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正常菌群1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硝化作用2.菌根3.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4.反硝化作用5.硫化作用6.氨化作用7.共生8.微生物生态学9.根际微生物:10.根圈效应:11.根土比:12.氨化作用:13.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14.正常菌群(normal microflora):15.条件致病菌(oppotunist pathogen):16.拮抗(antagonism):17.寄生(parasitism):18.富营养化9eutrophication):19.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20.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21.TOD:22.DO:23.产甲烷细菌(methanogens)二、填空题1、从,,,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热微生物;从,和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盐微生物。
2、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
3、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和。
4、嗜热细菌耐高温的使DNA体外扩增技术得到突破,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5、嗜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过程包括,,和。
6、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型:,,,和。
7、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和。
8、评价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基本试验方法是和。
9、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和。
10、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和。
三、选择题(4个答案选1)1、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A、克雷伯氏菌B、肠杆菌C、埃希氏菌D、芽孢杆菌2、下列有机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A、纤维素B、木质素C、半纤维素D、淀粉3、同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A、氨B、氧C、N2D、N2O4、异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A、氨B、氧C、N2 C、N2O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最类似于下面哪种微生物培养方式?()A、恒浊连续培养B、恒化连续培养C、恒浊分批培养D、恒化分批培养6、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微生物是()。
生殖道微生态评价标准
生殖道微生态学生殖道微生态学评价标准1.菌群密集度:++~+++2.菌群多样性:++~+++3.乳酸杆菌比例:≥70%4.其他杂菌比例:≤30%当阴道菌群的密集度为II—III、多样性为II—III、优势菌为乳酸杆菌,清洁度为I度、乳酸杆菌功能正常、阴道ph<4.5时,定义为阴道微生态正常。
当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炎性反应、ph和乳酸杆菌功能任何一项出现异常,都可诊断为微生态失调。
菌群密集度的量化标准:+:每油镜视野下平均细菌数1-9个;++:每油镜视野下平均细菌数10-99个;+++:每油镜视野下平均细菌数100个以上;++++:油镜下观察细菌聚集成团,或密集覆盖粘膜上皮细胞。
菌群多样性的量化标准:+:每油镜视野下能辨别1-3种细菌;++:每油镜视野下能辨别4-6种细菌;+++:每油镜视野下能辨别7-9种细菌;++++:每油镜视野下能辨别10种以上细菌。
LBG分级:LBG I级:许多多形性乳酸杆菌,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其他的细菌;LBG IIa级:混合菌群,但主要为乳酸杆菌;LBG IIb级:混合菌群,但乳酸杆菌比例明显减少,少于其它菌群;LBG III级:乳酸杆菌严重减少或缺失,其它细菌过度增长。
Nugent评分:1.评分方法:革兰染色,油镜下观察细菌形态,用半定量评估法对乳酸杆菌、加德纳菌和普雷沃菌、动弯杆菌进行评分。
以上4种细菌形态分值之和为总分值。
2..评分标准:注:-;未见细菌;+少于1个细菌;++:1-4个细菌;5-30个细菌;++++:30个以上细菌;3.诊断标准BV:Nugent评分≧7分BV中介:Nugent评分4-6分正常:Nugent评分0-3分。
AV评分:1.评分方法:AV评分包括LBG分级、白细胞数、含中毒颗粒的白细胞比例、背景菌落、基底旁上皮细胞所占比例五个检测指标,每个指标的品跟可分为正常或轻度(0分),中度(1分)和重度(2分),各指标得分相加为AV总得分。
人体正常菌群表 (1)
念珠菌属
鼻和鼻咽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链球菌属、莫拉菌属、奈瑟菌属、嗜血杆菌属
普雷沃菌属、厌氧球菌、梭菌属
结膜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少量)、奈瑟菌属(少量)、类白喉杆菌、嗜血杆菌属(少量)
念珠菌属(少量)
参考文献
1.Mathon CR,LehmanDC, Manuselis G .Textbook of Diagnostic Microbiology.5thed.2014.
2.Tille PM . Bailey&Scott’s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13thed .2013.
3.BrooksGF, Carroll KC, Butel JS,et al.Jawetz, Melnick, & Adelberg's Medical Microbiology. 26thed.2012.
4.Murray PR, Rosenthal KS, Pfaller MA.Medical microbiology. 7th ed .2012.
人体各部位常见正常菌群表
解剖部位
微生物需氧菌Biblioteka 厌氧菌真菌皮肤
微球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量)、草绿色链球菌、气球菌属、类白喉杆菌、芽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莫拉菌属
梭菌属、丙酸杆菌属(痤疮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属、拟杆菌属
念珠菌属、马拉色霉菌属
口腔和口咽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口腔球菌、非致病性奈瑟菌、卡他莫拉菌、类白喉杆菌、艾肯菌属、嗜血杆菌属、肠杆菌科、假单菌属、不动杆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弯曲杆菌属、分枝杆菌属、支原体属、密螺旋体属、
5-1细菌感染与致病机制
皮肤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珠
菌
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
尿道
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肠道 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细菌 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
肠道的正常菌群
健康壮年 粪便涂片
健康青年 粪便涂片
健康中年 粪便涂片
» 生物拮抗 » 营养作用 » 免疫作用 » 抑癌作用 » 抗衰老作用
眼结膜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人 体 内 正 常 菌 群 的 分 布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 菌 非致病性分枝等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 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 等 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 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致病条件
•
寄居部位的改变
•
免疫功能低下
•
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ution)
二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
二、 细菌的致病机制
致病性(pathogenicity): 病原生物在宿主体内定居、增殖并引起疾病的性质。是质的概念。
※内毒素的主要特点
• 特点 – 来源--G-菌细胞壁 – 化学性质--脂多糖(LPS) – 相对稳定,耐热 – 毒性作用较弱,对组织无选择性 – 有抗原性,但抗体的中和作用较弱 – 不能→类毒素
• 发热反应 • 白细胞反应 •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 Shwartzman现象与DIC
阴道微生态评价(1) 2
个旧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王锐
护理生殖道 关注微生态
最重要!
阴道微生态是阴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
阴道 粘膜
阴道 正常 菌群
阴道 免疫 系统
阴道微生态概念
阴道防御系统
95%
阴道原籍菌(乳酸杆菌) 数量:8x107 cfu/ ml
阴道微生态概念
5 %
•阴道菌群(阴道的微生态系统)
阴道微生态评价意义
临床用途
A、弥补现有白带常规检查只做形态学检查、不 做生化检查,不能准确判断感染的程度及阴道微 生态、不能评价预后等不足; B、 阴道微生态评价 C、从微生态角度评价阴道炎是否治愈; D、阴道生态制剂的用药指标; E、了解产后阴道生态,确定是否恢复性生活; F、BV诊断与疗效评价,需氧菌阴道炎、衣原体 感染筛查。
阴道微生 态破坏
各类阴道炎的共性 ---源于或伴有微生态破坏! 加重
阴道菌 群失调
为什么要关注阴道微生态
各类 阴道炎
所有的阴道感染 都源于或伴有阴
道微生态改变
菌群演变造成菌群结构改变,特点: 1、厌氧菌需氧菌、等条件致病菌大量增加 2、乳酸菌特别是产过氧化氢乳酸菌减少或消失
如何评价阴道微生态? --阴道微生态评价的内涵
乳酸菌产生的H2O2可 杀灭入侵的致病菌。 阴道微生态概念
形成保护性菌膜
在阴道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菌膜, 防止入侵微生物在阴道粘膜上定植
乳酸杆菌 杀灭致病菌
阴道微生态平 衡的核心:
维持乳酸 菌特别是 产H2O2乳 酸菌在阴 道菌群中
的优势地 位!
阴道菌 群失调
各种 诱因
乳杆菌 数量减少,生 化指标改变,
要使用试剂盒 配套的保存液 保存标本。标 本在2O2——阴道乳酸杆菌标志物 唾液酸苷酶NAase——加德纳菌、游动弯曲杆
考研口腔综合(口腔内科学)真题试卷汇编及答案1
考研口腔综合(口腔内科学)真题试卷汇编一、名词解释题1.牙菌斑2.微渗漏(microleakage)3.初尖锉4.正常菌群5.根尖切除术6.Tumertooth7.正畸力8.潜行性龋9.牙髓钙化二、简答题10.简述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特点。
11.简述根管扩大成形原则。
12.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及镜下表现。
13.简述GVBlack窝洞分类法。
14.简述几种常见性病的口腔表现。
15.试总结白斑、扁平苔藓、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病理鉴别点。
16.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的主要优势有哪些?17.菌斑细菌是牙周病发病始动因子的证据有哪些?18.从念珠菌的毒力方面分析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机制。
19.试述牙周袋的发展过程及进展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20.牙髓切断术操作步骤。
21.试述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治疗原则。
22.简述深龋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
23.简述复发性疱疹性口炎的临床表现。
24.简述磨损的形成及其并发症。
25.重型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表现。
答案1.牙菌斑:指口腔细菌性的聚积物牢固地黏附于牙面和修复体表面,由黏性基质和嵌入其中的细菌构成。
牙菌斑是细菌的微生态环境,细菌在这个环境中生长、发育、繁殖和衰老,并在其中进行复杂的代谢活动。
当平衡一旦打破,便会导致龋病或牙周病发生。
2.微渗漏:由于各洞时洞缘釉质壁未进行很好的修整和洞面角设计不完善,或因为充填材料固缩导致修复体与牙体组织间未形成很好的边缘封闭,两者界面出现缝隙,继发龋发生。
3.初尖锉: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时,选用一根既能深入根管达到牙本质以及牙骨质界(距X线片根尖0.5~1mm),又稍有摩擦感作为最开始使用的锉,称为初尖锉。
4.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口腔菌群以许多错综复杂的共栖方式,保持着菌群之间的相对平衡,且保持着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对口腔的健康很重要,称之为口腔正常菌群。
5.根尖切除术是通过刮除根尖周病变组织并切除感染根尖,处理根尖残端,利用血块机化而使钙化物质沉积,以促进尖周病愈合的外科方法。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1(大专)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试题(1)姓名: 学号: 班级: 评分: 一、选择题A型题(每小题1分)1.下列物质中,何种不是细菌的代谢产物()A 毒素和酶B 热原质C 抗菌素D 抗毒素E 维生素2.下列有关G+细胞壁的叙述是错误的有: ()A 含有大量磷壁酸B 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菌的外形C 与胞浆膜一起完成体内外物质的交换D 构成细菌的外毒素E 粘肽层较厚3.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DNA)称为: ()A 核旦白体B 中介体C 异染颗粒D 质粒E 以上均是4.下列哪项不属于全身感染()A 带菌状态B 菌血症C 败血症D 毒血症E 脓毒血症5.抗原与Ig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A FCB FabC 重链的C端D 轻链的C端E 绞链区6.下列哪项不是正常体液中非特异性抗微生物物质()A 补体B 溶菌酶C 乙型溶素D 干扰素E 淋巴因子7.激活后引起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分子: ()A C1~C4B C5~C9C C6D C1~C9E C3a、C5b8.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A 淋巴结B 胸腺C 骨髓D 脾脏E 腔上囊9.新生儿脐带血中哪类Ig含量增高,提示胚胎期有感染:()A IgGB IgMC IgAD IgEE IgD10.非检测细胞免疫功能试验: ()A O、T试验B 血型鉴定C E玫瑰花结试验D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 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11.“七日风”是由下列哪种细菌引起: ()A 大肠杆菌B 绿脓杆菌C 白喉杆菌D 破伤风杆菌E 肉毒杆菌12.采集与处理临床细菌学标本注意事项错误的: ()A 采集血液和穿剌液应严格无菌操作B 采集粪便肛试和鼻咽试子标本也要尽量避免杂菌混入C 病人标本应在未服抗菌药物前采取D 采取标本的容器用消毒剂处理后备用E 容器盖紧包好,防止送检过程中标本外溢或碰破流出13.金葡不产生下列哪种致病物质()A 溶血毒素B 红斑毒素C 肠毒素D 杀白C素E 血浆凝固酶14.下列哪种结合是错误的()A 结核杆菌--抗酸性杆菌B 白喉杆菌--有异染颗粒C 破伤风杆菌--G+芽胞呈鼓槌状D 肺炎球菌--G+有英膜E 霍乱弧菌--G+弧形菌15.引起食物中毒而不表现腹泻的病原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肉毒杆菌C 沙门氏菌D 变形杆菌E 副溶血性弧菌16.干扰素抗V作用,下列哪项错误()A 对V作用无特异性B 直接作用于V而发挥抗V效应C 直接作用于宿主细胞而产生抗VD 有种属特异性E 抗V作用是抑制V增殖不能直接杀伤17.下列配对哪种错误()A 乙脑V--蚊子为传播媒介B 东方立克次体--恙螨为传播媒介C 狂犬V--伤口传染D 甲型肝炎V--输血传染为主E 钩端螺旋体--皮肤粘膜创口传染18.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二分裂法繁殖()A 细菌B 立克次体C 衣原体D 支原体E 病毒19.临床上可采取粪便作为检材的病毒是: ()A HAV、HBVB 脊髓灰质炎V、流感VC 乙脑V、单纯疮疹VD HAV、脊髓灰质炎E 柯萨基V、麻疹V26.胎儿及婴幼儿通过胎盘,初乳从母体获得的免疫为:( )A 人工自动免疫B 人工被动免疫C 天然自动免疫D 自然被动免疫E 先天性免疫27.完全Ag的物质是:( )A 有免疫反应性B 有免疫原性C 无免疫原性D 无免疫反应性E 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28.在人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有:( )A SmIgB 羊红细胞受体C IgFc受体D C3受体E PHA受体29.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时表现为:( )A 超敏反应B 恶性肿瘤C 免疫缺陷D 自身免疫病E 易反复感染30.无荚膜,不产生内、外毒素和侵袭性酶,其菌体成分与致病性有关的细菌是()A 霍乱弧菌B 淋球菌C 结核杆菌D 破伤风杆菌E 钩端螺旋体B型题(每小题1分)A 煮沸消毒B 紫外线C 流通蒸气灭菌(间歇灭菌)D 3%过氧化氢溶液E 2.5% 碘酒31.厌氧菌感染的皮肤伤口消毒用: ()32.含鸡蛋培养基的灭菌用: ()A 异种AgB 自身AgC 异嗜性AgD 同种异型AgE 肿瘤相关Ag33.HLA是: ()34.眼外伤进入血流的晶状体成分: ()A 狂犬VB 流感VC 麻疹VD 流行性乙型脑炎VE 脊髓灰质炎V35.可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并发症的是: ()36.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病变的是: ()A 破伤风杆菌B 肉毒杆菌C 白喉杆菌D 结核杆菌E 霍乱杆菌37.芽胞呈圆形,位于菌体最末端直径大于菌体宽径,呈鼓槌状的是: ()38.G-以外毒素致病的是: ()X型题(每小题2分)41.病毒的持续感染所表现的形式是: ()A慢性感染B潜伏感染C慢发病毒感染D顿挫感染E亚急性感染42.由昆媒传染的微生物有: ()A 乙型脑炎病毒B脑膜炎球菌C恙虫病立克次体D结核杆菌E森林脑炎病毒43.T细胞介导的免疫现象有:( )A 抗细胞内寄生病原体B 抗肿瘤免疫C 移植排斥反应D 迟发型超敏反应E 速发型超敏反应二、填空题(每空1分,)46.参与细胞免疫的免疫活性细胞是 ,发挥细胞免疫作用的物质是、。
医学微生物学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考点整理
48、化脓性球菌的侵袭性酶主要有血浆凝固酶和透明质酸酶。
49、可将基因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并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有HIV(艾滋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50、可增强细菌毒力的细菌结构或胞浆内容物有菌毛、荚膜、鞭毛和质粒。
5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依赖其表面的Gp120吸附细胞。
17、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脂多糖,其毒性部位是脂类A。
18、细菌和病毒都具有的形态是球形和杆形。
19、超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反应过强,而发生肿瘤是由于免疫监视功能缺陷。
20、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既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21、菌毛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前者与细菌粘附有关,后者具有传递遗传物质功能。
26、抗原提呈细胞(APC):能捕获和处理抗原,形成抗原肽- MHC分子复合物,而后将抗原肽呈递给T细胞,使其活化、增殖的一类免疫细胞。
主要包括广泛分布于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脾和淋巴结中的树突状细胞、并指状细胞、以及皮肤中的郎罕细胞和B细胞。
27、微生物:是体型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经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如病毒、细菌、真菌等。
52、包膜病毒体的释放方式主要是出芽释放。
53、衣原体除可引起人体眼和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的感染。
54、细菌结构中,具有抗吞噬作用的是荚膜;可黏附细胞的是普通菌毛。
55、通过动物咬伤并经神经播散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是狂犬病毒。
56、能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靶细胞的淋巴细胞是NK细胞。
19、超敏反应:是已被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应变应原后所发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的免疫反应。表现为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微检名词解释
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1.周浆间隙:位于革兰阴性菌细胞膜与外膜的脂质双层之间,含有多种蛋白酶、核酸酶、解毒酶及特殊结合蛋白,在细菌获得营养、解除有害物质毒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被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在高渗环境下仍然能够生长和分裂者。
3.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都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寄生,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是无害的,甚至有益,故成为正常微生物或正常菌群。
4.菌群失调:正常菌群发生定性和定量的改变,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
5.异染颗粒:许多细菌含有储藏高能磷酸键的多聚偏磷酸盐颗粒。
1.真菌:是一类有典型细胞核和完整细胞器,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的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2.菌丝:真菌在适宜环境中,由成熟孢子出芽长出芽管,芽管逐渐延长后形成的丝状结构。
3.单细胞真菌:圆形或椭圆形,以芽生方式繁殖,其菌落与细菌的菌落相似。
如酵母型、、类酵母型真菌4.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结构,由生殖菌丝产生的。
大多数真菌是通过各种有性或无性的孢子繁殖的,也是真菌鉴定和分类的主要依据。
1.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有一种类型核酸,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病毒体: 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有感染性,完整的病毒颗粒。
3.顿挫感染:宿主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所需要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在其中不能复制称为顿挫感染。
4.缺陷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因基因某一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
5.灭活:从细胞中释放的病毒体受外界理化因素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
6.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
1.侵袭力:病原微生物能突破宿主的防御机制,在机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1.土壤中的细菌土壤具备了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因此,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土壤中的细菌来自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养菌和腐物寄生菌以及随动物排泄物及其尸体进入土壤的细菌。
它们大部分在离地面10 cm~20 cm深的土壤处存在。
土层越深,菌数越少,暴露于土层表面的细菌由于日光照射和干燥,不利于其生存,所以细菌数量少。
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另外还有真菌、螺旋体等。
土壤中微生物绝大多数对人是有益的,它们参与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分解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固定大气中的氮,供给植物利用;土壤中可分离出许多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
进入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死亡,但是一些能形成芽胞的细菌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炭疽芽胞杆菌等可在土壤中存活几年或几十年。
因此土壤与创伤的厌氧性感染有很大关系。
2.水中的细菌水也是微生物存在的天然环境,水中的细菌来自土壤、尘埃、污水、人畜排泄物及垃圾等。
水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因水源不同而异。
一般地面水比地下水含菌数量多,并易被病原菌污染。
在自然界中,水源虽不断受到污染,但也经常地进行着自净作用。
日光及紫外线可使表面水中的细菌死亡,水中原生生物可以吞噬细菌,藻类和噬菌体能抑制一些细菌生长;另外水中的微生物常随一些颗粒下沉于水底污泥中,使水中的细菌大为减少。
水中的病菌如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等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及污染物。
因此,粪便管理对控制和消灭消化道传染病有重要意义。
但直接检查水中的病原菌是比较困难的,常用测定细菌总数和大肠埃希菌的菌群数,来判断水的污染程度,目前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为1 ml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每1升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
超过此数,表示水源可能受粪便等污染严重,水中可能有病原菌存在。
3.空气中的细菌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的种类和数量因环境不同有所差别。
空气中的微生物来源于人畜呼吸道的飞沫及地面飘扬起来的尘埃。
机会致病菌
-免疫作用
抗原刺激
结果
促进宿主免疫器官发育成熟
持续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限制了它们本身的危害性 对有交叉抗原的致病菌抑制杀灭
-抗衰老作用
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球菌等产生过氧化物歧化 酶,消 除自由基毒性,抗氧化损伤,抗衰老
二、机会性致病菌的主要特点
1. 毒力弱或无明显毒力 2. 常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 3. 新的机会性致病菌不断出现
如假膜性结肠炎 厌氧芽胞菌艰难梭菌所致
第四节 医院内感染
1843年,Holmes发现 产褥热与医生在尸检 后不洗手就检查产妇 与接生有关。
霍姆斯(Holmes OW 1809-1894)
• 1. 宿主因素 正常微生物群随着人体不同发育阶
段及生理功能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宿主病理
状态对正常微生物群也产生明显影响。
• 2. 正常微生物群 (1)定位:生态环境 原籍菌多半对人体有益,外籍 菌可能造成感染。 (2)定性:正常微生物群的种类(相对稳 定) (3)定量:某生态环境中正常菌群的总菌 数和各菌群的活菌数。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感染源、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三个基本条件。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一)按微生物来源分类 1. 内源性医院感染(自身医院感染或自身感
染)
患者在医院内由于某种原因使自身寄居的正常菌 群转变成机会性致病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的感染。
2. 外源性医院感染(交叉感染)
患者遭受医院内非自身存在的微生物侵袭而发 生的感染。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
生态学: 生物 微生态学: 微生物 医学微生态学 :
人体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的名词解释是
正常菌群的名词解释是正常菌群是指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组成。
人体表面和内部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如皮肤、口腔、肠道等都是正常菌群的生活场所。
正常菌群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它们能够与人体共生共存,与人体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正常菌群在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维持身体内部的微生态平衡。
在肠道中,正常菌群起着关键的作用。
肠道正常菌群的种类丰富多样,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
它们通过参与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等过程,对于人体的营养吸收和毒素清除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正常肠道菌群还可产生维生素、调节免疫应答、修复肠道黏膜等功能。
然而,在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影响下,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容易受到破坏。
长期过度使用抗生素、不良饮食习惯、压力过大等都可以对正常菌群造成负面影响。
这种情况导致了许多人体健康问题的出现,如肠道不适、免疫力下降、肥胖等。
为了维持人体正常菌群的健康,一些人选择使用益生菌产品来调节肠道菌群。
益生菌是指对人体有益的菌群。
通过摄入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提高其数量和活性,从而改善肠道健康。
常见的益生菌产品包括酸奶、发酵食品、益生菌保健品等。
除了益生菌,预生物也是维护正常菌群的重要方式。
预生物是指不被肠道直接消化吸收的物质,但可以促进益生菌生长和活性的成分。
常见的预生物有乳低聚糖、果寡糖等。
通过增加预生物的摄入量,可以为益生菌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进一步改善正常菌群的平衡。
除了通过益生菌和预生物来维持正常菌群以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正常菌群的健康至关重要。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都能为正常菌群创造良好的环境。
此外,减少使用抗生素、避免过度消毒等也有助于减少对正常菌群的破坏。
总结起来,正常菌群是人体内的一种微生物群落,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肠道正常菌群对于营养吸收、毒素清除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因素,正常菌群易受破坏,影响人体健康。
痰培养的正常菌群
痰培养的正常菌群
痰培养的正常菌群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等。
以下是具体分类:
- 革兰阳性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放线菌、奴卡菌、厌氧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等。
- 革兰阴性菌:卡他布兰汉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军团菌等。
- 真菌:培养分离出的真菌,有助于真菌性感染的诊断。
痰培养的正常菌群是指在痰液中发现的非致病菌。
如果痰培养结果出现致病菌,则需要进行菌种鉴定,以确定具体的病原菌,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生殖道微生态评价标准
生殖道微生态学生殖道微生态学评价标准1.菌群密集度:++~+++2.菌群多样性:++~+++3.乳酸杆菌比例:≥70%4.其他杂菌比例:≤30%当阴道菌群的密集度为II—III、多样性为II-III、优势菌为乳酸杆菌,清洁度为I 度、乳酸杆菌功能正常、阴道ph<4。
5时,定义为阴道微生态正常.当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炎性反应、ph和乳酸杆菌功能任何一项出现异常,都可诊断为微生态失调。
菌群密集度的量化标准:+:每油镜视野下平均细菌数1-9个;++:每油镜视野下平均细菌数10—99个;+++:每油镜视野下平均细菌数100个以上;++++:油镜下观察细菌聚集成团,或密集覆盖粘膜上皮细胞。
菌群多样性的量化标准:+:每油镜视野下能辨别1—3种细菌;++:每油镜视野下能辨别4—6种细菌;+++:每油镜视野下能辨别7-9种细菌;++++:每油镜视野下能辨别10种以上细菌.LBG I级:许多多形性乳酸杆菌,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其他的细菌;LBG IIa级:混合菌群,但主要为乳酸杆菌;LBG IIb级:混合菌群,但乳酸杆菌比例明显减少,少于其它菌群;LBG III级:乳酸杆菌严重减少或缺失,其它细菌过度增长。
Nugent评分:1.评分方法:革兰染色,油镜下观察细菌形态,用半定量评估法对乳酸杆菌、加德纳菌和普雷沃菌、动弯杆菌进行评分。
以上4种细菌形态分值之和为总分值。
2.。
评分标准:注:—;未见细菌;+少于1个细菌;++:1—4个细菌;5—30个细菌;++++:30个以上细菌;3.诊断标准BV:Nugent评分≧7分BV中介:Nugent评分4—6分正常:Nugent评AV评分:1.评分方法:AV评分包括LBG分级、白细胞数、含中毒颗粒的白细胞比例、背景菌落、基底旁上皮细胞所占比例五个检测指标,每个指标的品跟可分为正常或轻度(0分),中度(1分)和重度(2分),各指标得分相加为AV总得分。
2.评分标准:3.诊断标准:AV评分﹤3分;无AV体征;AV评分3-4分;轻度AV;AV评分5—6分;中度AV;AV评分〉6分;重度AV。
人体正常菌群分布汇总表
非致病奈瑟菌、表皮葡萄球菌、JK群棒状杆菌、丙酸杆菌属等
中耳和鼻窦
通常无菌
外耳
肺炎通常无菌
食管和胃
通常为口咽部和食物趺中残存细菌
肠道(空肠末端、回肠、结肠)
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八叠球菌、肠球菌属、产气荚膜杆菌、拟杆菌属、双歧杆菌、真杆菌、梭杆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念珠菌属、埃可病毒、腺病毒等。
人体正常菌群分布汇总表
部位
主要微生物
皮肤
表皮葡萄球菌、八叠球菌、JK群棒状杆菌、痤疮丙酸杆菌等.
口腔
α型溶血和非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球菌属、卡他莫拉菌、嗜血杆菌属、类白喉杆菌、真杆菌、核梭杆菌属、拟杆菌、厌氧革兰阳性和阴性球菌、念珠菌属等.
鼻咽腔
葡萄球菌属、α型和β型溶血和非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球菌属、嗜血杆菌属、大肠埃希菌、腺病毒、念珠菌属等。
膀胱、输尿管、肾、子宫、输卵管、前列腺
无菌
前尿道
表皮葡萄球菌、JK群棒状杆菌、非致病性抗酸杆菌、肠球菌属等。
阴道和
子宫颈
乳杆菌、JK群棒状杆菌、大肠埃希菌、拟杆菌属、肠球菌属、奈瑟球菌属、厌氧球菌等.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
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微生物基本概念【知识点】1、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当中的一类体形微小,结构简单,人类肉眼无法直接看见,必须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直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种类: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菌、病毒3、三型微生物的特征: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膜;细胞器不完善,仅有核糖体;无核膜及核仁;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膜;细胞器完善;有核膜及核仁;以有丝分裂方式繁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真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膜;无细胞器;无核膜核仁;以复制方式增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病毒。
第二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知识点】1.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2.细菌基本结构的组成及意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浆重要颗粒性物质:质粒、核糖体、胞质颗粒)、核质毛包括性菌毛、普通菌毛,性菌毛为F+菌才有的特殊结构,用于传递质粒,间接不良后果是导致耐药性的传递,普通菌毛介导粘附,寄生于黏膜处的细菌大多有菌毛,避免被分泌液冲刷走;荚膜是某些细菌在营养丰富或侵入机体后为避免被吞噬或杀菌物质破坏而产生的粘液性物质将自己包裹起来;芽孢,某些革兰阳性菌的休眠形(不繁殖),当缺乏营养时(体外),细菌为减少代谢消耗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抵抗力强,一般消毒灭菌方法无法将其杀死,杀死芽孢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孢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5.细菌革兰染色的步骤:龙胆紫-碘液-脱色液-稀释复红第二章细菌生理【知识点】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温度(37℃)、pH值(7.2-7.6)、气体(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无性二分裂3.细菌繁殖的速度:大多数20-30min分裂一次,结核分枝杆菌18-24h分裂一次。
肠道菌群总量
肠道菌群正常范围参考值包含大肠杆菌正常范围值、肠球菌正常范围值,类杆菌正常范围参考值以及乳杆菌等正常范围值。
不同的肠道菌群检测对象不同,正常参考值也不同。
以下为几种肠道菌群菌正常范围参考数值:
1、对于大肠杆菌而言,大肠杆菌约为106~8个/克大便。
2、对于肠球菌而言,肠球菌为105~8个/克大便,其比例近似1:1。
3、对于类杆菌而言,类杆菌约为109~10个/克大便。
4、对于乳杆菌而言,乳杆菌约为108~10个/克大便,其比例也近似1:1。
平时一定要注意生活规律,避免抽烟饮酒,不要吃生凉刺激性食物。
il-6标准范围
il-6标准范围
白细胞介素-6,简称为IL-6,是一种由白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它在体内起着多种作用,包括促进淋巴细胞生长、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以及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
因此,IL-6在诸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于IL-6的标准范围,不同的测量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某些情况下,IL-6的正常范围被定为在2.0万~20万/μL之间。
然而,也有可能出现如0.373~0.463ng/L或0~7 pg/mL的范围。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测量技术、样本类型、参考人群的不同而产生的。
因此,对于具体的IL-6水平是否正常,最好是参考进行该测试的实验室所提供的正常范围。
如果IL-6的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那么可能表明体内存在炎症或其他病理状况,此时需要进一步的医疗评估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医院内感染
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内感染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infection) nosocomial
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交 叉 感 染:由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 接
传播引起感染。
内源性感染:由病人自己体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医源性感染: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中,因所用器
生物拮抗 营养作用
正常菌群
免疫作用 抗衰老作用
抗肿瘤作用
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
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 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 衡。
微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
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平衡 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破坏,有生 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
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 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 正常范围的状态。
菌群失调的原因
一
长期大量使用 抗生素、放射性 核素、激素等治疗, 杀灭大量敏感菌, 使某些条件致病菌 或耐药菌优势 增生。
二
因感染以及慢 性消耗性疾病等 使病人的免疫
三
因 手 术 或 器械 性检查等医疗
第六章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理作用。机会 性感染的概念及感染条件。菌群失调症的概念。 熟悉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和分类。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存在于正常人的体表以及与外界 相同的腔道粘膜上的、正常情况 下对人无害的细菌。
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
械 等 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防制措施:
消毒灭菌
隔离预防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措施使局部免
疫 力 受 损,而有 利于细菌的侵 入。
功 能 低 下。
第三节
机会性感染
特定条件
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
菌群失调
致病条件
免疫功能低下
寄居部位改变
机会性致病菌主要特点:
来源于人体正常菌群,但在异常情况下引起菌 群失调。
1.毒力弱或无明显毒力。 2.常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 3.新的机会性致病菌不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