项错误。
答案 D4.(2017·山西太原期中)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据此,与这一时期相符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 A.家庭作坊B.手工工场C.工厂制度D.垄断组织解析抓住“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可知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
工厂制度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选C。
家庭作坊主要动力是在动植物方面,A项错误;手工工场没有体现这一转变,B项错误;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D项错误。
答案 C5.(2018·东北八校联考)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解析材料数据反映出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故选D。
材料反映英国资本的增长,但数据不足以说明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A项错误;材料数据反映英国资本,与对外输出资本的状况无关,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英国是否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无关,C项错误。
答案 D6.(2018·陕西五校联考)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C.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D.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解析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指的是欧洲,19世纪初的欧洲通过工业革命迅速崛起,故选C。
新航路的开辟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与材料的时间不符,A项错误;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是在16、17世纪,与材料的时间不符,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的时间不符,D项错误。
答案 C7.(2017·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就不能发生。
因为这不单是机械的问题,而是社会整体结构的问题。
……没有和东洋的交通贸易,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
”此观点强调( )A.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一定偶然性B.从全球贸易角度考察欧洲工业革命C.欧洲人在工业革命爆发中的作用D.中英鸦片贸易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解析据材料“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就不能发生”“没有和东洋的交通贸易,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可知,此观点是从全球贸易角度考察欧洲工业革命,故选B;据材料“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就不能发生”“没有和东洋的交通贸易,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可知,欧洲工业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性导致的,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A项错误;C项与材料意思不符,错误;据材料“没有和东洋的交通贸易,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可知,该观点强调欧洲与东洋的交通贸易,对于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而不是中英鸦片贸易,D项错误。
答案 B8.(2017·山东潍坊期中)19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工业避开世界市场的竞争,转到安全的、受到保护的帝国市场,帝国因此作为缓冲避免了锐意创新的需要……长此以往导致了其经济的衰落。
据此可知,英国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自由贸易政策B.科学技术的滞后C.过分重视国内市场D.对殖民地的依赖解析根据材料中“英国工业避开世界市场的竞争,转到安全的、受到保护的帝国市场,帝国因此作为缓冲避免了锐意创新的需要”结合所学可知,是因为英国有着广阔的殖民地,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不用采用新技术也能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导致了英国的衰落,故选D。
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A项错误;当时已经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得到了发展,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英国重视国内市场,C项错误。
答案 D9.(2018·山东济南模拟)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类产品产量的增长,其中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
由下表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 )A.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明显B.新兴工业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D.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解析表格强调的是纺织、钢铁、煤炭等新兴的工业导致人均产出的增加,故选B。
材料强调新兴工业的作用而非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作用,A项错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而本题考查的是前两次工业革命,C项错误;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B10.(2018·湖南十一校联考)1904年美国有托拉斯318个,它们吞并了5 300个工业企业,其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本行业生产的80%以上。
这表明托拉斯( ) A.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C.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D.使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解析托拉斯即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资本主义即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美国托拉斯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故选C。
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一般指能源和交通,而题干中并未说明托拉斯掌控了哪些行业,因而无法得出托拉斯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命脉的结论,A项错误;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发展,B 项错误;美国托拉斯形成后,依然推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直到罗斯福新政结束自由主义,推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D项错误。
答案 C11.(2018·广东佛山模拟)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 750亿~2 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
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B.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D.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资本扩张,与材料中各国对外投资获利增加相符,故选C。
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可知,一战前欧洲资本输出是对外殖民掠夺的主要手段,故“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欧洲各国在资本市场的竞争,激化了各国矛盾,但不是导致一战爆发的直接因素,B项错误;英国对外投资收入高,源于当时英国经济实力最强大,D项错误。
答案 C12.(2018·四川绵阳模拟)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
由此可知( )A.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B.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解析世界工业总产量增加6倍,贸易额增加12倍,体现了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选D。
材料无法看出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是否占据主导地位,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世界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C项错误。
答案 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湖南长沙模拟)全球人口的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8世纪,一切随人口变化而变化。
人口增加了,生产和交换就会增加,边缘地区的种植业就会发展;手工工场就会兴旺;村庄和城市的规模就会变大;流动人口就会增加。
人口增加的压力越大,人们做出的建设性反应就会越多,这就是无声的命令。
(16)世纪,(英国)随着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增长以及毛纺织业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了,许多地主、富裕的自耕农把土地作为牟利的手段,实行规模化经营,进行商品生产。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既冲垮了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又荡击了以小农个体生产为基本模式的封建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加速了小农与土地的分离,从而导致了社会的变革。
——摘编自孙义飞《近代早期欧洲人口增长与社会变迁关系模式探析》材料二下面是欧洲移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