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战败?
关于美国挑起的战争素材50字
关于美国挑起的战争素材50字
1、美国成立以来发动的战争,最终战败的
第二次独立战争——入侵加拿大(惨败,白宫被烧)
朝鲜战争——侵略朝鲜(惨败)
越南战争(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侵略越南(惨败)
猪湾行动——侵略古巴(惨败)
支持法国对越南联盟(北越)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失败)
巴拿马战争——侵略巴拿马(企图控制巴拿马运河,失败)
入侵老挝(失败)
2、美国成立以来发动的战争,最终战胜的
科索沃战争——侵略南斯拉夫(成功分裂南斯拉夫)
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侵略伊拉克(获得国际道义支持,巨大成功)
参与四次中东战争——侵略黎巴嫩.叙利亚.埃及(成功)
支持英国和对阿根廷的马岛战争(成功)
对西班牙的美西战争——侵略菲律宾.波多黎各.威克岛.关岛.古巴(成功,抢得西班牙在亚太的所有殖民地)
吞并夏威夷——侵略夏威夷群岛(成功)
第二次美墨战争——打击墨西哥(成功,抢得墨西哥一半国土)。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4章 0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战后美国发展状况及原因;战后西欧的发展状况及原因;联邦德国崛起及原因;欧洲共同体;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原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与问题。
二、要求学生认识1.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是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西欧和日本的发展,冲击着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3.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着矛盾冲突与新问题。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的梳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通过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的发展原因;欧共体。
二、本课难点:70年代的"滞胀"阶段。
教学要点第二节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美国1.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2.美国经济发展衰退时期(70年代){ ①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②经济危机③"滞胀"阶段3.经济复苏(80年代)4.繁荣时期(90年代)二、西欧1.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2.联邦德国的崛起3.欧洲共同体三、日本1.战后日本经济发展(1)状况(2)因素分析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四、矛盾与问题1.阶级矛盾2.社会危机3.极右势力沉渣泛起教学设备及教具1.投影仪2.投影片若干张(自制)教学安排1.第一课时:完成美国、西欧两目的内容;2.第二课时:完成日本、矛盾与问题两目的内容,并组织讨论若干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①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④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美国裁军的三个真实原因
美国裁军的三个真实原因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7月14日发表题为《美军规模缩减意味着美国优势的丧失吗?》的文章,作者为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彼得·哈里斯。
文章说,美国陆军宣布将于20 17年之前裁减4万名作战人员和1.7万名文职人员,这一决定让一些人感到意外。
美国为什么要裁军?美国是真的要放弃全球军事优势吗?美国会主动放弃全球霸权吗?一系列问题摆在了眼前。
首先,这里有必要先给出一个极大概率的结论,那就是美国绝不可能主动放弃全球霸权。
道理很简单,美国的经济运行是立足于全球霸权基础上的,其经济体系、资本市场、社会福利、军事体系······一切的体系都是和全球的霸权主义对接的,如果没了霸权,这一切都会崩塌。
美国一向是主动将别人搞崩塌,何时自己主动崩塌过?更何况,美国的民主体制虽说是精英体制,代表着资本利益,但哪个政客也不敢骤然放弃霸权,因为这不仅仅会让资本利益受重大损失,包括美国的社会福利、经济体系都会陷入混乱。
所以,以美国当前的体制,不可能有任何一个政客敢主动承担放弃全球霸权的责任,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会这么做。
当然,站在霸权自己的角度,不是傻子都不会做。
所以,所有关于美国主动放弃全球霸权的言论,我们都可以不必参考。
如果有人真的相信美国会主动放弃全球霸权,那是犯了政治幼稚病,得治。
美国为什么要裁军在笔者看来,美国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放弃霸权:一是爆发一次大范围、涉及到美国全球霸权体系的战争,最后美国战败或体力不支,美国霸权不得已崩塌;二是随着时间推移,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剧变,美国实力因经济问题而不断衰落,多极化在不知不觉中诞生,美国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霸权,最后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
除了这两种情况,不可能出现所谓主动放弃霸权的第三种情况。
那么,美国为何要裁军?美国会放弃全球军事优势吗?未来美国会用什么手段维系其全球霸权呢?在笔者看来,美国之所以要裁军,根本原因有三:一是美国经济因素。
二战的几大主要战胜国与战败国
二战的几大主要战胜国与战败国
美国:10成战胜国,终于崛起为霸主
苏联:8成战胜国2成战败国,虽然也成了霸主,但苏联的繁荣只能昙花一现,未能奠定长治久安的基础。
英国:4成战胜国6成战败国,丢失了霸主地位,只能给美帝做小弟去了
法国:5成战胜国5成战败国,战前和战斗时就够丢人了,国际地位也大大下降
中国:9成战胜国1成战败国,国际地位咸鱼翻身,但是受损过大,随后的内战把中国拉近万丈深渊,在冷战阶段吃亏不小,以中国人的聪明勤劳,只要有合适的制度和环境,我们实力足以领导世界。
德国:4成战败国6成战胜国,从普鲁士崛起开始一直不被英法传统2强承认,死磕无数,战争中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技术,无奈二十世纪三大独裁者之一水平比俾斯麦差太多.战后花了60年先是融入了欧洲核心圈,后来经济上主导了欧盟,不再需要动手就可以靠贸易活得很好了,日耳曼人总算走上了正途
意大利:不败不胜,整个国家战斗意志跟法国一样丢人,所以也没被搞得怎么样
日本:5成战败国5成战胜国,日本并未受到真正的重创,连天皇都没死.随后受益于冷战,导致其重新崛起,现在已经是美国控制下的一条狼,不过这狼不老实,美国也只敢一直给丫上个不锈钢链条,不然见谁咬谁.侵略性强,东亚最不稳定因素.下次大规模战争第一可能是欧美国家掐中东那些原教旨主义国家,第二可能就是日本和周边国家对掐。
美国内战南北分裂的惨烈斗争
美国内战南北分裂的惨烈斗争美国内战,也称为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
这场战争发生在1861年至1865年间,南方决定独立,并组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对立面,北方则坚决反对南方的分裂,争取国家的统一。
南北双方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进行了长时间的激烈战斗,最终以北方胜利告终。
这场战争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深深刺痛了美国社会,并对美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背景南北战争的爆发是由于美国南方奴隶制度与北方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南方经济主要依赖种植园业和奴隶劳动力,而北方则逐渐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
奴隶制度引发了北方的强烈反对,而南方则坚决维护自己的制度。
这种制度矛盾在南北之间日益激化,最终演变为军事对抗。
二、战争爆发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林肯总统当选,南方怀疑他会废除奴隶制度,于是南方11个州宣布脱离美国联邦。
南方武装分子袭击了联邦的驻军,并占领了多个重要城市。
北方政府认为这是对国家统一的挑战,决定动用军队来镇压南方。
三、战局发展北方拥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军事装备先进,而南方则在指挥官的素质上占有优势。
初期南方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随着战争的逐渐升级,北方逐渐掌握了主动权。
北方的陆军和海军配合紧密,实行封锁南方港口的战略,使得南方的军事供应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四、葛底斯堡战役葛底斯堡战役是南北战争中最激烈和决定性的一次战役。
北方联邦军与南方邦联军在这里进行了三天的激烈战斗。
北方最终成功地抵挡了南方的进攻,并将战局扭转过来。
这场战役不仅是北方取得胜利的重要标志,也是南方最后的机会之一。
五、南方战败和南北和解在葛底斯堡战役之后,南方的陷落变得不可避免。
北方在后续战斗中取得了更多的胜利,南方战线不断崩溃。
1865年,南方的主要军队最终投降,南方政府解体,标志着南方的失败。
随之而来的是南北战争的结束和美国的统一。
为了减轻南方的恢复负担,北方实施了宽恕政策,并推动了南北和解的进程。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世界人民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真正的世界和平能否到来?
美苏同盟关系能否继续?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冷战”的含义: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 武装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 共产主义。
美苏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战 结束之后双方却形成了对峙局面, 为什么同盟关系会破裂呢?
约解散
说
通过本课学习,你感悟到什么?
1、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 力发展社会经济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
3、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这幅冷战时期的欧洲地图 上标注了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 的国家。红色圆柱代表了各国 各自接受的援助相对数量 。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阻断了 西欧从东欧的粮食进口线,加剧 了战后西欧粮食短缺的局面。图 中红色为苏联的势力范围或其他 社会主义国家,蓝色为美国的盟 友或保持中立的国家 。
北约成员国的不断扩充
2004年3月 29日,保加利亚 等东欧7国相继 加入北约组织, 这是北约历次东 扩中最大的一次, 其成员国从原来 的19个增加到了 26个。
在漫画中,马歇尔 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 的支柱。
丘吉尔称马歇尔计划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 动”。 阅读史料: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 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
直复接兴目欧的洲是经什济么?
稳定马资歇本尔主计义划,的遏真制正苏目联的,是控什制么西?欧。
苏联
土耳其
两极格局形成对世界产 生了什么影响?
消极方面: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积极方面: 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美国军事思想精髓及点评
美国军事思想精髓及点评美国军事思想精髓及点评威慑战略美国军事战略的核⼼就是威慑战略。
通过威慑来实现不战⽽胜,通过让敌⼈确信与美国作战不是战败就是损失惨重来慑⽌敌⼈的进攻,使敌⼈不敢先发制⼈,从⽽获得先发制⼈的战争主动权和战略主动权。
美国构建起从纯威慑到实战威慑,从常规威慑、核威慑、太空威慑到战争潜⼒威慑,从本国威慑到联盟威慑,从防御性威慑、升级性威慑到报复性威慑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整体威慑。
美国的威慑战略就是以强⼤的军事实⼒相威胁,⽤政治、经济、外交、舆论、科技等⼿段慑服对⼿,以达到不战⽽维护美国利益的⽬的。
防御性威慑就是⽤前沿部署、⾼度战备和战略预备队构筑起可靠的防御体系,使敌⼈确信其进攻不会得逞,从⽽不敢发动战争。
升级性威慑就是使敌⼈确信⼀旦发动进攻,战争将逐步升级,得不偿失,从⽽放弃进攻。
报复性威慑就是使敌⼈确信战争升级后,美国将对其要害⽬标进⾏报复性打击,迫使其停战。
点评:美军的战略核⼼是威慑战略,那中国的战略核⼼⼜是什么?如果不是威慑那就是等待挨打后被动反应,或可能是到处进⾏实战来杀出威风吗?美国在中国周边不停部署武器,直接威胁着中国的⼼脏部位,影响着中国的⽣存⼤计。
⽽中国却⼀再表⽰我们没有也⽆意威胁美国。
这是什么逻辑?即便是这样别⼈依旧不停部署,也依旧在说--中国威胁。
中国要想得到安全与尊重,就必须对美国的核⼼部位进⾏威慑--美国本⼟和以⾊列。
威慑的⽬的是为了和平,威慑的过程并不影响与美国的合作。
反正⾼技术禁运,美国的遏制中国政策等⼀直存在,我们不会再失去什么。
我称之为--和平威慑。
我们的⼤多声明都是“不⾸先...不⾸先...不⾸先...”不仅丧失了威慑和模糊的空间,同时也把战争的主动权和战略的主动权都交了出去。
你这时再去体会--被动挨打的含义--你先被动了,挨打成了必然,⽅感苦涩难耐。
美国的防御性威慑,主体为导弹防御系统,说⽩了就是⼼理威慑。
吓唬的成分⼤于实际效果。
它打你,让你还⼿时都不⾃信。
美国人是如何搞垮苏联
美国人是如何搞垮苏联、日本、前南斯拉夫的。
我们又面临着什么?读一读乔良的一篇《金融战与阴谋论》,很有帮助。
谢谢大家!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经济学家,不是金融专家,所以只能从外行的角度谈一谈我对经融问题的观察。
刚才听了很多专家的发言,很惭愧,因为我发现自己正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如果把我的发言排在前面的话,显然在有关经济的讲坛上我不适合作为带头发言的人;而如果把我放在后面,前面的人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这样我又无话可说了。
我知道,《金融战与阴谋论》这个题目是许多搞金融专业,搞经济学的人,特别是一些专家比较反感的。
为什么这么说?我接触过很多专家,他们对于金融战和阴谋论这样的东西都有一种本能的反感。
什么是金融战?把明明是正常的经济社会的行为和活动叫做战争,这完全是毫无意义的夸张和比喻嘛。
什么是阴谋论?明明是正常的金融运作,为什么要把它叫做阴谋呢?这中间存在阴谋吗?我问过一个我很尊敬的朋友,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他比我年轻,但是他非常出色。
我就阴谋论的问题请教过他,他的回答也是否定的,他说国际金融领域不存在阴谋问题,要说存在的话,那也只能说是阳谋。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和他有分歧。
谭教授刚讲过的这些东西,我听了非常惭愧,这么多的数据和信息,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流畅的讲出来,我觉得这绝对不是我的所长,这辈子也不是我的方向。
因为在这方面我不是一个专家。
我是一个读闲书的人,这使我起码有一个好处,就是我可以不被信息和技术淹没。
我大量的去读一些可能是专家们不关注的书,而这些书给我提供了其他的东西。
我想专家们不喜欢我这个题目,第一是因为这两个词,无论是金融战还是阴谋论都不是专业术语;第二是因为许多学经济、学金融的人,他们从课本上,而且很多人是在国外课堂上受教育的,与这两者没有关系,所以他们本能的排斥这些。
但我要问,如果事实上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迹象,你也仍然要排斥它吗?它和你学到的理论、原理相悖的时候,你认同哪一个呢?这个世界从人类产生了思维,并且进而产生了语言和文字之后,就变成了一个二元世界,一个是客观世界,一个是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由此对世界的描述或者是理论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贰·追求自由——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2.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康科特 来克星顿 波士顿
1775年4月19日凌晨,800名开赴 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英军,在来克 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 国独立战争爆发。
目的: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自主发 展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贰·追求自由——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结合教材和材料,想一想美国在宣布独立后遇到了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
叁·捍卫自由——1787年宪法的颁布
2.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
1787年在费城独立厅制定宪法
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 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
叁·捍卫自由——1787年宪法的颁布
国会 (立法权)
批准法官任命,任命司法官员需参议院确认
监督立法权,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联邦法院 (司法权)
叁·捍卫自由——1787年宪法的颁布
4.1787年宪法的评价
(1)性质:
材料:黑人没有自由,
没有个人的公民权利,
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没有获得固定资产的特
权,相反他们本身就是
(2)影响:ຫໍສະໝຸດ 深受专制统治的民族所效法的榜样。”
叁 捍卫自由
——1787年宪法的颁布
叁·捍卫自由——1787年宪法的颁布
1.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1777年11月19日,大陆会议通过《邦联条例》(大陆会议起草的全国宪法),成为北美殖 民地筹建13个新州组成的统一政府的第一个正式文件。……1781年3月1日,随着马里兰州的正
捍卫自由 式批准,《邦联条例》正式生效。 ……邦联国会无权征税,只能向各州要钱,而这种要求经常被拒绝或被置之不理……邦联 在名义上可以制定法律,但却没有法院去执行法律……邦联也无权管理贸易和协调州际经济关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索姆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马恩河战后情景
西线的协约国士兵
凡尔登要塞中的法军士兵
索姆河战役中的英 军机枪手
一、萨拉热窝事件
二、大战的爆发与进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与战役 3、美国的参战与苏俄退出战争
问题:一战爆发后,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 实质如何?美国是何时参战的?为什么要参战? 对大战有何影响? 政策:1914年8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开宣 布: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实质:美国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 展贸易,大发战争横财。一面在等待时机,寻找 借口参战,以便战后捞取更多利益。 时间:1917年4月,美国借口德国潜艇击沉 其商船而对德宣战。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其目 的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 非正义的。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 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这 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就大战的结果 而言,一战给交战双方带来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 去了意义,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被刺前的斐迪南夫妇
斐迪南大公(1863-1914)
普林西普在刺杀 斐迪南大公后被捕
普林西普行刺斐 迪南大公
塞尔维亚爱国青年, 1914年6月行刺斐迪南 大公,事后被捕入狱, 判20年徒刑。1918年在 狱中病死。后来人们为 了纪念这位爱国青年, 在他当年埋伏站立的地 方用混泥土嵌下一双脚 印。
普林西普(1894-1918)
一、萨拉热窝事件
二、战的爆发与进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与战役
问题:“一战”是何时爆发的?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一战”的主战场在哪里?主要有哪几条战线?交战的双 方分别是谁?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哪一条?
美国人是如何看待南北战争的
美国人是如何看待南北战争的南北战争(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美国人是如何看待南北战争的,一起来看看吧。
美国人对待南北战争的态度介绍美国在南北战争中军队死了62.5万人,相当于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到越南战争,包括越南战争之后的美国参加的所有战争中死亡军人的总和。
如果考虑到人口基数,这个死亡数字就更令人骇然了,那就要超过美国在全部外战中死亡人数的很多倍了。
也就是说,美国从南北战争后在国外一直打到现在,还远远没有自己的一场内战伤亡人数高。
造成西方军队被大量杀伤的,基本是内讧。
当年美国南北战争,北方的报人就非常奇怪,为什么在南军里竟然有如此多的黑奴,而且战斗的非常勇敢,当然现在也能看到,有人就是奴才命!在美国,谁也不会对南北战争的北方的胜利而炫耀,他们认为那是一场悲剧;而我们中国,某党把打败国民党作为一种荣誉,不遗余力地用纳税人的钱为他们的胜利而炫耀,以消灭八百万同胞为荣,把曾经是辛亥革命元勋,抗日民族英雄列为所谓的战犯予以关押甚至处决,全然不顾及国人的感受。
连民族和解都做不到的党还有脸说民族凝聚力。
真是厚颜无耻!美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国民心态与国民素质是我们中国人没有办法比的!华盛顿没有做皇帝,华盛顿没有做终身的总统!林肯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也没有像中共那样开列战犯名单,没有清算任何一方,没有像中国那样成者王侯,败者为贼的实行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专政制度。
而是不论是战胜者,还是战败者都一起享有平等治理国家的权利!美国人的这种气度是中国人望尘莫及的,连望人家的项背都不及。
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劣根性的荼毒与制约的缘故。
1960年5月,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北京。
毛泽东没好意思对外国客人编造抗战谎言,只能向客人讲起三大战役如何大败国军的战绩;不料这位二战英雄不给面子,让毛当场下不来台:“在西方,我们从来不炫耀内战,屠杀自己同胞算不上什么英雄!”对于南北战争,美国人把林肯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与政治家来赞扬,同时也认为南方的统帅李将军是一位正直的人,是美国历史上最卓越的军事家之一,是虽败尤荣的英雄。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教师用书 岳麓版选修3-岳麓版高二选修3历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右图为波黑首府萨拉热窝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普林西普桥。
在桥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写:“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
”这块纪念碑纪念的是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的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加夫里诺·普林西普。
1914年7月23日,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几天之内,俄、法、德、英等国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本节课我们学习《惨烈的四年战事》。
●教法案例1.“萨拉热窝事件”一目,在教学中要抓住五点:(1)塞尔维亚的独立;(2)奥匈帝国与俄国插手巴尔干半岛;(3)巴尔干半岛地区成为大战火药桶;(4)萨拉热窝事件;(5)大战全面爆发。
讲述时教师可结合《巴尔干形势图》分析巴尔干半岛的复杂局势,利用教材中插图,形象还原斐迪南大公被刺现场。
同时,教师需点明斐迪南大公被刺事件只是德奥等国宣战的借口,同时应肯定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诺·普林西普行为的爱国性质。
2.“从马恩河到凡尔登”一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应讲清战争进程的知识线索:(1)两个战场,三条战线;(2)欧洲战场为主战场,西线为主要战线;(3)战争重心转移:西线—东线—西线;(4)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讲述时利用教材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难点,略讲战争过程。
3.“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一目是本课难点,关于美国参战,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以下几点:(1)美国参战的原因和借口;(2)美国参战的影响。
讲述时,教师应联系美国由“中立”到参战政策变化,点明美国参战实质是夺取世界霸权。
关于苏俄退出战争,教师应从苏维埃政府满足人民和平愿望角度进行分析。
4.“德奥集团的战败” 一目,教师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设疑释疑“德奥集团战败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来处理教材,在教法上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补充史料,逐层设问解疑,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高中知识点
第⼀次世界⼤战⾼中知识点智慧是⼈类的知识、勇⽓、意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把握相结合的结果。
知识,知识的深、⼴是基础,勇⽓和知识是眼光、头脑、⽓质、判断⼒、能⼒结合升华的结果,是前者的表现。
下⾯⼩编给⼤家分享⼀些第⼀次世界⼤战⾼中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第⼀次世界⼤战⾼中知识1第⼀部分背景⼀、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具体表现:(1)政治: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制度⽐较民主,德国保留了⼤量的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2)经济:随着⼯业⾰命的深⼊,列强经济实⼒与其占有殖民地的数量倒挂2、导⽕线:萨拉热窝事件⼆、两⼤军事集团的形成(军事因素)1、三⼤⽭盾:英德⽭盾;法德⽭盾;俄奥⽭盾。
(1)主要⽭盾⼀:英德⽭盾(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2)主要⽭盾⼆:法德⽭盾(⽭盾的缘起: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款50亿法郎,丧失在西欧和中欧霸主地位。
德国则唯恐法国东⼭再起,为防范法国,极⼒扩充军备;法国则为复仇做准备。
)(3)主要⽭盾三:俄奥⽭盾(争夺巴尔⼲半岛)2、三国同盟(1)原因:防范法国构建以德国为核⼼的同盟体系(2)过程:1879德奥结盟1882《三国同盟条约》3、三国协约(1)原因:三国同盟威胁法俄,德国咄咄逼⼈,英国⼒不从⼼,放弃孤⽴,寻求盟友。
(2)过程:1892《法俄军事协定草案》1904《英法协约》1907《英俄协约》4、影响: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
5、启⽰:帝国主义⾮正义战争。
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于军事领域(科技条件)1、传统武器的改进:传统的武器得到改进,⼤⼤增强了武器的杀伤⼒。
2、新式武器的研制: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相继问世,战争突破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展到海底和空中。
(三栖作战)3、新的交通⼿段:新的交通⼿段提⾼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进⼀步扩⼤了战争的范围,提⾼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使得战争能够在更⼤范围内进⾏,使远距离调兵成为可能。
4、新的通讯⼯具:电报、电话和⽆线电等新的通讯⼯具的出现,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促进了军队通讯技术的现代化,使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美国为什么能打败强大的英国
美国为什么能打败强大的英国?
为此,朕做了调查,现公布调查结果:
从美国自身方面来说,有以下几点:
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没有反封建的任务,斗争的对象明确而单一。
2、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美国人民不堪忍受英国的殖民压迫,反抗意识强烈。
3、《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为独立战争提供了旗帜和目标,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与下层劳动群众在反殖民压迫方面目标一致,革命的群体力量大。
4、北美殖民地自身拥有相当的军事力量,并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团结。
5、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得到了希望借此报殖民战争中战败的一箭之仇的法国和荷兰等外国力量的帮助。
萨拉托加之战成为战争的转折点,促使法国于1778年3月对英宣战。
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发展为国际战争。
6、北美在独立战争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经济和文化的共同体。
7、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8、北美殖民地涌现了华盛顿杰斐逊等一批强有力的领导人。
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领导人的出色才能,人民英勇抗战。
9、北美殖民地人们的主场优势,是本土作战。
总之,战争中,美国执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利用国际矛盾取得法、西、荷等国的援助。
美军战略战术灵活,采取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样式,摒弃传统的线式战斗队形,根据地形地物采用疏开队形作战,不拼消耗,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而着眼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因此,即便是对抗强大的英国,美国还是取得的胜利。
从英国方面来说,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巧取豪夺,苛捐杂税繁多,不得人心,也激起了北美人民反抗的情绪。
美国为什么战败?
美国为什么战败?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4年第24期越南:错误战略目标指导下的灾难样本弗兰克·施纳普亲眼见证了西贡的末日。
当他终于挤到美国大使馆的屋顶上时,眼前如希腊悲剧般的一幕是那么不真实:城市在烈焰中燃烧,夜光弹划破天际,直升机群像蜂群在红色的夜空中乱舞!施纳普勉强爬上了直升机,坐在他身边的同事——另一名中情局官员面无表情地说:“我们上演了一次比敦克尔克还惨的大败退!”施纳普知道自己永远回不来了,他下意识的看了看表,时间被定格在1975年4月30日19点30分。
肯尼迪决定反击美国与东南亚的军事联系可以追溯到1898年的美西战争。
此后,拥有马尼拉的美国即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东南亚国家”。
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作为控制东印度群岛的门户是很有价值的,但对中南半岛上发生的事情却无能为力。
美国无法阻止受到苏联和中国支持的共产党军队在奠边府取得决定性胜利。
好在1954年的日内瓦协定仍然保留了南越政权,而这也许就是美国一直在寻找的机会——印度支那出现了新的权力真空,美国将取代法国在东南亚大陆部分站稳脚跟,而且它就在共产党中国“脆弱的软腹部”。
其实一直到1961年第三次柏林危机结束之前,美国对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兴趣都是有限的。
欧洲火药桶随时可能引爆,艾森豪威尔和刚刚上任的肯尼迪政府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但在国内“鹰派”看来,美国在冷战中表现软弱:1949年中国国民党政权被推翻,1953年签署朝鲜停战协定,1956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倒向苏联,当年底苏军坦克进入布达佩斯,1959年古巴亲美的巴蒂斯塔政权被推翻,两年后美军竟眼睁睁看着古巴的亲美力量在猪湾被彻底绞杀。
1961年,麦克纳马拉成为新的美国国防部长,他随即重拾艾森豪威尔的所谓“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如果不能在越南堵住“共产主义扩张”,整个东南亚必将沦为中国和苏联势力范围。
五角大楼与白宫一拍即合,华盛顿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改变“绥靖者”形象。
美国内战解放黑奴与统一的斗争
美国内战解放黑奴与统一的斗争美国内战,也被称为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1861年至1865年期间爆发,主要是由南北两部分之间的冲突引发的。
虽然这场战争原本是为了解决南方各州是否有权决定自身的奴隶制度问题,但最终却导致了黑奴的解放以及国家的统一。
一、奴隶制度引发南北冲突在19世纪初,美国南方的经济主要依赖种植园经济,而这种经济模式主要依赖黑奴的劳动力。
然而,北方工业化迅速发展,反奴隶制度的思潮也在北方积聚。
南北之间的差异逐渐加剧,奴隶制度成为了分歧的焦点。
南方认为,各州有权决定自己的制度,包括奴隶制度。
而北方则主张全国范围内废除奴隶制度。
这种分歧最终导致了南北两部分之间的冲突升级。
二、南方的分裂和内战爆发由于无法在政治上解决奴隶制度的问题,南方的各州决定脱离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名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南方联盟”。
1860年,南方联盟选出了杰斐逊·戴维斯作为总统。
这一举动被北方政府认为是叛乱,因此南北两方开始正式对抗。
1861年,北方政府派遣军队进军南方,南北内战正式爆发。
三、解放黑奴成为北方战争目标在内战的初期,北方的目标主要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捍卫宪法。
然而,随着战争的发展,解放黑奴逐渐成为了北方政府的重要目标。
黑奴的解放引起了许多北方人的关注和呼吁。
此外,解放黑奴还有利于削弱南方的经济力量,削弱南方军队的战斗力。
因此,北方政府逐渐将解放黑奴与战争目标联系在一起,成为战争的重要导向。
四、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1862年,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在南方所有奴隶州中,所有黑奴将被解放。
这一宣言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它使北方的战争目标更加清晰,并为黑奴解放奠定了基础。
《解放黑奴宣言》的颁布激励了许多黑奴加入北方军队,并加速了黑奴解放的进程。
五、黑奴解放与南方战败在内战中,北方军队逐渐取得了优势。
首先,北方军队的人数远远超过南方军队,且工业化程度更高,能够提供更多的武器和军需品。
美国战败协议书
美国战败协议书《美国战败协议》第一章:前言本协议是根据战争国际法与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上,美国战败方和胜利方签署的。
该协议旨在确保和平、稳定与人道主义价值的维护,为双方安排战争后期的事宜。
第二章:胜利方的权利1. 美国同意接受胜利方的军事及政治指导,并遵守胜利方制定的国家安全政策。
2. 美国同意在战后保持国家安全与和平,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再次发动战争。
3. 美国承认胜利方对其领土和资源的管理权,并按照国际法和国际协定的规定履行相关义务。
第三章:重建与赔偿1. 美国同意以全力支持胜利方在战后的重建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经济援助。
2. 美国同意将战争期间毁损的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3. 美国同意进行战争受害者的赔偿,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方面。
4. 美国同意向胜利方缴纳战争赔款,用于胜利方的重建与发展。
第四章:军队与军备限制1. 美国同意减少其军队规模,并限制其军事力量的发展,以确保地区与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2. 美国同意遵守国际军控协议,并承诺不进行任何大规模军备竞赛。
3. 美国同意在胜利方的监督下进行自身军队的改革与建设,并提供必要的透明度与信息。
4. 美国同意禁止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同意销毁和停止生产这些武器。
第五章:战争犯罪与审判1. 美国同意合作并提供必要的协助,以保证对战争罪犯的起诉和审判。
2. 美国同意对战争犯罪实施负有责任的个人加以起诉,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正义公正。
3. 美国同意参与国际刑事法庭(ICC)的工作,并承认其权威和合法性。
4. 美国同意与胜利方合作,并向其提供所有相关证据和信息,以便进行有效的战争罪行调查。
第六章:人道主义事务1. 美国同意保护所有战争受害者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并承诺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与虐待。
2. 美国同意提供必要的医疗和救助援助,并确保所有战争受害者获得必要的生活条件和资源。
3. 美国同意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解决难民和流离失所者的问题,并保护他们的权益。
美国说朝战是在“错误时间地点的错误战争”由来
美国说朝战是在“错误时间地点的错误战争”由来在我们的教科书和宣传品⾥常常可以看到,美国在朝鲜战争中被中国打败,是后悔万分的。
最说明美国战败的⼀个证据就是:连美国⾃⼰也不得不承认,“在⼀个错误的时间,⼀个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进⾏了⼀场错误的战争。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美国总统艾森毫维尔到底说没说这番话呢?如果不是他所说,那⼜是谁?在什么地点,在什么情况下说得呢?1950年12⽉,时任联合国军统帅的麦克阿瑟提出,既然中国已经⼤规模卷⼊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就理应把战争扩展到中国境内。
同时还提出了⼏项具体建议,包括封锁中国沿海、战略轰炸鸭绿江以北的中国军事与军⼯⽬标、甚⾄登陆秦皇岛—营⼝⼀线,截断志愿军的后⽅补给线。
但当时美国杜鲁门政府的战略中⼼是欧洲,有限的军⼒(第⼋集团军)不想在亚洲⼤打出⼿,也不愿意将战争扩⼤到中国,更担⼼的是引起世界⼤战祸及富饶的西欧。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总统的军事咨询)认为真正的敌⼈是苏联,美国不应该把⼒量⽤在对抗中国上。
所以参联会1951年初正式拒绝了⽼麦的要求。
但是⽼麦依然坚持⾃⼰的主张,与杜鲁门政府的分歧⽇益加深,最后发展到给国会议员写信透露⾃⼰和杜鲁门分歧的信息。
1951年4⽉11⽇杜鲁门宣布解除⽼麦联合国军司令职务。
但是⽼麦被撤职⼀事引起美国普通民众对杜鲁门政府的不满,因此美国国会从1951年5⽉3⽇开始举⾏系列听证会,调查⽼麦被撤职的事件是否合乎美国的法律顺序。
1951年5⽉15⽇,当时的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五星上将出席听证会,代表参联会宣读了⼀项声明,解释参联会为什么不同意⽼麦关于将战争扩展到中国的主张。
声明的最后⼀⼩节是:“红⾊中国并不具有征服世界的能⼒。
坦率地说,参联会认为这种战略(指因志愿军⼊朝参战就扩⼤战争到中国)将会是在⼀个错误的时间,在⼀个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进⾏⼀场错误的战争。
”1951年5⽉16⽇布莱德雷的这个声明被登载在纽约时报的第⼀版,最后⼀句的英⽂原⽂如下:Red China is not the powerful nation seeking to dominate the world.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是什么美国独立战争从1775年开始,英美双方在北美殖民地交战数年。
最终,美国独立战争结果如何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希望大家喜欢!美国独立战争结果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之后,于1781年开始了战略反攻。
纳撒尼尔·格林率领大陆军在南卡罗来纳州击退了英国守军。
1781年1月17日,摩根在南卡罗来纳州附近击败英军。
1781年3月15日,英军与美军在北卡罗来纳州区域进行激战,英军战败,向后退守到沿海地区。
后来华盛顿率领美法联军与法军舰队配合包围约克敦,英军于10月19日投降。
经过约克敦围攻之后,英国内阁倒台,英美双方开始和平谈判。
双方于1782年11月30日达成停火协议,同时签署了《巴黎合约草案》。
1783年9月3日,英美双方签订《美英巴黎和约》。
美国独立战争结果是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美国成为美洲首个独立国家。
此时美国拥有13个州,边界北至大湖,西到密西西比河,南至北纬31度。
美国独立战争结果对美国人民来说,是振奋人心的。
美国用8年的时间,终于获得了自己国家的独立,这对于每一个美国人来说都是无比光荣的事情。
美国独立后全国上下迅速发展经济和军事力量。
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美国独立战争结果对美洲其他殖民地的人民起了鼓舞作用,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说到北美独立战争时,很多学者表示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那么,为什么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呢。
在研究北美历史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为什么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一问题。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这一问题,那么不得不提的就是萨拉托加大捷所带来的影响。
有学者表示,在传统的历史书籍中,将萨拉托加大捷看作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1777年,在美国军民的奋力抵抗之下,英国将军柏戈因宣布投降,因此才有了萨拉托加大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为什么战败?
作者:
来源:《领导文萃》2014年第24期
越南:错误战略目标指导下的灾难样本
弗兰克·施纳普亲眼见证了西贡的末日。
当他终于挤到美国大使馆的屋顶上时,眼前如希腊悲剧般的一幕是那么不真实:城市在烈焰中燃烧,夜光弹划破天际,直升机群像蜂群在红色的夜空中乱舞!施纳普勉强爬上了直升机,坐在他身边的同事——另一名中情局官员面无表情地说:“我们上演了一次比敦克尔克还惨的大败退!”
施纳普知道自己永远回不来了,他下意识的看了看表,时间被定格在1975年4月30日19点30分。
肯尼迪决定反击
美国与东南亚的军事联系可以追溯到1898年的美西战争。
此后,拥有马尼拉的美国即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东南亚国家”。
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作为控制东印度群岛的门户是很有价值的,但对中南半岛上发生的事情却无能为力。
美国无法阻止受到苏联和中国支持的共产党军队在奠边府取得决定性胜利。
好在1954年的日内瓦协定仍然保留了南越政权,而这也许就是美国一直在寻找的机会——印度支那出现了新的权力真空,美国将取代法国在东南亚大陆部分站稳脚跟,而且它就在共产党中国“脆弱的软腹部”。
其实一直到1961年第三次柏林危机结束之前,美国对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兴趣都是有限的。
欧洲火药桶随时可能引爆,艾森豪威尔和刚刚上任的肯尼迪政府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但在国内“鹰派”看来,美国在冷战中表现软弱:1949年中国国民党政权被推翻,1953年签署朝鲜停战协定,1956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倒向苏联,当年底苏军坦克进入布达佩斯,1959年古巴亲美的巴蒂斯塔政权被推翻,两年后美军竟眼睁睁看着古巴的亲美力量在猪湾被彻底绞杀。
1961年,麦克纳马拉成为新的美国国防部长,他随即重拾艾森豪威尔的所谓“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如果不能在越南堵住“共产主义扩张”,整个东南亚必将沦为中国和苏联势力范围。
五角大楼与白宫一拍即合,华盛顿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改变“绥靖者”形象。
在当时的美国政府看来,只有东南亚面临的局势最为危急,而处于反共反华最前线的越南,因此成为肯尼迪决心投入赌注的最重要战场。
注定战败
对于美国来说,越南战争的战略本质是一场有限的“遏制”战争。
对此,白宫和五角大楼没有分歧。
朝鲜战争经验表明,在冷战背景下的局部战争中追求绝对化目标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美军地面部队在10年侵越战争中从未越过北纬17度线——这必将导致中国公开的武力干涉。
然而,现实情况是美国连有限的战争目标也没能达成。
是目标出了问题?还是手段出了问题?越南为什么没能成为第二个朝鲜半岛?
客观地说,美军在越南战场上的军事表现是合格的——如果不算很好的话。
美军地面部队取得了几乎每一场战役的胜利,从未遭遇过长津湖式的惨败。
越南的制空权制海权自始至终都牢牢掌握在美军手里,然而美军却无法剿灭南方的越共游击队。
纯军事观点认为,大规模战术轰炸无法切断后援充裕的北越政府向南越输送部队和物资的通道。
越南不是朝鲜半岛,只要卡死几个山间隘口就可以堵死部队机动线路。
越南的热带丛林让渗透变得轻而易举,南越游击队即便遭遇失败还可以暂时退回北方,根本就不可能被彻底剿灭。
1972年尼克松政府为了以打促和,发动了对北越的战略轰炸,似乎取得了“奇效”,巴黎和谈最终达成协议。
然而,这样的“奇效”恐怕还是河内对空袭和谈判前景早有把握的结果——只要美军撤出,统一是迟早的事。
想仅靠战略轰炸就让北越彻底放弃南越显然不可能。
约翰逊政府是明智的,越过北纬17度线只能是一场更大的灾难。
军事上占领河内和海防没有意义,北越政府和军事力量可以撤至中国境内,将整个越南变成“南越”,而将中国作为“北越”继续战争。
美国在越南唯一取胜的机会在政治而非军事。
只有在越南建立一个稳定、廉洁、高效的政府,才有可能消灭游击队在南越生存的土壤,从而达到朝鲜战争式的有限目标。
对此美国很清楚,实际上在1964年全面战争爆发前,中央情报局就已经干过多次“换马”闹剧。
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南越的政治精英均来自法国殖民时期有意保留的王室、地主和贵族阶级,他们执政的动机是保证自身利益集团不被共产党消灭。
他们的腐化和软弱是内生性的,根本不可能让南越变成美国所希望的亚洲民主样版。
反过来讲,美国在南越保持大规模军事存在本身,就已经足以让西贡政权在民众中威信扫地了。
因此,美国在越南的目标是注定要失败的,跟手段无关。
肯尼迪花了两年时间看清了这一点,约翰逊却足足花了4年,尼克松在上台之前就知道这场军事冒险是没有希望的,当尼克松将最后的战争目标定为“如何体面撤出”时,就已经超出了理性战略范畴,其最终失败即非常容易理解了。
最可悲的是那些将军们,1968年威斯特摩兰还在敦促约翰逊增兵至70万,并声称只要兵力足够,战争仍可以打赢。
可想而知,约翰逊在听到自己的将军如此要求时是多么愤怒与沮丧——威斯特摩兰之前曾保证过只要增兵至50万就能打赢,而1968年美军已经在越南部署了多达54万人。
威斯特摩兰显然已经输红了眼,他在1968年被撤换,但直到2005年去世都不承认自己的失败。
假如中美60年代建交
后来的事实证明,“多米诺骨牌”效应没有出现。
福特总统虽然只能无奈的看着“美国人被踢出越南”,但统一的越南很快就因侵略邻国的霸权主义政策而丧失了国际威信。
更重要的是,共产党国家内部在失去共同敌人后出现裂痕,中越两国甚至在1979年兵戎相见。
退出越南让美国失去了岘港和金兰湾,五角大楼随即加强了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一线的防御链条,该链条的背后则站着强大的美日同盟和美澳新同盟。
对于中国来说,越南统一后的反华表现本应是可以预测的,在历代东南亚朝贡体系中,越南一直都是个不稳定因素。
当然,任由美国消灭越南共产党政权会有损国家安全,中美之间在东南亚需要缓冲区,以现在眼光来看,也许朝鲜半岛模式更符合中国利益。
今天评价美国在1964年的战略选择必然是“事后诸葛”,不过历史经验总需要总结,历史也往往因各种可能的轨迹充满魅力。
美国在越南选择了错误的战略目标,其手段本身倒没有大问题。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
这是一次迟到了10年的访问。
如果肯尼迪对共产主义阵营的内部问题看得足够清楚的话,他就应该知道北京在与莫斯科分道扬镳后其实是存在改善中美关系的动机的。
中美在上世纪60年代初建交将让美国的越南战略、东南亚战略,乃至全球战略都更富有弹性。
美国可以果断放弃越南,这样既让中国感到舒服,实际上也可以在南线牵制中国。
如果中美苏大三角提前10年到来,刚上台的勃列日涅夫政府恐怕也会重新盘算自己的对华政策。
当这一切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现实后,美国人赢得了冷戰,但58000名美国大兵的生命却已经沦为华盛顿失败战略的牺牲品。
(摘自《舰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