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高中理解性默写

高中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1、《劝学》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3.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

”5. “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6.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7.《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8.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9.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

10.荀子《劝学》说:“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11.“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1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荀子·劝学》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论语》中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准确态度的句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说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说明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擅长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6.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17.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一)
1.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能够引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你的心情。
2.《论语》中阐述当别人不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理应采取的准确态度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愠。
3.《论语》中,曾子每天反省自己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说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表示理应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时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比照,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采取的准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理解性+重点句+背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理解性+重点句+背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理解性+重点句+背诵)一、理解性默写《诗经·关雎》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关雎》中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关雎》中抒写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的句子:“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蒹葭》1.《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蒹葭》中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3.《蒹葭》中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4.《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蒹葭》中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一切景语借情语”。

《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石壕吏》唐·杜甫1.《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句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石壕吏》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石壕吏》中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石壕吏》中概括全诗的句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01曹操《短歌行》(2022·山东/江苏卷)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2022·新高考2卷)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句,后世一直传诵不已,苏轼《赤壁赋》中就曾引用过。

1. 《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

3. 《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4. 曹操《短歌行》中“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两句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5. 曹操《短歌行》中,诗人借《诗经·鹿鸣》里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两句表达了招纳贤才的热情。

6. 《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7. 《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8. 《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9. 《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自比周公,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0. 《短歌行》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意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0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022·山东/江苏卷)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诗句中。

(亦可答“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2020年上海卷)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学生理解性默写

学生理解性默写

学生理解性默写1.理解性默写的定义理解性默写是一种通过书写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的方法。

通过默写,学生可以主动地回忆和运用所学内容,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记忆。

2.理解性默写的目的理解性默写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默写,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并加以书写,这一过程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 提高记忆效果:默写要求学生回忆并书写知识点,这种重复的过程可以加强记忆效果,使学生更牢固地记住所学内容。

3.理解性默写的实施方法为了达到理解性默写的目的,以下是一些实施方法的建议:- 确定默写的内容: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研究进度,确定默写的内容。

可以选择重点知识点、重要概念或案例,以及相关的例题。

- 设计默写的形式: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选择适合的形式。

- 定期进行默写练:理解性默写不仅可以用于课后复,还可以作为课堂中的一种自主研究活动,定期进行默写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 评估和反馈:及时评估学生的默写成绩,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

可以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

4.默写练的效果评估为了评估理解性默写对学生研究效果的影响,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考试成绩:通过比对学生完成理解性默写练前后的考试成绩,评估默写对研究成绩的提升效果。

-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理解性默写的反馈意见和体验,了解他们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和研究效果。

5.注意事项在实施理解性默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默写内容和形式与课程目标和学生能力水平相匹配。

- 避免默写过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默写练的频率和难度。

-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和完成默写练,避免过于紧张和压力过大。

-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默写的效果。

通过理解性默写,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理解性默写方法,并及时评估和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研究进步。

高考理解性默写

高考理解性默写

8、本诗的主旨句(表 现诗人忧国伤时)、杜甫《登高》中为我 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 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 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 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 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 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 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 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 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 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 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 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 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独登台。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 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 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 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 (bì n),潦倒新停浊酒杯。
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 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 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锦瑟》中以锦瑟 起兴,引起对华年往 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 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 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 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 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 无尽的哀思与怅恨。颔联是:庄生晓梦 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锦瑟》用典的四句 诗: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高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1、《论语》中提出以学习为乐事,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为快乐,以及宽容不了解自己的人的名句是子曰:“,?,?,?”2、朱熹说:“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

”这句话所指的是《论语》中的名句子曰:“,。

”3、孔子在《论语》中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的语句是子曰:“,。

”4、《论语》中孔子所言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不能硬推给他人的语句是“!,。

”5、“弘毅”出自《论语》中的曾子曰:“,。

”因为“,?”所以“任重”;因为“,?”所以“道远。

”1、孟子在文中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的文句是:,;,。

,。

2、孟子在论述生命和死亡时得出一个结论——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这两句的原文是,。

1、本文中孟子提出的人生要历经上天赐予的种种磨难,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句是是故,,,,,,所以,。

1、战役之后由曹刿论证战术的选择和克敌制胜的原因,是全文的重点,它展示了曹刿作战指挥智勇双全的特点。

曹刿是如何说的?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

,。

,,。

,,。

”1、文中,邹忌分析自己的妻、妾和朋友都说邹忌的样貌比徐公美的原因是“,;,;,。

”2、文中,邹忌认为齐威王也会受的蒙蔽的原因是“,,,,: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文中,诸葛亮从分析形势入手,首先提出要广开言路的相关语句是,,,,,。

2、文中,诸葛亮规劝后主吸取先汉兴隆和后汉衰退的历史教训的语句是,,;,,。

11、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2、文中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桃花源怎样的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图景?,,。

,。

,,。

,。

1、文中总写三峡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的相关语句是: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写夏季三峡水涨流速的情景时提到,只有王朝的紧急命令要向各地传达时,才会有航船,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借此写出船行之快的语句是:或王命急宣,,,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理解性默写 含答案

理解性默写 含答案

一、《劝学》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的观点。

2、孔子日: “学而时习之”,又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学不可以已_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而唐人韩愈在《师说》中干脆否定了孔子“生而知之”的观点,他说“_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___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_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

7、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_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_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__,无以至千里”。

11、“蚓无爪牙之利,_筋骨之强_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_用心躁也_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理解性默写》课件

《理解性默写》课件
理解性默写现代文名篇
03
案例三
理解性默写文言文名篇
04
案例四
理解性默写古代散文
英语学科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
理解性默写英语单词和 短语
理解性默写英语句子和 段落
理解性默写英语语法结 构
理解性默写英语阅读材 料
其他学科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理解性默写数学公式和定理
案例二
理解性默写物理公式和原理
案例三
理解性默写化学方程式和反应 原理
案例四
理解性默写历史事件和人物
感谢观看
THANKS
理解性默写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理解性默写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私塾教 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 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发展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发 展,理解性默写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逐渐融入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 方法。
02
理解性默写的技巧
理解原文
深入理解
在开始默写之前,首先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包括对文章的主题、结构、 逻辑关系以及重点内容的把握。通过理解原文,可以更好地记忆信息,避免在默 写过程中出现混淆或遗漏。
理解性默写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
01
通过理解性默写,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
等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理解性默写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
02
通过理解性默写,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包括地形地
貌、气候特点等,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效果。
理解性默写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
03
通过理解性默写,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公式、定理和解题
《理解性默写》ppt 课件

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爱莲说》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 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 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 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 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送东阳马生序》 1.《送东阳马生序》中,点明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 的语句是: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2.人们愿意借书给自己,那是因为作者很守信,这 些句子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勤学品质的句子是: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表现作者向“乡之先达”谦恭、虚心地求学的句 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 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 悦,则又请焉。 5.作者回忆“从师”经历中感叹岁月艰辛的句子是: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余则缊袍敝 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记承天寺夜游》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 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 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欣然起 行。念无与为乐者。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 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净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 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 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 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理解性默写12篇

理解性默写12篇

理解性默写12篇(1)《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以高山、大海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名句是“,”。

(2)《短歌行》中,化用《史记》中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名句是“,”。

(3)《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这两句是“,”。

(4)《短歌行》中,用“朝露”来做比喻,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

(1)《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运用对偶和比喻表达了作者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的句子是“,”。

(3)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阐明了作者厌恶官场生活,一心想要回归自然的原因。

(4)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作者摆脱官场生活、回归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5)《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山村安静祥和的句子是“,”。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句子是:“,。

”(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刘禹锡:“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的思想一致。

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4、“”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7、论语》中孔子说:“,。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8、“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9、《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10、《劝学》中,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11.《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12. 《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13.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1、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描写诗人孤独的句子是:
2、两句写出李白旷达超脱的浪漫情怀,也写出了他的孤独和苦闷。

3、李白《月下独酌》中的自己寂寞无朋与明月和身影相伴看似热闹实则更加寂寞的处境。

4、诗人发誓与明月和身影结成知已的句子是:
5、诗人“举杯邀明月”的原因是
6、明月、影子无法与诗人进行真正的交流,但“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劝慰,要抓住眼前的时光,及时享受。

7、“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运用了对偶句,写出了诗人和月、影共欢乐的情景。

8、“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两句表现了诗人要忘却世情,情愿孤独也不愿沾染世俗的情感。

1、《把酒问月》中,写比喻月色之美的诗句是:
2、《把酒问月》中,写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间流逝之速的诗句是:
3、《把酒问月》中,写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诗句是:
4、《把酒问月》中,最能体现诗人对人生感悟的诗句是:
5、《把酒问月》中最能体现自然漫长,稳定,人生多变的诗句是:
1.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
2.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句是。

三峡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三峡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三峡理解性默写带答案三峡是中国四川省宜宾市至重庆市涪陵区的一段长达193公里的峡谷。

它得名于与贡嘎山相接的长江三峡区域,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胜地。

三峡以雄伟的峡谷、急流险滩以及独特的文化景观而闻名于世。

默写题一:三峡位于哪个中国省份?答案:四川省默写题二:三峡的总长度是多少?答案:193公里默写题三:三峡得名于什么山?答案:贡嘎山默写题四:三峡是什么类型的自然景观?答案:峡谷默写题五:除了自然景观,三峡还以什么而闻名?答案:独特的文化景观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每个峡谷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

三峡的险峻山势、奇特的石峰和峡谷中曲流的长江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

无论是在巫峡的险滩上如层层叠嶂的张飞峰,还是在瞿塘峡的高峡平湖之间,游客都能欣赏到大自然的壮丽作品。

此外,三峡还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址之一。

在三峡区域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寺、古栈道和观音洞等文化景点。

游客可以欣赏到神奇的岩石雕刻、古代建筑和石窟壁画等独特的文化遗产。

比如,在巫山上有中国的国宝级文化遗产--巫山神女,她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尤其在中国的诗词文学中,巫山是一个常常被提及的地方,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巫山一段云遮雾绕"一句,已经成为了文化典故。

此外,三峡也因为建设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而闻名于世。

中国三峡大坝工程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影响的工程之一。

它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巨大的电力能源,还带来了洪水控制、航运便利以及旅游发展等众多好处。

大坝的科技创新和建设成就让世界瞩目,成为人类工程史上的壮举。

总之,三峡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和旅游胜地,它还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以及现代工程技术的杰出成就。

游客们不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都会被其雄伟和美丽所震撼。

无论是探索自然、感受历史还是欣赏工程奇迹,三峡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目的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望岳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望岳》中写泰山是集天地精华,极写山之高的语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二、春望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石壕吏
1.《石壕吏》中表现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或表现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2.《石壕吏》中,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3.《石壕吏》中,表现人民长期深受兵役之苦(或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石壕吏》中,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6.《石壕吏》中,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是: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7.《石壕吏》中,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8.《石壕吏》中,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是: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四、归园田居
1.陶渊明在《归田园居》(其三)中道出以归隐而自豪且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或画龙点睛)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陶渊明在《归田园居》(其三)中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五、使至塞上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六、渡荆门送别
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七、登岳阳楼
1.写黄昏时分登临岳阳楼观景,流露出无限怅惘之情的句子是:登临吴楚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2.分别从时间、空间上叙述自己的流亡生活,道出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3.诗人顾影自怜,表达历经风霜之后憔悴悲愁之绪的句子是: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八、爱莲说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九、陋室铭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十、答谢中书书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十一、大道之行也
1、表明政治纲领的句子:天下为公,选贤能,讲信修睦。

2、表现人人受到社会关爱的句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表现社会安定和平、民风淳朴的句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