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优秀篇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开展教学,这样就保证了所有学生都具有参与学习的经验和基础。

在教学素材的组合上,既充分考虑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呈现方式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同时又照顾了学生学习个性的需要,使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在素材例题的安排上,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口算或笔算)。

口算和笔算的安排在教材中也是有机渗透,没有刻意的区分口算和笔算的教学,使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对有余数的除法意义及竖式计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过程和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解题能力得以提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和学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将例题与练习贯穿于整个故事中,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乐学的情境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辨析、体验、感悟,真正理解“进一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为了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的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情境导入”、“审读题意,交流理解”、“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交流理解,提升认识”五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此,我创设了探索除法王国的.秘密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审读题意,交流理解: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通用11篇)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通用11篇)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通用11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通用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篇1一、我的教学思考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我对教材的理解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况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

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

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着重对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教学,这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

例2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教学。

教材通过一个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我对教材的处理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本课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

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了“为班级之星颁奖”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新知。

其次,就是对教材深挖重组。

我认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包括两个层面的教学。

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并根据这一过程写出有余数的横式和竖式,重点掌握余数的含义。

这里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竖式也只是横式的一种改写,还不涉及到计算的层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会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14÷422÷636÷747÷539÷9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题(1)、17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可以装( )盘,还剩( )个。

(2)、每盒饮料4元,19元能买( )盒,还剩( )元。

看来大家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例5)师:同学们,图上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划船师:从图上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生:有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师: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点不明白,谁能帮帮老师?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师:哦,谢谢你,解释的很清楚,你们听明白了吗?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师:那这里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找到了吗?生:问至少要租几条船?师:你找的很对,你能帮老师解释一下这里的至少吗?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师:哦,就是最少要租几条船?现在谁能完整的说说这道题目?生: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师:如果有6人去划船,每条船安排1人,需要几条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每条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师:那我们这里每条船上应该安排几人,才能用最少的船?生:坐满,也就是坐4人现在请你用画一画或者写一写的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1展示:我用了4个圆来代替4个人,共用了5条船还余两个人。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

【教学目标】1. 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 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 你来说我来找:从“ 1”开始,依次往下数:1、2、3、4、5、6,, 每一个数都对应一个手指。

你任意说一个数,我就能很快找到那个数对应的手指是哪一个?想不想试一试?(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

)2. 适时引入:你们是不是觉得老师的反应特快呀?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破解其中的奥妙。

有兴趣吗?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一)实际操作,理解概念1、摆一摆。

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要求:每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看看你手里的小棒最多能摆几个独立的三角形?会出现什么情况?(请一名学生到讲台摆)2 、学生汇报。

3 、师小结:刚才摆三角形时,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刚好摆完,一种是摆完后有剩余的小棒。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平均分之后有剩余的数,这个剩余的数叫余数。

板书:余数4 、刚才有同学刚好摆完:一共有9 根小棒,摆了3 个三角形.(1)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生口述,师板书:9十3=3 (个)(2)能不能把这道题列一个除法竖式来计算?请一名学生上台板演。

5 、师:刚才有的同学刚好摆完,有的同学有剩余的。

请问有没有剩3 根小棒的?会不会剩余3 根小棒呢?为什么?6 、师:我们来看看讲台上同学摆的情况:一共有14 根小棒,用其中的12 根小棒摆了4 个三角形,还剩2 根。

(1)像这种有剩余的情况可不可以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呢?生回答师板书:14- 3=4 (个)” 2 (根)(2)适时指出: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 6 个小圆点隔开。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相关推荐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的方法试商,知道余数应该比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得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继续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想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理解余数为何要比除数小。

教学资源: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温故而知新1、星期天,红红的妈妈买回来了6个桃子,她请红红把这些桃子放在盘子里,要求是这样的:6个桃子,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有剩余吗?请你用手中的学具代替桃子,帮助红红放一放,然后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下。

好了的小朋友可以在小组里和小朋友交流交流。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如果红红的妈妈买回来的桃子不是6个,而是7个,按上面的要求放在盘子里,可以放几盘?有剩余吗?还剩几个呢?也请你用学具分一分,再用除法算式把这种分法表示出来。

在小组里说说、交流,随学生回答板书:7÷3=2(盘)……1(个)1个是什么数?师小结:7个桃子,每盘放3个,放了2盘,所以商2,剩下1个不够分了,所以余数是1。

你会用竖式把分7个桃子的情况表示出来吗?2、请你和同桌小朋友合作,试一试。

(学生在尝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

)3、指名板演。

(选择板演的学生最好是将出现错误的各种情况都反映出来。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下面是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余数的产生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理解幵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刜步掌握试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自主探究与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幵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幵能用除法竖式迚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演示,学生每人准备15根小棒,尺子、白纸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运动会,学校打算用15盆花来装扮校门口,每几盆为一组如果由你来设计摆放这些花,你打算怎样摆呢?请同学用圆圈代替花在草稿子上画一画。

设计意图:此环节问题设计的开放性、答案的自由性,以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然后给学生自由摆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摆,每堆几个,摆怎么样的图案。

在摆设过程中,学生会深切地感悟到原来在生活中分东西时,幵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啊,如果觃定了每堆的数量,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沿着老师铺好的路走下去了,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课堂真实的生成。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认识余数提问:你是怎么摆的,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你摆的结果吗?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一)、没有余数。

提问:15盆花摆完了吗?摆了几堆?可以怎样列式?15÷3=5(堆)这个5表示什么?这个除法算式中15、3、5分别叫什么?2、学习整除除法竖式。

(1)、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在除号外面写除数,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上方,与个位对齐。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学设计篇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启迪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2.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试商.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梨、盘、图片、小棒、圆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书上做)3()<224()<37()2<11()5<382.用竖式计算除法.(齐做并指名板演)订正笔算除法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1:63=引导学生操作,用圆片代替梨,小棒横放代替盘子.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边操作边思考,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分后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63=2让学生口述算理后回答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被除数6表示被分的数,3表示平均分成3份;2表示每份是2;被除数6下面的6即2与3乘积表示每盘分2个,3盘共分了6个,也就是被分掉的数;横线下面的0表示6个梨全分完了,没有剩余.教师在0旁板书:没有剩余.(2)出示例173=21先按题意列式73=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按照63=2的方法操作,观察73也就是把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出现了什么新情况.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演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把7个梨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有没有分完?每个盘子分得几个?还剩几个?教师启发讲解:剩下的1个,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还能分吗?既然不能就只有剩下它了,那就是说,把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2个,还剩1个,那么用竖式如何表示73=?教师用63=2的方法类推讲解,指名回答,教师板书:被分的数是几?平均分成几份?怎样写?每盘分得几个,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有3个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23=6)那个分掉的数6应写在什么地方?7个梨,分掉了6个,有没有剩余,在竖式里应写在哪?教师强调:7个梨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这个1要写在横线下面,表示分剩下的数,这个没分完剩下的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余数.(彩笔板书余数.)横式怎么写呢?在等号后面先写商2,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商2的后面先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读作2余1.教师领读算式73=21读作:7除以3等于2余1.教师小结:像这样的求出商以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3)对照、观察、比较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异同点,揭示本节课重点、关键,沟通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两者之间的联系.相同点:算式表示意义相同,都表示平均分;列式方法相同;被分的数,平均分的份数,每份分得的数及分掉的数,在竖式中书写位置相同.不同点:63=2正好分完,没有剩余;73=2。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兴趣。
2.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技巧,提高运算能力。
4.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及其关系。
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计算,掌握商和余数的求解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物品分配、时间计算等。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及其应用,掌握商和余数的求解方法。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学会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分水果、分铅笔等,让学生感受到有余数的除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克服困难的勇气。
4.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5.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异,实施分层教学,Βιβλιοθήκη 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通用5篇)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通用5篇)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通用5篇)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试商能力。

教学难点: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展示课件:出示课本51页的主题图,创设情景,提出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摆,最多摆几组,还多几盆?二、合作探究,创新发展。

1.自学、交流,学习例2。

(1)自学、合作探究。

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们课本P51的例2。

课件出示问题: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摆,最多摆几组,还多几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看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跟你们组的小伙伴尝试解决问题。

(2)学生自学、合作探究。

(3)学生自由汇报。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4)师生共同点评学生答案。

小结:剩余的3盆,我们把它叫做余数(板书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没有正好分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2.自学、交流,学习例3。

(1)猜想-验证,突破难点。

a.让学生猜想:假如除数是5,请猜猜余数可能是几?b.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验证: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到底余数可能是几?请同学们翻到52页看例3,利用小棒摆一摆,再观察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c.引导学生得出:余数<除数d.小结:余数<除数(2)看书质疑。

师:请同学们再看课本51-52页的内容,有不懂的请提出来。

三、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课堂练习(给猫送鱼)准备:余数分别是1、2、3、的3只猫,及鱼状的卡片。

方法:学生写了余数的算式(鱼)贴上相应的猫上。

最后点评表扬学生(课件出现小猫说谢谢同学们送来的鱼)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2.理解余数的含义与计算方法;3.能够进行有余数的整数除法计算;4.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2.通过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数学应该认真、自觉地对待;2.学习数学应注重细节,遵循规律,讲求方法;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育学生探索数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进行有余数的整数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概念和含义;2.发现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本节课的新知识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25个苹果分给3个人,每人能分到几个?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答案为8个,但还有剩余苹果。

再问学生,对于这剩余的苹果,应该怎样处理?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继续分给每个人,但是不可能保证每个人分到的数都相等。

最终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概念:对于除数和被除数中,不能整除的部分为余数,整除的部分为商。

2. 基本概念与方法学生听完讲解后,老师通过板书和PPT辅助,向学生讲解有余数除法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有关术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并使用具体的数字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3.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老师设计的实际问题,如:6个人共有72元红包,每人应得多少?为何这么多人不能平分这些红包?让学生自己算一算这种情况下每个人能拿到多少钱。

这样让它们从实际应用出发,更好的理解问题的本质。

4. 总结回顾对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进行回顾,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下复习巩固相关概念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采用教师观察法、学生自评法与互评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评价。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多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多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多篇)《有余数的除法》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1. 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 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拟、综合的能力。

4 .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假设干。

【教学过程】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师:同学们都喜欢课外活动对吗?你喜欢什么活动?生:?师:每到下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你们快看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呈现主题图)师: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吗?生 1: 所有的旗子按四面一组,可以插几组?生 2 :跳绳的同学四个人一组可以分几组?生??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口算除法)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1. 教学例题 1( 1 )利用课件演例如 1师:光明小学三(1)班要举行联欢会,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搬来 15 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 5 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 2 )(动手操作)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用 15 个学具表示 15 盆花来摆一摆。

指名一生上台来摆。

( 3 )提问思考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 1 : 15 盆花,每 5 盆摆一组,可以摆 3 组, 15 盆刚好摆完。

生 2 : 15 里面有 3 个 5.( 4 )尝试列式师: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列出算式吗?生:15 ÷ 5=3 (组)( 5 )明确写法师:每 5 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现在我们用竖式来计算,(板书竖式)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先试着让学生说,教师讲解强调)2. 教学例题 2( 1 )课件演例如 2师:这儿还有23盆花也要搬到会场,还是每 5 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 )生动手操作师:请你也用学具来摆一摆。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优秀7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优秀7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含义,初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按照例1制成可供演示的梨和盘子图片、磁性黑板;每个学生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出示教科书第1页上的复习题(1)( )里最大能填几?(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用竖式计算除法。

(出示两道除法竖式)订正笔算除法时提问:除法竖式里,哪个数是被除数?哪个数是除数?哪个是商?并指名学生说一说笔算的计算过程。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教师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图,说明题意:要把这6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指名学生实际分一分,分两次恰好分完。

)教师;谁会列式计算?计算后,教师指着竖式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的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的6个梨。

)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因为6个梨都分完了,一个也不剩。

)(2)教师又出6个梨和7个盘子图,说明:要把这7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谁会分?(指一名学生分实际分一分,分两次后,还剩一个。

)教师:剩下的一个梨,如果继续分,每个盘子还能再分到1个梨吗?(不能。

)这说明7个梨要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分到2个,还剩1个。

教师;怎样计算呢?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

(板书:73=) (3)竖式的写法。

(指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被除法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教师进一步提问:有3个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那么在被除数7的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

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考考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

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2、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

[评析: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用学生考老师的形式引入新课,这样做,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

(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评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人教版三上有余数的除法word版教案

人教版三上有余数的除法word版教案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式。

(二)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式,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培育学生初步的观察、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成立余数概念及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式。

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图及投影片。

学具:11根小棒。

教学进程设计(一)温习预备1.用竖式计算(两人板演)8÷4=36÷9=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进程。

2.卡片口算(与板演同时进行)()里最大能填几?3×()<22 4×()<37()×2<11 ()×5<38(二)学习新课教师谈话:大家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同窗们看一看,今天学的笔算除法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1.教学例1出示例1的第一幅图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学生动手操作。

(用6个圆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把横式和竖式写在练习本上,并指名板演。

6÷3=2订正时,提问:(1)在被除数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2)在横线下面为何写0?(表示分完了,没有剩余)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若是有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如何分?分分看。

学生动手操作,用圆片代替梨。

(教师行间指导)提问:(1)出现了什么情形?(每盘放2个,还剩1个)(2)剩下的1个梨,还能再继续分吗?(剩下的1个梨,不能再分)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分的结果是“每盘2个,还剩1个”。

如何列式计算呢?(7÷3=)如何写竖式呢?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适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教师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实际分掉几个梨?(6个)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无剩余?(有剩余,剩1个梨)教师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人教版(通用10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人教版(通用10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人教版(通用10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人教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方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 = 42÷6 = 73÷9=2、最大能填几?()×4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人教版第2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1、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感知余数的意义。

2、借助已有知识通过学具分摆,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列式和计算。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知道什么是余数。

理解“余数”的含义和实际意义【教学准备】希沃电子白板课件,小棒,草莓,盘子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来玩一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看图形宝宝都已经藏好了。

你能根据你看到的`一部分图形猜出后面藏着哪一个图形宝宝吗?(生猜测后师展示图形并提问:各有几条边)二、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初步感知有剩余的情况。

(1)仔细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摆小棒)他们是按照怎样的要求在摆呢?你能从图中找到重要信息吗?(生汇报)(2)如果让你也摆一摆,你最想摆哪个图形呢?(生汇报;师随机根据生的汇报让生猜测11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几个你想要摆的图形。

并随即抽取3位学生上台用11根小棒分别摆一摆,验证自己的猜测)(3)展示三位学生作品:师:3位同学用11根小棒分别摆了,摆得图形虽不同,却出现了相同的情况,你发现了么?(都有剩下的小棒)师:像这样有剩余的情况里又藏着哪些新的数学知识,与之前已学的知识又有哪些联系呢?请随老师一起去美丽的草莓园,到那里去探索这其中的奥秘!2、学习例1,在对比中感知余数的产生。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方案设计(优秀12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方案设计(优秀12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方案设计(优秀12篇)三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数算式。

教学重点: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数。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草莓图、小棒一、情境导入。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口算,很快说出得数并说出所应用的乘法口决。

2.出示第59页情境图,观察引出活动:同学在做什么?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3.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一摆。

4.交流摆的结果,并板书:摆正方形可以摆2个余3个;摆三角形可以摆3个剩剩余2个;摆五边形可以摆2个剩余1个。

我们用11根小棒摆了这三咱图形,每次摆都有剩余。

板书:剩余。

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平均分时并不是都能整好分完,有时也会有剩余。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剩余的平均分。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学习活动(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学习方式:师生互动学习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

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活动(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学习内容:出示7颗草莓图。

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1)小组交流,自主列式。

(2)学生板演,共同交流。

强调用省略号表示剩余。

剩余的个数叫余数。

出示算式:7÷2=3(盘)……1(个)(3)齐读算式。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案【7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进一步加深对除法的两种应用题和有余数除法的熟悉,进一步把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学会解答有余数除法的两种应用题,正确书写得数后面单位名称。

(三)培育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

教具和学具教具:圆片。

学具:7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预备卡片口算1.()里最大能填几3()<13()5<394()<256()<50()7<678()<302.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商(二)学习新课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有余数除法,今日学习应用题。

(板书课题)1.出例如3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还剩几支?先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自己分分看。

着重说出分的结果。

(每人2支,还剩1支)怎样列式计算呢?(把一堆东西,要平均分,所以还是要用除法。

)73=2(支)1(支)答:每人分2支,还剩1支。

提问:(1)回忆刚刚分小棒的过程,商2表示什么?(每人2支)因此单位名称是支。

(2)余数1又表示什么?(还剩1支)因此单位名称也是支。

2.出例如4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由学生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相邻的同学相互争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每袋装5个,说明每袋装的同样多,还是要把这些乒乓球平均分,所以要用除法)由学生试一试列式解答。

学生在试作过程中,可能会消失得数的单位名称不知怎样书写,这时组织学生争论,必要时,教师用圆片代替乒乓球,进展演示。

从而得出43里面有8个5,就是可以装8袋,余数的3,是还剩3个乒乓球。

板书如下:435=8(袋)3(个)答:可以装8袋,还剩3个。

引导学生把例3和例4进展比照。

这两道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一样点:都用除法解答,由于都是平均分。

不同点:例3,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一样;例4,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不同)教师小结:我们在解答有余数除法应用题时,要留意依据问题的要求书写得数的单位名称。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余数的含义,并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2、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知道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3、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重点难点:了解余数的含义。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授引入师:这样的题要怎样思考?生回答。

师:请学生依次任选一样物品平均分给组内4人。

小组活动。

师:平均分给4个人,分完了吗?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出示课题)二、新授与探究探究一师:现在有14个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生交流。

师:第一次每人分到1颗,第二次每人分到2颗,第三次每人分到3颗,第四次不够分了。

怎么办?生回答。

师:我们就把没有分出去的两颗放在最后叫做余数,就是剩下的意思,商和余数之间用6个点隔开。

14÷4=3 (2)出示表格师:这里也有一些小朋友分草莓的情况,请你观察一下,能不能列出算式呢?生回答。

9÷4=2 (1)15÷4=3 (3)14÷4=3 (2)师:我们把不能再进行平均分的部分叫做余数。

请你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生回答。

小结:余数比除数小。

师:是不是所有的余数都比除数小呢?探究二师:有17个圆片,5个一圈,能圈几次?还剩几个?学生操作。

生:能圈三次,还剩两个。

师:怎样列式呢?生:17÷5=3 (2)师:怎样检验自己做得对不对呢?生回答。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师:35÷4,请你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生:35÷4= 8 (3)师:算得对不对呢?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师:27÷7呢?生:27÷7=3 (6)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三、练习与巩固练习一出示大雁图片师:请你说说你看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
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页—51页例1、例2及课时作业设计
二、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余数的除法,是从表内除法向表外除法过渡的桥梁,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因而这部分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从乘法口诀中求商,要用竖式计算,但对于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以及具体写法学生较难理解。

总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掌握这样一个知识跨度较大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

(二)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材的编写选取了每个学生都熟悉的具体生动的情景主题图,力求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把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达到掌握方法,形成计算技能,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难点:熟练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四、学前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学会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会在求商时因为乘法口诀掌握的不够熟练而出错,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时要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五、目标预设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能正确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六、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七、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和方法
1、通过摆一摆,分一分,以及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

(只有“平均分”了,当数不够分时才会出现余数。


2、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在试商后,通过竖式计算,出现余数比除数小的情况,说明商是对的,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说明商肯定小了,就应再试商,直到计算后余数比除数小才对。

另外,还有可能会出现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这种情况,说明商小了一倍,应在商的那个数上加1再除。

3、计算后在横式上要写上商,有余数的还要写上余数。

八、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例1)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乘法口诀。

(2)、口算35÷7= 45÷9= 27÷3= 81÷9= 63÷7=
二、传授新知
1、教学P49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图。

思考问题: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按顺序)(2)、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3)各组代表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A、这是某个校园里的活动情景图。

从图中发现了教学大楼前面的两树之间都插着4面不同颜色的旗子,升旗台上飘着一面国旗。

B、运动场上每4人一组小朋友在跳绳。

C、篮球场上每5人一组准备打篮球比赛。

D、球架旁边摆的花是每3盆摆一组,旁边还有很多盆花。

(4)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分小组讨论。

(5)学生汇报交流。

2、感知生活中处处有除法。

(1)师:以上这些活动,你们在哪里见过或自己亲身参加过呢?
(2)生自由回答。

3、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搬来15盆花,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
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列出算式吗?(用学过的表内除法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4、(列竖式:)15÷5=3(组)
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5/ˉˉ1ˉ5ˉˉ……被除数
1 5 ……5和3的乘积
ˉˉˉ0ˉˉ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竖式的写法和读法。


三、巩固练习
列竖式计算24÷6= 18÷3= 49÷7= 72÷8=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列竖式计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例2)
一、复习导入
列竖式计算36÷9= 42÷7= 18÷6= 54÷9=
二、传授新知
1、教学例题2。

(采取例1情境的延续)
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
23 ÷ 5 = 4(组)…… 3(盆)
4
5/ˉˉ2 3
2 0
ˉˉˉ3ˉ……余数
(2)横式与竖式对比,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3)注意:A、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

B、商和余数的不同单位名称。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P51“做一做”。

(1)先填一填。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集体订正错误。

2、改错题。

(小组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四、全课小结
1、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又学会了那些本领?
2、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注意什么?你们还有什么
问题要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