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消极性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消极性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5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 O.28C hi na Ed uca t i o n I nno va t i o n Her a l d 师生思想建设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目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出勤率不高,听课不认真等等成为全国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

有调查显示,对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感兴趣的大学生只占13.4%,对目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不满意的大学生占25%,有12.5%的大学生认为“两课”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笔者从2004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表明,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的同学人数每年呈递减趋势。

可见,当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困境。

改变这种现状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个系统工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大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积极性的原因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因此,我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它也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柱。

而在教育领域中进行长期不懈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但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上述状况的现象的出现使这一环节更好的实现面临着困境,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分析探究原因入手。

2.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素首先,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而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更注重自己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且面临着就业等巨大的社会压力,为此,他们往往侧重对基本技能的学习,忽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并表现出了对政治的淡漠。

其次,成长在市场经济条下的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普遍具有挑战权威的反叛心理。

由于他们的主体意识的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发展,但还不够成熟,因而他们容易过分自信,过分坚持自己不成熟的意见,喜欢怀疑和争论。

大学生的强烈反叛意识,往往使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屑一顾,并且他们对他人的劝导和教育已不像儿童那样轻信或易于接受,总是试图提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和看法,但这些意见和看法,由于其自身的心理不成熟,带有很大的非理性。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_曹蓉玫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_曹蓉玫

求实 2007.6思想政治工作论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曹蓉玫(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课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过程中会出现认知接受障碍、情感接受障碍和意志接受障碍。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的因素有很多,就受教育心理活动而言,价值观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主要因素,良好心态是思想政治接受的基本条件,内在需要是思想政治接受的基本动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接受心理障碍[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7)06-0087-03[收稿日期]2007-03-28[基金项目]2006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项目编号[Sz0620],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曹蓉玫,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社科部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所谓/接受0,就心理学而言,是指受教育者主动寻找外来信息,接受外来信息,并按一定的心理结构进行内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不可能完全被接受,或多或少会出现信息衰减或失真,受教育者总会遇到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这样就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难度。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从接受心理出发,把握接受心理规律,积极探讨消除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过程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0[1](P239)。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把社会的思想要求内化为接受主体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也是外部社会思想应然转化为接受主体自身内部思想实然的过程,也是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诸方面的心理活动过程,只有研究人的思想接受活动中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与心理过程,才能理解人的认识活动,正确理解人的思想接受活动规律。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策略【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面临挑战时需要及时应对。

学生思想认知障碍、外部环境的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为了有效开展教育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如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培养、加强校内外环境的引导和监控、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等。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持续努力,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策略、学生认知障碍、外部环境影响、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提升、重要性、水平。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的摇篮,承担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通过教育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使其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责任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使命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现象,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和根本利益,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实施。

1.2 挑战和策略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仰,增强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不仅考验着高校的教育水平和治理能力,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面对挑战,制定有效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心理原因及对策[摘要]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心理原因主要有认知偏差、情感抗拒和意志薄弱三个方面。

可以通过培养价值观、发挥情感效应、注重无意识教育和贴近生活现实等策略来消除这些因素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心理原因对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当代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主渠道。

但是,毋庸讳言,当前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情况还不太令人乐观,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笔者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参考对策。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心理原因(一)认知偏差引起的接受障碍1.对接受教育的意义认知不清。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国家社会的需要,更是受教育者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但是,并非所有的大学生对此都能有一个清醒的自觉的认知。

有的大学生往往从自己的思维定式与行为习惯出发,受世俗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做出一种不正确的选择与判断,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于己价值不大或无用的结论。

甚至有的大学生误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非又是老一套,因而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

在这些错误认识的支配下,大学生就很难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兴趣。

2.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不一致。

受教育者接触到与自己认知结构不一致的教育信息时,在心理上有以下三种反应:一是拒绝接受教育信息;二是把教育信息曲解为与自己相符合的观点;三是改变认知结构以接受教育信息。

有的大学生不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因为不能激活认知结构中与问题解决相关的知识;或者是接受了相关知识,却不能有效地应用它。

3.已有的认知背景不足。

大学生已有的经验认知背景本身就有许多不足。

面对多元的价值观,面对社会实际生活的诸多反面启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本身的缺陷,他们有时难以从已有的经验认知背景中走出来,限制了自己对新事物、新观念的接受。

而且,当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受教育者原有的经验相冲突时,会引起他们的内心冲突和选择困惑,从而阻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效果。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误区及对策探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误区及对策探析
旦 缺乏对 课 堂 的参 与 ,就成 为 了课 堂 教学 内容 的被 动
3 、思 想政 治教 育存在 “ 守成 ” 倾 向 ,忽视 大 学 生 思想政 治教 育的创新 性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 守成”倾 向,即指
大学 生思 想政 治 教 育 者 在思 想 政 治 教 育实 践 过 程 中所 表 现出来 的 一 种 以现 有 的教 学 内容 、教 学 手 段 、教 学 目标为基 础 ,忽 视 时代 的发 展 、环 境 的变 迁 而 进 行 大
环境。
【 关 键
词 】大学生 ;思想政 治教 育;理念误 区;教 育理念
【 中图分类号 】G4 6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l0 — 18 (o8 6 O3 一 4 O9 44 20 )0 一 17 o
大学 生 思想 政 治教 育 的教 育 理 念 是人 们对 于 大 学 生思想政治 教 育 的 意 义 、 目标 、 内容 、方 法 等 的 态 度 与观念 的总 和 ,它 是 大 学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灵 魂 、是 大学 生思想 政治教 育 的有 效性 能 否提 升 的关键 。 目前 , 受社 会环境 和 主 体 自身 等 诸 多 因素 的影 响 ,高 校 大学

在 微观理 念 层 面 ,即集 中于 宏 观理 念 指 导 下 的具 体 操 作 层 面 ,这 种 理 念 误 区 在 目前 主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三 个
方面:
l 思想政 治教 育 中存 在 着 以教 师 为 中心 的理 念 , 、 导致对 学生 需求的 忽视
思想 政治 教 育过 程 中 以教 师 为 中 心 的理 念 ,指 的
第2 4卷 第 l6期 l
2o o 8年 I 2月

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方论刊·2010年第2期政工园地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骆迎秀(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广东东莞 523808)【摘要】大学生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法有序的大学生政治参与有利于其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上积极、理性,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其问题存在原因的分析,以期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原因;对策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1]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参与行为,主要包括大学生参加政党、社团组织和选举行为等。

大学生是青年的杰出代表,深入研究和分析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政治参与意识较强,对中国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对国家重大政治生活的关切度高。

西方国家研究表明,教育程度与参政比率成正比[2],这一规律在大学生身上有突出表现,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社会责任感强,有较强表达思想的能力,呈现政治行为趋向理性化,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化等特点。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到,大学生政治参与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偏差,值得高度重视。

1.1 少数大学生政治理论贫乏,政治素质偏低大学生与其他的社会群体相比,是比较集中接受政治理论熏陶的群体,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系列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集中讲授党和国家现行的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和方法等,大多数大学生积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具备了基本的理论素养。

然而少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不够重视,流于应付考试,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基本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接受,导致政治理论缺乏。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政治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和冲击,甚至有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严重逆反心理,严重影响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缺陷与对策思考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缺陷与对策思考
, , , , 。 , ,
、 、
二 当 前 思想 政治教 育 的缺 陷 分析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内容 接 受 社 会 现 实 生活 的支 配 作 用 改 革 开 放 三十 多 年来 政 治 经济文 化 均 已 发生 翻 天 覆地 的变 化 但思 想 政 治教 育 远 远 跟 不上 经济发 展 社 会 改革 文化 创 新 的步 伐 可 以 说
, , , , ,

质 公 民 行 为 能力 的培育 为基本 内容 的公 民 教 育 理应 是 思 想 政 治教 育 最基 础 的构 成 部分 是应 该 优 先 实 施 的 但 长 期未 得 到 充分 的重 视 和 合理 的安 排 在 当前 的思 想 政 治教 育 工作 中 公 民 教育 相 当薄
, , 。 ,
, , 。 , 。
思 想 政治教 育 过度 滞 后 于 时 代 的发 展 因 此 就思 想 政治 教 育本 身 而 言 也 存在 着一 系列 不适 应 时代要 求 的 因 素 ( 一 ) 内容 布局 欠合理 公 民 教育 薄 弱 思 想政 治 教育 的内容 是 多方 面 多 层次 的 以 公 民 意 识 公 民 素

设提 供 思 想 政治 条 件 ; 在 思 想 文 化 建设 中 它 是 思 想 建设 的基本途 径 是 文 化建设 的主导 因素 但是 由 于 发 展 目标 的调 整 体制 的改 革和 社 会 的进 步 国 家 和 社 会 的管理方 式 起 了 显著 的变 化 要 求 思 想政 治教 育 在 一定 程度 上 要作 出调 整 以 适 应 国 家 政治 生 活 和 社 会 生活 的变 迁 同 时 社会 变 革 过 程 中 出 现 的一 系列 新 问 题 也 要 求 思 想 政治 教育 调 整 自身 的 内容 和 运行方式 一 当前 思 想政治教育面 临的 困 境 改革 开 放 至今 已有 三 十 多年 我 国 社会 主 义 市 场 经济体 制 已 然 确立 综 合 国 力 大 幅 提高 国 家社会 发 展 的各 种 阶段 性 目标 不 断 得 以实 现 同时 在 开放 的大环 境 下 随 着 外 来观念 文 化 和 生 活 方 式 的广 泛 传 播 以 及 经济 逐 利意 识 的复苏 与 强 化 广 大 干 部 群众 的价 值标 准 行 为模 式 和 生 活 方式 均 发生 了 深刻 的变 化 并渐 趋 多元 化 差 异化 这必 然 对思 想 政治 教育 产 生深 远 的影 响 在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理念 方 式 方 法 未 有革 命 性 变革 的情 况 下 教 育 效果 不 佳 功 能 疲软 就成 为普 遍 性 的问 题 ( 一 ) 逐 利 意识 的过 度强 化 导 致 人 们价值观念 的异化 和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 目标 形 成 冲突 市 场 经济不 同于 计 划 经济 的最 直 接 的表 现是 企 业 和 个 人 作 为 市 场 行 为 的主 体 市场 主 体 的一 切行 为 和 目标 紧密 围绕 着 追 逐 利 润 经济 利 益 是 调 节 所 有 社 会 关 系 的 主 要 杠 杆 在 这 种 现实 前提 下 人 们 的一 系 列 价值观念 必 然发 生 变化 社 会 意识 愈加 复杂 新 的 思 潮 明流 暗 涌 在 这些 社会 意 识 和 社 会思 潮 中 有 很多 是 不符合 我 们 传统 价值 的要 求 的 由于 社 会 风 险 的客 观存 在 以 及其 不 确 定性 追 逐 利 润 的成 功 具 有 一定 的偶 然 性 这 使 人 的世 界 观发 生岐 变 虽 然 接受 唯 物 主 义 的教育 但 在 现实 中形成 了 唯 心 主 义 和 世 界观 因 为经 济 利 益 的现 实 性 越来 越 显 著 人们 追 求 它 的热 情 越 来 越高涨 这 时往 往 就 忽视 了 方 法 途径 的 道 德 条 件 这 为个 人 主 义 利 己 主 义 拜金 主义 的滋 生 和 泛 滥 提 供 了 可 能 的基础 从 而 丢 弃 了 奉 献 型 的人生 观 价值观 接受 了 享 乐 型 索 取型 的人 生观 价值观 ( 二 ) 社会 生 活 方 式 和 价值评 判 标准 的多 元 化 导 致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原 则 方 向 内容等遭 受 质 疑 在 市 场 经济体制 中 个 人 有着 从 来 没 有 过 的经济 自由 这 为 社 会生 活 的 自由和 多元 化 提 供 了 前提 条 件 但 从 另 一 面 来说 经济 自 由削弱 了 党和 政府 对社会 的控制 力 和 影 响 力 这就 使 党或 政 府 的意 志 的贯 彻 远 不如 计 划 经济 时代 顺 利 同 时 对 外开 放 的过 程 中 一 些剥 削 阶级 的腐 朽 思 想 和 生 活 方 式 的潜 人 和 传 播 也 在 侵蚀 人 们 的 思 想 观念 腐化 人 们 的生 活 方 式 一 些 人 向往 所谓 的普世 价值 和 腐 朽 的生 活 从 而 对 思 想 政 治教 育 所秉 承 的原 则 坚 持 的方 向 安排 的 内容 和 弘 扬 的精 神 难 以 产生 认 同和 共 鸣 甚 至抱 持 质 疑 和 抵触 的 态度 导 致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推进 和 落 实遭 遇 重重 障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全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公共课的组成部分之一,每位大学生必须获得这类课程的学分才能顺利毕业。

但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这类课程的时候,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大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积极性的原因有大学生的自身因素,也有教师的原因,也有教材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要改变大学生淡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就要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和学科建设,并对教材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原因;对策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

三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越来越高,教学方法也越来越灵活。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了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大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广泛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当代大学生中普遍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最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可以不用听课!”据调查显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的大学生仅占13.4%,有12%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影响甚微,另外有12.5%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权威部门从2008年到2012年四年间对每届28个专业的836名大二本科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的大学生人数呈每年递减趋势。

可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勤率低、上课不认真已成为全国各大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的棘手问题,使其很难发挥其对大学生应有的作用。

若改变这种现状,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问题原因探析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对策论文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对策论文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社会规范,对在校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使他们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活动。

由于思政教育本身具有复杂性,受各种内、外因的影响,因而在高校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本文结合当前高校现状,对现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是指一定的社会阶层或社会团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使人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国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以及政治观点、社会规范,对在校生开设思政理论课程以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政治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课程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同时学校针对学生特点开展的有形式、有内容的教育活动,也是目前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之一,这些不同于课程式的多样形式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而理论课程的形式依然是教育主渠道。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构架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由教育部规定,目前的高校本科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门必修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

包括了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以及一些其他教育。

其中世界观的教育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发展观三部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

2006.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杜淼肖红(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构成的要素入手,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等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及作用方式,提出了从构建良好校园环境入手,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2-192-02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何谓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就是指“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人们的相应需要,实现人们的相应目的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充分认定为前提的,它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其教育内容对人们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以及对人们思想意识判别、选择、理解力等诸方面所产生的强化作用。

这也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系统功能的发挥即有效性的确定,就系统本身而言,依赖于要素对于系统所具有的积极效能,即要素在推动该系统有效运作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属性。

因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既要注意观念的更新,又要注重内容和方法上的改革;既要激发被教育者内在需求与潜能,也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教育对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及其实践活动产生的积极情感活动表现为对教育内容所表达的教育目的的认同、接纳、强烈的追求、实践欲望。

所以我们可以形象的说,由“概念”到“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

在学生群体中可以看出,对于教育内容中所涉及到的普遍认可的社会规则、道德要求的接受能接受者中有部分只是停留在对这些内容知道甚至熟悉,在考试过程中也可以获得高分。

关于对思想政治课的意见和建议【三篇】

关于对思想政治课的意见和建议【三篇】

关于对思想政治课的意见和建议【三篇】建议,中文意思是向相关方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向相关方提出自己的意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思想政治课的意见和建议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有的问题1.重知识传授,轻学生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大学生通常处于18岁-25岁的年龄阶段,生理上已经成人,但很多学生心理上远不明朗。

在品德学识方面,他们虽然存有一定的理论和课堂教学,但明朗的道德情感和意志还没构成,这就同意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现在,一些思政教育者往往只是搞表面文章,搞出形式主义的东西,满足用户于课堂讲授,只轻学生科学知识传授,不回去真正深入细致学生的思想实际,没真正查清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无法找出学生品德构成的关键所在。

这就须要教师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介绍情况,掌控学生的思想变化的脉搏,存有针对性地学前。

2.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分特别强调自己的教育的主导性,保护自己的权威和自尊,而忽略学生主体性的促进作用,没认识到人的品德刻画既有连续性又存有阶段性。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品德构成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生一些代莱、甚至不幸的情况。

因此,如果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将针对品德构成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犯罪行为或忽然发生体悟、反省的时机,及时地实行多样的教育教学措施,搞好品德的转变工作。

3.重主观性评价,轻客观性评价教育者在思政教育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从本位主义启程,为了管好学生,利用行政管理手段,制订自学、生活和卫生等各种奖罚制度,建议学生无条件地遵从自己的教导,忽略了学生品德构成过程中各阶段的心理市场需求,以建议、教化替代学生品德教育,这种作法难引致学生在品德构成过程中发生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

例如,学生的道德价值价值观念可以具备显著的功利主义女性主义,犯罪行为常常以躲避惩罚或崇尚奖励为目的,并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处在低级状态。

探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社会治理I»探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宋頓(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级教育部门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着重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综合教育素质水平能力的同时,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紧跟新形势发展落实到位。

本文将重点围绕我国乃至全球发展形势不断变化背景下,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近年来,我国在教育事业方面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是教育薄弱环节。

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制定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发展方向。

因此,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析现存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存在的具体问题(一)高等院校对大学生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不够充实我国一直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主要是侧重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党的路线与基本方针1001-0475(2020)011-89-03政策,但在教授这些思想理论的同时,却忽略了将思想理论付诸实践行动的工作,丧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实用性,从而导致高等院校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逐渐与如今新形势下的发展变化呈现脱节的不良现象,并且根据对高等院校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际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思想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向高等院校大学生进行该方面的教学工作时,未能将如今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新形势下的发展变化很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课程中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的不够充实⑷。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 . 1 缺 乏 实践 活 动
大加强活动 内容 的丰富性,让暑期活动成为大学生在成长过 程 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课 , 这样大学生 的使命感、 责任感才能 得 到大 幅度 的提升 。大学生从实践中掌握 了专业知识,树立
了 正确 的世 界 观 、 人 生 观 和 价 值观 , 从而 提 高大 学 生 思 想政 治 教育。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前提,但 随着我 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在大 学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存在着缺少社会 实践 能力 , 除了文化知识的灌输 , 高校应同时 加 强 学 生 的社 会 实 践 能 力 ,让 学 生从 中领 悟 到 正 确 的责 任 感 和 使 命 感 。而 学 生 如 何 树 立起 正确 的人 生 观 、价 值 观 和 世 界 观 应 从 以下 几 个 问题 展开 分析 。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2 . 2注 重 以 人 为 本
在 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 实践 已经成为必不 可少 的环节 , 尤其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非常 明显的优势。 但 是, 由于社会存在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教育者在大学生思 想政 治教 育的方式中, 比较偏 向于理论知识上 的灌输, 忽视 了 大学生 的社会实践教育, 或是实践的教学 内容不够丰富, 导致 了当代 大学生 的实践能力不高 ,进一步影 响到大学生 的意志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罗 建 ( 武汉ຫໍສະໝຸດ 学 院摘湖北 ・ 武汉
4 3 0 2 1 2 )
要 当今 社会发展迅速 ,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着学生缺乏 实践 活动 、 教育者 忽视 以人为本 、 忽视
大 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 , 这导致 了当代 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开展缓慢, 严重影响学生心理 素质 的提高。 本文将从 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及探讨解决之法 , 以供各位 同行参考。 关健词 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 治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 : G 6 4 7 文献标识码 : A

普通高校视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普通高校视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普通高校视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思考1. 引言1.1 普通高校视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普通高校视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视障学生是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视障学生作为普通高校的一部分,他们在大学期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加强普通高校视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权益的保障,更是促进学校教育公平和多样化的需要。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视障人士在各行各业都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普通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也逐渐接纳了视障大学生。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普通高校对视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完善,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视障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需求和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普通高校视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有助于帮助教育部门和学校了解视障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通过对普通高校视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策略的研究,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深入研究普通高校视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解决方案,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整个社会的包容性和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2000字】2. 正文2.1 普通高校视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普通高校视障大学生是指那些在视力上存在缺陷或完全失明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在思想政治方面,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需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培养。

目前普通高校对视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普通高校对视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很多学校缺乏针对这部分学生的专门课程或活动。

视障学生往往需要面对来自外界的歧视和不理解,这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进行引导和帮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与应对策略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与应对策略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与应对策略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很多原因,包括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个人自身因素等等,很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接受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障碍。

首先,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背景和家庭环境有些大的因素。

很多大学生在家中没有接受到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在家庭中存在着负面的言语和行为来影响他们的思想。

其次,教育机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创新。

大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无非就是一些传统的理论、口号和道德规范。

这种机械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从而难以让他们接受。

第三,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往往处在一个价值观多元化、信息碎片化、快节奏、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这个社会环境让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爱好、个人能力和个人价值,而忽视了思想政治的重要性。

然而,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我们也可以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教育机构应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以吸引学生参与互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大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考方式,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认同和对国家战略的认识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后,大学校园应该营造一种团结友爱、宽容包容、和谐互助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交流环境,以充分展现大学生的全面素养和良好人格品质,激发出大学生的团结向心心,共同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障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对应的应对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大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善和提高,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意识、文化意识和道德意识,推动大学生良好的人文和精神价值的培养。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2 政 治信念 模 糊 .
2 两课 教 材 陈旧,教 学方 式单一 .
纵 观当前高校的两课教材 ,内容 陈旧,实效性不 强,再 由
大学生们都坚信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对党和 国家 的前途命 于一些两课的教师教 法单一,空洞的说教,造 成抽象 的理论远 运充满信心,但对政 治理念 的追求只停 留在表 面,不从深层次 远多于对 实践 的具体指导。虽然现在 加强 了对高校两课的要求 , 上把握政 治理论 的内涵 ,政治理 论水平不高 ,缺乏一定的政治 每一 年都要对 两课教师进 行培训,也要求他们集体备课,但有 鉴别力,政治信仰迷茫 ,理想信念模糊 。
很 多高校的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不够 深入 ,未能做 到因材施
而较少顾 及他 人、集体 和社会,因而往往 出现一些扭 曲的价值 教,还只停留在政 治理论课 、思想 品德课 、班 会课等灌输式教 取 向,很多学生还 意识 不到 自己的不足,反 而会找出各 种各样 育上 ,只 由老师 或辅导员在课 堂 上全 体讲解一 些系统 的要求 ,
的原 因和理由为 自己开脱 辩解。 有些学生进了大学就迷失了自己, 或是对 班级 现象做一 些笼统 的分析,只注 意 了教育 这个 过程 ,
所以现在大学校 园学生谈恋 爱现象、在外租房现象 、高消费现 至于学生是否接受或接受到什么程度 ,则不加以分析。 象越来越普 遍,而追星族、泡吧族 队伍不断壮大。
】部 分大学生人 生价 值 取 向扭 曲 .
害怕毕业 ,不敢就业 ,不愿就 业。 二 ,高校思想 政治教 育工作上存在 的问题
】 思 想政 治教育工作 不 够深 入 .
家庭 社会 环境 及 生活成长 阅历让 现在 的大学 生无 论在 哪

方 面都 积极务实地追 求自我 完善和发展 ,一切 以自我为 中心,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原因分析积极、健康、向上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隐患令人担忧。

囿于篇幅,文章仅就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产生的原因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抛砖引玉。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之所以呈现诸多特征,这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

既有个体生理、心理等主观、内在原因息息相关,又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客观、外在原因紧密相连;既是当代大学生以往思想发展水平和思想素养在日常行为中的直接投射,又是他们所受家庭道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的集中反映。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研究,就必须探讨影响其思想行为的原因,以便对学生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适。

一、认知态度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支配作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习惯所谓认知是指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

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出生和教养的不同,所受的教育与生活经历不同,形成的思想与信念也就不同。

认知态度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支配作用。

只有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有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只有在认知了行为准则之后,才能为自己确立起思想行为的正确方向,才能在实际的思想行为中找到依据和标准。

正确的认知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选择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思想行为处于较高层次;反之,错误或模糊的认知则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值得肯定的是,在良好的道德认知支配下,大多数大学生接受或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或道德观,如爱国、勤奋、节俭、诚信、爱心等优秀道德品质,表现出了较高的文明素养,比较注意自身的文明形象,养成了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二、意志状态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具有约束作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质量所谓意志是指人们在为一定行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也是构成个人思想品质的要素。

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产生“阻抗”的原因分析及消除之道

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产生“阻抗”的原因分析及消除之道

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产生“阻抗”的原因分析及消
除之道
杨丽坤
【期刊名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文章主要基于教学实践,从教育传播的角度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在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阻抗”的原因,提出了畅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渠道的对策,这样以真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杨丽坤
【作者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辽宁大连11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找准接受“阻抗”畅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渠道
2.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机制构建
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接受主体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5.找准接受“阻抗”畅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渠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J our nal of H ar b i n V!!!!i!!!!鱼!!!!!!!!!!!!!!g!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析龙培林(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6)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使接受产生障碍。

只有提高接受主体的主体意识,重视接受主体的需要;转变教育者观念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把握接受者的接受心理;选择合理的内容;讲究传播技,芎;优化接受环境等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4—0096一02“接受”是指对某种事物、精神的采纳,不拒绝。

作为名词,表示一种状态或结果;作为动词,则理解为一种关系和过程。

接受系统主要由接受的主体、客体、环境、中介构成。

“接受障碍”则指接受主体对所接受信息的阻碍或排斥。

张耀灿、郑永延提出:“思想矽治教育接受是特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通过接受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吸收、选择、整合、内化以及外化为行为的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接受的结果是形成人的内化的精神和外化的行为。

”…据此,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是指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活动的内容、形式等兴趣不高或排斥,导致大学生对传授的内容不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存在着隐性或显性的阻滞,使接受活动缓慢,甚至停止,以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各种因素综合交错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接受障碍。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产生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觉悟、法律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接受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受到了阻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缺乏主体意识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缺乏主体意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接受者不是出于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的接受,而是被动接受教育者传递的信息,缺乏积极主动、自觉的参与态度。

具体表现在,第一,绝对服从的“接收器”。

对于教育者传递的信息,不加思考的全盘接受,缺乏对需要的客观认识和对信息的【收稿日期12013—06—20【作者简介】龙培韦|《1988一),女,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在读。

自主性。

其次,存在“随大流”现象。

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的接受者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在立场、观点、行为上跟随大众的现象。

再者,存在逆反排斥心理。

一些接受者为了追求个性自由,专与师道逆向而行,出现倦怠、抵触、反感等不良情绪和态度,使接受者不愿信、不接受。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影响力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者影响力,是指在施教与受教过程中,教育者采用某种方式,改变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平日里,常听到不少学生说喜欢某一科目,其原因很可能不是因为科目本身的吸引力有多大,更多的是科任教师对学生有吸引力。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影响力并不亚于内容和方式所具有的魅力。

不可否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在学历、自身素质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仍有部分教育者在人格魅力、学术魅力方面有所欠缺,在传道授业过程中,做不到言传身教和表里如一,使之威信全无,学生很难对其传递的教育信息给予接受。

(三)接受的内容枯燥单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接受者的需求结合时才会焕发出其生机和活力。

但现在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更新能力欠缺,使其内容过空过泛,不接地气,缺乏现实感、新颖性、针对性。

对世界、国家、社会问题夸夸其谈,对现实生活关注较少。

过分强调价值认同、整齐划一,忽视接受者的感受和质疑。

缺乏实践性,纸上谈兵者居多。

使大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又迫于学分压力,只能应付了事。

(四)教育方式无新意当今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以思想理论课为主,以在教室里单向传输、说教为主,一贯的“说教”作风,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关注堕垄鎏墼些垫查兰堕堂堡!!!!!笙兰塑!!!!!!!!!坚!生!!∑!!!!!!!!!垒!!!!!!!!!璺!!!!g!97接受对象的情感沟通,确实是让处在个性张扬时期的大学生受到束缚。

虽然现在的高校在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但因有些教育者不能驾驭,本想借此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使课堂丰富,却事倍功半,反倒影响了学生接受的效果。

(五)接受环境复杂多变处于全面转型的中国,给当前高校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带来很大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的变化加上互联网营造的一个开放而控制力较弱的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形态各异、良莠不齐,使大学生在无形当中陷进一个思想大熔炉中,极大的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动摇了对主导价值观的认同、模糊了价值判断,影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流思想的接受。

二、消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对策面对上述问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提高接受者的主体意识,重视接受者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单方面把教育者或接受者独立出来作为主体都是片面的。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接受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接受者必须树立起主体的观念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脱离了接受者的积极主动的接受,只能是“杨白劳”。

对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留给接受者更多的时间展示自己的观点、疑惑;也可进行情景教育,让接受者在情景中产生认同,以便吸收接纳。

同时,接受者必须树立责任意识、全局意识。

积极能动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其次,重视接受主体的需要。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推动行为的产生,需要是行为的原动力。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关注接受者的需要。

在高校中,要想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有效的落实,就该立足大学生的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让大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现实性,以减少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障碍。

(二)转变教育者观念,并提高其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观念和自身的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重要方面,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对教育者进行评价主要看三方面:知识及其正确性、可靠和诚实度、意图。

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者影响力不足的现状,必须不断使教育者的观念转变,提高其自身素质。

因为接受者如果觉得教育者的学识渊博、正确可靠、意图明确公正,那么接受者就会认同教育者传递的信息,并乐于接受。

首先,树立接受者也是教育主体的意识,改变以往单纯的“说教、灌输”的教育方法,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学生,充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内外体现接受者的主体性,让接受者在参与中体会感受,在感受中辨别批判,在质疑中认同,在认同中接受。

其次,教育者要不断的“充电”。

通过与学生交谈、同事交流、前辈指导等来总结不足、调整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交往技术。

可以通过网络自学或参加各种培i J H、调研等来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理论魅力,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完整、人格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三)把握接受者的接受心理,提高教育针对性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会使大学生呈现不同的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定势心理、逆反心理等。

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心理,首先,要求教育者必须根据接受者细微的心理、情绪变化,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方式甚至是时间地点的改变。

其次,应注意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思想情感,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鼓励为主、批判为辅,引导学生多参加积极健康的课余活动。

再次,心理辅导、咨询的开展和完善是必须的。

以此把握接受者的心理,培养接受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强烈认同感、浓厚的情感、不懈的意志、崇高的信仰,以减少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障碍。

(四)深化内容的接受度,增强教育生命力由于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判断选择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形式上要丰富多彩,在内容上也得具有科学性、现实性、超越性。

只有科学的知识才能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人、有强大的力量说服人、以其真理性来指导人。

只有与现实联系的知识,才使人便于认同,易于理解接受。

只有新颖性的知识,才使人不觉得枯燥,让人乐学爱学。

只有不断超越的知识,才能让人不断的进步、提高。

通过选择合理、合适的内容让接受者接受,才能提高教育的生命力。

(五)讲究传播技巧,促进知行转化改变课堂中“满堂灌”“说教”的形式,采取分组讨论、角色转换、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只限于教室这个范围,可延伸到教室之外,如升国旗、入党仪式、纪念日等,也可到社会上进行实践活动,如敬老院义务服务、参观博物馆、支教支农暑期实践等,改变传统的传播技巧,在活动中推进学生知行转化。

(六)优化接受环境。

形成教育合力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风气、正确的舆论环境、有效的宣传和可行的规章制度是必须的。

对于网路盛行的时代,虚拟环境的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可建设红色网站、论坛、贴吧等,传播主流思想,执行严厉的网络监管措施,净化网络环境。

在学校中,应树立良好的校风校貌,净化心灵。

多开展有益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生活。

在家庭里,父母应该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

社会、学校、家庭并非“孤军奋战”,应充分发挥三者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消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提高接受效果,并非朝夕之事。

只有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可行的措施,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6.(责任编辑:杨晓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