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导学目标】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课时计划】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C.“人生如梦。

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

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

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提问:说出这样话的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人让我们跟随他一起走进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1生难字词(1)字音瘫痪(tān huàn) 雁阵(yàn) 捶打(chuí) 翻来覆去(fù)絮絮叨叨(xù dāo)整宿(xiǔ)仿膳(shàn)烂漫(màn)(2)词义侍弄: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新人教版1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新人教版1

5.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

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2.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学情分析】1.感受母爱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重点难点】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朗读设计的评价和指导;探寻作者写作意旨【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揭示课题,铺垫情感1.(出示轮椅)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吧?(生:轮椅)师:看到这轮椅,你会想到什么?(预设:残疾人、坐轮椅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坐上轮椅?) (出示史铁生照片)变点击课件,边激情讲述:这个轮椅上坐着这样一个人,……他叫史铁生。

遗憾的是,在去年的12月31号,这个被称为“文坛巨星”的他,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2.那么是什么力量让史铁生写出这么多震动中国文坛的好作品呢?(出示——合欢树片段)(默读)通过默读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2)作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3)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4)作者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了……看来这力量来自于他的母亲,可惜这位母亲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在儿子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当时年仅49岁。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史铁生走进他的母亲,走进秋天的怀念。

(板书——秋天的怀念)(师生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秋天的怀念读课文,指导读书读出味道。

1.请大家先把课文读一遍,在读书时,把字词的读音读准,读课文时尽量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师:有谁想给大家读一读课文,哪一部分都可以。

在他读书的时候,我们大家要仔细听,一会儿我们要对他读的作出评价。

师:你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读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哪一个层次?(面向学生):大家觉得他读得好吗?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最新8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最新8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最新8篇《秋天的怀念》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章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3.品读文章质朴深沉的语言。

4.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过程与方法:从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解读“我”和母亲。

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亲情和生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和母亲的经历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揣摩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2.走进“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母亲形象。

教学难点:切实体会母爱的博大无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面对磨难。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引导法、朗读法、赏读评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反复品读课文,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2.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入:教师出示PPT并朗读:我一直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

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这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有关庙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一个人强烈的想念之情,这个人便是他的母亲。

学习了史铁生回忆母亲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们会对这种情感有更深的体会。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走进作者播放视频课件《秋天的怀念》作者介绍。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教案 新人教版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教案 新人教版

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过程与方法:领会作者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中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艰难生存的生命及其真正意义,深切地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母亲对“我”的关心照顾和“我”对母亲的一片深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字里行间蕴藏的母爱正是作者在苦闷中奋起的原因。

教学难点1.细节描写中体现的深沉的母爱。

2.对“好好儿活”意义的深刻探讨。

教学方法1.讲授法和质疑法研讨法。

2.互动讨论法和交流法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情景导入:或许是母亲那难言的深深悲苦打动了上苍,后来,儿子用积极进取的信念战胜了苦难,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最终战胜了自己。

可是,这时母亲却已经不在人世了。

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啊!深深的思念让儿子痛彻心肺,在泪光中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秋天的怀念》,作者就是本文中的“儿子”——著名作家史铁生。

2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

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积劳成疾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代表作品还有:《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命若琴弦》《礼拜日》《原罪·宿命》《我与地坛》等。

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1998年因患尿毒症在家休养,一直坚持与病魔斗争并有新作品集《往事》问世。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由诵读,积累字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教案新人教版
-朗读技巧的掌握,包括语音、语调、节奏和情感的传递。
举例解释:
-在理解课文主题思想上,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文中具体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态度的肯定。
-在词语学习上,重点是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到日常交流或写作中。
-在描写技巧分析上,重点是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传达内心情感。
2.朗读练习:学生选择课文中的一段,进行朗读录音。要求准确把握情感,注意语调、节奏和声音的传递,时长不超过5分钟。
3.词语运用:从课文中选取5个生字词,用这些词语编写一段话,要求内容连贯,词语使用正确。
4.思考问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课文中的母亲形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是如何理解“秋天的怀念”这个标题的?
-描述了母亲在秋天对作者的照顾和鼓励,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坚韧。
-文中运用了景物描写来烘托情感,如用秋天的萧瑟映衬母亲的病重,用菊花的傲骨象征母亲的坚强。
3.表达技巧:
-运用对比手法,将秋天的衰败与母亲的坚强对比,突显母亲的伟大。
-运用象征手法,将菊花象征为母亲的品质和生命的顽强。
-运用情感描写,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内心的成长。
3.写作技巧题:请结合课文内容,说明作者在写作时是如何处理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关系的。
答案示例:作者在写作时巧妙地将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紧密结合。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秋天的落叶、果实、菊花等,来映衬和烘托内心的情感。景物成为情感的载体,使文章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刻。
4.主题探讨题:请谈谈你对课文标题“秋天的怀念”的理解。
6.文化理解:
-秋天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成熟、收获,同时也是思念和孤独的季节。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仿写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表达怀念之情”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秋天的怀念》的词汇、句式和修辞,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情感表达的理解与感悟,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提升同理心。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探讨秋天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感悟自然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仿写练习,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秋天的怀念》。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4.学习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5.讨论秋天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情感体会:深入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感受作者通过文字传递的情感深度。
-描述方法:学习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情感描写方法,并能够模仿运用。
2.教学难点
-情感理解:学生可能难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相关生活体验的学生。
-举例:课文中“我懂得母亲的心情,她是想让我在没有她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秋天的温暖。”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没有她的日子里”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公开课教案

《秋天的怀念》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

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朗读设计的评价和指导;探寻作者写作意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唐朝有一位诗人叫做孟郊,他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游子吟》,同学们会背诵吗?(齐声背诵《游子吟》)在唐代诗坛上,孟郊并不是很有名的大诗人,可是他的这首《游子吟》却人人传诵,因为这首诗歌颂了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母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表现母爱的散文:《秋天的怀念》。

2、展示教学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根据课文内容,推断作者遭遇(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年部编版)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年部编版)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分析文章时,学生可能难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批判性思考,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
举例解释:
-生僻词汇:通过提供上下文、近义词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如通过“残羹剩饭”来理解母亲的节俭和爱。
-情感态度:通过讨论和写作练习,让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如通过写一封信给母亲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爱。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散文,它以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案例。文中通过秋天的景象引发对母亲的回忆,展示了散文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篇章结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问让学生联系自身经历,这起到了很好的激发兴趣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可能并没有完全打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感受。未来,我需要找到更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新课讲授部分,我发现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然而,对于一些难点知识,我可能需要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引入更多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文章主题: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腻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2.教学难点
-生僻词汇的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生僻,如“残羹剩饭”、“憔悴”等,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2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2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2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2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并体会作者史铁生在秋天这个特定季节对已故母亲的怀念之情;其次,分析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再次,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学习如何运用生动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最后,通过课堂讨论与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本节课将重点围绕课文内容、修辞手法、文章结构和情感价值观四个方面展开教学。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散文这种文学形式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大多数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但在深入分析课文细节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细节中发现情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2)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较为生疏,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
举例:教师可以列举课文中其他比喻、拟人的例子,如“秋风像个调皮的孩子,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让学生分析并理解其作用。
(3)文章结构与语言特色的把握:对于文章结构和语言特色的理解,学生可能感到困难,教师需要通过逐步引导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
3.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讨论质量。
4.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分析修辞手法:让学生掌握课文中所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举例:如“病中的母亲像一片飘零的叶子”,通过这个比喻,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病情的担忧和内心的无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2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2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5.文化认同感:理解秋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汇与成语的积累:重点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如“萧瑟”、“金黄”、“一叶知秋”等,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理解: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提炼课文的主题思想。
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中,例如“一叶知秋”这个成语,教师需要解释其字面意思,并引导学生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即通过一片树叶的凋落,预知秋天的来临,进而体会这个成语在表达作者对母亲怀念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中,关于“秋天”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选择秋天作为背景,如何体现了作者对母亲逝去的感伤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情感体验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状态,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但也有一些学生似乎难以达到这种情感的共鸣。这让我意识到,情感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老师更加细腻和耐心地去引导。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感受秋天的变化和亲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看到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秋天的象征意义,学生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累还不够丰富。
在讲授修辞手法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成语和修辞的记忆较为吃力,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对这些语言现象还不够熟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设计更多的练习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这些知识点。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写作练习也是一个挑战。有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但也有一些学生在表达上显得有些生硬。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写作技巧还不够成熟。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细细品读文章,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教学重难点】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探寻作者写作意旨。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准备】收集史铁生的文章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想象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现实生活中作者史铁生双腿瘫痪,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年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二、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怀念、思念之情;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自责、内疚之情;作者随着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了…… )三、合作探究1、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找出相关语句。

(史铁生21岁忽然截瘫脾气变得:暴露无常)2、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标出,然后小组一起交流感受。

A、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品味“悄悄”,“偷偷”)(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母爱是理解)B、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 教案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 教案
结合自身情况,谈收获,谈体会与感悟。
汇报交流法
小组合作法
分析与综合法
小组竞赛法等
各小组派代表就本组的在自学部分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与汇报,同时阐明存在的困惑及新生成的问题等。
各小组间互相评价、互相补充,共同解决同学们新生成的问题。
练习法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珍贵品质的真实写照。
菊花的热烈深沉,是伟大母爱的写照。
3、文章主旨
本文讲述了一位虽重病缠身,仍体贴入微地照顾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在临终前还在挂念儿女的母亲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读书指导法
归纳总结法
点拨法
指导同学快速阅读教材
1.文章写了哪四件事,表露出什么样的感情?
2.找出描写母亲语言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我”性情暴躁、脾气暴怒。
这几个动词,突出地表现了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牵挂、是呵护、是担忧、是细心。母亲挡在窗前,是要挡住儿子看到落叶想要死的心。
各小组选定发言交流的代表
10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
老师对汇报情况作点评、指导、补充和总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一、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
1、课题解读:由秋天的故事引发对母亲的怀念。——《秋天的怀念》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
出示学习目标
阅读幻灯片播放,分析与感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母亲的形象。

2、深刻领悟文章饱含的深深母爱,受到熏陶感染。

联系生活,学会感恩和爱。

3、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4、点燃学生的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母爱。

2、难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如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三、教学过程:(一)、展示搜集资料,分享课前预习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布置了搜集有关歌颂母爱的词句,现在让我们把它们展示出来,分享一下吧。

1.以歌入境。

生:世上只有妈妈好……生: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生: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2.以言入境。

生:妈妈的爱是夏季清凉的风,是雨天遮雨的伞,是我生病时滴落的泪,是我撒谎时责备的目光。

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生:母亲像丰饶的土地,我像土地上的小草,母亲的给予是无尽的,而我的报答是微薄的。

……(二)、在情境中导入新课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板书),感受他们母子间的似海深情。

(三)、自由研读,真诚感悟1、出示作者简介(在作者的人生轨迹中,有一年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作者一生的命运。

是哪一年?(……)是哪一件事?作者双腿瘫痪的时候年龄有多大?(……)作者在一个小伙子最生龙活虎的年纪不幸瘫痪了,他的人生要怎样的继续?相信,学了今天的文章,你就能找到答案。

)2、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朗读要求。

3、文章读完了,最打动你的是哪一个场景,哪一幅画面?a:邻居们把她抬上车的时候,她正大口大口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b: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适时适度引导)(四)、重点择读,深刻品悟1、从b处延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怀念》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理清文章结构,体会四件事情中蕴含的浓浓母爱。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

(2)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悟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激发感恩的情怀。

【教学重点】
1.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

2.感受母亲伟大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意。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史铁生
这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一段话。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
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令人敬佩的作家及他的文章《秋天的怀念》。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

16岁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8岁去陕北延安插队。

21岁因病致瘫,转回北京。

23岁起到北京某街道工厂做了7年的工人。

后又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

28岁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多篇,其散文《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他逝世前把绝大部分的器官捐献了出去。

代表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集《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三、整体感知
(一)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

思考: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怀念?
(二)读准字音。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瘫痪
..(qiáo )(cuì)仿膳.(shàn)..(tān)(huàn)侍.弄(shì)整宿.(xiǔ)憔悴
豌.豆(wān)诀.别(jué)烂漫.(màn)翻来覆.去( fù) 絮.絮叨.叨( xù) (dāo) 沉寂:十分寂静。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诀别:分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泼泼洒洒:水泼洒的样子。

这里形容花开得茂盛。

(三)作者怀念母亲,怀念母亲对儿子博大无私的爱,怀念母亲坚韧的性格。

(四)听配乐朗读。

思考:围绕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写了几件事。

学生讨论明确:
(1)“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

(2)母亲为“我”隐瞒病情。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临终嘱托。

四、合作探究
(一)指名读第一段,思考:
1.第一段是怎样写“我”的?请找出表现“我”内心情感的句子或词语。

暴怒无常,抓住砸”、“摔”等动词,及语言。

如: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2.第一段是怎样写母亲的?哪些句子或词语特别让你感动,请说出理由。

结合文章语句分析。

如:(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动作描写。

“躲”出去是不忍心看儿子受折磨,也是对儿子的理解、体贴;“听着我动静”是担心儿子想不开,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理解、忍耐和宽容。

(2)“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她又悄悄的出去了。


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母亲时时关注着、呵护着儿子,突出了母亲那无私而深厚的爱。

(3)“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动作、语言描写。

母亲为儿子所承受的苦难而痛心,母亲用她坚强乐观的态度鼓舞对生活充满绝望的儿子要好好活着,母亲这种伟大而无私的爱让人深深感动。

幻灯:悄悄地躲出去——理解、体贴
偷偷的听我的动静——担心、牵挂
悄悄地近来,眼边红红的——关注、呵护
扑过来、抓住手——坚定、执着
好好儿活——坚韧
(二)朗读第二自然段
1.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母亲害怕落叶的景象更引起“我”的伤感。

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2.“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3.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这说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

(三)指名读3-6自然段
1.已悟透生活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艰难的现实处境:自身体弱多病;儿子没有走出痛苦的精神阴影;自身病情不能也不愿让儿子知道。

2.课文最后一段问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课文详写在“秋风中正可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质,也表明“我”和妹妹实现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有什么深意?
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表明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

五、拓展延伸
又是秋天,当作者站在母亲的墓前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沐浴在亲情中,我们是否只知接受,不会感动,也缺少必要的回报呢?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学生交流感悟。

示例:母亲,儿子来看您了。

自从您秋天走后,我和妹妹都懂了您的话,您放心吧!我会勇敢面对生活的磨难,我俩在一块,一定会好好儿活。

师小结:正是母爱,让儿子变得坚强;正是母爱,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精彩。

母爱伟大而无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为我们含辛茹苦的母亲。

六、课堂总结
主题归纳:
课文记叙了一位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对母亲无尽的爱。

七、课堂练习
课后四、五题
八、作业布置
1.搜集关于母爱的名言。

2.课外阅读《我与地坛》。

【板书设计】
“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

母亲为“我”隐瞒病情。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母亲临终嘱托。

【教学反思】
《秋天的怀念》字里行间洋溢一股线爱的光辉,教学的重点在于从文章的细节描写来感情母爱的无私、博大、宽容,领会朴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把课文读熟。

同时,重视学生语言的训练和情感培养,理解文中的重点句段所表达的含义。

在教育教学中,我还注重对学生贯穿情感性教育和挫折性教育,让学生受到了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同时永饱对生命的热爱。


天的怀念
史铁生 至真至纯伟大的母爱。

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