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复习提纲(终版)
数据库 数据库复习大纲
一、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
1.数据库定义?
2.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组是什么?
3.数据模型有那四种?
4.概念模型表示方法是什么?
5.目前的数据库系统分为那四种?
6.范式定义?
7.数据库设计步骤有哪些?
8.定义事务的语句主要有那三条?
9.数据库系统的英文简写是什么?
10.关系模式规范化中,各个范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1.SQL语句中的授权动词是什么?
12.删除student表的SQL语句是什么?
13.范式的表示方法是怎样的?
14.数据库系统特点有哪些?
15.数据库设计特点有哪些?
16.数据库维护工作主要有那些?
17.数据并发控制的意义有哪些,可以避免那些现象?
18.简述关系的定义?
19.简述事务的定义?
20.什么叫数据依赖?
21.笛卡尔积的计算方法?
22.结合实际绘制一张学生成绩管理E-R图。
23.SQL语言建立表。
二、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数据库应用的看法,说说我们身边那些地方用到了数据库方面的知识。
1。
最新数据库复习大纲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数据的语义数据的解释是对数据含义的说明,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2.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拓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概括的讲,数据库具有永久储存,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3.DBMS的定义、功能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功能(5点):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组织,储存和管理 3.数据操控功能 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5.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2.文件系统阶段3.数据库系统阶段6.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最重要)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变化,程序不变) 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控制功能: 1.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2.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3.并发控制 4.数据库恢复7.数据模型的类型第一类:概念模型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8.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基本概念: 1.实体2.属性 3.码 4.实体型 5.实体集 6.联系表示方法:实体-联系方法该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法也称E-R模型9.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三要素)重点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2.数据操作: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的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数据库主要有查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它保障了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
10.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a.层次模型b.网状模型c.关系模型11.关系模型的基本术语a.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二维表)b.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c.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d.码:也称码键,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确定一个元组,如学号e.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数据库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1.填空(20分)2.单选(20分)3.名词解释(两个,共10分)4.简答题(4小题,共24分)5.设计题(12分)主要考察SQL6.设计题(14分)主要考察数据库设计考试范围:课堂上讲的各个章节(一、二、三、四、五、六、十、十一、七)各个章节中上课时讲过不作要求的,不在考试范围内。
主要内容:第一章: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2.数据管理技术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3.什么是数据模型,有哪几类。
它的组成要素是什么。
4.P14~P18相关概念都要掌握。
层次、网状模型的特点。
5.P28,关系模型的相关概念。
关系模型的优缺点。
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与二级映象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7.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第二章:1.什么是域、笛卡尔集有什么用处。
关系的目与度。
2.候选码、主码、主属性等概念。
3.什么有关系操作,有哪些关系操作。
4.什么是关系的完整性,具体有哪些?外码、参照表、被参照表是什么?5.什么是关系代数运算,有哪些传统与专门的关系运算。
6.关系演算不作要求。
7.P74第五题如果用关系代数来实现,你会吗?第三章1.熟练掌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2.什么是视图,有什么作用?第四章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2.计算机系统的三类安全性问题指的是什么。
3.数据库系统如何实现安全性控制。
具体如何实现。
第五章1.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2.数据库管理系统如何实现(或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3.什么是触发器,有什么作用?第六章1.什么是规范化理化,有什么用处。
2.掌握第一、第二、第三、BC范式的判定方法。
3.能区分各类的函数依赖。
第十章1.什么是事务,有哪些特点2.数据库系统的各种故障有哪些。
3.各类故障的恢复技术有哪些,如何实现第十一章1.什么是串行执行?交叉并发执行,同时并发执行2.并发执行有可能会造成什么问题,会具体分析。
3.有哪些封锁,各有什么特点4.封锁会造成哪些问题,如何预防或解决5.什么是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6.理解三级封锁协议、两段锁协议。
数据库原理考试复习大纲
数据库原理期末复习第一章绪论理解:1,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两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3,逻辑模型重点三个主要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4,数据库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5,概念模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联系6,理解联系的分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三个以上实体间的联系,单个实体型内部的联系。
7,基本层次联系8,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9,多对多联系在层次模型中的表示方式:虚拟节点法,冗余节点法10,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11,区分“型”和“值”的概念。
12,三级模式重点掌握:1,E-R图的画法。
2,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3,关系模型中的一些术语。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理解:1,基本概念:域,笛卡尔积,关系,候选码,主码,主属性,非主属性,全码2,关系的三种形态:基本表,查询表,视图。
3,关系模式的概念4,关系操作:插入,删除,修改,查询(选择,投影,连接,除,并,差,交,笛卡尔积)。
5,关系完整性的概念: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
重点掌握:1,关系代数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理解:无重点掌握:1,模式的概念2,模式的定义,删除3,基本表的创建,修改,删除4,索引的概念5,索引的创建,删除6,单表查询7,聚集函数8,连接查询9,嵌套查询10,集合查询11,插入数据12,修改数据13,删除数据14,视图的定义,删除,查询,更新数据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理解:1,DBMS登录名,数据库用户名,授权,回收,数据库角色的基本概念。
重点掌握:1,为用户授权的基本语法和回收的基本语法2,创建角色,为角色授权,为其他用户授予角色,角色权限回收的基本语法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理解:1,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基本概念2,实体完整性的检查方式:全盘扫面,索引3,破坏参照完整性的操作有哪些。
数据库复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
数据库发展历史
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三个发展阶 段。 数据库模型分关系数据库模型、层次数据库、网状数 据库模型、对象数据库模型,其中关系数据库模型是用二 维表格结构来表示实体类型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基本概念
1、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用户 (普通用户、应用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内部 体系结构(三级模式结构:内模式、模式、外模式)表、
delete from<表名> [where <条件>]
三、综合要求
要求能对一张不符合范式要求的关系(表),进行关系分
解直至符合3NF 写出生成数据表的SQL语句 能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语 句。 对本课程的客观评价
2、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1)、信息世界—实体、属性、键、域、关系、实体集 (2)、信息世界—实体之间的联系:1:1;1:N;M: N; (3)、计算机世界—字段、记录、文件 现实世界 信息世界 计算机世界 事物总体 实体集 文件 事物个体 实体 记录 特征 属性 字段 事物间联系 实体模型 数据模型 (4)、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 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使得当数据的逻辑结构变了, 用户程序可以不变。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 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使得当数据的 物理结构变了,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变。
2、insert语句 (1)、基本用法
INSERT INTO <表名>[(<列名1>[,<列名2>…])] VALUES(<值>)
(2)、插入多行记录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提纲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提纲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提纲一、概念第一章绪论1.数据和语义的关系数据:对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解释是对数据含义的说明,数据的含义成为数据的语义。
2.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存放数据的仓库。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有哪些数据定义、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其他功能4.什么是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5.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经过了哪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6.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7.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文件系统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缺点: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8.什么是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数据库专用术语,包括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时相互独立的。
逻辑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9.数据的不一致性、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恢复的概念,10.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
(对现实世界的模拟)11.数据模型的有哪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12.什么是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13.最常见的四种数据模型层析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14.关系模型中的术语:关系、元组、属性、主码、外码、全码、域、分量、关系模式码:亦称码键,码键能够唯一的确定一个元组。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列15.关系模型的优点关系模型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
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
关系模式的存取路径对用户是透明的,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简化程序员的工作。
数据库复习提纲(完整版)
复习提纲第一章1、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
答:(1)人工管理阶段;(2)文件系统管理阶段;(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的特点有:○1数据不能长期保存;○2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3数据不共享;○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文件系统管理阶段的特点有:○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2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3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4数据独立性差。
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成性高;○4DBMS对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
2、数据独立性的概念、分类,含义。
答:概念: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领域中一个常用术语,他能将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
分类: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各含义: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也就是说,数据在磁盘上怎样存储由DBMS管理,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3、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
答: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完整性检查将数据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数据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以防止被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密和破坏,使每个用户只能按照规定,对某些数据以某些方式进行使用和处理。
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 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等5、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技术复习提纲
第1章 序言 1.1数据库系统相对文件系统的优势1.数据库系统(DBS )的特点(相对文件系统)(1)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管理和控制数据。
DBMS 可以解决数据安全、数据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等问题。
由DBMS 屏蔽数据存取细节:应用程序⇔DBMS ⇔数据库(2)数据结构化程度高。
数据库存储了整个组织的数据,数据库既存储数据,又存储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数据库中的数据)相互独立,即应用程序只处理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不关心数据的物理存储。
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发生改变,应用程序可以不变(如:表中增加一个列,应用程序可以不变)。
应用程序⇔按逻辑结构组织的数据⇔按物理结构组织的数据 应用程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或者,应用程序⇔模式⇔内模式(4)数据的共享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库的数据面向整个系统,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应用,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系统共享使用。
数据共享(集中控制)可以大大减少数据的重复性(冗余),节约存储空间,更容易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由于数据面向整个系统,且结构化程度高,因此容易增加新的应用,易于扩充,可以适应各种用户的要求。
数据库存储整个企业或组织的数据 1.2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数据库(DB )。
定义1:自描述的集成的表的存储(有点片面,并不是所有数据库均采用表方式存储的)。
定义2: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一般包括:用户数据、元数据、索引、存储过程、触发器、安全数据、备份/恢复数据等。
DB 的内容?(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及其开发工具。
是系统软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库创建和维护功能、数据库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等。
商业系统:Access 、SQL Server 、Oracle 、Sybase 等。
数据库技术复习提要
数据库技术复习提要数据库技术复习提要第⼀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DB是(数据库);DBMS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2)常见的概念模型是(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
(3)关系是(⼆维表),属性是(表中第⼀列),元组是(表中的⼀⾏)。
(4)3种数据模型是(层次、⽹络、关系数据模型)。
(5)关系模型⽤(公共属性)实现表与表之间的联系。
(6)层次、⽹络模型⽤(指针)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
(7)概念模型独⽴于(硬件、软件);逻辑模型独⽴于(硬件)。
(8)数据库应⽤系统的组成(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应⽤)。
1、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对数据的结构进⾏描述的信息。
元数据亦称为数据字典。
2、⽂件系统的缺陷:数据依赖,数据冗余,数据异常;⽂件系统的缺陷引起的后果:数据不⼀致性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
3、什么是DBMS,主要功能是什么?答:DBMS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数据库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
其主要功能是:(1)数据定义;(2)数据操作;(3)数据库运⾏的管理;(4)数据库维护;(5)数据通信4、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1)设计系统的概念模型;(2)依据所使⽤的DBMS软件,将概念模型转换出相应的数据模型(关系、层次、⽹络);(3)⽤数据定义语⾔定义数据库的结构和某些约束条件。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和核⼼任务。
第⼆章《关系数据模型》(1)关系数据模型:⽤⼆位表格结构表⽰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2)关系:对于⼀个具体的⼆维表就是⼀个关系。
表中的⼀⾏称为关系的⼀个元组;表中的⼀列称为关系的⼀个属性;因此,关系可以定义为元组的集合。
对关系的限制:每个属性都不可分解;没有重复元组;不考虑元组间的顺序(⾏序);属性间的顺序(列序)⽆关紧要。
但使⽤时,为⽅便,还是考虑列序的。
(3)元组:关系的⼀个元素;表中的⼀⾏;表⽰⼀个实体。
(4)表:在关系数据库中,⼀张表就是⼀个关系;是由⼀组相关实体组成的,即代表⼀个实体集。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复习大纲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复习大纲《数据库原理》期末复习大纲第一部分概述1、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功能是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 ,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将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能够自动进行查询和修改的数据集合。
功能是数据库初始数据装载转换、数据库转储、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性能监视分析等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等。
功能是(1)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2)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3) 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4) 建立和维护数据库;(5) 数据通信接口。
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独立性的涵义是指建立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分离的基础上,用户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转换工作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数据独立性分为数据的物理独立和数据的逻辑独立。
3、数据管理三阶段(人工、文件、数据库系统)及特点图数据库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数据由计算或处理它的程序自行携带,数据和应用程序一一对应,应用程序依赖于数据的物理组织,因此数据的独立性差,数据不能被长期保存,数据的冗余度大等给数据的维护带来许多问题。
2)文件系统阶段在此阶段,数据以文件的形式进行组织,并能长期保留在外存储器上,用户能对数据文件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程序与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然而依旧存在数据的冗余度大及数据的不一致性等缺点。
数据库原理复习大纲
数据库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知识要点1:数据发展的几个阶段,各阶段特点。
参考题目: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简述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的3各阶段,并说明每个阶段的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优缺点。
知识要点2:数据库系统概论常见的缩写:如DBA,OODB,OLAP,DBMS,DBS,KDD等及常见关系数据库产品。
参考题目:.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OODB是()的英文缩写。
知识要点3:数据库系统组成及特点参考题目:回答一个完整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包括()。
据库系统的特点()。
第二章:知识要点1:实体、联系、属性等概念。
知识要点2:联系的分类与特点知识要点3:常见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知识要点4:三级模式与二层映射,以及逻辑独立和物理独立性第三章:知识要点1:数据模型定义、域、笛卡尔积等概念和特点知识要点2:键的概念,外键、主键、候选键等知识要点3:三类完整性规则,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知识要点3:常见关系代数运算,特别是区分几种外连接运算第四章:知识要点1:SQL语言的特点知识要点2:常见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语言知识要点3:常见的特殊语句:如having,group by,order by ,delete,droup知识要点4:视图的概念,特点,操作情况。
第五章:知识要点1:函数依赖与多值依赖概念和分类知识要点2:范式概念及个范式的区别与联系知识要点3:ArmStrong公理特性及闭包集求解问题第六章:知识要点1:E-R模型绘制及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化第七章:知识要点1:数据库设计的各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知识要点2: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概念知识要点3:需求分析工作内容和方法。
知识要点4:消除E-R图中常见冲突。
第八章:知识要点1:事务的概念和特点。
知识要点2:常见的故障恢复策略和方法知识要点3:日志文件的使用要点。
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库复习提纲以及总结要点
来自绵竹中学——李瑞豪总结一、理论部分1.1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 1.1.1体验数据管理技术1、利用windows 操作系统管理文件2、利用excel 管理数据3、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数据数据管理:指对数据的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
数据管理技术:指与数据管理活动有关的技术。
常见的数据库应用实例:图书馆、银行、火车站售票、电信缴费、网上购物等。
1.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人工管理特点:没有专门的软件管理数据,数据与应用程序紧密联系,不能共享。
文件系统特点:数据文件与应用程序分离,但独立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较差。
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数据的安全及完整性得到保证。
...1.3认识关系数据库 几个概念:实体: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或者对象。
实体集:实体的集合。
1.3.1 用关系存储数据一个二维表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作关系,在关系数据库中,用表格来存储数据。
字段:表中的第一行。
记录:陈第一行外的所有行。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 、ACCESS 、DB2、Microsoft SQL Server 、Oracle 、Sybase 等。
2.1数据的分析与建模 2.1.1数据的收集 2.1.2数据的抽象描述1、现实世界2、信息世界(1)实体:客观存在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如一个学生、一本书等。
(2)属性:实体的特征,如一个学生实体可以有姓名、体重、年龄等属性。
(3)键:能在实体集中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身份证号码、学号、借书证号等。
(4)联系:有三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如学校与正校长(一对一)、班级与学生(一对多)、比赛项目与运动员(多对多)。
3、机器世界字段:字段用来标记实体属性。
记录:一个记录可以描述一个实体。
文件:同一类记录的集合。
4、三个世界的术语对照2.1.3概念模型与E—R 图概念模型是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
数据库复习提纲
数据库复习提纲1.实体联系方式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2.从用户到数据库,数据库数据结构经历了三个层次:外部模式、逻辑模式和内部模式。
用户只需要逻辑地使用数据,而不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
3.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4.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数据的结构化5.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6.分解不仅是解决冗余的主要方法,也是标准化的原则。
7.任何能够唯一标识关系中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都被称为关系模式的候选键。
8.让关系R(a,B,C,D,e)中的属性函数依赖关系为:a→ B、a→ C、C→ D、 D→e,若将关系r分解为以下r1和r2两个关系:r1(a,b,c)r2(c,d,e)则r1属于3范式,r2属于2范式。
9.如果在关系R(a,B,C,d)中,属性C只依赖于主键中的B,而与a无关,那么该种依赖称为部分函数依赖10.关系的主属性不能为空,属于实体完整性规则11.学生关系s(学号,姓名,班级,班主任,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属在第一种范式中12.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概念设计阶段13.基于“雇员”表查找所有“女”雇员的关系运算属于选择运算14.dbms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应用程序只有通过它才能和数据库打交道。
15.按下alt+f4可以退出access16.Access数据库可以包含7个文件扩展名为mdb.17的对象。
如果双击access标题栏上的控制按钮,数据库将关闭。
18.为某个数据库对象设置说明信息的方法是单击视图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来完成。
19.access提供的数据压缩和修复功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数据库到修复。
20.设置数据库密码,使用access提供的用户级安全机制,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21.空数据库是指不含任何对象的数据22.设置“默认数据库文件夹”可通过“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并在“常规”选项卡中进行设置23.更改字段名不会导致表中的数据丢失24.建立关系的两个表,主表的主键字段必须出现在相关表的字段中25.除了表可作为窗体数据源外,查询也是窗体的一个重要数据源26.为了获取外部数据,access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创建新表:导入和链接。
数据库系统复习提纲
《数据库系统》总复习题型及分值•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四、关系数据理论题(共10分)•五、SQL语句题(每题5分,共35分)•六、数据库设计题(共25分)•考试时间:2021年6月30日(19周周三)晚18:30-20:20,具体见教务处通知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使学生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础知识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实现技术,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的逻辑架构能力,能够将数据库系统的相关知识用于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评价和改进。
•课程目标2:使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知识以及数据库设计的步骤与方法,具有利用专业知识结合应用环境和现实世界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关系模式的能力。
•课程目标3:使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熟悉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配置实验环境、开展实验,具有熟练运用SQL语言分析和解决数据管理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4: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能够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根据用户需求,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案,培养学生对信息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以及实现的能力。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工程知识1-4-H 掌握密码学、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将专业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信息安全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
1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3-2-M 能够在信息安全系统中合理的组织数据、有效存储和处理数据,正确的设计算法以及对算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24、研究4-2-M 具有信息安全软硬件系统相关的工程基础实验验证与实现能力,能够根据实验方案,配置实验环境、开展实验,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解释与对比分析,给出实验结论。
35、使用现代工具5-1-M 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常用的软件开发集成环境,实验数据分析工具,模拟与仿真工具等,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
数据库技术复习大纲
数据库技术复习大纲Part 1 数据库技术的概念和应用一、数据库系统1、数据(data):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反映,能够用符号表示的信息(文字、数字、图形、图象)。
2、数据库(database):存储在计算机外部设备(如硬盘)上,有组织的、结构化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用于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商品化的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广义(1)计算机硬件系统(2)计算机软件系统a、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及开发工具b、数据库(DB):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c、应用程序:用DBMS的数据处理语言及数据库开发工具编制的程序(3)管理人员狭义 DBMS及开发工具、数据库、应用程序二、数据模型1、三种不同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2、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数据模型: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3、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指具体的人、事物,抽象的概念、联系(2)属性:实体的某一特征,一个实体由若干个属性刻画(3)码(关键字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4)域:属性的取值范围(7)联系: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内部的联系1对1联系(1:1)1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4、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实体—联系图(E—R图),将实体及其属性、联系用E—R图表示5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6、E—R图向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转换为特定DBMS所规定的模型规则:(1)1个实体转换为1个关系模式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2)1个联系转换为1个关系模式如: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关系的码是各实体码的组合Part 2 关系数据库和SQL一、关系数据库系统1、关系数据库系统: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2、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广义)3、基本表(关系):实际存在的表,实际存储数据的逻辑表示基本关系具有6条性质:(1)列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量来自同一个域(2)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称其中的每一列为一个属性(字段),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3)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4)任意两个记录不能完全相同(5)行的顺序无所谓,即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6)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4、关系操作:包括查询操作和增、删、改等更新操作两大部分5、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1)实体完整性规则:基本关系的主属性不能取空值(2)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记录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记录的主码值(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数据库原理总复习提纲
数据库复习提纲考试题目类型1、单选题(30%)2、判断题(10%)3、简答题(20%)4、查询分析题(24%)5、综合题(16%)第1章数据库概述1.1四个基本概念的掌握: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DBMS、应用程序等有关软件、硬件及各类人员(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例如:学生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1.2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1.2.1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应用程序自己控制管理数据,程序员负担重;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无共享、冗余度极大1.2.2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可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必须修改应用程序;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1.2.3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结构化,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易扩充;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1.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整体结构化;数据冗余度低,共享性高,易扩充;数据的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强(物理、逻辑独立性的概念,体现在那些地方P4);由DBMS统一管理控制1.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DDL)2.数据操纵功能(DML)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并发性、安全性、完整性)4.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功能5.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6.数据通信功能1.5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的定义。
1.5.1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
1.5.2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1.5.3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1.6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及特点?如何实现数据独立性的(两级映像功能)?P8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_201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1.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2.掌握数据库技术的相关概念,包括数据、数据模型、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系统等3.理解数据模型,包括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4.掌握常见的三种逻辑数据模型的根本区别,关系模型;5.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包括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及两级映像结构;6.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组成,以及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1.关系及基本概念2.关系的性质3.关系的三种完整性4.关系代数运算重点第三章、第七章1.什么是DB2实例,实例和数据库的关系?2.什么是表空间,DB2支持哪几类表空间?3.DB2创建数据库时,先创建哪三个表空间?4.什么是缓冲池,其作用是什么?5.什么是容器,容器和表空间的关系,三类容器都是什么,分别适合哪种表空间使用?6.DB2移动实用程序所使用的文件格式有哪几种?7.DB2导入工具import和装入工具load有何区别,各自支持哪些文件格式?8.DB2数据库间移动大量的表使用哪个工具?9.DB2数据库系统架构:核心、接口等第四章SQL1.SQL语言功能2.SQL数据定义功能3.SQL查询重点4.视图操作5.数据更新6.授权第五章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1.掌握主键、外键、候选键、全键、决定属性集的概念及判断。
2.掌握数据依赖类型以及各种函数依赖定义,会判断函数依赖类型。
3.理解掌握范式的定义及类型,重点掌握1NF、2NF、3NF的判定条件,了解BCNF概念。
4.掌握根据所给语义写出函数依赖集。
5.掌握候选键的求解理论。
6.掌握模式分解的方法第六章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方法和步骤2.需求分析阶段的结果3.概念设计的特点、方法、步骤4.局部视图的设计、视图的集成5.逻辑结构设计: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数据模型的优化等重点第八章数据库完整性1.掌握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定义方法2.掌握DB2参照完整性规则3.掌握唯一性约束的定义方法4.掌握约束的命名、撤销、添加方法(CONSTRAINT关键字的使用)5.掌握前、后触发器的定义方法第九章数据库安全性1.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模型2.数据库系统安全控制的一般方法3.DB2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控制三个级别4.DB2的五种权限的分配第十章数据库并发性1.什么是事务,事务的ACID特性是什么2.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带来的四个问题3.事务的两种调度方案及其正确性4.锁的类型和锁相容关系5.两阶段锁协议是什么6.掌握一、二、三级封锁协议是什么,各能解决什么问题7.掌握DB2隔离级别及其并发性能第十一章数据库恢复1.数据库常见的故障类型及相应的恢复策略2.循环日志、归档日志的概念和内容4.DB2中三种恢复的简单实现方法实验1.实验中的常用命令,如:db2icrt、db2idrop、db2ilist、db2set2.新建数据库对象的默认模式名3.常用的配置参数,如SYSADM_GROUP、DB2INSTANCE、LOGFILESIZE等。
数据库期末复习提纲
数据库期末复习提纲第⼀章1.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2.三个抽象:物理,最低层次的抽象,描述数据实际上是则乱储存的。
物理层详细描述复杂的低层数据结构逻辑,⽐物理层层次稍⾼的抽象,描述数据库中存储什么数据及这些数据间存在什么关系视图,最⾼层次的抽象,只描述整个数据库的某个部分。
3.模式:数据库的总体设计称作数据库模式。
对数据库表的基本定义。
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中不同的模式:物理模式在物理层描述了数据库的设计;⽽逻辑模式则在逻辑层描述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在视图层也可分为⼏种模式,有时称为⼦模式,它描述了数据库的不同师徒。
4.模式的实例:特定时刻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的集合称作数据库的⼀个实例。
某个关系模式某⼀时刻满⾜它的集合5.数据模型:⼀个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语义以及⼀致性约束的概念⼯具的集合。
本⾝关系语义限制的集合体。
6.三个关系模型⼀对⼀,⼀对多,多对多7.语⾔:操纵语⾔,是使得⽤户可以访问和操纵数据的语⾔。
(①过程型(关系代数)②⾮过程型(SQL语⾔))数据定义语⾔,是指定数据库模式以及数据库其他特性的语⾔(完整性定义…等)8.16页图两层体系结构:(⽤户,应⽤程序)---⽹络---(数据库系统)三层体系结构:(⽤户,应⽤程序)---⽹络---(应⽤服务器,数据库系统)9.数据库简史第⼆章1.关系:⼀系列域上的笛卡尔积的⼦集。
2.纯关系模型(原⼦性),对象关系(⾮原⼦性)3.数据库模式: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数据库实例:给定时刻数据库中数据的⼀个快照4.关系中,顺序⽆关5.超码:⼀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这些属性的组合可以使我们在⼀个关系中唯⼀地标识⼀个元组候选码:候选码是从超码中选出的,⾃然地候选码也是⼀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
因为超码的范围太⼴,很多是我们并不感兴趣即⽆⽤处的。
所以候选码是最⼩超码,它们的任意真⼦集都不能成为超码。
主码:从多个候选码中任意选出⼀个做为主码,如果候选码只有⼀个,那么候选码就是主码。
数据库原理复习提纲
数据库原理复习提纲1.解释下列名词数据(Data)指的是可记录的客观事实,并且有隐含的含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是相关数据的集合,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维护。
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 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在操作系统支持下工作的数据管理软件,是支持用户创建和维护数据库的一组程序包。
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由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DBMS、DB、应用程序和用户以及数据库开发和管理人员等组成。
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
它既定义了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物理结构,还定义了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取策略等。
内模式与数据存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有关。
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模式;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Logical Schema),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在逻辑上的视图。
它通常以某种数据模型为基础,定义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例如,数据记录的名称,数据项的名称、类型、域值等;还要定义数据项之间的联系,不同记录之间的联系;以及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等要求。
安全性主要指保密性。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Sub Schema)或用户模式,是个别用户组的数据库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管理阶段 �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 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按文件名访问,按记录进行存取) � 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易产生不一致,数据联系差) � 数据独立性差 数据库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 � 数据结构化(面向全系统,具有整体结构化) �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 数据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 数据由 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 ⑤ 数据库系统概念和组成要素
概念结构设计:概述
v 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特点) 。 v 设计目标: 产生反映全组织信息需要的整体数据库概念结构, 是整个组织各个用户共同关 心的信息结构。 v 独立于数据库逻辑结构,独立与DBMS。 v 描述概念结构的工具:E-R图(图形表示) 具体实现步骤参见 P10-P12(PPT 3)
逻辑结构设计:概述
两级映像:
外模式/模式的映像 模式/内模式的映像
2
第二章 关系数据模型 基本理论:
① 关系的基本特点 1、概念单一: v 实体或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 v 用户的观点里,数据的逻辑结构就是表 2、关系必须是规范化关系 3、在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中,表以文件形式存储 ②理解关系模型完整性的概念和类型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自定义完整性) 1、实体完整性:在关系中,要求主码的值不能为空值或部分为空值的约束条件称为实体的 完整性; 2、 参照完整性: 如果关系R2的外部码X与关系R1的主码相符,那么外部码X的每个值必须在关 系R1中主码的值中能找到,或者取空值; 3、参照完整性:外码是否可以可以接受空值的问题? 依赖于具体应用环境。 ③熟悉关系数据语言的操作类型 (传统集合运算&专门关系代数,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 � 传统集合运算,如并、交、差、广义笛卡儿积,这类运算将关系看成元组的集合,其运 算是从关系的“水平”方向即行的角度来进行的。 � 专门关系运算,如选择、投影、连接、除,这类运算不仅涉及行,而且涉及列。 ☆ 关系运算的运算对象是关系,结果也是关系 Ø 关系运算:选择(σ) v 概念:是从指定的关系R中,按给定的条件选取其中的若干 个元组,组成一个新的关系运算。记作:σF(R) v σF(R),表示从R中选择满足条件F布尔函数为真的元组, F为逻辑表达式,可由运算对象(属性名、常数、简单函 数)算术比较符合逻辑运算符连接起来的表达式组成 v 行的运算(是从关系的水平方向的角度进行运算) 例: σssex = ‘男’ AND sdept = ‘IS’(Student) Ø 关系运算:投影(π) v 概念:是从指定的关系R中,根据从左到右的次序,按照指定的若 干属性及它们的顺序取出各列, 删去结果中重复元组,组成一个 关系。记作:ΠX(R) v X为选取的属性集合,πA1,A2,…,An(R),表示从R中选择属性集 A1,A2,…,An组成新的关系 v 投影运算的结果中,也要去除可能的重复元组 v 列的运算(是从关系的垂直方向上取子集) 例: πssex,sage(student) Ø 关系运算:条件连接(θ)
第四章 数据库保护 基本原理
①SQL Server 实现数据库完整性的措施有哪些? 约束 (缺省值约束、主键约束、唯一约束、检查约束、外键约束) 、缺省、规则、触发器、 等;
Procedure data integrity(过程型数据完整性)
Default (缺省)& Rule(规则) & Trigger(触发器).
第一章 绪论 基本概念:
①数据冗余; 概念:在一个数据集中重复的数据称为数据冗余。 ②数据独立性(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 ;
物理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不会因为数据物理表示和访问技术的改变而改变。 逻辑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数据的逻辑
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③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数据库管理员 DBA; ④数据库管理数据方式的特点 (与文件管理方式对比)
第五章 SQLer 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 ②如何创建和修改数据表(create table) ? ③如何管理数据(Insert、Delete、Update) ? ④视图概念、作用以及建立(create view) 。 ⑤索引概念、作用、类型以及建立(create index) 。 ⑥触发器概念、类型、作用、建立(create trigger) 。
概念:
1、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2、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数 据资源和用户组成的系统
组成要素:
※硬件平台及数据库 – 足够大的内存、足够大的磁盘、较高的通道能力 ※软件
1
– DBMS、支持DBMS的OS、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 – 以DBMS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 ※人员 – 数据库管理员(DBA) – 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 – 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⑥数据模型的概念、组成、类型 (实现模型:网状、层次、关系) (掌握用 ER 图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
Ø 将概念结构转换成特定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过程 Ø 把综合 E-R 图转换成关系模型 具体实现步骤参见 P12-P14(PPT 3) ⑤掌握关系规范化目的和方法 (理解函数依赖类型:完全、部分、依赖和范式等级标准) 设X →Y是关系模式R(U)的一个函数依赖,当对X的每一个真子集X’,都有X’→∕ Y,则Y对X 的函数依赖是完全的,记作X →f Y; 如果对X某个真子集X’ ,有X’→Y,则称Y对X的函数依赖是部分的,记作X →p Y; 设X,Y,Z为关系模式R的互不相同的属性集合,如果X→Y,而Y→∕X,但Y→Z,则称Z传递函数依 赖与X,记作X →t Z.
3
v 概念:是从两个关系R、S的笛卡儿积( R×S 结果 集)中选取满足连接条件的那些元组。记作R S v θ是一个关于属性集的逻辑表达式,当θ为“=” ,称为 等值连接 v 二目运算 Ø 关系运算:自然连接( ) v 概念1:对于关系R、S,在等值连接的情况下,当连接属 性X与Y具有相同的属性名时称为自然连接 v 概念2:从R×S的结果集中,选取在某些公共属性上具有 相同值的元组,组成新的关系。 v R、S的公共属性,在结果中只出现一次 ④关系数据库设计过程、内容和方法 (重点: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
5
Declared data integrity(声明型数据完整性)
4
Default Constraint (缺省约束) Check Constraint (检查约束) Unique Constraint (唯一值约束) Primary Key Constraint (主键约束) Reference Constraint (参照约束) ②SQL Server 实现数据库安全性的措施有哪些? 操作系统账户注册、数据库服务器账户注册、数据库用户注册、数据库对象操作权限分配 Operating System Security(操作系统安全性) SQL Server Security( SQL Server 安全性) Database User Security(数据库用户安全性) Database Object Security(数据库对象安全性)
实现模型:
1、网状模型 2、层次模型 3、关系模型 ⑥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体系 (三级模式、两级映像、优缺点)
三级模式:
1、概念模式 2、外模式 3、内模式 三级模式的特点: v 保证数据的独立性(物理和逻辑) v 简化了用户接口,方便了用户使用 v 有利于数据共享及数据安全保密 v 会给系统增加一些额外开销
数据模型
v 数据库不仅存放数据,而且还要存放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 v 定义:数据库中表示数据和数据之间联系的方法(数据结构) 。 v 通常数据模型(逻辑结构)可以表示为这样两个集合组成: DM=(R , L) R:表示记录类型的集合 L:表示记录类型之间联系的集合
组成要素:
Ø v Ø v Ø v 数据结构(静态特性) 记录类型、记录类型间的联系 数据操作(动态特性) 定义在数据上的操作:检索和更新 数据约束条件 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
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 数据面向对象 数据共享程度 数据独立性 数据结构化 数据控制能力
文件系统 某一应用 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独立性差 记录内有结构、整体 无结构 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 现实世界 共享性高,冗余度小 高度的物理独立性, 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整体结构化,有数据 模型描述 由 DBMS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