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稳派教育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附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附答案)5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13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守仁娠十四月而生,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
登弘治十二年进士。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
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
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不如直捣南昌。
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
逆击之湖中,无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
乙卯遇于黄家渡。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
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
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
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
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
忠、泰轻守仁士,强之射。
徐起,三发三中。
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
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
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稳派联考语文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调研考试(二)语文参考答案1.D(A.“完整记录历史当事人口述内容而成的”以偏概全,应还“按照严格的规范整理”。
B.“而档案资料不能充分地开放已经影响到了国史研究的进展”错误,原文只是说“势必影响国史研究的进展”,句中的“势必”表明这只是一种推测。
C.“他们讲述所经历的故事,就是国史研究的基础工作”错误,“就是”过于绝对,而且张冠李戴,选项的主语是讲述者,而据原文,对这些人进行访谈并对他们讲述的所经历的故事进行采集、整理才是“国史研究的基础工作”,主语主要是采访、搜集、整理者。
)2.C(“总——分——总”错,应是“总——分”。
)3.D(“可以使研究者拥有学术视野”错误,原文只是说“民间口述史料的发掘不仅开阔了研究者的视野,而且使研究者的观点更能体现普通民众的历史观念”。
“更科学合理”也和原文的表述是细微差异。
)4.C(“由此可知她是一个有主见的女孩”错误,她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躺在解剖台上的是她的父亲,对父亲深深的爱促使她这样。
)5.①由农村出身讲到他的奋斗,使宋医生的形象更为丰满。
(2分)②为下文宋医生对女生态度的转变埋下伏笔,使情节发展自然。
正因为都来自农村,故更懂得求学之路的不易。
(2分)③丰富小说的内容,又避免了情节发展的平铺直叙。
(1分)6.①这种呈现方式,一开始便让宋老师和同学们感到奇怪,引发了宋老师对她的一系列劝阻式语言、心理和行为,以及同学们的哄笑,使情节产生了起伏,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②这种呈现方式,一开始便在读者心理制造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小说的阅读趣味的艺术吸引力。
③这种呈现方式,更利于揭示死者生前的想法、行为和生平经历,更能体现他对女儿将来成为一名出色医生的恳切期望和深沉的爱女之情。
④这种呈现方式,更利于塑造女大学生冷静、理智,而又不失温情的性格特点,更有利于表现小说的思想主题。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7.A(“一直在增长”错误,1970年、1975年城镇化率和1965年相比下降。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卷(全解全析)
语文第1页(共7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全解全析12347101112171819DCCBCBBCBDD1.D 【解析】A 项,强加因果,根据文本第二段,顾恺之等文化名人参与绘事时,文人画尚未形成。
B 项,以偏概全,根据文本第三段,“五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的山水画……那些引领潮流的山水画大家”包括五代和北宋的,喜爱绘画的仕宦文人则是专指北宋的。
C 项,无中生有,根据文本第四段,吴门画派的兴盛是建立在元季黄公望等人山水画作品的规范图式、价值取向和笔墨趣味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在赵孟頫的山水画作基础之上。
4.B 【解析】B 项,“好像它们的头儿管得不严,好像每只蚂蚁都有自己的想法”照应的是倒数第一、二段,倒数第二段详细描述了大黄蚂蚁从李家墙根折回我们家墙根的详细路线,可见,大黄蚂蚁的确很有想法,它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找到了原来的蚂蚁窝;“一只蚂蚁都没看见”说明蚂蚁们都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洞里,正凸显了大黄蚂蚁这个群体的管理智慧。
5.两窝蚂蚁都怕冷喜暖、都不咬人。
小黑蚂蚁身形小,像针尖;爬行速度慢,在屋内绕一圈大概要十天的时间;行动时排队整齐;头脑相对简单,要到哪就径直到哪。
大黄蚂蚁行动速度快;行动时队形混乱;比较聪明执着,能绕过深槽,找到自己原来的蚂蚁洞。
(意思对即可得5分)【解析】此题为形象赏析题,要求考生将两窝蚂蚁的特点筛选出来,包括它们的异同点。
考生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然后理清思路,确定概括区间;最后检索提炼,整合答案要点。
6.文章通过描写大黄蚂蚁成功避开人为障碍,找到原来的洞穴的经过,(2分)赞扬了大黄蚂蚁作为不起眼的生命所拥有的智慧,批判了“我”作为人类的自以为是,自我膨胀意识,(2分)表达了无论强弱,生命都应当被尊重,一切生命均应平等的主题。
(2分)【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主旨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它直接以文章层意、。
2018届湖北省稳派教育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
2018届湖北省稳派教育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政治——必修1、必修2、必修3历史——必修1、必修2、必修3地理——必修1、必修2、区域地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俄亥俄州是美国汽车生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某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专业制造商,2014年3月在俄亥俄州代顿市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计划年产逾450万套汽车玻璃,可满足美国汽车市场四分之一的玻璃配套需求。
该企业还在俄亥俄州建设了浮法玻璃制造基地和汽车包边工厂。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企业在俄亥俄州兴建汽车玻璃单体工厂的主要目的是A.引进先进科技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便捷交通D.丰富原料来源2.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投产后,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扩大美国汽车销售B.降低汽车玻璃成本C.促进当地居民就业D.造成严重环境污染3.该企业在俄亥俄州建设浮法玻璃制造基地和汽车包边工厂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研发水平B.取得集聚效益C.增加我国税收D.共用基础设施卡拉库姆运河从阿姆河沿卡拉库姆沙漠延伸到里海海滨地区,沿线建有一系列“蓄水池”,不少是上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4~6题。
4.修建卡拉库姆运河的主要作用是A.养殖B.航运C.灌溉D.防洪5.卡拉库姆运河修建后,对沿岸的主要影响是A.提高农业单产B.降低地下水位C.增加沿岸温差D.减轻土壤盐渍化6.卡拉库姆沙漠因沙粒颜色呈黑褐色,有黑色沙漠之称,影响卡拉库姆沙漠沙粒颜色的主导因素是A.基岩性质B.水文状况C.植被覆盖D.大气环流天山山区积雪的季节变化非常显著,下图示意天山不同季节年内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
2018最新试题资料-湖北省八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
湖北省八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
5
湖北省八校2018届高三语第二次联考试题
命题学校鄂南高中命题人熊伟吴芳朱锐审题人胡金辉李萍
考试时间2018年3月20日上午900—1130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方框涂黑。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语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菲薄(fēi )琼葩(pā)谬种(iù)繁芜丛杂(ǔ)B.岐韵(qí)嗔怒(chēng)窈陷(ǎ)人烟阜盛(fù)c.藩属(fān)恓惶(qī )裙裾(ū )东船西舫(fǎng)D.偈子(ì)干禄(gān)守拙(zhuō)少不更事(gē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流敝对弈房檩归根结蒂。
2018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4)
2018年湖北省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
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
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
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
这同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
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
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这是古民居的特征。
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
乡镇民居多为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
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
中国长久以来以“人”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
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
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
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
2018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散文作为自由的话语,最初就是历史学和哲学叙述的文体承载方式,与历史学和哲学有着亲缘性关系,但是,人们常常关心其诗学和美学意义,而很少关心散文和哲学之间的关联。
散文中可以有哲学的思致、认识和发现,但是,散文文体毕竟不能真正代替哲学文体,散文中有哲理,或哲学中有散文,应该是二者关系的基本表达。
在话语表达中,散文必须以情感表达为主调,而哲学必须以理性解释为主调。
这就是说,散文是情感与思想的自由谐和,仅有思想而没有情感,不是散文的本质性要求。
哲学与散文之间的关联是内在的,表现为思想与情感间显示着最本原的生命亲近,《庄子》与《孟子》就标志着中国哲学与散文之间最古老的联系。
庄子不是借助纯粹概念的分析来表达思想,而是善于借助形象和寓意之间的关联,揭示深刻的人生奥秘,虽然他的散文中也有一些概念。
孟子的说理,带着人生的全部激情,并正视人性的善良和伟大说理,因而,情感因素的参与,使《孟子》本身具有抒情的力量。
中国古代思想的诗歌源头和散文源头,使古老的思想始终保持激情创造与诗意抒情的力量,当然,思想发展到后来,逐渐与诗性分离。
走上了专门化道路。
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导致这一转变的文化英雄,则不太容易确定。
但是可以肯定,是哲学家导致了这种根本性转变。
在西方,哲学与散文之间关联,可以通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作获得深刻说明。
湖北省八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参考答案1.C(曲解文意。
原文说“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以生活为主”,不代表“等同于生活”,除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实用功能,还蕴含了文化价值和审美追求。
)2.B(以偏概全。
选文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第二个差别时,并没有列出具体的实例。
)3.D(强加因果。
以“人”和以“神”为中心的不同价值理念不是造成“质朴和阳刚这两种不同审美风格”的原因。
)4.C(“流露出作者的消极情绪”的表述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应是不仅可以打发时光,还可以从中感受到温暖,这种情绪是积极的。
)5.①作者善用文言词语,如“名者,实之宾也”“依义”“依情”“驻景”“洋洋然”等,古朴典雅,意蕴丰富。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我用照相法,请驴来……只好说声遗憾,作罢”,既写出乡野生活的情趣,又生动幽默地表现作者情绪的变化。
③多用短句,如“坐吃,游观,都是例行之事,可按下不表”,语言简练而富于节奏感。
④语言风格既古朴典雅、含蓄简练又明快风趣,富有情味。
(要求能从词语的使用、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分析,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6.作者抒发“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的感想,是由三件“案头清供”得来的:①案头清供作为书案上清雅的物品,是消遣时光的佳品,可以引发“我”思考人生,思索哲理。
②面对案头清供,“我”想起它们来自秋天,来自乡土,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③面对案头清供,“我”想起它们来自亲朋好友的盛情赠予,感受到周围人情的温暖,表达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每点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B(B项“将大城市建设成为宜居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首要之务”于文无据。
)8.AD(答出一项给2分,答出两项给5分。
B项“在各项评价指标中都能取得优异成绩”错,C项“也更重要”属主观臆断。
E项原文说的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不能判断为“未来的趋势”)9.①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医疗、教育、交通等的投入,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
最新--湖北省高三高考仿真供卷(Ⅱ) 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湖北省2018届高三高考仿真供卷(Ⅱ)语文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宦(fàn)海渑(miǎn)池新颖(yǐn)遁(dùn)迹潜形B.懦(nuò)弱熨(yù)帖卓(zhuō)越觥(gōng)筹交错C.勒(lē)索遍(biàn)布役(yì)使伺(sì)机而动D.亢(kàng)奋阡(xiān)陌荸(bó)荠莫逆(nì)之交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融洽里程融汇贯通不义之财B.玷污刹那煞有介事标新立异C.浏览心腹计日成功连锁反应D.借鉴暮霭举一返三老奸巨猾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海外游学尽管屡受,但其报名人数依然逐年增加,甚至出现小学、幼儿园游学的“低龄化”趋势。
每年暑假来临,的各种“游学团”广告让不少家长心动不已。
②这只小跳鼠像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员工们怎么努力,它都始终紧闭小嘴,生生把自己饿死了。
这只小跳鼠了员工们的内心,面对风沙酷暑毫不畏惧的男人们,也在小跳鼠面前掉下眼泪。
A.置疑风流云散尽管触发B.存疑排山倒海就算感化C.怀疑风起云涌因为浸染D.质疑铺天盖地无论触动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长期以来,在经济数据、经济指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和考核机制驱动下,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投资搞建设。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在巴黎总部颁发了2013年“孔子扫盲奖”,来自孟加拉国、科特迪瓦和纳米比亚三个国家的机构获此殊荣。
C.有些子女打着工作繁忙为幌子,一年甚至好几年都不回家看望父母,让家中的父母多了一份孤单,多了一份欲说还休的无奈。
D.她瞒着爸爸和妈妈偷偷地把存折上的几千元钱取出来捐给了灾区,灾区人民很感激。
这事被媒体知道后,及时地进行了报道。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爱人者,人恒爱之。
湖北省八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湖北省八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与答案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命题学校:黄冈中学审题学校:襄阳四中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
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
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
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
这同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
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
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这是古民居的特征。
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
乡镇民居多为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
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
中国长久以来以“人”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
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
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卷(考试版)
语文试题 第1页(共8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人画是世界上唯一由知识分子所建构的绘画形态,并以其长达1000多年的演化发展过程,占据了中国美术史的煌赫篇章。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不少士大夫参与绘事,其中可见顾恺之、宗炳、萧绎那样的文化名人。
到了唐末五代,擅画的文人更多,他们凭借自己的文化修养,使绘画品质得到很大提升。
北宋中后期,两股力量对文人画的独立自主起了关键作用。
其一是五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的山水画,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文人隐逸精神的滋养,那些引领潮流的山水画大家,如荆浩、李成、范宽等,往往本身就是文人画家的代表。
其二是另一批喜爱绘画的仕宦文人,如文同、苏轼、米芾等,避开了繁难琐屑的习惯性画法,而用“墨戏”的简捷方式,进行大胆的艺术实验。
如果说后一股力量来自于业余画家队伍,极大地刺激了文人画家们逐鹿画坛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勇气;那么,前一股力量来自于专业画家阵营,以其坚实而高迈的学术品位充实着文人画的价值理想。
随着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加上金元时代大批文人赋闲而成为画坛中坚,原来由画工和宫廷画师主宰的人物画及其叙事手法渐趋衰落,更多带有象征意味,富于表现性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繁荣起来,并且在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手中呈现为水墨写意形态,从而与非文人画往往重色彩、多工致的情形拉开了明显距离。
元初的赵孟頫是文人画走向成熟的枢纽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调研考试(二)语文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口述历史是使用录音或录像设备,将历史当事人叙述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并按照严格的规范整理成口述史料。
根据历史当事人录音录像资料整理出来的文字记录,要与录音录像、其他当事人及相关文献材料进行反复核实和考订,因而是可信的。
口述史料对国史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档案资料开放不充分的情况下,口述史料可以部分弥补国史研究缺乏资料的问题。
历史资料是国史研究的基础,档案资料作为文献资料的中坚,不能充分开放利用,势必影响国史研究的进展。
在档案资料开放程度有限的情况下,口述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便显得格外重要。
当年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当事人多已退休,他们为新中国建设付出了极大的辛劳,对所经历的历史有着深刻的感受。
对这些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当事人进行口述访谈,以“三亲”(亲历、亲见、亲闻)为原则,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关于新中国建设及生活中的故事,有意识地采集、整理其记忆中的鲜活史料是国史研究的基础工作。
其次,口述史料可以弥补目前部分开放档案资料中比较模糊的、粗线条的记载。
档案文献的有些记载是抽象或粗线条的,依据这些资料建构的历史往往是不丰满的。
口述史料可以提供事件的详细过程以及不见于官方档案记载的历史细节和具体场景。
历史当事人讲述其亲身经历的故事、亲眼所见的事情、亲耳听闻的言语,还原了历史的场景,重现了历史的细节,恢复了历史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因而弥补了国史研究文献资料的不足,这正是口述历史的特点所在,也是口述历史的魅力所在。
档案资料基础上的宏大叙事与口述访谈基础上的微观讲述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如果说宏大叙事是历史的骨干,那么当事人的微观讲述就是历史的血肉,会使历史丰满起来。
口述访谈的鲜活资料必须臵于宏大的历史演进框架中,方能彰显其生动之意义。
最后,口述史料对档案资料具有独特的验证、鉴别功能。
国史研究者开展口述史料的搜集、整理过程,是熟悉、梳理和研究历史真相的过程,也是对各种形式的国史资料进行勘比、消化、鉴别、筛选以及保证资料真实性的过程。
通过口述史料与部分开放的档案资料进行比对,可以校正档案文献中某些失误的记载,甚至验证文献资料的真伪。
同时,民间口述史料的发掘不仅开阔了研究者的视野,而且使研究者的观点更能体现普通民众的历史观念。
采用口述方法纂修的国史著作,其观点和视野将更加客观公正,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和真实可信。
(摘编自左玉河《口述历史与国史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口述历史的史料是借助现代录音或录像设备,完整记录历史当事人口述的内容而形成的。
B.国史研究离不开历史资料这个基础,而档案资料不能充分地开放已经影响到了国史研究的进展。
C.当事人为新中国建设付出了极大的辛劳,他们讲述所经历的故事,就是国史研究的基础工作。
D.档案资料和口述史料虽各有千秋,但口述史料应配合档案资料,这样才能显示其生动的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立足于口述这一关键要素,开篇即介绍口述史料的形成过程,并强调其具有可信的特点。
B.文章以档案资料为文献资料的中坚作前提,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口述史料对国史研究的价值。
C.文章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阐述口述史料和档案资料的差异时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
D.文章最后一段从研究者视野和观点的角度,进一步阐述口述史料对国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可以提供事件详细过程以及细节和场景的口述史料,正好可以弥补有些档案文献的不足。
B.由历史当事人讲述历史,历史会有血有肉和丰满起来,这正是口述历史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C.通过搜集整理口述史料,国史研究者可探索历史真相,也可对一些史料进行验证、鉴别等。
D.研究口述史料,可以使研究者拥有学术视野;用口述方法纂修的国史著作,则更科学合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无言师钟春香宋医生又被请来为医科大学上解剖课。
其实,他是不愿意来的,因为在医院里做一个手术比上课来钱快,而且如果手术成功了,也更容易引起医院的关注。
但这次是医科大学的副校长——他的老同学邀请,不好意思拒绝。
宋医生走进解剖室,学生们已经等在那里了。
学生们呼啦一声围上来,望着他胸前写有“某医院胸科手术专家”的吊牌,露出崇拜的神色。
他抬了抬头,眼角睥睨了一下这群学生娃,嘴边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迫不及待地说:“我们开始吧。
”据老同学讲,今天解剖台上的死者,生前曾在他所在的医院工作过,很崇拜他,立志让女儿成为像他那样的医生。
但医院那么多人,面孔如潮水一样涌来涌去,他又怎能记住每一张面孔呢?他端详死者,像往常做手术一样,程式化地在胸膛处画出一条定位线,对学生们讲:“这是心脏的位臵,只要我下刀,就可以取出他的心脏。
但在取心脏之前,让我们估计一下死者的年龄和死亡的原因。
”“老师,让我来说!”一名清秀的女生走上前来,“死者年龄49岁,确切地说,还有两个月零5天才到50岁生日,他身上无伤,面部也较干净,可以肯定是心脏病突发。
”他看了女生一眼,笑着说:“说得没错,但你对他年龄的估计也太武断了,你怎么知道他还有两个月零5天过50岁生日?记住,没有事实依据,不要做这样的推断!”女生没直接回答他,手颤抖着抚摸死者的脊椎,眉毛凄楚地拧着,面容忧戚地说:“老师您看,他腰部和臀部的脊椎,向外微凸变形,由此可以推断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原因是他经常弯腰——他有可能是弯腰插稻,也有可能是弯腰打扫卫生……”他说过不让她做这样的推断,但她还是一意孤行,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她的脸上居然还带了感情!这是一位医者最不能有的!他想批评她,但又要保持尊严,所以只冷冷一笑,双手抱在胸前,打量着女生。
他是从农村考到医科大然后分到医院工作的。
工作之后,他很少回老家。
假如自己不是来自贫穷愚昧的农民家庭,而是来自城市某个知识分子家庭,那自己取得头衔和成就将会更容易,也会轻松一些……当然,这么多年,通过业务钻研和一些手段,有些头衔他也得到了,但付出的艰辛却是别人不能想象的……女生旁若无人地说着解剖之外的死者的劳作。
学生们哄笑。
“够了!”他一声大吼,制止了她。
女生哇的一声哭了。
时间突然凝固。
“老师,”过了一会儿,女生擦干眼泪抬起头,朝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我想问的是,假如躺在解剖台上的是您父亲,您还能冷静到没有一点儿感情吗?我母亲死于绝症,是我父亲靠种稻卖钱将我辛苦养大,他立志让我成为名医,这是他最大的愿望,但我偏偏不喜欢医生这一行,而我又不想让他伤心,所以就违心地上了医科大……”“他一直以为我喜欢医学,在我上大学后,他还兴冲冲地找了一份在医院打扫卫生的工作,开玩笑说等他死了,他会将遗体捐献给医科大,让我解剖……”“但他不知道的是,早在上大学的第一天,我就开始自修设计,铁了心要转行!”“——没想到他死前真就立下医嘱捐献遗体,今天他就躺在这里,等我……我……”女生泣不成声。
解剖室里空气瞬时凝结,一片寂静。
他真的被感动了,眼里噙满了泪水。
他走上前去,像父亲一样轻轻地抚摸着女生的头,无比愧疚地问道:“那你现在还转行吗?”女生满脸泪水,不停地摇着头……“我相信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好医生。
今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直接找我。
”话音刚落,周围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介绍宋医生是接受副校长同学的邀请,并非心甘情愿给学生上解剖课,因为在医院做一个手术更容易获得金钱和医院的关注,这说明宋医生更看重名利。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来塑造人物,宋医生走进解剖室,学生们望着他胸前的吊牌“露出崇拜的神色”,这就写出了学生对宋医生的态度。
C.宋医生告诫学生“没有事实依据,不要做这样的推断”,而她“还是一意孤行”,并且脸上还带了感情,由此可知她是一个有主见的女孩。
D.小说中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民,但对女儿有着无限的爱,他用捐献遗体供女儿解剖这一行为,促使女儿的学医态度有了转变。
5.小说为什么插叙介绍宋医生的农村出身?请简要回答。
(5分)答:6.小说通过女大学生以“局外人”身份,客观地、由浅入深地介绍死者情况的方式,逐渐呈现死者与她之间的父女关系。
请分析这种呈现方式有何表达作用。
(6分)答:(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
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一词的出现显然要晚于“城市化”,这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
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并获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它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
中共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
这是近50年来中国首次在最高官方文件中使用“城镇化”。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二(摘编自《1950—2025年中国与世界城镇化率比较》) 材料三:依法执政能力是党领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增效剂,具体表现为依法决策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城镇化进程中依法执政对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破解制度难题、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面对城镇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法治是最好的化解之道。
一方面,建立健全以保障农民权利为核心的法治体系。
从人口学意义上看,城镇化的本质问题是农民问题。
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
通过立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构建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通过司法保障农民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长期帮扶机制;等等。
另一方面,提高党对新型城镇化的依法决策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在党领导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制定发展规划,推进制度改革,保障农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要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坚持依法决策和科学决策,城镇化政策的调整、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修改、城镇地址和规模的确定等都要依法依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