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验操作(完美版)实验1 拉伸试验

最新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验操作(完美版)实验1  拉伸试验
最新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验操作(完美版)实验1  拉伸试验

实验1 拉伸试验

1. 实验目的

(1)观察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屈服、强化、缩颈、断裂)。

(2)测定低碳钢的下屈服强度R eL 、抗拉强度R m 、延伸率A 和断面收缩率Z 。 (3)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R m 。

(4)了解拉伸试验机的主要结构及使用方法。

2.实验设备、仪器

拉伸试验机(见图1-17)、游标卡尺。

3.试件

按GB /T 228-2002的相关规定选用如图1-18所示的圆

形标准试件。本次实验试件的直径取d=10mm ,标距长度取L 0=50

mm 。

4.实验步骤

1)试件准备 将加工好的试件,用刻划机将标距L 0按

每隔10mm 刻划成5格(铸铁试件不刻)。

图1-16拉伸试验机

2)测量试件原始尺寸 用游标卡尺测量标距两端及中间(图示中的工、Ⅱ、Ⅲ)

。三个截面处的直径d 和标距L 0的实际长度,将此值填入表1-6。

3)试验机调整 根据试件所用材料的抗拉强

度理论值和横截面面积S ,预估试件的最大载荷。根据

预估值,按试验机说明书进行调整。

4)

安装试件 先将试件装夹在试验机的上夹头内,调整下夹头至适当位置,夹紧试件下端,调整好

自动绘图装置。 图1-18拉伸试样

5)加载测试 开动试验机,使之缓慢匀速加载。

6)观察与记录 注意观察力-伸长曲线,如图1-19所示。曲线上e 点以前的正比斜线为弹性变形阶段(试件初始受力时,头部在夹槽内有较大的滑动,故伸长曲线起始段为曲线)。这一阶段曲线应做匀速缓慢转动。当曲线不上升或上下波动时,说明材料出现“屈服”,此时曲线上的最低点值即为下屈服载荷F eL ,将此值填入表1-6。屈服现象结束后,曲线继续上升(上升速度由快变慢),此时进入强化阶段。曲线到达最高点b 点时曲线不再继续上升,此时数值即为最大载荷F m 。此时注意观察开

始出现“缩颈”,截面迅速减小曲线开始下降,直至z

点断裂为止,bz 阶段即为缩颈阶段。

7)测量试件最终尺寸 停机取下试件,将

断裂试件的两端对齐,用游标卡尺测量断裂后标距段

的长度L u ;测量左、右两断口(缩颈)处的直径d u 。

5.注意事项

1)测量直径时,在各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

方向上各进行一次,取平均值。

2)铸铁试件测试时,不刻标记且只记录最大载荷F m 。

6.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表1-6和表1-7)

表1-6 试 样 尺 寸

图1-19力-伸长曲线

.表1-7试验数据处理

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

实验一 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 拉伸是材料力学最基本的实验,通过拉伸可以测定出材料一些基本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弹性模量、强度、塑性等。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屈服应力s σ和抗拉强度b σ。 2.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塑性性能指标: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3.测定灰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b σ。 4.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的拉伸图,比较低碳钢与灰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 二.实验仪器、设备 1.电子万能试验机(或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 2.钢尺。 3.数显卡尺。 三、实验试样 按照国家标准GB6397—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金属拉伸试样的形状随着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试验目的的不同而分为圆形截面试样、矩形截面试样、异形截面试样和不经机加工的全截面形状试样四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圆形截面试样和矩形截面试样。 对试样的形状、尺寸和加工的技术要求参见国家标准GB6397—86。 夹持 过渡 (a) (b) 图1-1 试件的截面形式 试样分为夹持部分、过渡部分和待测部分(l )。标距(l 0)是待测部分的主体,其截面积为A 0。按标距(l 0)与其截面积(A 0)之间的关系,拉伸试样可分为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按国家标准GB6397-86的规定,比例试样的有关尺寸如下表1-1。 四.实验原理 (一)塑性材料弹性模量的测试:

在弹性范围内大多数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即变形与受力成正比。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的比例常数就是材料的弹性模量E ,也叫杨氏模量。因此金属材料拉伸时弹性模量E 地测定是材料力学最主要最基本的一个实验。 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 一般采用比例极限内的拉伸试验,材料在比例极限内服从虎克定律,其荷载与变形关系为: EA PL L ?= ? 若已知载荷ΔF 及试件尺寸,只要测得试件伸长ΔL 或纵向应变即可得出弹性模量E 。 ε ???=???= 1 )(000A P A L PL E 本实验采用引伸计在试样予拉后,弹性阶段初夹持在试样的中部,过弹性阶段或屈服阶段,弹性模量E 测毕取下,其中塑性材料的拉伸实验不间断。 (二)塑性材料的拉伸(低碳钢): 图1-2所示是典型的低碳钢拉伸图。 当试样开始受力时,因夹持力较小,其夹持部分在夹头内有滑动,故图中开始阶段的曲线斜率较小,它并不反映真实的载荷—变形关系;载荷加大后,滑动消失,材料的拉伸 进入弹性阶段。 σ 1-2b 典型的低碳钢拉伸图 低碳钢的屈服阶段通常为较为水平的锯齿状(图中的B’-C 段),与最高载荷B’对应的应力称上屈服极限,由于它受变形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不作为材料的强度指标;同样,屈服后第一次下降的最低点也不作为材料的强度指标。除此之外的其它最低点中的最小值(B 点)作为屈服强度σs : σs = A P SL 当屈服阶段结束后(C 点),继续加载,载荷—变形曲线开始上升,材料进入强化阶段。若在这一阶段的某一点(如D 点)卸载至零,则可以得到一条与比例阶段曲线基本平行的卸载曲线。此时立即再加载,则加载曲线沿原卸载曲线上升到D 点,以后的曲线基本与未经卸载的曲线重合。可见经过加载、卸载这一过程后,材料的比例极限和屈服极限提高了,而延伸率降低了,这就是冷作硬化。 随着载荷的继续加大,拉伸曲线上升的幅度逐渐减小,当达到最大值(E 点)Rm 后,试样的某一局部开始出现颈缩,而且发展很快,载荷也随之下降,迅速到达F 点后,试样断裂。材料的强度极限σb 为: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基本操作》(word版含答案)

2020年化学中考专题训练《实验基本操作》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给试管加热 C、滴加液体 D、移走加热的蒸发皿 2、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手拿滴管 D、盖灭酒精灯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7、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的朝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吋,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11、下列对实验目的及操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为保持稳定,滴加液体时可以将胶头滴管的管口紧靠试管内壁B.安全起见,实验室中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为节约火柴,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它的酒精灯 D.为防止酒精挥发,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后要再盖一次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13、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14、为保证实验安全,下列使用酒精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15、实验室中,药品的存放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下列存放药品时所选择的仪器及存放方式正确的是()

实验一Linux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 Linux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环境: 虚拟机+Red Hat Enterprise Server 5.0 三.实验内容: 根据以下的文字提示,调用相应的命令来完成,记录相应的运行结果。一)用户和组基本操作 1.添加一个user01用户,家目录为/home/sub2,并设置密码 2.添加一个group1 组 3.将user01用户添加到group1组中 4.修改group1组名称为group2 5.修改user01的家目录为/home/user01 6.判断/etc/password这个目录是否包含user01这个用户 7.修改user01的shell为/bin/tcsh 8.添加一个group3组,把user01和root用户都添加到该组

https://www.360docs.net/doc/0816497696.html,er01用户从group2组切换到group3组 10.设置user01的密码在2012-5-20过期 11.把/home/user01目录所属的组修改为group3 12.删除user01帐号 13.查看内核版本号 二)进程管理 1.运行cat命令:vi test,输入若干字符如this is a example,挂起vi进程 2.显示当前所有作业 3.将vi进程调度到前台运行

4.将vi进程调度到后台并分别用kill/pkill/killall命令结束该该进程。 三)磁盘管理 1.通过fdisk 将为硬盘增加一个分区(主分区或者逻辑分区)。 2.并格式化ext3系统,

3.检测分区是否有坏道 4.检测分区的完整性 5.加载分区到/mnt目录(或者其他分区)下,并拷贝一些文件到该目录下 6.(选做)为test用户设置磁盘配额(软限制和硬限制参数自行设定) 7.退出/mnt目录后卸载该分区 8.用du查看/usr目录的大小

最新拉伸试验-1

拉伸试验-1

拉伸实验 拉伸实验是检验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基本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试验设备——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其操作规程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测定钢筋的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断面收缩率ψ。 4.观察钢筋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利用自动绘图装置绘制拉伸图(P 一L ?曲线)。 二、实验设备和量具 1.量具:游标卡尺。 2.设备:WNW-1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图1-1 WNW-1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下面将WNW-1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介绍如下: 试验机主要用于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等性能试验,除常规试验外,配备相应附件还可以进行蠕变、持久、应力松弛、低周循环试验及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拉伸性能试验。 机构与原理及特点 WDW系列电子式万能试验机,由主机、全数字测量控制系统、用户软件包、功能附件等部件组成。 主机:主机为门式预应力框架,轴向刚度高,采用圆弧同步带轮减速,滚珠丝杠副传动,传动无间隙,使试验力和变形速度精密控制得到保证;采用了双空间结构,上空间用于拉伸试验,下空间做压缩、弯曲试验。 测量控制系统:采用品牌计算机并配有Windows电子万能试验机专用软件,根据国家标准或用户提供的标准测量材料的性能参数,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输出打印各种要求的试验曲线及试验报告:可选择应力一应变、负荷一应变、负荷一时间、负荷一位移、位移一时间、变形一时间等多种试验曲线的显示、放大、比较及对试验过程的监控、智能、方便。计算机闭环控制,对试验结果自动存储,试验结果可任意存取,随时模拟再现。 三、实验原理 为了检验低碳钢(钢筋)拉伸时的机械性质,应使试件轴向受拉直至断裂,在拉伸过程中以及试件断裂后,测读出必要的特征数据(如;P S、P b、L1、)经过计算,便可得到表示材料力学性能的指标:σs、σb、δ、ψ。 d l 四、试验程序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带回家中 B.随意倾倒在水槽中 C.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D.倒回原试剂瓶中 2、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蒸发皿 D.燃烧匙 3、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集气瓶 C.量筒 D.试管 4、下列仪器中,可与试管、烧杯、蒸发皿归为一类的是() A.集气瓶 B.漏斗 C.量筒 D.锥形瓶 5、下列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 B.过滤时,液体应沿着玻璃棒流入过滤器 C.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D.使用天平时,用手取用砝码 6、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切勿让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这是因为() A.将使酒精燃烧不完全 B.易使酒精灯熄灭 C.灯芯温度低,易使已受热后的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D.灯芯温度高,易使试管底部溶化 7、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药品不定量时,固体一般去1~2克 B.安装过滤器时,滤纸边缘高于漏斗口 C.蒸发食盐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D.酒精灯不用的时候,一定要盖上灯帽 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标签应朝向手心 B. 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 C. 取液后的滴管,放置时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 D.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9、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 集气瓶 B. 量筒 C. 试管 D. 烧杯

10、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A. 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判断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 实验室可以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一些无毒性的试剂 C. 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稀硫酸溅到衣服上,可以不作处理 D. 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实验台上,致使酒精溢出燃烧,可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12、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只有③正确 D. 全部错误 1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取块状固体药品时,如果没有镊子可以用手拿 B. 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C. 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 D.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其下端应紧贴试管内壁 14、用托盘天平称量3.6克食盐,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 A. 加砝码 B. 加药品 C. 减药品 D. 调节螺丝向左旋 15、量取8毫升稀硫酸应选用的仪器是() A. 50毫升量筒 B. 50毫升量筒和胶头滴管 C. 10毫升量筒 D. 10毫升量筒和胶头滴管 16、下列各组仪器,能用来加热液体药品的一组是() A. 量筒、蒸发皿、烧杯 B. 量筒、蒸发皿、试管 C. 集气瓶、蒸发皿、试管 D. 烧杯、蒸发皿、试管 17、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A. 酒精灯 B. 托盘天平 C. 蒸发皿 D. 漏斗

实验室常用器材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常用器材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常见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常见的仪器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见仪器 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 (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用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 仪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器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它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1、试管 (1)、用途: 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 d、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

器。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 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 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2、烧杯用途: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 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最新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验操作(完美版)实验1 拉伸试验

实验1 拉伸试验 1. 实验目的 (1)观察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屈服、强化、缩颈、断裂)。 (2)测定低碳钢的下屈服强度R eL 、抗拉强度R m 、延伸率A 和断面收缩率Z 。 (3)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R m 。 (4)了解拉伸试验机的主要结构及使用方法。 2.实验设备、仪器 拉伸试验机(见图1-17)、游标卡尺。 3.试件 按GB /T 228-2002的相关规定选用如图1-18所示的圆 形标准试件。本次实验试件的直径取d=10mm ,标距长度取L 0=50 mm 。 4.实验步骤 1)试件准备 将加工好的试件,用刻划机将标距L 0按 每隔10mm 刻划成5格(铸铁试件不刻)。 图1-16拉伸试验机 2)测量试件原始尺寸 用游标卡尺测量标距两端及中间(图示中的工、Ⅱ、Ⅲ) 。三个截面处的直径d 和标距L 0的实际长度,将此值填入表1-6。 3)试验机调整 根据试件所用材料的抗拉强 度理论值和横截面面积S ,预估试件的最大载荷。根据 预估值,按试验机说明书进行调整。 4) 安装试件 先将试件装夹在试验机的上夹头内,调整下夹头至适当位置,夹紧试件下端,调整好 自动绘图装置。 图1-18拉伸试样 5)加载测试 开动试验机,使之缓慢匀速加载。 6)观察与记录 注意观察力-伸长曲线,如图1-19所示。曲线上e 点以前的正比斜线为弹性变形阶段(试件初始受力时,头部在夹槽内有较大的滑动,故伸长曲线起始段为曲线)。这一阶段曲线应做匀速缓慢转动。当曲线不上升或上下波动时,说明材料出现“屈服”,此时曲线上的最低点值即为下屈服载荷F eL ,将此值填入表1-6。屈服现象结束后,曲线继续上升(上升速度由快变慢),此时进入强化阶段。曲线到达最高点b 点时曲线不再继续上升,此时数值即为最大载荷F m 。此时注意观察开 始出现“缩颈”,截面迅速减小曲线开始下降,直至z 点断裂为止,bz 阶段即为缩颈阶段。 7)测量试件最终尺寸 停机取下试件,将 断裂试件的两端对齐,用游标卡尺测量断裂后标距段 的长度L u ;测量左、右两断口(缩颈)处的直径d u 。 5.注意事项 1)测量直径时,在各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 方向上各进行一次,取平均值。 2)铸铁试件测试时,不刻标记且只记录最大载荷F m 。 6.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表1-6和表1-7) 表1-6 试 样 尺 寸 图1-19力-伸长曲线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题

考题训练(十七)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夯实基础 考点1常用仪器的用途 1.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当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图K17-1 2.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B.量筒C.试管D.烧杯 3.图K17-2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四种仪器,按要求填空。 图K17-2 (1)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量筒的用途是用来量度____________。 (3)用完酒精灯后,要盖好灯帽,因为酒精有________。 (4)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以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4.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 A.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用湿抹布盖灭 B.为避免中毒,不得品尝化学药品 C.为避免触电事故,不能用湿手接触电源 D.实验结束后,将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 5.实验结束后,图K17-3所示仪器的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 图K17-3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图K17-4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图K17-5 8.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图K17-6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A.排水法收集O2: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低 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10.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的实际体积相比() A.偏小B.偏大 C.没有影响D.与人的身高有关 11.玻璃仪器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内壁有Fe2O3的试管用NaOH溶液清洗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12.下列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其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图K17-7 能力提升 1.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K17-8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知识分析: 包括的内容有1. 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 物质的分离、提纯; 4. 常见气体的制备; 5. 物质的检验; 6. 常见试剂的保存; 7. 综合实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在实验中复习对于基本实验要熟练掌握原理和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顺利地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1.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用于蒸发溶剂或浓缩溶液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蒸发溶液时不可加得太满,液面应距边缘1厘米处。 常用作反应器,也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拿取试管时,用中指、食指、拇指拿住试管口占全长的1/3处,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人。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2,加热的不超过1/3。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并使试管跟桌面成45°的角度,先给液体全部加热,然后在液体底部加热,并不断摇动。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 用于灼烧固体,使其反应(如分解)可直接加热至高温。灼烧时应放于泥三角上,应用坩埚钳夹取。应避免聚冷。 燃烧少量固体物质可直接用于加热,遇能与Cu、Fe反应的物质时要在匙内铺细砂或垫石棉绒。 2. 能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 仪器图形和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为50、100、250、500、1000ml等规格)用作配制、浓缩、稀释溶液。也可用 作反应器和给试管水浴加热等。 加热时应垫石棉网 根据液体体积选用不同规格烧杯 用作反应器(特别是不需加热的) 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 适于长时间加热,当瓶内液体过少时, 加热容易使之破裂。 用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器 不能直接加热,应垫石棉网加热。所装 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1/2。 用于蒸馏与分馏,也可用作气体发生 器 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用其他热浴。 用作接受器 用作反应器,常用于滴定操作 一般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在滴定操作中 液体不易溅出。 3. 不能加热的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上口为平面磨砂,内侧不磨砂,玻璃片 要涂凡士林油,以免漏气,如果在其中 进行燃烧反应且有固体生成时,应在底 部加少量水或细砂。 分装各种试剂,需要避光保存时用 棕色瓶。广口瓶盛放固体,细口瓶 盛放液体。 瓶口内侧磨砂,且与瓶塞一一对应,切 不可盖错。玻璃塞不可盛放强碱,滴瓶 内不可久置强氧化剂等。 制取某些气体的反应器固体+液 体 固体为块状,气体溶解性小反应无强热 放出,旋转导气管活塞控制反应进行或 停止。 (二)计量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报告1windows的基本操作范例

实验名称:Windows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桌面主题的设置。 2.掌握快捷方式的创建。 3.掌握开始菜单的组织。 4.掌握多任务间的数据传递——剪贴板的使用。 5.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创建、属性查看和设置。 6.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复制、移动和删除与恢复。 7.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 8.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压缩存储和解压缩。 二、实验环境 1.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通过上机完成实验4、实验5所有内容后完成该实验报告 1.按“实验4--范例内容(1)”的要求设置桌面,将修改后的界面复制过来。 注:没有桌面背景图“Autumn”的,可选择其它背景图。 步骤:在桌面空白区域右击,选择菜单中的“个性化”,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桌面背景”,在背景栏内选中“某一张图片”,单击“确定”。 修改后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2.将画图程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固定项目列表”上。 步骤:右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菜单中的画图程序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附到「开始」菜单”命令。 3.在D盘上建立以“自己的学号+姓名”为名的文件夹(如01108101刘琳)和其子文件 夹sub1,然后:

步骤:选定D:\为当前文件夹,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并将名字改为“学号+姓名”;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并将名字改为“sub1” ①在C:\WINDOWS中任选2个TXT文本文件,将它们复制到“学号+姓名”文件夹中;步骤:选定“C:\WINDOWS”为当前文件夹,随机选取2个文件, CTRL+C复制,返回“D:\学号+姓名”的文件夹,CTRL+V粘贴 ②将“学号+姓名”文件夹中的一个文件移到其子文件夹sub1中;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选中其中任意一个文件将其拖拽文件到subl ③在sub1文件夹中建立名为“”的空文本文档;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 sub1”为当前文件夹,在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新建\文本文档”,把名字改为test,回车完成。 ④删除文件夹sub1,然后再将其恢复。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右键单击“sub1”文件夹,选择“删除”,然后打开回收站,右键单击“sub1”文件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还原”。 4.搜索C:\WINDOWS\system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下所有文件名第一个字母为s、文件长 度小于10KB且扩展名为exe的文件,并将它们复制到sub1文件夹中。 步骤:选定“ C:\WINDOWS\system”为当前文件夹,单击“搜索”按钮,在左侧窗格选择“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在“全部或部分文件名”中输入“s*.exe”,在“大小”中,选择“0~10KB”。 5.用不同的方法,在桌面上创建名为“计算器”、“画图”和“剪贴板”的三个快捷方式, 它们应用程序分别为:、和。并将三个快捷方式复制到sub1文件夹中。 步骤:①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子菜单中找到"计算器",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②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子菜单中找到"画图",将其拖至桌面空白处。 ③在桌面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快捷方式”,在“创建快捷方式”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题后括号中)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2.量取8mL水稀释浓硫酸的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4.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5.化学实验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7.学习化学,我们对商品的标签和标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四枚标志使用不恰当的是 ()

8.徐浩同学准备了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他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溶解B.过滤C.蒸发D.给溶液加热 9.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他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项目是() A.溶解B.过滤C.蒸发D.给溶液加热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的水 B.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克的碳酸钠粉末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 L医用消毒酒精 12.做溶解、过滤、蒸发实验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A.试管B.烧杯C.酒精灯D.玻璃棒 13.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14.“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航天飞船的失重环境中,下列实验操作最难完成的是()A.结晶B.蒸发C.溶解D.过滤 1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 L B.小于10m L D.等于10m L D.无法确定 16.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17.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二、填空与简答题 18.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试管夹、③10mL量筒、④100mL量筒⑤烧杯、⑥漏斗、⑦蒸发皿、⑧玻璃棒、⑨铁架台(带铁圈)⑩滤纸,请按要求选择相应实验用品填空(填序号) (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应使用; (2)量取5mL液体应使用; (3)过滤操作中应使用; (4)蒸发、结晶操作中应使用。

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2010-07-24 11:54一、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 方法 反应容器:试管、燃烧匙、烧杯、锥形瓶、集气瓶 存放容器:集气瓶(气体)、细口瓶(液体)、广口瓶(固体)、滴瓶(少量液体)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 取用仪器: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药匙或纸槽(粉末或小颗粒)、胶头滴 管(少量液体) 夹持容器: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带铁圈、铁夹) 其它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玻璃棒、水槽、试管刷 可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能间接加热的(需垫石棉网):烧杯、烧瓶、锥形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 1.烧杯圆柱状玻璃容器,杯口有便于倒出液体的嘴。 常用的有25mL、50mL、100 mL、250 mL、500 mL等 (1)用于大量物质的溶解和配制溶液或者进行化学反应的容器,也常用于接 过滤后的液体。 (2)实验时盛放液体的量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2,以防搅拌时溅出。 (3)向烧杯中注入液体的时候,应沿烧杯内壁或玻璃棒引流。

(4)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防受热不均而使其破裂。烧杯不能用作加热固体试剂。 2.试管 (1)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的仪器,也常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 (2)振荡试管的方法:手持试管、手腕摆动。 3)实验时盛放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防振荡或加热时溅出。可直接加热。 (4)用试管夹或者铁夹固定时,要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或离管口1/3的部位)。 3.蒸发皿 (1)用于溶液的蒸发、结晶 2)蒸发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而飞溅 3)当溶液的量减少只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并放至石棉网上,以防晶体飞溅 (4)取放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持 4.集气瓶 (1)用于收集气体、短时间贮存气体、用做物质在气体中的燃烧的反应器 (2)在收集气体或贮存气体时,要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 5、试剂瓶 试剂瓶包括滴瓶、细口瓶、广口瓶等。分为无色和棕色两种。

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一、试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要求结构完整、条理分明、用词规范、详略得当。 内容包含:试验题目、试验目的、实验原理、试验材料、试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注意事项。 二、药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重复、随机、对照。 三、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试验目的:掌握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试验材料: 器材:注射器 1 ml、2 ml、5 ml;针头:4号、5号、6号。一般小鼠皮下、腹腔、肌肉注射用5.0-6号针头,静脉注射用4.5号或5号针头,口服灌胃用12号针头;大鼠与兔子用16号针头。 药品:生理盐水 试验方法: 1、安装针头:选择适宜号数的针头,安装在针管的管嘴上,拧紧,要求针尖斜面与针管刻度面一致。 2、吸取药液:将针尖浸入药液中,左手持针管,右手提抽针芯,缓慢吸取药液至需要量。 3、排尽气泡:将吸入药液的注射器垂直向上,先抽一下针芯,使针头内的药液进入针管,并使针管内的空气汇集在药液上面,然后轻轻推动针芯,使空气自针头排出,直至溢出药液为止。若遇小气泡不易排出时,可再抽入空气少许,使该微量气泡汇合于抽入的空气中,然后一并排出(注意:避免将针头朝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喷射到人身上)。 4、持注射器: (1)用右手拇、中二指持注射器(针管的刻度面朝上以便观察注入的药液量)。食指固定在针头与针管接头处;进针后,用食指夹住针管,拇指推动针芯注药。 (2)用右手拇、中二指持注射器(针管的刻度面朝上以便观察注入的药液量)。无名指固定在针头和针管接头处,食指推动针芯注药。 注意事项: 1、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 2、按接针头时须旋转90度; 3、针头斜面与针管刻度面一致; 4、排尽气泡; 5、注射器针头按接处需用食指或无名指固定;

材料的拉伸试验实验报告

材料的拉伸试验 实验内容及目的 (1)测定低碳钢材料在常温、静载条件下的屈服强度s σ、抗拉强度b σ、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2)掌握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材料及设备 低碳钢、游标卡尺、万能试验机。 试样的制备 按照国家标准GB6397—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金属拉伸试样的形状随着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试验目的的不同而分为圆形截面试样、矩形截面试样、异形截面试样和不经机加工的全截面形状试样四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圆形截面试样和矩形截面试样。 如图1所示,圆形截面试样和矩形截面试样均由平行、过渡和夹持三部分组成。平行部分的试验段长度l 称为试样的标距,按试样的标距l 与横截面面积A 之间的关系,分为比例试样和定标距试样。圆形截面比例试样通常取d l 10=或 d l 5=,矩形截面比例试样通常取A l 3.11=或A l 65.5=,其中,前者称为长比例 试样(简称长试样),后者称为短比例试样(简称短试样)。定标距试样的l 与A 之间无上述比例关系。过渡部分以圆弧与平行部分光滑地连接,以保证试样断裂时的断口在平行部分。夹持部分稍大,其形状和尺寸根据试样大小、材料特性、试验目的以及万能试验机的夹具结构进行设计。 对试样的形状、尺寸和加工的技术要求参见国家标准GB6397—86。

(a ) (b ) 图1 拉伸试样 (a )圆形截面试样;(b )矩形截面试样 实验原理 进行拉伸试验时,外力必须通过试样轴线,以确保材料处于单向应力状态。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塑性,低碳钢断裂前明显地分成四个阶段: 弹性阶段:试件的变形是弹性的。在这个范围内卸载,试样仍恢复原来的尺寸,没有任何残余变形。 屈服(流动)阶段: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明显的屈服点。这表明材料暂时丧失抵抗继续变形的能力。这时,应力基本上不变化,而变形快速增长。通常把下屈服点作为材料屈服极限(又称屈服强度),即A F s s = σ,是材料开始进入塑性的标志。结构、零件的应力一旦超过屈服极限,材料就会屈服,零件就会因为过量变形而失效。因此强度设计时常以屈服极限作为确定许可应力的基础。 强化阶段:屈服阶段结束后,应力应变曲线又开始上升,材料恢复了对继续变形的抵抗能力,载荷就必须不断增长。D 点是应力应变曲线的最高点,定义为材料的强度极限又称作材料的抗拉强度,即A F b b = σ。对低碳钢来说抗拉强度是材料均匀塑性变形的最大抗力,是材料进入颈缩阶段的标志。 颈缩阶段:应力达到强度极限后,塑性变形开始在局部进行。局部截面急剧收缩,承载面积迅速减少,试样承受的载荷很快下降,直到断裂。断裂时,试样的弹性变形消失,塑性变形则遗留在破断的试样上。 材料的塑性通常用试样断裂后的残余变形来衡量,单拉时的塑性指标用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来表示。即 %1001?-= l l l δ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考题及要求(有答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考题及要求 答案仅供参考 一、说出下列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 1 干燥器 2 电热套 3 蒸发皿4洗瓶 5 称量瓶 6 试剂瓶 7 锥形瓶 8 抽滤瓶9滴瓶 10 漏斗11 量筒12 1000 ml容量瓶13 量杯14分液漏斗

15移液管16 酸式滴定管17碱式滴定管18刺形分馏柱19直形冷凝柱20球形冷凝柱 21 布氏漏斗22 烧瓶23 蒸馏头24 接引管25滴管 二、判断题 1、洗净的玻璃仪器如烧杯、试剂瓶等不能倒扣在实验台上。(V) 2、洗瓶尖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V) 3、铬酸洗液不能重复使用。(X) 4、量筒洗净后应放在烘箱中烘干。(X) 5、用烘箱烘干玻璃仪器时,烘箱的温度可设定为105~110℃。(V) 6、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头不可伸入到通风厨中。(V) 7、分析纯、化学纯试剂的标签颜色分别为红色、蓝色。(V) 8、固体试剂装入广口试剂瓶,液体试剂装入细口试剂瓶。(V) 9、可以将鼻孔靠近试剂瓶口去感觉试剂的气味。(X) 10、在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前,磨口玻璃塞要用橡皮筋系在瓶口。(V) 11、取用化学试剂时,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应按照最少量取用:液体取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V) 12、实验过程中,未用完的化学药品不能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要将其丢弃。(X)

13、用胶头滴管往容器中加入较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V) 14、采用倾倒法取用液体试剂时,试剂瓶的标签要靠在手心,试剂瓶口不能与承接试剂的容器口接触。(X) 15、为将粉末状固体试剂送入容器的底部,可以使用纸片折成的V型槽。(V) 16、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试剂时,砝码应放在右盘。(V) 17、称量0.1200~0.1300g药品时,要用加重法在分析天平上进行。(X) 18、带有刻度的烧杯可以作用量器使用。(X) 19、称量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而要用纸带套住称量瓶。(V) 20、要待分析天平的零点显示稳定后方可进行称量操作。(V) 21、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量的液体时,留在移液管尖嘴的少量液体要用洗耳球吹出。(X) 22、碱式滴定管通过玻璃珠和橡皮管间的缝隙大小来控制滴定速度。(V) 23、酸碱滴定管除可用于酸碱滴定外,也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V) 24、滴定用的锥形瓶在洗净后一定要烘干方可使用。(X) 25、量筒的刻度值为“上小下大”,滴定管的刻度值为“上大下小”。(X) 26、用移液管移取试剂瓶中的液体时,移液管要插入到试剂瓶的底部。(X) 27、从移液管中放出液体到容器中时,移液管的尖嘴口要接触容器内壁。(V) 28、在滴定开始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可以不予排出。(X) 29、滴定管使用完后,要洗净并倒置夹在滴定台的蝴蝶夹上。(V) 30、如果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旋塞处漏液,可以采用在旋塞上涂抹凡士林来处理。(V) 31、分液漏斗的旋塞操作方法和酸式滴定管相同。(V) 32、从分液漏斗中放出液体时,上下层液体均应从下口放出。(X) 33、普通常压过滤时,漏斗流出口的尖嘴端不能靠在烧杯的内壁。(X) 34、过滤时,要将待过滤液直接倒入漏斗中。(X) 35、布氏漏斗中不用放入滤纸。(X) 36、为了维持过滤时滤液较高的温度,应采用热过滤,热过滤又称保温过滤。(V) 37、分液漏斗使用前不用检查是否漏液。(X) 38、减压过滤时,吸滤瓶的支管口要通过橡皮管与真空泵相连。(X) 39、抽滤完成后,应先关闭真空泵再拨开抽滤瓶上的橡皮管。(X) 40、减压过滤简称为抽滤或吸滤,比常压过滤的速度更快。(V) 41、蒸馏时,圆底烧瓶中装入的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3。(V) 42、蒸馏装置的安装应遵循“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的顺序,拆卸顺序与安装顺利相同。(X) 43、蒸馏完成后,要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X) 44、蒸馏时,温度计从蒸馏头上口插入的深度没有明确要求。(X) 45、当液体的沸点差距小于30℃时,要使用分馏方法来进行分离,而不能使用蒸馏。(V) 46、安装分馏装置时,接引管应伸入到接收器中,但不能接触接收器内壁。(V) 47、当蒸汽温度超过140℃时,依然可以使用水冷凝管。(X)

实验一金属拉伸试验

实验一金属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是检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普遍采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基本试验。 金属的力学性能可用强度极限σ b 、屈服极限σs、延伸率δ、断面收缩率Ψ 和冲击韧度α k 五个指标来表示。它是机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在机构制造和建筑工程等许多领域,有许多机械零件或建筑构件是处于受拉状态,为了保证构件能够正常工作,必须使材料具有足够的抗泣强度,这就需要测定材料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台要求,其测定方法就是对材料进行拉伸试验,因此,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及测得的性能指标,是研究金属材料各种使用条件下,确定其工作可靠性的主要工具之一,是发展新金属材料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所以拉伸试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一个基本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几个力学性能指标:屈服极限σs、强度极限σb、延伸率δ、断面收缩率Ψ。铸铁的σb 。 2、观察低碳钢、铸铁在拉抻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绘制拉伸图(P—ΔL图)由此了解试件变形过程中变形随荷载变化规律,以及有关的一些物理现象。 3、观察断口,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性能,及断口形貌。 二、试验设备仪器及量具 万能材料试验机,引伸仪,游标卡尺;小直尺。 三、试件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常用圆形试件。为了使实验测得数据可以互相比较,试件形状尺寸必须按国家桶准GB228—76的规定制造成标准试件。如因材料尺寸限制等特殊情况下能做成标准试件时,应按规定做成比例试件。图1为圆形截面标准试件和比例试件的国标规定。对于板材可制成矩形截面。园形试件标距L。和直 径之比,长试件为L 0/d =10,以δ 10 表示,短试件为L /d =5以δs表示。矩 形试件截面面积A 0和标距L 之间关系应为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同步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同步练习题 1.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带回家中 B.随意倾倒在水槽中 C.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D.倒回原试剂瓶中2.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蒸发皿 D.燃烧匙 3.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集气瓶 C.量筒 D.试管 4.托盘天平指针不在分读盘中线而是偏向右边就称量,当天平平衡时,称得的质量比实际质量数值()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5.下列仪器中,可与试管、烧杯、蒸发皿归为一类的是() A.集气瓶 B.漏斗 C.量筒 D.锥形瓶 6.下列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 B.过滤时,液体应沿着玻璃棒流入过滤器 C.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D.使用天平时,用手取用砝码 7.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切勿让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这是因为() A.将使酒精燃烧不完全 B.易使酒精灯熄灭 C.灯芯温度低,易使已受热后的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D.灯芯温度高,易使试管底部溶化 8.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药品不定量时,固体一般去1~2克 B.安装过滤器时,滤纸边缘高于漏斗口 C.蒸发食盐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D.酒精灯不用的时候,一定要盖上灯帽

9、填写下列空白 (1)液体药品经常盛放在里,取用时,瓶塞应在实验台上,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若实际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ml (2)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性,有性的药品,因此在使用时,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更不得尝。 (3)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 (4)用1/3,2/3,45°等数字填空:①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夹持在距管口处;③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5)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几点:①绝对禁止向添加酒精;②绝对禁止用点燃另一酒精灯;③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灭,不可用;④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灭。 (6)洗涤干净的试管应插在上晾干 【练习答案】 1.C 2.B 3.C 4.B 5. 6.D 7.C 8.D 9. (1)细口试剂瓶,倒放紧贴1-2 (2)腐蚀毒不能用手去闻药品的气味药品的味道 (3)横放缓缓竖立起来 (4)2/31/3 1/3 (5)燃着的酒精灯里,燃着的酒精灯灯帽嘴吹湿抹布盖 (6)倒试管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