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PT课件

合集下载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pt课件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pt课件

通用超声医学科模拟题2021年(49)(总分89.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肺动脉瓣血流频谱特点以下错误的是A. 肺动脉瓣上收缩期出现B. 正常时呈单峰负向层流频谱C. 正常频谱形态上下支对称D. 肺动脉高压时,频谱流速峰值前移E. 肺动脉狭窄时,血流速度明显减低2. 消除彩色信号闪烁伪像,有效的措施是A. 减低超声波发射脉冲重复频率B. 增高彩色多普勒增益C. 控制呼吸运动D. 调低壁滤波E. 调节彩色血流取样框3. 提高彩色多普勒显像时间分辨率的措施,不包括A. 减低取样深度B. 缩小彩色取样框C. 调节取样框的方向D. 减低超声波脉冲发射重复频率E. 采用M型超声辅助4. 三维超声目前尚不能够达到准确地评价A. 占位病变的空间位置的形态和大小B. 占位病变内部的细微解剖结构C. 占位病变的毗邻关系D. 不同视角观察占位病变的解剖结构E. 占位病变的血管内血流的立体分布5. 肝脾实质二维超声表现为A. 较高回声B. 高回声C. 中等回声D. 低回声E. 极低回声6. 超声引导穿刺小目标时,常会遇到穿刺针或导管显示不准确的困扰,其原因是A. 混响伪像所致B. 部分容积效应所致C. 折射声影所致D. 声束斜行引起回声失落所致E. 衰减过多所致7. 下列妇科超声检查方法不正确的是A. 经腹超声检查,应使膀胱适度充盈B. 经阴道超声检查,应充盈膀胱C. 阴道探头应放入阴道穹窿部D. 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基本手法有倾斜、推拉、旋转等E. 经宫腔超声检查对宫内病变较经阴道检查更为细致和全面8. 原发性肝癌在组织学上可分为A. 鳞癌、未分化癌、腺癌B. 胆管细胞肝癌、肝细胞肝癌C. 腺癌、未分化癌、类癌D. 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混合癌E. 肝细胞肝癌、乳头状癌、腺癌9. 肥厚型心肌病的肥厚部位最常见的是A. 左心室后壁非对称性肥厚B. 心尖部肥厚C. 左心室侧壁非对称性肥厚D. 左心室对称性肥厚E. 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10. 肝脏局部脂肪浸润可与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的特点是A. 边界不清B. 局部脂肪浸润不影响血管走行C. 病灶后方无声衰减D. 局部脂肪浸润通常位于胆囊附近E. 多普勒血流信号增多11. 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表现,下列错误的是A. 多发的结节B. 无结节C. 结节可呈囊性D. 结节可呈实性E. 双叶均有结节12. 不常用于成人心脏超声检查的部位是A. 胸骨旁(左缘第3~5肋间)B. 心尖处C. 剑突下D. 胸骨上窝E. 锁骨上窝13. 睾丸扭转二维超声改变正确的为A. 急性期睾丸增大、回声增强B. 急性期睾丸缩小、回声减低C. 急性期睾丸增大、呈低回声D. 急性期和慢期睾丸均呈低回声E. 急性期和慢期睾丸均呈高回声14. 前列腺增生超声图像有:①前列腺各径线>正常值;②增大呈球形、前后径增大比横径明显;③内、外腺比例异常;④出现增生结节;⑤内外腺间出现弧形排列的结石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⑤C. ①②⑤D. ①②④⑤E. ①②③⑤15. 超声观察几周,妊娠囊不增大,应考虑胚胎停止生长A. 1周以内B. 1~2周C. 2~3周D. 3~4周E. 3周以上16. 正常睾丸CDFI特点:①双侧睾丸血流对称,内见枝状血管;②双侧睾丸血流对称,内见丰富血管;③睾丸内多为动脉血流,Vmax12~13cm/s;④睾丸内多为动脉血流,Vmax20~30cm/s;⑤睾丸血流RI0.6;⑦正常睾丸静脉血流不易显示;⑧正常睾丸静脉血流易显示。

高中政治必修一: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课件(共18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一: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课件(共18张PPT)
探究我国实行现行分配制度的必然性生产决定分配水平低水平低不平衡不平衡多层次多层次我国的生产力状况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定决定决定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定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继往开来坚持完善分配制度共创共享美好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共享经济繁荣共建和谐社会公有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为主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为主体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谢谢学习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努力而自知每天从食堂吃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回到办公室看厚厚的专业书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他的身上有九零后少见的沉稳
按 生
提供技术、信息获得收入 外企工作,工资收入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_____________
按劳___动___要素分配
产 要 素
私营企业主经营所得
按资___本___要素分配
分 配
经理收入
按管___理___要素分配
合作探究
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现阶段分 配方式
区别
按劳分配
生产要素按贡献 参与分配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走进生活
感受我国的分配方式
感受我国的分配方式
国有企业工作,工资收入
分这 讨
农民靠承包土地进行生产获得收入 配 些 论
个体经营收入 农民靠出租土地使用权获得收入
方收 : 式入 ?分
储蓄存款获得利息收入

债券、股票交易收入

提供技术、信息获得收入

外企工作,工资收入
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性格会影响人生!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件(共41张PPT)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件(共41张PPT)

我自己承包了五亩 责任田,收入还挺 不错!
老了,干不动了, 转给别人种了, 收入也不少
按劳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还要坚持按生产 要素分配呢?
按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必然性:按要素分配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生 产力水平不平衡、多层次的现状决定的;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是按要素分配的决 定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调 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完善按要素分配 的体制机制。
必要性: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 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 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判断:按哪种生产要素分配或哪种分配方式进行分配的?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4000元。( 劳动 )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 ( 管理 ) 3、我国网球选手,获得奖金150万美元。(技术 ) 4、小赵花钱参与投资公司经营,一年赚了12万。( 资本 ) 5、小王老家的土地转让给别人,一年得到40000元。( 土地 ) 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资本 )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信息 ) 8、小何是国有企业职工,一年的工资为2万元。( 按劳分配)
1.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扣 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 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
适用范围 分配内容 分配尺度 分配结果
公有制经济 个人消费品 劳动数量、质量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 体
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 展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课件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课件
鼓励企业创新
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要素使用效率。
缩小收入差距
健全工资决定机制
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加大税收调节力度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对 高收入群体进行合理调节。
促进贫困地区发展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 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 入水平。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
01
02
03
按生产要素分配
根据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 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按照其贡献程度参与收益 分配。
按经营成果分配
根据企业的经营成果,按 照一定的比例将收益分配 给投资者和管理者。
其他分配方式
如技术入股、管理入股、 知识产权收益等,都是多 种分配方式的具体表现。
多种分配方式的意 义
按劳分配的意义
按劳分配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有制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公有制的经济实力和 活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同时,按劳分配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它能够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使得低收入者 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和创业获得更多 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
05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 方向和措施
完善按要素分配机制
建立健全要素市场
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市场配置效率。
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体现要素价值。
03
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的结 合
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的联系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共26张PPT)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共26张PPT)

工资、津贴(含管理人员年薪500万, 1500 技术人员年薪480万,工人和职员工 资、津贴520万)
交纳税收 121
税后利润
270
1.专利费、土地租金、工资和津贴等,属于什么分配方式? 2.张先生的收入与部门经理的收入有什么不同? 3.试对该企业的工资、津贴和利润分配方案进行分析。
+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
小 议
如果干和不干 一个样,干多 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 样,会导致什 么结果 ? 搞平均主义,必然挫伤
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影响生产力的发 展。
(1)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 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的数量和质 量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 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 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 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按劳分配否定了剥削制度,体 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 会地位
多项选择:
“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 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原因是 ( ACD ) A.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而且各地区发展 很不平衡 B.我国建立的是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C.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公有制经济是主 体,同时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D.我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轻松节拍:
1.南岭村的收入分配有什么特点? 2.先富起来的地区支持、带领落后地区致富有什么意义?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 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 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有劳动能力但下岗 失业的人都应得到社会保障。因而在按劳分 配中不能提“不劳不得“!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品PPT课件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品PPT课件

劳动、 土地、 资本、 技术、 信息、 知识、 管理等
知识扩展
比较: 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
★ 劳动收入: 按劳分配+按劳动力分配+管理(经理)等 其中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工资+奖金+岗位津贴等
★ 非劳动收入:利息收入+红利+风险收入+租金(财产收入) +福利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
★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 价证券 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 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 财产使用权所获得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 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 等。 注意: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我国居民家庭收入有哪些来源?各属于何种分配方式?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分配、财政、税收)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收入与分配问题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民生问题
1.识记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 2.理解按劳分配的内容、必要性,生产要素按贡献参 与分配的意义。(重点、难点) 3.区分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分配方式,分析个人家庭收 入的来源。(难点)
我国的所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Fra bibliotek决定 决定
我国的分配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制 所有制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按劳 分配
工资、 奖金、 津贴等
非公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按生产要素


问题:判断下列收入属于什么分配?
(1)公务员与教师的薪水 (2)农村承包土地所得收入 (3)在私人企业打工 (4)购买股票、债券所得 (5)农民用土地入股 (6)转让技术和知识产权 (7)在外资企业当经理 (8)开办个体餐馆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共31张PPT)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共31张PPT)

判断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劳动 )
2、小李是管理硕士,是该外资企业的经理,年薪15万(管理 )
3、铃木购买股票,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 资本 )
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土地 ) 6、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信息 ) 7、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2万元
的社会地位;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地位
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下列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 确的是 D A. 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B.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 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 C. 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 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 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D.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物质基础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1)必然性 (2)意义 (3)按劳分配的地位
① ②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 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 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 位。
2、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必然性+意义+地位)
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1)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 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不能按资分配
②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不能按需分配
③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不能平均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1)必然性 (2)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奶每月拿退休金炒股票,投资获利
爷爷每月靠出租房屋也能获得1000元的收入 姑姑承包集体土地种菜,兼收购和运输。
13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私营和外资经济中的劳动者所获 的工资
私营或外资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 的税后利润,居民存款储蓄所得 利息或购买债券或股票所得收入
科技工作者或信息工作者提供新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按生产要素 分配的具体形式。 难点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3
消费买 回家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过程是什么? 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销 售
(决定)
(纽带与桥梁)
(目的)
4
1 生产力 2 按劳分配为 主 3 多种分配方 式 4 公有制为主体
5 生产资料所有制
6 生产关系
7 多种所有制经济
8 分配方式
生产
③ ⑤ ⑦

决定

决 定 决 定 决 定 决 定
分配
④ ⑥ ⑧5
1.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适用范围 分配尺度 分配对象 分配标准 分配形式
6
7
可以按需分配吗?
每个人想要多少就分多少?
8
可以平均分配吗?
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 贡献大小、效率高低, 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
按管理要素分配: 私营或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 管理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14
误区一:劳动收入等于按劳分配收入。 误区二:凡是工资收人都属于按劳分配。 误区三: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 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则不一定。
15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知识与能力: 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的具体形式及 意义。 过程与方法: 掌握区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形式的方法,提高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同学们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 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17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6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否定剥削制度 消除两极分化 平等社会地位
11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1.生产要素的内容: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
12
妞妞爸爸是国有控股企业的工程师,月工 资8000元,年底还有奖金。 妞妞的妈妈是外企的会计,每月工资5000元
哥哥研发了最新的游戏,赚了3万元。 叔叔在一家民营公司担任管理部门经理。月薪1万。
9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原因)
社会占

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 公有制
有, 由社会

分配

物质基础 生产力发 不高,
展水平
不平衡

直接原因
劳动的性 质和特点
存在差 别,谋 生手段10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收入与

劳动成 果联系





社会主

义性质
的分配
积极性创造性 学习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技能 促进生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