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件第5课北.pptx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单元 5 藤野先生(共24张PPT)
⑥有一同学在学校阅览室的一本杂志上偶然看到一篇署名胡建伟的文 章,马上将杂志借出,兴冲冲跑去问胡哥,“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胡 哥云淡风清,“是的,豆腐块文章,没有任何分量的。”那同学把那篇文 章复印下来,贴在班里的学习园地上。大家见了,啧啧称奇。此后,大家 就多了份心眼,一旦在报刊上发现胡哥的文章,就照例复印,一一贴在学 习园地上。一学期下来竟满了。
10.“呜呼,无法可想!”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国人精神愚昧麻木的感慨。 11.从选文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 匿名信事件 与 __看__电__影__事__件___这两件事。
12.请简述作者“意见却变化了”的根本原因。 作者认识到医学救不了中国,要救中国,第一要义是改变人们的精神。
15.结合语境,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几个遒劲有力、龙飞凤舞的粉笔字雄赳赳地霸.在黑板上,牢牢地拴.住了我 们的目光。 “霸”字写出了胡哥书法的刚劲、有气势,“拴”字极言胡哥书法对我们的 吸引力。表达了我们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古老的《诗经》,美丽的《诗经》,在胡哥抑扬顿挫的语言中复活了。什么 叫如沐春风,什么叫五体投地,什么叫心向往之,我想,我们听课的感觉 就是了吧。
②我们这个班,声名显赫,不是因为成绩好,而是因为纪律差,盛产 活跃分子。高一两个学期,我们班就走马灯似的换了三个班主任。第一任 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男教师,雄心勃勃,妄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结果折 戟沉沙,饮恨而归。第二任班主任是位中年妇女,和蔼可亲,试图春风化 雨润物无声,结果涛声依旧,无功而返。第三任班主任是位马列太太,意 欲铁腕加高压,收拾旧山河,结果怨声载道,鬼哭狼嚎,故国不堪回首月 明中。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课件:第5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共17张PPT)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他外出打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删去 “的生活”) B.我们来到纪念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 感到无比自豪。(删去“无不使人”) C.他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 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把“治疗”与“预防”互换位置) D.国庆黄金周即将到来,我们出游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删去“不要”)
10.请联系新闻内容和生活现实,谈谈我国设立国家 公祭日的目的。 _①_设__立__国__家__公__祭__日__意__在__以__国__家__的__名__义__祭__奠__遇__难__的__同__胞__,_ _悼_念__死__难__者__,__缅__怀__先__烈__和__民__族__英__雄__,__表__达__出__民__族__儿__女__的_ _赤_子__之__心__、__家__国__情__怀__。__②__国__家__公__祭__日__传__递__的__是__中__华__儿__女_ _远_离__战__争__、__珍__爱__和__平__的__良__好__愿__望__。__③__设__立__国__家__公__祭__日__是_ _希_望__警__钟__长__鸣__,__提__醒__人__们__不__要__忠__记__苦__难__的__历__史__,__要__化__悲_ _痛_为__力__量__,__从__而__促__使__我__们__承__担__圆__梦__中__华__的__历__史__使__命__。___ _(_联__系__实__际__、__言__之__有__理__即__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不超过20字。 __全__世__界__正__义__力__量_积__极__纪__念__南__京__大__屠__杀_______________ 7.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 联,纪念南京大屠杀。
2019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
5藤野先生1.理清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把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文章典型事件体会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两位恩师,一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寿镜吾,大家还记得寿镜吾先生是怎样一位老师吗?(明确:是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是一位拿着戒尺,看似严厉,实则慈祥的老先生。
)除了寿镜吾老先生,令鲁迅一生深情怀念的还有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他是谁?鲁迅为什么会怀念一位日本老师呢?鲁迅对他到底有怎样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藤野先生》。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也被称为“民族魂”。
写作背景:1902年,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
1904年,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藤野先生这时正在该校任解剖学教授。
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甚至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怀念藤野先生。
目标导学二:梳理事件,把握文章内容1.请快速默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我”在日本留学时的相关经历以及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课件
三、写作背景
1902年4月,鲁迅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 学院速成班补习日语。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 校学医,在此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 了深厚的情谊。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 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多年后,鲁迅在北洋军 阀反动政府的迫害下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在此期间,他写了《藤野先生》一文,理清自己 从1904年到1926年这20多年来思想感情变化的轨 迹,以此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纪念。
二、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 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 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 人日记》。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 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二心集》《而已集》《华盖集》 等。
5 藤野先生
美文诵读
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敌是苦,父亲的 逝世是苦,永别藤野先生是苦,跳进旧中国的“大 染缸”而不得解脱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 鲁迅,也苦了这本在暴虐、阴暗、乌烟瘴气中走过 来的《朝花夕拾》。
课前准备
一、轻点文题
藤野先生是“我”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遇到 的一位老师,也是本文叙述的主要人物。本文围 绕“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组织材料,表达了 “我”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知识储备
一、文体知识
名著了解:《朝花夕拾》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收录了 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写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这些 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 提”;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组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是选自 这一本集子。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课文同步讲解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叙述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见闻和感受的散文,作者极尽讽刺艺术手法,表达了自己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美丑对照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作者把美丽的樱花与丑陋的“清国留学生”放在特定的生活画面中。
那烂熳的樱花,如火如霞,可是花丛中却是空虚无聊、不学无术偏又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发上抹油,误以为“美”;但“油光可鉴”,就未必是美。
作者又以“小姑娘的发髻”这一娇美的形象设喻,让男人女性化,揶揄、嘲讽之情不言而喻。
这种鲜明的美丑对照使美者更美,美得光彩照人;使丑者更丑,丑得黯然失色,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巧用反语
①实在标致极了。
②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
③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这三句话中的“标致”“精通时事”“正人君子”都运用了反语。
“标致”讽刺了“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不以代表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的辫子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态。
“时事”在这里不是指国家大事,而是一些无聊的事。
作者用反语,讽刺了那些不以救国为己任,只会贪图享乐安逸的子弟。
“正人君子”讽刺了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课文同步讲解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叙述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见闻和感受的散文,作者极尽讽刺艺术手法,表达了自己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美丑对照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作者把美丽的樱花与丑陋的“清国留学生”放在特定的生活画面中。
那烂熳的樱花,如火如霞,可是花丛中却是空虚无聊、不学无术偏又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发上抹油,误以为“美”;但“油光可鉴”,就未必是美。
作者又以“小姑娘的发髻”这一娇美的形象设喻,让男人女性化,揶揄、嘲讽之情不言而喻。
这种鲜明的美丑对照使美者更美,美得光彩照人;使丑者更丑,丑得黯然失色,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巧用反语
①实在标致极了。
②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
③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这三句话中的“标致”“精通时事”“正人君子”都运用了反语。
“标致”讽刺了“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不以代表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的辫子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态。
“时事”在这里不是指国家大事,而是一些无聊的事。
作者用反语,讽刺了那些不以救国为己任,只会贪图享乐安逸的子弟。
“正人君子”讽刺了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