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符号意识和建模思想

合集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运算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运算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运算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的结合,是解决数学中常见问题的一种必备数学能力。

如何进行符号运算呢?我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高。

一、弄清符号原理。

让学生明白运算的道理,运算的法则、规律。

只要学生了解符号运算原理后,才能“对症下药”,不盲目乱套一通。

因此,教师在让学生做题目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对题目本身的理解,题目中运用到的运算符号,运算过程中合理化、技巧化等,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获取有关计算原理、规律。

教学中通常采用归纳和类比两种。

如分式,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通分与约分……基本上是通过与分数的类比得到的。

当学生获得了运算方法之后,再进一步进行练习,巩固运算原理。

对符号演算的处理尽量避免让学生机械地练习和记忆,联系实际,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主。

二、抓好审题。

审题训练是培养学生最初决定运用运算符号确定能力,从而增进解题方向的正确性。

要做一个运算问题,首先要做到审视性读题、多角度观察、综合性思考,以确定运算方向,过好审题关。

三、加强心算。

心算可以节省解题的时间和精力、避烦就简。

我们要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如自然数1—20的平方数,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这样可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必须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因为验算是发现并纠正运算中差错的有效办法,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四、优化运算在学生掌握符号运算的基本功上,让他们进一步优化运算方法。

通过优化运算,才能达到解题时思路敏捷,迅速准确,提高运算的合理性。

否则,便会陷入一种盲目迟钝的状态,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例如,二次根式的运算,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利用概念、性质、法则、公式进行灵活变化运算题目。

五、分配时间。

符号运算技能,是学生后续学习的一个基本的核心的技能。

要使学生有效掌握这一技能,就必须要有足够的题量练习,同时要保证给予足够的时间。

教师在上课时可适当减少直接讲解时间,给予学生必要的课堂时间,并注重过程的引导;布置适当的课外探究,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给予适当的考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思维是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和进行数学推理的能力。

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其数学基础和运算能力的扎实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促进其运算能力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列方程、图解、猜想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运算规律和推理方式,从而提升其运算能力和思维水平。

二、合理设置作业和考试作业和考试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设置作业和考试,以促进学生的运算能力的提高。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在温故知新的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运算能力。

作业的质量也非常关键,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拓展思维,从而提高运算能力。

在考试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注重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的题目,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展示其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在数学运算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教学和训练。

三、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外,中学数学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综合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

而运算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运算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综合性的数学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多方法解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全面地锻炼其数学综合能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数学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而数学探究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提高运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使用符号的学科,而符号又是构建数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对于学会数学非常重要。

符号意识不仅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符号,更是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符号来表达数学思想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理解符号符号在数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学生必须理解什么是符号以及符号的意义。

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符号。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对符号的认识。

符号是用来表示数学对象的基本工具,在数学中,符号可以代表各种各样的数学对象,比如数字、变量、函数等。

学生要明确这些符号的定义和含义,并学会使用它们来表达数学思想。

2.培养观察能力。

在数学中,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概念,而一个符号能够表示的概念可能很复杂。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数学文本,培养自己对符号的观察能力,理解不同符号之间的关系。

3.善于归纳总结。

数学中有很多常用的符号和符号组合,学生需要善于归纳总结,总结符号的定义和用法,并能熟练使用。

提高符号运用能力理解符号是学生培养符号意识的基础,但单纯的理解并不能帮助学生运用符号。

提高符号运用能力需要对符号的使用方法进行练习和巩固,具体包括:1.练习符号的书写。

符号书写的规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传递信息,同时也能够避免因书写错误而导致的误解或错误。

因此,老师可以通过数学练习册或者笔记本等方式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

2.进行符号的变形和运算。

学生需要熟悉符号的变形和运算,包括化简、展开、合并等操作。

这些操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符号,并提高其运用符号的能力。

3.编写数学公式。

学生在完成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需要写出数学公式。

因此,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编写数学公式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符号,更好地表达数学思想。

培养符号感知能力除了上述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感知能力。

符号感知能力是指学生能够从一些符号的排列或组合中,感知到隐藏在其中的某种规律或者概念。

初一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初一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初一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对于初一数学教学至关重要。

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是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几种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要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室环境应该整洁、宽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装饰墙壁,悬挂数学相关的图片和图表,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巩固的学科,传统的讲解方式可能会令学生产生厌倦和困惑。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例如,利用游戏或者小组活动来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巩固。

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巩固练习,鼓励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和总结,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实施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教师应该实施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对于一些数学运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分步指导和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他们逐步掌握数学运算方法。

对于一些数学运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高难度的题目,挑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及时反馈和评价最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及时反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批改作业、讲解错题以及定期组织小测验等方式提供反馈和评价。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运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中学阶段,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分数、百分数、比例、方程、函数等数学基础知识。

只有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才能夯实数学的基础,并对运算方法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总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巩固,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常见的数学基础知识。

老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系统化的数学知识结构,为提高运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运算方法的训练在数学教学中,运算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运算方法设计一些常见的运算题目,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等。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培养出快速而准确的计算能力,提高解题效率。

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运算题目,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难度较大的运算题目时,老师要注意题目的设置,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至于造成学生的挫败感。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运算能力,还可以培养出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题目,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解决问题中。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实际背景的数学题目,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提升运算能力。

在培养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运算能力、符号意识、模型思想是学习数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三种能力,更是缺一不可的。

而运算能力是数学内容中最最基础的。

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重视,更离不开教师的爱心与耐心。

以我刚送走的两个班——5班和6班的学生为例,我曾任5班的班主任。

在这两个班的入学测试时我就发现学生的计算题得分率不高。

考虑到计算题在每次考试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小。

于是我就利用平时午休的时间(12:40—13:20)给5班的学生布置两道计算题,从七年级的有理数计算、整式计算,到八年级的方程组计算、因式分解计算,再到九年级的一元二次方程计算、三角函数计算。

通常给学生10分钟做题,然后我即刻收上来批改,然后对做错题的学生进行面批面改。

就这样每周进行三次,三年坚持下来,5班学生的计算能力明显高于6班学生。

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

在初中数学中,有许多的数学符号,要想让学生记住、会用这些符号,首先必须了解符号的意义及作用,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在教学中我对初中数学符号进行分类,总体分七类:1、数量符号,如圆周率π;2、运算符号,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根号(√),绝对值符号“| |”;3、关系符号,如“=”是等号,“≈”是近似符号,“≠”是不等号,“>”是大于符号,“<”是小于符号,“≥”是大于或等于符号,“≤”是小于或等于符号,“∽”是相似符号,“≌”是全等号,“∥”是平行符号,“⊥”是垂直符号;4、结合符号;如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5、性质符号;如正号“+”,负号“-”,正负号“±”;6、省略符号;如三角形(△),直角三角形(Rt△),正弦(sin),余弦(cos),x的函数(f(x)),角(∠),∵因为,∴所以,7、希腊字母符号; α(角度)、β(角度)、γ(角度)、Δ(根的判别式);我在平时教学中对于符号演算的处理尽量避免让学生机械地练习和记忆,而是加入了实际背景、探索过程、几何解释等帮助学生理解的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符号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符号在数学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能够让数学问题更加简洁、精确地表达出来。

以下是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一些方法:
1. 引导学生理解符号的含义: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讲解各种符号的含义,并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

比如,“+”表示加法,“-”表示减法,“=”表示等于等等。

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激发学生对符号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符号的习惯:在做题和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学生在运算过程中使用符号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比如,学生应该正确使用括号来表示优先级,使用适当的符号来表示不等关系等等。

通过反复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符号使用习惯。

3. 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符号也是在实践中被应用得最多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符号进行建模和解决。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符号的实际运用经验,培养他们的符号意识。

4.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和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符号意识的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符号迷题,或者进行符号积分的比赛等等。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符号的关注度和积极性。

总之,培养学生对符号的意识需要长期的教育和指导。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通过适当的案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
符号的含义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运算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运算中进行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四则运算、比例运算、方程运算以及应用题等。

下面是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的一些建议。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

基础知识是学生进行运算的基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在教授四则运算时,可以通过大量的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要注重运算的技巧培养。

运算技巧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关键。

在教授比例运算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例如“找相等比例”、“找比例中的常量”,帮助学生快速解决比例运算题目。

要注重运算能力的拓展。

除了基础的四则运算和比例运算,还可以引入更复杂的运算,如方程运算和应用题。

方程运算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要教会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基本的方程运算方法。

应用题则是运算能力的考察场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要注重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

运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操作。

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数学竞赛和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和运算技巧,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重评价和反馈。

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数学是一门需要高度符号意识的学科,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对于他们在数学中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符号意识。

1. 强调符号的重要性:在开始学习数学的早期,老师应该强调符号的重要性,并解释符号在数学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数学概念和问题,并解释不同符号之间的含义。

2. 持续的符号训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持续的符号训练和练习。

这包括练习写出数学公式、给出符号的含义和解释符号在数学中的应用等。

3. 注重解释符号的含义:当引入新的符号时,老师应该注重解释符号的含义。

这可以通过比喻、实例和图形等多种形式进行。

确保学生理解不同符号的含义和它们在数学中的使用。

4. 利用技术工具: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技术工具来帮助学生培养符号意识。

例如,使用数学软件或在线资源来演示符号的使用和含义,以及交互式教具的使用。

5. 数学沟通: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进行数学语言的沟通。

这包括使用符号来解释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步骤。

通过与同学和老师讨论数学问题,学生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符号意识。

6. 引入数学符号的历史背景:了解数学符号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一种方法。

通过了解符号的起源和发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和使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实践。

通过重视符号的重要性,提供持续的训练和练习,注重符号的含义解释,利用技术工具,鼓励数学沟通和了解符号的历史背景,学生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符号意识,提高他们在数学中的能力和理解力。

7. 引导学生进行符号转换:学生需要能够在不同的数学表示之间进行转换,例如从文字描述到符号表示,从图形到符号表示等。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例和练习,让他们熟悉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

8. 强调符号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符号在数学中是有规定和约定的,学生需要明确记住不同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能力等有很大影响。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

要注重学生计算方法的训练。

学生要掌握准确、快速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

可以通过进行口算训练、快速计算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运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在教学中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解决。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进行解决,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运算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学习代数、几何等数学内容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并能够进行推导和证明。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具体事例与抽象概念的转化,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

数学思维习惯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习惯。

第五,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测试和练习,检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巩固和拓展。

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题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要注重实际操作和练习。

数学是需要实践和反复练习才能提高的学科,学生在进行运算时需要多加练习,通过反复实践来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计算方法、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注重数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巩固和拓展运算能力以及实践操作和练习等方法来有效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相信学生的运算能力会有显著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是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

良好的运算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便利。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会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数学教师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培养学生的运算意识运算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不断进行加减乘除、分数运算、代数式计算等多种运算。

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运算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计算,让学生体会到运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运算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掌握基本运算规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技巧和规律,并帮助他们建立运算的正确观念。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巩固,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律的背后逻辑,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数量意识数量意识是指学生对数值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量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值的意义和大小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量感知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习题和问题解决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通过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应用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数学技能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提升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计算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四则运算,同时能够用不同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基本的运算规则和方法,以及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技巧。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二是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思维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归纳总结、抽象化等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文中所给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强调运算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运算也不仅仅是机械的数学运算,更要注重学生的运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灵活多样的运算题目,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思路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活性。

四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背后的数学规律。

在数学运算中,有些问题看似复杂,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其他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除了以上措施,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应用实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提升运算能力。

家庭作业也是重要的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途径,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和应用题,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进行运算练习。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技巧,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要强调运算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运算能力。

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一直是教师们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引导学生理解数学运算的本质数学运算是数学的基础,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计算,更是一种调动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理解数学运算的本质,即数学运算是一种对数学规律的发现和运用。

只有引导学生明白数学运算的本质,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去进行数学运算的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数学运算背后的逻辑关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探究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运算本质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与数学运算相关的例子,帮助他们将数学运算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本质。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过程中所涉及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运算,对数学运算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其打下良好的数学运算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思维训练活动,如逆向思维、逻辑推理等,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游戏或者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只有在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运算,对数学运算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数学运算练习数学运算是一种需要不断练习的能力,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掌握数学运算的方法和规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数学运算练习,为他们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丰富多样的数学运算练习题,涉及到不同难度和类型的运算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运算练习。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数学教学也逐渐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运算能力的重要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和尝试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如做一些数学题目或者进行数学相关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训练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和练习。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常规性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从而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运算技巧的训练题目,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技巧,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反复的训练和练习,学生的运算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四、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相互协助和交流思想,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数学是一门需要实践应用的学科,学生的运算能力也需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中,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数学建模的活动。

通过实践应用,学生可以真正地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使他们对数学运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涵盖了基本的四则运算,也包括了较复杂的代数运算和几何运算等。

下面我将从不同层面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的四则运算的训练。

四则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石,只有在四则运算掌握得比较牢固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例如口算题、练习册和学生互相出题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四则运算的能力。

在运算能力的培养中,需要注重计算中的思维训练。

数学不仅仅是机械的计算,还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

教师可以在习题设计中注重思维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索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问题,让他们进行推理和解决,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培养运算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

数学是一个发展较为广泛的学科,它与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关,例如金融、物理、化学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需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

不同的学生在运算能力上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可能运算能力较强,有些学生可能运算能力较弱。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运算能力。

对于运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针对性的练习和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运算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注重基本运算的训练、思维的培养、兴趣的激发以及个别差异的关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教师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指学生进行数学计算、解决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能力,其中包括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也包括整数、分数、百分数、小数等各种数的运算能力。

一个学生的运算能力强弱直接影响他在数学学习中的成绩和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明确运算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的方面。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具体的数学知识。

这包括学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各种运算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整数、分数、百分数、小数等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 运算思维的培养。

这包括培养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备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运算技巧的掌握。

这包括培养学生对于各种运算技巧的掌握,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能够高效地使用各种技巧,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针对以上的培养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前提,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经过不断的练习,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数学运算知识和技能。

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3. 注重实际问题的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运算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

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

㊀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1 23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Һ李㊀丽㊀(江苏省高邮市汪曾祺学校,江苏㊀扬州㊀225600)㊀㊀ʌ摘要ɔ如今,一些学生的运算能力㊁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不强,导致其数学学习刻板化㊁机械化㊁功利化,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应付了事.其实,学生的运算能力㊁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能力,应该在教学中用心培养,不断渗透.ʌ关键词ɔ运算能力;符号意识;模型思想一㊁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新课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十大核心能力之一.但是,当前有些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强,屡屡出错,运算能力急需提升.(一)运算能力差原因剖析1.固有思维方式难以转变学生习惯按照固有的思维方式进行计算,即使烦琐也不愿意跳出牢笼,只是继续沿着原来的道路一直算下去.固有的思维方式在有些计算过程中确实会使计算简便,但有时也会束缚住学生手脚,使学生不能发散思维,不能拓展思路.当学生遇到稍微复杂或者烦琐的计算时,固有的思维方式不利于计算速度的提高,且容易导致结果出错.2.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生认为,在数学学习中,思路与方法是关键,很多题目有思路,知道怎么做就可以了,何必苦呵呵地去计算呢!他们认为计算是小学生的事情,而且还有计算器帮忙,不必亲自计算.如果计算错误了,他们也会自我开导说: 哦,又粗心了,下次仔细点就好了. 完全不去究根溯源,到底为什么错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层出不穷.3.计算本质吃不透例如,在学习 单项式乘多项式 一节时,学生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将3-2xy(x-2y+5)的结果写成3-2x2y-4xy2+10xy.不少教师见到学生犯错就会说: 怎么那么不小心,又把符号问题弄错了. 但是,下次学生还会犯错.究其原因是学生错误地将题目理解成了2xy与后面括号里的式子相乘,其实是-2xy与后面括号里的式子相乘.因此,在讲解时,教师最好让学生用-2xy去乘,中间用加号连接,而不要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直接确定符号,这样会使学生很容易出错.4.教师示范引导不够很多教师在讲解题目时,为了赶进度,往往重过程,轻结果,注重思路的分析,而将计算全部交给学生,以致学生也无所谓,不认认真真计算,更有甚者,压根不计算,只等结果.(二)运算能力提升策略1.提高教师重视程度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重视计算方法的点拨及技巧的传达.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因为会做不等于做对.计算的最基本要求是准确无误,较高要求是简捷合理,高标准要求是技巧灵活,因此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向高标准看齐.2.提升学生推理能力数学运算的依据是概念㊁定理㊁公式.运算离不开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有它的依据.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计算,理论依据是什么,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什么错误,应当如何避免.例如,在教授 解含分母的方程 时,笔者会向学生提问: 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只乘含分母的项不行吗? 同样,在教授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时,笔者也会提问: 为什么系数化为1时,遇到同乘或者同除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要发生改变呢? 如此种种设疑,其实都是在引导学生自我推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3.多进行错因剖析黑板是课堂的必备工具.教学中可通过学生板演㊁作业投影㊁教师寻找典型错误㊁师生共同剖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错因.教师不能只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要让小组合作,找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4.多进行验算人毕竟不是电脑,难以保证每一道题目的计算都正确,因此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十分重要,毕竟检查是发现问题的好方法.当然,验算的途径有很多,如正向验算㊁结果倒推㊁特殊值带入等.比如,解方程,可以把结果直接代入原方程中进行检验,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长期坚持,更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强化.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思考过程,从而发现错因,进而解决问题.二㊁符号意识新课标指出,把培养学生 符号意识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数学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并运用数学符号表示各种数字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数学符号的使用类似于一种符号感,就像英语阅读的语感一样,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想到,能用起来,能够给数学学习带来便捷.(一)数学符号意识有待提升我们知道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数学学习本身就带有各种各样的符号.学生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其符号意识比较淡薄,总觉得文字更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意识不到符号的简洁性㊁一般性㊁广泛性.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更多关注数学符号的美㊁魅力㊁便捷,而不.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1 23是仅仅局限于记忆㊁解释㊁如何使用等.比如 走进数学世界 这一章就介绍了由数字㊁图形㊁符号组成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语言㊁符号语言给生产㊁生活带来的便捷,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数学符号意义有待理解学生从接触数学开始,就经常与数学符号打交道.从小学开始的 +㊁-㊁ˑ㊁ː 到初中的乘方㊁函数,都要求用符号表示.七年级上学期的 用字母表示数 ,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的替换.但对于符号本来的意义,有些同学吃不透,容易造成误解.例如,在学习 用字母表示数 时,学生原本在小学就已经认识了一些符号,到了初中,他们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写成53ab正确,而写成123ab就错误.作为教师不应该死板地规定书写方法,而应该将本质讲清㊁讲透.(三)数学符号实践有待回归正所谓 教无定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考虑背景㊁文化㊁习俗等,探索适合学生的方法,讲清楚每个符号的 前世今生 ,将符号的学习㊁使用回归到实践中来.传统的数学课堂忽略了数学符号的产生及建立的过程.直接进入符号使用环节,学生会懵懵的,完全不懂这个符号的本质含义,丢掉了符号的精髓,这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并无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应该在实践中进行,最好能结合实际情境.对于一些新接触的符号,教师可以解释它的具体含义,让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而对于学生已经理解的数学符号,教师应该结合形式新颖的数学题目并且加深题目难度,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符号的目的.三㊁模型思想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中各种基本概念和基本算法,都可以叫作数学模型.加减乘除都有各自的计算方法与生活原型,这是人们从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模型.但是按照比较狭义的解释来说,只有那些反映特定问题或特定的具体事物系统和数学关系结构才叫作数学模型.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十分重要.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建模阶段,才是真正的数学学习.初中数学建模应用主要体现在方程㊁不等式㊁函数等问题上.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而有效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成就感.(一)主动建模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学习 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时,不少学生只知道先列二次函数关系式,然后求最值,却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是在二次函数性质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实际问题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教师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一些现实的信息,激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并积累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的经验.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要求学生能寻找到实际问题中的变量关系,并且设出自变量,建立函数关系式,从而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学生对二次函数求最值很熟悉,但是把它放到实际问题中,就对其建模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是初学,其能力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层次,因此教师的引导与方法指导十分重要.笔者是从圈养小兔问题出发的:如何围,可使小兔活动范围最大?学生利用枚举法,一一举例,找出面积最大值.随后,笔者接着问: 你想知道这样围的面积为什么是最大值吗? 学生定会有所疑问,因此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主动设疑,让学生寻找这个变化中有哪些变量,谁是先变化的量,先变化的量引起了谁的变化,最终引起什么变化.学生在这个寻找过程中不难发现,实际上其体现的是函数思想,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建立函数模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渗透与引导十分重要,要培养学生主动建模的意识.(二)利用模型 感受数学模型之魔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数学模型抱有好奇之心,从而使学生能够建立模型,运用模型,并深入数学内部了解数学.例如,在学习 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时,有一个问题: 爆破时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每秒钟0.9cm,点导火索的人需要跑到120m以外才安全,如果他跑的速度是每秒6m,那么这个导火索的长度应大于多少cm?解:设导火索的长度为xcm.由题得:120ː6<xː0.9解得:x>18答:导火索的长度应大于18cm.这样,问题便有效解决了.本题的关键是巧妙建立不等式模型,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最后还原到现实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渗透模型思想,通过建模教学,培养学生合作㊁交流㊁创新的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四㊁结束语学生的运算能力㊁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引导与渗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并站在知识的最高点,帮助学生,为学生提供方法和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学生的运算能力㊁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定会有所提高.ʌ参考文献ɔ[1]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韦程东,蓝秋欢.初中数学教师数学建模教学元认知的调查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1):144-149,157.[4]沈海萍.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5(24):26.. All Rights Reserved.。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本身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如何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呢?形式化的过程。

一、经历过程——感知符号的意义数学的显著特点是形式化、符号化,每一个概念或关系都有确定的符号表示。

用字母和符号表示数及其运算或关系是代数学的一个基本特征。

数学中的符号语言有其系统的特定含义,它与自然语言相比,具有简练性、准确性、直观性和形式化的显著特点。

它反映了表达意义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成为表达特定思想的载体和诱导思维的刺激物。

儿童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符号对他们来说较枯燥、空洞,难以激发兴趣,教师要创设情景,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唤起已有的经验,经历把知识符号化的过程。

从第二学段开始接触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数学符号的重要一步,但也是比较困难的一步。

因此要尽可能从实际问题引入,从具体的、确定的数引入用字母表示的数,做好由具体到抽象的引导,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采用逐步渗透的方法,发展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

如在教学“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教材从实际事例引入,通过学生解答,初步发现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接着让学生举出类似的等式,并对这些等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规律,发现规律,同时,教材从用符号表示规律过渡到用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些规律,使得规律的表达更加准确、简明、形象,既便于掌握,又发展了他们的符号感,后面教学用字母表示数做好了铺垫。

二、正确理解数学表达式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就必须树立符号意识,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始终。

在一年级“认数”单元,教材十分注意加强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认识了1—5以后,教学几和第几的认识,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一个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顷序。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对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则要从初中开始。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巩固。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

基础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石,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学生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要着重讲解和巩固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基本数学概念,以及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进行数学运算。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运算不仅仅是机械的计算,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从小就养成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运算,让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注重数学运算方法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运算方法的教学。

数学运算不仅仅是结果的计算,更重要的是运算方法的掌握。

教师要教会学生各种运算方法,引导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灵活应用的习惯。

不同的运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注重数学运算方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多种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运算技巧。

四、增加数学运算的实际练习学习数学运算需要不断的实际练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增加数学运算的实际练习,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算能力。

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多种题型的练习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数学运算,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符号意识和建模思想
三明十二中邓承挺
一.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必须要让学生掌握好运算过程中的相关概念、性质、公式,用到什么样的法则,运算不是凭空建立起来,它是基于一定的知识背景的,因此我认为,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应该给学生强化,让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最根本的东西。

正确的理解概念,掌握公式的推导,只有做到掌握公式的推导,才能做到公式的活用。

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利用几何直观,加深了学生对运算知识的一些理解,克服思维错误,找到错误的根源。

加强系统的推理训练,提高运算的速度,练习的量适中及时了解训练的效果,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培养运算能力。

二.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
符号意识与内容的联系与符号意识相关内容,第一个要考虑的是符号的表示。

第二点是对符号的解释。

还有一点,在符号意识中还有一个符号的运算,以及符号之间的转换。

应该让学生在实际的问题情景中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的意义,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产生使用符号的需要。

在解决问题中,使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潜藏的“符号意识”,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学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学会数学地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的过程,培养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换能力,通过列代数式,列方程、说出字母代数式、字母的实际意义等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在用字母表示数中,提升学生对符号的认识。

用符号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也像普通语言一样,首先要引进基本字母。

从研究一个具体特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这是学习数学符号的重要一步,可以逐步提升学生对符号的认识。

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可以教学中逐渐完善。

逐步形成使用符号的能力,符号意识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过程,也是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逐渐成熟过程。

教师要善于运用回顾与分析、变式与对比、感悟与体验等渠道,使学生对符号的运用达到深刻理解和掌握的水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引入特殊符号的时候可以联系一些数学史,给学生增加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学生建模思想的培养:
模型思想与数学内容的联系1.方程模型2.不等式模型3.函数模型如何培养首先,数学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其次,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帮助学生找出不同问题的建模方法和规律。

如含有等量关系的方程建模,含有不等量关系的不等式建模,变量关系的函数建模等的建模方法。

最后,还可以让学生给方程,不等式,函数关系式加上实际背景培养学生对模型理解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