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说课稿

合集下载

《3.4 平面镜 》 第二课时 导说课稿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4 平面镜 》 第二课时 导说课稿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4 平面镜第二课时导说课稿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引入导说大家好,欢迎来到物理课堂!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平面镜的知识。

平面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件,它有着很多有趣的特性和应用。

在上一堂课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传播追踪原理和光线的传播路径。

这些知识将对我们今天的学习非常有用,因为平面镜的原理和应用都与光线的传播有关。

二、平面镜定义及原理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平面镜的定义。

平面镜是一种反射光线的光学器件,它的镜面是一个平整的镜面,镜面与镜面背后的镜底垂直。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被反射,我们可以利用平面镜使光线发生反射、聚焦或者分散等现象。

平面镜的原理是基于光的反射定律,也就是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如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如镜子)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或反射现象。

而平面镜的特点就是光线在镜面上发生反射,因为镜面是平整的。

三、平面镜的特性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平面镜的特性。

1.镜面平整性:平面镜的镜面非常平整,这使得反射光线可以保持入射光线的平行关系,因此平面镜可以用于照明或成像。

2.反射规律:平面镜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意味着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

3.像的位置:当一个物体放置在平面镜的前方,其产生的像将出现在镜面背后且与物体的位置关系是对称的。

像的位置可以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和反射定律来确定。

4.像的特点:平面镜所产生的像是虚像,意味着无法在屏幕上捕捉到像的实际光线,它只是观察者所感知到的光线的延长线。

四、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应用。

1.化妆镜:化妆镜就是一个常见的平面镜应用。

我们通过化妆镜可以看到自己的面部特征,便于进行化妆或修饰。

2.后视镜:汽车上的后视镜也是平面镜的一种应用。

后视镜可以帮助驾驶员观察到汽车后方的情况,确保行驶安全。

3.反光镜:反光镜是一种将光线反射到人眼位置的平面镜。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平面镜》说课稿1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

好的教材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传授知识。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光现象》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的内容是通过探究实验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本次说课内容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本节课内容是光学部分的重点知识,在整个光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觉得一个优秀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在课前有一个良好的教材分析,还要对所教授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分析和把握。

)二、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并且动手操作能力强,但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我会先通过小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探究实验为主,加强直观教学。

(海灯会给行驶在茫茫大海中的小船指明方向,明确教学目标也可以让整个课堂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为三个维度。

因此我指定了三维教学目如下。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过程,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本着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实验法(在确定了以上的内容之后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我会进行如下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首先,在导入环节,我会进行演示实验,在茶色玻璃板后放置一支蜡烛,然后向杯中倒水,让学生观察蜡烛在水中“燃烧”现象,并提问学生其中原因,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入本节课课题。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通用6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通用6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平面镜成像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1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新教材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等八方面来说一说我这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平面镜”是本章《光现象》中的关键内容,是光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光的传播”内容的延伸。

平面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以具备这方面的感性知识。

定性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过程,是下一节定量探索“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有铺垫作用。

教材这样编排,符合认识过程的发展规律。

正确处理好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是学好本节乃至本章知识的关键。

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的积累和对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本节课的知识是平面镜的有关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使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索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略物理教学的特点与魅力,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学到了书本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多元智力得到充分发展。

根据以上两点的情况分析,特制定如下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探究点及其教学要求通过平面镜成像的边学边实验,指导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像与虚像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训练点及其要求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提高通过观察提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收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

3、德育渗透点及其要求在探究实验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感受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结合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渗透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平面镜物理教案5篇

平面镜物理教案5篇

平面镜物理教案5篇平面镜物理教案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平面镜物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平面镜物理教案1目标:1、学问和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受“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看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看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看法、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会物理现象的奇异与和谐,获得“觉察”胜利的喜悦。

〔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受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进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会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试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看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试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敏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育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觉察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二、新课教学2、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示意,让学生充分想象〕[学生商议、归纳]可能有以下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1〕像与物等大;〔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左右相反; 3、制定准备与设计试验: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确探究目的][老师给学生思索空间,学生:思索、分析、商议、归纳]我们接受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平面镜》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平面镜》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平面镜》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平面镜》说课稿1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内容: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虚像的概念;3、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它在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学习、认识平面镜的成像,是前两节所学知识的应用;另外,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有用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领略平面镜成像现象中的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3、重点和难点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习、体验科学方法,因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由于“虚像”比较抽象,“看得见”,却“摸不着”,因此,虚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很难提出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探究活动中的又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平面镜,容易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的编排,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教师引导发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对平面镜成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把“像”与“影”混淆等,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平面镜说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平面镜说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平面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本课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第三章第四节课,主要内容是关于平面镜的知识。

1.2 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平面镜的定义•平面镜的分类•平面镜的光学特性1.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了解平面镜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平面镜的光学特性,包括反射规律、像的性质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平面镜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平面镜的定义和分类;•平面镜的光学特性。

2.2 教学难点•平面镜的反射规律和像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平面镜实物、反射光的示意图;•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本相关内容。

3.2 导入和目标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和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关于反射现象的知识,并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本节课将学习平面镜的基本知识,了解平面镜的分类和光学特性。

3.3 概念讲解和示范教师通过PPT和实物示范的方式讲解平面镜的定义、分类和光学特性。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平面镜和光线的展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平面镜的反射现象。

3.4 练习和巩固教师设计一些与平面镜相关的练习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

3.5 拓展应用教师将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在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情况,例如镜子、望远镜等。

四、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情况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课后练习评价:布置相关习题,评估学生对平面镜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具的运用,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平面镜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然而,在课堂实际操作环节中,个别学生表现不够积极,对平面镜的特性理解不够深入,这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讨论,以提高教学效果。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平面镜》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平面镜》。

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四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1、地位和作用平面镜是生活中比较常见。

平面镜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线传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铺垫。

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

可以说,平面镜在光现象这一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象与虚象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学习通过观察提出假想,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搜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初步养成甄别假设、调整探究计划的意识。

(3)德育和情感目标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对虚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4、教材处理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学生对“虚象”和“虚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所以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的方法;对于平面镜成像的次要特点采取“全放”的方法)5、设计思想(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成相等的物体(替身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结构本节教学内容包含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的原理和平面镜的应用,以实验为主体,通过真实情景再现,让学生感知平面镜成像特点,得出实验结论。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2)教学难点:平面镜成虚像、像与物等大的认识二、说教学目标对《平面镜成像》教学内容的研究分析,以及《课程标准》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像虚像、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三、说教学方法本节课平面镜成像采用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分析与论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四、说学法指导平面镜成像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但是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在学习中,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成像规律和特点,在实验探索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板块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那么实际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引发思考与讨论)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学生的讨论,列出待解决的问题,并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在讨论中确定以下的问题:(1)确定物体位置的平面镜,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物体作为平面镜,玻璃板和平面镜对实验效果更好?(2)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应该处于何种环境便于观察实验现象?(3)如何确定平面镜成像的像的虚实?3.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给出实验器材供同学们选用: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两只,小蜡烛一只、大蜡烛一只,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支架一幅,方格纸一张,同样大小的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4. 分析与论证实验结束,进行分析与论证探究结果是否正确,讲解探究结论中有哪些内容与猜想相符,有哪些不符。

(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2)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4)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什么?5.评估与交流得出实验结论,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板块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利用图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解,这样既巩固了光的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市xx中学。

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平面镜成像》。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四大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本节课既是对光的反射规律的一个延续,又为以下的知识埋下了伏笔,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成虚像的初步概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

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因此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次说课旨在通过讲解平面镜的原理和特性,让学生了解平面
镜的作用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引导学
生进行实验探究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平面镜的原理和特性,了解平面镜的作用;
2. 能够区分平面镜和凸透镜的不同特性;
3.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观察和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
析问题的能力;
3. 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理竞争意识;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
1.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特点;
2. 平面镜的作用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
平面镜内部和外部成像的特点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引入教学内容,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平面镜是什么,用途是什么,是否有了解过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学生能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包括像的位置、大小、正倒立等。

-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

- 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规律。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 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平面镜实验器材,包括平面镜、刻度尺、标记笔等。

- 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实验过程。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的物理知识,了解平面镜的基本概念。

- 准备实验记录本,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镜子使用经验,引出平面镜成像的话题。

-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平面镜成像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介绍光的反射定律,解释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

- 通过图示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过程。

3. 实验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包括确定像的位置、测量像的大小等。

-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并描述像的特点(正立、等大、虚像)。

4. 实验结果分析- 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 教师总结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5. 拓展延伸- 讨论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潜望镜、穿衣镜等。

- 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原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光学仪器等。

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和特点。

- 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1、设计思路“平面镜”是《光现象》中的关键内容,是光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光的传播”内容的延伸。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过程,是下一节探索“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有铺垫作用。

平面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虽然已具备这方面的感性知识,但还缺少对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学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正确处理好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是学好本节乃至本章知识的关键。

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是一项让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工作。

本节课以《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在贾宝玉房间照镜子的趣事片断引入课题,通过观察实验、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对特殊现象提出疑问,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实验探究欲望。

对于什么是平面镜,本节课通过感性认识,观察生活中的镜子引导得出概念。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师通过《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在贾宝玉房间照镜子的趣事片断做引子,引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如何制定实验计划来验证猜想?需要什么样的器材进行实验?如何搜集到有效的实验数据?合作交流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敢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节课教学难点是对虚像概念的理解及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相同的物体与像进行比较,通过在镜子后面放白纸无像,无法用刻度尺测量,加深学生对平面镜成的像的性质理解。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在这里会出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教师应进行适当的点拨。

2、创新亮点(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本节课用学生熟悉的视屏引入课题。

在学生一片好奇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想亲自动手实验来探究具体情况。

创设的实验情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本节课从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整个探究过程教师只起“导”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平面镜的基本知识和特点;b. 熟悉平面镜的成像规律;c. 掌握平面镜的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b.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平面镜的定义与特点;b.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2. 教学难点:a.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b. 平面镜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三、说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学内容a. 平面镜的定义与特点;b.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c. 平面镜的使用方法。

2. 教学过程a.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问题或真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平面镜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平面镜的应用场景。

b. 了解平面镜的定义与特点:- 介绍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如光滑平整的反光面,镜面是平面等;- 使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角度和形状的平面镜,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平面镜的特点。

c. 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让学生通过实验,使用光线追迹法研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成像规律,并总结成像距离和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使用示意图和实际例子说明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d. 掌握平面镜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平面镜,注意准确对齐视线和镜面;-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平面镜观察和照明,如利用反射定律照明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平面镜的使用技巧。

四、说教具和学具教具:a. 平面镜模型或实物平面镜;b. 平面镜成像示意图;c. 实验器材:光源、屏幕、直尺等。

学具:a. 学生实验记录本;b. 学生课堂笔记本。

五、说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实验教学法:-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通过实践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平面镜》说课稿

初中物理《平面镜》说课稿

初中物理《平面镜》说课稿:老师聘请考试《说课》学问点|考点汇总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举行解读。

(教材是老师上课的依据,是同学猎取学问的来源。

好的教材分析有助于老师更好的传授学问。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初中物理八班级上册第3章《光现象》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的内容是通过探索试验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本次说课内容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本节课内容是光学部分的重点学问,在囫囵光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觉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在课前有一个良好的教材分析,还要对所教授的同学有一个良好的分析和把握。

)二、学情分析初二班级的同学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对生活中的事物布满奇怪心,并且动手操作能力强,但是留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我会先通过小试验吸引同学留意力,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探索试验为主,加强直观教学。

(海灯会给行驶在茫茫大海中的小船指明方向,明确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囫囵课堂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按照新课标理念,以同学学会、会学、乐学为三个维度。

因此我指定了三维教学目如下。

)三、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控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过程与办法:通过探索试验过程,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探索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养成严谨的科学看法与协作精神。

(本着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索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办法为)五、教学办法讲授法、研究法、问答法、试验法(在确定了以上的内容之后为了更好的让同学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我会举行如下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首先,在导入环节,我会举行演示试验,在茶色玻璃板后放置一支蜡烛,然后向杯中倒水,让同学观看蜡烛在水中"燃烧'现象,并提问同学其中缘由,使同学产生疑问,引入本节课课题。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

《平面镜》说课稿广西横县陶圩镇一中蒋必理本节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物理第一册P55《平面镜》。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镜是光的反射定律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光学实验和光路作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好平面镜,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2、教学目的要求: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成因,了解虚像的概念;(2)会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简单的现象;会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B、能力培养。

(1)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分析能力:师生共同活动,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知识,通过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3、本节课的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因为“虚像”这个概念较为抽象,学生普遍难以接受,所以在这里有必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把抽象化为形象。

二、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拟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电脑多媒体演示的优势,教师边演示、边导控,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决定了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必须由一定的物理情景和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师生共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掌握事物的规律。

三、课堂设计1、用悬念式实验引入课题上课伊始,我采用了一套自制教具“平面镜成像演示器”,结构外形如图(1),仪器由底座、转盘、底板、暗箱、破璃板等部件组成。

仪器按图组装好后预先放好两支蜡烛的位置,用书本或布将玻璃板遮住,点燃蜡烛后,将书本或布拿开,在讲台上转动底板让各个角落的学生装观察暗箱里的蜡烛有没有点燃?学生们可以非常清楚地观察到暗箱里的蜡烛被“点燃”了。

3.4平面镜说课稿

3.4平面镜说课稿

3.4平面镜说课稿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主要特点;
3、知道平面镜成虚像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4、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自我反思、严格要求的成长观。

【重点难点】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是重点,认识虚像、成像作图是难点。

【说课思路】
【信息技术应用】
1、认识平面镜的“像与物”
软件:QQ截图工具、PPT文本框、绘图
2、激发兴趣,平面镜后面找不到像!
技术:视频/截图
3、玻璃板能成像,但后面仍找不到像!
技术:视频截取片段、PPT插入控件
软件:格式工厂、会声会影
4、展示玻璃板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后面的物体
技术:视频/截图
5、启发利用两个物体确定像的位置
技术:PS(不违背物理规律的前提)
6、解释等效替代和比较法
技术:PPT绘图、自定义动画
7、示范如何多次实验收集证据及其处理
技术:PPT绘图、自定义动画
8、示范作图
PPT绘图、自定义动画
9、仿真互动实验,弥补平面作图的缺陷
程序:flash生成的exe文件
10课堂小结。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物理八年级第二章4。

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现就教材、教法、学情、学法和教学过程五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1、地位和作用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为今后做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2、目标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

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3、重点和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 1、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2、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说课稿
各位评位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平面镜》《平面镜》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单元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四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生活中比较常见平面镜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线传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铺垫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可以说平面镜在光现象这一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象与虚象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学习通过观察提出假想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搜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初步养成甄别假设、调整探究计划的意识(3)德育和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对虚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4、教材处理
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学生对“虚象”和“虚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所以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的方法;对于平面镜成像的次要特点采取“全放”的方法)
5、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2)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成相等的物体(替身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
(1)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2)引导发现法(学生实验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
(3)演示法(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在讲台上再完成一遍);
(4)实验法
2、教学手段——板书、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三、学法
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两人一组相互配合)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教学
1、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这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明确探究方法]——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放在抽屉里]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棋子
同学们成功了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存在的
有没有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通过翔实的例子来证实有存在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会聚而成的呢(设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那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我们拉开抽屉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棋子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
——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
Α、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Β、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蜡烛容易倒下
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打开抽屉中纸盒看看里面有什么器材[抽屉纸盒里藏有两把手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表现出了异常喜悦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4、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如图3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1)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2)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5、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认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四)布置作业:
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