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作为,让教育更纯粹
存在主义教育及其评价
存在主义教育及其评价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到法国,并在50—60 年代成为风靡法国的时髦哲学,60 年代又传播到美国和西方其它国家,成为一种影响颇大的哲学思潮。
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存在主义对教育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断渗透到教育当中。
20 世纪50 年代以前,存在主义者就论述过一些教育问题。
如尼采做过题为《德国教育制度的未来》的演讲;犹太哲学家布贝尔写出了其教育代表作《我与你》以及《品格教育》。
他们的这些教育思想经常被后人加以借鉴、发挥。
从50 年代开始,随着存在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及其影响领域的扩大,它对教育的影响也扩大了。
当时,存在主义者对20 世纪以来流行的教育哲学思潮极为不满,认为它们都把人置于一个次要的地位,这加剧了处于工业社会中的人失去个体真实存在的危险。
所以,他们认为,教育应关注如何使人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社会,应强调真实的、人道的个人存在。
60 年代中期开始,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方法直接运用于教育研究,并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著述。
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一种将存在主义现象学和分析哲学结合起来研究教育的趋势。
存在主义强调个人主观性、个人选择的这一根本特点,使它很难在哲学上形成一个囊括所有的存在主义学者哲学观的完整而统一的体系,同样的,在教育领域里,也很难形成一个体系完整的“存在主义哲学哲学”。
然而这不等于说存在主义对教育没有影响。
存在主义作为当代西方一股重要的哲学思潮,对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冲击作用,许多教育思想家已经根据存在主义的思想对教育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并逐渐概括了存在主义的教育哲学思想。
至此,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已经形成并具备了以下两个主要的特点:1.“存在先与本质”。
萨特认为,人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的东西。
这反映到教育上,教育就应该以“人的存在为研究对象。
存在主义教育家认为,世界万物的存在只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人的存在。
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总不得不需要用到发言稿,发言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
你写发言稿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1尊敬的各位家长们:你们好!我是初一(5)(6)班的数学老师。
首先,我对各位家长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家长会表示热烈的欢迎。
借此机会,我想就“如何配合学校的教学,有效地指导孩子的学习”和家长们做一个沟通。
下面我谈谈孩子在学习中要注意的一些地方,供家长们参考:1、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我便有这样一个体会:一个好习惯一旦养成,长大后便会一直坚持下去。
做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1、专心致志。
有的孩子入学之后,由于自学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长应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
回到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
2、独立思考。
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认真细致。
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而有不能草率马虎。
这就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等方面。
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
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作业做起后勤于检查的习惯,每天晚上能自己整理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等多方面。
2、在作业方面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活动;家长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这就希望大家能配合,检查作业的书写和正确率;(2)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师节拒绝收礼倡议书范文(四篇)
教师节拒绝收礼倡议书范文全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教师是光荣的职业。
人民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任。
为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在第___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遵照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要求,我们向全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提出如下倡议:一、拒收礼金礼品,做“乐于奉献教师”。
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和诱-惑,不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不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职务行使的宴请、旅游和娱乐活动,不搞有偿家教,不向学生推销图书等商业服务,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等。
二、崇尚立德树人,做“爱岗敬业教师”。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把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无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三、改进育人方法,做“学生喜爱教师”。
投身教育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善于用积极进取的精神打动学生,用豁达宽广的心胸包容学生,用博学儒雅的风范引领学生,用诙谐乐观的情趣吸引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喜爱、家长称颂、社会认可、德才双馨的教师。
四、保持阳光心态,做“幸福美丽教师”。
教育是极富乐趣和充满爱意的,也是平静朴实又复杂劳累的。
要把浮躁和虚荣逐出内心,把阳光迎进心房,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从容淡定,戒骄戒躁,学会在平凡而琐碎的工作中享受生活,感受快乐,提升职业幸福感。
老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忠心奉献教育事业,以真心投身教育事业,以爱心经营教育事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工作方法、优良的工作业绩,共同为实现萧山教育现代化、谱写“中国梦”萧山篇章而努力奋斗!教师节拒绝收礼倡议书范文(二)尊敬的校长、教师、家长和同学们:大家好!教师节即将到来,作为一名敬业爱生的教师,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提出一个重要的倡议——拒收教师节礼物。
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用怎样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
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
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
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
在学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要是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
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
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来共同完成。
学校家庭教育怎样才有更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
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管总结完善,让自己的教育更为有效,让自己获得提高。
承蒙老师的信任,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孩子的家庭教育,我深感荣幸。
我们孩子能走进341班这个快乐的集体,能遇到用心用爱教导他们的老师,这是他们的缘分,更是他们的幸运。
在此,作为家长,我要说声:“吴老师,辛苦了!感谢您这五年的陪伴与教导!”下面,我就教育孩子的几点感受和各位家长交流交流,如有不当之处也请大家多加指点。
很多教育专家都说过:“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而且家庭教育这是一项大工程,往往是一个斗智斗勇、劳心劳力的过程。
读 帕尔默《教学勇气》摘录及思考
读帕尔默《教学勇气》摘录及思考帕克·J ·帕尔默,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博士。
美国高等教育协会高级理事、Fetzer 研究所高级顾问。
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和教师。
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默尔带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
少人踏足的小径我执着于“谁”的问题,因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问题中显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径,一种优秀教学永远需要的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
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强烈地需要它。
(思考:国内一直在进行教改,却很难听见国内教育界真正关心这个核心问题的声音。
如果漠视这个问题,那么所有的教改都只是停留于政治、经济活动的层面,都无法从心灵返回教育的本质。
好在教育在本质上永远是个人的事。
)教学方法和技巧之背后不好的老师都是一个样:“他们说的话在他们面前漂浮,就像卡通书中气泡框里的话一样。
”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科目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
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
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索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
毫不奇怪,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任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思考:鲜活的教育必须把学科跟学生和老师的生命融合成有机的统一体,而不是冷漠地掌握学科,让学科仅仅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乞丐手中冰冷的饭碗。
)当教师失去心灵我们迷恋于控制外部世界的知识,因为我们相信,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会给我们主宰现实的力量,使我们从现实限制中获得自由。
我们被一种似乎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技术所迷惑,我们抛弃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2022年湖北工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湖北工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普通话一个字的字音由声母、韵母和______三方面组成,“安烟弯怨”四字的声母同属于______声母。
古代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______”。
2、轻声音节的音高通常受前一字调的影响,在阳平字后时,用五度标调符号表示为______。
3、现代汉语词汇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体,它有不同的来源,如“驸马”是______词,“埋单”是______词,“克隆”和“WTO”是______词。
4、“学者”原指求学的人,现指学术有一定成就的人。
这种词义的变化属于词义的______。
5、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又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写,这种修辞格称作______。
6、汉语最明显的特征是缺乏形态变化,语言单位的组合注重______。
7、“臣”字的第四画笔画名称是______。
8、“火”字的第三个笔画为______,“丑”字的第二个笔画为______,“齅”字共有______个笔画。
9、跟语音、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______、稳固性和民族性。
10、“他爸爸是卖衣服的”中的“的”是______词,“这样做是不允许的”中的“的”是______词。
二、判断题11、2“猩猩”是单纯词,“哥哥”是合成词。
()12、“怪可怜的”和“别怪他”,前后两个“怪”是多义词。
()13、《说文解字》最早采用部首给汉字归部,将汉字归为214部。
()14、“臧”的笔画是14笔15、“爷爷吩咐我每周回家一次”是主谓短语作宾语。
()16、“浪费了一个上午”和“忙了一个上午”都是动补短语。
()17、粤语是我国境内一种独立的语言。
()18、“巧云十五岁,长成了一朵花。
”这句话采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 )19、普通话极少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
()20、“天”和“田”不同音,主要是音质不同。
()三、选择题21、汉语拼音字母“i”表示的音位数目是()。
A.1B.2C.3D.422、“面包”读为[miam51pau55],是语音的()。
(完整)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1.1高等教育概念:1. 中世纪:高等教育即“大学教育”。
2. 19世纪后半期以后: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
1.2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狭义的文化:则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2.1教育的目的: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3.1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个体社会化)3.1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品质的形成和潜能的发展)4.1学制: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学制是教育在伴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内部规律的要求不断加以调整,完善和规模化而逐渐形成的.4.2学位分为: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5.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等.6.1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8.1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8.1学科: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风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9.2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基于家校共育,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基于家校共育,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一、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家长的作用更是重要。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协作,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本文将结合具体事例,探讨家校共育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二、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语文阅读中的作用1、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小学生从家庭中建立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升其语文阅读基础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卧室内设置阅读角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例如,为孩子提供绘本、故事书等阅读材料,督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定的阅读量。
孩子在这样温馨的家庭环境中,能够保持持续的阅读习惯,达到积累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水平的效果。
2、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家长应该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将这些兴趣与阅读联系起来。
例如,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与之相关的书籍,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例如,如果孩子喜欢动物,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有关动物的书籍,并保证孩子的阅读质量。
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能够逐渐培养起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3、帮助孩子掌握阅读技巧家庭教育对于帮助孩子掌握阅读技巧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家长可以教孩子运用断句理解文章的意思,或是指导孩子使用上下文推断猜测单词的意思等等。
家长通过耐心的引导,能够培养孩子掌握阅读技巧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学校教育在小学生语文阅读中的作用学校教育也是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
学校的阅读教育要结合家庭教育,共同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提高阅读技能,推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涵盖的内容广泛,而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不同程度也将影响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理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注重阅读体会和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要点,梳理文章脉络,并帮助学生进行遣词造句的练习。
一心向学 纯粹于当下——专访广东工业大学黄欣博士
2021年3月第2期36而在我们PCB 同仁眼中的她:更是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是的,这位广东工业大学的女博士出生于1994年,今天不过27岁,却已与PCB 行业有7年的缘分。
7年的时间,她参与的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撰写的论文被评为PCB 论文金奖,研究成果还被企业广泛应用。
对于她,很多业内人士并不陌生,她就是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黄欣。
《印制电路资讯》(以下简称“资讯”):您好,请介绍一下您的求学经历和与PCB的缘分。
黄欣:我在2014年9月进入广东工业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2017年就读本校的博士研究生,目前是高效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实验室的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PCB 微细加工方面的科研工作,硕士和博士指导老师均为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广东省印制电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王成勇教授。
可以说我硕士和博士的研究生活与PCB 密不可分。
在王成勇教授的指导下,我硕士期间主要进行PCB 机械微细加工技术研究,参与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她在校期间从事PCB 微细加工研究,一有机会,便跟随导师到各PCB 制造及上下游企业交流学习,并深入企业开展研究工作,至今已走访三十多家企业。
一心向学 纯粹于当下——专访广东工业大学黄欣博士编者按:“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是广东工业大学的校训,一届届的广工学子从校园到社会,践行着这八字校训,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今天我们采访的这位广工学子正是典型代表,她严谨认真,她睿智博学,她努力奋进,一心钻在实验室,纯粹亦如她!老师眼中的她:是优秀的代名词;朋友眼中的她:是最佳伙伴;同学眼中的她:是学习的榜样。
只因她工作上认真严谨,既能运筹帷幄,又能细致入微,且能言善辩;生活中对老师、对同学、对朋友细腻体贴,自身兴趣爱好广泛。
广东工业大学黄欣博士37PCB InformationMAR 2021 NO.2基础研究能指导工艺研究,也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前瞻性研究是未来技术可能发展的方向或者具有开创性、能够引领未来技术发展。
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1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更要懂得廉洁的含义,牢记要廉洁从教。
所谓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行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钱物,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作出表率。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工作的“园丁”,一定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事事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自觉抵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做一个廉洁奉公的教育工。
作为一名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敬廉崇洁是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行走在教育教学之路上,我更是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认真做事,努力求学,做一名领导信赖、同事信服、家长信任的好教师。
尤其在走上中层工作岗位后,我更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走进家长、走进学生,做一名大家喜欢的廉洁人。
回顾自己工作的点滴,结合当前社会对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我认为“做廉洁事、育廉洁人”应是教师们共同的信仰与追求,是教师们工作的目标与方向。
对应时代和教学要求,我认为自己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具体规范自我。
一、做老实事:要有一颗服务教学和学生的平常心。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
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我应该有一颗静下心来,认真执教踏实工作的平常之心。
这平常之心就具体体现在少一些生活的比较,多一些对工作的思考;少一些对现实的不满,多一些对未来的展望;少一些无谓的妄想,多一些对教学的充实。
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公正无私、廉洁从教的教师。
反思自己目前的教学状态,我认为自己应多站在教育者的立场,在教学理论的充实、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实践的用心、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现场的反思等几个方面努力探索,使自己适应教学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具备培育学生必备的素质。
只有这样,我才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才有可能、才有能力实践于教学。
学习《三生教育》心得体会模板(五篇)
学习《三生教育》心得体会模板《三生教育》是一部极具思考和教育意义的纪录片,通过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深入调查和观察,展现了教育领域的困境和改革面临的挑战。
通过观看《三生教育》,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教育系统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也思考了教育改革的路径和方向。
以下是我对于这部纪录片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被影片中展示的教育现状所触动。
《三生教育》展示了中国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如竞争过度、应试教育、教育资源不均等。
影片中呈现的教育竞争激烈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被不断的考试和功课压得喘不过气来。
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但现实中却很容易让学生陷入繁重的学业压力中,导致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受限。
此外,由于家庭和地区资源的差异,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导致了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机会不均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我深感教育的不完善和需要改革的紧迫性。
其次,影片还着重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看完《三生教育》,我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真正含义。
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高分数和金字塔形的升学之路,它更应该是一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而不是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付考试。
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发展健康的身心,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通过《三生教育》,我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这将引导我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我也对教育改革的路径和方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三生教育》引发了我对教育改革的思考,我认为改革应该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改变教育的评价体系,由单纯以考试分数为导向的评价方式转变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评价方式。
其次,要加强师资培养和教育管理的改革。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应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让他们能够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
此外,教育资源的分配也需要更加平等和公正,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优质教育。
最后,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和变化。
抱纯粹之心走人生之路感悟
抱纯粹之心走人生之路感悟一、纯粹之心的内涵1. 真诚与善良- 善良是纯粹之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善良之举的例子。
例如那些默默做慈善的人,他们不图回报,只是单纯地想要帮助他人改善生活。
这种善良源于内心深处对他人苦难的同情,是一种纯粹的爱的表达。
2. 专注与执着- 拥有纯粹之心的人往往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在学习方面,像陈景润,他一心扑在数学研究上,对周围的干扰不为所动。
他的纯粹在于对数学的热爱,这种热爱使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几十年如一日,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 执着也是纯粹之心的体现。
比如梵高,他在绘画艺术上的执着令人钦佩。
尽管生前贫困潦倒,作品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认可,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用画笔表达自己纯粹的内心世界。
他的纯粹在于对艺术的追求,不受外界的名利诱惑,只为了心中的艺术理想而奋斗。
3. 淡泊与宁静- 纯粹之心让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淡泊。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被物质财富所迷惑,追求无尽的金钱和地位。
而拥有纯粹之心的人则能看淡这些身外之物。
像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他在简单的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这种淡泊宁静源于他纯粹的生活态度,不被功名利禄所牵绊。
- 宁静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是纯粹之心的外在表现。
在喧嚣的世界里,能够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非常难得的。
例如一些修行者,他们在深山古刹中,通过冥想等方式,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宁静,不为尘世的喧嚣所干扰,以纯粹的心灵去感悟生命的真谛。
二、抱纯粹之心走人生之路的意义1. 内心的充实与满足- 当我们怀着纯粹之心生活时,我们的内心会得到极大的充实。
因为我们的行为是基于内心真实的想法和价值观,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或者追求虚荣。
比如一个热爱写作的人,他纯粹地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写作,当他完成一篇作品时,那种内心的满足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即使他的作品没有广泛的读者,他也在写作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陕西2024专业技术教育信息化与教师试题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人们要使用()时需考虑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程度;。
•A.视频资源•B.网站资源•C.音频资源•D.信息和文献资源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2 .任何教育必定是包含()。
•A.儿童教育•B.成人教育•C.自我教育•D.他人教育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3 .数字化班级信息管理的目的是()。
•A.帮助学习•B.组织管理•C.提升效率•D.丰富资源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4 .教师工作的特征是()。
•A.一多五少•B.五多一少•C.五多•D.一少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5 .根据本课程:引导家长固安上学小的所有匠心布置属于开放形式中的()•A.听•B.赏•C.玩•D.看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6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充分利用(),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
•A.古代信息和资源•B.近代信息和资源•C.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D.外国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7 .根据本课程:儿童发展权不包括()•A.受教育权•B.信息权•C.娱乐和休闲的权利•D.隐私权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8 .根据本课程:属于过高期待应对策略的是()•A.少拿孩子对比•B.鼓励孩子多交朋友•C.言语比期望低30%•D.不吝啬赞美语言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9 .()是一种角色体验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另一种角色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包括良好表现和积极情感。
•A.家庭工作损耗•B.家庭工作增益•C.工作家庭损耗•D.工作家庭增益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0 .教师不能因各种理由关学生禁闭,因为学生具有()•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1 .根据本课程内容,对自然观念或常识态度的超越作为知识的()•A.经验•B.规律•C.事实•D.前提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2 .根据本课程内容,教育法的()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教育的法律概念、法律原则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A.概念•B.定义•C.广义•D.狭义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3 .根据本课程:小升初假期安排不合理的是()•A.参加兴趣班•B.沉迷网络•C.参加实践活动•D.参加衔接班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4 .下列哪一项属于学校事故的行政法律责任?()•A.消除影响,恢复名誉•B.排除妨碍•C.赔礼道歉•D.学校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5 .根据本课程内容,哪一年以后教师连同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与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统称为国家干部?()•A.1950年•B.1951年•C.1949年•D.1952年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6 .根据本课程:家访目的是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定期跟进,进行个性化辅导是为了()•A.学习中等的学生•B.有学习障碍的学生•C.成绩大起大落的学生•D.发生亲子冲突的学生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7 .()反映了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责任以及与社会地位相一致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
教育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16篇)
教育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16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或者工作生活中得到的一种体验和感悟,它是对我们所经历的事情的思考和总结。
我们应该及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以便今后回顾和参考。
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总结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与他人一起成长和进步。
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对关键词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同时要注重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教育工作者心得体会篇一教育工作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他们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要引导学生的思想,塑造学生的个性。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心得体会。
而这些心得体会不仅对自身的教育工作有所帮助,更能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借鉴。
以下是我个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依赖外在的奖惩机制,而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目标。
我发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独立见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知识的魅力和应用的价值,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反馈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第二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注重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纯粹依靠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已经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
因此,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通过这些方法,我发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第三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者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024师德师风优秀工作总结(4篇)
2024师德师风优秀工作总结开展师德师风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们的教师都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
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
不断提高自己。
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
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
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
师德师风学习,就是要使教师真正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法律法规意识和规范行为品德,促进教师工作的新局面,树立信心,努力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2024师德师风优秀工作总结(二)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我时刻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
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搭建支撑点,描画同心圆——新时期家校合作的困境与出路
搭建支撑点,描画同心圆——新时期家校合作的困境与出路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两者在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业进步方面目标一致。
同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时间等方面差异迥然,各自存在局限,两者构成互补关系。
也因此,家庭和学校这两股教育力量理应互相支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
新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环境,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保障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条件,“其价值在于可以使人们能在更广阔的环境中获取更广泛的资源以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进而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生产与生活模式做好准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任务。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均不可或缺。
然而基于本人长期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和在校实践观察,不得不承认,现阶段的家校合作开展得并不充分,家校双方甚至还存在互相掣肘、“反向用力”的糟糕情况。
因此,找出并清理家校合作的障碍,思考家校合作的出路,着手构建家校合作的新范式,已然成为一个亟待“破局”的教育新命题。
一、家校合作的困境及分析家校合作的理想状态是双方理念统一、各司其职、沟通顺畅、尊重差异、理解难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然而,以本人观察到的教育实际来看,家校合作的现实生态远不及理想状态,现将突出问题归纳并分析如下。
(一)理念滞后,合作意识淡薄受制于参差不齐的地区性家长受教育水平,同时也受到区域性教育氛围的影响,学生家长对教育本身的理解存在局限性,更遑论对家校合作的重视。
学生处于“放养”状态,家长对学生的成长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干预,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始终“缺位”。
家长无法给予教师以真实的学情,难以领会学校的教育意图,与家校之间的配合和信息的反馈形同无物。
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哪怕家长不会受到教育和经济因素掣肘,但因为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僵化,家长把家庭教育的职责转嫁给学校,导致家校合作共育的意识淡薄。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精选6篇)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教育的情调》读后感(精选6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情调一词,在百度汉语中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基于一定的思想意识而表现出来的感情格调,二是事物能引起人各种不同情感的性质和特点。
当我尝试用这样的解释来理解“情调”这个词的时候,反倒是觉得有些拗口不易懂。
相对而言,按字面意思理解更简洁明了一些,情调就是一种感情的格调。
看到《教育的情调》这本书的书名时,就在想,教育应该具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格调?打开书,开篇顾明远教授对本书的评论语言就给予了这个问题最恰当的解释: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
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
至此,在初读的基础上细品,蕴含在诸多小故事中缓缓流淌的爱意则是愈品愈浓。
那么教育之爱到底是什么?文中用不同事例说明教育之爱就在于教育过程中于细微之处的敏感与机智。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最大的玫瑰花》这个故事: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开得最大的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任一所中学校长时记录下的一则真实事例。
正如书中所言:教育的敏感性在于一种周全的、充分体贴他人的思想。
《新编数学教学论》涂荣豹王光明等
新编数学教学论复习材料第一章现代数学教育观1.简述什么是数学教育现代化答:数学教育现代化是指:数学教育思想现代化,数学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数学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1)在数学教学内容现代化方面,主要是如何运用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和方法,编写出现代化的普通教育的数学教材,即在体系、结构、内容各方面适应于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在数学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方面,主要是教师如何用最先进的教育思想认识教材,如何用最先进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1)2. 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数学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3. 在数学教育观念现代化的问题上,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1)1.1现代数学教育观1.树立科学的现代化教育观,是数学教育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前提和保证。
(1)2.科学的现代数学教育观涉及多方面的思想认识,包括数学教育的目的观、功能观、学习观、教学观、能力观、技术观等等。
1.1.1数学教育的目的观1.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是:富有教养、具有独立性、自信心、创造力、积极主动和讲究效率的人。
(1)2.教育作为发展和完善人的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1)3.数学教育已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所必需具备得一种修养。
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是终身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人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是终身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
这就需要学校向更多的或者全体学生提供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地表达,培养学生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精神。
)(2)1.1.2数学教育的功能观1.数学教育的功能观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
(2)2.从传统上看,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人才,这里“人才”的含义实际是指“英才”。
3.数学教育的功能应该给学生一颗好奇的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丰富他们观察世界的方式;给他们一个睿智的头脑,让他们学会理性地思维;给他们一套研究的模式,让他们获得探索世界奥秘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给他们一双数学的眼睛,一对数学的翅膀,让他们看得更远,飞得更高。
亚当·斯密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启示
亚当斯密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启示王君柏【摘要】文章通过对亚当·斯密高等教育思想的梳理,反思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即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务实理性的国民,要以问题为中心进行通识教育,教育经费的筹措与分配应该多元化、市场化,国家只应该对基本教育提供保障,对于教师的激励,应该从内心的敬业精神方面着手,培育教师共同体意识,减少外在的评价机制.【期刊名称】《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6)004【总页数】5页(P33-36,41)【关键词】亚当·斯密;大学教育;国家与市场;激励机制【作者】王君柏【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法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09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曾经说过,社会科学的研究,在很多关键性问题上还需要重新回到亚当·斯密、边沁等人那里去,意思大概是说,那时候的学者没有采取太多过于抽象的方法,大都是以真实生活中的人为对象,其结论也就更贴近现实和真实。
也正因为如此,那个时期的学者,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没有严格的畛域之分,亚当·斯密既被视为“经济学之父”,又在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甚至文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贡献。
他在《国富论》中,对高等教育多有论述,在我国对教育存在各种争论的背景下,重新回到亚当·斯密,确实也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务实而不局限于具体的操作。
亚当·斯密首先认为,高等教育扮演了从幼年到实际工作之间的过渡角色,即“在人的幼年时期及认真地着手事务,即在其余生中经营事务的那个时期之间,介有一个很长的期间,这期间的有利的消费,在当时似乎没有比进大学还好的办法。
” [1]331既然是实际经营事业的准备阶段,就需要务实。
但很显然,这种务实的准备阶段,并非纯粹的职业训练,而是人的全面心智的开发,不仅如此,亚当·斯密还反对那种纯粹局限于某一特殊具体工作的倾向,认为那是对心智的束缚,是一种精神上的残疾,而精神上的残疾比身体上的残疾更为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