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聚氨酯)
高硬段含量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硬段含量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聚氨酯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秀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
在涂料、粘合剂、密封剂等领域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聚氨酯分散体往往存在低硬度、低固含量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一些高端应用领域的应用。
为了改善聚氨酯分散体的性能,一些学者提出了高硬段含量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这种分散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固含量,使其更适合用于高端产品。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和工艺条件控制,制备高硬段含量的聚氨酯分散体,从而研究其性能。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配方设计:选用适当的原料和配比,通过改变硬、软段比例和官能团选择等方式,制备出具有高硬度的聚氨酯分散体。
2. 工艺制备:采用乳液聚合、滴定加入等方法,控制反应参数,制备出颗粒均一、形态完整的聚氨酯分散体。
3. 性能测试:对所制备的聚氨酯分散体进行硬度、固含量、粘度等性能测试,以及涂膜性能测试,探究其在涂料、粘合剂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意义
1. 开发了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聚氨酯分散体,拓展了聚氨酯在涂料、粘合剂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2. 对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机理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优化分散体制备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
3. 为聚氨酯在高端应用领域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聚氨酯调研报告

聚氨酯调研报告
聚氨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调研报告就聚氨酯的生产工艺、市场需求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
一、聚氨酯的生产工艺
聚氨酯的生产通常采用聚醚型和聚酯型两种工艺。
聚醚型聚氨酯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聚醚多元醇与聚醚甘油醚、异氰酸酯的反应混合,然后对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聚酯型聚氨酯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聚酯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的反应混合。
二、聚氨酯的市场需求
聚氨酯作为一种优质的材料,在建筑、家具、汽车制造等行业应用广泛。
随着人们对低碳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聚氨酯制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为聚氨酯的市场需求提供了机会。
三、聚氨酯的未来趋势
1. 绿色环保:聚氨酯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未来,聚氨酯行业将加大对环保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高性能: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聚氨酯制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聚氨酯制品将更加注重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的提升。
3. 创新应用:聚氨酯在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未来,聚氨酯的创新应用领域有望得到更多发展。
总之,聚氨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聚氨酯行业将不断推进绿色环保生产,提高产品性能,拓展创新应用领域,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聚氨酯研究报告

聚氨酯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聚氨酯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以其优良的物理性能、耐磨性能和机械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化学工业、军工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聚氨酯的研究领域很广,包括合成工艺研究、新型聚氨酯的开发研究、聚氨酯材料的结构表征、性能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等。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聚氨酯的合成工艺、新型聚氨酯材料的开发、基本性能和应用研究,为聚氨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一)聚氨酯的合成工艺研究聚氨酯的合成工艺可以分为水热法、溶剂热法和空气下热法三种。
其中,水热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它的优点是运行简单、产品质量好,但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溶剂、温度、时间等,关键是要控制最佳合成条件,以获得最佳的产品性能。
(二)新型聚氨酯材料的开发研究新型聚氨酯材料可以通过合成不同的组分,如氨基酸、酯单体、交联剂等,来改变聚氨酯材料的性能,从而研制出不同性能的聚氨酯材料。
(三)聚氨酯材料的结构表征聚氨酯材料的结构表征可以通过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分析仪(DTA)等技术来进行。
(四)聚氨酯材料的性能研究聚氨酯材料的性能研究包括密度、机械性能、耐磨性能、耐冲击性能、耐化学性能、热稳定性能、电绝缘性能等,应用测试可以了解聚氨酯材料的性能特点,从而为聚氨酯材料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五)聚氨酯材料的应用研究聚氨酯材料的应用研究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军工等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聚氨酯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在汽车制造领域,聚氨酯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汽车内饰、隔音材料等;在建筑领域,聚氨酯材料可以用于建筑装饰等;在军工领域,聚氨酯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军用设备等。
三、结论聚氨酯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耐磨性能和耐冲击性能,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研究从聚氨酯的合成工艺、新型聚氨酯材料的开发、结构表征、性能研究以及应用研究方面,提出了聚氨酯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期能够使聚氨酯材料的应用更好地发挥其优良的性能和优势。
水性聚氨酯开题报告

水性聚氨酯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意义然而,目前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生产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粘度不稳定、分散性差、附着力不强等。
因此,开展水性聚氨酯的相关研究与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该类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开发一种高性能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研究其制备工艺和性能优化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不同配方条件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研究:通过改变配方的成分和比例,探究不同制备条件对水性聚氨酯涂料性能的影响。
2.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物化性能测试:对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涂料进行粘度、干燥时间、固体含量、硬度等性能测试,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3.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应用研究:将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涂料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涂装工艺中,评估其涂装效果和耐久性。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聚氨酯前驱体、添加剂、溶剂等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进行混合。
2.涂料制备:采用合适的工艺条件,如搅拌速度、温度等,将原料进行反应和混合,得到水性聚氨酯涂料。
3.物性测试:对制备得到的涂料进行粘度、干燥时间、固体含量、硬度等性能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4.应用研究:将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涂料应用于不同的涂装工艺中,观察涂装效果和耐久性,评估其应用性能。
四、预期结果和影响预期通过本研究能够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的水性聚氨酯涂料,并找到一种有效的制备方法和性能优化方案。
该涂料具有环保、易于应用和优异的性能,适用于多种涂装工艺需求。
该研究的成果将促进水性聚氨酯涂料在涂装行业的广泛应用,推动涂料行业的环保转型。
同时,也对聚氨酯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五、研究计划安排本项目的研究计划安排如下:1.第一阶段(一个月):文献调研,了解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要求。
2.第二阶段(两个月):设计实验方案,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开始进行聚氨酯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3.第三阶段(两个月):对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涂料进行性能优化,寻求最佳制备条件。
聚氨酯胶粘剂开题报告

聚氨酯胶粘剂开题报告
一、报告标题:聚氨酯胶粘剂及应用研究
二、报告目的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聚氨酯胶粘剂,分析其结构、性能及应用前景。
三、报告材料
1.聚氨酯胶粘剂的原理与结构
2.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及优缺点
3.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前景
4.报告总结
四、报告内容
1.聚氨酯胶粘剂的原理与结构
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多种成分结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份是
聚氨酯树脂。
该产品经过特殊加工制备而成,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抗化
学腐蚀性、柔韧性、防潮性、耐低温性等特性,能够满足各种粘接应用的
要求。
聚氨酯胶粘剂的结构是由聚氨酯树脂、添加剂、活性脂肪酸氧化物、防腐剂和助剂组成的复合物,其具有较低的可挥发性、良好的机械强度、
耐低温性、耐水性和耐老化性能。
2.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及优缺点。
聚氨酯材质报告

聚氨酯材质报告1. 引言聚氨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重要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包括泡沫塑料、涂料、弹性体等。
本文将介绍聚氨酯材质的基本特性、制备过程和应用领域。
2. 聚氨酯的基本特性聚氨酯是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具有以下基本特性:2.1 强度和耐磨性聚氨酯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磨性,使其成为制造具有高要求的产品的理想材料。
例如,聚氨酯可以用于制造耐磨的轮胎和传送带。
2.2 弹性和柔韧性聚氨酯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韧性。
这使得聚氨酯在制造弹性体和密封件时非常有用。
2.3 耐化学腐蚀性聚氨酯具有出色的耐化学腐蚀性,可以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这使其成为制造耐腐蚀涂层和管道的理想选择。
3. 聚氨酯的制备过程聚氨酯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原材料准备聚氨酯的制备需要异氰酸酯和多元醇作为原材料。
异氰酸酯是一种含有异氰基(-NCO)的化合物,多元醇是一种含有多个羟基(-OH)的化合物。
3.2 反应过程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
这个反应被称为聚合反应,其中异氰酸酯的异氰基与多元醇的羟基发生反应,形成聚氨基酯链。
3.3 控制聚合程度调整反应条件和原材料比例,可以控制聚氨酯的分子量和聚合程度。
这对于不同应用领域的聚氨酯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4. 聚氨酯的应用领域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聚氨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4.1 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轻质、吸音、隔热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家具、建筑、交通工具等领域。
4.2 涂料聚氨酯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磨性,用于保护金属、木材和混凝土表面。
4.3 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磨性,被广泛用于制造悬挂系统、振动隔离器等。
4.4 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可用于黏合各种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璃等。
5. 结论聚氨酯是一种多功能的材料,具有强度、耐磨性、弹性、柔韧性和耐化学腐蚀性等优异特性。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聚氨酯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发展甚快的一种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近年来,国内外科技领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聚氨酯复合材料以其环保、耐磨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尤其在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产成本高、制备工艺不可持续等。
因此,本研究拟对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其性能、改进制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聚氨酯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包括物料的原料配比、工艺条件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
2.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研究,包括材料的硬度、韧性、抗拉强度等性能的测试,以分析材料的优缺点和寻求改进方案。
3.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应用方向研究,包括对材料在汽车、轨道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挖掘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三、研究方法1. 实验法:采用实验方法制备聚氨酯复合材料样品并进行性能测试,以获得材料的基本性能数据。
2. 现代计算机仿真方法:通过现代计算机仿真软件对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模拟分析,从而更好地预测和控制材料的性能。
四、预期结果及创新点通过本研究,我们预计可以达到以下结果:1. 研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分析其特点和优缺点,制定改进方案。
2. 建立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探讨聚氨酯复合材料在汽车、轨道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寻找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 采用综合方法对聚氨酯复合材料进行研究,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 研究聚氨酯复合材料在汽车、轨道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挖掘其应用潜力。
3. 改进现有制备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
高性能、高固含量无毒级聚氨酯固化剂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高性能、高固含量无毒级聚氨酯固化剂的研制的开题报告摘要:本项目旨在研制一种高性能、高固含量无毒级聚氨酯固化剂,以满足当前聚氨酯制品行业对环保、高性能、高质量的需求。
在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聚氨酯固化剂、高性能、高固含量、无毒级、环保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等特性,因其在汽车、建筑、家具、鞋材、农业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被广泛关注。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聚氨酯固化剂含有苯、甲苯等有害物质,这不仅影响硬化剂的环保性,而且会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现有的聚氨酯固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固含量不高、耐候性等问题,无法满足高端用户的应用需求。
因此,研制一种高性能、高固含量无毒级聚氨酯固化剂对推动聚氨酯材料产业升级和转型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聚氨酯硬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活性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及具有绿色环保标志的高效催化剂与聚醚型硬泡原料进行反应合成。
具体来说,我们将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控制实验参数(如温度、压力等)的手段,研究影响固含量、反应速率和性质分析的因素。
此外,我们将对所得产品的性能和环保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
三、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高性能、高固含量无毒级聚氨酯固化剂,具有以下特点:环保、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候性、良好机械性能、高弹性、低水吸收率等优点。
如果研究成功,该产品将极大地推动聚氨酯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高聚氨酯制品的品质和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如何选取绿色环保标志的高效催化剂,提高产品的环保性。
(2)如何控制反应条件,提高聚氨酯固化剂的固含量。
(3)如何进行产质量分析和环境评价,为今后的产业应用提供保障。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将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等手段,积极开展项目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给定的设计参数计算所需各个工段的聚氨酯、DMF、MEK等相关原料的质量及体积。
(3)反应釜等相关设备的计算
包括对聚合釜的体积、高度、直径、搅拌器的功率计算、管径的各种数据及泵的扬程计算、烘箱长度等。
(4)环境问题处理
针对相关的三废问题如相关的溶剂DMF处理。
四、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二、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研究介绍
目前对聚氨酯合成革的研究主要为PU合成革生产工艺研究,水性PU合成革的性能研究,改性PU合成革的性能研究,PU合成革表面性能的研究,PU合成革湿透性能的研究,PU合成革防老化性能的研究等。
其论文有《湿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湿法聚氨酯合成革》,叶龚兰、姜祥、朱玉芳、夏华的《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刘玉磊、孟家光的《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在纺织中的应用》,郭云飞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合成革涂层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姚和平、王义峰、徐晓庆、黄万里、李道鹏的《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合成革压花性能的研究》,蒋培清、储才元的《聚氨酯合成革的老化与防老化》,徐凡、李哲的《防水透湿PU合成革的研制》,郝文涛、王小明、朱德强、唐涛、惠坚强、姚和平的《环糊精在透湿型聚氨酯合成革中的应用》等。
因此未来会加强对PU合成革相关化学用品和原料以及PU合成革的改性的研究,从而使其达到市场需要的各种使用性能要求。环保、高效是PU合成革发展的方向,清洁生产和技术创新是PU合成革行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3.发展简述
PU合成革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很有发展潜力。我国PU合成革的未来生产发展趋势如下:
(1)实行原料本土化
[17]黄玲玲.聚氨酯研究概况[R].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报告,2004.1-4
[18]师洪俊、毛炳叔、范继宽、等.合成树脂及塑料技术大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399-460。
【19】黄艳,梁国正.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现状和发展动向[J].化工新型材料,2003,3l(5):7-11
[13]孙世国.论PU革基布[J].聚氨酯工业,1997,12(4):28.
[14]沈复国.水刺缠结法非织布的发展应用[C].全国第二次水刺非织造布生产技术及应用交流会论文集,1997.
[15]沈涛.聚氨酯合成革产品开发及技术发展[J].聚氨酯工业,1998,13(3):41-45.
[16]谢国龙.我国PU革发展现状浅析[J].聚氨酯工业,2003,18(4):17-22
第五章聚合釜的工艺设计
5.1反应釜体积和个数的计算
5.2聚合釜物料衡算
5.3聚合釜能量衡算
5.4釜式反应器设计
5.5管径和泵的扬程计算
第六章 设备选型
6.1湿法聚氨酯合成革主要生产设备的选型
6.2干法聚氨酯合成革主要生产设备的选型
第七章DMF废气回收装置
7.1概述
7.2基本原理
7.3工艺特点
7.4主要设备
8周(3月28日至5月22日)
5
总结,撰写设计论文
2周(5月23日至6月5日)
6
毕业设计评阅、修改
2周(6月6日至6月19日)
7
设计答辩
1周(6月20日至6月26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鄢祝兵.聚氨酯行业深度研究报告[R].武汉:长江证券,2008.1-3.
[2]郑继峰.聚氨酯合成革[J].塑料,1989(2):19-22.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皮革制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传统的天然皮革由于资源有限及环保的要求,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和人们消费增长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将是人造革合成革,其中PU合成革应用最广泛。PU合成革行业是我国新兴产业,其产品取代牛、猪、羊等天然皮革,以花色品种多、外观鲜艳及物美价廉而深受制鞋、箱包、服装等行业的欢迎。PU合成革将是今后合成革发展的方向和主流。
[9]朱吕民.聚氨酯合成材料[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2.58-76.
[10]尹和钟.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J].塑料.1998,(2):14-19.
[11]沈涛.湿式聚氨酯合成革透湿性能探讨[J].聚氨酯工业,1997,12(4):94-99.
[12]罗瑞林.织布涂层[M].北京:中国纺织工业出版杜,1994.104-106.
【20】柴国梁.中国聚氨醑工业现状和发展[J].上海化工,2003,23(3):41-44.
【21】DENISE C.Application of nylon composite recycle technology to automotive parts[J].SAE Paper,2003,20(1):794--796.
随着PU合成革品种的不断增加,其生产技术也需要得到不断完善。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2.选题意义
(1)了解行业发展情况
国外PU合成革应用于六十年代初期,从七十年代开始每年以约2o℅的速度增长。我国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生产PU合成革,到2008年已增长到10.60亿米,比重超过50℅。展望十二五,新材料包括各种PU合成革的未来发展前景广泛。
1.概述
简述聚氨酯的结构、性能、应用、发展情况及目前市场行业分析,但着重介绍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工艺。
2.步骤
(1)、首先在掌握聚氨酯合成原理与合成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聚氨酯的合成工艺的学习;
(2)、对合成革的基本性质与概况做出详细的调查与了解;
(3)、进一步对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进行全面学习,从而对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进行工艺设计;
(3)建立和完善环保、安全、卫生法规
国家对内墙涂料、溶剂型木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等颁布了10多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及对其它有害物质做出了限制以创造一个全新的PU合成革行业。
(4)发展合成革用水性树脂及水性生态合成革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的日益关注,相关防污治污的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因此,合成革产业要升级,环保要先行。水性生态合成革产业化为其他合成革企业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学习的方向和标准,也为我国合成革产业升级带来了希望。
(2)研究聚氨酯树脂合成工艺
PU合成革是近年来人们较为关心的一个话题,对PU合成革的研究不仅在于其加工工艺,还要对作为PU合成革的主原料-聚氨酯树脂进行研究,本文将着重介绍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工艺。
(3)分析现实中待解决问题
在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过程中会存在各种问题,通过实际计算可知道PU合成革生产的物料等问题。通过分析其中问题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PU合成革的性能、生产处理等。
国外的研究有井手文雄《特性別にわかる実用高分子材料》,日本TRADIC公司的《涂层技术交流资料》,意大利ROLLMAC公司的《多功能涂层技术》,德国G.厄特尔的《聚氨酯手册》等。
2.研究趋势
PU合成革发展的方向主要是:天然皮革的外观优美性及品位的再现化;高耐久性、防污性、抗菌性等功能性的强化;追求天然皮革所没有的感性及功能;提高通气性、透湿性、轻量化、弹性等的穿着用舒适性能;生态学的应用(非溶剂系加工、脱除有害物质、再生化、生物降解性)。如高性能超细纤维PU合成革和水性PU合成革。
[3]冯见艳, 曲建波, 罗晓民. 聚氨酯合成革化学用品现状及发展趋势[J].聚氨酯工业,2008(76):84-88.
[4]赵阿金,杨栋梁.季铵类柔软剂的应用性能探讨[J].印染,1998,24(1):45-49.
[5]黄宪章,黄登宇.有机硅消泡剂消泡机理、特性及用途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1):161-163.
八、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七、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内容
(1).了解国内外聚氨酯合成革发展概况;
(2).学习PU树脂的合成的相关知识;
(3).了解PU合成革生产原料性质;
(4).PU合成革生产工艺设计;
(5).PU合成革、PU树脂的合成生产主要设备工艺设计;
(6).三废处理及车间设计。
2.拟解决问题
聚氨酯合成革的主要生产原料是聚氨酯树脂、二甲基甲酰胺(DMF)、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丁酮(MEK)、甲苯(TOL)等。
1.5聚氨酯合成革产品标准
1.6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二章 聚氨酯及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原料
2.1前言
2.2聚氨酯
2.3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
2.4物料参数
第三章 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设计
3.1引言
3.2干法生产工艺
3.3 湿法生产工艺
第四章 聚氨酯合成革生产的物料与能量衡算
4.1湿法工艺物料衡算
4.2干法工艺物料衡算
(4)、进行生产设备的选型与三废处理的设计。
3.研究方法
本设计主要是采用理论学习与实习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这两方面的成果为基础,结合化工软件(AUTOCAD)对相关数据模拟及可能的问题校正而进行生产工艺设计。
五、设计大纲第一章 综述1源自1概述1.2聚氨酯合成工艺
1.3聚氨酯合成革制备工艺
1.4 聚氨酯合成革行业分析
【22】李少雄,朱吕民,聚氨酯树脂[M],南京: 江苏科学出版社, 1992: 431
【23】郑彦,王文忠,冷鹏、聚氨酯树脂及其应用[J].化学教育,2003,(3):3-5.
【24】钱伯章.世界聚氨醑及其原料工业的现状及进展[J].国际化工信息,2002,3(5):1-3.
【25】文庆珍.对反应的影响扩链聚醚率聚氨酯预聚物的研究[J].海军杂志 工程大学,2003,15(1):23-26.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年产400万米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设计
专 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