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传天下_咸使知闻_全球视野的中_省略_国音乐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_读后_陈孝余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的全球传播与国际影响力

中国文学的全球传播与国际影响力

中国文学的全球传播与国际影响力中国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作品。

自古以来,中国文学就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反映和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和情感,还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中国文学的全球传播与国际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首先,在全球传播中,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众多的中国文学名著经过翻译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外国读者能够了解中国文化。

例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作品的译本在世界各国都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体。

这些作品通过翻译,让世界读者能够欣赏到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与情感。

其次,中国文学作品的电影、电视剧改编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很适合用影像语言来展现。

例如,被多次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的《射雕英雄传》,受到了国际观众的喜爱。

改编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同时,还将中国文学和文化带给了更多人。

这种通过视觉影像方式传播的方式,使得中国文学作品能够更好地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使更多国家的观众能够接触到和了解中国文学。

此外,中国作家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也为中国文学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打下了坚实基础。

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参加国际文学大奖评选活动,使得中国文学的声音传播到了国际文坛。

例如莫言、余华等作家都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使中国文学的存在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外,中国作家与国际作家进行交流和合作,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融入了中国文学的特点,又兼顾了国际读者的喜好,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全球传播与交流。

最后,互联网的兴起也为中国文学的全球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中国文学作品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阅读和了解中国文学。

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网站上提供电子书下载和在线阅读,使得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了全球。

通过互联网,中国作家与海外读者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文学交流更加便捷和频繁。

传播的名词解释

传播的名词解释

传播的名词解释传播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传播来造句?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传播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传播的意思传播,意指传送或散布。

信息是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出自《北史·突厥传》:“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

”1、广泛散布。

《北史·突厥传》:“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适》:“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为传播吟玩。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宫人颇闻其语,传播于外。

商臣犹豫未信,以告于太傅潘崇。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一砚一铫,主人俱绘形作册,传播艺林。

”丁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消息立即传播开了。

”2、汉语中的“传播”“传播”在汉语中是一个联合结构的词,其中“播”多半是指“传播”,而“传”是具有“递、送、交、运、给、表达”等多种动态的意义。

这就指明了“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行为。

所以在汉语中常作为动词使用。

如:传播信息、传播谣言、传播疾病、传播花粉…… (来源:康永盛世)传播造句欣赏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每秒约猿园万公里。

2、这种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大家要注意开窗通风。

3、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

3、造句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4、苍蝇能污染食物,传播疾病。

5、这种人专爱传播那些耸人听闻的消息。

6、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

7、有些人总喜欢传播小道消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8、蜜蜂和蝴蝶都能传播花粉。

9、这种病毒的传播速度很快。

10、那些传播淫秽录相者的心灵,是卑鄙龌龊的。

11、蜜蜂在花丛中传播着花粉。

12、最可恨的是谣言总是在背后传播,你不能确知别人是否造了谣,即使确知,也不可能门到户说地去解释,去澄清。

13、到处说东道西,传播一些道听途说的所谓“小道消息”,这是很不好的。

传统音乐的国际化与全球传播

传统音乐的国际化与全球传播

传统音乐的国际化与全球传播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音乐正逐渐成为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传统音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本文将探讨传统音乐的国际化与全球传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一、传统音乐的国际化及其原因现代社会的国际交往给传统音乐的国际化提供了可能。

传统音乐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能够通过音乐会、音乐节等形式传达给世界各地的观众。

同时,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为传统音乐的国际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其次,传统音乐的国际化得益于技术的进步。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音乐可以以更广泛、更快速的方式传播。

通过在线音乐平台、社交媒体等,人们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音乐作品。

最后,人们对于多元文化的追求也推动了传统音乐的国际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意识的增强,对于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成为了一种趋势。

传统音乐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瑰宝,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多元文化的需求,因此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二、传统音乐的全球传播形式传统音乐的全球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音乐会、音乐节、音乐录音和音乐影片等。

首先,音乐会是传统音乐全球传播的常见形式之一。

通过组织音乐家的巡回演出,传统音乐能够走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让更多人感受到其独特魅力。

音乐会不仅是一种文化交流的形式,也是跨国合作的机会,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交融。

其次,音乐节是传统音乐全球传播的重要平台。

各国各地举办的音乐节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展示的平台,使得世界各地的传统音乐得到了更多的展示机会。

例如,上海国际音乐节、巴黎音乐节等都成为了传统音乐走向世界的窗口。

另外,音乐录音和音乐影片也是传统音乐全球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录制音乐作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传统音乐;而音乐影片能够将传统音乐的表演形式直观地展现给观众,增加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传统音乐的国际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传统音乐的国际化对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中国音乐走出去的力作——评《美国视野: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研究中国音乐走出去的力作——评《美国视野: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研究中国音乐走出去的力作——评《美国视野: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作者:刘琳来源:《传媒》 2018年第16期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重要文明,它代表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都有其独特性,也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这是其差异性所在。

同时,音乐又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在音乐中寻找共通的记忆,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和文明。

因此,音乐又是沟通不同民族、国家和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桥梁,成为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外交和民间交流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从《诗经》到汉乐府,到唐诗宋词等,无不是音乐流传的印记。

而我国民族众多,文化不同,音乐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特色,无论是音乐的种类还是乐器的种类,都使我国音乐成为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音乐传播走向国际仍没有取得较好的突破,国家软实力依然有待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分析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国际传播,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也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由张丰艳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美国视野: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一书,作为一部“有填补性意义的探索”的书,为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研究开拓了思路,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得出了科学的研究结论,成为近年来中国音乐传播研究的重要著作。

全书在结构上分为六章和附录,以拉斯韦尔的5W模型作为全书的探讨框架,将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这一大问题聚焦于传播效果如何这一重要环节,进而探讨了传播过程中不同要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并以相关的理论做出对照,在逻辑上清晰明了,具有可读性。

附录则重点收录了作者研究过程中的访谈笔录和相关实验研究的量表等,为读者进一步提供了可参考的具有操作性的材料。

在作者看来,对音乐的国际传播进行研究的需要,是源于音乐文化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化出来的非审美功能。

如音乐文化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形成的国际外交意义,在对内传播过程中凝聚民族情感的意义,以及从国家实力上看具有的国家软实力意义,这是从音乐国际传播的功能入手。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在海外有效传播路径研究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在海外有效传播路径研究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在海外有效传播路径研究作者:来源:《新闻爱好者》2020年第07期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整体体系中,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交流互动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命题,如何在持续交融中保持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富有挑战性的内容,需要各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探究。

文化作为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软实力,在激发民族活力、凝聚国家力量等诸多层面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路径,因此近年来这一命题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一系列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不同的研究主体立足差异化的具体领域探究民族文化在海外传播的有效路径,如《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肖晓霞、萧樱霞、张洪雷,《中医药导报》,2019年05期)一文关注了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与变迁——以马来西亚为例》(王静怡,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一书以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为例,系统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特别阐述了民族文化在海外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就当前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情况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这一命题得到了高度重视,同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主体研究,而在当前多元化的既有研究成果中,我们重点要对王耀华老师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一书展开评述。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一书是2015年3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出版发行的重量级作品,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之一,《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一书紧密围绕当前全球化时代语境下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海外传播这一宏观命题,从多个视角对主题进行了全方位探究,明确了当前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海外传播的现状,梳理了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现实挑战,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优化改革方案,其学术价值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肯定,是目前主题研究领域内最为重要的参考书籍之一。

国乐传海外 中华播远名——王耀华等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

国乐传海外 中华播远名——王耀华等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
、 、 、

书以






民族

为 视角
以 音 乐 作课 题 研 究 主 旨

在 他 山 之 石 对 印度





本 与 韩国 音

品 为载体
全面 分析 处 于 各 个 阶 层 人群 的 不 同 音 乐 表 乐 文 化 的 国 际 传 播 实 践 研 究 中 重 点 提 出 了 中 华 民 族

中 国 人 民 会选 择 哪 种 如 何 传


传 播什么
等问题


以此推 进 中 华 民
音 乐 对 外传 播
会 选 择 哪 种 方 式 对外 传播

会选择 何 族 音 乐 文 化 对外 传 播 事 业 的 发 展
哪些人


地进行 音 乐 传 播
再次

在传 播 的 过 程 中


好 地 向 国 际 社 会展 示 了 中 国 音 乐 的 文化 风 采 幕

中 国 音 乐 国 际 传播 的 历 史 与 现 状 》




该 键 和


五步 骤


使该 研 究 直 接 服 务 于 现 实 起着



丛 书 已 为 我 们 勾 勒 出 中 华 民 族 音 乐 文 化 对外 传 播 的 序 古鉴 今 的 启 示 作 用 该 书 三 个篇 章 重 点 突 出 有 理 有

《 传 播 与 推 广 》
由理 论基础篇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交流在国际间日益频繁。

作为世界最古老、最丰富多样的音乐之一,中国音乐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从跨文化视域出发,浅析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首先,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国内方面,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促进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其中包括成立了“国家艺术基金”,用以支持中国音乐家的国际演出和交流;建设了一流的音乐学院和音乐节,培养和推广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家和乐团。

同时,中国音乐行业也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活动,如举办国际音乐节、国际音乐比赛等。

在国际方面,全球对中国音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许多国际顶级音乐家和乐团纷纷选择与中国音乐家合作,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和演出,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其次,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主要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直接传播方式即中国音乐家和乐团通过海外演出、音乐会和巡回演出等形式直接将中国音乐带到国际舞台上。

例如,中国著名的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在国际上频繁演出,并与欧美知名指挥家和乐团合作,为世界观众呈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

此外,中国音乐家也积极参与国际性的音乐活动和比赛,通过这些平台展示中国音乐的独特之处,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间接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出实现。

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音乐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渠道进一步加强了对世界的传播。

例如,中国音乐作品通过在线音乐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

同时,中国音乐也逐渐渗入到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文化产品中,通过这些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国音乐的魅力和多样性。

例如,《功夫之王》中的配乐以及国内外火爆的电视剧《琅琊榜》中的配乐,都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最后,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其中,语言和文化差异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中国音乐是其中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

自古以来,中国音乐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音乐在跨文化视域下悄然走向了国际舞台,为许多国家带来了神秘和美妙的体验。

如何将中国音乐通过跨文化视域传播至国际上呢?本文将在理论框架下进行探讨。

国际传播路径是对于中国音乐出海而言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中国音乐应该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国际化方向,以达到在全球范围内营销和推广的目的。

我们应该选择开放的交流方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传播中国音乐文化,并使其透过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和文化媒介传播开来。

其次,线上传播渠道也是必不可缺的一种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高速普及,网络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平台。

在线音乐平台也为中国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作出了很大贡献。

例如,“中国音乐流行在线”和“中国音乐卫视”等平台,将中国音乐人才培养和推广的工作都放在了国际化的大背景下。

再者,中国音乐在国际传播路径中还需要充分利用文化节、音乐节等特殊场合来宣传,展示和普及中国传统音乐。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音乐、文化等多元化的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和谐发展。

对于中国音乐国际传播路径还需要注意几点:首先,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音乐语言和文化口味,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推广者,要了解和把握不同目标国家的文化特点和音乐口味,为中国音乐的传播打下一个广阔的基础。

其次,在传播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文化的多样性和语言的障碍,需要我们将音乐风格与文化元素进行结合,以符合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习惯。

最后,国际传播路径还与政府间的歌友社交网络政策密切相关。

政府可以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外在形式和实际价值,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的多元文化里,加强跨国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总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正走出国门并受到全球的关注和喜爱。

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实现的同时,我们也将迎来更多的跨文化交流和碰撞,为中国音乐将会创造出更好的未来。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在跨文化视域下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途径的演变。

其中,传统文化的传统形式和现代音乐的现代形式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通过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播路径,中国音乐传播到了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地区。

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背景下,中国音乐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途径传播到了远方。

这种传播路径主要体现在中国音乐的乐器、音律和音乐风格方面。

丝绸之路的传播路径为中国音乐在国际间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其次,通过东海丝绸之路的传播路径,中国音乐传播到了东南亚地区。

东海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文化和艺术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传播路径中,中国音乐通过中国商人和旅行者的传播带到了东南亚国家,同时也受到了当地音乐的影响。

这种传播路径为东南亚地区的音乐多样性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内涵。

第三,通过现代化的传播路径,中国音乐传播到了全球范围。

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音乐通过互联网、电视、电影以及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的传播渠道走向了国际舞台。

中国的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民乐等不同音乐形式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融入到全球音乐的多元体系中。

除了以上的传播路径,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还涉及到跨文化交流和跨国合作。

在中国国内,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际音乐,从而使得中国音乐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独具特色。

同时,中国音乐家与国际音乐人合作,通过跨文化交流和跨国合作的方式,推动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这种合作和交流不仅促进了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力,也激发了中国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创新能力。

然而,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语言、文化和审美差异对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中国音乐往往需要通过翻译和解释才能被广泛接受和理解。

另一方面,外国音乐的主导地位和市场需求的制约也使中国音乐在国际间的传播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在跨文化视域下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途径的演变。

音乐国际文化交流发言稿

音乐国际文化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音乐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跨越了国界、种族、语言和文化的界限,成为沟通心灵的桥梁。

首先,我想谈谈音乐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优势。

音乐是一种无需翻译的语言,它能够跨越语言障碍,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在同一旋律中找到共鸣。

正如“当东方遇见西方”音乐盛典所展现的那样,中西文化的交融为世界音乐舞台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里,我们欣赏到了普拉西多·多明戈的歌声,感受了中国歌手孙悦的温暖嗓音,还有京剧大师的精湛表演。

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其次,音乐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

通过音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正如伊利集团助力举办的中法音乐盛宴,将中法两国的音乐风格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中西交融的音乐盛宴。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为两国人民搭建了友谊的桥梁。

此外,音乐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还具有强大的传播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音乐作品可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如今,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已经成为了国际文化交流的使者,将不同国家的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在推动音乐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各国文化差异,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各国音乐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加强音乐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音乐人才。

4.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音乐传播渠道,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音乐国际文化交流不仅是艺术家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音乐为纽带,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

古代小说传播与小说序跋关系脞论

古代小说传播与小说序跋关系脞论

《古代小说传播与小说序跋关系脞论》摘要: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研究符号信息交流的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一词,古代中国典籍中早已出现,如《北史·突厥传》:“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小说的校注者、作序者也有传播之功,如杨慎《山海经后序》称《山海经》:“汉刘歆《七略》所上,其文古矣,明代小说序跋对传播内容的论述,概括起来,突出表现于对“怪”、“奇”、“古”、“真”等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研究符号信息交流的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一词,古代中国典籍中早已出现,如《北史·突厥传》:“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有关传播问题,也有所涉及,如《文心雕龙·知音》:“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即是关于受传者的论述。

现代传播学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包含有五大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传播效果。

王平先生《论明清时期小说传播的基本特征》提出,在明清时期的小说中,这几大要素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传播方式的从讲说传抄到刊印选刻,传播者的从书坊编纂到文人评点,接受者的从文人商贾到下层市民,传播效果的从文学创作到实际应用等,对此,古代小说序跋中大都有所反映。

作为传播过程的产物和传播内容的构成,古代小说序跋记录了很多古代小说的传播信息和传播事实。

下面先就传播五大要素对序跋中的小说传播予以探析。

(一)传播者。

传播者位于传播信息链条的首端,制作、发送传播内容,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和信息内容的质量。

古代小说的传播者构成较为复杂,包括作者、编辑者、出版发行者、作序者、评点者等多级传播者。

作者是理所当然的一级传播者,负责将信息进行符号的编码,没有作者的存在,就没有了信息源,也就不会有传播过程的发生。

古代小说序跋揭示作者信息的篇章很多,此处无须赘举。

古代小说尤其通俗小说以改编的传播方式为主,所以改编者包括增补者、评点者也是重要的传播者。

即空观主人《拍案惊奇自序》云:“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

词语传播的解释及同义词

词语传播的解释及同义词

词语传播的解释及同义词一、词语传播的解释广泛散布。

《北史·突厥传》:“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

”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适》:“每一篇已,好事者輒为传播吟玩。

”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一砚一銚,主人俱绘形作册,传播艺林。

” 丁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消息立即传播开了。

”二、词语传播的同义词流传[ liú chuán ]流转[ liú zhuǎn ]宣扬 [ 某uān yáng ]三、词语传播的造句1、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传播。

2、当然,这是国际新闻,很快将在全世界传播。

3、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分析了光折变晶体热透镜效应中光孤子的传播和耦合特性。

4、“凡事看金钱”的想法不能被允许增长和传播。

5、泡沫般的夏天冻结了世界的温暖,将太阳的温暖传播到地球上,并接受它的营养。

6、她对向公众传播文化充满热情。

7、该协会还收集和传播关于下属地区出口融资和支付系统的数据。

8、一些科学家担心这种疾病可能会传播给人类。

9、大量此类信息在其他警察部门之间传播。

10、尼尼是一只北京燕子,代表着无边无际的天空,无论她飞到哪里,都会传播好运和祝福。

11、疾病传播的条件已经成熟。

12、为了回应公众对这种疾病传播的日益关注,引入了这项措施。

13、病毒不会通过接触或握手传播。

14、斜谷民风与时俱进,斜谷花香是乡村人骨子里的正气,清香逸人,斜谷人驼着日子,传播着人性如初的质朴、亲和,成为最美的乡村人。

15、小蜜蜂在每朵花儿中采集花蜜并传播花粉,忙碌极了。

16、蚂蚁全身呈黑色或棕色,头上长着两根触角,别看它的触虫小,但它能给许多蚂蚁传播信息;蚂蚁有六只脚,爬起来敏捷自如。

17、王宝钏的爱情故事在海内外文化圈、旅游圈,甚至在广大民间都享有盛名,其戏曲剧本更是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进行传播。

18、每年的这个时候,济宁都要召开荷花大会,交流栽荷、赏荷的经验体会,传播荷花的文化艺术。

海外中国音乐研究:历史、进路与文化呈现的思考

海外中国音乐研究:历史、进路与文化呈现的思考

海外中国音乐研究:历史、进路与文化呈现的思考
陈晶
【期刊名称】《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40)2
【摘要】海外中国音乐研究是凭藉海外学者视角对中国音乐文化展开的研究。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海外中国音乐研究已成为一个颇受瞩目的领域。

对此畛域展开研究,可以镜为鉴,拓宽我国学者的理论叙事视野,砥砺自身学术进步。

可知己知彼,真正促进一场富有成效的中西音乐对话。

本文借助汉学界的研究理路,拟对海外中国音乐研究的历史阶段划分、研究对象、研究进路等方面做引介性概述,考察其历史进程与衍化,探询其研究路径与特点,从而释读其所隐喻的社会语境、社会身份以及文化价值观等。

【总页数】10页(P63-72)
【作者】陈晶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5
【相关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结构与中国历史之进路 --关于"韦伯难题"的另类思考
2.学界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回顾与思考——以对海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历史考察为例
3.聆听有声的思想,关注文化中的文化\r——\"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高端论坛
暨音乐美学专题笔会\"综述及思考4.聆听有声的思想,关注文化中的文化——“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高端论坛暨音乐美学专题笔会”综述及思考5.5G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5G时代广西文化产业转型研究系列论文之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推介会举办

《新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推介会举办

《新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推介会举办
佚名
【期刊名称】《国际汉学》
【年(卷),期】2022()2
【摘要】2022年5月25日,“文明互鉴: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2022”暨《新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新书推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

《新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学术成果。

全书共6卷,480余万字,是全球首部大型全面论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历史进程的专著。

作者武斌教授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特聘教授。

【总页数】1页(P68-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中华文化跨境传播的历史与未来——记《中华文化的跨境传播:海外华人研究国际学术论坛》
2.中华文化跨境传播的历史与未来--记《中华文化的跨境传播:海外华人研究国际学术论坛》
3.新视角多学科的融汇:中华文化的历史再现与重构——序武斌著《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
4.我校举办“海外华文传媒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
5.追寻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脚步──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1000字(2)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1000字(2)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音乐产生了兴趣。

中国音乐在国际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包括中国传统音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中国音乐家的专业技能,以及政府的积极支持。

本文将从跨文化视域探讨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中国音乐在国际传播中的一大优势。

中国的传统音乐种类繁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都各具特色。

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在国际传播中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对中国音乐产生兴趣,并且可以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音乐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此外,中国音乐的独特性也给传播带来了更多吸引力,让更多的人愿意了解中国音乐及其文化背景。

其次,中国音乐家的专业技能是中国音乐在国际传播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优势。

中国的音乐家在传统音乐方面拥有深厚的功底和专业技能,在演奏和创作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不仅如此,中国音乐家们也在现代音乐和国际音乐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并且在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才华是在国际传播中向世界展示中国音乐的重要窗口和载体。

最后,中国政府积极支持也是中国音乐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优势之一。

当前,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如派遣音乐家去世界各地演出、举办音乐节和大型音乐赛事,同时采取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措施,以鼓励中国音乐在国际上更广泛地传播。

政府的支持可以增加中国音乐在海外的曝光度,提高外国公众对中国音乐的印象和认知。

此外,政府的支持也有助于中国音乐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进行交流和合作,促进全球音乐文化的融合。

总之,中国音乐在国际传播中有着良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各种传播路径和手段相互补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

在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音乐在国际传播中将会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可以借鉴其他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继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在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交流平台文化交流平台是中国音乐国际传播的关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国际音乐节、文化交流节、音乐展览会等都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

在这些交流平台上,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不断得到开拓。

例如,上海合作组织文化艺术节、中国新年音乐会等活动都在世界不同角落得到广泛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国际化发展。

二、跨文化合作跨文化合作成为加速中国音乐国际传播的另一个关键。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家与国际上的音乐家在跨文化合作中结缘,共同推动了中国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

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中国音乐家与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国家的音乐家进行了大量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三、数字媒体的普及数字媒体的普及是加速中国音乐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音乐在网上得以广泛传播,包括音乐平台、音乐社交媒体等,这些数字媒体成为了全球音乐爱好者了解中国音乐的主要渠道。

国内音乐平台海外版的正式上线,更是推动了中国音乐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和普及。

四、改革开放带来的国际交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相应地加强了国际文化交流。

国际友人通过参观中国的文化遗产,了解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进一步认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中国音乐节也更加多元化,注重国际化,通过学术研究、会议讨论、音乐会演出等形式,推动中国音乐在国际上的传播。

总的来说,中国音乐在国际传播的路径变得更加多样化、广泛化和专业化,其中文化交流平台、跨文化合作、数字媒体普及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国际交流成为了中国音乐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的重要推动力。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中国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传播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中国音乐在不同的国际传播路径中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在跨文化视域下,以下是中国音乐在国际传播中的几条主要路径:1. 商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商业贸易和人员交流是中国音乐走向海外传播的标志性路径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和人员交流中心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音乐也随之传播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中东和日本等。

商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带来了中国音乐的传播,也为其他文化传播提供了机会,形成了共生共存的局面。

2. 艺术节和文化展览艺术节和文化展览是中国音乐走向海外传播的另一条重要路径。

中国政府通过举办国际级别的文化艺术节、文化展览等形式,来展示中国艺术和文化的魅力。

例如,中国国际音乐节、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和文化国际传播的标志性活动。

3. 互联网和数字媒体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线音乐和视频、社交媒体等成为中国音乐走向国际传播的新途径。

中国的音乐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如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微博等,已经在海外的华人社区或者有特定兴趣的人群中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中国音乐家也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Youtube等平台上,来接触更广泛的国际听众。

4. 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国走向海外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之一,也成为中国音乐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

孔子学院为海外学子提供了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同时也为中国音乐家提供了与海外学者和音乐爱好者交流的场所。

在一些孔子学院中,音乐专场和音乐比赛也经常被举办,成为中国音乐在海外传播的重要平台。

总之,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国音乐国际传播的路径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元化。

无论是传统的商贸交流和人员往来,还是通过互联网、数字媒体及孔子学院等渠道,都为中国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王耀华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耀华教授主编的《中国音乐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以下简称《国际传播》)①付梓已一载有余。

细想来,笔者跟随王先生读博期间,正值《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课题研究攻坚阶段。

因此说来,我与“国际传播”有缘,与此书有缘。

作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成果,该著站在国家立场,广泛、深入地研究了这一时代命题。

一、全球视野:学术与现实的双重意义(一)独特的学术史意义无论音乐存在方式之命题在美学领域如何被争论,作为文化形态,音乐确是在传播中存在。

从这一意义说,音乐史即音乐传播史。

纵观人类社会,文化始终是历史范畴的。

任何音乐形态作为其民族文化的体现,都是在历史脉络中生成,在传播中发展且在发展中传播。

中国音乐国际传播是个艰深课题,其历史研究则是宏大叙事。

《国际传播》以当代身份出任历史使命,其全球视野和现实思维并置,在学术史上具有独特意义。

就音乐学而言,传播研究是薄弱领域,主要集中于音乐传播的概念、原理、方式等论题,国际传播尤为缺乏。

这方面,陶亚兵的博士论文《1919年以前的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史料研究》具有开拓性,但该研究囿于中西传播,侧重史料考证而缺乏现实思维;而张应华的博士论文《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则是国际化中中国音乐传播的个案研究,而非国际传播的全球考察。

纵观既有成果,历史研究缺失现实眼光,而现实研究缺乏全球视野。

因此,不论从民族文化的历史维度,还是音乐学的学科层面看,《国际传播》都具有独特的学术史意义。

(二)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教育部攻关课题成果,该著本身就体现了现实意义,而其关注传播方略进一步彰显了这一意义。

《国际传播》从现实出发,以历史为视角,以地域②为框架对“国际传播”做了宏大叙事,尤其注重考掘历史信息的当下意义,体现出“历史中的现实”的学术思想。

从传播学论,存在方式即传播方式,音乐过程即传播过程;从民族角度看,音乐传播分为族内传播和族际传播;而从地域层面说,它则有区域传播、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之别。

该书关注后者,其特点是在“全球”中考察中国问题,在“历史”中思考现实问题。

它不仅以史为证,更以史为鉴,彰显出古为今用之态度。

该书亚洲篇考察了中国音乐在日、韩、朝,以及东南亚等“近文化圈”传播历史与现状,如“艺能”、明清乐、龙舞与二胡等在日本流传的历史,中国音乐对琉球传播的途径与受容性以及乐器和器乐、乐种与乐曲等本体研究,传播文献研究等。

近文化圈传播体现出融入与濡化性征,其内涵与方式表现出自然传播特点。

美洲篇、欧洲篇主要从社会、学校、政府与个人等层面研究了中国音乐在美国、欧洲、澳洲等“远文化圈”的传播状况。

如在美的国乐团、曲艺社等华人乐社的社会传播现状,中华民族音乐的高校教育传播,华裔音乐家的个人传播以及在法、意、俄、澳与新西兰等国家的传播情况。

远文化圈宜传天下、咸使知闻:全球视野的中国问题考察———《中国音乐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读后■陈孝余王传播体现出嵌入与涵化性征,其内涵与方式表现出半自然传播特点。

此外,该著还从个案角度研究了中国音乐在毛里求斯和埃及等非洲国家的“异文化圈”③传播状况,其传播体现出闯入与植化性征,其内涵与方式表现出非自然传播特点。

该研究表明:东亚及东南亚所形成的区域是中国的近文化圈,无论从历史还是当代看,中国对该地区影响深远,尤其唐代以降的文化辐射影响至今,其音乐受容性好;欧美与澳洲等的中华文化影响相对弱即“远文化圈”,其传播是华族内传播基础上的族际传播;而所谓“异文化圈”指非洲与拉美等地区,该地域的中国文化活动最贫乏,传播势能也最弱。

二、中国问题:“国际传播”的基本问题一切从现实出发,既是马克思的治学精神,也是《国际传播》的研究之道。

该著立足当下,从历史与现实中分析中国音乐国际传播这一“中国问题”,并通过公布大量一手资料引发我们对这一课题的思考。

诚然,“中国问题”必然涵括三个基本问题:向谁传播?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一)向谁传播?传播对象是传播首要问题,而文化圈是其考量要素。

音乐较之其他艺术的抽象性凸显其推广的文化性,因此“国际传播”要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策略。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各国都有相对的文化地缘性。

从中国看世界,“国际传播”面临三个文化圈,即前述之“近文化圈”、“远文化圈”和“异文化圈”。

相对地,东亚与东南亚地区无论地理关系还是文化关系都最近,中国对该区域的影响力和交流“力”最强,因此是“国际传播”第一对象。

欧、美、澳等地虽然无地缘优势,但众多华人历史性长期存在所形成的“华文化”在该区域的渗透性影响,使“国际传播”呈现航母效应。

因此虽然很大程度上是族内传播,但该区域大有可为。

总之,“国际传播”核心是近文化圈,其传播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先天优势;其次是远文化圈,该地区华人众多且传播更具战略意义。

图1(二)传播什么?历史证明,文化影响力与国力息息相关。

随着综合国力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兴趣俱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为我们传播提供了良好契机。

根据“拉斯韦尔模式”④,有效“国际传播”内在结构包括:传播者—音乐(内容)—音响(媒介)—受传者。

在利好的外环境下,“国际传播”内容和渠道至关重要。

就内容而言,民族音乐改革是中国音乐海外传播的基础⑤。

的确,市场经济下,任务传播都具有商品性,因此传播包装很必要,“女子十二乐坊”就是成功的范例;此外,如京剧国际传播惯以《三岔口》武戏等导致西方对中国京剧的理解就是打打杀杀之传播效果警示我们音乐国际传播要考量内容,即有生命力的,具有艺术性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具体应从器乐等纯音乐形式开始,因为民歌、说唱和戏曲等牵涉语言而较为困难。

(三)如何传播?国际传播无外乎官方传播和民间交流两条路,如福建戏曲的东南亚传播包括乡情邀演、政府组织、艺术交流、影视传播等⑥。

政府、学校、民间是“国际传播”三大通道,而纯官方或纯民间传播不具优势,尤其商业环境中二者往往参混,因此“国际传播”是官-民协同效应。

诚然,一切音乐传播都是文化交流,一切文化交流都是人类行为。

若言官方推广是有目的的,民间交流是无目的的,那么二者结合则实现了传播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艺术交流本身是无目的的,然而正是这种无目的性才使之得以传播,而这种传播才是我们传播的真正目的。

1.教育:最可靠的途径。

教育的重要功能是传承文化,也是“国际传播”的可靠途径。

该研究揭示了这一点,譬如二胡在日本、古琴在美国、粤剧在澳洲等;当然学校教育由于具有课程保障,其传播可靠性更突出。

这方面,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世界音乐课程之中华民族音乐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此外,孔子学院作为中华文化推广平台可成为“国际传播”的“航母”⑦。

加之,孔子学院是我方传播,可以传播最优化。

课程内容要制定一套教材以提升传播效果,可参用王耀华教授的《音乐·中国》丛书。

2.交流:最直接的形式。

艺术交流是“国际传播”最直接的方式,说它直接是其现场性交流生动,其人际性信道开放。

音乐交流既可以官方策划,也可以民间组织,但交流本身都是文化性的,交流过程是艺术性的,因此也最能感染受传者。

如中国通过外交渠道在很多国家举办“中国文化年”⑧以及各种民间组织举办的音乐活动都是很好的方式。

3.传媒:最广泛的通道。

当今世界是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的体现,文化多样性则在传媒中显现,因此“多元一体”实为信息社会,大众传媒是“国际传播”最广泛、迅捷的通道。

首先,国内媒体是主阵地。

“国内电视传媒对本民族音乐的传播成是其走向国际的基础”⑨,央视作为国家电台除服务政治,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宣扬民族文化,以央视为主体同时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袂打造对外传播平台⑩。

此外,如凤凰卫视等颇具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媒体值得关注;其次,积极与当地媒体合作。

黄艳红提出的电台合作、“他角度”宣传即局内人传播策略值得思考。

再次,相关官网设置栏目,以数据库形式呈现中国音乐且可自由阅览。

如此可以为外界了解中国音乐文化搭建视听窗口,甚至为“海外研究”提供学术资源。

总之,传媒之关键是政府支持,其次是学界和媒介协作,再次是媒体人的传播自觉。

当然,“国际传播”是复合性传播,因此不能单一思维对待问题。

在全球视野中考察“中国问题”,同时把“中国问题”置于世界范围来思考,这正是《国际传播》的独到之处;该研究始终带着问题考察问题,围绕问题寻找思路,是可贵之处。

三、之后的前瞻:“国际传播”深层问题思考笔者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始终具有文化自觉的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说中国近代以降是“西学东输”的历史,那么新中国尤其新世纪以来则是中华文化觉醒的时期。

音乐领域,从“四大集成”到“非遗保护”,再到“国际传播”,这种自觉性一再彰显。

如果说“集成”与“非遗”是被动的文化自醒,那么“国际传播”则是开放的主动的文化自觉。

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从国家,从民族,从单位,从个人来说,建立友好往来关系,通过彼此之间音乐文化的交流,加进自身的创造性劳动,对于促进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輥輯訛不论从政治、经济或文化的角度看,中国音乐国际传播都是必要的,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

作为探讨,此处提出两个问题:(一)传统传播与传播传统从途径看,“国际传播”实为族内传播基础上的族际传播,前者作媒介,后者为归宿;从方式看,“国际传播”是口传心授、现场传播、大众传播的三维传播模式。

但从纵深度的传播效果说,传统方式最佳,现场性人际传播是最直接,也最难的方式,因为它涉及时、地、人以及准备等因素輥輰訛;而从横向度的传播范围看,现代传播方式最好,在当下社会背景下尤其凸显。

就内容说,“国际传播”是传播传统即民族音乐,虽然“中国音乐”内涵丰富,但归根究底,我们应该向国际传播具有鲜明中华文化气质的音乐。

音乐存在与传播方式紧密联系,一方面我们向国际传播的主要是传统音乐,一方面国际传播主要不是传统传播。

这一悖论中存在一个传播公信力问题,即媒体的判断与评价。

輥輱訛从更广范围和更长时期看,“国际传播”仍是大众传播,因此其传媒“公信力”就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其中有两个内涵:信赖度和集合性。

从大众传播公信力观念看,国际传播既不在媒介本身,也不在媒介与受众的关系,而是媒介属性与媒介关系的合力与统一。

简言之,我们应在音乐的信息来源公信力、传播渠道公信力以及媒介机构公信力等向度做深入研究。

(二)国际推广与世界传播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都表明民族文化是有归属的,文化功能是在特定社会结构中起作用的,音乐尤其传统音乐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因此其国际传播存在有效传播问题。

“广义地说,跨文化(圈)的交流,信息传播有杂音,有阻滞,有障碍,有效性就低,甚至谈不上有效性”輥輲訛,而国际音乐传播信息传递的双重有效性在共同经验和意会能力等条件下是充分的,即同一文化圈的人拥有相同的文化生活、文化习惯和审美经验,包括音乐和语言等思想情感表达方式,音乐信息传播没有障碍,反之,传播有效性就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