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专项卷-文言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专项卷-文言文

部编版七下语文专项卷-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施①病心而颦②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③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庄子》【注释】①西施:越国的美女。

生卒年不详。

姓施,越国苎罗人(今浙江诸暨)人。

初由范蠡把她献给越王勾践,继又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

有传说“陶朱公”范蠡后来带着西施离开越国宫廷经商。

②颦:皱眉头。

③挈:本意是用手提着,在此处是带领的意思。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i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ii 挈妻子..而去之走iii 彼.知颦美iv 而不知.颦之所以美(2) 用现代翻译下面的句子。

i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ii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3) 本文是成语“ ”的出处,说说这个成语的寓意:。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击鼓戏民《韩非子》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①。

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

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注释】①戍:戍守。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i 吾醉而与左右戏.ii 过.击之也iii 使人止.之iv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i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ii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3) “有警,击鼓而民不赴”的原因是(4) 从全文看,楚厉王是个的人。

请用原文的句子给你的评价佐证。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砚眼《古今谭概》明有陆公庐峰,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①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甚惋惜。

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

【注释】①鸲鹤:鸟名,俗称“八哥”。

【精品】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精品】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精品】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________)②阅金经(________)③有仙则名(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

C.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对象的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答案】(1)大;读;出名、有名(2)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A【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名”是名词用如动词,“出名”的意思;“阅”是多义词,这里是“读,阅读”的意思。

(2)①句中的“斯(这)、惟(只)、德馨(品德高尚)”几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云(说)、何(什么)、陋(简陋)”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句式倒装。

(3)“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前后并不矛盾,二者指代不同,“无丝竹之乱耳”的“丝竹”指的是世俗的乐曲,“调素琴”弹奏自己喜欢的音乐。

据此,答案为A。

故答案为:⑴大;读;出名、有名⑵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⑶A【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魏学洢《核舟记》)乙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

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注释】①壶觞:酒器。

②饾饤:dòu dìnɡ,供陈设的食品。

③欹:qī,斜。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①绝类弥勒________②诎右臂支船________③二人对酌于中________④皆有机能动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3)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像;同“屈”弯曲;相对饮酒;机关(2)①都能就着(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及答案(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及答案(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及答案(精选)一)愚人食盐从前有一个愚人,到朋友家吃饭。

他觉得菜太淡了,没有味道。

主人听到后,就加了更多的盐。

吃起来很美味,愚人就想:“这么好吃,一定是因为加了盐。

” 晚上回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了。

他问:“有盐吗?”母亲拿出盐来,但奇怪儿子只吃盐不吃菜。

母亲说:“这样可不行啊。

” 愚人回答说:“我知道世界上所有美味都在盐里。

” 然而,他吃了太多盐,反而让味道变得不好,变成了他的困扰。

这说明,过度的东西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1.(1)但XXX惟食盐不食菜:只看到儿子只吃盐不吃菜。

2)愚人食盐不已:愚人一直吃盐,没有停下来。

2.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3.“所以美味的原因是因为加了盐。

”4.过度追求某些东西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要适度而为。

二)释盗遗布XXX,XXX,是XXX的长官。

有人被发现在XXX上行窃,XXX看到了,就叫他的儿子教育他说:“并不是不喜欢工作的人就一定是坏人,也许是因为生活贫困。

” 然后那个人自己承认了罪行。

XXX说:“从他的外表看,他不像是坏人,应该是因为贫困而做了这件事。

” 于是,他送给那个人两个布匹,让他改过自新。

从此以后,那个人再也没有行窃了。

1.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2.C.乃遗布二端(赠送)3.因为他认为那个人并不是坏人,只是因为生活贫困所迫。

4.XXX是一个宽容和善良的人,他不会轻易地对别人下判断,而是愿意给别人改过的机会。

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再小幅度的改写每段话。

从前有个庸医,他只会开一味药,叫做“驼背”。

他认为,只要人喝了这个药,就能治好所有病痛。

有一天,一个人来看病,庸医照例开了“驼背”药。

这个人却问:“我是腿疼,怎么能用驼背药治呢?”庸医回答:“你不懂,这个药能治好所有病,包括腿疼。

”那人只好喝下了药。

结果,他的腿疼更加严重了。

他气愤地找到庸医,质问他为什么会这样。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仔细阅读选文,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断2处)。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太夫人以荻画地________②教以书字________③或因而抄录________④抄录未毕__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句。

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4)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A. 欧阳修聪明过人B. 欧阳修刻苦攻读C. 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 太夫人教子有方【答案】(1)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2)用,拿;写;有时;完毕(3)以至于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是把读书当作了自己的事情。

(4)B【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译为: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

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书”:写。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毕”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完毕”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昼”:白天。

“寝”:睡觉。

还有“唯读书是务”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4)“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可分析“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等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欧阳修刻苦攻读。

所以选B。

故答案为:⑴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⑵用,拿;写;有时;完毕;⑶以至于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是把读书当作了自己的事情;⑷B。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④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⑤,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⑥。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务:致力,从事。

⑤伎:同“技”。

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及守荆南回________(2)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3处)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射”是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称为“六艺”)之一,从两篇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尧咨射术精湛无比、举世无双,但他的母亲却依然“杖之,碎其金鱼”。

你觉得陈尧咨母亲的这种做法寄寓了对儿子一种怎样的期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等到(2)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4)陈尧咨的母亲期望儿子能继承先人的志向,把射术用于报效国家上,而不要耽于娱乐,浪费了一身好技艺。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复习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有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复习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有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孙权劝学》(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三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2.蒙辞以军中多务务:_______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________4.但当涉猎但:______ 涉猎:________5.及鲁肃过寻阳过:________6.非复吴下阿蒙非复: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________今义:独自,孤独博士:古义:________今义:学位的一种2.见往事耳古义:________今义:过去的事(四)解释下列多义词。

1.见见往事耳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2.当但当涉猎________当涂掌事________(五)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卖油翁》(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三处)公亦以此自矜(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善射善:________2.公亦以此自矜自矜:________3.释担而立释:________4.但微颔之颔:________5.尔安敢轻吾射轻:________6.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手熟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汝亦知射乎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安敢轻吾射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但手熟尔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常用为转折连词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3.但微颔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名词,下巴(六)解释下列多义词。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留侯论(节选)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②,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选自《古文观止》)【注】①挟持:内心怀有。

②弊:疲弊。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必有过人之节及鲁肃过寻阳B. 匹夫见辱见往事耳C. 而轻用其锋尔安敢轻吾射D.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择其善者而从之(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②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4)结合文意,说说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观点。

【答案】(1)D(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①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

②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

(4)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匹夫和大勇者、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忍耐。

【解析】【分析】(1)A项的“过”解释为:超过/经过;B项的“见”解释为:被/了解;C项的“轻”解释为:随随便便/轻视;D项的“其”解释为:其中的,指示代词。

选D。

(2)翻译为: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故可断句为: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本题重点字词:“卒然”突然;“加”,侮辱;“欲”,想要;“词色”,言语和神色,(4)结合“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二)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

聪慧而敏悟,冠于今古。

父彦与高士廉有旧。

庄道少孤,年十二,访士廉。

廉以故人子,引令坐。

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

”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请诵之,果通。

复请倒诵,又通。

乃跪谢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

”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览而倒诵。

士廉称叹久之。

(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释担而立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④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⑤引令坐________⑥复请倒诵________(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

①乃跪谢曰________ A.道歉 B.推辞 C.感谢 D.辞别②向傍窥而记耳________ A.朝向 B.先前 C.假如 D.窗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4)两文末,陈尧咨“笑而遣之”与高士廉“称叹久之”分别体现了二人对卖油翁、卢庄道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

【答案】(1)放下;气愤的样子;怎么;慢慢地;拉;再,又(2)A;B(3)①(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②高士廉责怪他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乙)刘羽冲,沧州人。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②于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节)【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列说]到处劝说。

③[沟洫(xù)]沟渠。

(1)根据文段意思填空。

①《说文解字》中“竟”是会意字,意思是“乐曲终尽”。

由此推断,甲文“竟不可得”一句中“竟”的意思应为 ________②《说文解字》中“角”是象形字,本义是“兽角也,与刀相似”。

由本义引申出以下义项:①像角一样的古代量器和盛酒器具;②较量,竞争;③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的人物。

乙文中“练乡兵与之角”中“角”的义项应为________。

(填序号)(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尔辈不能究物理。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卷 木兰诗(含答案)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卷  木兰诗(含答案)

文言文练习卷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十二转.(),赏..()。

策勋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机杼.()2. 军帖.( ) 3. 可汗..( ) ( )4. 鞍鞯.( )5. 辔.头( )6. 鸣溅.溅( )7. 燕.山( )8. 胡骑.( )9. 鸣啾.啾( )10. 朔.气( )11. 金柝.( )12. 十二转.( )13. 姊.妹( )14. 磨刀霍.霍( )15. 著.( )16. 旧时裳.( )17. 云鬓.( )18. 雄雌.( )19. 红妆.( )二、解释文中括号后的加点字三、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部编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静以修身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③年与时驰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作者阐述“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求学的过程中要有坚定的志向,心无旁骛。

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C.作者先提出”静以修身“的观点,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

接下来先反后正,论述了“静“与“学”“志”三者的关系。

最后一句,再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

D.从文章中可知,成才需要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答案】(1)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增长;疾行,指迅速逝去(2)①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②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C【解析】【分析】(1)“静以修身”翻译为“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静”意思是“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非学无以广才”翻译为“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意思是“增长”。

“年与时驰”翻译为“年华随时光而飞驰”,“驰”意思是“飞驰”。

(2)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意思是“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意思是“明确志向”,“宁静”意思是“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意思是“实现远大目标”。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测试卷含答案
(2)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4、下面选项中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话理解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14、选文结尾一段的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4分)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一个“”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六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古诗选自《》,作者是唐代的。(2分)
2.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妻还怪问,凤方悟之。

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选自《后汉书·逸民传·高凤》)(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自以为\大有所益B.及\鲁肃过寻阳C.曝麦\于庭D.不觉潦水\流麦(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见往事耳往事: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更:________③妻尝之田尝:________④时天暴雨时:________(3)下列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旦辞爷娘去B.治经为博士邪其后遂为名儒C.妻尝之田康肃笑而遣之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往事耳(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妻还怪问,凤方悟之。

(5)甲文中吕蒙的变化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乙文“高凤流麦”的典故现在多用来形容________。

【答案】(1)D(2)历史;重新;曾经;当时(3)B(4)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妻子回来感到奇怪(惊异)询问他,他才醒悟。

(5)吕蒙变化告诉我们:①开卷有益。

②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一定能学有所成。

(写出一点即可);“高凤流麦”的典故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分析】(1)“不觉潦水/流麦”改为“不觉/潦水流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山门圮于河________②阅十余岁________③转转不已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

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

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文章寓理于事。

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答案】(1)倒塌;经过;停止(2)①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主观臆断吗?(3)D【解析】【分析】(1)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选自《苏东坡集·日喻》)【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字词的意义。

(1)但.手熟尔但.(2)日.与水居也日.(3)康肃笑而遣.之遣.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子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4.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其中分别获得了哪些启示?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司马牛①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②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司马牛问兄弟》)【注】①司马牛:孔子的弟子。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学期专题训练卷: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学期专题训练卷: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学期专题训练卷: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注] ①任:推荐。

②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亭亭净植.(竖立) B.有狱.久不决(案件)C.有囚法.不当死(法律) D.将弃官去.(离开)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借“莲”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慎其所处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不若已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故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③,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④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谱》)【注】①商:卜商,字子夏。

②赐:端木赐,字子贡。

③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鲍鱼,咸鱼;肆,店铺。

④漆:墨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则商也日益________②赐也好不若已者________③即与之化矣化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孔子认为“不知其人,视其友”,而刘禹锡的陋室中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从中我们能看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4)从文中总结出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君子要“慎处”的原因。

这个成语是________。

【答案】(1)每天,一天天也;比得上;同化,与……趋向一致(2)因此君子一定要小心谨慎地选择与自己交往的人。

(3)交往人物之文雅可以看出刘禹锡高洁傲岸的品性与高雅的情趣。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解析】【分析】⑴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日”:每天,一天天。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⑵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是以”“其”“处者”等字词的翻译。

⑶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孙权劝学》)乙文: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③及为相④家人发箧视之2.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B.非/复吴下阿蒙C.太祖/常劝以读书D.家人/发箧视之3.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4.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分析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

(至少二点)(5分)(二)登幽州台歌(5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古诗选自《》,作者是唐代的。

(2分)2.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并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___气势和____________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四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4、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五、阅读《游山西村》回答下列问题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2、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诗,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3、一个“”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一个“”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六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七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问题。

(共11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1)阅十余岁阅:___ (2)竟不可得竟:___ 3如是再啮可据理臆断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

(1分)山门圮于河3.翻译下列语句。

(4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道理用自己的话说说)。

(2分)答: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2分)答: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4分)⑴惟吾德馨:⑵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⑷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2.翻译句子(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3分)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的文辞精练,一般都用韵,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说”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B.《陋室铭》用比兴开头,以山水引出陋室,突出“德馨”二字;《爱莲说》第一句泛写“水陆草木之花”,再举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作陪衬,突出“予独爱莲”。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从交往人之儒雅的角度论证了陋室不陋,表现居室主人情怀高洁傲岸,不屑与平民来往。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与前文“予独爱”相照应,表现出与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慨叹世间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太少。

4.周敦颐“独爱莲”,是爱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入世态度;陶渊明“独爱菊”,是爱其“花之隐逸者也”的隐者风度。

你认为刘禹锡是“莲”那样的君子,还是“菊”那样的隐士呢请结合《陋室铭》中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由(4分)5.两篇短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试题。

(13分)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①公亦以此自矜()②睨之,久而不去()③先自度其足()④反归取之()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徐以杓酌油沥之。

译文:②何不试之以足译文:(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4)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4.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的道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 _______的人。

(3分)十《木兰诗》,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6分)(1)愿为市鞍马()(2)朔气传金柝()(3)双兔傍地走()2、翻译下面的句子。

(8分)(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分)译文:(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分)译文: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1)表明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的句子是:,。

(2)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4、下面选项中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14、选文结尾一段的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4分)答: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专项练习答案(一)登幽州台歌(5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这首古诗选自《》,作者是唐代的。

(2分)9.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答案:8.《陈子昂集》陈子昂2、8、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望岳 (杜甫)(一)古诗词赏析:11.望;高大雄伟神奇秀丽12.(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