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岳太和山赋第三十三段赏析【明代】王世贞骈体文
合集下载
金鱼赋第七段赏析【明代】王世贞骈体文
• 金鱼起源于中国,有文献记载晋桓冲游庐山时见湖中有赤鳞鱼,此赤鳞鱼即红黄色的金鲫鱼,也就是金 鱼最早的祖先。因此可以认为金鱼最早发现于我国晋朝(公元265-420年间)。在唐代金鱼被半家化饲 养用于行善放生,自宋代开始养殖金鱼,在明清两代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家对金鱼的保种 和繁育做出了大量的贡献。金鱼于1502年传到日本,至二战后日本又通过台湾引进多个品种,金鱼在17 世纪末传到英国,18世纪传入欧洲,1874年传入美国,之后传遍全世界。我国学者陈桢将其演化归纳为 4个阶段:①野生状态的红黄色鲫鱼到半家化状态的阶段;②池养阶段—金鱼家化的开始;③盆养阶段; ④有意识人工选择阶段。由此不难看出金鱼是由野生鲫鱼经历长期自然突变与人工选择、杂交等因素演 化而来,金鱼发展至今已有很多品种。
• 金鱼的命名也透露出深深的传统文化气息。其中,有的是以传统的祥兽瑞禽寓意,如龙睛,凤尾,鹤顶, 狮头,虎头,熊猫等。有的是以生动的形态特征命名,如簪花,喜望天,玛瑙眼,梅花点,双灯照雪, 牡丹仙子,白龙托玉,黄金满地,狮子滚绣球等等。有的直接借用词牌、曲牌名,如口镶红之“点绛 唇”,朝天龙之“喜朝天”,水泡眼之“眼儿媚”,翻鳃之“珠帘卷”,堆肉之“玲珑玉”,珍珠之 “一斛珠”,银蛋之“瑶台月”,红蛋之“小桃红”,红龙之“满江红”,紫龙之“紫玉箫”,乌龙之 “乌夜啼”,青龙之“青玉案”,绒球之“抛球乐”,红头之“一萼红”,燕尾之“燕归梁”,五色小 兰花之“多丽”,五色绒球之“五彩结同心”等。
国学 骈体文
金鱼赋
第七段
明代 王世贞
作品赏析
• 据南北朝时期的《述异记》记载:“晋桓冲游庐山,见湖中有赤鳞鱼,后通过各方印证,此记载所说的 “赤鳞鱼”就是金鱼的祖先——红鲫鱼。
• 在晋朝时期 红鲫鱼是被当作天降神物,用于祈求好运。野生状态下的红鲫鱼,体绿褐或灰色,唐代人们 已开始特意的建筑水池放养,红鲫鱼颜色也开始出现红黄色鲫鱼。宋朝人们已有家养金鱼的习惯,宋徽 宗不仅爱饲养金鱼,而且还绘画金鱼。
• 金鱼的命名也透露出深深的传统文化气息。其中,有的是以传统的祥兽瑞禽寓意,如龙睛,凤尾,鹤顶, 狮头,虎头,熊猫等。有的是以生动的形态特征命名,如簪花,喜望天,玛瑙眼,梅花点,双灯照雪, 牡丹仙子,白龙托玉,黄金满地,狮子滚绣球等等。有的直接借用词牌、曲牌名,如口镶红之“点绛 唇”,朝天龙之“喜朝天”,水泡眼之“眼儿媚”,翻鳃之“珠帘卷”,堆肉之“玲珑玉”,珍珠之 “一斛珠”,银蛋之“瑶台月”,红蛋之“小桃红”,红龙之“满江红”,紫龙之“紫玉箫”,乌龙之 “乌夜啼”,青龙之“青玉案”,绒球之“抛球乐”,红头之“一萼红”,燕尾之“燕归梁”,五色小 兰花之“多丽”,五色绒球之“五彩结同心”等。
国学 骈体文
金鱼赋
第七段
明代 王世贞
作品赏析
• 据南北朝时期的《述异记》记载:“晋桓冲游庐山,见湖中有赤鳞鱼,后通过各方印证,此记载所说的 “赤鳞鱼”就是金鱼的祖先——红鲫鱼。
• 在晋朝时期 红鲫鱼是被当作天降神物,用于祈求好运。野生状态下的红鲫鱼,体绿褐或灰色,唐代人们 已开始特意的建筑水池放养,红鲫鱼颜色也开始出现红黄色鲫鱼。宋朝人们已有家养金鱼的习惯,宋徽 宗不仅爱饲养金鱼,而且还绘画金鱼。
冰雪轩赋第二段赏析【明代】李时敏骈体文
品赏析
• 唐 孟郊 《送窦庐策归别墅》诗:“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 • 唐 贾岛 《酬栖上人》诗:“静览冰雪词,厚为酬赠颜。” • 唐 李咸用 《览友生古风》诗:“一卷冰雪言,清泠冷心骨。分明
古雅声,讽谕成凄切。” • 《庄子·逍遥游》:“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冰雪轩赋
第二段
明代 李时敏
作品赏析
• 《后汉书·西羌传论》:“﹝段熲﹞被羽前登,身当百死之陈,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始 殄西种,卒定东寇。”
• 唐 杜甫《人日》诗之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 《云笈七签》卷三:“人之情性为利欲所败,如冰雪之曝日,草木之沾霜。” •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邱林。” 仇兆鳌 注:“冰雪
• 永乐二年(1404年),李时勉中进士,参与修成《太祖实 录》。升为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1421年),上书反对 迁都北京。明宣宗时,因言事下狱,至宣德(1426年— 1435年)初年复官,官至国子监祭酒。 景泰元年(1450 年)逝世,谥号“文毅”。成化五年(1469年),改谥 “忠文”,再赠礼部侍郎。
访瀛洲之仙侣,造冰雪之轩居。观其四壁皎洁,中庭廓舒,顾 纷浊其何有开缟素之新图,云慿慿其在户,风冉冉兮飘裾。
……………………………………………………… ………………………………………………………
冰雪,指冰和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语出《后汉书·西羌传论》:“﹝ 段熲 ﹞被羽前 登,身当百死之陈,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始殄西种,卒定东寇。”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 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 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也可以比喻人。 特指女孩子。冰雪象征着纯洁,心灵没有任何杂质。
• 唐 孟郊 《送窦庐策归别墅》诗:“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 • 唐 贾岛 《酬栖上人》诗:“静览冰雪词,厚为酬赠颜。” • 唐 李咸用 《览友生古风》诗:“一卷冰雪言,清泠冷心骨。分明
古雅声,讽谕成凄切。” • 《庄子·逍遥游》:“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冰雪轩赋
第二段
明代 李时敏
作品赏析
• 《后汉书·西羌传论》:“﹝段熲﹞被羽前登,身当百死之陈,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始 殄西种,卒定东寇。”
• 唐 杜甫《人日》诗之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 《云笈七签》卷三:“人之情性为利欲所败,如冰雪之曝日,草木之沾霜。” •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邱林。” 仇兆鳌 注:“冰雪
• 永乐二年(1404年),李时勉中进士,参与修成《太祖实 录》。升为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1421年),上书反对 迁都北京。明宣宗时,因言事下狱,至宣德(1426年— 1435年)初年复官,官至国子监祭酒。 景泰元年(1450 年)逝世,谥号“文毅”。成化五年(1469年),改谥 “忠文”,再赠礼部侍郎。
访瀛洲之仙侣,造冰雪之轩居。观其四壁皎洁,中庭廓舒,顾 纷浊其何有开缟素之新图,云慿慿其在户,风冉冉兮飘裾。
……………………………………………………… ………………………………………………………
冰雪,指冰和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语出《后汉书·西羌传论》:“﹝ 段熲 ﹞被羽前 登,身当百死之陈,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始殄西种,卒定东寇。”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 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 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也可以比喻人。 特指女孩子。冰雪象征着纯洁,心灵没有任何杂质。
大复山赋第九段赏析【明代】李梦阳骈体文
作品赏析
• 大復山脚下便是南宫寺,踏入山门,穿过竹林小道便来到千年佛教、道教圣 地——滴水崖,寺院南侧有一滴水石洞,常年滴水不断,泉水甘甜清例,沁人 心脾。西侧有一神仙洞,传说是祖师爷修仙之地。寺院佛道合一,常年香客不 断,从滴水崖拾阶而上经“好汉坡”、“回心崖”、“焦阁老碑”、“百丈 崖”、“一线天”、“铜山云梯”、“得道石”、“天桥”过四道天门可到达 顶峰,立在铜峰之顶鸟瞰群山,满目葱笼,花枝烂漫,山峦起伏似巨龙飞舞, 河流交错如飘带萦回,景区100多个著名景点尽收眼底,千里云海,河湖一线, 水天一色,气象万千,使人心旷神怡,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登山完毕,便可 泛舟铜山湖,碧波荡漾,岛绿景秀,岸上松涛阵阵,鸟语花香,宾馆服务设施 齐全,环境优美,“水怪”的传说,更为铜山湖增添了一分美丽和神秘。铜山 风景名胜区,以秀丽的山水为主体,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能满足不同旅客 的需求,是求知、求新、求奇、求险、求佛、探胜的旅游胜地,是中原大地一 颗璀璨的明珠。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 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 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 为河南扶沟人。 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 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 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 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 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 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文集: 《乐府古诗》三十六卷、《疏书碑志序集文》二十七卷、 《空同集》八卷刊行与世。
迅霆擊虹,震于太空。若其勢磄磅逆折,狀若胎簪。嵩 首殿其北,荊沔包其南。
吊夷齐赋第二段赏析【明代】王世贞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 (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 家。
•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 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 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 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 夷齐庙,(也称清圣庙、清节庙、清节祠)始建于汉,唐始祭祀,宋元因之。 • 《永平府志》记载,乾隆八年、十九年盛京祭祖,两次临幸夷齐庙。于是乾隆决意在此修建夷
齐庙行宫。夷齐庙行宫于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开工,六月三十日完工。 • 建于永平府西北二十里的夷齐庙,坐北朝南,十分壮观。夷齐庙南门外,是一高大的屏风,为
•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 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 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THANK YO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予奉輶以东逝兮,束马放乎令支山。瓒岏而嵬礨兮,众 草贙雚而条纬俞儿道。
………………………………………………………
………………………………………………………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 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哥俩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 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 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 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 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唐山新发现“义于高祖墨”玉圭,佐证了“伯夷姓墨”这一 史记。夷齐“兄弟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仁哲大义,是历代中华仁人志士、诚 信礼让、忠于祖国、抱节守志、清正廉明的典范。
白鹦鹉赋节选【明代】王世贞骈体文
THANK YOU!
骈体文
白鹦鹉赋 节选
明代 王世贞
第一段
• 鹦鹉纯绿色,以其喙红黑为雄雌,见《铁围山丛谈》。而 白者、红者、五色者最不易得。《北户录》《桂海志》皆 称,白者稍大于他鹦鹉,冠有五羽,若萱华,作轻黄色, 怒则尽张。尾截于鸽,外粉内蜜。余从友人徐子舆所见之 果尔,而灵慧秀俊,依人可怜。子與以余之喜之也,举笼 以赠,而征一赋焉。其视正平,不能仿佛;视延年、摩诘, 或差有致耳。
第二段
• 猗西域之慧羽,禀金方之淑润。频迦授以仙音,孟亏锡其 美胤。倘三段
• 若乃孕别雄雌,喙分丹黑;黑则片叶破霜,丹则微苞坼白。 岂辨口之象人,实灵心之天锡。忽乎穿林,闪银梭之透机; 舒而饮泉,俨螺觞之承沥。
第四段—第六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 (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 家。 •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 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 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 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 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 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吊夷齐赋第十九段赏析【明代】王世贞骈体文
•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 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 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THANK YOU!பைடு நூலகம்
• 夷齐庙,(也称清圣庙、清节庙、清节祠)始建于汉,唐始祭祀,宋元因之。 • 《永平府志》记载,乾隆八年、十九年盛京祭祖,两次临幸夷齐庙。于是乾隆决意在此修建夷
齐庙行宫。夷齐庙行宫于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开工,六月三十日完工。 • 建于永平府西北二十里的夷齐庙,坐北朝南,十分壮观。夷齐庙南门外,是一高大的屏风,为
国学 骈体文
吊夷齐赋
第十九段
明代 王世贞
作品赏析
• 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清节庙,旧在府城东北隅,景泰五年知府张茂移建于孤竹 城。成化七年知府王玺奏准,赐额‘清节’,降以祝文,定为春秋二祭,大学士淳安商辂记其 事。弘治十年知府吴杰重新,行人张廷纲作记。嘉靖知府张玭梦人赐以‘二墨’,因感而重新 之。以二墨者,墨台氏之二清也。”彭士圣《重修清节祠碑记》记载,夷齐庙“移于郡城内东 北隅,为明洪武九年。郡丞梅珪所建,未几复废。景泰五年,郡守张茂乃重建于孤竹故城。成 化九年郡守王玺请于朝,赐今额,御定祭文,详载元中丞马祖常,明学士商辂两记甚著。弘治 十年,郡守吴杰重修,有行人张廷纲记之。嘉靖二十六年,郡守张玭重修,规制大备,有侍讲 袁(火韦)记之。四十二年兵备使者温景葵始于庙北隅隔河建孤竹君庙。隆庆六年,郡守辛应 乾,万历十一年兵备雷以仁、郡守任凯,二十七年郡守徐准、曹代萧等,皆经重修。”从这些 记载得知,明以前,夷齐庙建在孤竹故城,府西北二十里。明洪武九年移建于永平府城内东北 隅。按永平府城的地形,应在东山北侧之城墙脚下夷齐井周围之高地,现卢龙三街处。
THANK YOU!பைடு நூலகம்
• 夷齐庙,(也称清圣庙、清节庙、清节祠)始建于汉,唐始祭祀,宋元因之。 • 《永平府志》记载,乾隆八年、十九年盛京祭祖,两次临幸夷齐庙。于是乾隆决意在此修建夷
齐庙行宫。夷齐庙行宫于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开工,六月三十日完工。 • 建于永平府西北二十里的夷齐庙,坐北朝南,十分壮观。夷齐庙南门外,是一高大的屏风,为
国学 骈体文
吊夷齐赋
第十九段
明代 王世贞
作品赏析
• 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清节庙,旧在府城东北隅,景泰五年知府张茂移建于孤竹 城。成化七年知府王玺奏准,赐额‘清节’,降以祝文,定为春秋二祭,大学士淳安商辂记其 事。弘治十年知府吴杰重新,行人张廷纲作记。嘉靖知府张玭梦人赐以‘二墨’,因感而重新 之。以二墨者,墨台氏之二清也。”彭士圣《重修清节祠碑记》记载,夷齐庙“移于郡城内东 北隅,为明洪武九年。郡丞梅珪所建,未几复废。景泰五年,郡守张茂乃重建于孤竹故城。成 化九年郡守王玺请于朝,赐今额,御定祭文,详载元中丞马祖常,明学士商辂两记甚著。弘治 十年,郡守吴杰重修,有行人张廷纲记之。嘉靖二十六年,郡守张玭重修,规制大备,有侍讲 袁(火韦)记之。四十二年兵备使者温景葵始于庙北隅隔河建孤竹君庙。隆庆六年,郡守辛应 乾,万历十一年兵备雷以仁、郡守任凯,二十七年郡守徐准、曹代萧等,皆经重修。”从这些 记载得知,明以前,夷齐庙建在孤竹故城,府西北二十里。明洪武九年移建于永平府城内东北 隅。按永平府城的地形,应在东山北侧之城墙脚下夷齐井周围之高地,现卢龙三街处。
二鸟赋第三段赏析【明代】王世贞骈体文
•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 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 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THANK YOU!
• 范注:“按‘丹良’即 ‘螳蜋’之转音,丹良即螳蜋也。八月萤食蚊蚋,恐无是理。” • 丹良的意义很难解释,关键是“良”字。后来,从《庄子·列御寇》中得到启发,文中有一句:“阖尝视
其良,既为秋柏之实矣。”(大意是:为何不到我的坟墓去看看,墓上的秋柏已经结果子了。)陆德明 《释文》:“良或作埌,音浪,冢也。”俞樾补充说:“埌,犹圹也。圹埌本叠韵字,《应帝王篇》‘以 处圹埌之野’是也。故圹亦得谓之埌。”这就是说,良通埌,有坟冢、旷野的含义。如此,丹良就容易 理解了,它的意思是“光亮照耀荒野”,这与萤火虫的关联就很密切。而且,丹良在语义结构上与耀夜、
凡有翼者为鸟,余非以文辞聊,见志云耳。有鸣 秋丈人者,冠緌冠被。
……………………………………………………… ………………………………………………………
晋代崔豹《古今注·鱼虫》:“萤火,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燿(同耀),一名丹良,一名 燐,一名丹鸟,一名夜光,一名宵烛。”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提到,萤火虫的别名有“夜光, 熠耀,即炤,夜照,景天,救火,据火,挟火,宵烛,丹鸟”等。 这些别名,有的很容易理解,如耀夜、夜光、宵烛、夜照等。有的却不大好懂,如,即炤、景天、 丹鸟、丹良、燐、救火、据火、挟火诸词。
一名夜光,一名宵烛。腐草为之,食蚊蚋也。事对【羞鸟却马】《大戴礼》曰:丹鸟羞白鸟。
《淮南万毕术》曰:萤火却马。注云:取萤火裹以羊皮,置土中,马见之鸣,却不敢行。
• 《神仙感应篇》载务成子萤火丸事迹甚详,而庞安常《总病论》亦极言其效验,云:“曾试 用之,一家五十余口俱染疫病,惟四人带此者不病也。”……庞翁为苏(东坡)、黄(庭坚) 器重友,想不虚言。《神仙感应篇》云:务成子萤火丸,主辟疾病,恶气百鬼,虎狼蛇虺,蜂 虿诸毒,五兵白刃,盗贼凶害。昔汉冠军将军武威太守刘子南,从道士尹公受得此方。永平十 二年,于北界与虏战,败绩,士卒略尽,子南被围,矢下如雨,未至子南马数尺,矢辄坠地。 虏以为神,乃解去。子南以方教子弟,为将皆未尝伤也。
THANK YOU!
• 范注:“按‘丹良’即 ‘螳蜋’之转音,丹良即螳蜋也。八月萤食蚊蚋,恐无是理。” • 丹良的意义很难解释,关键是“良”字。后来,从《庄子·列御寇》中得到启发,文中有一句:“阖尝视
其良,既为秋柏之实矣。”(大意是:为何不到我的坟墓去看看,墓上的秋柏已经结果子了。)陆德明 《释文》:“良或作埌,音浪,冢也。”俞樾补充说:“埌,犹圹也。圹埌本叠韵字,《应帝王篇》‘以 处圹埌之野’是也。故圹亦得谓之埌。”这就是说,良通埌,有坟冢、旷野的含义。如此,丹良就容易 理解了,它的意思是“光亮照耀荒野”,这与萤火虫的关联就很密切。而且,丹良在语义结构上与耀夜、
凡有翼者为鸟,余非以文辞聊,见志云耳。有鸣 秋丈人者,冠緌冠被。
……………………………………………………… ………………………………………………………
晋代崔豹《古今注·鱼虫》:“萤火,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燿(同耀),一名丹良,一名 燐,一名丹鸟,一名夜光,一名宵烛。”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提到,萤火虫的别名有“夜光, 熠耀,即炤,夜照,景天,救火,据火,挟火,宵烛,丹鸟”等。 这些别名,有的很容易理解,如耀夜、夜光、宵烛、夜照等。有的却不大好懂,如,即炤、景天、 丹鸟、丹良、燐、救火、据火、挟火诸词。
一名夜光,一名宵烛。腐草为之,食蚊蚋也。事对【羞鸟却马】《大戴礼》曰:丹鸟羞白鸟。
《淮南万毕术》曰:萤火却马。注云:取萤火裹以羊皮,置土中,马见之鸣,却不敢行。
• 《神仙感应篇》载务成子萤火丸事迹甚详,而庞安常《总病论》亦极言其效验,云:“曾试 用之,一家五十余口俱染疫病,惟四人带此者不病也。”……庞翁为苏(东坡)、黄(庭坚) 器重友,想不虚言。《神仙感应篇》云:务成子萤火丸,主辟疾病,恶气百鬼,虎狼蛇虺,蜂 虿诸毒,五兵白刃,盗贼凶害。昔汉冠军将军武威太守刘子南,从道士尹公受得此方。永平十 二年,于北界与虏战,败绩,士卒略尽,子南被围,矢下如雨,未至子南马数尺,矢辄坠地。 虏以为神,乃解去。子南以方教子弟,为将皆未尝伤也。
大复山赋第八段赏析【明代】李梦阳骈体文
聚膏以為崇,滲津以成川。竅若浮肺,萬谷濞旋。神瀑湧焉, 飛流崩嵯。走壑蹴石,噴雪釘鐘,礲砰鏗鍧。
……………………………………………………… ………………………………………………………
大復山以险似华山,秀似黄山”被冠以“小武当”之称,“南朝金顶(湖北武当),北谒铜峰”的美谈流 传至今。自东汉以业,佛道两家的释子道徒,在铜山修身养性,弘扬拂法,形成了丰富的宗教历 史文化内涵。山下初临“滴水崖”,向上攀登便是“一天桥”、“二古庙”、“三宫观”、“四道天门”、“五大 石崖”、“六大洞穴”、“七大寺院”、“八大景观”、“九大奇石”、“十座名峰”等景点,令人目不暇接,美 不胜收。山上,云雾缭绕,危崖耸立;山下,洞谷幽深,林草茂密;群山之上怪石嶙峋,鬼斧神 工奇妙无究。山泉、飞瀑、红叶、怪石、河湖、寺庙、相互交映,可谓人间的仙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学 骈体文
大復山赋
第八段
明代 李梦阳
作品赏析
• 《大復山赋》乃李梦阳为好友何景明而作 • 大復山在今河南桐柏县东。《续汉书·郡国志》 南阳郡平氏:“桐柏大复山,淮水出。”注引《荆州记》
曰:“桐柏淮源涌发,其中潜流三十里,东出大复山南,山南有淮源庙。” • 铜山,原名大复山,汉代名将邓通在此铸钱而得名。它以“险似华山,秀似黄山”被冠以“小武当”之
称,“南朝金顶(湖北武当),北谒铜峰”的美谈流传至今。铜山风景区位于驻马店市泌阳县城东30公 里处,它以山势陡峭、危峰突兀、林木茂盛而著称,据传,张三丰曾云游到此建宫布道,数年后游武当, 成为一代太极宗师。由于铜山与武当的这一渊源,在豫南有“南朝金顶,北谒铜峰(铜山)”之说,铜 山下原有北宫、南清宫两座道观,铜峰上原有元、中元、上元三座清凉禅寺(佛教寺院),现南宫尚存。 一山纳二教,既成为佛、道融合的象征,也成为铜山一道亮丽的风景。其中铜山湖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 林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银杏、杉木、金钱豹、水獭、大灵猫、白冠长尾雉等。大复山人何景明, 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 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 至陕西提学副使。 •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 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 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 院大复山。
……………………………………………………… ………………………………………………………
大復山以险似华山,秀似黄山”被冠以“小武当”之称,“南朝金顶(湖北武当),北谒铜峰”的美谈流 传至今。自东汉以业,佛道两家的释子道徒,在铜山修身养性,弘扬拂法,形成了丰富的宗教历 史文化内涵。山下初临“滴水崖”,向上攀登便是“一天桥”、“二古庙”、“三宫观”、“四道天门”、“五大 石崖”、“六大洞穴”、“七大寺院”、“八大景观”、“九大奇石”、“十座名峰”等景点,令人目不暇接,美 不胜收。山上,云雾缭绕,危崖耸立;山下,洞谷幽深,林草茂密;群山之上怪石嶙峋,鬼斧神 工奇妙无究。山泉、飞瀑、红叶、怪石、河湖、寺庙、相互交映,可谓人间的仙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学 骈体文
大復山赋
第八段
明代 李梦阳
作品赏析
• 《大復山赋》乃李梦阳为好友何景明而作 • 大復山在今河南桐柏县东。《续汉书·郡国志》 南阳郡平氏:“桐柏大复山,淮水出。”注引《荆州记》
曰:“桐柏淮源涌发,其中潜流三十里,东出大复山南,山南有淮源庙。” • 铜山,原名大复山,汉代名将邓通在此铸钱而得名。它以“险似华山,秀似黄山”被冠以“小武当”之
称,“南朝金顶(湖北武当),北谒铜峰”的美谈流传至今。铜山风景区位于驻马店市泌阳县城东30公 里处,它以山势陡峭、危峰突兀、林木茂盛而著称,据传,张三丰曾云游到此建宫布道,数年后游武当, 成为一代太极宗师。由于铜山与武当的这一渊源,在豫南有“南朝金顶,北谒铜峰(铜山)”之说,铜 山下原有北宫、南清宫两座道观,铜峰上原有元、中元、上元三座清凉禅寺(佛教寺院),现南宫尚存。 一山纳二教,既成为佛、道融合的象征,也成为铜山一道亮丽的风景。其中铜山湖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 林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银杏、杉木、金钱豹、水獭、大灵猫、白冠长尾雉等。大复山人何景明, 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 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 至陕西提学副使。 •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 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 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 院大复山。
麟山赋第三段赏析【明代】袁袠骈体文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三嵕山位于屯留县城西北25千米处,为余吾镇属地。位于北纬36°27′,东径 113°46′,海拔高度1226米,年平均气温9.12℃,自然风景独特,名胜古迹甚 多。东依白晋铁路和晋升太公路,可直达并州;南瞰余吾古镇,乃“三晋通 衢”;北与襄垣为邻;西偎崇山峻岭。三峰鼎峙,一名麟山,一名灵山,一名 徐陵山,按“数峰并峙曰”,三嵕山即三峰所聚之意,故名“三嵕山”。其主 峰在东,即麟山,为丛岭迭峰之首。
• 《淮南子》:“尧使羿射九乌于三嵕之山,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三嵕之山即三嵕山,三嵕山就 是今山西屯留县的三嵕山。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因为它是古代确指的一个地理名称。屯留县的三嵕山至少是在唐代 的时候已很出名。《新唐书·地理志》中就写得很清楚,讲“屯留,有三嵕山”。而在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 年到1106年)时,传说中射九日的羿已经被敕封为“灵贶王”神,朝廷有司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日都要派官员来到屯 留县的三嵕山举行祭祀活动。灵贶王在当地民间被格外尊崇,人们有时称它为三神庙或干脆叫它为老爷庙,现在该山 依旧俗名老爷山。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博大的著名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中在讲到屯留县的三嵕山 时,也明确记载:“三嵕山,一名灵山,一名麟山,在(屯留)县西北三十五里,三峰高嵕,为县伟观,相传羿射九 日之所。”
羗九峯之岝峉兮,奠枢位于娄方。揭珍符于薮泽兮,蔽海陬而 枕。江高岑嶻嶭其设险兮,绝陉窙豁以如堂。
……………………………………………………… ………………………………………………………
《潞安府志·卷四·山川》:“三嵕山,在(屯留)县西北四十五里,递高三十里,周三十余里,三 峰巍峻,一名徐陵山,一名麟山,一名灵山.相传羿射九乌之所。”山巅有庙,宋崇宁间(1102 年———1106年)封“显应侯”,赐额“灵贶”,每年六月六日有司致祭;明洪武三年(1370年) 改称“三嵕山之神”,敕有司春秋二仲、季夏致祭。泰岱豫洛等邻地异土之众,也于此时长途跋 涉,络绎不绝,前来祭祀。三峰鼎峙,一名麟山,一名灵山,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徐陵山,按"数峰并峙曰",三嵕 山即三峰所聚之意,故名"三嵕山"。其主峰在东,即麟山,为丛岭迭峰之首。
明山草堂赋第三段赏析【明代】何景明骈体文
• 清咸丰年间,随着藕池江堤溃决的一路洪峰,明山草堂颓然倒塌。不久,泥沙淤积,明山于湖 水中裸露在陆洲之上。由于地肥水美,人口渐增,地方官僚及坤士为保一方山青水宁,募资在 山顶上修建了洞庭古庙,供奉洞庭王爷。
• 《华容县志》:“其经曰华容河,亦名沱水,是杜预之所通漕道也;有两山夹 河,留石脉焉;其凿形见水中。”这就是说,阻碍河水畅流的石脉被凿断了, 河水可以畅流了,但石脉被凿断后形成的石矶仍然屹立在河边。现在,人们还 可以在石矶上看到开凿的痕迹。
作品赏析
• 《南洲文史》载:“明山草堂为三间茅屋,前有庭院,院中松树拔挺,花草繁茂,门前泊有小 舟,泛舟湖上,甚为舒畅”。又云:“明山是南县境内最高处,山石嶙峋,貌若麒麟,故又名 麟山。其对岸是华容的凤山,麟凤对峙,争奇斗胜,实为壮观。因此,文人雅士多来此登游, 或赋诗,或属文,兴味无穷”。
• 唐宋时期,县境尚在浩渺洞庭之中,仅有寄山、明山、宋田山和太阳山浮峙水面。清咸丰二年 (1852年)六月,湖北省石首县藕池江堤溃决,因频年失修,至咸丰十年(1860年),长江 洪水泛滥,夹大量泥沙从原溃口倾泻南奔,直灌洞庭。同治末年(1874年前后),洞庭湖北 部淤积若干洲渚,其中乌嘴和北洲南岸新淤一个狭长的湖洲,因地处北洲之南,当地群众称之 为“南洲”。尔后洲渚淤积连片,形成百里沃野,泛称“南洲”。随着南洲的形成,各地居民 纷迁麋集,围堤开荒,世代相息。是时分属华容、岳阳、汉寿、沅江、安乡、常德六县管辖。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湖南巡抚吴大澄奏本清廷获准,划割六县交界之地,在境内乌嘴 设置“南洲直隶厅抚民府”,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迁置九都。
• 这样,石山矶的名称被正式提出,逐渐传播,并在人们意念中形成。且石矶山 和石山矶这两个名称并存了很长一段时间,到清代才基本固定下来。石山矶与 离此不远的城陵矶、白螺矶等成为江河岸边特有的特征性地名,被人们接受和 使用;石矶山被石山矶取而代之,慢慢退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 《华容县志》:“其经曰华容河,亦名沱水,是杜预之所通漕道也;有两山夹 河,留石脉焉;其凿形见水中。”这就是说,阻碍河水畅流的石脉被凿断了, 河水可以畅流了,但石脉被凿断后形成的石矶仍然屹立在河边。现在,人们还 可以在石矶上看到开凿的痕迹。
作品赏析
• 《南洲文史》载:“明山草堂为三间茅屋,前有庭院,院中松树拔挺,花草繁茂,门前泊有小 舟,泛舟湖上,甚为舒畅”。又云:“明山是南县境内最高处,山石嶙峋,貌若麒麟,故又名 麟山。其对岸是华容的凤山,麟凤对峙,争奇斗胜,实为壮观。因此,文人雅士多来此登游, 或赋诗,或属文,兴味无穷”。
• 唐宋时期,县境尚在浩渺洞庭之中,仅有寄山、明山、宋田山和太阳山浮峙水面。清咸丰二年 (1852年)六月,湖北省石首县藕池江堤溃决,因频年失修,至咸丰十年(1860年),长江 洪水泛滥,夹大量泥沙从原溃口倾泻南奔,直灌洞庭。同治末年(1874年前后),洞庭湖北 部淤积若干洲渚,其中乌嘴和北洲南岸新淤一个狭长的湖洲,因地处北洲之南,当地群众称之 为“南洲”。尔后洲渚淤积连片,形成百里沃野,泛称“南洲”。随着南洲的形成,各地居民 纷迁麋集,围堤开荒,世代相息。是时分属华容、岳阳、汉寿、沅江、安乡、常德六县管辖。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湖南巡抚吴大澄奏本清廷获准,划割六县交界之地,在境内乌嘴 设置“南洲直隶厅抚民府”,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迁置九都。
• 这样,石山矶的名称被正式提出,逐渐传播,并在人们意念中形成。且石矶山 和石山矶这两个名称并存了很长一段时间,到清代才基本固定下来。石山矶与 离此不远的城陵矶、白螺矶等成为江河岸边特有的特征性地名,被人们接受和 使用;石矶山被石山矶取而代之,慢慢退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来雁赋第十五段赏析【明代】俞允文骈体文
•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娄县属荆国。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荆国除, 娄县属会稽郡。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立刘濞为吴王,治荆国旧地,娄县 属吴国。景帝四年(前153年),吴国废,立刘非为江都王,治吴国旧地,娄 县属江都国(见《汉书》、《史记》、《晋书》)。武帝元狩二年(前121 年),江都国废,娄县属会稽郡。
国学代 俞允文
作品赏析
• 大梁王公即昆山知县王用章 • 《苏州府志》卷三名宦:王用章,字汝平,祥符人。嘉靖四十三年进士,知昆山。甫至,按所
部田赋,及诸催督之籍,一览洞然。于是询诸父老,定雇役之法,清改兑之弊,免储总之役。 期年,民大悦。会抚臣图头粮长之议下,用章廉知飞诡之弊,为领赋者害,乃先清图甲,严限 推收,令买者不苦原户催征,业主不苦客户影射,而七十二区之田尽出。乃按田户以编役,随 图甲以拨运,役均弊绝,民皆乐业。巡抚海瑞浚吴淞江,工役浩繁,用章应机立办,民间若不 闻有役者。听讼晨至夕,决遣无留滞,公堂然。尝有雁降于庭,留止不去,人为赋来雁诗以美 之。己巳、庚午,县苦水灾,力请于抚臣,漕米得改折。性洒落,能多饮而不醉。尝与士大夫 从容山水间,一以私请,则毅然正色。有乡绅某,父子怀嫌,适园亭落成,招令饮。酒半,用 章忽曰:今日欲鞫一公事。问:何事?曰:即公父子间事也。呼其子出,数其家事,委细具知。 乃以至情开喻。举家请罪感泣,誓终身慈孝。因复饮极欢,为题其堂曰:遂初。言遂为父子如 初也。三年报最,民诣阙请留。迁常州府同知,仍管县事,前后凡七年。迁礼部主客郎,竟不 赴,归。 • 昆山地域,经数代置废分合,变化较大。唐以前县境广至今嘉定县全境及太仓、宝山、青浦、 上海、松江等县部分境域。从唐代始至20世纪50年代末,县境历经多次演变成为今日之范围。 故娄、信义、新阳县治均设于境内。
于是饲以稻粱,丰其肌体,谅俎味之至珍,终周防以休 处。及夫洞庭水緑,吴苑花繁。
国学代 俞允文
作品赏析
• 大梁王公即昆山知县王用章 • 《苏州府志》卷三名宦:王用章,字汝平,祥符人。嘉靖四十三年进士,知昆山。甫至,按所
部田赋,及诸催督之籍,一览洞然。于是询诸父老,定雇役之法,清改兑之弊,免储总之役。 期年,民大悦。会抚臣图头粮长之议下,用章廉知飞诡之弊,为领赋者害,乃先清图甲,严限 推收,令买者不苦原户催征,业主不苦客户影射,而七十二区之田尽出。乃按田户以编役,随 图甲以拨运,役均弊绝,民皆乐业。巡抚海瑞浚吴淞江,工役浩繁,用章应机立办,民间若不 闻有役者。听讼晨至夕,决遣无留滞,公堂然。尝有雁降于庭,留止不去,人为赋来雁诗以美 之。己巳、庚午,县苦水灾,力请于抚臣,漕米得改折。性洒落,能多饮而不醉。尝与士大夫 从容山水间,一以私请,则毅然正色。有乡绅某,父子怀嫌,适园亭落成,招令饮。酒半,用 章忽曰:今日欲鞫一公事。问:何事?曰:即公父子间事也。呼其子出,数其家事,委细具知。 乃以至情开喻。举家请罪感泣,誓终身慈孝。因复饮极欢,为题其堂曰:遂初。言遂为父子如 初也。三年报最,民诣阙请留。迁常州府同知,仍管县事,前后凡七年。迁礼部主客郎,竟不 赴,归。 • 昆山地域,经数代置废分合,变化较大。唐以前县境广至今嘉定县全境及太仓、宝山、青浦、 上海、松江等县部分境域。从唐代始至20世纪50年代末,县境历经多次演变成为今日之范围。 故娄、信义、新阳县治均设于境内。
于是饲以稻粱,丰其肌体,谅俎味之至珍,终周防以休 处。及夫洞庭水緑,吴苑花繁。
玄庐赋第十三段赏析【清代】范光阳骈体文
• 太白山海拔1000米的地方,这里被称为洞天福地景区。老子《道德经》里面记 载:全国共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封太白山为第十一洞天,亦称玄德洞 天。
• 《水经注》载: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过去,人 们以太白山气势岿然,风雨无时,仅在六月盛暑时,始通行人,俗呼“开山”。 六月以外,雾雪塞路,人迹罕至,俗称“封山”。以至《水经注》有“山下行 军,不得鼓角。鼓角,则疾风雨至”的近乎神话之说。现代人已不受什么“开 山”、“封山”限制,即可随时登山。“不得鼓角”、“疾风雨至”的说法, 仅只能说明山上气候变化无常。
• 鬼谷子在太白山著书立作十多年,洞天福地景区的鬼谷子洞就是当年孙膑庞涓 拜师学艺的地方,"百担榆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有一天王禅老祖要云游三 天,出门之前要求两徒弟在他回来时每人砍一百担柴。孙膑很老实,每天除了 温习兵书,就是上山砍柴,庞涓用柏树做个扁担,又砍了一担榆柴,等着师傅 回来验收。鬼谷子回来后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对两人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
太白因而名山,其人起而构堂。真人伊誰,鬼谷 之良丁,未造於姬周。
………………………………………………………
………………………………………………………
《汉书·地理志》谓之“太乙山”,据传说为太乙真人修炼之地。《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 南圭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时有紫气复之,故名。”大抵是取太白金星之意称为“太白山”的 ,《古今图书集成》《关中胜迹图志》《郿县志》等均有记载。“太白山”之名最早见于《魏书·地 理志》中,隋、唐后直沿用至今。太白山与鳌山(古称武功山),山高势险,故有“武功太白,去 天三百”之说。
国学 骈体文
玄庐赋
第十三段
清代 范光阳
作品赏析
• 《水经注》载: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过去,人 们以太白山气势岿然,风雨无时,仅在六月盛暑时,始通行人,俗呼“开山”。 六月以外,雾雪塞路,人迹罕至,俗称“封山”。以至《水经注》有“山下行 军,不得鼓角。鼓角,则疾风雨至”的近乎神话之说。现代人已不受什么“开 山”、“封山”限制,即可随时登山。“不得鼓角”、“疾风雨至”的说法, 仅只能说明山上气候变化无常。
• 鬼谷子在太白山著书立作十多年,洞天福地景区的鬼谷子洞就是当年孙膑庞涓 拜师学艺的地方,"百担榆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有一天王禅老祖要云游三 天,出门之前要求两徒弟在他回来时每人砍一百担柴。孙膑很老实,每天除了 温习兵书,就是上山砍柴,庞涓用柏树做个扁担,又砍了一担榆柴,等着师傅 回来验收。鬼谷子回来后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对两人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
太白因而名山,其人起而构堂。真人伊誰,鬼谷 之良丁,未造於姬周。
………………………………………………………
………………………………………………………
《汉书·地理志》谓之“太乙山”,据传说为太乙真人修炼之地。《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 南圭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时有紫气复之,故名。”大抵是取太白金星之意称为“太白山”的 ,《古今图书集成》《关中胜迹图志》《郿县志》等均有记载。“太白山”之名最早见于《魏书·地 理志》中,隋、唐后直沿用至今。太白山与鳌山(古称武功山),山高势险,故有“武功太白,去 天三百”之说。
国学 骈体文
玄庐赋
第十三段
清代 范光阳
作品赏析
竹林七贤图赋第七段赏析【明代】王世贞骈体文
•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 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 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THANK YOU!
奏广陵之哀散兮,苍龙赠吰而长吟。指九阳而晞 发兮,灵飔飘飖而荡襟。
……………………………………………………… ………………………………………………………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 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和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交界一带) 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 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 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
国学 骈体文
竹林七贤图赋 第七段
明代 王世贞
作品赏析
• 《竹林七贤图赋》是为友人著名画家尤子求的《竹林七贤图赋》所作的怀古赋。 •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
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省云台山百家岩景区境内 。《晋 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 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 贤’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说他们“陈留阮籍、谯国嵇康、 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 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 合作,嵇康被杀害,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THANK YOU!
奏广陵之哀散兮,苍龙赠吰而长吟。指九阳而晞 发兮,灵飔飘飖而荡襟。
……………………………………………………… ………………………………………………………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 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和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交界一带) 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 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 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
国学 骈体文
竹林七贤图赋 第七段
明代 王世贞
作品赏析
• 《竹林七贤图赋》是为友人著名画家尤子求的《竹林七贤图赋》所作的怀古赋。 •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
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省云台山百家岩景区境内 。《晋 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 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 贤’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说他们“陈留阮籍、谯国嵇康、 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 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 合作,嵇康被杀害,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悼往赋第二十五段赏析【明代】俞允文骈体文
• 王世懋(1536年6月14日——1588年8月5日),字敬美,别号麟州,时称少美, 汉族,明苏州府太仓人(今江苏太仓)。嘉靖进士,累官至太常少卿,是明代文 学家、史学家王世贞之弟,好学善诗文,著述颇富,而才气名声亚于其兄。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俞允文,字仲蔚,生于正德八年癸酉(1513年)六月十七日,卒于万历七年己 卯(1579年)八月四日。世为昆山人。父俞璋,举正德辛未(1511年)进士, 授嘉兴府推官,复迁湖州、泉州二郡,所至以平恕称,擢南京大理寺评事,嘉 靖三年以疾卒于官。时允文12岁,与兄允升、弟允济同奉母还昆山。允文性至 孝而聪慧,年十五作《马鞍山赋》,人争称之,名动乡里。允文自幼喜好文艺, 游心古文辞,临摹法书,然不喜科举业;对《周易》有所探究,17岁奉母命, 以《易》学出试郡学。时吴郡别驾李浙见其文,誉之为“神龙天马”,荐于督 学章衮,遂补为郡庠弟子员。时朝廷有人建议,谓《春秋》、《礼记》二经传 习者乏人。遂令各地督学使者选择高才生员,以授二经。时允文在选,乃改读 《春秋》。而允文对科举文章已极厌烦,几次欲退学,因母命难违,只好暂留。 其时对诗古文及书法仍多倾心。当时苏州才艺之士聚集,对允文亦多影响。邑 中前辈吴中英,博学才高,喜嘉掖后进,见允文《晚山庭》诗云:“黄鹰独过 山庭暮,欲语不语颜色苦。岸高青草叫乱蛙,风急渔船暗灯火。”称赏不绝, 遂订忘年之交。
生天地之广而罔迍兮,哀时命之促危。善与恶之纷纠兮, 不同厥施。又孰不各然。其所然兮,非无所非。
……………………………………………………… ………………………………………………………
嘉靖三十八年,俺答进犯潘家口长城,滦河以西,遵化、迁安、蓟州、玉田告急。御史王渐、方 辂于是弹劾王忬等人的失职之罪。明世宗大怒,严厉责问了王忬,令停俸思过。至五月,方辂再 次复弹劾王忬失策者三,可罪者四,皇帝遂下令逮捕王忬及中军游击张伦下诏狱。 王忬下狱后, 他的儿子王世贞辞官赶赴京城,与弟弟王世懋每天拜伏在严嵩家门口,涕泣求饶。严嵩一边暗中 操纵王忬的案件,一边假言安抚两人。两人又穿着囚服长跪在道旁,拦住权贵的车驾,乞求援助。 刑部有官员认为王忬也有功劳,可以判戍边,但明世宗亲手批示:“诸将皆斩,主军令者顾得附 轻典耶?”改论斩。 第二年冬天,王忬被斩于西市。王忬的儿子王世贞、王世懋兄弟二人相泣号 恸,持丧而归。 穆宗即位,隆庆元年,世贞、世懋伏阙为父论冤,得以昭雪。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俞允文,字仲蔚,生于正德八年癸酉(1513年)六月十七日,卒于万历七年己 卯(1579年)八月四日。世为昆山人。父俞璋,举正德辛未(1511年)进士, 授嘉兴府推官,复迁湖州、泉州二郡,所至以平恕称,擢南京大理寺评事,嘉 靖三年以疾卒于官。时允文12岁,与兄允升、弟允济同奉母还昆山。允文性至 孝而聪慧,年十五作《马鞍山赋》,人争称之,名动乡里。允文自幼喜好文艺, 游心古文辞,临摹法书,然不喜科举业;对《周易》有所探究,17岁奉母命, 以《易》学出试郡学。时吴郡别驾李浙见其文,誉之为“神龙天马”,荐于督 学章衮,遂补为郡庠弟子员。时朝廷有人建议,谓《春秋》、《礼记》二经传 习者乏人。遂令各地督学使者选择高才生员,以授二经。时允文在选,乃改读 《春秋》。而允文对科举文章已极厌烦,几次欲退学,因母命难违,只好暂留。 其时对诗古文及书法仍多倾心。当时苏州才艺之士聚集,对允文亦多影响。邑 中前辈吴中英,博学才高,喜嘉掖后进,见允文《晚山庭》诗云:“黄鹰独过 山庭暮,欲语不语颜色苦。岸高青草叫乱蛙,风急渔船暗灯火。”称赏不绝, 遂订忘年之交。
生天地之广而罔迍兮,哀时命之促危。善与恶之纷纠兮, 不同厥施。又孰不各然。其所然兮,非无所非。
……………………………………………………… ………………………………………………………
嘉靖三十八年,俺答进犯潘家口长城,滦河以西,遵化、迁安、蓟州、玉田告急。御史王渐、方 辂于是弹劾王忬等人的失职之罪。明世宗大怒,严厉责问了王忬,令停俸思过。至五月,方辂再 次复弹劾王忬失策者三,可罪者四,皇帝遂下令逮捕王忬及中军游击张伦下诏狱。 王忬下狱后, 他的儿子王世贞辞官赶赴京城,与弟弟王世懋每天拜伏在严嵩家门口,涕泣求饶。严嵩一边暗中 操纵王忬的案件,一边假言安抚两人。两人又穿着囚服长跪在道旁,拦住权贵的车驾,乞求援助。 刑部有官员认为王忬也有功劳,可以判戍边,但明世宗亲手批示:“诸将皆斩,主军令者顾得附 轻典耶?”改论斩。 第二年冬天,王忬被斩于西市。王忬的儿子王世贞、王世懋兄弟二人相泣号 恸,持丧而归。 穆宗即位,隆庆元年,世贞、世懋伏阙为父论冤,得以昭雪。
凝神赋寿韩南园明府第十段赏析【明代】孙绪骈体文
• 据《玉海》卷九十记载,唐玄宗把他的生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规定在这一天王公以下 都得贡献铜镜。唐玄宗生日当天登上花萼楼接受朝臣们和外国使臣的庆贺,并同时对四品以上 僚臣赏赐铜镜。唐玄宗为此还写了《千秋节赐群臣镜》诗:“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 赐群臣,遇像见清心”受这种风气的影响,民间也开始流行铸镜相赠的习俗,镜子也成了祝福 长寿的象征。
• 孙绪归里后自号陂东居士,筑“剪韭轩”杜门著书,闲时寄情诗酒, 其《沙溪集》即是其晚年之作。此外,他还热心公益,独立捐资修 葺县学宫,亲自参与润色《故城县志》,收养教化贫民弃儿,深受 当地百姓拥戴。孙绪才华横溢,文学造诣极深,诗、赋、散文均堪 称大家,在世时已获“瀛州才子”美誉,曾著有《易经奇语》、 《大学中庸放言》2卷、《无用闲谈》12卷等。其诗歌作品于豪气 纵横中姿媚跃出,有独特风格。
檜柏與姿,山澤同癯。昂昂青田之鶴,泛泛滄江之鳧。玉山欲 頹迴風之偃修竹,青瞳炯射寒蟾之映氷壺。
……………………………………………………… ………………………………………………………
《诗经・豳风・七月》中有“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从中可以看出酒 很早就是祝寿的礼物了。冉如北宋梅尧臣所写的《四禽言》:“提壶芦,沽美酒。风为宾,树为 友。山花缭乱目前开,劝尔今朝千万寿。”借提壶鸟的叫声劝酒祝寿。馈人以面,称“长寿面”, 馈人以桃,代指天上的仙桃,馈人以糕,谐音“高”,都是取其延年益寿之意。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孙绪(1474-1547年),河间府故城人,字诚甫,号沙溪。弘治十二 年(1499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因被中伤而革职,嘉靖初起太仆 卿。著有《沙溪集》二十三卷,包括文八卷,赋一卷,杂著一卷, 《无用闲谈》六卷,诗七卷。《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无用闲谈》 “多深切著明之语,论文论诗,亦各有确见”。
• 孙绪归里后自号陂东居士,筑“剪韭轩”杜门著书,闲时寄情诗酒, 其《沙溪集》即是其晚年之作。此外,他还热心公益,独立捐资修 葺县学宫,亲自参与润色《故城县志》,收养教化贫民弃儿,深受 当地百姓拥戴。孙绪才华横溢,文学造诣极深,诗、赋、散文均堪 称大家,在世时已获“瀛州才子”美誉,曾著有《易经奇语》、 《大学中庸放言》2卷、《无用闲谈》12卷等。其诗歌作品于豪气 纵横中姿媚跃出,有独特风格。
檜柏與姿,山澤同癯。昂昂青田之鶴,泛泛滄江之鳧。玉山欲 頹迴風之偃修竹,青瞳炯射寒蟾之映氷壺。
……………………………………………………… ………………………………………………………
《诗经・豳风・七月》中有“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从中可以看出酒 很早就是祝寿的礼物了。冉如北宋梅尧臣所写的《四禽言》:“提壶芦,沽美酒。风为宾,树为 友。山花缭乱目前开,劝尔今朝千万寿。”借提壶鸟的叫声劝酒祝寿。馈人以面,称“长寿面”, 馈人以桃,代指天上的仙桃,馈人以糕,谐音“高”,都是取其延年益寿之意。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孙绪(1474-1547年),河间府故城人,字诚甫,号沙溪。弘治十二 年(1499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因被中伤而革职,嘉靖初起太仆 卿。著有《沙溪集》二十三卷,包括文八卷,赋一卷,杂著一卷, 《无用闲谈》六卷,诗七卷。《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无用闲谈》 “多深切著明之语,论文论诗,亦各有确见”。
鸣鹤应钟赋第三段赏析【明代】李梦阳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 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 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 为河南扶沟人。 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 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 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 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 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 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文集: 《乐府古诗》三十六卷、《疏书碑志序集文》二十七卷、 《空同集》八卷刊行与世。
国学 骈体文鸣鹤应鐘赋来自第三段明代 李梦阳
作品赏析
• 诗经有云“鹤鸣九皋”,九皋山名。在今 洛阳市嵩县 东 北。 :“《河南通志》: 鸣皋山 ,在 河南府 嵩县 东北五 十里,一名 九皋山 ,昔有白鹤鸣其上,故名。”此地历史 悠久,临近周代洛邑(今洛阳)。
• 唐 王昌龄 《送狄宗亨》诗:“秋在水清山暮蝉, 洛阳 树 色 鸣皋 烟。”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若有人兮 思 鸣皋 ,阻积雪兮心烦劳。”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南溪 醉歌见寄》:“脱屣将相守冲谦,唯於山水独不廉。枕伊 背洛得胜地, 鸣皋少室来轩檐。”
孰詳忱而撫音,步踈樾以延志。歴堂隂而俛啄, 怨情遐而跡凡。恐霜儀之永濁。
………………………………………………………
………………………………………………………
《毛诗序》说:“《鹤鸣》,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 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 。方玉润认为此诗是“讽宣王求贤山林也”。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 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
甄陶在和赋第三段赏析【清代】莫晋骈体文
• 汉 扬雄 《法言·先知》:“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甄陶国风。” 李周翰 注:“甄陶,谓烧土为器。言欲政化纯厚,亦 如甄陶乃成。”《旧唐书·孝友传·裴守真》:“甄陶化育,莫匪神功,岂於乐 舞,别申严敬。” 明 归有光 《松江新建行省颂》:“小子不佞,辱荷甄陶。” 清 方苞 《曾孺人杨氏墓表》:“然后知孺人之德,能甄陶子妇而諭其志也。”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莫晋:1761—1826年 • 清浙江会稽人,字锡三,一字裴舟,号宝斋。乾隆六十年
进士。嘉庆间历国史馆纂修、侍讲、侍读学士、江苏学政、 左副都御史、仓场侍郎。道光初,以与御史常赓等争议粮 仓制度,左迁内阁学士。曾刻《明儒学案》,著有《來雨 軒存稿》。
THANK YOU!
•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 有唐 文最盛, 韩 伏 甫 与 白 。 甫 白 无不包,甄陶咸所索。” 金 萧贡 《自感》诗:“形骸付与甄陶外,祸福难 防倚伏前。”
作品赏析
• 扬子法言·先知卷 • 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刚则甈,柔则坏。〔注〕甈,燥也;坏,湿也。言失和也。夫陶者失刚柔之和则不成器,为
政者失宽猛之中则不成治。〔疏〕“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何平叔景德殿赋李注引无“者”字。“刚则甈,柔则 坏”,音义:“甈,五计切,破瓦也。坏,芳杯切,未烧瓦也。俗本作‘怌’,字之误也。”按:宋、吴本作“怌”。 景德殿赋注引李聃曰:“埏埴为器曰甄陶。王者亦甄陶其民也。”胡氏克家考异云:“‘聃’当作‘轨’,谓李轨注 法言也。”按:今各本皆无此注。注“甈,燥”至“成治”。按:音义注“甈,燥也”,俗本误作“躁”;“坏,湿 也”,误作“怌,惧也”。世德堂本“坏,湿也”,“湿”作“慢”。司马云:“坏,土疏慢不黏也。言甄者和土刚 柔之齐,太刚则破裂,太柔则疏慢。治天下之道,亦犹是也。”似温公所据本亦作“慢”。说文:“甈,康瓠、破罂 也。”段注云:“康之言,空也;瓠之言,壶也。空壶谓破罂也。罂已破矣,无所用之,空之而已。释器曰:‘康瓠 谓之甈。’甈之言,滞而无用也。法言曰‘甄陶天下者’云云,此引申之义也。”荣按:康之言孔,非谓空虚。器有 罅隙谓之甈。埏埴过燥,则器生罅隙。非有二义也。又说文:“坏,丘一成者也,一曰瓦未烧。”段注云:“今俗谓 土坏,古语也。”按:未烧谓之坏,烧而未成亦谓之坏。太玄干云:“或锡之坏。”范注云:“坏,未成瓦也。” 龙 之潜亢,不获其中矣。〔注〕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是以过中则惕,〔注〕九三居下卦之上,过其中则 夕惕也。不及中则跃,〔注〕九四居上卦之下,不及中故跃渊。其近于中乎!〔注〕二五得中,故有利见之吉。〔疏〕 “龙之潜亢,不获其中矣”者,系辞云:“天下之理得,而易成位乎其中矣。”荀注云:阳位成于五,阴位成于二,五 为上中,二为下中,故易成位乎其中也。然则初为下下,六为上上,极卑极高,去中弥远,故云不获其中也。”“是 以过中则惕,不及中则跃”者,系辞云:“三多凶,四多惧。”惠氏栋周易述云:“六爻以二五为中和,卦二五两爻 又以五爻为主。四不中而近五,故多惧;三过中,故多凶也。”“其近于中乎”者,吴云:“以其惕跃故近中,愈于 潜亢。”惠氏栋易例云:“惕跃近中,犹忠恕近道,进德修业,故近于中。”按:过而能惕则知退,不及而能跃则知 进,斯勉几于中之道也。圣人之道,譬犹日之中矣。〔注〕光被四表。不及则未,〔注〕不及中,未盛明。过则昃。 〔注〕日昃明尽,言昏昧也。〔疏〕“不及则未”者,方言云:“未,未及也。”“过则昃”者,易丰云:“日中则 昃。”昃与昃同。注“光被四表”。按:尧典:“光被四表。”郑注云:“言尧德光耀及四海之外,至于天地,所谓 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齐其明。”弘范此注,亦同郑义,不以光被为广被也。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莫晋:1761—1826年 • 清浙江会稽人,字锡三,一字裴舟,号宝斋。乾隆六十年
进士。嘉庆间历国史馆纂修、侍讲、侍读学士、江苏学政、 左副都御史、仓场侍郎。道光初,以与御史常赓等争议粮 仓制度,左迁内阁学士。曾刻《明儒学案》,著有《來雨 軒存稿》。
THANK YOU!
•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 有唐 文最盛, 韩 伏 甫 与 白 。 甫 白 无不包,甄陶咸所索。” 金 萧贡 《自感》诗:“形骸付与甄陶外,祸福难 防倚伏前。”
作品赏析
• 扬子法言·先知卷 • 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刚则甈,柔则坏。〔注〕甈,燥也;坏,湿也。言失和也。夫陶者失刚柔之和则不成器,为
政者失宽猛之中则不成治。〔疏〕“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何平叔景德殿赋李注引无“者”字。“刚则甈,柔则 坏”,音义:“甈,五计切,破瓦也。坏,芳杯切,未烧瓦也。俗本作‘怌’,字之误也。”按:宋、吴本作“怌”。 景德殿赋注引李聃曰:“埏埴为器曰甄陶。王者亦甄陶其民也。”胡氏克家考异云:“‘聃’当作‘轨’,谓李轨注 法言也。”按:今各本皆无此注。注“甈,燥”至“成治”。按:音义注“甈,燥也”,俗本误作“躁”;“坏,湿 也”,误作“怌,惧也”。世德堂本“坏,湿也”,“湿”作“慢”。司马云:“坏,土疏慢不黏也。言甄者和土刚 柔之齐,太刚则破裂,太柔则疏慢。治天下之道,亦犹是也。”似温公所据本亦作“慢”。说文:“甈,康瓠、破罂 也。”段注云:“康之言,空也;瓠之言,壶也。空壶谓破罂也。罂已破矣,无所用之,空之而已。释器曰:‘康瓠 谓之甈。’甈之言,滞而无用也。法言曰‘甄陶天下者’云云,此引申之义也。”荣按:康之言孔,非谓空虚。器有 罅隙谓之甈。埏埴过燥,则器生罅隙。非有二义也。又说文:“坏,丘一成者也,一曰瓦未烧。”段注云:“今俗谓 土坏,古语也。”按:未烧谓之坏,烧而未成亦谓之坏。太玄干云:“或锡之坏。”范注云:“坏,未成瓦也。” 龙 之潜亢,不获其中矣。〔注〕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是以过中则惕,〔注〕九三居下卦之上,过其中则 夕惕也。不及中则跃,〔注〕九四居上卦之下,不及中故跃渊。其近于中乎!〔注〕二五得中,故有利见之吉。〔疏〕 “龙之潜亢,不获其中矣”者,系辞云:“天下之理得,而易成位乎其中矣。”荀注云:阳位成于五,阴位成于二,五 为上中,二为下中,故易成位乎其中也。然则初为下下,六为上上,极卑极高,去中弥远,故云不获其中也。”“是 以过中则惕,不及中则跃”者,系辞云:“三多凶,四多惧。”惠氏栋周易述云:“六爻以二五为中和,卦二五两爻 又以五爻为主。四不中而近五,故多惧;三过中,故多凶也。”“其近于中乎”者,吴云:“以其惕跃故近中,愈于 潜亢。”惠氏栋易例云:“惕跃近中,犹忠恕近道,进德修业,故近于中。”按:过而能惕则知退,不及而能跃则知 进,斯勉几于中之道也。圣人之道,譬犹日之中矣。〔注〕光被四表。不及则未,〔注〕不及中,未盛明。过则昃。 〔注〕日昃明尽,言昏昧也。〔疏〕“不及则未”者,方言云:“未,未及也。”“过则昃”者,易丰云:“日中则 昃。”昃与昃同。注“光被四表”。按:尧典:“光被四表。”郑注云:“言尧德光耀及四海之外,至于天地,所谓 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齐其明。”弘范此注,亦同郑义,不以光被为广被也。
绎山赋原文概述赏析第三部分【清代】牛运震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绎山赋
第三部分
清代 牛运震
概述 ▍summary
• 峄山又名邹山、邹峄山或绎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尚书·禹贡》: “峄阳孤桐。” 《诗经·鲁颂·閟宫》: “保有凫、峄” 的峄,皆指此。《左传》: 哀公七年 (前488年),鲁师 入邾,“邾众保绎”。杜注: “绎,邾山也。在邹县 (按指今市东南邹县旧治) 北。” 又 《晋 书·郗鉴传》: 郗鉴 “避难于鲁之峄山”。据 《史记·夏本纪》 正义引 《括地志》: “峄山 在兖州邹县南二十二里。《邹山记》 云,‘邹山,古之峄山,言络绎相连属也。”
THANK YOU!
正文 ▍text
• 是不可上,蓋惟飛仙。若夫絕壁無土,斷如杵臼。箭括通 天,如刀削就。窈窕无地,双人可受。山中人指,曰此天 門也。往往雲吐,不三四丈。山下四野,立雨青莲。泊池 丹樱,燒林地髓。天蘇文臺,紫姑周環。陰森王母之石, 可坐千夫。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牛运震(1706~1758年)字阶平,人称空山先生,山东滋 阳县马青(今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牛楼村)人。生于清圣 祖康熙四十五年,卒于高宗乾隆二十三年,年五十三岁。 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十三年,举博学鸿词,报罢。 历官平番县,值固原兵变,大掠,运震为画策平定。上官 咸异其才,为忌者所中,免归。运震开敏有断,居官不延 幕友,凡事均自理。性好金石,精经术,工文章。著有 《空山堂文集》十二卷,《史论》二十卷,《塞山堂易解》 四卷,《春秋传》十二卷,《金石图》二卷,均《清史列 传》传于世。
• 古称邹山、邹峄山、邾峄山。在山东省邹城市城区东南。主峰五华峰,海拔555米,方圆10余 千米。由古老花岗岩、片麻岩构成。怪石嶙峋,洞穴深邃,相互通达,且多松柏清泉。《禹贡》 有“峄阳孤桐”,《诗·鲁颂·閟宫》有“保有凫峄”,皆即此。春秋时邾国国君文公曾迁都于 峄山之阳,遗迹犹存。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始皇东巡时曾登此山,命丞相李斯刻石颂 秦德(《史记·秦始皇本纪》)。原碑已佚,元代仿刻碑存市文物管理所。五华峰和妖精洞有北齐 摩崖刻经《文殊般若经》。后人建寺观,筑亭台,刻石纪胜,素有“邹鲁秀灵”之誉。
宣幽赋第三段赏析【明代】袁袠骈体文
作品赏析
• 正德、嘉靖年间,文徵明辈继承吴中诗派的精神内涵,其诗歌创作与明中叶后 高涨起来的复古思潮,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的。他们不法古,不为形式所约束, 注重富有色彩的辞藻,这与他们中多书画家密切关联。而有些诗文甚至通俗流 畅。袁袠与他们有频繁交往,感情笃厚。
• 奉文徵明为师,称“内翰小子师,卓行古人杰”。袠《与文衡山书》:“六安 茶一囊,三黄鸡一只,面一袋,米一石。左右即刻。过山房口教也。袁子袁袠 稽颡再拜谨白衡翁老先生太史亲丈门下。”彼此保持着很好的亦师亦友关系。 又为姻亲,文长孙女适袠侄梦鲤,所以信中有“亲丈"之称。鼒六十寿时,文 徵明应袠之请,为其二伯父作《赋得望湖亭》诗。正德十一年,同试应天,时 文年已四十余,七试应天,有诗《失解东归口占》,袠年方十五,两人皆不利。 后文授翰林院侍诏,数年后致使归,诸友送,文作《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袠时在翰林,作《送文内翰徵仲还山歌》,发“怜余薄宦滞京华,北雁南归每 忆家。何日拂衣三岛去,时来问字有侯芭”之愿。刚登宦途的他已萌辞归之心, 却不知竟是“浮湛中外二十年”,稍后又作《送文太史归田五首》。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袁袠(1502—1547年)字永之,号胥台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袁鼏第四 子。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年四十六岁。五岁知书,七岁赋诗有奇 语,廿四岁乡试解元,明年考进士,张璁先看到他的考卷,非常赏识,力主取他为状元。但其 余考官误以为这份考卷出于他的党羽之手,就共同商议,把他压低为二甲一名进士。榜发后, 张璁见到袁袠,道出缘由,不料袁袠耿直,既不道谢,更不答理,张璁大怒。后来袁袠主持河 南乡试,以选拔得人著称。改任兵部武选司主事,整治旧弊,刚有所作为时,不料一天仓库失 火,这时张璁已入内阁,权势更炽,就给袁袠加上纵火的罪名,把他逮捕入狱,要杀他而后快。 关了几个月,毕竟查无实据,但还把他谪戍湖州。经此横祸,他看透了官场黑暗。后遇赦回家, 他感叹身世,与唐伯虎蒙冤曾被命谪湖州为吏役相仿佛,而伯虎文集当时已罕有流传,于是他 出资刻印《唐寅文集》。后来虽然他再次起用,也只沉浮下僚,如主事、佥事之类的小官,遂 引疾归,读书于横山(今七子山),并筑横山草堂。卒年仅四十六岁,文徵明为他写墓志铭。 袠诗文俊爽,有《胥台集》二十卷,又有《世纬》(均《四库总目》)、《皇明献宝》、《实 吴中先贤传》等并行于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王世贞这次游武当山共花了四天时间,在山上的生活由太和山分守李元庄安排照顾,并带有轿夫、随从 数十人。按明代的惯例,象他这样的高官每经一处宫观,都要有道士吹奏笙管迎接引导。他说:“余之 山宿者四,而历不能得十之三也,然亦足以雄生平游矣”。
图片欣赏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简介
•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 (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 家。
国学 骈体文
玄岳太和山赋
第三十三段
明代 王世贞
作品赏析
• 万历二年 (1574年),王世贞以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郧阳,在职一年有余, 竟有诗文数百篇。期间,王世贞游览武当山,曾作 《玄岳太和山赋》 《自均 州由玉虚宿紫霄宫记》等文,并留有诗文。 “听雨过青羊涧,披云出紫盖峰。 曲曲蜿蜿复道,层层历落怪松。嵌岩几点靺鞨,拥殿千朵芙蓉。倦时但饮三爵, 睡法不输五龙。” 《游武当山五龙宫》反映了武当奇绝景观,诗人微醺山中、 效法陈抟的理想。
•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 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 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 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 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 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 《玄岳太和山赋》序云:太和山者,盖中州之脊而上帝之灵腑也。其始不甚 显,一曰武当山,又曰嵾上山,又曰僊室山。晋咸和中,歴阳谢允弃罗令遁兹 山,遂名之曰谢罗山,见郦氏水经注及荆州图副记。记述了太和山的别名、奉 祀玄武神的情况及明代太和山的地位等内容。
• 《玄岳太和山赋》全面叙述了武当山的地位方位和历史沿革,永乐皇帝大修宫 观的经过,善男信女朝山的经历,山中所见武当山的美景,古木及物产,仙人 等。
• 三月十七日,王世贞“将以鸡鸣起,作泰山日出观”,“以足不谋”。从三天门步行下山,过文昌祠、 朝天宫等景点,中午抵南岩宫。饭后到虎耳岩访不二和尚,谈禅入机,颇有妙语。傍晚回宿南岩,游元 君殿、独阳岩、南薰亭诸名胜。次日“自南岩右折而下”,出北天门,过滴水岩、竹笆桥,“自是壑益 深旷、树益老,高者径百尺,大可数抱”。沿青羊涧而下,留恋奇石碧水,甚至酌涧水畅饮。中午抵五 龙,入宫观五龙井、日月池。饭后出宫,但见满山遍野嘉树美箭、鸟声雍和,“不觉至仁威观”。过五 龙行宫,游玉虚宫等处,傍晚宿于迎恩宫。
THANK YOU!
蹑峛崺穿弇中下,缯绫■〈啖,山代口〉窞而囓趾兮,上狋■ 〈疑上肉下〉■〈山上畾下〉■〈山上罪下〉而荡胸。
……………………………………………………… ………………………………………………………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 “大岳”之称。明成祖以后历代皇帝都崇奉武当山真武神,凡即位登基,都要派近臣到武当山祭 告。在重大祀典中大岳与五岳祭礼相同,且大岳真武神更受重视。到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 年),明世宗重修武当山宫观,在遇真宫东北面的山垭上建大石牌坊,赐额曰“治世玄岳”,于 是武当山又被朝廷尊称为“玄岳太和山”,其名号、地位更是明显高于五岳,成为“天下第一名 山”。
作品赏析
• 据王世贞所写的太和山游记可知,他第一次登谒武当山是在他上任不久,即万历三年(1575年)春三月。 三月十五日清晨,他从均州城出发,当天途经迎恩宫、玄岳门、遇真宫、玉虚宫、龙泉观等著名景点, 傍晚抵达紫霄宫。途中遇雨,作《过龙泉观冒雨行即景》、《遇雨投紫霄宫宿》等诗。
• 三月十六日,他黎明即起,“礼前殿”。出观禹迹池,“泉声益怒,飞流缥碧可爱”。上路登金顶,经 南岩宫、榔梅祠,“地益高,壑益雄深”。中午,到达太和宫,“改服礼真武,遂登绝顶”。“时乍晴, 蒙气又重,不能得汉江。而三方之山若大海挟银涛,层涌叠至,使人目不暇接”。饭后访异人范丫髻, “与之语”,井给其汤饭。
图片欣赏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简介
•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 (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 家。
国学 骈体文
玄岳太和山赋
第三十三段
明代 王世贞
作品赏析
• 万历二年 (1574年),王世贞以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郧阳,在职一年有余, 竟有诗文数百篇。期间,王世贞游览武当山,曾作 《玄岳太和山赋》 《自均 州由玉虚宿紫霄宫记》等文,并留有诗文。 “听雨过青羊涧,披云出紫盖峰。 曲曲蜿蜿复道,层层历落怪松。嵌岩几点靺鞨,拥殿千朵芙蓉。倦时但饮三爵, 睡法不输五龙。” 《游武当山五龙宫》反映了武当奇绝景观,诗人微醺山中、 效法陈抟的理想。
•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 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 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 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 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 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 《玄岳太和山赋》序云:太和山者,盖中州之脊而上帝之灵腑也。其始不甚 显,一曰武当山,又曰嵾上山,又曰僊室山。晋咸和中,歴阳谢允弃罗令遁兹 山,遂名之曰谢罗山,见郦氏水经注及荆州图副记。记述了太和山的别名、奉 祀玄武神的情况及明代太和山的地位等内容。
• 《玄岳太和山赋》全面叙述了武当山的地位方位和历史沿革,永乐皇帝大修宫 观的经过,善男信女朝山的经历,山中所见武当山的美景,古木及物产,仙人 等。
• 三月十七日,王世贞“将以鸡鸣起,作泰山日出观”,“以足不谋”。从三天门步行下山,过文昌祠、 朝天宫等景点,中午抵南岩宫。饭后到虎耳岩访不二和尚,谈禅入机,颇有妙语。傍晚回宿南岩,游元 君殿、独阳岩、南薰亭诸名胜。次日“自南岩右折而下”,出北天门,过滴水岩、竹笆桥,“自是壑益 深旷、树益老,高者径百尺,大可数抱”。沿青羊涧而下,留恋奇石碧水,甚至酌涧水畅饮。中午抵五 龙,入宫观五龙井、日月池。饭后出宫,但见满山遍野嘉树美箭、鸟声雍和,“不觉至仁威观”。过五 龙行宫,游玉虚宫等处,傍晚宿于迎恩宫。
THANK YOU!
蹑峛崺穿弇中下,缯绫■〈啖,山代口〉窞而囓趾兮,上狋■ 〈疑上肉下〉■〈山上畾下〉■〈山上罪下〉而荡胸。
……………………………………………………… ………………………………………………………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 “大岳”之称。明成祖以后历代皇帝都崇奉武当山真武神,凡即位登基,都要派近臣到武当山祭 告。在重大祀典中大岳与五岳祭礼相同,且大岳真武神更受重视。到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 年),明世宗重修武当山宫观,在遇真宫东北面的山垭上建大石牌坊,赐额曰“治世玄岳”,于 是武当山又被朝廷尊称为“玄岳太和山”,其名号、地位更是明显高于五岳,成为“天下第一名 山”。
作品赏析
• 据王世贞所写的太和山游记可知,他第一次登谒武当山是在他上任不久,即万历三年(1575年)春三月。 三月十五日清晨,他从均州城出发,当天途经迎恩宫、玄岳门、遇真宫、玉虚宫、龙泉观等著名景点, 傍晚抵达紫霄宫。途中遇雨,作《过龙泉观冒雨行即景》、《遇雨投紫霄宫宿》等诗。
• 三月十六日,他黎明即起,“礼前殿”。出观禹迹池,“泉声益怒,飞流缥碧可爱”。上路登金顶,经 南岩宫、榔梅祠,“地益高,壑益雄深”。中午,到达太和宫,“改服礼真武,遂登绝顶”。“时乍晴, 蒙气又重,不能得汉江。而三方之山若大海挟银涛,层涌叠至,使人目不暇接”。饭后访异人范丫髻, “与之语”,井给其汤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