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的自我保障细胞中的蛋白质第二节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素材中图版
中图版学高中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教案必修生物
理解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分选和运输过程。
(重点)蛋白质的合成1.组成: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以及一些小泡等。
2.特点:(1)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
(2)各种内膜之间可以通过出芽和融合的方式进行交流,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3.线粒体、叶绿体虽然具有膜结构,但不参加细胞内膜结构的交流,因此不包括在内膜系统中。
错误!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123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
据图探讨相关问题:探讨1:123分别是什么细胞器?提示:123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探讨错误!:a、b、c分别表示什么过程?提示:a表示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探讨错误!:原核细胞具有内膜系统吗?提示:原核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膜结构,因此没有内膜系统。
错误!生物膜的种类、结构和功能联系(1)错误!错误!(2)结构联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3)功能联系(分工、合作):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与分泌过程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C.生物膜之间都可以通过小泡进行转化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解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和基本结构相似,可以通过小泡转化,故A、B正确。
叶绿体、线粒体的膜结构不能通过小泡与其他膜转化,故C错误。
各种生物膜都具有一定功能,又相互联系,故D正确。
【答案】C2.生物膜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和糖脂等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D.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性腺细胞内质网丰富【解析】组成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等物质。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25页PPT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5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细胞的自我保障 第一章 细胞中的蛋白质 第二节 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教案 中图版必修1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学习目标】1.说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过程。
2.概述核糖体形态结构和成分。
3.能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进行推理与判断。
4.概述蛋白质分选与运输。
【课前预习】【自我检测】1.核糖体的组成部分与,组成成分与。
2.蛋白质合成是将许多合成并进行加工的复杂过程,是由多种协同完成的。
3.判断:(1)核糖体加工的蛋白质是成熟而有功能的蛋白质。
(2)蛋白质的加工主要是加上糖链、甲基或者羟基并进行剪切与折叠。
(3)蛋白质合成后去向仅取决于一段特殊的氨基酸序列。
(4)叶绿体中蛋白质主要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经一系列加工形成的。
【要点解析】1.豚鼠胰腺蛋白放射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教材图2-1-10说明了什么?3.阐述胰岛素合成途径?【达标练习】1.以下关于蛋白质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内膜系统仅指细胞内所有膜C.动物细胞内功能最重要的是蛋白质D.人体产生的抗体是蛋白质2.以下关于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的氨基酸中不含有氨基B.有的氨基酸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C.有的氨基酸中只含有一个氨基D.蛋白质合成后需经过加工运输才能变为有功能的蛋白质3.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蛋白质的合成是在大小亚基结合在一起时完成的B.细胞膜上糖蛋白有识别作用C.蛋白质最终定位仅取决于一段特殊氨基酸序列D.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存在蛋白质4.胰岛素分子是一种蛋白质分子,现有如下材料:①胰岛素含有2条多肽链,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间通过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连接,在A链上也形成1个二硫键,下图所示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②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是有区别的,现把人和其他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如下:猪:B链第30位氨基酸和人不同;马:B链第30位氨基酸和A链第9位氨基酸与人不同;牛:A链第8、10位氨基酸与人不同;羊:A链第8、9、10位氨基酸与人不同;天竹鼠:A链有8个氨基酸与人不同,B链有10个氨基酸与人不同。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第一章细胞中的蛋白质第二节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素材中图版必修精编版
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第一章细胞中的蛋白质第二节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线粒体的形状多种多样, 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
线粒体的直径一般在0.5~1.0 μm, 在长度上变化很大, 一般为1.5~3μm, 长的可达10μm ,人的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则更长,可达40μm。
不同组织在不同条件下有时会出现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 称为巨型线粒体(megamitochondria)在多数细胞中,线粒体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质中,但在某些些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是不均一的,有时线粒体聚集在细胞质的边缘。
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常常集中在代谢活跃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需要较多的ATP,如肌细胞的肌纤维中有很多线粒体。
另外, 在精细胞、鞭毛、纤毛和肾小管细胞的基部都是线粒体分布较多的地方。
线粒体除了较多分布在需要ATP的区域外,也较为集中的分布在有较多氧化反应底物的区域,如脂肪滴,因为脂肪滴中有许多要被氧化的脂肪。
形态与分布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
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其中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占25-30%。
一般直径0.5~1μm,长1.5~3.0μm,在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20μm,称巨线粒体。
数目一般数百到数千个,植物因有叶绿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肝细胞约13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单细胞鞭毛藻仅1个,酵母细胞具有一个大型分支的线粒体,巨大变形中达50万个;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通常结合在维管上,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
如在肝细胞中呈均匀分布,在肾细胞中靠近微血管,呈平行或栅状排列,肠表皮细胞中呈两极性分布,集中在顶端和基部,在精子中分布在鞭毛中区。
线粒体在细胞质中可以向功能旺盛的区域迁移,微管是其导轨,由马达蛋白提供动力。
超微结构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
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课件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 2
基因克隆和表达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 中,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从而获得大量的目标 蛋白质。
基因敲除和敲入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特定基因进行敲除或敲入 操作,以研究蛋白质合成和运输的调控机制。
3
转录组学分析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胞或组织中全部基因 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蛋白质合成的转 录调控机制。
பைடு நூலகம்
05
蛋白质合成与运输的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
转录水平调控
通过调节基因转录的起始 和效率,控制蛋白质合成 的数量和种类。
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与DNA结合,调 控特定基因的表达。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 等表观遗传学机制影响基 因表达。
翻译后修饰调控
磷酸化
磷酸化是蛋白质最常见的翻译后 修饰,通过改变蛋白质活性来调
蛋白质的胞内运
核糖体合成
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通过信号肽引 导进入内质网。
内质网加工
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经过折叠、组装和糖基 化等加工。
高尔基体转运
经过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通过囊泡转运至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和分拣。
蛋白质的分泌运
囊泡形成
蛋白质在高尔基体形成囊泡,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
胞吐过程
囊泡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出内容物,完成蛋白质的分泌运输 。
THANKS
常见的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乙酰化、糖基化等,这些修饰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结 构和功能,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生物活性。
翻译后修饰对于蛋白质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
04
蛋白质的运输
蛋白质的跨膜运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教材分析中图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教材分析中图版必修11.蛋白质的合成(1)核糖体的结构核糖体含40%的蛋白质、60%的RNA,蛋白按照一定的顺序与RNA结合,组成两个核糖体亚单体,其中RNA是骨架结构,有些蛋白质不直接与RNA结合,而是结合在其他蛋白质组分上。
核糖体中的蛋白质、rRNA以及其他一些辅助因子在一起提供了翻译过程所需的全部酶活性,这些酶活性只有在核糖体整体结构存在的情况下才具备。
要点提炼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两种物质组成。
rRNA表示核糖体RNA。
不同来源的核糖体其形状、大小、化学组成稍有不同,通常根据沉降系数的不同分为70S和80S两种类型,70S核糖体存在于细菌、线粒体和叶绿体中,80S核糖体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
真核细胞的核糖体比原核细胞的大。
所有的核糖体都是由大小两个亚基构成,核糖体的大小亚单位只有在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时才结合在一起,肽链合成终止后,大小亚单位又解离,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
(2)蛋白质的合成探究活动核糖体的两个亚基只有在合成蛋白质时才合在一起。
豚鼠胰腺蛋白的分泌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 min 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 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 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全析提示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常用于细胞学的研究,用来对分子的位置进行跟踪。
据左图回忆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这个实验说明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
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为什么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要点提炼探究活动的目的在于表明细胞对蛋白质分子的合成过程。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分子叫做多肽,不是真正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_图文
合成
加工运输 加工、分类和包装 分泌
氨基酸
多肽
蛋白质
脱水缩合 盘曲折叠
成熟的蛋白质
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需要能量吗?能量 由哪里提供? 需要,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在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有哪些膜结构参与? 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核
糖 体
膜结合核糖体
上
蛋白Βιβλιοθήκη 质的成与
去
向
游离核糖体
附着核糖体 内质网
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_图文.ppt
阅读课本“资料分析”,思考问题?
1、分泌蛋白是在哪里合成的? 核糖体 2、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 器或细胞结构?尝试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
内质网 囊泡 高尔基体 囊泡 细胞膜
图3-5
(1)在胰腺细胞内部,酶蛋白的合成场所是[ 1 ]上的 ;将核酶糖蛋体白运输到加工场所的细胞器是 。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外 细胞膜上
核糖体
细胞质 游离核糖体 基质
线粒体 叶绿体 细胞核
溶酶体
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如何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核膜 内质网膜 细胞膜
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 内膜系统:核膜、细胞器膜(线粒体、叶绿体膜除外)
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胰腺细胞合成并分泌酶原颗 粒的大致过程。请据图3-5写出标号,及其所代表的结 构、名称以及所要求的内容。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第一章细胞中的蛋白质2.1.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课件中图版必修1
多肽:由 多个(duō ɡè)氨基酸缩分合子而成的化合物,通常呈链状 盘曲、折叠
蛋白质:由 一条(yī tiáo)或几条多肽经链盘曲折叠而成的具有一定
空间结构 的
有机(yǒujī)高分子化合物
第十四页,共44页。
2.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原因
种类不同
氨基酸方面数目成百上千
排列次序变化多端
肽链方面: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第三十六页,共44页。
【变式突破2】 20种氨基酸平均(píngjūn)相对分子
质量为128,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 228,在
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总量为1 548。那么
第十八页,共44页。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C、H、O、N 等元素―组――成―→ 氨基酸――缩―合 ――→肽链
盘曲折叠 ―形―成――特―定――空―间――结―构―→ 蛋白质。
第十九页,共44页。
3.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 —○—○—○—○—○—○— ②氨基酸的数目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 —□—□—□—□— ③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 —○—□—○—□—○—
第十二页,共44页。
蛋白质的结构(jiégòu)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氨基酸 缩合相概连念接:,一同个时氨脱基去酸分一子分的子水羧基(s,和uō这另jī)种一结个合氨方基式酸叫分做子缩的合氨基(ā
形成的化学键: 肽键 ,表示为 —NH—CO— 二肽:由 两个氨基酸分子 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第十三页,共44页。
功能蛋 信息传递功能 如受体蛋白参与生物体的各种信息传递
白完成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细胞的自我保障 第一章 细胞中的蛋白质 第1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图表并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和交流,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通式与连接方式,总结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及其原因。
2.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进行变式教学,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具准备
学案、多媒体课件、探究活动用具。
六、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二、蛋白质的结构
1.缩合
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蛋白质的功能
1.调节功能 2.结构功能 3.运输功能
4.运动功能
5.免疫功能
6.信息传递功能 7.催化功能。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白质的合成与运输课件 中图必修1
(3)联系:通过出芽和融合的方式进行交流。 想一想 内膜系统与细胞膜系统有何区别? 【提示】 内膜系统是相对细胞膜而言的, 是指在功能上连续统一的细胞内膜结构,而 细胞膜系统指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要点一
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修饰和 运输
氨基酸―→核糖体(形成肽链)―→细胞质基 质
互动探究 (1)图甲中,a与b在位置上有何联系? (2)图乙中,与d、e、f之间膜面积发生变化 有关的结构是什么? 【提示】 (1)a(核糖体)附着在b(内质网)上. (2)膜泡。
要点二 细胞膜系统和内膜系统
1.区别 (1)细胞膜系统包括膜性细胞器、细胞膜和核 膜等结构。 (2)内膜系统包括除线粒体和叶绿体外的膜性 细胞器及核膜,但不包括细胞膜。 2.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内质网剪切、折叠、糖基化、运输
线粒体―供―能→
↓ 高尔基体浓缩、加工、运输
↓
细胞膜膜泡与细胞膜融合
↓ 分泌蛋白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第一章 细胞中的蛋白质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列对细胞膜系统在结构上具有一定连续性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膜泡,膜泡与 高尔基体膜融合 B.细胞质中膜泡与核糖体膜融合 C.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膜泡,离开细胞膜 回到细胞质中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学案4 中图版必修1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学案4 中图版必修1学习目标:1描述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和成分2 简述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过程3 能够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的现象和结果进行推理和判断4简述蛋白质分选、运输5 学会用实验资料探究结论的方法二自学与探究:1 蛋白质的合成阅读课本P36蛋白质的合成第一自然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有关核糖体的问题:①蛋白质的合成场所________________ ,核糖体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糖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糖体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蛋白质的合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进行________ 的复杂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的。
探究活动:根据豚鼠胰腺蛋白的分泌过程,分析讨论以下问题:①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依次经过哪些结构?②各部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作用?(阅读课本P37第二第二自然段,弄清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的概念①蛋白质的分选:蛋白质合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他们的去向和最终定位。
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影响了蛋白质的去向。
②蛋白质的运输:通过连续的__________________运送蛋白质到达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蛋白质只有被准确的运输到相应的部位才能执行特定的功能。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件2.1.2 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4
课 堂 互 动
分 析
堂互动探究】探究1,帮助学
探 究
教 学 方
生认识分泌蛋白的合成、运
当 堂 双
案
基
设
达
计 输、加工、分泌过程,利用 标
课 前 自
例1巩固提高。
课 后 知
主
能
导 学
⇓
检 测
菜单
ZT ·生物 必修1
课
课
时 教 法
步骤4:结合教材,通过【课
堂 互 动
分 析
探 究
堂互动探究】探究2,帮助学
课
由__大__亚__基__和_小__亚__基___组成。不进行蛋白质合成时, 课
前 自
结构 大、小亚基是__单__独__存在的;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后 知
主
能
导 学
大、小亚基_结__合__在__一__起___,共同完成蛋白质的合成
检 测
菜单
ZT ·生物 必修1
课 时
2.分泌蛋白的形成
课 堂
教 法
观察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完成下面的问题:
教
(3)你认为除上述细胞器外,还需要 _线__粒__体___(细胞器)参 当
学
堂
方 与,其作用是_为__分__泌__蛋__白__的__合__成__、__加__工__和__运__输__供__能__。
案
双 基
设 计
(4)写出图中②③的作用:②_对__新__生__肽__链__进__行__加__工__,形
达 标
双 基
设 计
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各种车间吗?
达 标
2.图片展示一个工厂“光驱生产线”即固定电路板—调
课 整发射率—装上传动齿轮—检查焊点—清洁光驱光盘—检查光 课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第一章细胞中的蛋白质2.1.2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课件中图版必修1
【巩固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类激素和细胞膜上的载体属于分泌蛋白 和膜蛋白
B.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仅存于内质网和细胞质基 质中
C.核糖体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 D.高尔基体的作用是将蛋白质羟基化、糖基化及 二硫键形成(xíngchéng)后以小泡的形式移向细胞 膜
胞内蛋白(如叶 绿体和线粒体 中的蛋白质)
游离的核 糖体
分选信号支配下由细胞质 流动直接运送
第十七页,共38页。
3.真核细胞的内膜系统(xìtǒng) (1)概念 内膜系统(xìtǒng)是相对细胞膜而言的,是指在功 能上连续统一的细胞内膜结构,其中包括核膜、 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以及一些小泡 等,各种内膜之间可通过出芽和融合的方式进行 交流。它是细胞膜系统(xìtǒng)的一部分。 (2)内膜间的联系 ①在化学成分上
羟基(qiǎngjī)
(2)含义:为新生肽链添加上细胞质基质(jī zhì)
、
或 剪切和折叠 并对其
有功能
等。
(3)意义:对维持和调节 蛋白质 活动、进而成为
的蛋白质有重要意义。
[思维(sīwéi)激活1] 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 程的细胞结构有哪些?
提示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
胞膜。
第二十九页,共38页。
解析 (1)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 绿体。
(2)在研究分泌蛋白(dànbái)的合成、加工、运输过 程中,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示踪法。
(3)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内分泌部可分 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 含多种消化酶。
(4)以形成膜泡或“出芽”形式转化的生物膜是内 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以及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第一章细胞中的蛋白质第二节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线粒体的形状多种多样, 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
线粒体的直径一般在0.5~1.0 μm, 在长度上变化很大, 一般为1.5~3μm, 长的可达10μm ,人的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则更长,可达40μm。
不同组织在不同条件下有时会出现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 称为巨型线粒体(megamitochondria)在多数细胞中,线粒体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质中,但在某些些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是不均一的,有时线粒体聚集在细胞质的边缘。
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常常集中在代谢活跃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需要较多的ATP,如肌细胞的肌纤维中有很多线粒体。
另外, 在精细胞、鞭毛、纤毛和肾小管细胞的基部都是线粒体分布较多的地方。
线粒体除了较多分布在需要ATP的区域外,也较为集中的分布在有较多氧化反应底物的区域,如脂肪滴,因为脂肪滴中有许多要被氧化的脂肪。
形态与分布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
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其中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占25-30%。
一般直径0.5~1μm,长1.5~3.0μm,在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20μm,称巨线粒体。
数目一般数百到数千个,植物因有叶绿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肝细胞约13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单细胞鞭毛藻仅1个,酵母细胞具有一个大型分支的线粒体,巨大变形中达50万个;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通常结合在维管上,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
如在肝细胞中呈均匀分布,在肾细胞中靠近微血管,呈平行或栅状排列,肠表皮细胞中呈两极性分布,集中在顶端和基部,在精子中分布在鞭毛中区。
线粒体在细胞质中可以向功能旺盛的区域迁移,微管是其导轨,由马达蛋白提供动力。
超微结构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
在肝细胞线粒体中各功能区隔蛋白质的含量依次为:基质67%,内膜21%,外8%膜,膜间隙4%。
1、外膜 (out membrane)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porin)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分子量为5KD以下的分子通过,1KD以下的分子可自由通过。
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它是包围在线粒体外面的一层单位膜结构。
厚6nm, 平整光滑, 上面有较大的孔蛋白, 可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在5kDa左右的分子通过。
外膜上还有一些合成脂的酶以及将脂转变成可进一步在基质中代谢的酶。
2、内膜(inner membrane)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高于3:1。
心磷脂含量高(达20%)、缺乏胆固醇,类似于细菌。
通透性很低,仅允许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和离子通过内膜时需要特殊的转运系统。
如:丙酮酸和焦磷酸是利用H+梯度协同运输。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链位于内膜,因此从能量转换角度来说,内膜起主要的作用。
内膜的标志酶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
它是位于外膜内层的一层单位膜结构, 厚约6nm。
内膜对物质的通透性很低, 只有不带电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
内膜向内折褶形成许多嵴, 大大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
内膜含有三类功能性蛋白:①呼吸链中进行氧化反应的酶; ②ATP合成酶复合物; ③一些特殊的运输蛋白, 调节基质中代谢代谢物的输出和输入。
3、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是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延伸至嵴的轴心部,腔隙宽约6-8nm。
由于外膜具有大量亲水孔道与细胞质相通,因此膜间隙的pH值与细胞质的相似。
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它是内膜和嵴包围着的线粒体内部空间, 含有很多蛋白质和脂类,催化三羧酸循环中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的酶类, 也都存在于基质中。
此外, 还含有线粒体DNA、线粒体核糖体、tRNAs、rRNAs以及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各种酶。
基质中的标志酶是苹果酸脱氢酶。
4、基质(matrix)为内膜和嵴包围的空间。
除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外,其他的生物氧化过程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的酶类均位于基质中,其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基质具有一套完整的转录和翻译体系。
包括线粒体DNA(mtDNA),70S型核糖体,tRNAs 、rRNA、DNA聚合酶、氨基酸活化酶等。
基质中还含有纤维丝和电子密度很大的致密颗粒状物质,内含Ca2+、Mg2+、Zn2+等离子。
线粒体内膜向基质折褶形成的结构称作嵴(cristae), 嵴的形成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嵴有两种排列方式:一是片状(lamellar), 另一是管状(tubular)。
在高等动物细胞中主要是片状的排列, 多数垂直于线粒体长轴。
在原生动物和植物中常见的是管状排列。
线粒体嵴的数目、形态和排列在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差别很大。
一般说需能多的细胞,不仅线粒体多,而且线粒体嵴的数目也多。
线粒体内膜的嵴上有许多排列规则的颗粒称为线粒体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每个基粒间相距约10 nm。
基粒又称偶联因子1(coupling factor 1),简称F1,实际是ATP合酶(ATP synthase),又叫F0 F1 ATP酶复合体, 是一个多组分的复合物。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1963年M. 和 S. Nass发现线粒体DNA(mtDNA)后,人们又在线粒体中发现了RNA、DNA聚合酶、RNA聚合酶、tRNA、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进行DNA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全套装备,说明线粒体具有独立的遗传体系。
虽然线粒体也能合成蛋白质,但是合成能力有限。
线粒体1000多种蛋白质中,自身合成的仅十余种。
线粒体的核糖体蛋白、氨酰tRNA 合成酶、许多结构蛋白,都是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定向转运到线粒体的,因此称线粒体为半自主细胞器。
利用标记氨基酸培养细胞,用氯霉素和放线菌酮分别抑制线粒体和细胞质蛋白质合成的方法,发现人的线粒体DNA编码的多肽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3个亚基,F0的2个亚基,NADH脱氢酶的7个亚基和细胞色素b等13条多肽。
此外线粒体DNA还能合成12S和16SrRNA 及22种tRNA。
mtDNA分子为环状双链DNA分子,外环为重链(H),内环为轻链(L )。
基因排列非常紧凑,除与mtDNA复制及转录有关的一小段区域外,无内含子序列。
每个线粒体含数个m tDNA,动物m tDNA 约16-20kb,大多数基因由H链转录,包括2个rRNA , 14个tRNA 和12个编码多肽的mRNA , L链编码另外8个tRNA和一条多肽链。
mtDNA上的基因相互连接或仅间隔几个核苷酸序列,一些多肽基因相互重叠,几乎所有阅读框都缺少非翻译区域。
很多基因没有完整的终止密码,而仅以T或TA 结尾,mRNA的终止信号是在转录后加工时加上去的。
线粒体在形态,染色反应、化学组成、物理性质、活动状态、遗传体系等方面,都很像细菌,所以人们推测线粒体起源于内共生。
按照这种观点,需氧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以后,有可能在长期互利共生中演化形成了现在的线粒体。
在进化过程中好氧细菌逐步丧失了独立性,并将大量遗传信息转移到了宿主细胞中,形成了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遗传体系确实具有许多和细菌相似的特征,如:①DNA为环形分子,无内含子;②核糖体为70S型;③RNA聚合酶被溴化乙锭抑制不被放线菌素D所抑制;④tRNA、氨酰基-tRNA合成酶不同于细胞质中的;⑤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酰基tRNA是N-甲酰甲硫氨酰tRNA,对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敏感对细胞质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不敏感。
此外哺乳动物mtDNA的遗传密码与通用遗传密码有以下区别:①UGA不是终止信号,而是色氨酸的密码;②多肽内部的甲硫氨酸由AUG和AUA两个密码子编码,起始甲硫氨酸由AUG,AUA,AUU和AUC四个密码子编码;③AGA,AGG不是精氨酸的密码子,而是终止密码子,线粒体密码系统中有4个终止密码子(UAA,UAG,AGA,AGG)。
mtDNA表现为母系遗传。
其突变率高于核DNA,并且缺乏修复能力。
有些遗传病,如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肌阵挛性癫痫等均与线粒体基因突变有关。
线粒体的增殖线粒体的增殖是通过已有的线粒体的分裂,有以下几种形式:1、间壁分离,分裂时先由内膜向中心皱褶,将线粒体分类两个,常见于鼠肝和植物产生组织中2、收缩后分离,分裂时通过线粒体中部缢缩并向两端不断拉长然后分裂为两个,见于蕨类和酵母线粒体中。
3、出芽,见于酵母和藓类植物,线粒体出现小芽,脱落后长大,发育为线粒体。
线粒体为线状、长杆状、卵圆形或圆形小体,外被双层界膜。
外界膜平滑,内界膜则折成长短不等的嵴并附有基粒。
内外界膜之间为线粒体的外室,与嵴内隙相连,内界膜内侧为内室(基质室)。
在合成甾类激素的内分泌细胞(如肾上腺皮质细胞、卵甾滤泡细胞、睾丸的Leydig细胞等),线粒体嵴呈小管状。
内外界膜的通透性不同,外界膜的通透性高,可容许多种物质通过,而内界膜则构成明显的通透屏障,使一些物质如蔗糖和NADH全然不能通过,而其他物质如Na+ 和Ca 2+等也只有借助于主动运输才能通过。
线粒体的基质含有电子致密的无结构颗粒(基质颗粒),与二价阳离子如Ca2+及Mg2+具有高度亲和力。
基质中进行着β氧化、氧化脱羧、枸橼酸循环以及尿素循环等过程。
在线粒体的外界膜内含有单胺氧化酶以及糖和脂质代谢的各种转移酶;在内界膜上则为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的酶类。
线粒体是对各种损伤最为敏感的细胞器之一。
在细胞损伤时最常见的病理改变可概括为线粒体数量、大小和结构的改变:1.数量的改变线粒体的平均寿命约为10天。
衰亡的线粒体可通过保留的线粒体直接分裂为二予以补充。
在病理状态下,线粒体的增生实际上是对慢性非特异性细胞损伤的适应性反应或细胞功能升高的表现。
例如心瓣膜病时的心肌线粒体、周围血液循环障碍伴间歇性跛行时的骨骼肌线粒体的呈增生现象。
线粒体数量减少则见于急性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崩解或自溶的情况下,持续约15分钟。
慢性损伤时由于线粒体逐渐增生,故一般不见线粒体减少(甚至反而增多)。
此外,线粒体的减少也是细胞未成熟和(或)去分化的表现。
2.大小改变细胞损伤时最常见的改变为线粒体肿大。
根据线粒体的受累部位可分为基质型肿胀和嵴型肿胀二种类型,而以前者为常见。
基质型肿胀时线粒体变大变圆,基质变浅、嵴变短变少甚至消失(图1-9)。
在极度肿胀时,线粒体可转化为小空泡状结构。
此型肿胀为细胞水肿的部分改变。
光学显微镜下所谓的浊肿细胞中所见的细颗粒即肿大的线粒体。
嵴型肿较少见,此时的肿胀局限于嵴内隙,使扁平的嵴变成烧瓶状乃至空泡状,而基质则更显得致密。
嵴型肿胀一般为可复性,但当膜的损伤加重时,可经过混合型而过渡为基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