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事例激发学习兴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生活事例激发学习兴趣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文谈了合理运用生活实例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实例;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91-01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很少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联系,导致学生产生了数学枯燥无味、神秘难学的认识,这是数学效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应着力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导入新知,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1.用具体实例为函数教学服务,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函数概念比较抽象、难懂。

实际上,学生只是单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上理解,如果我们恰当的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就会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就不会难以理解。

如通过三个实际生活的事例:用解析式法给出炮弹发射时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用图象法给出臭氧层空洞面积,用表格法给出人民生活质量问题。

通过每给一个时间都分别对应着唯一的一个高度、面积、生活质量。

这样,在学生脑海里不再是抽象的两个字母x与y 的关系,而是具体形象的事例来引出函数的概念,同时也体现了函
数的三种表示形式,用实际问题的变化规律呈现出数学知识。

2.让”聪明的啄木鸟”为算法教学服务,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趣事,关键在于你是否做生活的有心人、教育的有心人。

有一次,我为了辅导女儿,在网上搜集一些有趣的故事,忽然发现了一则聪明的啄木鸟的故事,读完后,我忽然觉得这个故事特别适合我要讲的”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于是下载打印出来。

当我在讲”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之前,我用幻灯片投出这个趣的故事:啄木鸟找树枝上的虫子吃,它首先在树枝的中间啄个洞,没有虫子,根据虫子的气味左边的一半比右边的一半浓,于是啄木鸟又在左边的一半树枝的中央啄了一个洞,还是没有发现虫子,但是这次树枝右边小虫的气味比左边的要浓些,于是啄木鸟开始向右边搜寻,就这样它经过若干次搜寻终于吃到了虫子,美餐了一顿。

你认为啄木鸟聪明吗?这个故事的背后蕴涵着什么数学道理,这个故事情节使二分法的解题过程体现得非常直观:树枝是区间长度,打洞就是取区间的中点,将区间中点函数值符号在与区间端点的函数值符号进行比较,取舍哪一段,若干次取下去,就是数学的一种逼近思想,最后根据精确度,方程的近似解就可得出。

3.以实际生活为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知识的建构多数是以实际为基础的,学生因为阅历很浅,所以认知有较大的局限。

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要备学生。

因为
一般人对新鲜的事物总会有陌生感,所以创设的情境要使学生感兴趣,觉得似曾相识或者就在身边,自然地就有一种亲近感,这样可能会更有利于学生与教材这一对矛盾的统一。

如:在学习正、负数时,一开始学生会觉得很抽象,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加以比较、描述,”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可以利用钟面上的刻度或足球比赛的双方进球数或家庭的收入、支出金额或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走路记录位移等。

在学习《分数与除法》中,把除法运算转化成分数a÷b= 时,很多同学会把写成,我想,在a÷b= 中,a原来在前面(被除数),后来到上面(分子),b原来在后面(除数),后来到下面(分母)。

这种”前上后下”的原则不同乘公交车时有点相似吗?我曾在水
平相近的两个班中作过比较,一个班就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反复操练,而另一个班采用上述方法理解。

结果真是大相径庭,用这样的情境创设的那个班的同学驾轻就熟、娴熟自如。

可见情境创设是多么的重要,给我的启示是难以忘记的。

巧妙的情境创设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用情境创设,效果简直是事倍功半。

4.让水站销售价目为函数应用服务,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明白数学服务于生活,我在讲函数的应用问题时,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如,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的房租、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为200元,每桶水的进价是5元。

销售单价与日均销售量的关系如表所示:销售单价6、7、8、9、10、11。

日均销售量
480、440、400、360、320、280。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分析,这个经营部怎样定价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学生根据表格所给的信息,推知每桶装水5元进价时,进了520桶水,每增加1元,就少卖40桶。

这就需要同学们依题意设出未知数x,y,建立函数模型。

学生有的设在进价基础上增加x元,日均销售利润为y;有的设原价为x元,日均销售利润为y;两种不同的未知数的设出,函数模型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y=x[480-40(x-1)]-200;后者是:y=(x-5)[480-40(x-6)]。

两种函数关系式得出的结果不一样,第一个是x=6.5,第二个x=11.5﹒这时,需要同学们回头看自己所设未知数的含义,再答题,最后知道每桶装水5元进价时,需要卖到11.5元,这个水站老板所得的利润最高。

这时,我给学生时间讨论,这么小的一个卖桶装水的企业都需要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核算,那么其它的各行各业呢?其实数学知识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仅是这两方面。

新教材对此也做了大量的调整,每一个数学知识的引出与应用都紧密的与生活实例相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的各个方面。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生活、数学、生活”的生活化教学理念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

因此,让学生走进生活,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与价值,是激发数学兴趣的有效渠道,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