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中的“入世”精神

合集下载

饮酒其五译文

饮酒其五译文

饮酒其五译文《饮酒·其五》译文:将房屋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却没有世俗的交往烦扰。

问您是怎么做到的,内心远离了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在傍晚时分尤其美好,飞鸟也在这时结伴而归。

这里面有真正的意义,但想要辨识却难以言表。

《饮酒·其五》原文: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这首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

这四句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造出了像童话般的优美意境。

结庐在人境二句,把诗人与尘俗的距离一笔推远,这种距离即空间距离,老庄认为“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庄子·齐物论》),才能使精神获得自由。

而诗人却带有相当多的儒家成分,儒家的人世精神积极入世,显然与老庄消极出世不同。

在下一句里儒家这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又进一步被强化了。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两个设问句都以拟人化的手法见奇,通过设问的方式来强调自身的高远的心灵世界与行为方式,从而形象生动地塑造出一个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

爱喝酒的人一般为逃避现实、自我麻醉、消极处世、孤芳自赏、玩世不恭和自由自在的表现,本篇的主旨为忘世,接下来的几句便处处围绕“忘世”展开。

“采菊东篱下”是动作行为,“悠然见南山”是视觉感受,“山气日夕佳”和“飞鸟相与还”更加强调日夕时分南山景色的优美及飞鸟的自然归家,这些都是诗人“忘世”之后的所见所感,其“忘世”的品格无疑得到了形象而具体的表现。

在南山美景之中行走、观看、感受和领略自然与人和谐的最高境界,才最能体现出主人的悠然自得和超凡脱俗。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历来被人们广为传诵,因为在这首短小精悍的诗中凝聚着陶渊明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发现。

试论陶渊明的儒家入世思想

试论陶渊明的儒家入世思想

试论陶渊明的儒家入世思想晋代的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其诗文中的道家出世思想占了主流,他向往淡泊无争的世事,憧憬心中的理想世界,并且开创了中国历代文人承载思想的港湾——“桃花源”,在仕途不如意时即心向往之。

其诗文中的这一思想已被历代评论家论述尽致,而其思想中蕴含的儒家入世思想却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家学渊源,少年时的读书经历决定了陶潜身上有浓重的儒家入世思想陶渊明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地位显赫,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

但是到陶渊明那儿,家运已经衰微,他九岁丧父,与母亲在外祖父——东晋名士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少以清操知名”,对陶渊明影响很大。

孟家藏书丰富,《庄》《老》和《六经》、神话之类图书一应俱全,为陶渊明从小接受儒道两种思想提供了可能。

而陶渊明从小就“好读书”,从书中获取了丰厚的滋养。

曾经显赫的家世,世代仕宦的家庭环境,奠定了他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基础。

陶渊明的家世背景让他认同儒家思想,而他年少时的读书经历让这种认同更加稳固。

他在《饮酒》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可见,他年少时的兴趣爱好是儒家经典,而我们知道,一个人少年时的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

何况,陶渊明读书非常刻苦,以至于废寝忘食:“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直至现在,这仍是一种读书的至高境界。

那么,陶渊明这么用功读书,有什么收获呢?他又在《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还有“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志存高远、陶然自得而胸怀天下,这时的陶渊明,俨然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

二、陶渊明曾五次为官,又五仕五退,可见他想通过仕途实现他的理想既然胸中怀有如此志向,陶渊明在青年时期开始还是为实现这一理想做过努力的。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出任江州祭酒。

这是他第一次为官,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晋代,出身庶族的他很受轻视,于是他“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之后,直到公元400年,他才去桓玄手下当了个属吏。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陶渊明的思想性格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处。

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不拘守儒家经典的章句,显得通脱而不拘泥。

他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五柳先生传》)这与汉儒的态度很不相同。

他赞扬孔子,但又有点将孔子道家化的倾向。

他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有,,篇用了《老》、《庄》的典故,共,,处之多;魏晋玄学对他也有影响。

但人并不沉溺于老庄和玄谈,他是一个很实际的、脚踏实地的人,做县吏就有劝农之举,做隐士又坚持力耕,与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的玄学家很不同。

他住在庐山脚下,距离慧远的东林寺很近,他的朋友刘遗民与慧远关系密切;陶渊明的诗中偶尔也可见到类似佛教的词语,但他决非佛教徒,并且与慧远保持着距离。

佛教是对人生的一种参悟,陶渊明参悟人生而与佛教暗合的情形是有的,但他是从现实的人生中寻找乐趣,不相信来世,这与佛教迥异。

在不惧怕死亡这一点上,他和一些高僧虽然近似,但思想底蕴仍有很大的差异。

他是抱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的态度对等死亡,与佛教之间向往极乐世界大相径庭。

他所思考的都是有关宇宙、历史、人生的重大问题,如什么才是真实的,历史上的贤良为什么往往没有好的结果,人生的价值何在,怎样的生活才完美,如何对待死亡,等等。

他的思想既融会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又来自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而思考的结论又付诸实践身体力行。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

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

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

“好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其四)。

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

从《归园田居(其一)》感受陶渊明的精神次序

从《归园田居(其一)》感受陶渊明的精神次序

从《归园田居(其一)》感受陶渊明的精神次序作者:原俊义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第14期【内容摘要】《归园田居(其一)》昭示了陶渊明矛盾的心路历程:有着决绝的态度,却迈着踟蹰的脚步;笔下是诗意的生活,面对的却是残酷的现实;看似淡淡的喜悦,却有稳稳的幸福。

《归园田居(其一)》昭示了一个不得安宁的灵魂。

【关键词】陶渊明心路历程矛盾道家文化陶渊明是伟大的诗人和辞赋家,为人所赞叹的山水田园诗的创始人就是陶渊明。

在山水田园诗中,诗句清新淡雅,给人意韵悠然之感。

然世人多从其诗歌中发掘深远的诗意,却很少了从诗歌的意象里烛照陶渊明的精神世界。

殊不知诗歌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

文字是一个人的精神表达,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从《归园田居(其一)》中领悟深藏于其中的诗人陶渊明的思想情感。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昭示了一个不得安宁的灵魂,陶渊明在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中咏叹、煎熬;又挣扎着试图超脱痛苦,突破心灵的困境。

一、决绝的态度,踟蹰的脚步陶渊明为什么回归田园?可以从内因、外因两方面总结。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的一句诗娓娓道出了缘由。

“少无适俗韵”是陶渊明说自己在小时候就仿佛与世俗人间格格不入,不爱这热闹的世俗。

“性本爱丘山”是说自己天性就说这般,喜爱自然是天性难掩。

“守拙归园田”是说带着自己的拙见归往田园自然之中,不勉强地混于俗世。

这些是回归田园的内因。

陶渊明所在的官场则是他归隐田园的外因。

他有两个比喻形容官场:“尘网”、“樊笼”。

“尘”字乍然便想到了“灰尘”、“尘土”,有污浊之感,而“网”字仿佛牢笼,使人难以挣脱。

“樊”与“笼”两字意义相同,指被禁锢在一方天地之中,失去自由。

陶渊明对于自己曾身处的官场,则用了“羁鸟”、“池鱼”来进行指代。

羁鸟受缚,难以徜徉天际;池鱼被阻,难以畅游海洋。

陶渊明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辞官的坚决。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他六十一年的人生历程中,有十三年是在官场度过,仕、隐徘徊多达五次。

浅谈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3

浅谈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3

论文序号:159广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之间精神追求的异同论文作者:何建慧准考证号:010*********作者单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指导教师:刘浈主考学校:广西师范大学完成时间:2013 年 5 月浅谈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之间精神追求的异同汉语言文学何建慧指导老师刘浈内容摘要:诗如其人,欣赏山水田园诗,我们就要了解山水田园派诗人内心的精神追求。

诗人人生境遇的不同,造就其思索问题的不同,面对同样的山水美景就必然引发不同的感慨。

从诗人内心精神追求不同这个层面,去分析诗人所创作的诗歌风格的异同。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精神追求;异同山水田园诗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一个诗派。

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诗歌淳朴,自然,富有韵味。

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中来,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孟浩然以山水隐逸为主要题材,风格恬淡孤清,但是他善于发掘自然中的美景,把自己的情感与自然山水融合在一起,努力做到情与景的结合,从而创造出了一种以清旷冲淡为主的艺术风格。

王维把画意融入诗歌文章,画意与禅趣相融合,使其诗文既构成了“禅”的状态,又在山水景物中形成了极为冲淡空灵优美深邃的意境。

他们歌歌风格的不同与其内心精神追求的不同有着必然联系。

现在就他们的诗歌去分析精神追求的异同。

田园诗起源于东晋陶渊明,至盛唐朝时王维、孟浩然诸人,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飞鸟意象与陶渊明的精神历程

飞鸟意象与陶渊明的精神历程
己的政 治抱 负,可是当他真正看到 官场尔虞我诈、相 互倾轧 的黑暗现
四、 鸣声相 和 的归 林之 鸟 陶渊明本是 怀着眷 眷用世之心 步入社会 ,不幸的是 当时社会战乱
频仍 、 政 治腐败 、 门阀制度森严。短

实之后 , 内心极为痛苦。 回忆官场 生 活, 诗人 懊悔 至极 ; 放 眼田 园风 光 , 诗人无限喜阮。痛定思痛, 他写了 《 归园田居》 ( 其一 ) :
然 当官并不 能 实现 自己的理 想 , 那 么为什 么再陷身于这一池 污泥之 中 呢? 诗人 疲惫的心灵开始反思过去 , 寻找 出路。此时陶渊明诗 中出现 了 苦 闷彷徨 、 离群反思的困倦之鸟。 诗人在《 饮酒》 ( 其四) 中言: 诗 人如孤 鸟无伴 ,日夜 转徙 ,寻求 出 路, 不得其 所。官场 中趋 炎附势 , 争 名逐利 的现状让诗 人真正体会到 了 “ 世 与我 而相 违” 的苦 闷。他为 了 自 己的高远理想而苦闷彷徨 ,为 了 自
和风不洽, 翻翮求心。
顾俦相鸣, 景庇清阴。
翼翼 归鸟 , 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 , 见林情依 。 遇 云颉颃 , 相鸣而归。 遐路诚悠 , 性爱无遗。
壑舟无须臾 , 引我 不得住。 前途 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 惜寸 阴, 念此使^惧。
期待的“ 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少无适俗韵 。 性本 爱丘山。 误 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
暂的官场生涯让陶渊明认识到在人 命危 浅、 朝不保 夕的: i t - #里 , 不要谈 政 治理想的 实现 , 就是精神 的 ̄ ' r g - 、
陶渊明- ¥ - -  ̄的功业思想及用世之 志。
在陶渊明 后期诗作中, 用来传达他早
的壮志 , 结果不但没 实现人生价值 , 反 而连原本的 自由也 失去 了。 “ 望云 惭 高鸟 , 临水愧 游鱼” , 意识到理 想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不慕荣利”的高尚人格,在他生活的时代就为人所知,因此受到时人的推重与赞许。

他在诗文上的贡献和成就,则自唐宋以降,逐渐为人重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乃至于今日有《中国文学史》编纂者声称“东晋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是陶渊明”①。

尤其是他的田园诗,风格冲淡,语言质朴凝练,情感真切,意境优美,最为后人所尊崇。

陶渊明的田园诗,一洗当时所盛行的玄言诗的枯燥乏味,更与同时代谢灵运山水诗的雕章琢句及其后齐梁永明体诗歌的讲求语言华丽截然不同,凸显出其清新真切的风格,更为打动人心。

学生不揆梼昧,草此小文,对陶渊明的田园诗试作简单的分析,浅尝辄止,恳请方家指正。

一、陶渊明人生经历对田园诗创作的影响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在他的诗文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

他崇尚自然、躬耕田园的思想萌芽于他深受儒道濡染的青少年教育时期,形成于他时仕时隐的壮年时期,最终在归隐田园的晚年得以践行。

陶渊明整个青少年时代,是在乡村田园度过的。

因此,萦绕陶渊明一生的田园情结,大概和他早期的生活环境不无关系。

那时的陶家,尽管不是豪门大族,但毕竟与普通百姓不同,尚有一定家产可资生活②,所以青年时代的陶渊明虽然生活在乡村,却并未真正从事农业生产。

这一点,在他的诗歌中有所透露。

他三十九岁时所作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里说:“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③可见年轻时确实未曾躬耕南亩。

由于没有切身体会农耕之勤苦,整日徜徉在诗书中的陶渊明,对乡村田园自然有着美好的感观。

不为衣食所羁、从事纯粹精神活动的人,对自然景观总是特别敏感。

江南秀丽的山水、优美的田园,给了年轻的陶渊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建立在人生早期的印象,根深蒂固,伴其一生。

当他不堪污浊的官场时,乡村田园就成了他的精神依托,成了他精神上的最终家园。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一直是在诵读诗书中度过的。

他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诗》中说:“闲居三十载④,遂与尘事冥。

陶渊明诗文中的“归隐”情结

陶渊明诗文中的“归隐”情结

陶渊明诗文中的“归隐”情结陶渊明诗文中的“归隐”情结“隐”,即仕的对立面,是相对于仕的隐,脱离开仕,也就无所谓隐。

“隐”和“仕”都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即出世或入世。

“归”是渊明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字,如“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其一》),“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饮酒·其十九》),“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等。

“归”,主要解释为“返回”之意,“归隐”即返回到“隐”这种处世态度或处世方法,也即“出世”。

从“返回”一词中可简要括出陶渊明的人生历程:出世(居田)——入世(时仕时归)——出世(归田)。

在其《饮酒·其十九》中写到:“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从中也可知道,陶渊明是在学仕之前先已在田园之中,所以他的归隐是名副其实地回到了自己的本源,而“投耒去学仕”反而是学着过的一种生活,一种不自然的生活,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

“情结”意为“心中的感情纠葛”或“深藏在心底的感情”,“归隐”正是陶渊明“深藏在心底”的一份情。

这可从他的诗文中来求证:(一)“居官”时期的归隐情结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他从小就爱好大自然,对世俗的事情不甚留心,不感兴趣。

不过,年轻时代的陶渊明也曾抱有“猛志逸四海,思远”(《杂诗八首·其二》)的雄心壮志,他在《荣木》一诗中还写到:“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千里虽遥,孰敢不至!”所以后来,陶渊明出仕了,但在居官过程中,他却一再留恋山泽乡居的生活,时仕时归。

陶渊明是在二十九岁时去江州做祭酒,但没有做成什么事情却看到了许多官场之弊,深深打击了他的自信心和少壮时期的热情。

所以,他很快就辞官归田。

“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是他当时就下过的决心,也曾想坚持下去,但此时的陶渊明毕竟年纪尚轻,内心还埋藏着希望之火,再加上朝廷中又发生了一些“良性变化”[5],重新激起了陶渊明“大济于苍生”的壮志豪情。

于是,闲居了几年后的陶渊明,在三十多岁时再度出仕。

陶渊明的诗歌以五言诗最为杰出

陶渊明的诗歌以五言诗最为杰出

陶渊明五言诗艺术风格论析陶渊明的诗歌以五言诗最为杰出,以平淡自然的风格,极真朴地反映了人生实感,以其特有的情趣,描绘了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

总的来看,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作品情感真实,朴素自然,流露出远离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

陶渊明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可以概括成两点,一是语言平淡而寓意深远,另一点就是情感豪放热情。

陶渊明诗歌的最大特色就是平淡朴素,自然清幽。

平淡自然,是指其诗无论是叙事、状物、写景、抒情都朴质无华,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

宋代学者评陶渊明的创作风格时说:“余尝评陶公诗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真诗人之冠冕也。

”这段话虽然不能概括陶诗风格的全貌,但精辟地指出了陶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在中国文学史上应享有的地位。

从陶诗题材内容看,其诗歌的内容大多都贴近生活,思想感情真切深厚。

陶渊明的作品多以农村的日常生活为内容,以普通的乡村景物为题材,写的都是平平常常的事物,如宅院、草屋、鸡鸣、狗吠、树林、小溪、春风、冬雪、松菊、飞鸟等极普通的田园景物,还有劳作、憩息、饮酒、读书、邻里往来等日常农村生活。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论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时指出:“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还方有佳句,如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

”如我们最为熟悉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全诗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写出了陶渊明隐居山林的乐趣,在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以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诗人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浑然一体。

在自然平实的同时,陶诗还具有寓意深远的特色。

他取材于人尽皆知的生活,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其中,描绘出一种令人神往的意境。

但陶渊明的创作并不是随意摄取,而是把那些能引起自己思想共鸣的东西摄取入诗,在平凡之中见不平凡,潜移默化,使人感觉亲切而又崇高。

从陶渊明诗歌的语言上分析,陶诗的语言虽质朴,但不缺乏生动。

《饮酒》(其五)典型意象中的精神内涵

《饮酒》(其五)典型意象中的精神内涵

文学2019.11《饮酒》(其五)约作于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第十二年,此时正值东晋灭亡前夕。

诗歌开篇两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看似写诗人的栖身之所,实际上也交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政局动荡导致社会乱象,人境之中车马喧腾,人们为了追名逐利竞相奔走,正如史学家干宝在《晋纪总论》中所写的:“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

”结庐在这样一种为世俗气息所扰的环境中,诗人却可以做到处之如无物。

第三、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交代“问君何能尔”的缘由是“心远地自偏”。

诗人的心远离了喧嚣的人境,即使身在其中也能够享受僻远之地的清幽。

然而远离人境之后的“心”又将归依何处?陶渊明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意象来抒发自己的心志,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分析诗中出现的酒、菊、鸟等典型意象,可以把握这首诗歌的创作真意。

一、寄酒为迹《饮酒》组诗二十首均是陶渊明“既醉之后”所作,第五首虽未直接出现“酒”这个意象,却是无酒不成诗。

要深入理解这首诗歌的创作真意,“酒”是绕不过去的典型意象。

诗人身在乱世之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绝不仅仅是曹操一人的感慨,魏晋名士们放浪形骸、纵酒佯狂已是生存的常态。

《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自诩“性嗜酒”,尤喜饮后以酒入诗,颇示己志。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也提到“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1],说的正是陶渊明在其诗作中借酒抒发胸臆。

陶渊明之所以偏爱饮酒作诗,陈寅恪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中以为“实为一种与当时政权不合作态度之表示”[2]。

诗人早年也曾怀有建功立业、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尽官场险恶、世俗污浊之后,便选择借酒发挥,在《饮酒》(其七)中诗人写到“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此作中诗人直呼酒为“忘忧物”,饮酒足以使诗人心生避俗之情,而且一饮不足,直到酒壶倾竭。

同样在《饮酒》(其五)中,诗人直言“心”要远离“人境”另寻栖所,虽是醉后之作,却以“我独醒”的姿态表现出对世俗的不满,恰如苏轼所说,此公“言醉时是醒时”。

《桃花源记》中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桃花源记》中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桃花源记》中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解读陶渊明的隐逸情怀课题分析:《桃花源记》中陶渊明虚构的世外桃源与他所处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是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作者极力描绘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宁静祥和的理想图画来表现自己的隐逸情怀,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现实民生的关注和同情,流露出深刻的入世思想。

这种矛盾的思想需要通过反复诵读文本才能体会,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教学目标:1、认识陶渊明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在赏析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作者的隐逸情怀中的所包含的矛盾思想的社会理想,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2、简单了解陶渊明的创作生平,在赏析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作者的隐逸情怀中的所包含的矛盾思想。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吟哦讽诵自主探究讨论质疑教学流程:一、品析美文,体会作者的隐逸情怀(1)听读录音——放飞想象的翅膀(2)再读美文,思考体悟1、文中所描绘的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真实存在吗?从课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2、陶渊明极力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又把它渲染得虚无缥缈、难求其踪,这两者互相矛盾吗?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二走近作者,深度解读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学生展示:1.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2.“五柳先生”小结:你认为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对比阅读,读懂内心世界1.《归园田居》(其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以反对陶渊明入世的观点写一篇作文

以反对陶渊明入世的观点写一篇作文

以反对陶渊明入世的观点写一篇作文陶渊明,这位东晋时期的大诗人,以其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和清新脱俗的诗文,赢得了无数后人的赞赏和追崇。

然而,于我而言,却并不认同他入世的态度。

陶渊明选择归隐,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听起来,这似乎无比惬意,充满了诗意与宁静。

但细想之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让我给您讲讲我身边的真实事儿。

我有个叔叔,曾经也有着和陶渊明相似的想法。

他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觉得城市的生活压力太大,于是决定回到老家,过起了所谓的“田园生活”。

刚开始,他确实觉得轻松自在。

每天种种菜,养养花,看上去悠然自得。

可日子一长,问题就来了。

家里的经济收入成了大问题,孩子上学需要钱,老人看病需要钱,日常的开销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光靠那一亩三分地,根本无法维持生计。

而且,由于长期与外界脱节,他的知识和技能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想要再出去找工作,都变得困难重重。

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意识到这种逃避现实的生活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后来,他咬咬牙,重新回到了城市,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重新融入社会。

经过几年的打拼,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但他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再回过头来看陶渊明,他归隐田园,看似洒脱,实则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逃避。

在那个时代,国家动荡,百姓生活困苦,正需要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为改变社会现状贡献力量。

可他却选择了独善其身,躲进自己的小世界里,追求个人的安逸与宁静。

如果人人都像陶渊明这样,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那社会如何进步?国家如何发展?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公。

但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勇敢面对、积极入世的人,我们的社会才得以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就拿这次疫情来说吧,无数的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抗疫一线。

他们日夜奋战,与病魔作斗争,拯救了无数生命。

他们没有选择逃避,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归去来兮辞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句子

归去来兮辞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句子

归去来兮辞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句子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还有很多理解性的,例如:《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归去来兮辞》诗中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有关诗词人物陶渊明--五柳先生,淡泊名利的智慧

有关诗词人物陶渊明--五柳先生,淡泊名利的智慧

诗词人物陶渊明--五柳先生,淡泊名利的智慧有关诗词人物陶渊明--五柳先生,淡泊名利的智慧有关诗词人物陶渊明,被大家称为五柳先生,他有淡泊名利的智慧,下面是小编收集有关他的资讯,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一、关于《五柳先生传》: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在这篇文章中,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

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

二、关于《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诗中的“入世”精神
作者:陈卫新
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04期
“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

青松卓然操,黄华霜中鲜。

弃官亦易矣,忍穷北窗下。

抚琴三叹息,世久无此贤”。

这是元人赵孟頫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评价。

一提到陶渊明,人们自然会想起他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眼前就会浮现出超逸简淡的田园生活以及诗人任真自得的隐逸形象。

自晋代颜延之《陶征士诔》称渊明为“南岳之幽居者”、南朝钟嵘在《诗品》中尊其为“隐逸诗人之宗”以来,陶渊明作为隐逸诗人似乎已成历史定论。

然而,探究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情,其澄莹宁静如湖水般的心境之中,不时还涌现着起伏的激流。

综观诗人的一生,他常常想超尘脱俗,躲避矛盾,不与世俗牵连,但实际上却是一直不忘情于“入世”,其四次出仕并非全是因“亲老家贫”之故,而是怀有一定的政治理想,正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所说的一样:“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的。


陶渊明是东晋大司马陶侃之曾孙。

陶侃是东晋初期政治上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他担任过荆州刺史等要职,晋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曾领导军队平定苏俊之乱,为东晋王朝内部的安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说是东晋王朝前期的国之柱石,陶渊明在自己的诗中常常称赞这位先祖的功绩。

这样显赫的家族,对陶渊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祖辈的业绩时时鼓舞着他,在其灵魂中有一种不辱先代的心理。

因此,青年时代的陶渊明雄心勃勃,有着火热的情怀与宏大的抱负。

“师圣人之遗书”(《感士不遇赋》)牢记“先师遗训”,济世安民是他这个时期思想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正是诗人真实的思想写照。

29岁那年,诗人的第一个儿子刚出生,他便写了十首《命子》诗,前七首诗历数陶氏祖辈显著的功德,后三首专门写他对儿子的期望和嘱托。

儿子刚刚出生,诗人就已经给他取好了学名和字号,是希望他不辱家门,像孔子的后人一样承继家学。

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不论其做《命子》诗的动机如何,至少反映了他早在青年时代就立下的“大济苍生”的志愿不能实现的一种内心苦闷,也让人了解到了他自己时时想出去做一番事业,以实现自己抱负的想法。

不久之后,他应召去做了江州祭酒。

任江州祭酒是诗人的第一次出仕,史书本传上说:“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不管诗人出仕的原因如何,总之是他准备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第一步,尽管祭酒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学官。

但是当时政治的黑暗使他感到自己的心志受到压抑,所以这个江州祭酒没做多少日子,即以“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

第一次的出仕深深打击了陶渊明的自信心和少壮时期的热情。

但他此时毕竟年轻,内心还埋藏着希望之火。

处在这种现实和理想之间深刻矛盾当中的他,其心底的痛苦是自不待言的,因此在他第一次退隐期间写了一篇《闲情赋》。

赋中用华丽的辞章描绘了诗人心目中美人的形象,并写下了诗人对美人的“十愿”。

自从屈原作《离骚》以来,“美人”一词意喻君主已成为迁客骚人的共识,陶渊明正是借此意表达了他在对理想追求中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说明诗人当时在政治上还是想有一定作为的。

几年之后,当江州刺史桓玄招揽人才之际,陶渊明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奋起之火又复燃起来,到江州赴任,成了桓玄的幕僚,做了州府参军。

其时正值东海沿岸孙恩反叛,桓玄两次上表朝廷,请求讨伐孙恩,陶渊明奉命赴都城建康递送讨伐表文,这在他的《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二首》诗歌中均有体现。

从诗中描写的情况来看,诗人的心境十分复杂。

桓玄讨伐孙恩并非为了国家的安定统一,而是怀有个人的野心,在出使京都之前,陶渊明显然对其还抱有幻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桓玄的野心有了清醒的认识。

到了京都之后,他又看到统治者的专横暴虐以及各派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因此,他原先内心的热情消退了,转而思念园林,想重新隐居。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正写出了他当时的心境。

此时恰值陶母孟氏病逝,陶渊明正好辞官归去。

陶渊明离去以后,桓玄的势力不断扩张,进而代晋自立,在晋元兴二年(公元403年)称帝。

次年,另一个军阀刘裕在京口聚义,举兵征讨桓玄。

陶渊明闻知,赶往当时的曲阿投奔刘裕,做了他的参军。

此次出仕,诗人是满怀信心的,他在《荣木》一诗中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功业追求。

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内心郁勃着昂扬的进取之心、功业之志。

可是,陶渊明逐渐发现,刘裕和桓玄均是一丘之貉,他们都是一些野心勃勃的军阀,跟随他们根本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意志。

在这个乱世之中,有谁能够帮助他实现那些理想和意志呢?他几次出来做官,都是为了寻求实现他的理想,可每次看到的都是官场的黑暗与龌龊,所以他要退出这肮脏之地。

但是他又不甘心。

此后,诗人尽管还出来担任过百日的彭泽令,但大家都知道那是因“家贫”、“为酒”之缘故,随即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冠离去,从此诗人再也没有踏进过官场一步。

诗人归隐之后,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他还时刻关心着朝政上的一举一动,刘裕北伐、晋宋易代等每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在陶诗中有所体现。

但这仅仅限于诗人的精神层面,在实际生活中诗人再也没有什么举措了。

综上所述,陶渊明弃官归隐,并不是因为他对政治原就不感兴趣。

他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但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慕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归园田居》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类,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方面。

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

从彭泽令解职时所作《归去来辞》,更把做官说成是“深愧平生志”。

所以说,诗人的归隐,实际上是自己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陶渊明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2.《陶渊明传》,百花文艺出版社。

3.《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新乡工业贸易学校)
编校:张红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