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转型中的_利益组织化_——法团主义与中国_国家-社会_关系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399条组织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22页

399条组织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22页

399条组织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毕业之际是大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季节,这里以组织社会学专业为例,学生在写作论文过程中,论文题目的定位尤为重要,论文题目的选择、写作方向的定位都是一篇论文的核心问题,学术堂小编在这里根据大家的困惑,为大家整理提供了399条优秀的组织社会学论文题目,给大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一定的参考,祝各位同学毕业论文都能够顺利通过!1. 貌离神合:市场中介组织行业自律的行政化现象研究2. 社会资本视域下协商型社会组织的构建3. 城市政府结构与社会组织发育4. 校企合作育人困境分析:基于组织社会学的阐释5. 社会资本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以北京市D区为例6.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运行现状及管理对策--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为视角7. 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化发展现状与趋势8. 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分类管理探析9. 城市社区治理的再组织化--基于对杭州市社区治理经验的分析10. 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变迁及创新路径11. 微博空间组织间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制以环保NGO为例12. 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分析13. 当前我国增强社会组织活力的制度建构与社会政策分析14. 中国的社会组织培育:必然. 应然与实然15. 非政府组织的微博影响力及其影响因素--以环保非政府组织为例16. 社会组织治理结构的转型--基于草根组织卡理斯玛现象的反思17. 论组织环境控制追求的终结18. 组织氛围研究:概念测量. 理论基础及评价展望19. 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合法与有效间的策略选择20. 重建社会支持网:失独群体自组织形成机制探讨--基于上海的两个案例21. 自组织时代的真正到来22. 现代组织研究中的人类学实践与民族志方法23. 残疾人组织公平. 工作嵌入与工作绩效:一个典型职场弱势群体的实证24. 组织模式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5. 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绩效评价探讨26. 环境风险社会放大的组织传播机制:回顾东山PX事件27. 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问题探讨28.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职业成长:基于匹配理论的研究29. 社会工作者组织承诺提升策略--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的案例研究30. 组织化利益表达:理论假设与经验争论31. 论社会工作在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中的介入32. 城市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的良性互动关系33. 引导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社会教育研究--以四川省为例34. 健全组织:扩大村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公共参与35. 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建设36. 台湾社会组织管理的经验. 问题与启示37. 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未来38. 谈谈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问题39. 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研究40. 论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41. 中国社会组织:成长历程与现状透视42. “共同体”到“联合体”:社区居委会面临的组织化风险与功能转型43. 社区建设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研究44. 虚拟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作用. 影响及应对45. 城市夹缝空间的绿色力量:环保社区社会组织生长的社会政策逻辑46. 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47. 社区组织化:增强社区参与达致社区发展48. 社会组织带动就业的效应研究49. 中国民间组织的主要功能. 制度环境及其改进路径50. 基于组织认知地图的隐性知识共享的实现51. 差序格局下个人-组织匹配对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52. 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农民工组织化问题研究53. 运动企业家的虚拟组织:互联网与当代中国社会抗争的新模式54. 为什么跨小区的业主组织联盟存在差异55. 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组织发展与创新选择--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56. 社区治理视野下的社区民间组织发展--以珠海为例57. 社会组织发展:相关社会政策评析. 约束与调整--社会政策视角的分析58. 社会管理的组织创新--从“网格连心. 服务为先”的“仙林模式”谈起59.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60. 园区模式:社会组织发展的一种新路径--以浦东公益服务园为例61. 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与社会自主管理创新62.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成长--基于当前政治生态的分析63. 论社会组织的社会稳定功能--兼论“社会复合主体”64. 社区:微观组织建设与社会管理--后单位制时代的社会政策视角65. 城市融入. 组织信任与农民工的社会信任66.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探讨67.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批判性反思68. 乡村治理变迁下的农村社会组织功能研究69.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战略思考70. 委托代理视角下杭州市民间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研究71. 团队冲突. 团队信任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公正感的中介作用72. 非营利性组织成长发展的新路径分析--以上海浦东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为例73. 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结构转型74. 组织性别偏见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75.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76. 组织化的权力和资本与碎片化的多元利益主体77. 作为文化的组织:人类学组织研究反思78. 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以杭州市为例79. 从组织文化到作为文化的组织--一支人类学研究团队的学理线索80. 作为当代社团的家族组织--公民社会的视角81. 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的识别研究82. 选择性扶持和选择性控制: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动向83. 中国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对策分析84. 政府购买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发展路径思考85. 上海社会组织建设与社会转型研究86. 关于鼓励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87. 非营利组织孵化器:一种重要的支持型组织88. 权威阶层体系的构建--基于工作状况和组织权威的分析89. 转型期单位内部个人与组织关系的变迁及其影响90. 支持型社会组织:社会协同与地方治理91. 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孵化研究--以太原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例92. 浅析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中的作用93. 组织承诺会导致创新:目标定向的调节作用94. 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研究述评95. 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民间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96. 认知. 文化和结构的三重嵌入:草根非营利组织“绿”的个案研究97. 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方式的转变与共青团团结凝聚青年自组织的策略98. 重新理解社会管理--基于社会政策与社会组织的视角99. 游走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草根志愿组织的行动策略--以广州启智队为例100. 社会组织发展支持体系研究--以上海为例101. 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 组织承诺. 离职倾向关系研究102. 虚拟社区组织知识传播复杂网络研究103. 基于上下级关系的沟通开放性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104.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规模与结构105.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106. 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组织管理改革的路径选择107.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108. 社会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辨109. 非营利组织问责:概念. 体系及其限度110. 国家介入与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基于J街道的经验分析111. 组织支持感与LMX对离职意图的影响112. 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113. 法团主义:社会组织发展的合理路径114. 社会多元治理视角: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效能分析115. 社会管理创新范式:协同治理中的社会组织参与116. 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发展中的困境及其破解117. 政府向社区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探析118.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与制度保障119. 透析危机管理中的自组织现象120. 非正式组织与农村社会控制研究121. 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性问题122. 促进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若干思考123. 公民社会的发育与形成--民间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公民的有序参与124. 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投入与工作家庭冲突关系的调节作用125. 民间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初探126. 网络社群的组织特征及其社会影响127. 治理理论下的社会组织管理探讨128. 和谐社会视域下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管理对策研究129. 网络草根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SWOT分析130. 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31. 非政府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彰显132. 非政府组织参与重大危机应对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应对“5·12”地震为例133.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组织优势及路径选择134. 网络集群的自组织特征--以“南京梧桐树事件”的微博维权为个案135.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自组织与社会工作的介入136. 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的权能定位137. 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138.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基于宁波市海曙区的研究139. 发挥社会组织协同社会管理作用探讨140. 制度变迁与民间组织发展基于中国省级经验的实证研究141. 中国网络组织:网络封闭和结构洞的悖论142. 社会管理的组织化路径--社区民间组织的“均衡化”发展143. 组织政治知觉类群划分及其对工作压力影响144. 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145. 社区共同体的资源整合及其能力建设--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路径研究146. 补充与合作:民间组织参与灾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创新147. 组织遗忘及其对组织创新的影响148. 公民社会中介组织的制度构建149.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及探索150. 民间组织与专业化建设151. 近年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研究综述152. 青年自组织能力的有机构成及其建设路径研究153. 论江湖义气在黑社会性质组织中的影响154. 邻里网络:自组织的社会结构--解读城市社区自治的一种分析框架155. 基于政府视角的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瓶颈问题及其对策156. 组织的网络形式研究:综述与展望157. 社会性别理论与社会组织发展策略探析158.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趋势和特点159. 非政府组织问责研究160. 非政府组织参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作用空间与路径选择161. 社会工作与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162. 组织创新对非营利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163. 共生理论:组织演化研究的新基础164. 组织的学习型文化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动机的中介作用分析165. 国外最新组织信任修复模型评介166. 政府购买公民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167. 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及其变迁研究--从旧思维到新思维的转变168. 论非政府专业国际组织在中国的影响力169. 民间组织兴起与当代社会秩序转型170. 工作-家庭文化. 组织承诺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171. 投资社会资本: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另一种策略172.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问题研究173. 社会工作行政视角下的民间组织与政府关系构建174. 农村合作组织的社会学分析175. 后单位时代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以“中间社会”的构建为视角176. 自组织集体行动的个人动机. 意义建构与整合机制--以草根志愿组织为例177. 公共组织的未来形态:合作型组织--基于现代公共组织面临的环境和挑战178. 建构中的公民社会--以维权组织和倡导性组织为例179. 苏州新型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实证研究180. 传统社区资源动员与农民有组织抗争181. 社会组织培育与社会建设制度框架建构182. 主动性人格--积极组织行为学新视角183. 转型期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与出路184. 员工情绪智力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185. 社会工作组织模式创新的若干思考186. 浅析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发展的新特点187. 协同治理视野下的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良性合作关系188.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及社会功能研究189. 组织长寿研究--基于企业. 大学与宗教组织的比较190. 社区民间组织成长中的精英捕获:问题与对策--以社会管理为视角的分析191. 养老服务社会化:政府. 社区. 社会组织三方合作的实践模式192. 社区服务与社区自组织能力:基于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案例分析193. 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对策研究194. 组织抗逆力问题研究195.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两种表现及民间组织应对的研究196.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197. 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与成因分析198.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组织学习研究199. 技术与组织关系的三个视角200. 城市社区自组织能力及其指标体系201. 自组织视野下的社区志愿服务及其发展路径202. 社团组织的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公共服务参与的考察203. 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进民间组织发展204. 我国农民组织化模式探索与创新205. 组织内部因素对组织认同的影响模型构建206. 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体制. 政策法律路径207.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途径和方式研究208. 农民组织化: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源基础209. 社区自组织视野下的社区调解能力提升210. 西方组织合法性理论评析211. 社会资本视阈下两种农村民间组织比较研究--以湖南四县民间组织为例212. 个人-组织匹配. 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213. 论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与对策214. 文化视野下乡村民间组织转型动因研究215. 英文文献中的中国组织现象研究216. 非营利组织概念界定中的争议点研究217. 浅析组织文化与组织认同的关系218. 社会的再组织化:现阶段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课题219. 组织氛围. 组织变革以及两者关系研究220.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组织承诺形成机制实证研究221. 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在我国乡村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分析222. 自由职业者的从业选择与从业方式探析223. 主动性人格与工作绩效:个体-组织匹配的调节作用224. 论社会以及组织结构的“非中心化”225.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博弈. 冲突及其治理226. 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现状与展望227. 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228. 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229. 论信任. 合作以及合作制组织230. 责任意识. 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之关系研究231. 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困境及解决对策232. 近十年国内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研究综述233. 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问题探讨234. 非营利组织筹资策略研究235. 重塑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共同体的文化维系力236. 城市社区民间组织中的非法人化现象:问题与应对237. 我国民间组织的“草根”境遇及现行登记管理制度之改革238. 侗族传统社区组织变迁分析--以湖南通道阳烂村为例239. 人类学对现代组织及其文化的研究240. 社会学组织分析中的新老制度主义与教育研究241. 虚拟社区的自组织特征及其规则生成问题242. 社会资本与社会组织运转--以甘东用水协会为例243. 个人-组织契合度量表的研究244. 非营利组织合作网络及其联结机制245.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政府. 村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角色246. 民间组织发展与中国公民文化的成长247. 论社会组织管理的创新248. 社会网研究的架构以组织理论与管理研究为例249. 学习型组织整体系统的构成及其组织系统与学习能力系统之间的关系250. 城市新型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实证研究251. 社会学视野下的组织公民行为分析252. 社区自组织与直选成本--以武汉市柴东社区和宁波市澄浪社区为个案253. 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新进展254. 帕森斯社会组织思想的几个问题255. 社会转型与二元组织结构--中国特色的二元结构研究之三256. 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257. 政治特性. 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非政府组织的现实主义理性审视258. 城市社区民间组织与驱动功能分析--以南京鼓楼区社区民间组织为例259. 论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弱势群体260. 中国城市基层自治组织的“内卷化”及其成因261. 寻找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理论根据262. 公共关系:组织形象概念辨析263. 组织公民行为在四种组织文化类型下的差异研究264. CORPS模式下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265. 打造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266. 构建非营利组织行业自律机制的探讨267.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作用及其发展导向268.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69. 从社会现代化转型认识民间组织发展270. 论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归类及自治功能271. 组织格局:抽象社会中的社会组织272.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动力. 机制与作用273. 非营利组织治理及其治理结构研究:一个对比的视角274.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角色与责任研究--基于中美比较分析的视角275. 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组织如何联结:理性的行动关联276. 非政府组织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277.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278. 民间组织与社会发育279. 关于非正式组织研究的情感社会学理论解析280.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联盟的动机. 风险与控制的分析281. 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思考282. 浅谈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忠诚度283. 民间组织与社会治理284. 中国非营利组织筹资能力建设思考285. 公益与效率: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体系研究286. 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 原因及对策分析287.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288. 多维视角下的国际非政府组织289. 走向良性互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探讨290. 城市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障碍和对策研究291. 科层制下组织成员的参与自主性:困境与超越292. 社区民间组织的特征与功能定位分析293. 消除人际沟通障碍实现组织有效沟通294. 人民调解的社会化与再组织对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的个案分析295. 实践. 学科和范式:组织理论变迁综述296.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297.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机制298. 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民间社会组织及其社会政策299.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300. 公共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研究301. 传销组织精神控制模式探析302. 论虚拟社区的自组织现象303. 工作与组织特征对工作倦怠影响研究304. 组织合法性的探讨305. 社区自组织能力的有机构成及其提升途径306. 从组织生态学视角看民间组织及其社会政策307.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308. 论公共服务市场化与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309. 志愿失灵:组织理论视角的分析与治理310. 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311. 从社会运行角度看我国“草根”民间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312. 心理契约履行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313. 组织链:现代社会的一种组织间关系314. 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展315. 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面临的难题及其成因316. 非营利组织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17. 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中的角色与地位探讨318. 中国组织情境下的组织公民行为319. 由冲突走向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合作行政模式构建320. 论组织公民行为的本质. 概念纬度与研究意义321. 论我国社区自组织的自治困境及其成因322. 我国社区民间组织的成长323. 城市居民社区自治组织发展初探--以业主委员会为例324. 公民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途径32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苏南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326. 从慈善组织公信力维度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327. 非政府组织与农民工权益的维护--以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为个案328. 我国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研究329. 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困境330. 论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互强的逻辑选择331. 论公共组织整合的三种模式332.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国外的经验与启示333. 由“碎片化”走向“组织化”--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334. 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双重效应与理性选择--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335. 民间组织研究的多维理论视角析评336. 慈善捐赠. 公共物品的自愿提供与非营利组织337. 有限理性思路的扩展与补充--基于组织决策视野中的思考338. 论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339. 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探讨340. 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研究述评341. “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组织内部集体抗争中的高风险人群342. 社会组织化与社区治理研究343. 对非政府组织概念和性质的再思考344. 社会心理测量中降低主观性偏差的方法探索345. 非营利组织社会责任及测度346. 自组织与社区共同体的自组织机制347. 社区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路径348. 西方国家对青年和青年组织意识形态渗透的手段研究349. 多重理论视角下的组织适应性分析350.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困境及化解建议351. 非营利组织绩效提升的策略研究352. 社区组织体制创新刍议353. 社会组织与当代中国社会组织法制建设354. 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355. 非营利组织中的志愿者及其管理356. 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357. 北京城市新型社区自治组织研究--简析北京CY园业主委员会358. 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的转变与社会性企业的公益效率359.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管理视域360. 论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建设361. 城市社区组织结构的重建362. 在村委会选举竞争派系的夹缝中363.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364. 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一种社会学的分析视角365. 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为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366. 青年组织与青年的政治社会化367. “自组织悖论”与社会组织进化动力辨识368. 柏特南. 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369. 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370. 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371. “社会组织”的含义. 功能与类型372. 社区自组织的要素与价值373. “跨单位组织”与社会整合:对单位社会的一种解释374. 中国非营利组织成长机制分析--自主治理的视角。

市民社会还是法团主义?——经济社团兴起与国家和社会关系转型研究述评

市民社会还是法团主义?——经济社团兴起与国家和社会关系转型研究述评
广 东社会科 学
2 1 年 第 5期 01
市 民社 会 还是 法 团主 义 ?
— —
经 济 社 团兴 起 与 国家 和社 会关 系转 型研 究 述 评
孙沛东
[ 提 要 ]关于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存在市民社会和法团主义两个争鸣的范式,前者强调
独立于 国家的社会 具有相对 的 自主性 ;后者强调 国家 自上而下对社会 的控 制和参 与。本 文以改革 开放




在 中 国从 计划经 济 向市场 经济转 型过程 中 ,随着非 公有 制经 济 的崛起 以及 国家管 制的 日渐放 松 ,经济 领域发 生 了显著 的组织 制度 变迁 ,其 中一个 引人注 目的现象是 在政府 和企 业之 间涌 现 出
数量 众 多的行业 协会 和商会 。这些经 济社 团的兴 起 是 国家 与社 会 双方 共 同推 性分 化 ,国家越 来越难 以依 靠传 统 的行 政命 令和组 织手 段实 施对社 会 的控 制 ,需要创 造 出新 的 、替代 性 的控制机 制 ;另一方 面 ,随着非 公经 济发展 而 日益壮 大 的经 济精英
也需 要成立 新 的组织 以维护他 们 的共 同利益 。 经济社 团 的兴 起重 构 了国家 、市场 和社会 之 间 的三角 关 系 ,引起 了 国内外 学 者 的极 大关 注 ,
2】 8
上发 起建 立 的 ,创造 出 了一个 独立 于 国家 甚 至制 衡 国家 的 自治领 域 。本文 以行 业协 会 和商 会等 经 济社 团 为例 ,考察 市 民社 会 和法 团 主义两 个 范式 的含 义 、支持 的经验 证据 及存 在 的 限制 ,在 此 基 础 上 指 出今后 研究 需要 注 意 的问题 。

z法团主义

z法团主义

法团主义法团主义,作为一个利益代表系统,是一个特指的观念、模式或制度安排类型,它的作用是将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化利益联合到国家的决策结构中去。

这个利益代表系统由一些组织化的功能单位构成,它们被组合进一个有明确责任(义务)的、数量限定的、非竞争性的、有层级秩序的,功能分化的结构安排之中。

这些功能单位得到国家的认可(如果不是由国家建立的话),它们被授予本领域内的绝对代表地位,作为交换,它们的需求表达,领袖选择,组织支持等方面的行动受到国家的一定控制。

根据这一界定,法团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对国家和社会间常规互动体系的概括。

这个体系包含以下要点:1、有国家参与,社会参与则以功能团体的形式,它们互相承认对方的合法性资格和权利;2.它的中心任务是将社会利益组织、集中和传达到国家决策体制中去,因而它代表着国家与社会的一种结构(制度化)联系;3、进入体制认可的功能团体对相关的公共事务有建议、咨询责任;4、进入体制认可的功能团体数量是限定的;5、进入体制认可的功能团体间是非竞争的关系;6、体制内的各功能单位以层级秩序排列7、功能团体在自己的领域内享有垄断性的代表地位;8、对功能团体的领袖选举、利益诉求和组织支持等行动,国家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以国家掌握的限度区分为“国家法团主义”或“社会法团主义”两种最基本的形态。

很明显,这种理念试图在传统的极权主义和多元主义框架之外寻求对利益整合的解释,它抛开了体制内外的分野,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国家——社会”分化的视角,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讨论。

它帮助研究者观察到了“国家——社会”框架容易忽略的问题,背后的理论假设,或者是“国家法团主义”,或者是“社会法团主义”,但已经不是“极权主义”或“多元主义”。

这表明,多年来支配中国研究的主流模型正处在转变之中,这种转变对于研究者的意义在于,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及其设问方式也在随之转变。

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作者:陈家建来源:《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提要: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法团主义一直认为要关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这种主张与西方当代主流的多元主义大相径庭,后者提倡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立与制约。

法团主义视阈中利益集团与政府关系

法团主义视阈中利益集团与政府关系

“ 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 “ ” 提倡和谐、一致的社会秩序。 ”
无序” 认为阶级和谐与有机统一对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 ”
“ 谴责过度的个人主义和竞争,批评阶级冲突及其导致的社会 供社会结构的若干理念类型,这些类型特指社会不同部分的 明确反对弱化或降低国家职能,甚至无国家政治系统的主张, 主张强化国家的职能。受这些理念的影响,德国学者卡尔 ・ 施密特于2 O世纪 7 0年代最早提出了关于法团主义的较为完 整的理论体系,美国思想家菲利浦 ・ 施密特在其理论基础之
的过激行为;利益集团内部以等级方式建立了一种国家主导 的科层制的社会和政治秩序,通过增强其成员的内聚程度来
法团主义认为应把坚持国家中心主义作为基本的理论出发点。 代替多数竞争制,其成员资格有一定的限制性;在某一社会 类别中利益团体数量是限定的,各利益团体间彼此之间是非
竞争的关系。 法团主义制度为利益集 团的政策参与构建了制度化的协
性的、有层级秩序的、功能分化的结构安排之中。它得到国 家的认可, 并被授予给予本领域内的绝对代表地位。作为交 换,它们在需求表达、领袖选择、组织支持等方面,受到国 家的相对控制” 从施密特的界定中,我们可以发现,法团 。 主义不是关于行动,而是关于结构的学说。它的目的是要提 制度化关系,其重心在集团行为和体制的关系。 _ 6
重视组织、结构和制度层面的关系,并认为个人行动受到这
政府与利益集团的关系确立中,两者是一种既互动合作 些关系的引导,希望有一种限制无序冲突的制度安排,寻找
适合现代工业社会权利分配和运作的结构体系。它崇尚制度 ,
用。 多元主义模式非常强调利益集团独立于政府而存在,强
义的制度安排内,主张合作与独立,反对 冲突,强调利益协 始终认为它是有效 的、公正的和能够主动发挥利益整合作 调彼此之间的界限,并以此作为利益集团自主性的基础,利

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

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

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一、既有理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国内外许多学者试图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对中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的研究,很可能是解谜的钥匙之一。

中国几千年中央集权的统治历史,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权威主义的民族性格,以及几十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制度沉积,使得从计划转向市场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绝对不可忽略。

中外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地方法团主义〃、"地方政府即厂商〃、〃地方性市场社会主义〃、〃村镇政府即公司"和〃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等观点。

但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对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业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尚不多见。

本文试图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初步的研究和理论思考,建构一个地方政府角色的分析框架。

1. 〃地方法团主义〃(local state corporatism)戴慕珍(Jean Oi )在对财政改革激励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经验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法团主义〃理论(Oi, 1992; 1995; 1998; 1999).她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具有公司的许多特征,官员们完全像一个董事会成员那样行动,这种政府与经济结合的新制度形式,我称之为地方法团主义?我所说的地方法团主义是指一个地方政府协调其辖区内各经济事业单位,似乎是一个从事多种经营的实业公司〃(Oi,1992: 100-101).地方政府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杠杆控制和介入企业的经营运作:一是工厂管理。

地方政府把企业承包或者租赁给个人而不是实行私有化,这有助于政府对企业进行干预与控制。

承包制把集体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权分散下放,并且用金钱激励工厂经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生产。

承包者可以对人事、发展、投资及生产提出建议,但是最终决定权掌握在政府手里。

二是资源分配。

地方政府掌握着中央调拨给地方的计划内价格的物资和本地拥有的稀缺资源,进行有选择的分配。

浅论多元主义下的法团主义理论价值

浅论多元主义下的法团主义理论价值

浅论多元主义下法团主义的理论价值摘要:法团主义试图在传统的极权主义和多元主义框架之外寻求对利益整合的解释,它抛开了体制内外的分野,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国家——社会”分化的视角。

它强调国家与社会之间常规互动与相互认可。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对民主多元主义固化不平等,歪曲公民意识,破坏公共议程并让渡公民团体对公共机构的最终控制等缺陷的有效弥补,但是社会团体本身所具有的自组织特性和法团化政府的形成却给了法团主义理论当头一棒。

进而本文希望通过对多元主义的解读论述法团主义其理论价值缺失。

关键词:多元主义法团主义自组织原子化多元平衡一、多元主义民主价值观及其与社会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多元主义是政治学和比较政治学研究领域最为常见的术语之一,在学理上对其定位是极其复杂的。

但是通过分析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权力配置状态以及作为经验民主理论,是多元主义较为核心的研究重点。

1、多元主义是一种对权力配置方式的研究的理论多元主义中的“元”既不是传统自由主义中所说的公民个人,也不是保守主义的精英理论对于大众群体的简单理解,其实质应该是作为个人与团体之间中介的利益团体。

基于对利益团体的认识我们不难看出多元主义的基本命题:①.有关利益集团广泛性的命题。

多元主义将各种利益团体视为政治权利分散的社会基础。

②.利益集团的终结性命题。

在多元主义的范畴内,利益集团有时被称为“中介组织”,因为它们恰好处于人民和政府之间。

③.利益集团的动员性命题。

在多元主义看来并非所有的利益集团都从事政治活动。

④.利益集团的私人性命题。

多元主义认为,利益集团的组织必须是自愿的,其基础在于共同的利益和关心。

⑤.利益集团的定向性命题。

多元主义认为,利益集团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但对于具体的利益团体来说它们的活动天地不是漫无节制的,而是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的。

⑥.利益集团的竞争性命题。

现代社会被分解为无数的具有不同利益和资源的集团,它们运用资源区接近和影响政府,并与其他的利益团体相互竞争。

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选择:法团主义视角

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选择:法团主义视角

法 团 主 义 n是 当 代 西 方 政 治 思 潮 的 主 要 流 派 之 一 。 它 最 早 发 端 于 近 代 欧 洲 斯 堪 地纳 维 亚 地 区 的 权 威 主义 政 体 。 战期 间 , 个 概 念 二 这 因 与 法 西 斯 政 权 联 系 在 一 起 , 而 名 声 不 佳 , 到 最 近 十 几 年 才恢 复 因 直
作 者 单 位 : 京 中 共 中 央 党 校 。 邮 编 :0 0 北 1 0 91
收 稿 日 期 : 0 2年 7 月 1 日 20 5
云南 行 政学院 学报
2 0 . 02 5
2 9
维普资讯
境 的 影 响 , 多 元 主 义 体 制 相 伴 随 的 效 率 低 下 、 法 势 。 与 此 进 程 相 伴 随 的 是 , 家 的 全 面 控 制 被 打 破 , 与 合 国 越 来 越 多 的权 力 要 素 流 人 社 会 , 国家 与 社 会 的边 界 性 基 础 削 弱 、 治 力 弱 化 等 缺 陷 , 使 西 方 主 要 发 达 统 也 国 家 纷 纷 陷 入 慢 性 膨 胀 、 长 率 下 降 、 业 率 增 加 的 发 生 巨 大 变 化 。 么 , 何 重 新 认 识 国 家 与 社 会 的 关 增 失 那 如 困 境 。 迫 使 各 国 对 多 元 主 义 进 行 反 思 , 图 尝 试 国 系 , 对 此 作 些 前 瞻 性 的 探 讨 , 仅 关 涉 到 我 国 市 场 这 试 并 不 家 参 与 抑 制 冲 突 、提 高对 利 益 团 体 的协 调 能 力 和重 经 济 能 否 顺 利 发 展 ,而 且 关 系 到社 会 主 义 民主 政 治 整 政 治 秩 序 的 制 度 安 排 。 法 团 主 义 正 是 在 这 种 背 景 的 走 向 。 时 , 也 是 我 国 现 代 化 进 程 中 无 法 回 避 的 同 它 下产生 , 在 新兴工业化 国家得到发展 。 并 重 大 问题 。 ( ) 国家 与 社 会 ” 系 的 三 种模 式 一 “ 关 按 照 施 米 特 的 观 点 , 法 团 主 义 被 视 为 一 种 对 国 建 构 “ 家 — — 社 会 ”关 系 , 术 界 基 本 上 形 成 国 学 家 和 社 会 间 常 规 性 互 动 体 系 的概 括 。“ 团 主 义 , 法 作 国 说 社 说 “ 为 一 个 利 益 代 表 系 统 , 一 个 特 指 的 观 念 、 式 或 制 了 “ 家 中 心 ” 和 “ 会 中 心 ” 两 种 见 解 。 国 家 中 是 模 说 推 行 度 安 排 类 型 。 它 的作 用 是 将 公 民社 会 中 的 组 织 化 利 心 ” 强 调 国 家组 织 资 源 、 进 发 展 的 自主 “ 动 者 ” 益 联 合 到 国 家 的 决 策 结 构 中 去 ” “ 个 利 益 代 表 系 。 这 统 由 一 些 组 织 化 的 功 能 单 位 构 成 , 它 们 被 组 合 进 一 个 有 明确 责 任 ( 务 ) 、 量 限定 、 竞 争性 的 、 义 的 数 非 有 层 级 秩 序 的 、 能 5- 的 结 构 安 排 之 中 。 些 功 能 单 功 )L -4 这 位 得 到 国家 的认 可 ( 果 不 是 由 国家 建 立 的话 ) 如 ,它 们 被 授 权 给予 本 领 域 内 的 绝对 代 表 地 位 , 为交 换 , 作 它 们 的 需 求 表 达 、 袖 选 择 、 织 支 持 等 方 面 的 行 动 领 组 受 到 国 家 的 一 定 控 制 ” 以 国 家 对 社 团 控 制 的 程 度 , 。 法 团 主 义 可 分 为 “ 家 法 团 主 义 ”和 “ 会 法 团 主 义 ” 国 社 两 种 最 基 本 的 形 态 。国 家 法 团 主 义 由 国 家 对 社 会 组 织 占 据 绝 对 主 导 地 位 ,社 团 受 行 政 控 制 ;社 会 法 团 主 义 的 国 家 与 社 会 组 织 是 平 等 合 作 , 团 充 分 自治 。 社 法 团 主 义 的 基 本 观 点 可 以概 括 为 以 下 几 个 方

政策网络理论_政策过程的新范式_石凯

政策网络理论_政策过程的新范式_石凯
⑤ Schneider , Volker , 1992 , The Structure of Policy Networks: A Comparison of the Chemicals Control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Domains in Germany ,p. 112.
21 倾向从资源依赖的角度来界定政策网络 例如 ,贝森 (Beson) 将政策网络定义为 “: 一群 或复杂的组织因资源依赖而彼此结盟 ,又因资源 依赖结构的中断而相互区别 。”λυ 罗兹 ( Rhodes) 采 纳了贝森的观点 ,并重点阐述了资源依赖与政策 网络的基本特征 。罗兹认为 ,政策网络中的资源 通常有以下几种 : 权威 (authority) 、资金 (money) 、
正当社会学 、经济学中的网络理论研究如火 如荼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的欧美政治学者也 开始接受网络思想 ,进而促成了政策网络理论的 兴起 ,并逐渐在英国 、北美 、德国 、法国 、荷兰等国 家和地区赢得了许多追随者 ,进而在欧美国家广 泛传播 。《欧洲政治研究》《、理论政治》《、治理》、 《政策科学》《、国际组织》等重要政治学期刊分别 以专刊形式详细介绍了政策网络的研究成果 ,英 国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政治学会甚至联合主办了以 “网络途径与政策网络”为主题的年会 (1994) 。由 此而知 ,政策网络理论的学术地位与现实意义日 渐重要 。那么 ,什么是政策网络 ? 政策网络理论 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与多元主义 、法团主义的政 策过程范式相比 ,它又新在哪里 ?
28
《国外社会科学》二 ○○六年第三期
度的不同而不同 。学者伊斯顿 、阿尔蒙德 、德诺林 格等人则认为国家的概念与边界都是模糊的 。伊 斯顿认为 “, 国家”一词跟过去一样 ,依然是一个含 糊不清的概念 ;阿尔蒙德则批评道 “, 新国家学派” 试图回到国家和社会这些没有严格界定的概念 ; 德诺林格 、斯考克普尔和克拉斯纳等人或多或少 都承认的一个难题是 ,国家的边界是不确定的 ,社 会的因素从各个方面渗透其中 ,其结果是国家与 社会的界限很难划定 。①因此 , 学者们对“二分 法”的质疑似乎催生了这样一个研究假说 :在政策 过程中 ,国家并不是“铁板一块”,它与社会的边界 也是模糊的 。对于政策过程理论的研究者而言 , 似乎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的确如此 ,政策网络理 论就是这种研究假说的产物 。②

法团主义资料

法团主义资料

法团主义
法团主义是一种新兴的思想流派,源自于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法律与团体关系
的关注与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与团体之间的互动日益复杂,法团主义试图通过对这种互动关系的研究,探索出一种更加人性化、具有弹性的组织模式和制度安排。

背景
在传统的法律体系中,个体与团体往往被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

个体在法律
面前享有一定的权利,并被赋予行使这些权利的自由;而团体则被视为一个整体,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但其行为却往往是受限于个体的权利。

这种传统的法律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体权利,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思想内核
法团主义提倡将个体与团体的关系重新界定,并在法律领域中打破二元对立的
模式。

在法团主义的视角下,团体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而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多元体,每个个体在其中都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权利。

同时,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支持的关系。

实践探索
在实践中,法团主义倡导将个体与团体的权利和责任相互联系起来,并在此基
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组织和治理模式。

这种模式下,个体不再是固定不变的个体,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个体;团体也不再是一个僵化的整体,而是一个可以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机制。

结语
法团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思想流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法律与团体
之间的关系。

通过将个体与团体的关系重新界定,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法团主义试图探索出一种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的组织模式和制度安排。

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多元发展的背景下,法团主义的思想或将为我们带来新的启示和可能性。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流变与理论论争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流变与理论论争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流变与理论论争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

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流变。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相关的理论论争。

1. 政府主导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政府主导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认为,国家是一个主导力量,其控制着社会。

该理论最初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国家是资产阶级的机器,其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并保护资本家的利益。

根据这一理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和控制社会,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政府通过法律和其他手段,控制和限制社会的发展和活动。

这种政府主导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主要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主义国家得到了应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理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

一些学者认为,政府主导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过于简单化了社会现实,无法完全解释复杂的现实问题。

此外,政府主导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也被认为无法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差异。

自由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认为,政府的作用应该是维持社会的法律秩序和保护个人权利。

自由主义者认为,政府的职责是确保社会的自由和繁荣,鼓励竞争和自由市场经济。

政府应该采取最小的干预措施,以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自由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受到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在西方社会。

然而,它也遭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人认为,政府应该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以确保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能够获得公义。

这些人认为,政府应该在某些领域提供保障和服务,例如医疗保健、教育和社会福利。

结构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认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被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所影响。

结构主义者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向关系。

结构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方面,包括社会结构、文化、历史、政治和经济制度等。

这种理论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受到这些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理解它需要一种复杂的分析方法。

法团主义、公民社会以及中国民主转型

法团主义、公民社会以及中国民主转型

法团主义、公民社会以及中国民主转型作者:刘依平来源:《行政与法》2013年第01期摘要:在分析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诸多路径中,公民社会以多元主义假设为基础,强调社会之于国家的独立性并以此作为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法团主义则关注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以及二者之间制度化通道的建立。

较之公民社会,法团主义的路径选择从民主发生学、制度基础以及体制改革等方面与中国民主转型更为契合,因此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民社会;法团主义;民主转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政治改革和民主化的探讨就从未停止过。

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利益的多元分化调整和重塑改变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对民主转型的路径研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客观描述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关系出现的新特点,学界提出了诸多新的解释框架,公民社会与法团主义是其中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

研究中国政治问题需从现实逻辑出发。

作为有不同学术假设前提的理论模型,法团主义和公民社会哪一个更接近现实,哪一个对分析中国民主转型更可行,即是本文的关注所在。

一、法团主义的立场法团主义(corporatism,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合作主义、组合主义或统合主义)理论被认为是发端于近代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权威主义政体。

而作为制度结构的称谓,学界通常认为,法团主义思想是20世纪70年代末经由施密特系统概括,代表着不同于多元主义的另一种体制说明。

[1](p22)法团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学说,不如说是一种结构。

它最普遍的现代意义就是凸显国家与社会之间利益组织的协调作用。

它认为国家是影响利益的决定性力量,应当在利益团体和国家之间寻求建立制度化的联系通道。

为避免团体利益的斗争危及秩序,国家需要将它们吸纳到体制中,让他们在制定公共决策时发挥作用,同时接受国家的统一管理。

根据施密特的观点,关于法团主义的结构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点:[2](p24-26)⑴国家具有重要地位,社会参与则以行业划分的功能团体形式存在。

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_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

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_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

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增权顾 昕提要:在过去20多年间,大量新型社团涌现,众多官办社团也开始培育其自主性。

在教育与学术、工商管理、文化娱乐和专业人士领域,社团的发展更加迅速。

社团空间的监管体系具有强烈的国家法团主义特征,高度强调国家的控制,同时在社团的唯一性、代表性、垄断性等方面,施加严格限制。

推进公民社会发展之道在于打破国家与社会零和博弈的陈腐观念,代之以国家与社会相互增权的新理念。

国家发挥能促性角色,走向社会法团主义,推进民间组织在社会公益领域中发展,反过来可以有效增强国家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国家法团主义 社会法团主义 能促性国家 公民社会 社会团体作者顾昕,男,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 100875)一、导言市场转型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

以国家监控甚至穿透社会各个角落为特征、甚至社会并不存在的全能主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①自主性的社会空间不断扩大,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变得多样而复杂。

在扩大了的社会空间中,最为活跃的、富有生机的、也引起广泛关注的就是社团空间(associational space),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并非一帆风顺。

长期以来,受到某种单向性思维的影响,人们倾向于把公民社会视为国家的对立面,仿佛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零和博弈,国家强必定社会弱,而社会强必定国家弱。

这种单向性思维在1990年代初期曾经主宰了国际学术①用全能主义(totalis m)或者全权主义(totalitarianis m)来概括改革开放前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最经典论著,参见Tang Ts ou, The Cul tur al Re volution and Post-Mao Re forms:A His toric al Per s pec tive.Chic 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 ity of Chicago Pres s,1986;Benj amin I.Schwartz,Communis m and C hina:Ideology in Flux.Ca mbridge,M.A.:Harvard Univers ity Press,1968.邹傥的最新思想表述在其《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描述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描述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描述当前,中国大陆与社会的关系似乎与法团主义理论的制度设计相似,然而源自西方的法团主义其内在要求——市民社会,却与中国大陆现实不符。

由此提出行政吸纳理论从宏观和微观重新界定中国大陆中央与地方基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但是,国家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回归法团主义所强调的独立且合作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标签:法团主义;国家与社会;行政吸纳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关于中国大陆与社会关系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本文将描述中国大陆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分为三种:市民社会理论、法团主义理论和行政吸纳理论,其中行政吸纳理论包含行政吸纳社会理论和行政吸纳服务理论。

本文结合中国大陆现实,通过对三种理论评述,认为行政吸纳理论是法团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延伸,它从中央(宏观)和地方基层(微观)来描述当今中国大陆与社会的关系。

一、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又称公民社会,它源于西方的自由多元主义理论,是指一种不受国家控制的经济、社会和伦理秩序。

市民社会有两大特征:首先是强调一种独立于国家之外的社会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人们能够自由结社,社会组织能够公平多元竞争;其次在国家与社会的权利资源分配中,社会战胜国家,占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对社会的控制逐渐减弱,社会经济自由逐步放开,带来社会空前活跃。

因此,市民社会论者认为中国大陆正在经历国家与社会的分化过程,表现为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逐渐减弱。

认为这种分化就会导致市民社会的出现。

但是这种分化并不彻底,因此也有学者提出“半市民社会”等概念。

很明显,市民社会理论在解释国家与社会时,从国家与社会分离的角度出发,描述一种“公民社会对抗国家”甚至“公民社会反抗国家”的状态,似乎两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式的天然对立关系。

然而现实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社会与国家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对社会的许多领域仍保持着强劲的控制力。

因此中国大陆与社会关系演变的特点是,国家与社会开始分离,但在很多领域仍有联系,并没有形成独立于国家之外的社会领域。

法团主义(corporatism)理论的主要思想及评述

法团主义(corporatism)理论的主要思想及评述

法团主义(corporatism)理论的主要思想及评述
法团主义(corporatism)理论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理论,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经济模式,旨在改善社会经济状况,改善社会关系,并促进社会繁荣。

它的主要思想是,政府应该和社会组织(如工会、商会、农会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法团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政府应该和社会组织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它认为,政府应该和社会组织一起制定政策,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确保社会经济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它还认为,政府应该和社会组织一起制定政策,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确保社会经济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法团主义理论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确保社会经济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它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确保社会经济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此外,它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确保社会经济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尽管法团主义理论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可能会导致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它可能会导致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最后,它可能会导致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法团主义理论是一种有效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它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确保社会经济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会导致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努力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

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

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解析法团主义理论,并探讨其在研究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适用性。

法团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社会学理论,强调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与互动,通过制度化渠道来协调利益冲突,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

本文首先将对法团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基本特征及其在西方国家的实践进行概述,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背景。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法团主义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其国家与社会关系呈现出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通过对比中西方国家的政治结构、社会组织和利益表达机制,探讨法团主义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具体表现,并评估其解释力和局限性。

本文还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案例,对法团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应用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本文将展示法团主义如何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下发挥作用,以及其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影响。

本文还将探讨中国政府在推进法团主义实践中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以及这些策略和措施对实现国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本文将对法团主义在中国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认为,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法团主义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理论工具,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

二、法团主义的理论框架法团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和社会理论,起源于欧洲,尤其以意大利和法国为代表。

它主张通过组织和代表各种社会利益集团来参与和影响政治决策,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法团主义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利益代表与整合:法团主义强调社会利益集团在政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它认为,通过有组织的利益代表,可以整合和表达多样化的社会利益,从而避免社会冲突和分裂。

这种整合过程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秩序。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在法团主义视角下,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社会变迁中社会团体的重构与转型

社会变迁中社会团体的重构与转型

社会变迁中社会团体的重构与转型社会变迁是历史的常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都难以停滞不前。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觉醒,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各种社会团体也在不断地重构与转型。

一、社会团体的定义与作用社会团体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人们因共同需求、共同利益或共同价值观而组成的群体。

它们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在社会团体中,人们可以通过协作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获得社会资源和统一意志的力量。

无论是在教育领域的学生组织、在职场的工会组织,还是在社区中的居民委员会,社会团体都扮演着集体诉求的代言人和社会变革的推动者的角色。

二、社会变迁对社会团体的挑战然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影响也给社会团体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社会变革加速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使得原有的社会团体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传统的职业工会面临的是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等问题,而新兴产业的工人阶级也在快速崛起,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形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社会结构的分化也导致了社会团体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不同问题的关注点和诉求也有了显著的差异。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给社会团体的组织和影响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新兴社会团体能够迅速地聚集和组织,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力量。

一些社会团体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公益活动、舆论引导等,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三、社会团体的重构与创新面对这些挑战,社会团体必须进行重构与创新。

首先,社会团体需要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的需求和新的形势。

通过准确地把握社会趋势和社会热点,社会团体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和行动策略。

同时,社会团体也需要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

要认识到社会团体的多样性,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诉求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团体应该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共赢的结果。

社会结构视角下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

社会结构视角下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

社会结构视角下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作者:苏流芳来源:《理论导刊》 2018年第6期摘要:结构分析法,是哲学上一种十分重要的分析方法。

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观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以社会结构转型作为逻辑起点的。

“结构转型”的背后是“力量转移”,力量转移的结果必然带来“利益博弈”,利益主体各方的博弈通过思想层面表现出来就造成了“思想碰撞”,继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

正是在推进社会结构转型和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中国走出了一条能够引领国家发展并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道路”。

“结构转型”→“力量转移”→“利益博弈”→“思想碰撞”→“国家治理”→“中国道路”,这就构成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

关键词:社会结构;结构转型;力量转移;国家治理;中国道路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6-0004-07基金项目: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172DA002)。

作者简介:苏流芳(1987-),男,福建泉州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结构。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际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国的发展奇迹被提升到“中国道路”高度而加以研究。

与此同时,当前中国的发展又面临着巨大挑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以及不充分而产生的一系列“中国问题”和“中国难题”正制约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今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源是什么?中国遭遇诸多问题和难题的根源又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与难题?中国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等等,这不仅是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理论研究者的使命。

对于这些问题,既有的理论不能给出有效的解答,只能用新的视角和方法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中加以提炼总结,并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解释和理论概括。

有机团结——精选推荐

有机团结——精选推荐

社会团结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整合问题,迪尔凯姆用社会团结这个概念称谓社会整合时,突出了理论研究的客观性原则,而社会团结这个概念突出了社会结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

社会团结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结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建立在共有的情感体验、共有的道德情操、共同理想信念之上,也可以建立在因为生活需求、功能依赖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之上。

迪尔凯姆认为,作为社会其他关系的基础,社会团结要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

到目前为止,社会经历了2种最基本的团结形式:1、机械团结:以社会成员共有的宗教取向作为社会整合或群体联系的纽带。

根本特征:社会成员在情感、意愿、信仰上的高度同质性。

它存在于分工不够发达的传统社会。

实质:农业社会的产物。

2、有机团结: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形成的社会团结,以社会高度分化、社会成员充分分工为基础。

在有机团结中,维系社会成员的纽带是他们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尤其以物质利益为根本内容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方面。

观点:1、迪尔凯姆认为,正是因为对待个性的区别才导致了机械团结一致社会活力,而有机团结则提升社会活力。

2、有机团结是对机械团结的否定与超越,其中维系社会成员的纽带正是机械团结中被泯灭的个性。

3、专业化程度或社会分工程度越高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功能依赖关系越强。

社会由个体之间的高度切不可分裂的功能依赖关系被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社会由此获得了有机团结。

4、有机团结是异性多样性的团结,是以肯定个性为前提的功能性团结。

迪尔凯姆把有机团结称为具有活力并且能在动态中保持相对稳定的高级的社会团结。

5、在论述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对立和区分时,迪尔凯姆强调了机械团结是以超越个体的价值理想和宗教意识为纽带的。

有机团结是以社会成员现实的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因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结构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为纽带的。

机械团结、有机团结的联系纽带具有观念性和现实性区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结构转型中的"利益组织化"——法团主义与中国"国家-社会
"关系研究述评
作者:曾盛红, Zeng Shenghong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刊名:
湖北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HUBE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7(8)
1.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期刊论文]-战略与管理 2003(05)
2.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 1999
3.陈佩华革命乎?组合主义乎?--工人及工会在后毛泽东时期 1994(04)
4.Brantly Womack Democracy and the Governing Party: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2005(01)
5.康晓光再论"行政吸纳政治" 2002(08)
6.刘为民法团主义与中国政治转型的新视角[期刊论文]-理论与改革 2005(04)
7.安戈;陈佩华中国、组合主义及东亚模式[期刊论文]-战略与管理 2001(01)
8.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期刊论文]-社会学研究2005(02)
9.Joel S Migdal;Atul Kohli;Vivienne Shue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1994
10.谢岳;葛阳社会资本重建中的政治命题[期刊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6(03)
11.孙立平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 2002(03)
12.邱泽奇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 1999(03)
13.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期刊论文]-社会学研究 2005(06)
14.何增科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转型(上)[期刊论文]-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03)
15.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期刊论文]-人文杂志 2003(04)
16.谢岳论社会资本与政治稳定[期刊论文]-学术研究 2005(07)
17.阿古智子从农民负担问题看中国基层政权改革的方向 2003(06)
18.沈延生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期刊论文]-战略与管理 2003(01)
19.戴慕珍中国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制度化基础 1997
20.张静法团主义 20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bshkx200708007.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