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维权,务必注意的“七大时限”规定
农民工维权宣传资料
农民工维权宣传资料一、了解您的基本权利1. 用人单位应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1)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即人民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2)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3)用人单位可直接支付工资,也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4)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4)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5)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2.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并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并可责令用人单位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3.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并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并可责令用人单位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无故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
但是,以下几种情况不属于“无故拖欠”工资:(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2)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
4.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根据《劳动法》、劳动保障部《最低工资规定》等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延长工作时间工资;(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3)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农民工维权手册、女工下班被撞伤诉讼时效
农民工维权手册目录一、了解您的基本权利1.用人单位应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2.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3.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4.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5.在非全日制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支付的小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6.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加点应依法支付加班加点工资7.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8.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之中9.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或扣留居民身份证10.劳动者不必履行无效的劳动合同11.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劳动合同12.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符合《劳动法》的规定13.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14.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15.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下,即使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16.农民工有权参加工伤保险17.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应认定为工伤18.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19.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20.职工因工负伤、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依法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21.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减少其原工资福利待遇22.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工伤职工,可以依法享受生活护理费23.农民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可以选择长期待遇的支付方式24.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用人单位不得主动提出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25.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用人单位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26.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待遇27.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28.非法用工单位的劳动者也有权享受工伤待遇29.用人单位应依法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30.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加点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31.农民工依法享有休假权利32.农民工有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3.农民工有权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4.农民工有权参加失业保险35.用人单位应依法为农民工参加生育保险二、如何维护您的权利1.劳动者在权益受到用人单位或非法职业中介机构等侵害时,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2.劳动者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违法行为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提供便利条件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通过多种程序解决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符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的,可以提出仲裁申请5.劳动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符合法律规定6.劳动者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7.劳动者申请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应符合法律规定三、履行您的义务1.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就业2.劳动者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3.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完成劳动任务4.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不能不辞而别四、给您提个醒1.不要到非法职业介绍机构求职2.劳动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意保留有关证据3.劳动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一定要注意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限4.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也依法享有劳动保障权利5.劳动者应该坚决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6.用人单位不能以招用“临时工”为借口,侵害劳动者的权益7.非法用工主体招用的职工也享有劳动保障权益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厅局劳动保障监察举报电话六、生活小常识七、记事页一、了解您的基本权利1.用人单位应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法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农民工的劳动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因此,制定《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法》是必要的。
该法共分为七章,包括总则、劳动合同、工资、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争议处理和监督检查等内容。
其中,劳动合同章节明确规定了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内容应当包括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信息,并明确了劳动合同的解除和违约处理方式。
工资章节规定了农民工工资应当及时、足额发放,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工资支付制度,保障农民工权益。
社会保险章节则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保障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权益。
劳动安全卫生章节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为农民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开展职业卫生检查等工作。
劳动争议处理章节明确了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和权利
义务,提供了多种解决途径。
监督检查章节则落实了政府部门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和检查职责,保障了该法的有效执行。
总体来说,《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法》的出台将有助于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有序推进。
- 1 -。
农民工维权流程
农民工维权流程
农民工维权是指农民工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系
列行动和过程。
以下是农民工维权的一般流程:
1.了解法律法规:首先,农民工需要了解国家和地方有关劳
动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益和应尽义务。
2.收集证据:农民工在维权过程中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包
括工资发放凭证、劳动合同、加班记录、工作日志等。
这些证
据将用于证明自己的工资和劳动情况。
3.和雇主协商:农民工可以通过与雇主进行协商,沟通解决
问题。
可以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并寻求雇主的合作和支持,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4.劳动监察机构介入:如果协商无果,农民工可以向当地劳
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他们介入调查。
劳动监察机构可以进行
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并发出监察意见。
5.申请劳动仲裁:如果通过劳动监察仍无法解决问题,农民
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一种非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的
方式,可以通过调解、裁定等方式解决争议。
6.提起诉讼:如果仲裁裁决结果不令人满意,农民工可以向
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救助。
提起诉讼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委托律师代理,并按照法院的要求进行诉讼程序。
7.执行裁决:如果法院作出有利于农民工的判决,但被告方不履行判决,农民工可以申请执行。
执行程序需要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和证据,并根据法院的指示进行执行。
务工及维权须知
务工及维权须知一、务工须知:1. 找正规渠道:务工者应通过正规渠道找工作,避免上当受骗。
2. 签订劳动合同:务工前应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确保权益。
3. 了解工作条件:务工者应了解工作地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等,做好心理准备。
4. 保障个人安全:务工者在外务工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5. 学习相关知识:务工者可在闲暇时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二、维权须知:1. 保留证据:务工者在遇到劳动纠纷时,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如合同、工资单、劳动保护记录等,以便维权时使用。
2. 寻求帮助:务工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等相关机构求助,寻求法律支持。
3. 协商解决:务工者与雇主发生争议时,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保持冷静,寻求双方共识。
4. 法律维权:如果协商无果,务工者可以依法提起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维权途径:除了法律途径外,务工者还可以通过网络曝光、集体维权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维权案例:1. 拒不支付工资:如果雇主拒不支付工资,务工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的方式追讨。
2. 超时加班:如果雇主强制加班,超出法定工作时间,务工者可以要求加班费或提起劳动仲裁。
3. 无合同雇佣:如果雇主未与务工者签订劳动合同,务工者可以要求签订合同或提起劳动仲裁。
4. 职业伤害:如果务工者在工作中发生职业伤害,雇主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务工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
四、维权注意事项:1. 保持证据完整性:务工者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证据的完整性,避免证据丢失或篡改。
2. 了解法律法规:务工者应了解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以便在维权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3. 注意维权方式:务工者在维权时应选择合适的方式,避免过激行为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对维权程序和法律条款不熟悉,务工者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提高维权成功率。
劳动纠纷投诉时效为多长时间
一、劳动纠纷投诉时效为多长时间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时效不能超过两年,劳动仲裁不能超过一年。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过了劳动争议申诉时效怎么办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既然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劳动仲裁的时间为一年期,那么如果劳动者错过了仲裁时效是否就不能争取自己的权益了呢?显然不是的。
误过仲裁时效只是表明了劳动者失去了"胜裁权",不能通过仲裁的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还有"胜诉权"--即便超过仲裁的法定时效,劳动者也能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而通过诉讼程序,一般劳动权利的诉讼时效就延长至两年。
述法律规定中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外出务工维权必备常识
外出务工维权必备常识一、外出务工前的准备1、了解劳动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了解劳动者应承担的义务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了解就业的基本要求年满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劳动力才可外出打工。
国家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建设领域的工作大都是强体力劳动,因此务工者必须身体健康,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慢性肝炎、癫痫(羊角风)等症的人不宜从事建设领域的工作。
二、签订劳动合同1、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
2、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3、劳动合同应该包括的主要内容(1)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2)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种),以及上岗工作应完成的工作要求,如劳动定额、产品质量标准等。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应享有的合法的生产、工作条件。
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及其他劳动条件,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生产或工作所必需的劳动保护措施,包括劳动场所和设备、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及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等,以保障劳动者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环境下从事工作。
(4)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有关劳动报酬的条款,应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项目、支付形式以及支付时间、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内容。
农民工到法院起诉要多少时间开庭
农民工到法院起诉要多少时间开庭对于农民工来说,到法院起诉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他们往往会关心一个关键问题:起诉后要多少时间才能开庭?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法院受理案件后,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在正式开庭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需要完成。
案件的复杂程度是影响开庭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律关系明确,那么可能相对较快地安排开庭。
但如果案件较为复杂,涉及的法律问题较多,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鉴定等,那么开庭的时间就会相应推迟。
法院的案件数量和工作安排也会对开庭时间产生影响。
在一些地区,法院可能面临着大量的案件积压,法官的工作任务繁重。
这就可能导致一些案件的开庭时间需要等待较长时间。
一般来说,从农民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案件开始,简易程序的案件通常在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的案件则在六个月内审结。
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在这个期限内开庭。
在实践中,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等法律文书。
被告需要在一定的期限内进行答辩。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如果被告无法送达,还可能需要通过公告等方式进行送达,这又会增加时间成本。
另外,当事人是否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也会对开庭时间有所影响。
如果当事人能够及时提供证据、协助法院进行调查等,那么案件的处理进度可能会加快。
反之,如果当事人拖延或者不配合,就可能导致开庭时间的延迟。
对于农民工来说,为了尽快开庭解决纠纷,在起诉时应当尽可能准备充分的证据,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诉求和事实理由。
同时,要关注案件的进展,与法院保持良好的沟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地区可能通过优化审判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等方式,尽量缩短案件的处理时间,以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涉及重大社会影响、紧急情况或者法律有特殊规定的,法院可能会加快案件的处理进度,提前安排开庭。
工伤维权期是多久
工伤维权期是多久
工伤维权期的长短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
在中国,则需要综合考虑行政相对人的申诉时效、诉讼时效以及实践中的具体情况。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劳动者可以依法向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工伤权益。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工伤认定、赔偿等决定有异议的,必须在收到决定通知书之日起6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将会被视为放弃诉讼权利。
所以,从行政诉讼的角度来看,工伤维权的期限为60天。
而在实践中,劳动者通常会先申请行政复议,并等待复议结果再决定是否进一步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60日,行政复议机关应当
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复议决定,但案件复杂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
因此,如果劳动者选择先进行行政复议,工伤维权的整个期限可能会延长。
然而,实际上,由于工伤维权案件复杂多样,涉及到证据收集、鉴定、协商等程序,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工伤维权的期限往往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延长,这通常在实践中被视为一种合理的调整。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伤案件涉及到责任认定和索赔金额较大,劳动者还可以选择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的起诉时效期限为3年。
因此,
如果劳动者决定通过民事诉讼进行工伤维权,其起诉时效将会延长至3年。
综上所述,工伤维权期的确切长度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说,在中国,劳动者通常需要在60天内申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来保护自己的工伤权益。
如涉及到较复杂的情况,工伤维权的整个期限可能会延长,并有可能选择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护权益。
工伤维权限期多久
工伤维权限期多久
工伤维权期限指的是工伤发生后,劳动者提起工伤赔偿申请的时间限制。
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工伤维权期限一般是一年。
具体来说,劳动者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单位,并及时进行伤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一旦确认是工伤,劳动者应在伤病程度达到稳定期后的六个月内,提起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期限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后的三个月内作出决定,如果需要补充证据,期限可延长至六个月。
而劳动者则必须在伤病程度达到稳定期后的两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工伤赔偿诉讼。
在维权期限内,劳动者需要积极采取行动,与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协商、申请工伤认定,或是进行民事赔偿诉讼。
如果超过维权期限,劳动者将失去相关赔偿权益。
然而,工伤维权期限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有所延长,如劳动者的工伤认定申请因特殊原因无法提前,或是在特殊的法定节假日中止计算。
此外,如果劳动者因病或其他原因无法及时行使权利,也可以适当延长维权期限。
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有权利寻求相关法律援助,包括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提供的法律咨询、职工维权服务机构提供的法律援助等。
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获得应有的赔偿。
总结来说,工伤维权期限一般为一年,劳动者需要在工伤认定
申请、诉讼等环节内及时行动,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在特殊情况下,这一期限可以有所延长。
农民工工伤赔偿指南
农民工工伤赔偿指南第一步,工伤认定程序,从工伤发生之日起,一般骨折大约为3个月。
1、发生工伤后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的,职工必须在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假设职工是在受伤5个月后提出工伤申请)。
2、劳动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劳动部门可以根据情况依法决定是否受理。
如果劳动部门受理了申请并在60日内作出了工伤认定结论。
第二步,工伤受理的行政诉讼程序(可能耗时6个月,如果出现发回重新审理的情形,可能增加耗时6个月)。
1、劳动者对劳动部门不受理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在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在3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判决劳动部门受理其工伤认定的申请。
2、我们假设职工在1个月后选择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一审的审判期限为3个月。
3、任何一方不服一审判决,可以在15日内提起上诉。
行政诉讼二审的审判期限为2个月。
二审的判决结果,可能是支持职工的诉讼请求(即判决由劳动部门受理工伤认定);也可能判决驳回职工的诉讼请求,此时劳动者的工伤维权程序结束。
另外,二审的结果,还有可能是发回一审法院重审。
而对一审法院重审的判决不服,还可以提起上诉。
这样就出现了程序上的循环,耗时将有可能增加6个月。
我们假设二审的判决结果是责令劳动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那么案件进入到由劳动行政部门工伤认定的程序。
第三步,工伤认定程序(可能耗时1个月)。
劳动部门受理工伤认定后,如果单位提出异议,认为与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关系,而劳动者又无法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实践中劳动部门往往要求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由仲裁机构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后再恢复工伤认定程序。
确认劳动关系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应该先进行劳动仲裁。
于是,案件将进入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程序。
第四步,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程序(可能耗时3个月)。
劳动者申请仲裁后,仲裁机构应当在6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书,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作出裁决。
农民工维权须知
农民工维权须知一、应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合同应包含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及工期、工资标准或单位造价、工资支付方式及支付时间、安全和质量责任以及发生纠纷的解决方式等内容。
合同应一式三份,由双方签字并加盖有资质建筑企业或劳务企业的公章后各持一份,施工现场保留一份备查。
二、劳动者签订合同过程中,要注明用工单位基本情况,例如:用工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单位资质等。
三、用工单位不愿意签订合同,应拒绝上岗,并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
四、施工过程中,如发生与用工合同不符的工作内容,应及时要求与用工单位签订补充合同。
五、施工过程中,应及时与用工单位结算工作量,工作量要经过用工单位确认并加盖公章.六、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依照合同约定索要自己的劳动报酬。
用工单位要逐月发放给本人,发放工资的通知要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十天.七、如果用工单位违反合同约定,劳动者及时向用工单位的相关部门反映,如果用工单位不愿及时纠正错误时,应及时停工,并向建设行政部门或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八、合同到期或工程完工时,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应及时持合同、工作量结算依据或欠款凭据等资料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九、劳动者要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讨要工资.农民工维权须知2005年的春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亲人团聚,欢乐祥和的节日里,首先祝你们春节愉快,和家幸福.也许你们在春节过后,又要踏上打工的路途,为了使您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维护和实现,我们提醒您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1、打工前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四)劳动报酬;(五)劳动纪律;(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除此之外,还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但是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款无效.因此,在外出打工时,首先要要求用人单位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一来是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二来则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劳动报酬等事项,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
农民工权益告知书
农民工权益告知书
一、施工企业须依法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实名登记名册。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合同期限、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条款。
二、企业要依法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工资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将工资交由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代发。
工资支付表须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并由施工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保存2年以上备查。
三、农民工工资等权益受到损害时,施工总承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分包企业对所招用农民工的工资支付负直接责任,建设单位对所发包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负监管责任,均不得以工程款未到位等为由克扣或拖欠农民工工资。
四、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行业主管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责任,负责本行业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
五、农民工工资发生拖欠时,应首先向拖欠方追讨。
若施工企业、总包企业或建设单位在农民工工资问题上处理不力的,可持劳动合同和身份证或能证明工作身份的材料向用工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或住建、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投诉,也可直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农民工维权告示牌
农民工维权信息告示牌和农民工权益告知书:尺寸不小于1X1.5米。
农民工报工伤有期限吗
农民工报工伤有期限吗农民工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工作中,他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工伤问题备受关注。
农民工报工伤是否有期限呢?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农民工报工伤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无论工伤是在工作中立即发生,还是在工作后才显现,都可以向用人单位报告工伤。
这意味着农民工在发生工伤后,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保障其在工作中发生意外时得到相应的赔偿和医疗救助。
这项保险不仅包括工伤医疗费用的报销,还包括因工伤导致的丧失劳动能力、死亡等情况的一次性赔偿。
因此,农民工报工伤是应当得到及时、充分的保障的。
再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农民工报工伤而解除劳动合同。
这就意味着,农民工报工伤后,用人单位不能因此而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这一规定保障了农民工在报工伤后的权益,使他们能够在遭受意外伤害后得到合法的保障和支持。
最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农民工报工伤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这意味着,农民工在报工伤后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这项规定保障了农民工在工作中发生意外后的医疗费用,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农民工报工伤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他们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工伤,并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保障其在工作中发生意外时得到相应的赔偿和医疗救助。
用人单位不得因农民工报工伤而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农民工报工伤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因此,农民工报工伤是应当得到及时、充分的保障的,这也是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施工合同多久过诉讼期
施工合同多久过诉讼期在我国,施工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
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施工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起始时间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在施工合同中,常见的权利侵害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款项的拖欠、工程质量问题、合同条款的违反等。
当这些情况发生时,施工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这意味着施工合同纠纷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有三年的时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超过这个期限,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可能会被人民法院驳回。
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期限并非固定不变。
在某些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限可能会中断或者延长。
诉讼时效期限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因发生一定的法律事实,导致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限全部或者部分无效,诉讼时效期限重新开始计算。
而诉讼时效期限的延长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后,因发生一定的法律事实,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限。
在施工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应当密切关注自己的权利是否受到侵害,并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旦发生纠纷,当事人应当尽快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免错过诉讼时效期限,导致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总之,施工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当事人应当密切关注自己的权利,及时提起诉讼,以免错过诉讼时效期限。
同时,当事人应当了解诉讼时效期限的中断和延长规定,以便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工程合同申诉有效时间
工程合同申诉有效时间
一、申诉期限的确定
工程合同的申诉期限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通常情况下,申诉期限自合同履行完毕或合同终止之日起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申诉期限,但该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二、申诉期限的起算
申诉期限的起算点应当明确。
如果是因工程质量问题提出申诉,那么申诉期限应从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如果是因支付问题提出申诉,那么申诉期限应从结算确认之日起计算。
三、申诉期限的中断与延长
在特殊情况下,申诉期限可以中断或者延长。
例如,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延长申诉期限;如果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合法理由导致申诉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申诉期限可以中断,直至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
四、申诉的提出
合同一方提出申诉时,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明确提出申诉的理由和依据。
申诉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 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 申诉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 支持申诉请求的事实和理由;
- 证明材料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五、申诉的处理
接到申诉后,被申诉方应当在合理时间内给予答复。
如果双方无法自行协商解决,可以选择提交仲裁机构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其他注意事项
在合同中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明确申诉处理的具体流程和时间节点;
- 如果合同中有保密条款,申诉过程中也应当遵守保密义务;
- 双方应当保留好与合同履行相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结语。
劳动纠纷起诉时效规定
劳动纠纷起诉时效规定一、劳动纠纷起诉时效规定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两年。
特殊时效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
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以下为详细解释,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参考民事诉讼时效内容: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二、劳动纠纷解决途径是什么第一种解决途径,与工作单位友好协商解决;第二种解决途径,向劳动监察机构举报;第三种解决途径,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最终的解决途径,首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再向法院起诉。
在仲裁和诉讼过程中,也可以和用人单位和解。
《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四条: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和解,即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达成解决劳动争议的协议,协议的达成和履行完全靠双方的自愿、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