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相关的微生物检验活动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微生物检验的全过程;
3.2 QC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本规程的有效实施。
4. 操作规程
4.1 微生物检验玻璃器皿吸管的洗涤
4.1.1 一般的玻璃器皿(例如培养皿、试管、三角瓶等),可用毛刷及洗涤剂洗去灰尘、油垢,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充分冲洗,直至玻璃器皿内壁均匀分布一层薄的水膜,即器壁既不挂水珠也无条纹,即洗涤达到标准。
4.1.2 玻璃器皿内有污迹不能洗净时,可浸泡于洗液中,待器皿中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取出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备用。
4.1.3 新购的玻璃器皿先用2%盐酸浸泡,再用用自来水、蒸馏水充分冲洗。
4.2 器皿的包扎
4.2.1 试管:塞上胶塞,然后用牛皮纸或报纸把试管头包扎起来。做发酵试验时,将试管头塞上专用的耐高温PVC试管帽。
4.2.2 三角瓶、抽滤瓶:将三角瓶(抽滤瓶)口塞上胶塞,然后用牛皮纸把塞头部包起来。
4.2.3 吸管:将耐高温的移液枪头装盒,用用牛皮纸或报纸包裹。
4.2.4 平皿:10个为一组,用牛皮纸包裹。
4.3消毒和灭菌:
4.3.1 化学灭菌:此法适用于微生物操作过程中不能加热、紫外线的地方。如人手等。
(1)用75%的乙醇溶液或0.1%新洁尔灭擦拭或浸泡。
(2)一般用1~2%的甲醛液浸泡软管和用具。
(3)一般成品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25~32% 。使用时配成有效成份的2%溶液洒在地面或容器内,(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放置10~15min后冲洗即可。
(4)氯灭菌剂的能力以有效氯表示,将氯水配制成50~100PPm 的有效氯溶液,可用于浸泡,冲洗和表面杀菌。但氯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4.3.2 物理灭菌:
4.3.2.1 干热灭菌:适用于干燥的玻璃器皿(吸管、平皿等)、金属器具(镊子等)、固体试液、液状石蜡等。灭菌条件一般选用在160℃干热空气灭菌2h。
(1)器具用牛皮纸或灭菌袋包(装)扎,放入金属容器内。
(2)器具在干燥箱加热前放入,每个器具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使热
空气能畅通。
(3)关闭箱门接通电源,打开通气孔,使箱内湿空气能逸出,至箱内温度达到100℃时关闭。(4)加热至160℃,保持2小时。
(5)切断电源,冷却至60℃时,打开箱门,取出灭菌器具,并打开箱顶通气口。
注:灭菌时必须注意温度不能超过180℃,以免使棉花、报纸烘焦;灭菌时不得打开箱门;干燥箱未冷却时,不要取出里面器具,防止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玻璃器具爆炸
璃器具爆炸。
4.3.2.2 湿热灭菌:适用于容器、培养基、无菌衣、胶塞以及其他遇高温和潮湿不发生变化或损伤的物品。详见《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1)装入培养基的瓶用胶塞盖上,再用牛皮纸包扎。
(2)瓶中的培养液不要超过1L,否则灭菌不彻底。
(3)容器的上部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一般不超过装量的2/3),以便产生气泡。
(4)器具用牛皮纸包裹。
(5)器具的组合和包裹应允许灭菌蒸汽接触所用物品。
(6)各类器具装入灭菌器时,相互间要留有空隙以使蒸汽自由流动。
4.4 无菌操作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4.4.1 微生物室应定期按《微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程》清洁。
4.4.2 微生物室使用前,应先打开紫外灯灭菌20~30min。
4.4.3 微生物室应备有专用剪刀、镊子、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应灭菌消毒。
4.4.4 微生物室应备有75%酒精棉球;新洁尔灭消毒液内浸纱布数块,备用。
4.4.5 进入微生物,换专用鞋,穿好洁净服,离室时脱去洁净服和专用鞋,洁净服和专用鞋只准在微生物室内使用,不准穿到其它地方去,并定期洗换和消毒灭菌。
4.4.6 样品检验前应在原始记录本上记录名称、批号等内容,并在所用平皿或试管上详细记录样品序号、检验日期等内容。
4.4.7 无菌操作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手。
4.4.8 操作要正确迅速,所用的器皿均应是经过严格灭菌的器皿。
4.4.9 检验完毕,立即清理工作台,弃去不需要物品,打开紫外灯灭菌20~30min。
4.5 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溶液的配制、使用与储存
配制方法参见培养基说明书或检验标准项下规定配制。
4.5.1 水:电导率在25℃时不超过25μs/cm,除非另有规定要求。
4.5.2 称重和溶解:
保存培养基的时间需视培养基中水份蒸发的程度及有无污染而定,已制备好的培养基要保存于冰箱中。在冰箱中存放的培养基在使用前要先置于室温30min,使其与室温一致再使用,因为气体的溶解度可因温度上升而降低,特别是乳糖胆盐发酵管内的倒管会因温度上升而出现气泡,这一点必须注意。
4.5.3 pH 的测定和调整:
用pH计测pH,必要时在灭菌前进行调整,除特殊说明外,培养基灭菌后冷却至25℃时,pH应在标准pH±0.2范围内。一般使用浓度约为40g/L(约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浓度约为36.5 g/L(约1mol/L)的盐酸溶液调整培养基的pH。
4.5.4 分装:将配好的培养基分装到适当的容器中,容器的体积应比培养基体积最少大20%。
4.5.6 培养基的使用:
经过高压的培养基应尽量减少重新加热时间,融化后避免过度加热。融化后应短暂置于室温中(如2 min)以避免玻璃瓶破碎。
融化后的培养基放入47℃~50℃的恒温水浴锅中冷却保温,且应尽快使用,放置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 h。未用完的培养基不能重新凝固留待下次使用。敏感的培养基尤应注意,融化后保温时间应尽量缩短,如有特定要求可参考指定的标准。
4.5.7平板的制备和储存
倾注融化的培养基到平皿中,使之在平皿中形成厚度至少为3 mm(直径90 mm的平皿,通常要加入18 mL~20 mL琼脂培养基)。将平皿盖好皿盖后放到水平平面使琼脂冷却凝固。如果平板需储存,或者培养时间超过48h或培养温度高于40℃,则需要倾注更多的培养基。凝固后的培养基应立即使用或存放于暗处和(或)5℃±3℃冰箱的密封袋中,以防止培养基成分的改变。在平板底部或侧边做好标记,标记的内容包括名称、制备日期和(或)有效期。也可使用适宜的培养基编码系统进行标记。
将倒好的平板放在密封的袋子中冷藏保存可延长储存期限。为了避免冷凝水的产生,平板应冷却后再装入袋中。储存前不要对培养基表面进行干燥处理。
对于采用表面接种形式培养的固体培养基,应先对琼脂表面进行干燥:揭开平皿盖,将平板倒扣于烘箱或培养箱中(温度设为25℃~50℃);或放在有对流的无菌净化台中,直到培养基表面的水滴消失为止。注意不要过度干燥。商品化的平板琼脂培养基应按照厂商提供的说明使用。
4.6 检验方法
做样前,将灭菌好的吸管、培养皿等放入操作台上,操作台、微生物室紫外线灭菌30min,然后关紫外线灭菌灯,开启净风循环30min后开始做样。
详见附录各检测方法
附录1 菌落总数测定
附录2 霉菌和酵母计数
附录3 大肠菌群计数
附录4 大肠埃希氏菌计数
附录5 沙门氏菌检验
附录6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