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壶口瀑布 学案
2025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
17 壶口瀑布◎文化自信: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语言运用:理解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重点、难点)◎审美创造:品味文章畅达自然、典雅凝练的语言,体会课文磅礴大气的风格特点。
(重点)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一听到这两句诗,我们的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一条雄壮磅礴、奔腾不息的大河。
而最能集中体现黄河磅礴气势的,莫过于壶口瀑布了。
今天我们就跟随散文家梁衡先生走进《壶口瀑布》一文,一起领略壶口瀑布“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壮观风采。
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
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驰骋”“寒噤”“震耳欲聋”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新闻理论家、作家。
主要著作有新闻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等,散文集《人杰鬼雄》《只求新去处》等。
◎文体知识游记2.目标任务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速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不同季节的壶口瀑布的四字短语,填写表格,并概括其特点。
◎作者从声形、态势等方面描写了雨季和枯水季的壶口瀑布,表现其不同的特点。
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作者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①壶口瀑布是水和石共同造就的,文章以写水为主,但不宜对石不置一词。
②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能够展现河水的真正力量,这样就改变了前文描写河水在石壁的阻遏挤压下“各自流淌”所有可能带来的片面印象,也为后面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奠定基础。
③从观景角度来看,作者定点换景,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非常自然。
④作者所感慨的小小壶口却“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的奇景,正是产生于石头对水的约束,因而接下来描写“脚下的石”也是很自然的了。
部编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 教案
3.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无坚不摧、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朗读,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理解黄河的伟大性格。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3.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无坚不摧、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写作意图: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在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意境,一种哲理: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在壶口将其伟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八总结:“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是黄河的伟大性格,也象征了中华民族历经艰难却永不屈服、奋力向前的伟大精神!
2、了解作者
梁衡,著名学者,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3、【读读写写】
1、注音
铸造(zhù)告诫(jiè)推搡(tuīsǎnɡ)霎时(shà)驰骋(chěnɡ)漩涡(xuán wō)寒噤(jìn)迂回(yū)汩汩(ɡǔ)湿漉漉(lù)震耳欲聋(zhèn)前呼后拥(yōng)怒不可遏(è)
初二语文八年级(下)教学设计
课题:壶口瀑布(梁衡)课型:精读课课时:一课时
课题
《壶口瀑布》
学情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教案
万水千山总是情——《壶口瀑布》阅读赏析课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
2、了解游记的基本的特点。
3、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赏析写景的方法,并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
4、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寄予的情感,感受黄河的精神内涵。
课时:一课时学情分析:写景类的文章对于八年级的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
七年级第一单元就有对它的涉及。
在这样的基础上,虽然学生们对游记这个体裁不是很了解,但是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赏析品味。
品味语言也是学习语文最主要的方式,学生对此更不是问题。
所以我制定了了解游记文体特点为这一目标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可以长见识,旅行也可以长见识。
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觉得旅行前该做哪些准备呢?今天我们要跟着梁衡先生一起去壶口瀑布看看。
不知你们是否做足了准备。
(板书课题及作者)1、壶口瀑布知多少?2、作者知多少?3、扫清字词障碍师:准备充分后,我们一起去壶口瀑布探一探吧。
二、初探壶口瀑布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词,你发现作者是如何游览的?(小提示:作者站在什么地方?视角上发生哪些变化?观察到了哪些景物?)(1)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脉络。
明确:作者两次到壶口瀑布游览。
第一次雨期初探,于河滩里看瀑布,气势磅礴。
第二次枯水期再访,于河心大石上俯瞰“龙槽”,明“壶口”来历;仰观河面,浊浪奔涌;平视“龙槽”细描流水;俯瞰脚下大石。
(板书:一景和河面、流水、大石三方面主要景物。
)(2)从枯水期再访这部分的思维导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作者立于一点,游目四顾,变换视角,来进行描写,这就是游记中常见的定点换景的写法,也叫“游踪”,是行文的线索。
(板书:一踪。
)师:慧眼识珠的同学们,我们要向系赏壶口瀑布,该去哪些段落呢?三、细访壶口瀑布细读课文第3、4段,分析写景方法,品味精妙语言,并在课本的空白处做批注。
根据学生的内容引导对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运用修辞、使用准确动词来写景的方法进行分析。
壶口瀑布-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壶口瀑布-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背景本教学内容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旅游类话题——《壶口瀑布》的学习。
本教案适用于八年级人教版教材,旨在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风光,提高学生的美感和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1.理解壶口瀑布的自然特点;2.熟悉壶口瀑布的历史文化;3.学会运用语言表达对壶口瀑布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内容课堂讲授壶口瀑布的自然特点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洛南县壶口镇境内,是黄河在这里穿过太行山脉而形成的瀑布。
黄河在这里急流勇进,水流湍急,瀑布高约30米,宽约50米,水流湍急壮观,形成了壶口瀑布的独特景观。
壶口瀑布的历史文化壶口瀑布不仅是地质奇观,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时期,这里就是黄河水文化的发源地。
现在的七彩黄河岸边还遗留着大量的文物,锁龙峡等地也分别留有龙钱铸币、明清石刻等大量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址为旅行者提供了更多的发现之旅。
运用语言表达对壶口瀑布的认识和感受壶口瀑布是中国的一个自然奇观,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惊奇和感动。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黄河的壮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当然,这里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全面了解壶口瀑布的自然特点与文化内涵,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
1.完成问题解答练习,通过对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知识的理解加深认识和感悟;2.交流对壶口瀑布的感受和认识,让同学们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个自然奇观的感悟,精神内涵。
学会从旅游的角度去理解和造福自然。
教学方法1.演讲授课法:通过讲解来让学生学会分析和夯实知识体系;2.经验分享法:通过展示精美的图片和真实情境,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东西,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觉性;3.合作探究法:组织同学们学习,通过共同讨论、协作制定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2.教师对学生进行双向评价:学生对于教学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壶口瀑布的自然特点和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会了有针对性地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认知和表述的能力,帮助学生们在旅游中更好理解自然的灵与魄,感受人和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加确定自己对自然和文化的态度。
《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
《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教案,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大学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教案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lesson plan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university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lesson plans, stay tuned!《壶口瀑布》语文教案八年级五篇《壶口瀑布》是“部编版”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主要写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引发了作者澎湃的激情,使作者深深陶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7《壶口瀑布》【教案含同步练习】
17.《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抓住关键语段,找寻壶口瀑布特点,学习游记散文的赏析方法。
3.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重点难点:1.寻找归纳壶口瀑布特点。
2.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教学方法:教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1.朗读法。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魅力。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
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寻壶口瀑布的特点。
3.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导入名山大川,激流冲荡,总有种种别样的美。
李白吟诵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王安石也说过:“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徐凝面对瀑布也有诗曰:“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2.谈话交流瀑布给你怎样的感觉呢?谁来说说。
3.介绍壶口瀑布欣赏壶口瀑布图片。
教师介绍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二、检查预习出示本课重点字词:铸成告诫推搡霎时寒噤迂回出轧汩汩潺潺雾霭驰骋怒不可遏震耳欲聋前呼后拥湿漉漉个别读,同学纠错,解释重点词语意思。
齐读字词。
三、初读课文,感受瀑布1.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壶口瀑布》。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壶口瀑布的自然景观和壮丽景象。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以及景观特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感受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2. 自主学习(15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重要词语和句子,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特点。
3. 合作探究(15分钟)(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描绘壶口瀑布的修辞手法。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学习心得。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例题: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要求,自主完成练习。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板书设计1. 课题:《壶口瀑布》2. 内容:(1)壶口瀑布地理位置(2)壶口瀑布景观特点(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堂学习,运用修辞手法描绘一个你熟悉的自然景观。
(2)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想象来描绘壶口瀑布的?2. 答案:(1)例文: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柳树姑娘披上了嫩绿的新装,在春风中翩翩起舞。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 教案 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课文通过对壶口瀑布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描绘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抒情散文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方面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课文中的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一文为教学内容,涉及文章的阅读理解、生词学习、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等方面。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自然美景》中的第二课时。
文章详细内容:课文描述了作者在壶口瀑布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壶口瀑布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中的生词、短语和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讲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学习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对壶口瀑布景观的描绘和感悟。
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培养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词卡片、写作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词和不懂的句子,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互相解答疑惑,共同完成课堂任务。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教学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壶口瀑布》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成语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写作技巧3. 板书布局:左侧展示生词、短语、成语,右侧展示描绘方法和写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模仿课文,运用修辞手法,描绘一处你熟悉的自然景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壶口瀑布的地理意义和文化价值”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壶口瀑布》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观非常感兴趣,这也让我深感欣慰。通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方式,通过提问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于瀑布的印象,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继续寻找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增强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壶口瀑布的特点,培养空间思维和比较思维。
3.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感悟课文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创造潜能。
4.增进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壶口瀑布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认同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内容如下:
1.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学习生字词:澎湃、惊涛、壑、跌宕等。
3.分析课文描绘壶口瀑布的精彩语句,如“涌起的浪头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掌握关键知识。
四、教学流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1)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壶口瀑布》。
全文以壶口瀑布为线索,描绘了瀑布壮美的景色和独特的地理风貌。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瀑布的四季景色以及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感受瀑布的壮美景色,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我国地理风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以及对瀑布景色描绘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景色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注释、地理知识资料、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瀑布的壮美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分析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景色描绘。
4.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感受瀑布的气势。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关于瀑布景色描绘的句子,讲解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绘一处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各自描绘的自然景观,互相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壶口瀑布》2. 内容:地理位置与形成原因瀑布四季景色描绘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绘一处自然景观,不少于200字。
2. 答案:(1)略(2)例文:秋天来到了家乡的小溪边,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1.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掌握阅读游记的方法。
2.赏所见,品读语言体会黄河刚柔并济之美。
3.悟所感,体会黄河的伟大之处。
一、导入:由《望庐山瀑布》引出学习游记的三个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把握了所至、所见、所感,也就把握了阅读游记的方法。
而我们今天就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壶口瀑布》这篇游记。
二、讲授新课:环节一、理游踪(所至)通过预习我们可以把握,作者一共去了(两次)壶口瀑布,分别是(雨季和枯水季)。
而枯水季的视角较之雨季更为独到,谁可以说一说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观察角度,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壶口瀑布》立足于河心,不断变换视角,这也是游记的游踪之一,即定点观景。
而抓住方位变换和视角转换的词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游踪。
环节二、赏所见1.请大家小组合作,循着游踪,说一说你发现了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语句品读出来的?并进行圈点批注。
①老师示例:“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在这里,刘老师最喜欢这一系列的动词,一个字的挤、撞从横向上写出了黄河水量之宏大,四字词推推搡搡、前呼后拥则从纵向上写出了黄河水流之湍急,而随着句式逐渐变长,文章的节奏并没有减缓而是愈发的紧张。
河道上排排黄河水在这排山倒海、争先恐后涌来的磅礴气势下碎成了堆堆白雪。
戛然而止,让人不禁为这份气势折服!好一个雄浑壮阔的黄河!好一个雄浑壮阔的壶口瀑布!②学生自主分析:示例一:“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17.壶口瀑布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17.壶口瀑布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一定的写作技巧。
但是,对于描绘自然景观的文学作品,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课文结构;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描绘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绘壶口瀑布景象的方法和技巧,感悟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4.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游记散文,文章视角独特,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既有整体观照也有细节刻画,分别描写壶口在雨季和枯水季的景象,以水之势喻人之情,从黄河的特点联想到人的个性品质,写法典型。
本单元为“游记单元”,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主题,了解游记特点,把握作者游踪,写景角度和方法,揣摩品味游记语言对景物细腻的描绘,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思和对祖国山水的独特感悟与理解。
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了初中一年半的学习,初步具备了朗读体会、感知文本的能力,求知欲望、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较强。
但是,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游记的数量并不多,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小石潭记》作为文言文,还属于游记的“早期形态”。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有助于学生通过集中学习,了解游记这一文体等知识。
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导”少“带”,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品味。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游记文体要素,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方法基础。
2.反复品读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体会课文的风格特点。
(语言运用、审美创造)3.领会黄河精神内涵和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本文宏阔细腻、畅达凝练的语言,把握壶口瀑布的特点。
难点: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感受对黄河和民族精神内涵的悠远思考。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4沃白板5、粉笔、翻页笔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黄河壶口瀑布的动态图片,让学生朗诵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片段,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初步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汹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师生合作,共赏壶口【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1段):总结概括(引出下文,所至)(第2—5段):两次观瀑(详略结合,所见)(第6段):赞美黄河(议论抒情,所感)初步感知并概括文章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和段落结构之间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阅读理解:课文《壶口瀑布》的阅读,理解文章主题、结构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词汇学习:学习并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新词、短语,如“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等。
3.写作技巧: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瀑布的壮观景象。
二、核心素养目标
《壶口瀑布》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阅读和理解《壶口瀑布》,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2.增强思维能力: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从多角度理解和评析文章。
3.培养文化意识:了解壶口瀑布的自然景观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口语表达:通过讨论、复述等形式,锻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6.课后实践: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尝试以《壶口瀑布》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课文中对瀑布的形态、声音、色彩等方面的描写,以及作者从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修辞手法分析: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例如:分析“瀑布像一条巨龙,从天而降”中的比喻手法,理解其如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词汇运用: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短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词汇记忆与运用:学生在记忆新词时容易混淆,使用时不够准确。
壶口瀑布(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17 壶口瀑布学案学习目标1.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2.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所表达的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民族精神的歌颂。
学习重难点1.结合朗读,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描写黄河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二、导学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梁衡,1946年出生,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其代表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二)写作背景壶口瀑布为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最大黄色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河床至此收束,形如“壶口”,河水急跌而下,汹涌奔腾,声震天地,本文描绘的就是这一胜景。
三、导读理解1.作者第一次到壶口看瀑布是在雨季,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明确:听到:涛声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看到:雾气弥漫(扑面而来);河水正沸着;被急急吸去的水流;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2.面对雨季的黄河,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明确: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可怕、惊慌最危险。
突出黄河的特点是令人震撼的气势,为下文再写黄河先做情感上的铺垫。
3.第二次到壶口看瀑布是在枯水季节。
作者看到了哪些异于雨季景象?产生了哪些异于前次的感受?明确:河水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黄河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刚柔相济。
4.“我突然陷入沉思”,黄河以她宽广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壶口瀑布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结合朗读,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思考问题:
1、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上唯一的瀑布在哪里,叫什么名字吗?为什么它取名“壶口”呢?
2、作者曾两次到过壶口瀑布,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胆战心惊,那么枯水季的壶口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这一次,壶口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黄河在这里仅仅展现它的阳刚之美吗?为什么作者将水的各种形态与人的各种感情联系起来?
5、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黄河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
请思考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