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末卷读后感

合集下载

名贤集读后感范文(二篇)

名贤集读后感范文(二篇)

名贤集读后感范文《名贤集》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编纂于南北朝时期,收录了许多古代名人的传记和言论。

这本书以其扎实的学术性和丰富的内容,一直以来被广大读者所推崇。

阅读《名贤集》之后,让我深受启发,对于人生的价值观和修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名贤集》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涵盖了多个时期和各种不同的人物。

在书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古代名人的故事和成就。

这些名人有些是政治家,有些是文学家,有些是哲学家,他们各有所长,但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成就非凡。

通过他们的传记,我知道了他们的生平和事迹,也得以窥视到他们的人格和思想。

这些名人不仅在各自的时代有所建树,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他们的身上散发出一种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力量,让人肃然起敬。

在《名贤集》中,我尤其被其中的文化名人所吸引。

他们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卓越的成就,也在思想和道德上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言论,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启迪了人们的心灵。

在他们的笔下,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名贤集》中,我特别留意了其中的一些名人,比如鲁迅、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众多而丰富,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思想与情感的碰撞,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和人生的沉积。

他们的作品深入人心,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精神境界的追求。

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开拓了文学的边疆,使文学这一艺术形式得以继续繁荣。

除了文化名人,还有一些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传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以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开创了一个个伟大的时代,从他们的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伟大品质和伟大事迹。

通过阅读《名贤集》,我不仅对古代名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生的价值观和修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这些名人的身上,我看到了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他们追求真理,崇尚道德,追求尊严和自由。

阅读沉思录后心得体会范文5篇

阅读沉思录后心得体会范文5篇

阅读沉思录后心得体会推荐文章沉思录读书心得体会高中范文热度:沉思录读后心得体会热度:阅读《三毛流浪记》有感心得10篇热度: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热度:学生阅读骆驼祥子读后感_读书笔记热度:从命名来看,“沉思录”是后世添加的名字,它本身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一本书,没有任何出版和面向公众的意愿在其中,因此奥勒留自己并没有命名它。

多数的手稿或是没有题名,或是加有“为自己而作”注脚。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沉思录后心得体会,感谢您的欣赏。

阅读沉思录后心得体会1一位朋友极力推荐我《生命沉思录》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心灵养生好书。

于是上网购得细读一遍,怀着一种谦卑、探索、仰望的心境慢慢的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被作者幽默的谈吐、诙谐的文字深深吸引,更被她独特的见解深深震撼。

《生命沉思录》作者曲黎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她的双学历印证了最初我对她在书中文字风格、用词表达上的猜想:文学风格中贯穿医学理念。

品位她的文字,鉴赏她的见解,我感受到了她的乐观、开朗、渊博、深厚、高远。

《生命沉思录》是一部十分趣味而充满大智慧和深刻哲理的关于生命的感悟之作,随手翻开几页,便被书中精彩美妙的解读深深吸引住。

大的道理精深的资料我没记住多少,倒是被作者几个异常的观点记忆深刻,很是认同。

第一个观点:最大最好的养生就是“和喜欢的人在一齐做喜欢的事情”。

说得多好,和喜欢的人在一齐做喜欢的事情当然身心是充满愉悦的,一个人在充满愉悦欢乐的心境状态下他会生病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成天山珍海味事务缠身满心忧愁的富翁和一个欢欢喜喜思想简单粗茶淡饭的人相比谁更健康呢不言而喻,简单欢乐的人更健康。

所以让自我坚持愉悦的心境就是最好的养生办法。

如何让自我坚持愉悦的心境感恩。

感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

每一朵花,每一株草。

一个有着一颗感恩世界的心,他想不欢乐都难。

第二个观点:自然的是最美的。

大家认同这个观点吗自然的就是最美的。

沉思录心得体会(优秀5篇)

沉思录心得体会(优秀5篇)

沉思录心得体会(优秀5篇)沉思录心得体会篇1《沉思录》读书心得沉思录读书心得沉思录这本书是马可·奥勒留所著,此书是古罗马哲学家的传世之作。

全书大部分都是马可·奥勒留对自己生活、人生态度的思考,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心理学、政治等多个方面。

阅读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哲学、伦理、生命等方面的意义。

一、关于生活作者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会如何生活。

他认为,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地思考自己,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他说:“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力量和弱点,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哲学、伦理、生命等方面的意义。

二、关于哲学作者在书中对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哲学就是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是对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追求。

他说:“哲学就是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是对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追求。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哲学的深刻理解,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哲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关于伦理作者在书中对伦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伦理就是对人类行为和道德准则的追求。

他说:“伦理就是对人类行为和道德准则的追求。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伦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伦理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关于生命作者在书中对生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生命。

他说:“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生命。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和意义。

五、关于人生态度作者在书中对人生态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人生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他说:“人生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向和目标。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生活态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人生哲思录的读后感

人生哲思录的读后感

人生哲思录的读后感人生哲思录的读后感(精选8篇)人生哲思录的读后感篇1《超脱》――周国平提倡人需要重视精神活动,需要给自己的心灵或精神留有一定的空间,而不是每时每刻都被琐事所占据。

他不反对事业和忙碌,但需要与自己从事的事情适时适当地保持一定的“距离”,我就是我,遭遇是遭遇,惊浪拍岸,卷起千堆雪。

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的一个诗句是“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很有意境,也很佩服主人的韬略。

超脱是要与忙碌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给心灵一些空间和时间,来回味体会自己最近做的事情。

但超脱又不能过于深刻,完全脱离于忙碌和世俗,游离于人间肤浅之外,甚至遁入空门,也不是最佳境界和结果。

《自足》――讲的也是空灵。

和作者一样,我的性格也是两个方面;一个好动,想尝试各种新鲜和好奇,想体验人生各种可能;一个好静,经常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

记得好长时间的习惯是晚上睡觉之前回忆自己一天的事情,分析得失和利弊,有日省吾身的习惯。

也经常一个人夜深人静时在小区的广场里度步,任凭思绪万千,想人生想爱情想婚姻想事业想友情,好像好多问题都在那个时刻想明白。

我另外一个习惯是画和写,怕自己的脑袋容量不够用,把困扰自己的事情写出来或画出来,分析权重或排序,将一些好像很重要很紧急很棘手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取舍掉。

《独处》――我给属下经常讲的一个词是“慎独(慎重独处)”,和周先生提倡的独处不是一回事。

D教授告诉我安静也是一种享受,我才幡然醒悟,但她没有体会还有惆怅或一丝忧愁和伤感的独处,我认为是一种缺憾。

我梦想一个人周末在躺椅上沐浴在阳光下悠然看书喝茶的感觉,也渴望一个人住在大山里没有电话骚扰没有熟人滔滔不绝地交流自己安安静静地呆着的感觉。

经常体会外面下着雨坐在窗户下,看着外面绿油油的树木和庄稼,或想着自己失败的初恋情人或想着去世的爷爷心里泛出一股淡淡的惆怅。

书中有这句话“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

《思想录》读后感(通用16篇)

《思想录》读后感(通用16篇)

《思想录》读后感(通用16篇)《思想录》篇1帕斯卡尔的思想是很狂野的,他用理性的思维去反对科学。

但是,他自己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学家,他对数学以及物理学等方面的造诣是很少有人能够与其匹敌的。

读他的《思想录》就如在田野散步一样,到处都有值得回味和欣赏的东西。

因此对他的内容不免产生一些零碎的想法。

“没必要去嘲笑那些因地位显赫,身居要职而赢得尊敬的人,因为人们所爱的只不过是附着在这些人身上的一些品质而已。

”的确,我们对于自己的信任与欣赏能够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力量,并且这样还能够过上轻松愉快的生活。

但是,人,又为何称其为人呢?人区别于其他的动物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他具有思想以及由于他的思想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

如果我们从人的头脑中把人所特有的思想抽离出来,并进而使其丧失能够表现其品质的特质,那么这个人还能称其为人么?如果说,我们只要爱这种品质,那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就都是空想家了。

因为我们只要爱那种没有任何依着物的而且可以平空想象的游离于世界空间的优秀的品质就可以生活了,这样的生活是否真的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假设他有,那么这种生活又能够持续多久?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我们对于伟人,爱戴的不仅仅是他的品质,而且也还爱护他的肉体。

要不如果有人对其进行肉体上的残害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保护?因为肉体与品质是那么的难舍难分。

品质和肉体是相濡以沫的兄弟,我们不能说肉体是多么的珍贵无比,也不能说品质是多么的至高无上。

所以,我们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他的全部吧,优秀的品质,以生俱来的肉体。

“科学的虚妄——有关外物的科学不会在我痛苦的时候安慰我在道德方面的愚昧无知的;然而有关德行的科学却永远可以安慰我对外界科学的愚昧无知。

”科学与道德,这天平两端的砝码,到底谁能够平衡我心中的痛苦。

当我认为在自然科学这方面所知甚少时,我是那么的不自信与自卑。

当我在社会经济方面所晓不多,黯然无助的时候,我显得又是多么的忧伤。

读书笔记读书随笔:读王阳明《传习录》(附《近思录》)有感

读书笔记读书随笔:读王阳明《传习录》(附《近思录》)有感

读王阳明《传习录》(附《近思录》)王阳明屡遭诋毁时,从不动气,说:“各自且论自己是非”,“凡天下之议论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

昔日谓‘攻我之短者是吾师’,师又可恶乎?”气象何等从容!想必一个人的气度与胸怀决定其格局。

在一次聚会上,有人提及一学者工作的重要,金岳霖先生说要买他一本书看看,他的学生沈有鼎对金先生说:“老实说,你看不懂的”。

金先生闻言,先是哦哦了两声,然后说:那就算了。

其雅量令人肃然起敬!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

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学须反己。

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若能反己,方见自己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当责辩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

生气日完,枝叶日茂。

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

初学时亦然。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其外好。

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

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若志立得时,良知千事万事只是一事。

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此学不明,不知此处耽搁了几多英雄汉!一直不明白“人皆可以为尧舜”,看了王阳明一大段论述,明白了。

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

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

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

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

所谓圣人,只论精一,不论多寡。

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

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

若去除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

名贤集读后感范文(2篇)

名贤集读后感范文(2篇)

名贤集读后感范文《名贤集》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编纂于南北朝时期,收录了许多古代名人的传记和言论。

这本书以其扎实的学术性和丰富的内容,一直以来被广大读者所推崇。

阅读《名贤集》之后,让我深受启发,对于人生的价值观和修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名贤集》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涵盖了多个时期和各种不同的人物。

在书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古代名人的故事和成就。

这些名人有些是政治家,有些是文学家,有些是哲学家,他们各有所长,但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成就非凡。

通过他们的传记,我知道了他们的生平和事迹,也得以窥视到他们的人格和思想。

这些名人不仅在各自的时代有所建树,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他们的身上散发出一种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力量,让人肃然起敬。

在《名贤集》中,我尤其被其中的文化名人所吸引。

他们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卓越的成就,也在思想和道德上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言论,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启迪了人们的心灵。

在他们的笔下,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名贤集》中,我特别留意了其中的一些名人,比如鲁迅、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众多而丰富,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思想与情感的碰撞,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和人生的沉积。

他们的作品深入人心,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精神境界的追求。

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开拓了文学的边疆,使文学这一艺术形式得以继续繁荣。

除了文化名人,还有一些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传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以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开创了一个个伟大的时代,从他们的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伟大品质和伟大事迹。

通过阅读《名贤集》,我不仅对古代名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生的价值观和修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这些名人的身上,我看到了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他们追求真理,崇尚道德,追求尊严和自由。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六卷读后感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六卷读后感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六卷读后感当我翻开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第六卷,仿佛走进了一个深邃而又真实的灵魂世界。

这一卷,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窥探到了奥古斯丁内心的挣扎、思考与感悟。

在这一卷中,奥古斯丁对于时间的思考令我印象极为深刻。

他试图去理解时间的本质,那种纠结和困惑仿佛也是我自己在面对这个复杂概念时会有的。

他说:“时间究竟是什么?谁能轻易概括地说明它?谁对此有明确的概念,能用言语表达出来?” 这让我也不禁陷入沉思,我们总是在说时间,却好像很难真正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

奥古斯丁对于记忆的探讨也让我感同身受。

他认为记忆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存储着我们过去的经历和知识。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一些经历。

比如说,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去外婆家后面的小山坡玩耍。

那片小山坡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有紫色的喇叭花,黄色的蒲公英,还有毛茸茸的狗尾巴草。

每次去那里,我都会像个探险家一样,在草丛里穿梭,寻找着各种新奇的东西。

我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鸟窝,里面有几颗带着斑点的鸟蛋。

我兴奋极了,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生怕惊动了可能回来的鸟妈妈。

那时候的天空特别蓝,白云像棉花糖一样飘浮着。

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来阵阵花草的清香。

我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云朵变幻出各种形状,一会儿像小狗,一会儿像巨龙。

那些美好的画面,至今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就像奥古斯丁说的,这些记忆仿佛是被隐藏在深处的珍宝,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它们就会被唤醒,重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而正是这些记忆,构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

还有奥古斯丁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自己内心的剖析,也让我颇有感触。

他毫不掩饰地讲述自己曾经的迷茫和错误,这种坦诚让我觉得无比真实。

回想起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也有过很多的迷茫和困惑。

记得有一次准备一场重要的考试,我每天都埋头苦读,可是成绩出来的时候却并不理想。

那时候的我特别沮丧,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

但是后来我慢慢明白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充实自己,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读后感

《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读后感

《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读后感《思想录》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的一部重要著作,这本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无数读者。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人生、哲学和宗教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帕斯卡尔在书中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芦苇”。

这一观点揭示了人的独特性和尊严,同时也表达了人对生命和宇宙的困惑。

帕斯卡尔认为,人类虽然微不足道,但凭借思考的能力,可以洞察宇宙的奥秘。

这种思想既让人感到自卑,又让人感到自豪。

在书中,帕斯卡尔还对宗教信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人类的理性无法完全理解宇宙的奥秘,因此需要信仰。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它可以给人带来安慰和力量。

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许多人正是因为缺乏信仰,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还涉及了许多其他话题,如道德、政治、艺术等。

他的观点独特,文字犀利,让人耳目一新。

例如,在讨论艺术时,他写道:“艺术是为了那些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人而存在的。

”这句话道出了艺术的本质和价值。

在阅读《思想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思考的力量。

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芦苇,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却拥有认识宇宙的能力。

”这句话让我对自己的思考能力有了更大的信心,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思考时刻。

此外,帕斯卡尔对宗教信仰的探讨也让我对信仰有了新的认识。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因为理性思维的限制,对宗教持怀疑态度。

然而,帕斯卡尔却认为,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写道:“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它可以给人带来安慰和力量。

”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信仰不仅是宗教信徒的专利,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需求。

最后,我想谈谈对这本书的整体看法。

我认为,《思想录》是一部哲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宗教的价值和人类的精神需求。

近思录末卷读后感

近思录末卷读后感

《近思录》卷十四圣贤气象之见解及体悟海南大学社科中心:胡晓毛其第一则是这样说的:明道先生曰:尧、舜更无优劣,及至汤、武便别。

孟子言“性之”、“反之”,自古无人如此说,只孟子分别出来,便知得尧、舜是生而知之,汤、武是学而能之。

文王之德则似尧、舜、禹之德则似汤、武。

要之皆是圣人。

这一则列举和对比了六个上古人物,他们分别是尧、舜、禹、商汤王、周文王和周武王。

据孟子之见,尧舜及文王可谓是上上之德,属于孟子说的“性之”,顺性而有天下,率性而治天下;禹、商汤、周武王虽也有德,但是不及前三者,他们属于孟子说的“反之”,有心谋取天下,反之而有天下。

同是圣人,孰高孰低,毋庸赘言,自见分晓。

其第二则是:仲尼,元气也;颜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杀尽见。

仲尼无所不包,颜子示“不违,如愚”之学于后世,有自然之和气,不言而化者也。

孟子则露其才,盖亦时焉而己。

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石之气象也。

观其言皆可见之矣。

仲尼无迹,颜子微有迹,孟子迹著。

孔子尽是明快人,颜子尽岂弟,孟子尽雄辨。

这一则主要是比较了三个人:孔圣人、颜渊和亚圣孟子。

短短的一百来字,从五大方面进行了比较,不但是让三个人高下尽显,泾渭分明;而且形象生动,跃然纸上。

首先是通过比喻来展现他们的德行:仲尼之德就像是天地间的“元气”,“元气”是万物之母,浑厚而又阔大;颜子之德则像“春生”,“春生”则是从“元气”中而出,但也是温和滋润的,生机勃发的;到了孟子之德则成了“秋杀见尽”,快近事物之末端,萧杀凌厉。

接下来是才能方面:仲尼是“无所不包”;颜渊“有自然之和气”,“不言而化”;孟子则“露其才”;紧接着又论述其气象:孔子显现的还是阔大如天地;颜渊温和如和风庆云;孟子则是泰山上的一块岩石——甚是坚毅。

行事方面,三人从“无迹”、“微迹”到“有迹”,差别甚大。

最后是性情:孔子明快,颜子尽岂弟,孟子尽雄辩。

为什么会有这么形象呢?这主要归功于比喻式的论述。

第三则主要是讲曾子的:曾子传圣人学,其德后来不可测,安知其不至圣人?如言“吾得正而毙”,且休理会文字,只看他气象极好,被他所见处大。

思想录读后感

思想录读后感

思想录读后感思想录读后感(一)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中的主线。

书中用理性来怀疑一切,另一方面指出真理的矛盾。

读完帕斯卡的《思想录》,我觉得应该说这本书像是一本作者的随想录,因为它由零散的碎片组成,而这每一块碎片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但也不乏很多碎片由于过度的零散,以至于让我摸不到头脑。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关于如何看待别人犯错误的想法。

帕斯卡说“当我们想要有效的纠正别人并指明他是犯了错误时,我们必须注意他是从哪个方面观察事物的,因为在那方面他通常总是真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错误。

他对这一点会感到满意的,因为他看到自己并没有错误,只不过是未能看到各个方面而已;人们不会恼恨自己看不到一切,然而人们却不愿意自己犯错误;而这也许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看到一切的缘故,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在自己所观察到的那一方面犯错误的缘故,因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

”当然,我认为帕斯卡的说法也有所偏颇,因为我不认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正如我们女孩子经常说,凭着女人的第六感,我认为怎么样怎么样,可这些认为经常被验证是错误的。

但是,我认为帕斯卡在这里有一种很独特的思路,即在前提是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下,肯定犯错误者的正确性,但又指出犯错误在于没有全面的看问题,并且把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咎于人的“天然”。

从思路上讲,这又是一种另辟蹊径的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从内容上讲,我认为这是帕斯卡在从人的本性的角度上对犯错误的分析,他不认为犯错误这件事是“错误的”,而是一种正常的事情;而且他的这番话符合大多数犯错误者的心理,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吗?帕斯卡认为,人在这无穷中是有限的,这种有限就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认识我们这个世界。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我相信人的认知能力不可能达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毕竟“活到老学到老”不是妄言诳语。

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部分,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个世界的某些基本的原则,我们不是主宰者,尽管我们很多时候凭借进化了的头脑极大程度的干预了自然的过程,但是很多人似乎在人类业已取得巨大成就之上有了彻底认识和控制一切的野心,我想这种极左的想法古已有之。

思想录读后感

思想录读后感

思想录读后感思想录读后感《帕斯卡尔思想录》内容概要:该书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

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友:本人很早就想买这本书了,现在总算如愿以偿了!效率很好,两天就送到了,而且书本确属正版,纸质和印刷都很好。

我非常满意。

这本书非常值得热爱哲学的人一看,此书与《蒙田随笔集》、《培根论人生》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帕斯卡尔思想录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我是冲着这部著作的历史大名来阅读的。

维克多·吉罗说:“如果整个法国文学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的法国天才的标本。

”伟大的伏尔泰也说:“在这些不朽的争论者之中,只有帕斯卡尔留存到现在,因为只有他是个天才,只有他还屹立在世纪的废墟之上。

”谢瓦里埃更是推崇备至的说:“他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正是因为这样的高度评价,使我诚惶诚恐的拿起了这本书。

然而不知道是由于我的浅薄,还是因为译者的粗糙,或者帕斯卡尔的高深莫测,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并不好。

且不说作者本身的很多的不完整语句,如“于你们有利”“是诗人而不是诚恳的人”,单是作者翻译的莫名其妙已经足以使人郁闷不已了。

例如:“人除了在自己的屋里而外,天然就是工匠以及其他一切的职业”——一个小学生都知道这语句的错误,主语和宾语的错位。

还有“……假如是站在一块刚好稍微大于所必需的板子上面而下面就是悬崖……”——这简直是不知所云,我怀疑这是否是中国人在说汉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免得让我头疼。

偶尔有好的语句出现:“甜言蜜语的人,品格恶劣。

”听起来有点耳熟,不错这句话孔子他老人家也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

近思录卷一读后感

近思录卷一读后感

《近思录》卷一读后感《近思录》卷一是在论述道体。

第一则是选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的一段,主要是在谈宇宙的生成衍化。

天地的出现,四季的轮换,人类的发展等等事物,都有一个最为原始的,最初的状态,那就是太极。

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为宇宙的初始状态,就像《道德经》中说的那样“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庄子·应帝王》中也说到“中央之帝”是“混沌”,这个“混沌”之物便是“无极而太极”了。

有了天地,则分了阴和阳。

现代最先进的宇宙生成理论是大爆炸理论,这可谓是“极动”状态,于是生出了“静”和“阴”,接下来便有了各个星系。

各星系形成后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它们虽处在不断的联系和运行之中,但那样的大爆炸式的“极动”“极阳”的状态是不可能时时发生的!据阴阳两仪耦合的成分的多少的不同而有了五行,再化生万物,这其中最为实证,最生动的例子男女的和合而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体。

综观第一则,不论是天地万物,阴阳五行,还是四时、鬼神、君子、小人等等,都有一个内在的东西,那便是寓于其中的“道”和“理”。

“体”是纷纷扰扰的,各色各样的,而“理”是唯一的,不变的。

没有这个“理”就不会生成万事万物。

尽管“理”作为哲理性的句子很是费解,如“大动为真静”,但若举一实例,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如地球以每小时1674公里的速度在自转,但人却感觉到纹丝不动。

接下来便谈到圣人之德性有五,曰:仁、义、礼、智、信,分别体现为爱、宜、理、通、守。

第四则在《二程文集》中谈到体用为一,与第五则有些相通之处。

道之形体表现为天;道之主宰是帝;道之功用似鬼;道之妙为神,道之性情为乾。

第六、七、九则主要是在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阳尽而阴,阴极而阳,天下没有不变的事物。

从第十则到十三则都是在谈人之性。

第十三则讲得最为详尽彻底。

人性即气,禀之于天,而到每个人身上发展有所不同便成善恶。

善端发挥出来就是善,若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恶就显现了,并用流水之清浊来喻之。

顺便说一下,第十二则用医学上的“痿痹”之病来譬喻何等之人不是“仁”,最是绝妙。

思想录读后感3000字

思想录读后感3000字

思想录读后感3000字篇一:《思想录》读后感理性看待自我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认为人是完全地处于罪孽之中,要靠上帝的恩赐才能得到拯救。

他站在冉森派的立场上,与耶稣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卓有成效的争论。

浓厚的宗教色彩使他与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思想潮流有很大的不同,但他并未否定或贬低人类的理性。

他是以一种超乎人类的视角来看待人性的每一个方面,正确地阐述理性,烦躁不安,激情,变化无常等都是人与生俱来七情六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人在广阔的宇宙中是极其渺小的,甚至比我们想象自己渺小的程度还要渺小。

自然界中有两个极限,无穷和虚无。

而人距离这两个高深莫测的哲学元素都太遥远,只是无和全之中的一个中项。

无穷由于无尽的范围让人望而却步,但虚无同样不能为人类所掌握。

除此之外,无穷和虚无两者还互相联系,万万不可只去理解其中一样,定要结合起来才能有完整的了解,这样就显得更加困难。

人类的理解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只是在我们自己的领域里有效,而在无限的范围内人类的理解就显得太浅薄而狭窄。

因此我们的理性在很多情况下甚至不如我们的想象力。

“聪明人由于想象力而自得其乐,远远超过深思者仅仅在理智上能够自得其乐。

”理性好像是一个框架,我们一直在自己认为正确的思维定势中思考问题,同时也被自己限制住;而想象力却是无穷的,可以将我们的思路带到无限远的地方,自然让人类拥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不禁让我想起童年的数学,认为世界上只有整数和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并且一直恪守为真理。

做题,甚至为别人讲题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

直到上了中学才知道从前我认知中的数都被称为有理数。

而比有理数范围更大的还有无理数。

再后来,我又学到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被统称为实数,而实数以外还有虚数的存在。

当我们遵守自己认为正确的“理性”时,就认为世界的规则是这样的。

这些“理性”不是不对,但是范围的的确确是有限的。

如果我们除去理性之外,敢大胆的再想象一步,跳出自己本来的知识框架,想来我们离真相也会更近一步。

沉思录第二季读后感

沉思录第二季读后感

沉思录第二季读后感沉思录第二季读后感范文忙里偷闲,阅读了沉思录的中篇,阅读不在于读的本身,而在于我们确实有些东西需要去反思,检讨、反省自己的生活、工作与学习。

很多同事有时候也在抱怨时间不够用;包括我在内日复一日的忙碌着。

结果怎么样,领导一直在说至少得图一头吧,即使没有成交客户,哪怕自己成长了,也是赚了。

这一时期的招商工作大家心知肚明,除了正常的工作要做之外,另外筹备了两个展会。

首先是客户的成交,再就是锻炼了队伍。

我们经常开碰头会也在讨论,我们的核心在哪里,我们到底该如何做。

也就是我们要反思自己的。

站在工作的本身来讲。

恪尽职责,敬业势必须的,但是我要说的是,勤勉未必是成功的最好的方法。

埋头苦干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成功也是挑肥拣瘦的,这中间我们一直在梳理我们的工作,引导我们的团队向积极地正向的去做,教给大家的都是方法经验、技术、智慧,当然也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人,毕竟是受教阅历背景不一样,有了这些的穿插也不必有太多的烦恼与疑惑。

该做的都做到位,不计较功过与得失。

这是我作为一个部门领导包括其他的领导必须有的基本素质。

还是那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这个环节也有很多做的不恰当的地方。

有句话不是说吗,领导者领导状态,我自己私下里也在寻思,为什么会是这样。

方法技术也传授了、执行力、团队的东西也培训了不少。

刨根问底我反省我自己问题出在哪里。

失败了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怕没人给你指出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许我的思维认知饱和,发现不了。

我经常说问题太多在于高度不够,思想的东西有很多种诠释,关键是落实到实处的有多少,关于目标任务、还有公司的大环境我觉得问题不大,我们也在检测我的团队,挖掘员工内心的'潜在的东西,是不能忍耐还是有其他方面的挫折还是有对领导有看法的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可能我被事物的表象隐瞒,我一直都相信我的兵没有问题。

也许是方法,或许是我们一开始就选错了方向。

当然亡羊补牢还不是很晚,停止就是进步。

深思录读后感5篇

深思录读后感5篇

深思录读后感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深思录读后感5篇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阅读兴趣,有助于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读物,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书中的智慧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深思录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金碌后序感悟300

金碌后序感悟300

读《<金石录>后序》有感
《<金石录>后序》是宋代词人李清照于绍兴四年所作的一篇自传性的抒情散文,与传统序文不同,本文并未就书论书,只谈《金石录》相关内容,而是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既介绍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收集、整理金石,创作《金石录》的全过程,也记录了在金国入侵北宋后,个人颠沛流离,费心搜集文物逐渐遗失的凄苦经历。

读到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志趣相投,夫唱妇随,为了兴趣和爱好竭尽全力,尽心搜集金石虽紧衣缩食却乐在其中,怡然自得,幸福跃然于纸上的同时也让人感慨志趣的力量和古代文人追求精神升华的风骨。

然而,兵祸联结和遇人不淑却让这些费心搜集让人视为耳目的文物或付之一炬,或被人巧取豪夺,也让人不由感慨失去远比得到容易,我们必须活在当下,珍惜眼前。

反思录读后感优质5篇

反思录读后感优质5篇

反思录读后感优质5篇只有认真写好读后感,我们的思想深度和觉悟水平才能不断提升,读后感写得出色,可以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和讨论书中的内容,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反思录读后感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反思录读后感篇1我阅读了《沉思录》一书,它是斯多亚学派著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所写的名著,也是一本感悟人生之书,阅后使我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值得我一读。

作者大都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一本十二卷对话书,文风优美流畅,纯正优雅,富有哲理之风范。

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人生感悟,追求一种摆脱了热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虽然它出之于古代近两千年前,但时至今日我们还是喜欢读它。

《作者用一生的探索,为无数寻找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下了灵魂的石阶。

他深刻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人们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还要求人们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思考那些善、光明磊落的事情,并付诸于行动。

我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理应在新常态下要提升精神文明的程度,正确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为民造福。

同时要有紧迫感,西方好的经验该引进的应引进,并放眼学习。

书中涉及内容、范围较广,列举几点浅谈自己的感想。

书中提到,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

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

这一理念我深受感触,他言传身教给我们做人道理,要求我们为人处事要有好的准则,假如老是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视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书中还提到,对一件事不发表任何意见,使我们的灵魂不受扰乱,这是在我们力量范围之内的事情,因为事物本身并没有自然的力量形成我们的判断。

这一理念早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用,我国坚持的外交原则中有一条,就是不干涉别国内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思录》卷十四圣贤气象之见解及体悟海南大学社科中心:胡晓毛其第一则是这样说的:明道先生曰:尧、舜更无优劣,及至汤、武便别。

孟子言“性之”、“反之”,自古无人如此说,只孟子分别出来,便知得尧、舜是生而知之,汤、武是学而能之。

文王之德则似尧、舜、禹之德则似汤、武。

要之皆是圣人。

这一则列举和对比了六个上古人物,他们分别是尧、舜、禹、商汤王、周文王和周武王。

据孟子之见,尧舜及文王可谓是上上之德,属于孟子说的“性之”,顺性而有天下,率性而治天下;禹、商汤、周武王虽也有德,但是不及前三者,他们属于孟子说的“反之”,有心谋取天下,反之而有天下。

同是圣人,孰高孰低,毋庸赘言,自见分晓。

其第二则是:仲尼,元气也;颜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杀尽见。

仲尼无所不包,颜子示“不违,如愚”之学于后世,有自然之和气,不言而化者也。

孟子则露其才,盖亦时焉而己。

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石之气象也。

观其言皆可见之矣。

仲尼无迹,颜子微有迹,孟子迹著。

孔子尽是明快人,颜子尽岂弟,孟子尽雄辨。

这一则主要是比较了三个人:孔圣人、颜渊和亚圣孟子。

短短的一百来字,从五大方面进行了比较,不但是让三个人高下尽显,泾渭分明;而且形象生动,跃然纸上。

首先是通过比喻来展现他们的德行:仲尼之德就像是天地间的“元气”,“元气”是万物之母,浑厚而又阔大;颜子之德则像“春生”,“春生”则是从“元气”中而出,但也是温和滋润的,生机勃发的;到了孟子之德则成了“秋杀见尽”,快近事物之末端,萧杀凌厉。

接下来是才能方面:仲尼是“无所不包”;颜渊“有自然之和气”,“不言而化”;孟子则“露其才”;紧接着又论述其气象:孔子显现的还是阔大如天地;颜渊温和如和风庆云;孟子则是泰山上的一块岩石——甚是坚毅。

行事方面,三人从“无迹”、“微迹”到“有迹”,差别甚大。

最后是性情:孔子明快,颜子尽岂弟,孟子尽雄辩。

为什么会有这么形象呢?这主要归功于比喻式的论述。

第三则主要是讲曾子的:曾子传圣人学,其德后来不可测,安知其不至圣人?如言“吾得正而毙”,且休理会文字,只看他气象极好,被他所见处大。

后人虽有好言语,只被气象卑,终不类道。

这一则其实对曾子的评价贬大于褒。

先是肯定了他传圣人学之德不可测,然后说到他的言谈“吾得正而毙”,意虽好,但言太过。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孔圣人是断不会有这样过激的言辞的!所以说他“终不类道”。

第四则是这样写的:传经为难,如圣人之后才百年,传之己差。

圣人之学,若非子思、孟子,则几乎息矣。

道何尝息?只是人不由之。

“道非亡也,幽、厉不由也。

”这一则说的是经与道的关系:经是很难传的,但经中所蕴含的“道”并非不好,而是人不行“道”啊!这当中也充分肯定了子思和孟子对经的阐释和发挥的作用。

第五则写道: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己失;扬子虽少过,然己自不识性,更说甚道?这则既对荀子有个评价,也对杨朱有评价。

因为荀子有性恶论的主张而失儒家之本,并且认为荀子极为偏颇,杨朱虽不及荀卿那样偏激,但他根本上就不识性,也就没法再深入下去了!第六则说:董仲舒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此董子所以度越诸子。

这一则是对董仲舒极高的评价。

在二程看来,董仲舒其人其德超越了先秦诸子。

能够做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那确实了不得!依我看,孔子才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做一个人,一个社会所应该做的事情,但不计较其利益;也不会在乎成与不成!成了也不必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成也不必过于自责,因为自己已经尽力了!第七则曰:孔明有王佐之心,道则未尽。

王者如天地之无私心焉,行一不义而得天下,不为。

孔明必求有成而取刘璋。

圣人宁无成耳,此不可为也。

若刘表子琮,将为曹公所并,取而兴刘氏,可也这一则是对三国时候的诸葛孔明的评价,也是对古代王道霸道政治的一种见解。

很显然,作者是有心偏向于王道的。

孔明辅佐刘备,这并没有错,关键是看他用何种方式。

王道坐正行义,正大光明,无有私心,自然得道而有天下。

所以想孔明取刘表之子琮则可,取刘璋则不可!何哉?义也!第八则曰:韩愈亦逝世豪杰之士,如《原道》中言语虽有病,然自孟子而后,能将许大见识寻求者,才见此人。

至如断曰:“孟子醇乎醇。

”又曰:“荀与扬,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若不是他见得,岂千余年后,便能断得如此分明?这一则是对韩愈功劳的肯定,其著作《原道》中说到了三个人:孟子、荀卿、和杨朱。

对这三个人区分得甚是分明。

孟子是醇厚之至,荀子和杨朱则“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第九则曰:学者本是修德,有德然后有言。

退之却倒学了,因学文日求所未至,遂至有得。

如曰:“轲之死不得其传。

似此言语,非是蹈袭前人,又非凿空撰得出,必有所见,若无所见,不知言所传者何事。

这一则重在评论为学之人,也是在影射世风日下,并用荆轲刺秦王的事例加以论述。

上古先时求学之人先修德,后才立言;现世今时之求学者不求德,只为立言,真是本末倒置啊!若是没有荆轲刺秦之事实,哪来其传?这是最强有力不过的事实证据了!第十则是这样的:伊川先生撰《明道先生行状》曰: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

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

宽而有制,和而不流,忠诚贯于金石,孝悌通于神明,视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其入人也如时雨之润。

胸怀洞然,彻视无间;测其蕴,则浩乎若苍溟之无际;极其德,美言不足以形容。

先生行己,内主于敬,而行之以恕。

见善若出诸己,不欲弗施于人。

居广居而行大道,言有物而动有常。

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同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

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

明于庶物,察于人伦。

知尽性至命,必本于孝以趋向之异,顾于利害,时见排斥,退而省其私,未有不以先生为君子也。

先生为政,治恶以宽,处烦而裕。

当法令紧密之际,未尝从众为应文逃责之事。

人皆病于拘碍,而先生处之绰然。

众忧以为甚难,而先生为之沛然。

虽当仓卒,不动声色。

方监司兢为严急之时,其待先生率皆宽厚。

设施之际,有所赖焉。

先生所为纲条法度,人可效而为也。

至其导之而从,动之而和,不求物而物应,未施信而民信,则人不可及也。

这一则是弟程颢对兄长程颐既切实际而又不失高度的评价。

明道是一个资质非凡而又“充养有道”得人。

其性情是“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其为人是“宽而有制,和而不流,忠诚贯于金石,孝悌通于神明”;看他的神色就像是春天般的温暖,和颜悦色;听他说话就像是及时雨洒落到干涸的土地,润人心田。

胸怀坦荡就似清澈见底的河流,一览无余。

心胸宽广如苍茫的大海,无边无际;其品德是美言不足以形容。

为什么他能如此呢?这是他心存“敬”而外主“恕”的结果。

“见善若出诸己,不欲弗施于人。

居广居而行大道,言有物而动有常”。

接下来就讲到明道的人生经历:十五六岁求学于周敦颐,厌弃科举转而求道,遍读诸子百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然后又熟读六经。

其结果便是:明于事理,达于人生,能尽性知命。

所以在为政时能够做到“治恶以宽,处烦而裕”,法令紧时能够做到“绰然”、“沛然”;仓猝之时能够不动声色,先生为公事所依是“纲条法度”,为私事所依是“天理”、“人伦”和“纲常”。

总的来说是“应物而不着于物”。

第十一则是这样的:侯师圣云: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

”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俟立。

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

”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这一则讲的是游、杨二子求学于程门的故事。

笃志诚心,求学必成!第十二则是:刘安礼云:明道先生德性充完,粹和之气,盎于面背,乐易多恕,终日怡悦。

立之从先生三十年,未见其忿厉之容。

这一则还是在谈明道,如果说前面伊川对明道的评价有过誉之嫌(毕竟是弟对兄),这一次则完全具有可信度!程明道就是只样的一个人:“德性充完”,“乐易多恕,终日怡悦”,刘安礼在程门三十年都从未见明道先生有过“忿厉之容”。

这对常人来说,确实难以做到!第十三则是:吕与叔撰《明道先生哀词》云:先生负特立之才,知大学之要;博文强识,躬行办究;察伦明物,极其所止;涣然心释,洞见道体。

其造于约也,虽事变之感不一,知应是心而不穷;虽天下之理至众,知反之吾身而自足。

其致于一也,异端并立而不能移,圣人复起而不与易。

其养之成也,和气充浃,见于声容,然望之崇深,不可慢也;遇事优为,从容不迫,然诚心恳恻,弗之措也。

其自任之重也,宁学圣人而未至,不欲以一善成名;宁以一物不被泽为己病,不欲以一时之利为己功。

其自信之笃也,吾志可行,不苟洁其去就;吾义所安,虽小官有所不屑。

这一则是另一个人对明道的评价,如果说刘安礼的话是一面之词的话,那么现在又找到了另外一个佐证,这就是吕与叔撰的《明道先生哀词》。

这当中也谈到了明道的禀赋非常,博学明理,上明天道,下顺人伦,遇事从容,待人宽和。

最后一则写道:吕与叔撰《横渠先生行状》云:康定用兵时,先生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

公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

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以为未足,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

嘉祐初,见程伯淳、正叔于京师,共语道学之要。

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

晚自崇文移疾西归横渠,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

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

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

学者有问,多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己。

闻者莫不动心有进。

尝谓门人:“吾学既得于心,则修其辞;命辞无差,然后断事;断事无失,吾乃沛然。

精义入神者,豫而己矣。

”先生气质刚毅,德盛貌严。

然与人居,久而日亲。

其治家接物,大要正己以感人。

人未之信,反躬自治,不以语人。

虽有未喻,安行而无悔。

故识与不识,闻风而畏,非其义也,不敢以一毫及之。

这一则是吕与叔对张载的回忆与评价。

先是谈到张载年轻时欲成就功名,晋见范仲淹,范劝其读儒家之书。

接下来便是其思想历程。

由儒家到道家再到佛教,几年下来,于心终无所得,再转入六经。

最终自悟而尽弃前学。

也是悟到天道即理,人道依天道而成,成为人伦。

终成大家,“气质刚毅,德盛貌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