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临骏:《太平轮》离“彼岸”有多远?
乱世浮生,心在彼岸
乱世浮生,心在彼岸作者:金丹来源:《经济》2015年第15期这个暑期,国产电影收获得盆满钵满,票房高的那些我也都看了,但想说的还是《太平轮》。
我本来打算带着我妈去看这个电影,她问我什么题材,我说是船难,她问死了多少人,我说一千多吧,她说那比“东方之星”遇难的人多啊,可是我怎么没听说过。
我说这是发生在1949年的事,她说,那我不看了,我不喜欢历史。
现在想来,这段对话有点意思,对于不相关的人来说,关心的只是死难的数字而已,加之又是发生在异常纷乱的年月,这个数字就轻如鸿毛了。
可是,我始终不能忘记,泡在冰冷海水里的那些乘客,最后一个个绝望地沉没,清晰的悲惨,而这些不是天灾,是人祸。
在《太平轮》的年代,没有人生的赢家,哪怕前一刻还官居高位,还坐拥金山,还指挥千军万马,转瞬就命如蝼蚁,各种灾难在战争面前都黯然失色。
战争才是名副其实的绞肉机,我们通过回望历史中的流离失所来纪念先人,更是警醒自己。
男一号饰演的台湾医生从头到尾话都不多,他有太多的隐忍。
在日本人看来,台湾土著是二等公民,只能学农,学医,被迫参军。
在国民党看来他们的合理诉求有通共的嫌疑,需要被拷问被屠杀,身份是无从选择的,和医生的家庭与爱情一样,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发生了。
而在特定的时空中,这些都变得不合理,要生存,就得挣脱人性中的爱恨情仇,医生最终沉入海底的那一刻,他看见了远方的爱人,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永恒的解脱。
女一号饰演的底层妓女执着且善良,因为执着,一切苦难都可以承受,因为善良,能在生死攸关之际将生还的希望屡屡赠与他人。
妓女于真和小兵佟大庆之间阴差阳错的姻缘,多少给这部悲壮的电影,添加了一丝暖色,同时这也是全片唯一一对从最底层出发,却最终得以保全的爱情。
他们如草芥一般挣扎在战场上,蜷缩在桥洞里,哪怕被侮辱也从不放弃自己,从不放弃希望。
或许正是因此才会让他们一同登上了去往彼岸的希望航船。
我们花了那么多的时间等着这艘诺亚方舟起航,上面搭乘了各种主角,终于挤上船,灾难只是瞬间的事情。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观后感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观后感在这个略显冷清的放映厅里,算上我只有十三个人。
尽管我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如此少的观众数量,还是不禁感到震惊。
电影开场用了一个多小时来介绍人物,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处理过于冗长和拖沓。
然而,我觉得剪辑得非常流畅,导演吴宇森和徐克考虑到可能有观众只看下部,担心他们会看不懂,所以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
事实上,下部并不是简单地对上集的内容进行剪接,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讲述了原来的故事。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上集的惨败并非吴宇森的过错,剪辑的不当、营销的失误以及黄晓明那虽然有所突破但仍显刻板的演技才是主要责任。
在下部中,加重了佟大为饰演的阿武的戏份,甚至将他塑造成了主角。
阿武在这部戏中的几个爆发点都处理得非常深刻,表演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带有程式化的痕迹。
章子怡的演技更是无需多言,从宫若梅之后,我彻底对她路转粉。
此外,宋慧乔和长泽雅美依然美丽动人,宋慧乔在这部电影中也有内心戏的展现,不再只是负责美貌。
这再次说明上集表现不佳是剪辑问题。
关于船难场景,很多人认为它与十几年前的《泰坦尼克号》相比并无新意。
但需要注意的是,《泰坦尼克号》是好莱坞制作,而国产船难片本来就不多,因此,太平轮的船难场景在国产片中堪称一流。
我认为,吴宇森作为导演,在拍摄太平轮船难场景时,一定是煞费苦心的。
他身患癌症,却能将自己的武侠气概与对生命的理解融入其中,这是非常难得的。
有人说吴宇森是香港导演,难以把握历史题材,但在下部中,他很好地处理了人物与历史的分配时间,以及在乱世浮生下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吴宇森导演在拍摄《太平轮》时,正值他被确诊癌症之际。
经历了这场人生的波折,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有人认为,像《太平轮》这样掺杂着历史的题材过于沉重,香港导演恐怕难以驾驭。
然而,我相信在能够拍摄好这一题材的两岸三地导演中,吴宇森一定位列其中。
《太平轮》是一部用心之作,它能够让人窥探到灵魂的深处。
但当观众们只是为了寻求一时的娱乐而去看电影时,又有谁愿意花费时间去关注人性呢?当太平轮最终沉没时,我心中涌起一阵心酸。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影评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影评去年的《太平轮》,对我来说只能算是一部尚可观看的电影。
而今年的下部,在我看来,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本年度最佳华语电影。
从沉船的那一刻到字幕结束,我的眼泪如决堤的海。
上一次如此泣不成声,还是在意大利队被淘汰的那个晚上。
同样是炎炎夏日,同样是无法遏制的泪水,以及胸口处压抑不住的悲痛……只是这一次,更加难以自抑。
整部下部都弥漫着悲怆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在太平轮翻入海底的那一刻达到了高潮。
在海中挣扎求生的众生百态,高尚与丑陋、自私与伟大,一一展现在眼前。
我大概是因为人性的脆弱而泪流满面,但同时也明白,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又能对他人有多少苛求呢?无论是死亡之海,还是历史的洪流,我们都有自己的命运和归宿。
正如战场上侥幸存活的伤员最终仍难逃命丧海底的命运,美国制造的坚固无比的太平轮也因人为因素而难逃沉船的结局。
渺小的人类,在命运和生死面前,唯有低头屈服。
因此,当战争来临,我们只能选择逃避;当生活无法继续,我们即使变得丑陋不堪,也会想方设法让他人代替自己走向死亡。
太平轮的沉船,将平日里的道貌岸然打得粉碎,向我们揭示了那些平日里我们甚至不敢面对的人性黑暗面。
我个人认为,这场戏的处理比《泰坦尼克号》更加动人,或许是因为它所承载的时代背景,或许是因为它象征着一个时代、一个政权的终结,亦或是因为《泰坦尼克号》距离我们已经太过遥远,我们已经无法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感受。
无论如何,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尤其是在最后的 30 分钟里,它超越了《泰坦尼克号》。
在看完下部后,确切地说,是在看完沉船的那一刻,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部电影为何要分为上下部的用意。
原来,导演是想用上部的时间让观众对那些卑微渺小的主人公们产生感情,然后再用下部的沉船情节来宣泄这种感情。
看着他们在海中苦苦挣扎,是不是比刚刚熟悉这些角色就立刻让他们坠入海底更容易让人动情、落泪呢?当然,这只是我的玩笑话。
有了《泰坦尼克号》这样著名的沉船电影在前,拍摄这样的题材确实具有很大的压力。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影评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影评《太平轮(下)·彼岸》作为电影《太平轮》的续篇,延续了上集的故事,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人们在战争、灾难和命运面前的挣扎与抉择。
尽管本片在上映时遭遇了一些差评,并且可能由于不是年轻人的菜以及档期安排等原因,票房表现并不出色,但我还是有幸观看了这部电影。
影片开头的重复镜头让我感到有些冷漠和没有感觉,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当甲板突然断裂,泽坤和泽明被分隔在两个世界时,我忽然哭了起来。
我意识到命运的轮盘已经开始转动,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接下来,“东方泰坦尼克”号上的故事展开,各种相遇、良缘孽缘以及求生的挣扎交织在一起。
在影片中,佟大庆和于真真的爱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顽强而天真,执着而温柔,尤其是带着善良正义的顾太太一家的孩子宁宁,组成了那张温馨的一家三口合照,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彼岸”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渴望。
而金城武饰演的泽坤,在经历了命运的历练后,看似安静沉稳,但在最后一刻,我终于看到了他要表达的角色的真正意义。
他的绝望化作了无法言说的木讷,这种表演方式虽然让人觉得他似乎没有演技,但也许正是他想要展现的角色形象。
泽坤在怔忪之间看到了同样绝望的雅子,他明白了她的选择,也找到了自己的“彼岸”,不再挣扎。
与泽坤和雅子的悲剧命运不同,蕴芬和义方这对恋人在浪漫中相遇,却被大时代的命运分割。
他们在彼此的思念和信任中留下了新的希望——孩子,这也是他们的“彼岸”。
此外,电影中还有其他许多角色,他们各自的命运也都在“太平轮”上得到了展现。
看完电影后,我回家看了一些影评和对《太平轮(上),乱世浮生》的回忆,对上下两部电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上集拍得很美,很温馨,展现了乱世中的浮生梦;而下集则是将上集的故事延续到了“太平轮”上,经过时代大潮的翻滚和现实的考验,命运之轮将人们带到了“彼岸”。
上下集彼此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从个人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在时代背景的描绘和人物命运的展现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肖临骏:《太平轮》,在不朽的事业中寻求
肖临骏:《太平轮》,在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在观众都抱着瞧瞧“中国的泰坦尼克号”太平轮怎么沉没,又将演绎怎样的杰克露丝式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时,影片呈现的却是登船前的战争与灾难,时代洪流下掩藏的“生死恋”。
乱世浮生里,也像是中国版的《乱世佳人》。
闯过好莱坞,深谙西式电影制作理念的吴宇森为中国的战争片注入了更具普世价值的内核。
不同于《集结号》里的牺牲、《金陵十三钗》里的献身,《太平轮》将爱情作为第一大内核,并辅以希望、信仰、命运等好莱坞老生常谈的主题做支撑来讲述三段即便是时代洪流也无法抗拒的爱情故事。
雷义方(黄晓明饰)与周蕴芬(宋慧乔饰)这一段似乎超出了爱情的界限,更像是家庭。
一位是叼雪茄戴墨镜满脸坏笑还跛脚的雷疯子,一位是上海滩名媛兼钢琴师的周大胆,他们先俗套地一见钟情,再庸常地没几个回合就结婚,此种爱情就剩浪漫唯美了,感人、共鸣倒感受不到,至少比不上青梅竹马、相濡以沫的另两段爱情。
影片结尾部分,雷义方说出了心中幻想着的生活,阳光和煦,妻子在一片草地上翩翩起舞,孩子坐在旁边嬉戏。
这分明是家庭的生活,若少了这神来之笔-----对爱情的家庭升华,这段爱情就当童话听了吧。
也正因为此,雷义方的形象才更加立体丰满,铮铮铁骨又柔情绵延,守军人本分又感叹战争残酷,浪荡粗犷又不风流。
对家庭的融入,创作者从没吝惜手笔,于真(章子怡饰)寻找丈夫、受伤士兵遗留戒指给家人、通讯兵因母亲受善待而被策反,甚至国军与共军都是一家人。
虽然操着不同的口音,但我们同处一片家园。
不禁让人想到《拯救大兵瑞恩》,一队士兵为拯救一位无名小兵,不惜一切代价,只是因为那位母亲只剩这一个儿子。
这种故事在战争年代是不会发生的,但因为时代的变迁,在现代人的理念里,很能接受这样的虚构故事,而且动人。
对过往的重提,其意义在于赋予现代价值严泽坤(金城武饰)与雅子(长泽雅美饰)之间青梅竹马的恋情,纯属日系校园范,只是为了爱情而爱情,有点游离主线叙事,就连周蕴芬找到严泽坤寻求作曲灵感,这种联系也牵强附会,难怪编剧说“原本三段爱情故事是独立的”,我们看到的是强扭出来的瓜。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近年来,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在这其中,真正能够打动观众、引发人们思考的作品却寥寥无几。
而吴宇森导演的《太平轮(下)·彼岸》,无疑是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一个有趣的现象:《太平轮·彼岸》还没上的时候,不少人在首映前就开骂了。
我觉得大家都喝口水凉快凉快,不要盲目地跟着骂,特别是第一部没花钱看的群众,我们花了钱的为上一部的钱后悔,骂一骂还有情可原,何况我看完这一部之后,十分不解,并没有那么难看啊,当然要让我打一个五星,臣妾也确实做不到。
里面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深刻的东西,沉重的东西和吴宇森的东西。
这部电影拥有自己的名字:《彼岸》。
它是一个独立成片的制作,即使没有看过第一部,依然非常清楚地知道每一个人的身世背景、来龙去脉。
这么大量的闪回,却不令人难受,功力可见一斑。
就连片中那些没台词、甚至没脸的配角中的配角,他们的故事我们也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因为他们是整个悲剧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物方面,尽管分成上下两部是无可争辩的失败,但客观上,当你看到将近 300 分钟的积淀就显现出来了:人物关系自然、饱满,综合交错,充满悲剧的命运感。
上述大词儿都是抄来的,我不会说这些大词儿。
我作为普通观众,看完之后对每一个人物印象都十分深刻,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方式之浑然、之微妙,很值得充满敬意地回味。
有关命运感这件事,作为一名编剧,我十分理解,这是一个上手极容易、写好极难的课题。
写好了是命运,写不好就是巧合,套巧合,套巧合,套巧合。
此处赚到稿费 12 元,笔者注。
比方说,《李米的猜想》就充满了巧合套巧合套巧合,但它一开始想要的肯定是命运感。
而《彼岸》里的命运感,深厚、扎实、可信。
说白了还是巧合,但人家就能做到可信。
要知道,做到可信是很难的,大多数编剧脑袋里压根就没有这两个字。
(我就没有)船难部分,我看所有人都提到泰坦尼克和波塞冬,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影评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影评
由于各种事务的耽搁,当时我未能观看上部,而关于上部的差评也不绝于耳。
但我仍然坚定地前往电影院观看下部,并最终在银幕前泣不成声。
有一部分观众给出低分的原因,大概是认为下部再精彩也无法弥补上部给他们带来的情感伤害。
那么,作为一个只观看了下部的人,我就来随意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影片中有许多前后呼应的地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太阳。
在最后的登船时刻,镜头在落日和登船的人群之间不断切换,人群的骚乱不断加剧,但太阳却依然平静地落下;而当章子怡和佟大为最终在海上被救起时,一轮崭新的太阳又明亮地升起。
这可能是全片中最令人悲伤的呼应。
下部的片名是《彼岸》,最直接的理解是海峡对岸,而更文艺的解释则是【生命的尽头】。
但反过来想,究竟有谁没有到达彼岸呢?对金城武来说,在平静的海面下与雅美的重逢就是彼岸;对宋慧乔来说,平安地生下孩子,小明的记事本漂洋过海而来就是彼岸;对杨佑宁来说,能够坚守自己的政治信仰就是彼岸。
彼岸很辽阔,我们终将上岸。
然而,即使所有人都到达了彼岸,这依然是一个令人感到无力的故事,也让我在许久之后再次在电影院哭得像个傻瓜。
但有两件事让我在哭累的时候想到就会立刻振作起来:一是黄晓明在下部中的演技几乎没有拖后腿,二是国际章的强行游泳技能满点,简直太厉害了!。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观后感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观后感《太平轮(下)·彼岸》于 2015 年 7 月 30 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我在首映当日便观看了这部电影,观影结束后,心中感慨万千,遂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正如导演所言,《太平轮彼岸》确实给人带来了惊喜。
有人认为,该片前 80 分钟是对上一部剧情的直接植入,我对此并不认同。
我认为,导演巧妙地将这三对儿感情戏融入到了下部的剧情中,不仅使剧情更加连贯,而且增加了一些上部所没有的戏份。
这样的处理方式,让看过上部电影的观众感到惊喜,也让没看过上部电影的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三段感情故事。
此外,主角的细腻演绎和配角的出色表现,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在大时代背景下,人们依然坚守着心中那份最纯真的爱,这种情感令人动容。
电影中,有几个场景令我不禁落泪。
于真被房东赶出,只能用报纸遮身露宿街头,她的落魄让人心酸;严泽坤看到被烧掉残缺的信纸时,眼中的痛苦和无奈让人感同身受;善良的于真为了船票受尽磨难,最终与严泽坤相拥而泣,他们的爱情让人感动;士兵告诉夫人军官发生事故,夫人在芒草田开车旋转望向副驾驶的那一刻,绝望和无助涌上心头;哥哥与弟弟在船上诀别,生死两茫茫,此情此景令人扼腕叹息;于真和大庆重逢,喜极而泣,他们的喜悦让人为之欣慰。
剧中的台词“与其把生命交给战争,不如把生命交给爱情”,道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声,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爱,是支撑人们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当电影中出现撞击和船翻的画面时,逼真的场景和震撼人心的音效,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和无力。
我由衷地对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表示敬佩,他们经历了战乱的洗礼,却依然坚强地生活着。
他们的爱,也经历了战火的考验,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在下部戏中,黄晓明的戏份虽然不多,但几个镜头却让人印象深刻;金城武的戏份有所增加,他的演技也得到了充分展现;佟大庆的憨厚老实让人喜爱,他能在最后活下来,让人感到欣慰;章子怡的演技得到了充分发挥,秦海璐的几个镜头也让人难以忘怀,俞飞鸿把顾太太诠释得无可挑剔,金马影后杨贵媚的老戏骨更是为影片添彩;而宋慧乔在下部中的表演,也让我对她产生了好感。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影评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影评笔者在观看完《太平轮·彼岸》后,极力在朋友圈推荐,甚至不惜送电影票给朋友们,希望他们不要错过这部电影,但却并未得到太多回应。
只有一位同事回复道:“上部看了,没意思。
”这反映出一个现象: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更倾向于“有意思”和刺激。
他们无法接受一部打着“船难”旗号的电影,两个小时还未登船。
难怪《太平轮》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连像《小时代》那样的骂声都没有,它的沉没,甚至激不起半点涟漪。
与电影所表达的那个分离的时代不同,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中,这样的“太平”与人性中真切的喜怒哀乐相去甚远,人们没有耐心去回顾和思考。
对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这些似乎都太过奢侈。
除却对本真的追问,剩下的唯有概念化的理解。
黄晓明在片中的表现虽然努力,但确实不适合演戏;而章子怡,很多人仅仅因为所谓的诈捐门事件以及与头条哥的私生活,就轻易否定了她的演技。
有网友表示:“最受不了国际脏,一棍子打死了混账嫖客,还在他耳边嘀咕什么‘我只是想相信一个人,有错吗?’太作了。
”但实际上,这位网友根本没有完整地观看这部电影。
被打死的嫖客,其实正是本片的主角林保怡,他在此前和此后都有很重的戏份。
而章子怡饰演的于真,白天救护伤员,夜里被迫卖身,只为了筹一张船票去见爱人,她这种简单的信任和人生信条,在当下的时代并不被观众所接受。
如果这位网友有机会看到《太平轮》上部中于真如何处理伤员临终前托付的戒指,或许他对于真这个角色会有不同的理解。
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所说,如果章子怡在《一代宗师》中见到了自己,那么在《太平轮》中的表演可谓是见到了众生。
但很遗憾,大家都太缺乏耐心,对《一代宗师》抱怨张震饰演的一线天为何只是在火车上偶遇章子怡饰演的宫二,为何没有与叶问产生交集。
其实,导演的意图是想要展现一个时代的横截面,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浮尘,呈现的都是在这个时代下个体的命运。
他们的故事为何一定要有交集呢?这是笔者打开这部电影的方式。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观后感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观后感《太平轮(下)·彼岸》,这是一部让我既期待又失望的电影。
期待的是,作为《太平轮》的下集,它会如何延续上集的故事,展现那个动荡年代的众生相;失望的是,它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高度,甚至让我觉得有些不知所云。
影片开场的一段时间与上集在剧情上有重叠,这让我一度以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我发现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括,而是在同一个时间空间下,为我们展示了更多上一集中没有呈现的情节和细节。
这些新的情节不仅使剧情更加完满,也让我们看见了事情的另一面,同时,它们也推动着剧情接着上一部结尾,铺开了新的出人意料的发展。
比如,泽坤和蕴芬原来并不是在基隆医馆中初遇,而是在船上;泽坤和雷将军以及佟大庆在战场上相识;于真的好友夏珊的姘头竟然就是上了于真不给钱的袁皮特。
这些情节的发展让我感到惊讶,也让我对这些人物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阴差阳错也让我印象深刻。
于真献身袁皮特求票不成,却得到了袁皮特给夏珊的票;夏珊给于真船票之时,她苦苦寻找的爱人阳天虎被送到她负责的病榻上,并在她离去时离世,她却毫不知情;雅子写给泽坤的信被阿妈喂火却被大嫂抢救下来,泽坤才得以知道雅子的下落以及最终的命运;佟大庆假称于真是自己媳妇儿,并最终在船上相遇。
这些情节的安排让我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然而,电影在船难的处理上却让我感到有些失望。
太平轮的船难与泰坦尼克号的船难一样,都是电影的高潮部分。
然而,与泰坦尼克号相比,太平轮的船难显得太过潦草与儿戏,缺乏逻辑,完全没有泰坦尼克号那般惊心动魄同时又感人至深。
在船难后众人落水待救的戏中,泰坦尼克号将刻骨铭心的爱情推至最高潮,而太平轮则继续不忘刻画人性丑陋,表现了众人为求生抢夺救生圈和木板而不惜杀戮。
这种对比让我觉得太平轮在船难的表现上有些逊色。
此外,太平轮作为一部史诗片,其对家国命运的刻画力度也有所欠缺,表现不够深刻。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观后感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观后感《太平轮(下)·彼岸》,这是吴宇森导演的一部惊人之作。
他试图将时代命运与爱情相融合,打造一部乱世之恋的史诗巨作。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却让人大失所望。
影片以上部的内容几乎原封不动地呈现,这不仅使多线交织的情感线索变得凌乱而让人煎熬,也开创了神作史的又一先河。
《太平轮·彼岸》几乎可以独立成章,吴宇森在这部作品之后或许应该被亲切地称为“吴妈”,因为他似乎担心观众没有看过《太平轮(上)》,担心观众无法领略这部“史诗”级爱情的凄婉婀娜,担心观众不能感受到一众国际影星傲娇的演技。
于是,他大度地决定将上部近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套用到这部作品中。
即便如此,以前无古人的一小时闪回惊世之举,不但根本无力体现出此片三段式战争年代里爱情的宿命,反而使整个故事变得冗长而乏善可陈。
那么,在接下来仅剩的一个多小时电影里,《太平轮·彼岸》又做了些什么呢?船终于开了,一如复刻《泰坦尼克号》,有上流社会的推杯换盏,也有底层百姓的怡然自得。
然而,此时的时间对于电影来说变得异常宝贵,因为它既要继续讲述男女主线们的爱情故事,又要呈现那些仿效经典的必备元素。
于是,整部作品如同按了快进键一般,剧情飞速发展。
此作唯一值得一提的杜撰之处便是史实,船在一分钟后就沉了,而电影中船沉的时间大致有五分钟,这也算是业界良心了。
在上下两部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演绎中,与太平轮事件真正相关联的时长其实只有那五分钟。
无论是《太平轮(上)》还是《太平轮·彼岸》,它们的本质都仅仅是将太平轮作为一个切入口。
四个多小时的消磨后,你会猛然发现,这部作品的整个架构即便没有了太平轮这个元素,依旧可以毫无影响地进行下去。
《太平轮(上)》可以直接称为《乱世浮生》,《太平轮·彼岸》也可以直接称为《彼岸》,三段式战争年代爱情的宿命才是电影的本态,太平轮只是一个博人眼球的噱头元素。
而吴妈却还要如同命题作文般,时不时地提醒观众们,我们真的是在拍太平轮哦。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太平轮:彼岸》是一部续集,以上海时局混乱开篇,人们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倾尽所有钱财,只为能登上前往台湾的太平轮。
然而,谁也不曾料到,这艘承载着无数期望的轮船,刚刚出港不久就遭遇了撞击,最终沉没。
那时的上海,时局动荡,人心惶惶。
每个人都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只为能在太平轮上觅得一席之地。
于真渴望能有一张船票前往台湾,寻找她深爱的阳天虎,为此,她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身体,换取钱财或船票。
然而,最终她还是未能如愿,是好朋友将自己的船票让给了她,她才得以登上太平轮。
在船上,于真始终在苦苦寻觅阳天虎的身影。
但她并不知道,在她拿到船票准备离开的那一刻,阳天虎被人抬进了医院,两人就此错失。
在船上,于真结识了与她合影的佟大庆。
在那个风雨飘摇、战争混乱的时代,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充满无奈。
严泽坤无法与心爱的雅子长相厮守。
征兵时,他为了照顾患病的哥哥和年幼的弟弟,只能选择自己当兵,而且是去当日本兵。
回到家后,他又要帮助母亲撑起医馆。
哥哥去世后,他遵照母亲的安排,与大嫂成了亲。
弟弟前往上海参加学生运动,严泽坤又不得不追到上海寻找弟弟。
严泽坤的一生,每一步都是迫不得已,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无法与心爱的雅子在一起。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得到弟弟的理解。
最终,轮船沉没,严泽坤葬身大海,这也许是他最好的归宿,因为雅子也是在海里失去了生命。
在太平轮尚未撞船之际,轮船上还颇为热闹,有食物可吃,人们沉浸在迎接新年、迎接新生活的喜悦中。
此时的台湾,风雨交加,周韵芬的房屋因风雨而倒塌,她也因此动了胎气。
幸好得到了严泽坤母亲和大嫂的帮助,才使胎气得以平稳。
这似乎也预示着太平轮并不会太平无事。
随后,太平轮发生了撞船事故,最终沉没。
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选择和决定都是无奈之举。
然而,电影的结局还算美好。
周韵芬平安产下孩子,这个孩子成为了她和雷义方之间的纽带。
严泽坤在海中离世,生前他未能与雅子再次相聚,但死后或许能与她团聚。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就像张艺谋离开艺术片后,陈凯歌尝试商业片,冯小刚挑战悲剧,而吴宇森则尝试拍摄爱情题材。
吴宇森最令人难忘的,是他在男人的江湖世界中展现出的热血、友谊、权谋、生死与共,以及那些飞翔得很好的鸽子。
《赤壁》讲述了宏大的国家叙事,而《太平轮》同样以家国背景为依托。
然而,对于他来说,这样的主题或许过于宏大,难以驾驭。
在电影中,爱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元素,但却似乎成了吴宇森的致命弱点。
尽管有油画般的画面、中韩两国的俊男美女,他们的哭泣、欢笑都显得过于刻意,难以打动观众。
金城武的努力让人感到有些过头,失去了原本的自信,不再是那个吃着凤梨罐头坏笑的金城武。
佟大为表现不错,是那个乱世中的小伙子。
黄晓明则一如既往地展现着他的“黄晓明式演技”,无论演什么都让人感觉不真实,尤其是他拿着枪而不是刀,对帮他疗伤的金城武说“我杀了你”的那一段,矫揉造作到了极致。
一个演员只有放下自我,真正融入角色,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而黄晓明似乎永远无法领悟这一点。
既然耍帅能够如此走红,演技又算得了什么呢?吴宇森专注于拍摄男人戏,却集结了众多最美的女演员,本应展现一场精彩的女人群戏,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丛珊可以说是一位可以演一辈子戏的演员。
俞飞鸿是从中国文化中孕育而出的,如同一幅仕女画,散发出现代的健康之美,她无需过多表演,其气质与角色相得益彰。
秦海璐是最适合饰演风尘女子的演员,但在这部电影中,她的表演被周迅和章子怡所掩盖。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乱世,哪有时间去讲究温文尔雅,她本应更加泼辣和真实。
宋慧乔似乎只是负责美丽的外表,而章子怡则始终是玉娇龙,这个角色与她十分契合。
但当她在大海上救一个笔记本时,我还是忍不住去洗碗了。
这并非章子怡的错,她依然是中国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
如果只拍摄章子怡的挣扎与求生,将好运赋予她,或许会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除此之外,电影中的爱情情节也让人感到困惑。
在国与敌国的背景下,爱情的产生显得尤为突兀。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自上映以来,《太平轮(下)·彼岸》的讨论似乎已经趋于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悄无声息。
用“销声匿迹”来形容也不为过。
更为残酷的是,这部电影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和水花。
就像《综艺》对这部电影最刻薄但也最实际的评价所说:耗费了两个小时,却连一句有意义的话都没有说。
上部的失利促使制作团队重新调整了下部的定位和方向。
与其说是重新剪辑出一部“下”,倒不如说这更像是吴宇森为了满足国际买家的需求而交出的一份答卷,是他心目中两个小时左右的爱情片。
然而,事实证明,这部电影再次失败了,而根源在于剧本的平庸。
除了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朱利安老爷子这位《唐顿庄园》的编剧也曾创作过一部《泰坦尼克号》的四集剧集。
同样是关于一艘巨轮的沉没,但这两个故事却各有千秋。
卡梅隆的故事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同时也是底层人民对那个时代浮华一面的憧憬和追求。
而反过来,影片又展现了名利场上女性追求自我解放的一面。
朱利安·费罗斯的《泰坦尼克号》则更像是一部海上版的《唐顿庄园》,讲述的是英国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最终在船上达到了宏大的叙事效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集的容量实际上与两部《太平轮》相当。
理想中的《太平轮》本应类似于《泰坦尼克号》的叙事方式。
然而,《太平轮》每对人物线索的情节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使得观众难以理解导演到底拍摄了多少素材。
下部中重新出现的上部镜头让之前铺垫的两个小时变得毫无意义。
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深入挖掘每组人物之间的深层次互动关系,这导致剧情空洞且令人疲惫。
更重要的是,我们缺乏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动。
可以说,目前的华语史诗片似乎只擅长在阶层内部展开故事。
而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失去了对这一层面的表达和探讨,史诗片就只能成为一堆废弃的胶片。
在《泰坦尼克号》中,我们可以看到旧贵族与新型资本家、低级职员与贵族、仆人与主人之间的矛盾和互动。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观后感
《太平轮(下)·彼岸》电影观后感这两部《太平轮》,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吴宇森导演在现阶段创作中所面临的一些局限和问题。
吴宇森的电影以小规模的枪战调度和“人情”为特色,尤其擅长以浓厚的情感拍出属于荷尔蒙的浪漫荣辱与共的同袍之谊,同生共死的兄弟之情,纵横四海的男人洒脱。
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后,这种风格和标签似乎不再奏效,反而被视为“做作的煽情”和“落伍的老套”。
难道是吴宇森的母题已经过时了吗?其实不然。
人的“情”永远是能够作用于观众内心、使之产生共鸣的东西,永远不会有过时之说。
吴宇森在本世纪的电影,并非主题过时,而是在表现的完成度上有所欠缺。
他的人物不再具有动机上的合理性,情绪转换不再拥有平滑的曲线和内在逻辑的支撑。
这导致了人物的热血、兄弟、牺牲等情节,都变得刻意为之,失去了应有的顺理成章,从而让观众觉得电影做作而陈旧。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吴宇森在电影格局上的提升。
纵观他的往昔作品,格局和规模都不大:文戏上主要是几个角色之间的故事,至多将数个主要角色放置到一个帮派环境之中;武戏上以小规模的枪战和武打戏为主。
在这样的规模格局下,吴宇森可以轻松地表现自己人物的情怀和热血。
本世纪之后,吴宇森的作品如《风语者》《赤壁》《太平轮》,在格局上有了比较大的升级从几个人、帮派层面,提升到了家国的高度。
在这个高度之上,需要的是导演对“家国”的理解和视野。
因为人物置身于家国层级的世界观中,构成剧情主体的人物行为也就必然地与家国相连接。
因此,只有导演具备此高度的视野,他拍摄的人物才能具备相应的合理逻辑和内在动机,依托于此,人物的情怀和行为才能够有说服力,与观众形成共情。
以冯小刚的《1942》和张艺谋的《英雄》为例,他们在拍摄“河南大饥荒”和“秦国统一”这两个宏大世界观背景的题材时,都将自己的表达和视野放在了“家国、民族”的高度上。
冯小刚借助河南大饥荒的背景,将人物放置于生命受到致命威胁的极端环境之中,展现了人性的原始和丑恶,最终将一切归结于“对家和根的执念”,表达了对“中国人其民族”层面的探讨。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影片一开始,就以一种紧张而刺激的节奏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战争的阴霾笼罩着大地,人们在生死边缘挣扎。
而在这混乱的背景下,太平轮的故事缓缓展开。
电影的画面精美,场景布置细腻,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
特别是沉船的戏份,虽然没有达到《泰坦尼克号》那样的惊艳效果,但基本的视觉冲击力还是有的,而且其中一些细节也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比如章子怡脖子上的红围巾,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希望。
然而,电影的前半段节奏过于缓慢,让观众在等待中有些不耐烦。
特别是上船之前的那近一个半小时,居然有一半时间是在进行前情提要,甚至直接重复上一部里出现过的镜头。
这不仅让观众感到冗长和繁琐,也影响了整体的观影感受。
如果能够更加精简和突出重点,或许会让故事更加紧凑和吸引人。
除了节奏问题,电影的剪辑也存在一些瑕疵。
两个小时的电影,演到一小时二十分钟才开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耐心。
而且,在上船之前的情节中,有一些地方的过渡显得有些生硬,让观众难以理解角色的动机和情感。
此外,电影的后半段节奏突然加快,许多情节都显得有些仓促和匆忙,缺乏足够的铺垫和发展。
这使得一些角色的转变和情感的升华显得有些突兀,影响了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入。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不足之处,《太平轮(下)·彼岸》仍然有其值得称赞的地方。
演员的表演非常出色。
特别是金城武、章子怡等主演,他们将角色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电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也很深刻。
它通过太平轮上的人们的命运,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以及爱情、友情的珍贵。
电影的音乐和音效也很出色,它们很好地营造了氛围,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太平轮(下)·彼岸》是一部有亮点也有不足的电影。
它的画面精美、演员出色,但在节奏、剪辑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喜欢历史题材和情感片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仍然值得一看,它会让你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性的光辉与丑恶。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影片以其宏大的叙事、精湛的制作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我。
它讲述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三对乱世佳人的无奈、悲情、相拥和离别,以及命运对他们的无情捉弄。
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生命力,他们的情感纠葛让我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充满战火与苦难的时代。
电影中的演员们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表演功力。
他们用细腻的表情和动人的表演,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章子怡,她透过夹缝里的眼神,将对于真处境的隐忍与不堪演绎得入木三分。
当她抡起木棍打下去后,那句“我不过想要一张船票而已”,以及随后的痛哭与无奈,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小人物的悲哀和民族落魄后的沧桑。
她的表演不露痕迹,却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为她的遭遇感到悲愤和心疼。
吴宇森的白鸽情怀在这部电影中得以延续,他通过对人性善恶的思考,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
电影中没有浮躁的情节,也没有迎合观众的俗套,只有对无私与利益的简单呈现。
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与美好。
此外,电影的画面和音乐也为其增色不少。
恢宏的画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让我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气势磅礴的音乐更是为电影营造出了紧张而激动人心的氛围,让我在观影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感。
然而,电影也并非完美无缺。
结局的草率和章子怡第一顺位戏份的减少让我略有遗憾。
尽管如此,这些瑕疵并没有掩盖电影的光芒,反而让我更加期待下部的上映,希望能够看到更加完整和精彩的故事。
《太平轮(下)·彼岸》是一部诚意之作,它带给了我一场视觉和情感的盛宴。
如果你还没有观看这部电影,那么我强烈推荐你去欣赏一下,相信你也会被它所打动。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乱世,感受那段跨越生死的传奇故事。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
《太平轮(下)·彼岸》观后感影片以吴宇森独特的美学风格和叙事节奏,讲述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在爱情、家庭和国家之间的抉择。
故事中的主人公们,无论是高贵的将军夫人,还是平凡的妓女,都在时代的洪流中,经历了生离死别,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爱情的坚贞。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宋慧乔扮演的将军妻子,她在得知丈夫战死沙场后,没有哭天抢地,而是选择了坚强地生活下去。
她的爱,不再是具象的日常,而是一生的仪式。
这种坚贞从容的爱情,让我感受到了高贵的力量。
正如电影中所说:“爱得卑微,也有一个人陪你一起卑微;爱得苟且,也有一个人陪你低声下气。
一旦选择和他在一起,再去推敲是不是爱情又有何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追求爱情的完美,却忽略了爱情的本质。
真正的爱情,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是在平淡生活中的相互扶持;不是海誓山盟的誓言,而是在困难面前的不离不弃。
影片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角色是章子怡扮演的小女子。
她为了一张船票,辗转多年,最后只能脱了衣服去做妓女。
她的爱情,并非只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背后,是多少人在时代巨变之下的身不由己。
她的故事,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小人物的无奈和悲哀,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除了爱情,影片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战争和人性的丑恶。
在战争的背景下,人们为了求生,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和尊严。
有些人选择了善良和正义,有些人则选择了邪恶和自私。
影片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影片的吴宇森用一种温柔的方式,结束了这个故事。
船沉了,人也死了,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和爱情,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这种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让我感受到了吴宇森的哲学式的爱情思维。
他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些浪漫的年代里,最高贵的爱情,除却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落脚点只是一个家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市一跌再跌,正如昨天看的《太平轮》撞船失控。
然而太平轮可以沉没,A股却不能。
今天一大早申请了微信的公众号,股市也传来了融券T+1的重大利好,国家托举着股市,最终肯定能安全抵达“彼岸”,太平轮却永沉海底,连同一九四九年初一千多个惊慌失措黯然神伤的心灵。
翻检开那段历史,吴宇森导演用大牌的演员、豪华的场景,又重新演绎了那一场惨痛的海难。
与当年完全吻合的,不光是“太平轮”的沉没,海水的冰冷,还有见闻者心情的落寞…..
我喜欢看电影,各式各样的电影,但不喜欢矫情的电影。
对于《太平轮彼岸》,我看完之后,却着实认为它矫情,而且很矫情!实实在在的就像吃了大片肥猪肉,隐隐有反胃呕的感觉。
上下两集的所谓大电影,去年上集,今年下集,其实故事实在简单,淮海战役国军节节败退后,上海各色人等坐船逃往台湾,途中翻船的故事。
三条主线章子怡寻丈夫,金城武异国恋,黄晓明夫妻情,因为战争交集起来,但份量都明显不足。
编剧于是加料,章子怡沉沦卖身,金城武琴曲恋情、黄晓明妻子风雨夜生产……也许是如今电影市场太好了,钱赚的实在容易,要不投资有点大,得确保利润,所以必须做两集—抻长!台湾两个老管家打情卖俏、金城武的哥哥兄弟也翻出来,跟嫂子成婚、章子怡也得加戏,加了整整一个佟大为!而尤为重要的,片子赖以生存的“情”,几条主线,几段情感均没有厚实的基础,草草铺就,却大肆铺陈。
当镜头翻来覆去在芒花地里穿越,把自以为唯美的镜头反复堆积在矫揉造作的剧情里,我真的就忍无可忍了!
要做一部史诗般的电影,正如豪迈奔放的狂草,不用每一处笔锋都细腻圆润,否则就显得刻意和虚假。
但必须如大山一般坚实,穿越云霄,浮云飞鸟自然而生,自然烂漫。
而《太平轮》如乱草堆成,情节的简单,根本承担不起四个小时的巨制。
用技术去渲染,用抒情去延伸、用技巧去纠葛、用大牌去诱导,都抵不过内容苍白带来的影院的落寞,没有真情感、没有真内容,没有对市场和观众真正的敬畏,必然会失去市场和观众的尊敬。
吴宇森用一场大败阐释了这条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