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发展
学习迁移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39神州教育学习迁移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王立红吉林省四平市第五中学校摘要:初中数学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学习迁移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切入点,结合学习迁移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因素,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探索了借助学习迁移理论提升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迁移理论;应用知识迁移主要是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知识与新知识技能的相互作用分析,通过适当知识迁移分析,将已有知识在新知识学习体系中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的正面迁移。
而由于知识迁移现象并不总是正面的迁移作用,其需要针对具体学习对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具体分析。
一、学习迁移理论概述及应用意义国外关于迁移的思想可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最早提出“学习移”的概念。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回也,闻一以知十”。
人们常说的“温故而知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等都是关于学习迁移的。
迁移指的是先前学习的知识对新学习的技能所产生的影响。
迁移能力指的是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和灵活度决定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人们对于新的知识的认识和学习都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所以一切具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着知识的迁移,而在初中数学教学和学习中,老师是否能够在初中教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关乎着学生学生学习时候能够拥有良好的效果。
同时学生在学习迁移理论的同时,亦不断提高着自我的智力和能力。
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掌握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熟练的解算技能,那么之后的学习之路更加的宽广和平坦。
二、初中数学教学应用迁移学习模式的现状及问题虽然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活动是非常热闹的,但只要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这种热闹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可见,迁移学习过于形式化,没有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迁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迁移能力是指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应用到其他情境中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些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策略。
1.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贴近实际生活:将数学概念和技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把所学的数学方法迁移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2. 问题解决和探究为主导:设计启发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和探究能力。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规律和思维方式,并将其应用到其他情境中。
3. 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习惯: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例如观察、提问、推理、抽象等。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思维导图、数学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迁移能力。
4. 跨学科学习的整合: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和方法。
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数据,计算概率等,从而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迁移能力。
5. 学习策略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迁移能力。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问题分析、如何提炼数学模型等学习策略。
6. 合作学习的推进: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解题思路。
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迁移能力。
7. 小学数学教育的连续性和渐进性:数学教学应该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让学生在小学阶段逐步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只有基础扎实,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迁移能力。
8. 教师的示范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当学生的榜样,示范和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为迁移而教
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成都市双水小学蔡玲心理学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在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形成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促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的影响,避免消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迁移力。
因为,21世纪,呼唤着具有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数学是一门具有明确的累积理论体系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迁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
而且,学校的课程也是基于儿童学习后能产生正迁移的假定而设计的,学习数学是希望学生将来能应用学到的原则去解决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树立“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的观念。
在教学中将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迁移的意识,形成迁移的能力,养成迁移的习惯,让学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学力的学习的主人。
一、注重态度的迁移,激发学生的兴趣。
态度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趋避的心理及行为倾向。
态度是后天形成的,它对学生的学习、性格特点、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协调有着较大的影响。
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早在50年代,美国研究发现数学学习最主要的障碍是大多数学生对接触数学概念所表现的焦虑。
布鲁纳认为教师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迁移到学生,是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一个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对他成绩的好坏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又受到教师对待数学,对待学生的态度的影响。
一个专制且常常谩骂学生的老师,势必引起学生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对数学产生厌倦,抵制的情绪,甚至把这种对待数学的态度迁移到其它学科,迁移到生活中去。
而一个热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教学民主的老师的态度迁移到学生身上,学生就会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探索其中的奥密。
所以,我们必须让自己和学生在情感上“卷入”数学学习,以情感的变化导致认知和行为的变化,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改革。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6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6篇)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篇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资料,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忙,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
对这部分资料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一、迁移引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复习环节时出示:12÷4=3120÷40=31200÷400=3,问: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回忆起以前学过的什么规律根据除法和分数的关系,猜猜看分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帮忙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与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
教学一开始,就以一段故事《三个和尚分饼》引入课题,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运用了猜测和情景引入等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把抽象的分数基本性质具体化了。
然后,我抓住分数基本性质的本质属性,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之后引导学生一起探索这三个分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当总结出规律后再提出为什么那里的相同数不能为零,并通过商不变性质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关注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观察潜力、动手操作潜力、逻辑思维潜力和抽象概括潜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四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四化”我国古代的数学和数学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大众数学思想,对今天的数学教育实践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唯如此,数学才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产生和发展,数学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组成部分。
一、利用迁移规律,促进知识的同化数学知识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这种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
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产生的影响。
新、旧知识和技能之间存在的共同因素越多,愈易产生正迁移。
迁移的产生还取决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因此,我们在进行新知识教学时,应先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点,即新知识是在哪个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而成的,哪些已有的认知结构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支撑点。
据此有的放矢、精心设计新课的铺引题,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道桥梁,促使知识的正迁移,加速新知识的同化。
如在“异分母分数加法”教学中,根据“异分母分数相加”时,首先应通过通分,把分数单位不同的异分母分数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同分母分数后再相加这一知识联结点和”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这一关键知识,设计出以下辅引题让学生板演:(1)254+87(列竖式),(2)7.42+2.9(列竖式),(3)2/6+3/6。
然后师生共同观查板演题,组织学生逐题讨论:第(1)题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末位对齐?第(2)题在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第(3)题为什么等于5/6?为什么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你是怎样想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
在此基础上,出示异分母分数加法“1/2+1/3”。
这时,教师只要略加引导:“1/2+1/3”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把它们化成相同分数单位的分数?学生便会很快明确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利用迁移规律,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
运用迁移规律搞好小学数学教学
运用迁移规律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地运用迁移规律,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能根据后继学习的需要,适时地、有限度地作一些拓宽、渗透,就可以把各个部分的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迁移规律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促使迁移顺利进行在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时,一要掌握好时机。
只有当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积累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抽象概括才有基础,否则容易造成囫囵吞枣,死记硬背。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只有对多个圆的图形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感知后,才能引导学生概括出圆的特征。
二要适时适度。
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所以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注意认识的阶段性,既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及教材各阶段的基本要求分阶段进行,又要注意各阶段之间的渗透、衔接和过渡,不能操之过急。
例如,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但在三年级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不宜过早地去揭示这种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淡化他们对正方形和长方形区别的认识。
等到四年级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再去揭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才比较合适。
三要提供目的,指明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使抽象概括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要注意知识的联系性,精心安排复习和基本训练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在回忆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
例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帮助学生复习整数乘法计算方法,从而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更好地理解数位对齐和积的写法,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也可以根据如何处理小数点来设计一组复习题,为引导学生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作好知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1)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除数扩大100倍呢?(2)把9.56扩大10倍,小数点应该怎样移动?扩大100倍呢?在新课结束后,还可以设计一组专门训练小数除法中专门处理小数点的基本训练题,只要求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不必再去计算。
基于学习迁移下的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策略分析
基于学习迁移下的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策略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数学是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入门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思维训练的问题,学生缺乏对数学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能力。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学习迁移作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强调将学习的内容、方法、技能等迁移到新的学习领域中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习迁移的概念尤为重要,因为小学学生正处于形成数学思维基础的阶段,培养其良好的学习迁移能力将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围绕学习迁移下的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展开讨论,探索有效的训练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
通过深入分析学习迁移概念、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迁移在数学训练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基于学习迁移的思维训练策略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基于学习迁移的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策略,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探讨研究基于学习迁移的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1.3 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小学生,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需要进行思维训练的小学生。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学习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环境、教学方法、个人兴趣等等。
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至关重要。
研究对象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考虑: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打下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长远的教育意义。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数学思维训练的接受性和敏感性较高,可以更好地进行干预和引导。
浅谈学习迁移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浅谈学习迁移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内容摘要:迁移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正是由于迁移,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才能以某种方式联系起来,并能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作用。
数学新知识的掌握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对已经掌握的不同数学知识进行组合,往往可以形成新的数学知识。
因此。
我们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上,依据迁移条件,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建立新的知识系统。
当前,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预防和避免负迁移,促进正迁移,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古语说:“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
”又说:“温故而知新。
”这些话都很好地阐述了迁移在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迁移规律来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迁移影响因素应用学习迁移指的是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
作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教师要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迁移,对知识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笔者从“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和“学习迁移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上的运用”两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1、知识是影响学习迁移的前提。
迁移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可以说影响学习的所有因素都会直接、间接地对迁移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知识和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因素;不同的知识之间,尽管本质不同,但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有可能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干扰,发生负迁移。
例如,如我们教孩子认识“星期”时,孩子的先前所获得的数数经验对认识“星期”就有正迁移和负迁移的作用,我们教他们“今天星期一,明天星期二;今天星期二,明天星期三……”,孩子很快就掌握了从星期一到星期六的先后顺序,这是正迁移;但是当问及“今天星期六,明天星期几”时,大多数孩子会认为,明天是星期七。
浅谈数学学习中的迁移问题及对策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105学法教法研究一、数学学习中的迁移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所谓学习迁移,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或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的影响。
按迁移产生的效果分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所谓正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或促进。
如:加法学习有助于乘法学习,方程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不等式的学习,平面几何的学习有助于立体几何的学习,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利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这些都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正迁移。
所谓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了另一种学习,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
如:学生在学习新概念时,与原有的概念混淆,产生干扰现象,加大了新概念获得的难度,或者扭曲了原有概念。
这种迁移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很严重的。
再如,在学习正弦函数的和角公式时,往往会因为a (b+c )=ab+ac 的干扰而产生的误解和思维惯性,这些都体现了学习的负迁移。
二、数学学习中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认识功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是产生负迁移的内因;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及教材内容等,则是产生负迁移的外因。
1.从认知结构上看,原有的认知框架不稳定,易导致负迁移。
对新知识理解不透,不善于区分相近似的知识。
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只有一些肤浅的、不完全适当的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那么新知识就不能有效固定在认知结构中,从而引起不稳定和含糊的意义,并导致迅速遗忘。
2.从认知途径上看,教学忽视知识发生过程,易导致负迁移。
知识传授是否正确,教学方法是否灵活。
如在讲正负数时,若老师过分强调“带正号的数都是正数”、“带负号的数都是负数”,当学到用字母表示数后,学生总认为a 为正数,-a 为负数,而产生负迁移。
3.从思维定势上看,因循守旧的思维惯性,易导致负迁移。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迁移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迁移能力迁移是指学得的经验(知识、技能)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
一般而言,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认知和思考能力也正在不断成熟完善。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迁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检验他们是否提升能力、智力的标准。
小学生的迁移能力较差,特别是学习、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迁移能力,更是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悉心指导。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们教师逐步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我们教师在学生对初始学习的某个知识或技能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理解水平,就急于让学生去学习做一些难题,学生解不了的,只好用强行记忆来弥补,这样也不能锻炼学生们的学习程度的能力。
发生这种现象也是由于学生经常被迫机械学习的结果,迁移能力也就无法提高,学生也自然没有长进。
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学生迁移能力提高对于数学的学习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这样对学习数学有很大帮助。
另一方面,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材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呢?一、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提升迁移能力迁移都是以以前所学所掌握的的知识为基础,拿教学来说,它不能马虎,而且严谨性和系统性都十分强,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展。
要说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把数学基础知识打牢,认真学习好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对一些概念、定理、推论的理解,最好把基础知识打牢,利用基本东西引导学生来理解和解决新知识新事物,只有那样,学生的迁移能力就能提升。
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在注重迁移能力上,要认真钻研教材,争取全面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新的学习提供最佳的嫁接关系和树立新的桥梁。
我们每个数学老师对于教材都有自己的理解,教学的方法也是各异的,因此在教学某一知识点前,我们要了解与这一个知识点相联系的知识老师是怎样教学的,当时采用了哪些教学的方法,我们是否可以将其迁移到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利用迁移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迁移能力指的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其他不同情境和领域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策略:1. 启发性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和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
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给出多个不同的方法和解决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联系和共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 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究数学知识和规律。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结论,并且将其应用到其他相关问题中。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组织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题,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多个不同的领域和情境中。
在学习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这种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场景中的能力。
4. 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发现和理解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他人的观点中学习和吸取经验,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5. 反思和归纳:学生在完成数学任务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和解题过程,帮助他们发现和理解所学知识在不同问题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其他问题中的能力。
培养学生迁移能力需要教师创设各种情境和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不同情境和领域的能力。
“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影响另一种学习,也是指学得的经验(包括概念、原理、技能、态度、方法等)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近年来,人们在教学中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迁移的重要性,纷纷提出要“为迁移而教”。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迁移是学习中普遍的现象,是检验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是否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的一个最可靠的指标。
小学生的迁移能力较差,特别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迁移,更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悉心指导。
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迁移中自主探索,是必要而且是可能的。
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迁移性教学。
一、引导“反思”,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易于记忆,领会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
数学思想、方法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学生具备数学素质的前提。
而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的“悟”性。
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
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反思”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后,对数学问题的答案和探究过程本身进行反思、评份,会提高学生的“悟”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提高学生数学迁移能力的有效之举。
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行动及情境的能力。
作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之一——反思,主要指学生主体对数学问题的答案及思维过程进行检验和反省,分析评价所选择的解题过程是否最简捷,推理是否严谨,方法是否能推广,并从中领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增强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如教学“9加几的加法”,师生以计算“盒子里有9只杯子,盒子外有3只杯子,一共有几只杯子?”为原型,经过操作、观察、分析和综合、概括,得出了如下的数学模型:9 + 3 = 12\/\\ 1 2然后,引导学生反思,要求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思维过程,即“看到9,想到l,把3分成1和2,9加1等于10,10再加2等于12。
《认识亿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认识亿以内的数》教学反思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并突出了以下几点: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还不是讲得很到位,特别是有一道题目:把四个0和四个1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只读二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
再讲解这道习题的时候,我以为基本上同学都能掌握,然而在后面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
今天领着孩子们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与读法。
这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个数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会读亿以内的数;进一步建立孩子们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是:数的概念的'建立以及数感的建立。
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根据孩子们已有的基础与经验,我在本节课重点放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上。
一、调动已有的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首先我利用课本提供的20xx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情况为素材导入新课,初步让孩子感受万以外的数有多大。
孩子们领会的很快,立刻发现“万以内的数最多的是5位数,这些数字有的是7位数,有的是8位数。
”这位进入新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自主探究,使他们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学习迁移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迁移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作用,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原有知识在新的学习情境中的应用.两种学习之间的作用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就称为正迁移,如方程的学习有助于不等式的学习;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就称为负迁移,如日常生活中的垂直概念对几何中的垂直概念往往会产生负迁移.从数学教育的目的看,应该追求的是正迁移.即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达到“闻一知十”的境界,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1 迁移的心理实质迁移理论是学习理论的继续.人们对迁移现象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包括迁移,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有意义学习的最关键因素.认知结构是一种推动人的认知活动的工具,两种学习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认知结构来完成的.如果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观念,是有利于迁移的;如果两类学习中存在共同点,也是有利于迁移的;如果学生有主动迁移学习的心向,也有利于迁移.形式训练说的观点认为,必须经过若干心理功能的专门训练以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推理能力、想象力等各种能力,使之在不同的学习中认出形式上相似的东西而实现迁移.大多数人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各种方法、技能、思想的学习,并认为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记住一些具体知识更有益,其源由可追溯至此.其实知识与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无知者无能,我们不能轻视知识的学习.相同要素说是在批判官能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学说认为,两类学习中的共同要素或共同的成份情境能触发迁移.如学生如果能发现解方程x2-3x+2=0和解不等式x2-3x+2>0中的“共同因素”是分解因式x2-3x+2=(x-2)(x-1),那么解方程x2-3x+2=0的某些学习经验就能迁移到解不等式x2-3x+2>0的学习活动中.这种做法有点机械,没有突出数学思维的特点.为什么在解方程、解不等式时要分解因式?上述做法并没有回答.学生往往只是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这个观点是伴随着行为主义的观点而来的,用现在的眼光看,它比较注重知识层面,并且局限于具体的知识点就事论事,其解释比较狭窄.在教学中,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在各种变式中辨别事物的本质.概括说(类化说)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否在两种学习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当学生能把两类学习活动中的基础原理识别和提炼出来时,才能实现迁移.如学生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获得了“消元”这一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原理,紧接着在学三元一次方程组时,如果学生能把“消元”和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联系起来,那么就能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原理(消元)迁移到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中去.华罗庚先生在学习解方程时,也有类似的经历.教材往往强调通性通法的教学,因为通性通法的包摄性强,概括性强,易于迁移.如湘版教材指出直线方程的一次项系数是直线的法向量坐标.有了法向量,就能从方向上把握直线,有关直线的问题就易于解决.类似的想法迁移到平面,用平面的法向量把握平面,就把二维平面的问题化归为一维直线的问题.现在流行的用法向量处理立体问题的做法就基于此.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人迁移的是顿悟,即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关系转换说强调个体的作用,认为学习者必须发现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迁移才能产生.学习定势是用来解释顿悟现象的一个概念.学习情境的多样化决定了我们的基本人格特征,并在使某些人变得会思考中起重要作用.这些情境是以同样的形式多次重复出现的.不应以单一的学习结果,而应以多变但类似的学习课题的影响所产生的变化来理解学习.基于此,采用多样化的变式训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刺激的学习情境是非常有必要,有助于形成学习定势.因为学习定势既反映在解决一类问题或学习一类课题时的一般方法的改进(学会学习上),也反映在从事某种活动的暂时准备状态(准备动作效应或预热效应中).学习定势的这两个方面都影响作业的变化.这些学说之所以对立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学习理论缺乏学习分类的思想,把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相混淆,把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相混淆.在技能学习领域,把智慧技能与动作技能相混淆.当代著名的学习理论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产生式理论和新近发展起来的认知策略理论(包括反省理论认知理论),他们都各自提出对迁移的解释.奥苏伯尔认为,无论在接受学习还是在解决问题中,凡有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影响新的认知功能的地方,就存在着迁移.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是影响新的学习和迁移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最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当学习新知识时,如果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能找到适当的可以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包括概念,命题或具体例子等),那么该学生的认知结构就具有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反之,当学习新知识时,如果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找不到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那么该学生的认知结构就缺乏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上位的,包容范围大和概括程度高的原有观念可以充当先行组织者.如果认知结构中缺乏这样的上位观念,教师就可以从外部给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嵌入一个这样的观念,使之起吸收与同化新知识的作用.如在掌握分数概念之后学习百分数,分数概念是上位的,起组织作用;百分数概念是下位的,有了上位分数概念的支持,学习起来容易.原有知识越巩固,越易促进新的学习.注意到新旧知识的异同点、可辨别性,是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加涅的智慧层次论把智慧技能分成: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经过一定的练习,使结论和原理以产生式的形式表征,而不是以陈述性的形式表征,那么原先的结论和原理就转化为人们的办事规则.当规则支配人的行动时,规则就转化为做事的技能.判断学习成效的依据之一就是看习得的知识能否转化为学生灵活运用,转化为学生的办事技能.产生式迁移理论适用于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是相同要素说的现代化.其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产生式这个术语来自计算机科学,产生式就是所谓的条件——行动规则.比如,解方程的学习经验与解不等式的学习经验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解方程的学习就有助于解不等式的学习.认知策略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迁移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是影响策略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就是俗话说的“知人者智,知己者知”,“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够对自己认知结构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我调节功能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认识.建构合理、有序、不断发展的具有调控作用的认知结构将有利于迁移.由以上分析可知,实施正迁移有两个关键因素:(1)两种学习有类似性.相同要素说和产生式迁移理论着眼于知识的心理表征方面;有意义言语学习的迁移理论触及知识的灵魂——原理、思想和方法.“万变不离其宗”中的“宗”指的就是易于迁移的具有概括性质的思想和方法.(2)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的迁移心向.形式训练说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实现自动迁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其可取之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感悟,反复体味,会形成一定的学习定势,机缘巧合时,就会产生顿悟,产生远距离的迁移.2 迁移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会学习,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运用迁移.2.1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公理化思想的教学应用把数学知识编织成一环扣一环的逻辑链条.这既为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奠定了基础,又为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共同要素)提出了要求.有经验的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先复习一下有关的旧课,然后通过类比等方式实施迁移,自然地引入新课,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如学习了等差数列,再学习等比数列,完全可用类比的方式实施迁移,教师的“讲”只要讲在关键处即可.这样就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前的学习可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后继学习是先前学习的自然延伸.当我们学习了新知识之后,还可以用新知识来阐释旧知识,以新带旧,如从高观点看初等数学就是此法的应用.2.2 牢固掌握具有包摄性的数学方法和思想学习迁移效果受知识经验概括水平的制约是实施迁移的一个基本规律.如果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已有知识经验概括水平高,那么就容易把新知识纳入原认知结构中,学习迁移就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的认识结构由知识结构转化而来.数学思想方法寓于数学知识之中,由数学知识化实为虚而成,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包容性,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从而使之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观念.如初等代数中最基本的思想,最重要的本质就是数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学生掌握了运算律,就能顺利迁移到解方程等内容的学习中.一大套三角诱导公式,如果能从中提炼出“数学的用以简化问题的等价变换”这一思想原理,就会对全体公式及其关系和方法有了实质性的深入认识.教师应以具体知识为载体反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着眼于提高学生能力,真正达到“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2.3 自顶而下,逐层分解不断分化式的呈现教学内容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接触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从已知的较一般的整体中分化出细节,要比从已知的细节中概括整体容易些.人对知识的认识是从整体到细节,而不是相反.认知心理学还认为,人们关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在头脑中组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最具有包容性的观念处于这个层次结构的顶点,它下面是包容范围越来越小和越来越分化的命题、概念和具体知识.这是知识在头脑中的组织形式.教材的呈现也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顺序,要充分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使之为后续内容的具体展开提供一些起固定作用的概念,以利于领会和保持.如在解析几何的序言课中,学生要深刻领会解析几何的实质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那么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将会注意到离心率可以用来刻画圆锥曲线,那么类似地,斜率能否用来刻画圆锥曲线呢?由此出发,学生可以获得一些深刻的见解.同样的,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教师若能时时教给学生,三角公式其实是圆的性质的解析表达,学生如果能在具体的学习中时时用具体的公式来验证这个观念,必将加强对三角函数的理解.2.4 加强横向联系,实现融会贯通在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加强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如果学生不知道许多表面上不同的术语实际上代表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就会造成认识上的许多混淆.如比例的合比性质ab=cd=a+cb+d,其实是说,两杯一样甜的糖水混合之后,还是一样的甜,那么此公式显得十分的亲切了.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使知识能彼此阐释,使人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2.5 加强变式练习,使静态表征的知识以产生式的方式表征技能之间产生迁移的本质是共同的产生式而不是它们的表面相似,变式是适合规则的情境的变化.变式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变式练习及变式教学是我国本土教育经验的归结,不仅是适合于概念课、命题课和习题课教学的一种技术手段,更应看作一种促进学生学会问题解决,运用知识的一种教学理念.2.6 发展自我意识,学会反省认知学会使用高级规则和认知策略等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模糊性的程序性知识,更需要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能够反省认知,能够评估采用不同认知策略所带来的不同效益,而不是把学习成绩的优劣简单地归结为自己资质的高低上.俗话说“每个人都看不到自己的后颈窝”,能自我反省,内省自己是很难得的.与其说是心理学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如说是从心理学的观点来阐释数学教学的一些具体的现象.数学工喜欢做推广、引申之类的工作,其动作指向是具体数学结论的生成,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人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就为迁移的产生提供了外界的活动基础.作为教师,不仅应该是技术型的,而且还应当是技术理论型的.简介徐章韬,数学教育博士,教育信息技术博士后,副教授。
实施教学知识迁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新校园XinXiaoYuan实施教学知识迁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朱国峰(浙江省嘉兴三中,浙江嘉兴314050)素质教育摘要:迁移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迁移规律对于当今素质教育强调的“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中学政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迁移规律,可以使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素质教育;迁移;政治教学;措施素质教育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心理基础就是迁移。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一个教师,研究并掌握迁移规律,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掌握英语的人学习俄语就比较容易,会骑自行车的人比不会骑的人学开摩托车要容易一些。
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与此相反的现象,如学汉语拼音对有些英语字母语音的学习常常发生干扰,习惯于右脚起跳的跳高技能对掌握左脚起跳的撑竿跳高也有干扰作用。
这些现象都是迁移。
一、影响中学政治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
迁移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从哲学的角度讲,是因为客观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
因此,人的知识、技能也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人在解决新问题时总是要利用其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因而迁移也就成为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只有通过迁移才能使已有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检验、深化和充实。
其次,迁移也是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过渡到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
1.迁移的分类迁移有两种:先前的学习促进以后的学习叫正迁移,妨碍以后的学习叫负迁移。
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利用,从而产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这就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正迁移现象。
这种迁移现象,既表现在同学科之间,如学好哲学有利于学好历史或语文写作,也表现在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之间,如学好了经济常识第一课关于商品经济的基础理论,对学习经济常识整本书的内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迁移”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迁移”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摘要:迁移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数学知识是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通过不断学习,学生自动重组知识的知识网络,数学知识才能联系起来,并获得发展。
作为教师应该系统把握知识体系、合理定位学生学习起点,寻找迁移点,因势引导,促进正迁移;同时注意强化辨析,防止负迁移的干扰。
在新旧知识间架设“迁移”桥梁,打造高效课堂,追求智慧课堂。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学习起点迁移正迁移负迁移智慧课堂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知识点总是螺旋上升的,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延伸或组合,两者之间必有很多相通之处。
因此老师们在课堂上最常运用的就是“迁移”思想。
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
在教学中,要尽力搭建“桥梁”,帮助学生顺势学习,自主完成认知结构迁移。
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迁移规律,寻找迁移点,因势引导,促进正迁移;同时注意强化辨析,防止负迁移的干扰,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点滴,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导学,准确定位,寻找迁移点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知识都是前后密切联系的,备课时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才能寻找合理的迁移点,让迁移导在关键处。
课前导学可以帮助学生唤醒旧知,进而轻松过渡到新知的学习。
同时可以帮助老师准确定位:学习本节新课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和转折点在哪里?学生学习时思维障碍点在哪里?。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单: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时,结果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恰好分完的情况,(就是之前学过的表内除法)涉及的就是这样的内容;一种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即本节课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
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鉴于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密切关系,以及考虑到通过操作和对比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课前设计了动手分一分的任本,就是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年级数学组多种途径理解算理
多种途径理解算理一、前言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一句话:“所有比较确定的知识,都必须从计算开始。
”而算理的理解则为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数学的定义上,算理是指四则计算的理论依据,它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三个单元都是关于计算内容,因此我们在本学期教研的重点是:通过多种途径,理解算理。
二、理论基础因为理解算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开展教学。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
但是结合一年级的孩子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于算理的理解更多的是通过具体的直观教具来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常说的培养学生的算理能力,其实就是使学生理解概念间的联系,再通过科学地选择计算方法,熟练计算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这一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计算的方法融会贯通于数学学习的其他方面。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算理。
这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方法。
三、解决方法1、利用直观教学,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因此,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以适应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发展特征,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直接兴趣。
因为算理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所以老师一定要注意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在操作的过程中注意有准确的语言描述,才能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
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知识迁移能力指的是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理念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帮助他们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1. 强调概念和原则强调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是培养小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关键。
当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时,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几何时,老师可以强调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个定理,并运用它来解决类似的三角形问题。
2. 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策略。
培养数学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启发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策略,如观察相同点和差异点等,从而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中。
3. 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探究和发现是启发学生思考、自主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课堂上,通过课前课后预热和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发现不同的数学规律和性质。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应用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
4. 强调数学与实践结合把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培养小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另一种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入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引入一些与实际相关的例子,比如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计算车的速度等,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提高跨学科综合素养小学数学教育是跨学科的,这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锻炼综合素养。
学生不仅应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应该了解并运用其他学科中的知识。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还需要了解到物理学中的测量知识等。
通过提高跨学科综合素养,学生能够更好地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