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鸦片战争
年 级 高一 学 科 历史版 本通用版课程标题 鸦片战争 编稿老师 张超一校 林卉 二校 黄楠 审核 王彩霞一、考点突破:考纲要求学习目标考情瞭望鸦片战争1. 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两次鸦片战争在高考考查中稳中求活:* 从世界背景入手考查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阶段性特征; * 加强与现实的结合,比较清政府的被迫开放与新中国的对外开放;*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性质、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相同点,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 识记《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3. 认清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4.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 1. 虎门销烟 2. 两次鸦片战争3. 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 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和影响一、知识脉络图(一)鸦片战争随堂练习: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 “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 “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思路导航: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英国侵华的借口是虎门销烟,因此B项错误;在此次战争中英国几乎没有损失,反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因此C错误;此次战争对于英国来说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因此D错误。
答案:A(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难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1. 背景:(1)根本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苏联和东欧经济陷入困境。
(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引起思想混乱,加剧了局势动荡。
①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②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实行多党制。
③对外政策: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2. 过程:(1)东欧剧变:1989年至1991年,东欧各国局势发生大动荡,实质是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表现:①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统一。
②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组织相继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思考:为什么德国能够再度统一?历史上德国有过两次统一,其原因有何共同之处?对我们的统一大业有何启示?(2)苏联解体:表现:①1991年,“八一九事件”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②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签署文件,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
3.实质:苏东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4. 影响:(1)使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东扩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3)使社会主义力量受到重大挫折;同时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如中国)也从挫折中吸取了教训,正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思路导航: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官营手工业概念的掌握情况, 从皇帝任命可知江宁织造 局是官营手工业,联系所学官营手工业特征的知识,确定选择 C,其他选项显然不符合官营 手工业的特征。 答案:C 例题 3 《吕氏春秋· 孟冬纪》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 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你认为材料反映的最有可能是( A. 官营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 D. 工场手工业
年
级
高一
学
科
历史
版
本
通用版
课程标题 编稿老师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张金平 一校 黄楠 二校 林卉 审核 樊金玲
一、考点突破
考纲要求 古代中国手工业 的发展 学习目标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的原因 考情瞭望 主要围绕古代中国手工业 各个时期的成就方面的史实考 查较多,古代中国手工业各种 形态的特点和地位问题可能是 今后命题的方向。
商朝——青铜器冶炼 汉武帝时——盐铁官营 西汉长安——东西织室 清朝南京——江宁织造
战国邯郸——郭纵冶铁致富 元民间织锦能手——黄道婆 明朝中叶后——使用楼花机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3
(三)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特征 时间 地点 种类 方式 技术 地位 历史悠久 重心南移 部门众多 多种经营 技术先进 享誉世界 表现 夏、商、西周“工商食官” 瓷都景德镇、江宁织造局、资本主义萌芽 冶金、纺织、制瓷为主 官营、私营、家庭并存 炒钢技术、水力鼓风、灌钢法、提花技术 丝绸之路、瓷器大国之称、 《群神宴》 (画)
【注意】论从史出 1. 认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学习任务。 2. 从时间、地点、门类、经营方式、技术水平和历史地位等方面来认识其发展特征。 3. 确定角度 → 回想史实 → 抽象结论,是回答历史特征问题的基本思路。 (四)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问题——对比分析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后的发展 环境 中国 经济结构 经济政策 对外政策 思想文化 其他方面 自然经济占主导 稳定性和保守性 重农抑商政策——抑制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人民对外贸易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以及理学,束缚人民思想 地租很重,地主用资金买田置地 欧洲 商品经济发达 开放性和进取性 重商主义政策——促进 海外殖民扩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解放人民思想 价格革命,地主土地收入减少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过程。
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影响。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从战国到两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根据司马迁的划分,汉代全国经济可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1. 山东、山西:
地位:经济实力强,长期处于全国的经济重心地位。
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政治中心的影响,人口稠密。
2. 江南:
地位:人口稀少,生产技术的落后,经济实力与黄河流域相差较大。
原因:江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
3. 龙门碣石以北:
地位:属于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与黄河流域相差较大。
原因:土地比较贫瘠,气候十分寒冷,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合农业生产。
【提示】
古时的山东、山西和江南的地理概念
古代山东、山西是以崤山为界,以东称山东,又叫中原,包括了今天的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以及晋南、苏北、皖东的部分地区;崤山以西则是山西,以关中为主,后来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
“江南”古称扬子江(即长江)及上至九江的长江以南地区,即鄱阳湖以东、下游长江以南地区。
现在通常所指的江南,是以南京至苏州一带为核心,包括长江以南安徽、江西、浙江的部分地区,即江苏南部和浙北、皖南、赣北地区。
因此,古代山东、山西、江南的地理概念与今天的差异很大。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 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农业发展的条件被破坏,人民无法生存而被迫进行转移。
2. 概况:
(1)第一次高潮。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夏商与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考点突破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近几年高考的学科热点内容,备考时重点关注以下角度:1. 知识角度:亲疏远近、家国一体、忠孝观念以及嫡长子继承制的表现等;分封制的对象、内容、影响以及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辩证关系。
2. 史观角度:由于宗法制和分封制与社会生活结合的紧密性,命题专家便可从真切的社会遗存或民间的史料着手,渗透对社会史观的考查。
3. 史料角度:对宗法制的考查可能会设置新颖史料,考查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关注现实的情感价值观,其史料主要表现在祭祖类上,如家谱、家族牌匾等等。
4. 热点角度:宗法制显著的血缘宗法色彩容易唤起人们追念先祖、心向团圆的情感,有利于家庭的亲睦与社会的和谐,同时对于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有深远意义。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 夏:确立王位世袭制【易错警示】王位世袭制虽然用“家天下”取代“公天下”,但这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所以王位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
2. 商(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2)制度特点①商朝是神权色彩浓厚的王朝;②商王掌握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二、封邦建国——西周的分封制1. 主要内容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同姓亲族、功臣、姻亲以及殷商降族等,通过分封土地、人口等,建立起一系列封国。
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还要经常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2. 主要特点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周王亲族占据富庶及战略要地。
③权利与义务:以土地和人民为纽带,形成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④层层封授: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层层分封的严格等级序列。
3. 评价①进步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西周的疆域。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历程和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的含义:指欧洲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亦称产业革命。
它既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9世纪中期。
二、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 前提:17世纪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
2. 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圈地运动、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政府保护私人产权,鼓励创造发明。
④市场——圈地运动推动了国内市场的扩大;“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
⑤资源——英国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殖民地也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⑥科学——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⑦社会——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
三、工业革命的进程:1. 工业革命开始——棉纺织业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733年,织工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加快了织布的速度,引起该行业技术发明的连锁反应。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问世,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2. 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蒸汽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 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4. 工业革命的拓展——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了近半个世纪以后,开始向欧美大陆扩展。
在各国随后的工业革命中,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随堂练习】“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一、考点突破高考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考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将分封制与郡县制比较,认识两者的异同,归纳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即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是中央集权制的影响:高考一般从积极方面进行考查,要求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对政局稳定和国家统一的积极意义。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皇帝制和“始皇帝”的来历;中央官制;郡县制的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难点:理解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对这一体系的把握及对其影响的理解是难点。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 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的原则被破坏,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被削弱,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2)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变法的结果是逐渐废除奴隶制,建立封建制度。
2. 秦国的强大及统一(1)统一的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各民族(或部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各国的变法使中央集权趋势明显加强,这些因素为完成统一奠定了社会基础;长期的战乱使广大人民饱受苦难,结束战乱,完成统一是人民的迫切愿望。
实现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秦国国力迅速发展,逐步具备了统一全国的实力;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重用人才,措施得当是统一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2)统一的概况秦国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始皇帝”和三公九卿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权力的高度集中,皇权至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演变。
难点:理解交通和通讯变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近代交通的变化1. 铁路的发展(1)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是英国人。
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中国允许,建造了第一条从上海到吴淞的客运铁路。
(2)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的铁路开通。
(3)1888年,总长2000米的宫廷专用铁路建成。
(4)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
(5)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约4800千米,但其中90%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民国以后,虽然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是由于政局动荡、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进入正轨。
【核心归纳】(1)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①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②资金和技术的缺乏。
③受封建传统迷信的影响。
④外国列强的阻扰和侵略。
(2)中国近代铁路交通发展演变的特点:①从时间上看,开始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
②从发展水平看,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同时由于顽固势力阻扰、政治腐败、政局动荡、经济落后,总体发展缓慢。
③从地域看,近代铁路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铁路布局不均衡、不合理。
④从形式看,铁路、水运、航空都获得一定的发展,各种新旧交通工具同时并存。
⑤从作用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 水运与航空的发展(1)水运: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1872年,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
(2)航空: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于1918年。
当时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先后拟订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文学
【考点精讲】文学的概念: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一、浪漫主义文学1. 时间: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2. 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特别是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2)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3. 特点(1)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2)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4. 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2)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3)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5.实例分析(1)作品雨果——《巴黎圣母院》(2)简介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洛德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神父克洛德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美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爱斯美拉达,途中被骑兵上尉队长弗比斯所救,爱斯美拉达因而爱上了弗比斯。
但弗比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洛德刺杀,他没有死。
并嫁祸于爱斯美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西莫多将爱斯美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爱斯美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大战,爱斯美拉达被由克洛德带领的军队绞杀在广场上,卡西莫多愤然将克洛德从教堂顶楼推出而摔落地上,最后卡西莫多抚摸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殉情。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国企改革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与影响。
难点: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1. 改革的必要性: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虽在建国初期起过积极作用,但其弊端仍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4.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突破口)1. 背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决定进行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长期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农业生产发展。
3.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1)经营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试点: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首创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村民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粮食生产获得了大丰收。
②推广: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仍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但是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变为按劳分配。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种企业。
发展乡镇企业是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4.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1)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英国的制度创新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和影响。
难点:内阁制中君主、首相、内阁、议会之间的关系;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1. 背景(1)历史渊源:13世纪初,英国颁布《大宪章》以限制王权,并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阶级基础: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壮大。
(4)政治前提: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
“光荣革命”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旧贵族所达成的政治妥协。
它废除了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 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3. 影响(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2)“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注意:英国中世纪的封建专制与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是有区别的,中国是绝对的君主专制,皇权超越一切权力;而英国在中世纪时,王权就受到封建贵族的挑战,如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就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 形成过程:“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2. 内容(1)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即成为执政党,党的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
(2)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和目的、福利国家制度。
难点:
分析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知识脉络图】
知识点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要点精讲】
1.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效,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不再是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结合起来,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调节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这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滞涨现象的出现和混合经济
1)70年代初的“滞胀”现象
表现:生产相对过剩且停滞;失业严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外贸增长趋缓。
特点: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原因:
(1)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力下降,出现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2)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
(直接原因)
2)混合经济:
表现:应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典例精析】
例题1(济南模拟)“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
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
”这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A.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B. 借鉴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历程和特征。
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特点、本质与意义。
一、背景:1. 必要性(1)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2)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对一些问题产生了不正确认识,甚至出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
二是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改革走入了瓶颈状态,必须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 可能性(1)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
(2)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二、历程:1. 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发展:1993年,全国人大第一次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
3. 创新: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进一步创新。
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初步建立: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1.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
2.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 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四、意义:解放了中国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
难点:全面理解古罗马法发展过程及影响。
一、古罗马的政制:从共和国到帝国1. 君主制:罗马建城之初实行君主制。
2. 贵族共和制(1)建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组成机构: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以及平民保民官。
3. 元首制(1)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2)实质:(仍披着共和的外衣)君主专制。
4. 君主专制:戴克里先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的形成过程1. 罗马法的最初形式:《十二铜表法》 (1)背景①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法律的制定。
②平民长期斗争的努力,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
③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法,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
(3)评价①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②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③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它对罗马早期习惯法作了总结,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后世漫长的岁月中,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4)发展:阿奎利亚法时间:公元前286年,针对公民财产受到侵犯等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赔偿条款。
地位: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
2.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的完备(1)背景:①历代制定的法律规模庞大,内容驳杂,使用不便。
②查士丁尼有感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积极改革内政。
(2)时间:公元6世纪。
(3)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四部法典。
统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4)影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节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核心归纳】在形式上,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在适用范围上,罗马法的适用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经历了公民法(市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历程。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新航路的开辟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一、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东方的诱惑”
1.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根本原因)
(2)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地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去“寻金”。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导致商业竞争十分激烈。
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4)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去传播天主教。
2.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主观条件:
①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②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尤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2)客观条件:
①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②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③地理知识:当时的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二、海上探险活动的活跃(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 向东航行
(1)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终于到达了印度。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年级 高一 学 科 历史版 本通用版课程标题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编稿老师 张超一校林卉二校黄楠审核王彩霞一、考点突破:考纲要求学习目标考情瞭望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1. 掌握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史实,即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等。
本讲内容近年在多个地区的多套试卷中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从命题角度看,本讲内容的命题将会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命题多会运用新情境、新材料设计考查问题。
从内容看,主要考查考生对列强侵华中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背景、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理解。
2. 理解《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所带来的危害。
3. 掌握义和团运动的相关史实,认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4. 注意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甲午中日战争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4. 中国爱国军民的斗争 难点:1. 列强侵华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一、知识脉络图(一)甲午中日战争随堂练习:伊藤博文把自己作的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拿给前去和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其对出下联时,李鸿章思考良久终于勉强对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下联充分反映出()A. 清王朝整体的软弱导致被迫签约B. 清政府根本不把日本放在眼里C. 李鸿章接受了“玉帛相将”的封号D. 李鸿章炫耀自己有帝王度量。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辛亥革命
年
级 高一 学 科 历史
版 本
通用版
课程标题 辛亥革命 编稿老师 张超
一校 林卉 二校 黄楠 审核 王彩霞
一、考点突破:
考纲要求
学习目标
考情瞭望
辛亥革命
1. 知道辛亥革命有广义、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理解一般指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从命题角度看,因为涉及史实较多,对本部分内容多考查历史的关键点或与现实有密切联系的史实。
从考查题型上看,多以选择题形
式考查,偶有非选择题。
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考查辛亥革命在中国民主政治史上的地位。
2. 掌握革命党的建立、武装起义、思想宣传、武昌起义等史实。
3. 通过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意义,认识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 中华民国建立;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难点:评价辛亥革命
一、知识脉络图
(一)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雅典民主制度的背景、特点、体现及评价。
难点: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体现。
一、从君主制到民主制1. 贵族制取代君主制古希腊进入文明社会之初,同很多国家一样实行君主制。
但在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各邦贵族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贵族制与君主制不同,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于是君主制时期的终身制和世袭制变为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这就为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2. 民主制度的确立(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①背景: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使改革成为唯一的出路。
②内容: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 注意:废除债务奴隶制,不等于废除奴隶制。
b.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产生,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c.确立新选举法,特别是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公职的做法,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公民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打破了贵族制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有利于工商业者地位的提高。
③意义:梭伦的民主改革是伟大的历史创举,奠定了古代世界的新政体——民主政体的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9年)①内容:陶片放逐法。
公民大会有权终止任何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的政治生涯,这就把以富人为主的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
②意义:通过进一步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小结: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伯利克里改革——黄金时代。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1. 基本特征: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2. 体现: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机关。
(1)公民大会①性质、职权: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甚至个人小事。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1954年宪法颁布的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异同。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1)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基本胜利。
(2)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3)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政治、思想、理论的准备。
2. 新政协会议的召开(1949.9,北平) (1)参加人员:具有广泛代表性。
(2)任务:筹建新中国。
(3)主要内容: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
②规定国家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③会议决定改称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4)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重要准备,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易错提醒】《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和地位《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在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但它具有的是新民主主义宪法性质而非社会主义宪法性质。
3.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 新中国诞生的意义:(1)国内: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2)国际: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使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易错提醒】政协职能的转变建国初期,由于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难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一、服饰的变革
1. 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
(2)晚清政府对传统军服等进行改革。
(3)民国时期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
2. 特点:长袍马褂和西服革履并行不悖,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3. 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4. 影响:
(1)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审美、经济能力选择和设计自己喜爱的服饰。
(2)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旗袍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注意:旗袍始于清代,清初设立“八旗”制度,八旗所属臣民的妇女习惯穿长袍,是满族妇女的土著服装,故此而得名。
今天我们所见的旗袍,是汉族女子在穿着中吸收了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
中山装是革命家孙中山吸取了中式服装和西装的优点而创制的一种服装。
孙中山阐述该服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二、“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1. 晚清民国初的“断发”风潮
(1)早在同治、光绪年间,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纷纷改装去辫。
(2)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
(3)辛亥革命前,已经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
(4)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剪辫通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特点:辫子具有鲜明的政治象征和政治色彩。
2. 不缠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