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风险评估.
第六章审计风险与重要性
某著名国际会计公司所采用的方法 假设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元,则可 根据账户和交易的性质和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将各 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重要 性水平的20%——50%。审计时,发现该账户或交 易的错报或漏报超过这一水平,就建议被审计单位 调整。最后,编制未调整事项汇总表,若未调整的 错报漏报超过了100万,就应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
第一节 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 1、定义: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 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 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 ❖ 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可接受的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可接受的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2、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的确定要考虑的因素 因素之一: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的态度——高保 证(合理保证); 因素之二:审计失败对会计师事务所可能造成损失的 大小——财务报表的用途、使用者的范围。
单选: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合理 的重要性水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调高重要性水平,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B.通过调低重要性水平,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C.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对公司及其 环境的了解 D.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实施进一步 审计程序的结果 答案C
3、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关系 (1)反向关系 (2)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 险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成反方 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 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 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4、检查风险的确定与控制 (1)检查风险的确定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注册会计师通过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 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在既定的审计风 险水平下,检查风险为: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PPT课件
第六章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14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 营风险
经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区别:前者范围比后者要广,多数经营风险 最终都会产生财务后果,从而影响财务报表, 但不是所有的经营风险都会导致重大错报风 险
– 联系:了解经营风险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识别 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第5项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
13.04.2020
第六章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9
1.行业状况、法律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 部因素
了解的行业状况主要包括:
– 所在行业的供求与竞争(钢铁生产、房地产) – 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空调) – 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电视机) – 能源供应与成本(停电) – 行业的关键指标和统计数据(药品毛利率30%和5%)
计划阶段
实施阶段
报告阶段
风险评估 程序
总体审计 策略
重大错报 风险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具体审计 计划
完成外勤 审计
进
无保留意见
一
步
审
保留意见
计 程
否定意见
序
无法表示意见
结束
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流程
13.04.2020
第六章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4
第六章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 第一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 第二节 了解内部控制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 第三节 风险应对
• (一)必要性
•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且贯穿于整个审 计过程的始终
• 为注册会计师在做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如:确定 重要性水平;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 及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否适当;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 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等
《审计学》考纲6第六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第六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㈠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⒈识记:⑴内部控制答:内部控制是指由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其目的是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⑵控制环境答:控制环境是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
⑶控制活动答:控制活动是指有利于保证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
⑷风险评估答:风险评估是指在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前实施的程序,其目的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⒉领会:⑴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和程序答: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其程序通常包括八大审计程序中的询问、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
⑵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作用答: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作用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⑶内部控制的要素答: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
⑷内部控制的目标答: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⑸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答: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包括:⑴由于人为失误和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例如对系统的更改是正确的,但是程序员没能把对程序的更改转化为正确的程序代码。
⑵可能由于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或两个甚至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而被规避的错误。
例如,管理层可能与客户签订背后协议,对标准的销售合同作出变动,从而导致确认收入发生错误。
此外,如果被审计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职能的人员素质不高,也会影响内部控制功能的正常发挥。
被审计单位实施内部控制通常也会考虑成本效益问题,当实施某项控制的成本大于实施控制效果而发生损失时,就没有必要设置控制环节或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及其风险评估
第一节案件分析概述
• 首先要提示案件中的法律理由,包括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而只有一 定法律根据和具体案件事实在法律上的逻辑结合,才可构成分析案件 的法律理由。
• 其次,在案件分析的推理过程中,应该通过对法律规范的解释和客观 事实的认定,经过一系列的设问、回溯,不断地说明理由,进而获得 最终依据,并作出判断选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 3 会计记录控制 • 会计记录控制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为了确保会计记
录所反映的经济活动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可靠性,就必须对会计 记录进行恰当控制。 • 4 实物控制 • 实物控制是指为保护各项资产所采取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它包括实物 的控制手段和人员的控制手段。
• 2.依法分析原则 • 依法分析要求在分析案件时,必须注意法律的规定,做到依法分析,
依法立论。依法分析是案件分析结论得以生存的基石,也是“以事实 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精神在案件分析上的反映。依法分析原则在 案件分析原则体系中居核心地位。依法分析要求案件分析既要符合实 体法的规定,也要符合程序法的规定。 • 3.整体性原则 • 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指分析案件时,对案件有一个通盘的考虑,从案 件的全局出发、分析、立论。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 2 对审计人员的作用 • (1)借助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可以合理地选择审计目标,
有效缩小审计范围,减少不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有利于提高审计效 率,降低审计成本。 • (2)借助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可以设计出更为恰当的审 计程序,运用包括抽样技术在内的各种方法收集和验证审计证据,既 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又能有效地减轻审计人员所面临的法律责任。 • (3)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审计人员可以针对 其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管理改进意见,从而有助于企业管理当局进一 步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健康管理师6 第六章 健康风险评估新
3.健康档案
2.问卷与量表
五、健康危险因素的识别
2.危险因素分布与聚集分析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健康危险因素分布一览表(n=121)
健康危险因素 压力大 自我感觉健康差 吸烟 身体活动少 血压高 超重/肥胖 酒精摄入 胆固醇高 生活满意度差 工作满意度差 使用放松药物 血糖高 频数(人) 84 73 69 53 47 45 36 26 21 19 6 5 构成比(%) 69.4 60.3 57.0 43.8 38.8 37.2 29.8 21.5 17.4 15.7 5.0 4.1
2、评估风险
3、实施与反馈
二、风险管理 三、人体各系统概述
风险管理的要素
认识风险
评价风险
管理风险
三、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
健康风险识别 健康体检
+1
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当 前健康状况、居住生活环境 和疾病家族史等定制健康体 检方案 信息收集(问卷+健康体 检);分析危险因素与健 康状态之间的量化关系, 找出主要危险因素,预测 患病危险性
-
-
2.1/10 2.1/10 0.7/10 0.5/10 10/10 10/10 0/10 0/10 35.8 35.6
第三节
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
健康风险评估是什么
定义:健康风险评估是通过个人化的信息采集与分析来鉴别 健康危险因素和判断健康风险的大小,并通过与干预措施的 衔接来达到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效果,它是量化管理的重
1
2 3
4
总
结
风险评估的过程是一种科学
1
–按生物医学、流行病学及统计学原理 进行评估 –提供决策者较客观公正的指标
风险评估结果应用是一种艺术(Art) 2 –风险值之涵义可因人而异 –评估过程中仍涉及许多假设与不确定性
疫苗存储安全管理制度
疫苗存储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编制目的随着疫苗在预防传染病、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疫苗的存储安全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加强对疫苗存储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与标准化,提高疫苗质量和效能,保障接种者的权益和健康安全,特制定本疫苗存储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节适用范围本疫苗存储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预防接种单位的疫苗存储和运输管理工作,包括疫苗的接收、存储、分发、使用、交接和报告等环节。
第二章疫苗的存储条件和要求第一节存储环境1. 环境温度要求:存储疫苗的环境温度应在2~8℃之间,绝对不能高于8℃或低于2℃。
2. 环境湿度要求:存储疫苗的环境湿度应控制在30%~60%之间,绝对不能高于60%或低于30%。
3. 光照要求:疫苗的存储区域应避免阳光直射,光线应保持在暗光或弱光的状态。
4. 通风要求:存储疫苗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空气流通。
5. 消毒要求:存储疫苗的库房应每日进行消毒,并保持干燥清洁。
第二节设备设施1. 存储设备:应采用专门设计的冰箱或冷藏柜存储疫苗,冰箱内应有恒温仪,并且要定期进行校验。
2. 温度记录设备:应购买配置专门的温度记录仪,确保能够实时监测冷链疫苗的温度。
3. 运输箱容器:在疫苗的运输过程中,应选择符合要求的保温盒、保温袋等容器,确保疫苗温度稳定。
4. 库房标识:存储疫苗的库房应贴有“疫苗存储区域”标识,并明确标注温控要求和库房管理人员联系方式。
第三节人员管理1. 安全意识:所有从事疫苗存储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杜绝不当行为。
2. 岗前培训:所有从事疫苗存储管理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门的疫苗存储管理培训,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岗位责任:明确疫苗存储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做好各项记录和报告工作,确保疫苗安全和有效性。
第三章疫苗的接收和存储第一节疫苗接收1. 接收人员:接收疫苗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5.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召回及追溯
害甚至死亡的,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24小时内启
害,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48小时内启动召回,并向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召回计划。
(二)二级召回:食用后已经或者可能导致一般健康损 (三)三级召回:标签、标识存在虚假标注的食品
,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72小时内启动召回,并向县
风险是指某种特定危险事件(事故或意外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也就是说 ,风险是由两个因素共同组合而成的: (1)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即危险概率) (2)危险事件(发生)产生的后果 低风险:危险发生的概率低于十万分之一 高风险:危险发生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情况
第一节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1.4食品召回的主体 召回的主体? 第三条 食品生产经 营者应当依法承担食 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 义务,建立健全相关 管理制度,收集、分 析食品安全信息,依 法履行不安全食品的 停止生产经营、召回 和处置义务。 ----《食品召回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二十条)
第十二条 食品生产者通过自检自查、 公众投诉举报、经营者和监督管理部门 告知等方式知悉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属于 不安全食品的,应当主动召回。 食品生产者应当主动召回不安全食 品而没有主动召回的,县级以上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 第二十条 食品经营者对因自身原因所 导致的不安全食品,应当根据法律法规 的规定在其经营的范围内主动召回。 食品经营者召回不安全食品应当告 知供货商。供货商应当及时告知生产者。 食品经营者在召回通知或者公告中 应当特别注明系因其自身的原因导致食 品出现不安全问题。
低风险!(致癌性、神经毒性 )
谁组织开展食品风险 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 安全法》第五条三款: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 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 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与风险评估, 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
审计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完整版-第六章 风险评估
第六章思考与练习答案解析目录一、思考题 (1)二、案例分析题 (4)一、思考题1.【解答】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询问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内部其他人员;(2)分析程序;(3)观察和检查。
2.【解答】为了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进行真正的熟悉和了解,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经营风险;(5)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3.【解答】(1)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内部控制。
①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
①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是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①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手段是设计和执行控制政策及程序。
(2)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内部控制无论如何设计和执行,都只能为被审计单位实现财务报告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包括:①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因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①控制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串通或管理层不当地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①被审计单位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①被审计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问题也会影响其效能;①内部控制一般都是针对经常而重复发生的业务设置的,如果出现不经常发生或未预计到的业务,原有控制就可能不适用。
4.【解答】在初步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在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重大账户及其相关认定、为实现此目的,通常采取下列步骤:(1)确定被审计单位的重要业务流程和重要交易类别;(2)了解重要交易流程,并记录获得的了解;(3)确定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4)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5)执行穿行测试,证实对交易流程和相关控制的了解;(6)进行初步评价和风险评估。
第六章了解客户风险评估重要性详解
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行 业 行 状 业 状 况 况
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
能源供应与成本
行业的关键指标和统计数据
二、了解内容
2、客户的性质
(1)所有权结构 (2)治理结构 (3)组织结构 (4)经营活动 (5)投资活动 (6)筹资活动
CPA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所 有 权 结 构
第三节 风险评估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一、风险评估(重点掌握) 1.这里的“风险评估”的含义是“了解 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 险”。 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 3.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为下列关键 环节做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
(1)确定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 评估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 (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 及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否适当; (3)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包括关联方交 易、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或交 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等 (4)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所使用的预期值; (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 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6)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3.检查风险 (1)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 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 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2)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 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 查风险
在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时代,审计风险取 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4.重大错报风险 (1)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 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期末未审 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第六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L/O/G/O
Thank You!
2.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1 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认定层次的重 大错报风险 2.2 特别风险 2.3 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2.4 沟通
2.1 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程序:详见P144 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状况:
详见P144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为足够识
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 一步审计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
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实施分析程序 观察和检查
1.2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包括:宏观环境、单位性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
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 险、业绩衡量和评价、内部控制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进 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层次是否存在错报。 实质性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研究数据间关系评价信息,以 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3.4实质性程序
实质性程序的时间:注册会计师通常应当在期末
3.1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 对措施 3.2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 程序 3.3控制测试 3.4实质性程序 3.5审计证据的评价和记录
3.1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 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分派更有经验和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 工作; 提供更多的督导; 在选择进一步的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 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 改。
风险管理高频考点第六章 操作风险管理
第六章操作风险管理第一节操作风险识别考点1操作风险特征和分类(一)操作风险特征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具体性2.分散性3.差异性4.复杂性5.内生性6.转化性(二)操作风险分类1.基于损失发生原因的分类从操作风险的定义来看,操作风险的产生可分为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四大原因,表现形式主要有:员工方面表现为职员欺诈、失职违规、违反用工法律等;内部流程方面表现为流程不健全、流程执行失败、控制和报告不力、文件或合同缺陷、担保品管理不当、产品服务缺陷、泄密、与客户纠纷等;系统方面表现为信息科技系统和一般配套设备不完善;外部事件方面表现为外部欺诈、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外包商不履责等。
2.基于损失事件类型的分类(1)内部欺诈事件。
指故意骗取、盗用财产或违反监管规章、法律或公司政策导致的损失事件、此类事件至少涉及内部一方,但不包括歧视及差别待遇事件。
(2)外部欺诈事件。
指第三方故意骗取、盗用、抢劫财产、伪造要件、攻击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系统或逃避法律监管导致的损失事件。
(3)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事件。
指违反就业、健康或安全方面的法律或协议,个人工伤赔付或者因歧视及差别待遇导致的损失事件。
(4)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事件。
指因未按有关规定造成未对特定客户履行分内义务(如诚信责任和适当性要求)或产品性质或设计缺陷导致的损失事件。
(5)实物资产的损坏。
指因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如恐怖袭击)导致实物资产丢失或毁坏的损失事件。
(6)信息科技系统事件。
指因信息科技系统生产运行、应用开发、安全管理以及由于软件产品、硬件设备、服务提供商等第三方因素,造成系统无法正常办理业务或系统速度异常所导致的损失事件。
(7)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事件。
指因交易处理或流程管理失败,以及与交易对手方、外部供应商及销售商发生纠纷导致的损失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一起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可能涉及多个损失事件类型,如内外勾结作案形成的操作风险损失就涉及内部欺诈事件、外部欺诈事件两个事件类型。
第6章 风险评估方法之—专调查法-精品文档
6.1.4 专家调查法的适用条件与范围
⑵ 专家调查法的适用范围
• 专家调查法应用广泛,尤其在政府部门和企业经营
单位的决策中; • 实践表明,电子计算机无法完全取代专家的作用和 经验。专家头脑的直观判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适用于研究资料少、未知因素多、主要靠主观判断 和粗略估计来确定的问题;
6.1.4 专家调查法的适用条件与范围
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
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 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
6.2.2 头脑风暴法分类 头脑风暴法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和质疑头脑风暴法。 直接头脑风暴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 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 质疑头脑风暴法则是对前者提这是一种集体开
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6.2.3 头脑风暴法特点
采用召开小型的专家讨论会的形式;
与会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可能遇到哪些风险,造成这
些风险的因素是什么,会引起们么后果; 鼓励发表新思想和新意见,要求与会者充分听取别 人的意见,产生新的思想。
6.2.4 组织头脑风暴法的关键环节
第6章 风险评估方法之
—专家调查法
本章主要内容
6.1 专家调查法辨析 6.2 头脑风暴法 6.3 德尔菲法 6.4 风险识别案例
6.1 专家调查法辨析
6.1.1专家调查法理解
(expert investigation method; expert investigation approach; the method of expert investigation)
• 对于有大量资料、经常出现或周期性出现的各种灾害
风险,可以用统计的方法或者数学建模方法进行评估;
第六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知识讲解
第六章-重⼤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知识讲解第六章重⼤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学习重点】了解被审计单位以及环境的内容(掌握)内部控制及相关要素(掌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错报风险的含义(掌握)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的主要内容(熟悉)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掌握)针对认定层次重⼤错报风险的进⼀步审计程序(掌握)控制测试(掌握)实质性程序(掌握)第⼀节了解被审计单位以及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以及环境的⽬的及风险评估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以及环境的⽬的(⼆) 风险评估程序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员2.实施分析程序3.观察和检查注意:第⼀,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过程中,往往将上述程序结合在⼀起;第⼆,注册会计师并⾮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每个⽅⾯均实施上述风险评估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三)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四)被审计单位的⽬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五)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注意:第⼀,(1)为外部因素,(2)、(3)、(4)、(6)为内部因素,(5)既有内部也有外部。
第⼆,各⽅⾯的情况可能会互相影响,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各⽅⾯情况时,应当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了解的内容和评估出的风险1.⾏业状况(1)所在⾏业的市场供求与竞争(5)⾏业的关键指标和统计数据2.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1)适⽤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业特定惯例(2)对经营活动产⽣重⼤影响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活动(3)对开展业务产⽣重⼤影响的政府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税收和贸易等政策3.其他外部因素(1)宏观经济的景⽓度(2)利率和资⾦供求状况(3)通货膨胀⽔平及币值变动(4)国际经济环境和汇率变动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了解的内容和评估出的风险1.所有权结构(1)所有权性质(属于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其他类型):(2)所有者和其他⼈员或单位的名称,以及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3)控股母公司(1)获取或编制被审计单位治理结构图(2)对图⽰内容作出详细解释说明3.组织结构(1)获取或编制被审计单位组织结构图(2)对图⽰内容做出详细解释说明4.经营活动(1)主营业务的性质:(2)主要产品及描述(4)业务的开展情况(7)地区与⾏业分布(8)⽣产设施、仓库的地理位置及办公地点(9)关键客户(10)重要供应商(11)劳动⽤⼯情况(12)研究与开发活动及其⽀出(13)关联⽅交易5.投资活动(1)近期拟实施或已实施的并购活动与资产处置情况(2)证券投资、委托贷款的发⽣与处置6.筹资活动(2)固定资产的租赁(3)关联⽅融资(5)衍⽣⾦融⼯具的运⽤(⼆)了解的内容和评估出的风险1.被审计单位选择和运⽤的会计政策2.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3.披露2.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了解的内容和评估出的风险1.关键业绩指标2.业绩趋势3.预测、预算和差异分析5.分部信息与不同层次部门的业绩报告三、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含义和要素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员设计与执⾏的政策及程序。
第六章-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
• 从技术角度而言,分割管理模式给风险评 估的实施与推动制造了许多人为障碍。
• 目前,这种模式已被修改:1.建立另外的权 利机构来协调分割各个机构的权利。2.直接 废除,改用其它两种模式。
• 典型代表中国和日本。 • 中国采用分割模式,同时在中央层面上采
取很多决策和措施来协调。
.
• 日本,实质性地整合原有部门并成立食品 安全委员会,而该委员直接隶属内阁,享 有极高权威性。
• 1997年1月, FAO/WHO联合专家咨询会议 提交《风险管理与食品安全》报告,规定 了风险管理的框架和基本原理。
• 1997年,CAC做出决策,采用有关风险分析 术语的基本定义,并把他们包含在新的CAC 工作手册中。
.
• 近年来,在病原微生物、食品营养素、源 自生物技术动物饲料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已召集了若干次专家磋商会。
.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可为质量监督、食品 卫生监督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提供技术依 据,并能及时准确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 全法规标准,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过程能够 优质、安全、有效的运行,确保消费者身 心健康利益。
.
2.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发 展
• 2.1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模式 • 风险分析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领域得到公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发布日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辨识XX公司(以下称“XX公司”)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27921)、《风险管理原则和实施指南》(GB/T 24353)、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管理范围内的各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场所环境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第三条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风险:伴随生产经营活动固有的潜在危险,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组合来表达。
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等后果的严重程度。
风险分级管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风险等级,继而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的总称。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副总经理(分管安全)职责:组织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开展风险评估管控工作。
第五条风险评估工作小组职责:组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工作,制定可行的管控措施。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负责本部门管辖区域、业务的风险评估管控工作。
第七条安全管理部门职责:(一)收集汇总公司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监督风险管控工作。
(二)将危险源分布情况、风险评估结果、管控措施在风险部位、岗位或者公司内进行公示。
第三章计划准备第八条副总经理(分管安全)组织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门相关人员等。
第九条在风险评估开展前,工作小组制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组织搜集与风险评估工作有关的资料,进行现场调研,自下而上逐级开展风险评估。
第四章风险评估第一节风险识别第十条识别范围包括:(一)公司办公区内各类设备设施及作业场所,包括设备设施、建构筑物、人员活动、办公环境和相关方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询问仓库人员,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了解原材料、
产成品等存货的进出、保管和盘点等情况。
2020/8/7
第六章
9
观察和检查程序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
员的询问结果,并可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 息。
(1)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2)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
(3)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
(2)在连续审计情况下,可利用以前审计期间获取的信 息,但应确定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否已发生变化,以及 该变化是否可能影响以前期间获取的信息在本期审计中的 相关性。
第六章 风险评估与应对
第一节 风险评估 第二节 风险应对
1
2020/8/7
第六章
第一节 风险评估
一、风险评估的含义
风险评估是指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为内容,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为目的,在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前实 施的程序。
2
2020/8/7
第六章
一、审计风险准则
1、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先查再治)
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询问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内部其他人员; 2.分析程序;(财务数据与财务数据,财务数据
与非财务数据) 3.观察(状态、过程)和检查(文字记录)。
2020/8/7
第六章
6
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应当向管理层和财务负责人询问下列事项: (1)管理层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如新的竞争对手、主要客 户和供应商的流失、新的税收法规的实施以及经营目标或战略 的变化等。 (2)被审计单位最近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可能影响财务报告的交易和事项,或者目前发生的重 大会计处理问题。如重大的购并事宜等。 (4)被审计单位发生的其他重要变化。如所有权结构、组 织结构、内部控制的变化等。
(4)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
(5)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 测试)。
2020/8/7
第六章
10
实施分析程序的结果仅可能初步显示[不能作为 直接证据]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应当连同识 别重大错报风险时获取的其他信息一并考虑。 教材P154习题3
2020/8/7
2、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3、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 (对症下药)
4、要求注册会计师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实施 实质性程序;(必须)(获取某一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的证据)
直接发现认定层次中错报程序不是风险评估程序,也不是控制 测试,而是实质性程序
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
(二)风险评估程序的目的
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 措施);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对应进一步审计程序)。
2020/8/7
第六章
5
(三)风险评估程序的内容(包括哪些具体程序) 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
(1)询问外部人员:聘请的外部法律顾问、 专业评估师、投资顾问和财务顾问等;
(2)阅读外部信息:银行、评级机构出具 的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行业的经济或市场环 境等状况的报告,法规或金融出版物,政府或民 间组织发布的行业报告和统计数据等。
2020/8/7
第六章
14
2、其他信息来源
(1)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六个方面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在了解的过程中获得信息可以 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提供帮助;
2020/8/7
第六章
8
(4)询问内部法律顾问,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了解有关 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产品保证和售后责任、与业务合作 伙伴(如合营企业)的安排、合同条款的含义以及诉讼情况 等;
(5)询问营销或销售人员,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了解被 审计单位的营销策略及其变化、销售趋势以及与客户的合 同安排;
(6)询问采购人员和生产人员,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了 解被审计单位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生产等情况;
5、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
计工作记录。(也是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
2020/8/7
第六章
3
二、风险评估的意义(作用)
1、确定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水 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
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 报是否适当;
3、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包括关联方交易、管理层运用 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或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等; (担心操纵报表的地方)
2020/8/7
第六章
7
其次,还应考虑询问其他人员,并考虑询问不同级别 的员工。
(1)询问治理层,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理解财务报表编 制的环境;
(2)询问内部审计人员,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了解其针 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而实施的工作, 以及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
(3)询问参与生成、处理或记录复杂或异常交易的员 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评估被审计单位选择和运用某项 会计政策的适当性;
是
少计主营业务成本的风险
T产品已经不再销售,但20×8年末
还有库存,可能存在少计存货跌 存货
2020/8/7 价准备的风险
第六章
计价和分摊
12
风险评估程序
这种组合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一般的组合。如
了解内控不用分析程序,识别舞弊不用观察。
2020/8/7
第六章
13
(四)其他审计程序和信息来源
1、其他审计程序
4、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所使用的预期值;(被审计单位外 部信息就是分析程序的预期值)
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 低水平;(直接决定程序多少,证据多少)
620、20/评8/7 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第分六性章 和适当性。
4
三、风险评估程序
(一)风险评估程序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
第六章
11
是否 存在 重大 错报 风险
理由
财务报表 项目名称
财务报表 项目认定
S产品的平均售价比T产品高约10%,
原材料平均价格相比上年上涨了 约2%,S产品的20×8年毛利率 却比T产品20×7年毛利率高10个 百分点,可能存在多记收入或者
营业收入(应收账 款)
营业成本(存货)
发生(/存 在)
完整(/存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