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治疗肠胃疾病

合集下载

中医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胃消化功能

中医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胃消化功能

中医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胃消化功能腹部按摩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肠胃消化功能。

通过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解决肠胃不适问题,进而提升整体消化功能。

本文将介绍中医按摩腹部的方法和其对肠胃消化功能的促进作用。

1. 按摩方法中医按摩腹部主要有拍打、揉捏、推拿和穴位按摩等技法。

拍打:用掌心或者拳头轻拍腹部,由上至下,由中向两侧轻拍约10次,每次均保持节奏稳定。

揉捏:将双手放在腹部,用指腹沿着顺时针方向进行揉捏,每次约10圈。

推拿:用手掌沿着腹部轻轻揉动,以顺时针方向为主,持续约5分钟。

穴位按摩:按摩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中脘、关元等,可以有针对性地调理肠胃功能。

2. 促进肠胃消化功能的机理中医按摩腹部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血液循环:按摩腹部可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腹部血流量,提高肠道的供血和氧气供应,从而促进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调节脏腑功能:中医认为,腹部是人体内脏的“第二个大脑”,通过按摩腹部可以刺激和调节消化系统器官的活动,如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和排泄。

舒缓压力: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常常导致消化不良。

中医按摩腹部可以促进松弛和放松,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改善消化功能。

刺激穴位: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刺激和调节相关的经络和脏器功能,起到促进肠胃消化功能的作用。

3. 应用范围中医按摩腹部广泛应用于肠胃消化功能紊乱的疾病辅助治疗,如消化不良、胃痛、腹胀、便秘等。

此外,长期坚持按摩腹部还可以起到预防肠胃疾病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按摩腹部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孕妇、卧床不起、术后患者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 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按摩腹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温热环境:最好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下进行腹部按摩,以避免腹部受凉。

放松心情:按摩前可以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闭目养神等,以帮助身心放松。

适度力量:腹部按摩力量应适中,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不适。

胃疼怎么快速缓解穴位

胃疼怎么快速缓解穴位

胃疼怎么快速缓解穴位胃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不管是因为食物过多、不消化、胃溃疡、胃炎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胃疼,都对我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医院看医生,所以了解一些快速缓解胃疼的穴位,能够帮助我们在家就能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可以缓解胃疼。

1. 臊脾腹腰穴:位于胃脾经脉上,当肋缘下第七肋间凹陷处。

用手指轻柔地按摩或者用拇指的指腹用力按压该穴位,每次按揉约1-2分钟,有助于舒缓胃部不适和胃疼。

在按摩过程中,如果感觉到酸胀或者胃部舒展感加强,那就是说明按摩的穴位正确。

2. 大横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距离肚脐约四横指宽度。

使用拇指的指腹用力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2分钟,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疼。

3.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相当于人体的胃部位置。

使用拇指的指腹用力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2分钟,有助于缓解胃痛和胃酸倒流引起的不适。

4. 天突穴:位于胸骨正中央,两侧锁骨之间隆起的部位。

使用两手的拇指的指腹用力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2分钟,有助于缓解胃部肿胀和疼痛。

5. 曲池穴:位于胸部正中线,第六肋间的外侧中点。

使用拇指的指腹用力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2分钟,有助于缓解胃胀食积引起的疼痛。

6. 大陵穴:位于肩胛骨与颈椎之间的肩部凹陷处。

用手指轻柔地按摩或按压该穴位,每次按摩约1-2分钟,有助于舒缓胃部不适和胃疼痛。

在按摩这些穴位时,可以选择坐着或躺着的姿势,放松身体,配合深呼吸,帮助放松和舒缓身体。

按摩时可以用力适中,以不感到疼痛为宜。

每天按摩几次,每次约1-2分钟,效果会更好。

此外,除了穴位按摩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方法缓解胃疼。

如:1. 饮用姜水:将生姜切片,用沸水冲泡,每天饮用一到两杯姜水,有助于舒缓胃部不适和胃疼痛。

2.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缓解胃疼痛。

穴位养生促进胃肠蠕动

穴位养生促进胃肠蠕动

穴位养生促进胃肠蠕动穴位养生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通过按摩或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身体、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胃肠蠕动是消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它的健康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的穴位,并分享一些按摩和刺激这些穴位的方法。

一、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部外侧凹陷中央,是一个常用的胃肠蠕动穴位。

按摩曲池穴可以改善胃肠功能,缓解胃部不适。

按压这个穴位时,可以使用拇指或食指,用适度的力量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

二、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下方三寸处。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刺激胃肠蠕动,改善胃肠积食问题。

可以使用拇指和食指轮流按压这个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每天可以按摩2-3次。

三、四白穴四白穴位于手背和手腕交界处,是另一个促进胃肠蠕动的穴位。

按摩四白穴可以缓解胃胀、便秘等问题。

用拇指在四白穴上来回按摩,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多次按摩。

四、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中部位,也是一个常用的促进胃肠蠕动穴位。

按摩关元穴可以调理消化系统,缓解腹痛和胃胀。

使用手指在关元穴上方按压,每次按压1-2分钟,每天按摩2-3次。

除了按摩穴位,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刺激这些穴位来促进胃肠蠕动。

例如拍打穴位、热敷穴位、针灸等。

但应根据个人适应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或刺激穴位时应适度,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不适或伤害。

如果患有严重的胃肠疾病,如溃疡或炎症等,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操作。

穴位养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健康养生方法,通过按摩或刺激特定的穴位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但请记住,穴位养生只是辅助方法,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老中医教你按摩五个穴位助消化

老中医教你按摩五个穴位助消化

张璐说胃肠按摩五穴位缓解肠胃不适秋季是肠胃疾病的高发季,很多人都会出现腹泻、腹痛的现象,还有人会出现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些其实都是常见的肠胃病。

肠胃问题除了通过饮食来改善,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来缓解不适。

足三里穴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

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就能治好。

四缝穴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

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

如果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下脘穴下脘在腹部,离脾胃很近。

中医里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穴”,就是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这有点儿“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

这种选穴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下脘和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相配,可以清胃泻火,消食化积。

章门穴章门穴在人的侧腹部,取穴时可以把手贴在脸上,肘尖这时候对的位置就是章门穴的位置。

按摩的时候,可以用双手的手掌.去按揉这个部位一直到发热为止。

这种方法具有舒肝健脾的功效。

外关穴在手臂内外侧正中腕横纹上大约2寸的位置处是外关穴所在的位置,此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

对于一些胃部不好的患者在吃饭之前的半小时便可以对外关穴进行顺时针按摩,能有效地促进胃液中消化酶的分泌,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胃部食物的消化。

另外,在吃完饭之后,我们对其进行按摩还能更好地促进胃排空,大大减少胃部的负担。

在对手部外关穴进行按摩的时候,手部的力度需要稍微重一点,以穴位处有酸胀的感觉为宜,能很好地对穴位处产生良好的刺激,起到预期的养胃功效。

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

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

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脾胃虚弱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胃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

调理脾胃虚弱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对于常见的穴位的刺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足三里穴——调和脾胃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以下,腿骨前外侧的肚肌中央的一条线上。

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和脾胃,促进消化吸收,缓解胃肠道症状。

二、中脘穴——健脾开胃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央,海底穴上方1.5寸的位置。

刺激中脘穴可以健脾开胃、增加食欲、改善营养吸收。

三、关元穴——补充气血关元穴位于下腹正中央,在肚脐下方三横指的位置。

刺激关元穴可以补充气血,增强胃肠道组织的修复能力,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

四、太冲穴——益气养血太冲穴位于足底第一个拇趾骨底部的凹陷处,也是脾胃经的起始点。

刺激太冲穴可以益气养血,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营养不良、气血不足等症状。

五、内关穴——平衡脾胃功能内关穴位于手腕的中央,当两手握拳时,内关穴就在两腕伸出的中央点上。

刺激内关穴可以平衡脾胃功能,缓解胃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综上所述,刺激以上这些穴位可以调理脾胃虚弱的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刺激穴位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损伤身体。

常见的刺激方法包括按摩、针灸、艾灸等。

除了穴位刺激外,中医养生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调理脾胃虚弱,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开朗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关注自己的脾胃健康,加强保健意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体质。

总之,脾胃虚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针对其症状,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饮食等方法进行调理。

建议大家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消化压力、做好脾胃方面的保养,以保持身心健康。

7大穴位调理肠胃防胃癌

7大穴位调理肠胃防胃癌

治未病001:七大穴位调理肠胃防胃癌如何养胃?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许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仍难改变,比如口味重,爱吃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中因为盐多,会直接损伤胃黏膜,而且其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在胃酸和细菌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胺,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增加患胃癌概率。

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调理肠胃防胃癌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八大养胃穴位养胃穴之一:劳宫穴劳宫穴劳宫穴(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在五行中属火,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精神紧张、促进食欲。

养胃穴之二:大陵穴大陵穴大陵穴(腕横纹掌侧的中点)在五行中属土,对应着脾胃,可看成是心包经上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按揉此穴可降胃火、祛心火、提升胃动力。

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都可通过这个穴位来进行调理。

养胃穴之三:内关穴内关穴养胃穴之四:外关穴外关穴右手拇食二指按在左手臂内外侧正中腕横纹上二寸之内、外关穴位处,正反各旋揉36次。

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旋揉右手臂。

内关穴(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属手厥阴心包经,点揉此穴能宽胸理气,宁神和胃。

治疗心悸失眠、胸胁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胃肠官能症等。

外关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能治疗热症感冒、偏头痛、胸胁痛、耳鸣、耳聋、上肢瘫痪、肩臂痛等症。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经常旋揉内外关,对改善自我症状、预防心绞痛发作有一定的效果。

养胃穴之五:中脘穴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人体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指压时应采用仰卧位,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四指用力下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能使胃部感到舒适。

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每日进行2~3次,并要注意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不吃刺激性食物,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养胃穴之六:神阙穴神阙穴用一只手的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顺时针方向以画陀螺的方式柔和地边按边摩擦,由肚脐逐渐均匀画圈至全腹,约80—100下,再倒回到肚脐,再按摩80—100下。

脾胃虚的中医经络按摩保健法

脾胃虚的中医经络按摩保健法

脾胃虚的中医经络按摩保健法在中医学中,脾胃被视为人体消化与吸收的重要器官。

脾胃虚弱的人常常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

为了改善脾胃虚的状况,中医推崇经络按摩保健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经络按摩的方法,帮助调理脾胃,提升身体健康。

一、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脚胫骨外侧凹陷处,距膝盖下方三寸。

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按摩时可用力适度,手法可以选择揉、抓、捏等。

二、按摩足内关穴足内关穴位于脚冲阳经的起始处,当足心平伸,里踝骨突起处,与第一跖骨之间的凹陷点位。

按摩足内关穴可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5秒,重复数次。

三、按摩手三阴交穴手三阴交穴位于手腕横纹上方的中点,当掌心向上,与尺骨之间的凹陷点位。

按摩手三阴交穴可调理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

按摩时,可以使用拇指或中指,用力适度地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约15秒,重复数次。

四、按摩足厥阴经穴位足厥阴经穴位分布于脚内侧,包括太冲、阴陵泉、然谷、太白等穴位。

按摩足厥阴经穴位可以增强脾胃功能,并提升体内的阳气。

按摩时,可以用力适度,用拇指或中指按压每个穴位,每穴按压约15秒,重复数次。

五、按摩胸腹部经络除了按摩经络穴位,按摩胸腹部对于调理脾胃也十分重要。

可以用手掌或者手指轻轻按摩胸腹部,顺着脾胃经络的走向进行。

按摩胸腹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脾胃的功能,缓解胃脘痛、腹泻等症状。

总结:脾胃虚弱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经络按摩是中医学上调理脾胃虚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按摩足三里穴、足内关穴、手三阴交穴、足厥阴经穴位以及胸腹部经络,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中医保健是一门渊博的学问,经络按摩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还有许多其他的中医调理方法,如饮食调理、草药治疗等。

如果您有脾胃虚的问题,建议您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便针对个人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理。

穴位按摩适应症

穴位按摩适应症

穴位按摩适应症穴位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对特定穴位施加适当的力量,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预防疾病的效果。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而穴位按摩作为一种自然、安全的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身体不适的处理中。

下面将介绍一些穴位按摩在不同疾病中的适应症。

一、头痛头痛是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头痛,如工作压力、睡眠不足、眼睛疲劳等。

穴位按摩可以缓解头痛,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穴位:1. 太阳穴:使用拇指和中指轻压太阳穴部位,每次持续数秒钟,重复数次。

2. 攒竹穴:位于两眉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指腹进行按摩,每次约1-2分钟。

3. 风池穴:位于颈部的两侧,距离颈椎下缘约两个手指的距离,用双手的指腹轻压按摩。

二、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现代人常见的胃肠道问题之一,症状包括胃胀、反酸、恶心等。

以下是几个适用于消化不良的穴位:1. 天枢穴:位于脐周围四指的距离,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约1-2分钟。

2. 中脘穴:位于胃部正中间,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约1-2分钟。

3. 沉阳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距离肚脐下方三横指的距离,用拇指指腹按摩,每次约1-2分钟。

三、失眠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穴位按摩可以放松身心,促进睡眠,以下是几个适用于失眠的穴位:1. 印堂穴:位于眉毛中央,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每次约1-2分钟。

2. 丝竹空穴:位于手腕掌侧横纹尺侧端的凹陷处,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腹按摩,每次约1-2分钟。

3. 心包六穴:位于手腕两根手骨中间的凹陷处,用拇指和食指揉搓按摩,每次约1-2分钟。

四、经期不调经期不调是女性常见的妇科问题,症状包括月经提前、延迟、量少或者量多等。

以下是几个适用于经期不调的穴位:1. 地机穴:位于距脚内踝骨突约四指的位置,用拇指指腹按摩,每次约1-2分钟。

2. 子宫穴:位于脚踝内侧的凹陷处,用拇指指腹揉搓按摩,每次约1-2分钟。

按摩胃的穴位有哪些

按摩胃的穴位有哪些

按摩胃的穴位有哪些胃不舒服,会感觉全身都不舒服,各种难受和烦躁,常见的就是胃胀气,消化不良等胃部疾病。

久之会出现身体消瘦,精神抑郁,甚至神经性头疼和胸闷等症状。

而在吃药之余,我们也可以利用穴位按摩的方法来处理胃难题。

你知道按摩胃的穴位有哪些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按摩足三里。

缺酸症一般是在吃饭之后立即感到胃部不适。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小腿肌腱外侧的穴位。

用力按摩足三里穴,会觉得有疼痛感一直延伸到脚尖。

并且还可以用炙条(药店里有卖)炙烤3-7次。

按摩胃肠点。

胃酸过多一般是在空腹的时候,或者是吃饭后过了一会才感到胃部不适。

胃肠点——位于手掌一侧,手腕上方凹陷处的穴位。

脑膜区——位于手背一侧,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区域的穴位。

用发针或牙签来按摩这两个穴位的话,会更具功效。

按摩刺激这两个穴位,如果不到位反而会有副作用,所以要注意每次按摩到有疼痛感即可。

第三疠——位于脚上第三脚趾趾根中部的穴位。

以上穴位,用炙条炙烤3-7次效果最佳。

按摩梁丘穴。

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

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

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看,应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

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

微弱的刺激无法止住突然发生的心窝疼痛。

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

每次压20秒,休息5秒再继续。

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渐渐消退,这效果确实是不可思议。

揉肚脐。

用一只手的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顺时针方向以画陀螺的方式柔和地边按边摩擦,由肚脐逐渐均匀画圈至全腹,约80—100下。

以上内容就是按摩胃的穴位,你都知道了吗?腹部按摩能改善肠胃功能,让肠胃受到负载压力,如果长期坚持,肠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

建议在晚上上床后按摩,按摩时,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胀肚。

同时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

祝您健康。

中医经络养生穴位按摩调理肠胃问题的方法

中医经络养生穴位按摩调理肠胃问题的方法

中医经络养生穴位按摩调理肠胃问题的方法肠胃问题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困扰之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经络养生中,穴位按摩被广泛运用于调理肠胃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按摩方法,帮助读者缓解肠胃不适。

一、搓揉天枢穴天枢穴位于腹部中线,肚脐下一横指处,是治疗胃痛、腹泻的重要穴位。

按摩天枢穴可舒缓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

具体操作如下:1. 双手交叉放于腹部,食指指腹轻轻按到天枢穴,用力适中。

2. 按下天枢穴后,以两个手指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搓揉穴位,每次持续1-2分钟,每日可进行2-3次。

二、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膝盖下三寸。

该穴位可调节肠胃功能,治疗腹胀、便秘等问题。

按摩足三里穴的方法如下:1. 将手掌根部的地方放在足三里穴上,用力适中。

2. 上下移动手掌,以足三里穴为中心,每分钟进行30-50次。

可以适当增加按摩时间,力量要均匀一致。

三、揉按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中点,是治疗胀气、泻痢等肠胃问题的重要穴位。

按摩关元穴能帮助舒缓腹部不适。

按摩关元穴的步骤如下:1. 平躺在床上或地板上,用手指轻轻按在关元穴的位置,用力适中。

2. 细心地旋转按摩,在关元穴上施加适当的压力,每次持续1-2分钟,每天进行2-3次。

四、推穴曲池穴曲池穴位于侧腹部,脐直下三横指处。

曲池穴按摩可调理胃功能,减轻腹部胀气。

具体按摩方法如下:1. 右手食指放在曲池穴,用力适中。

2. 以曲池穴为中心,绕圈形式用指腹重复按摩,顺时针和逆时针各10次。

3. 在按摩过程中,注意适度用力,避免过度刺激。

五、抓揉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部大椎骨上,是调理胃肠功能的关键穴位。

按摩大椎穴可舒缓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按摩大椎穴的步骤如下:1. 双手交叉放在颈后,手指放在大椎穴上,用力适中。

2. 以大椎穴为中心,以指腹轻轻揉动,每分钟进行30-50次。

可以适当增加按摩时间,力量要均匀一致。

六、推拿腹部腹部推拿也是调理肠胃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推拿腹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胀气和便秘。

穴位养生改善肠胃健康的奇妙之道

穴位养生改善肠胃健康的奇妙之道

穴位养生改善肠胃健康的奇妙之道肠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肠胃不适的问题。

此时,穴位养生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方法,它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理身体的能量流动,从而改善肠胃健康。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及其养生方法,帮助你提升肠胃健康。

1. 合谷穴合谷穴位于大拇指与食指骨之间的凹陷处,是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按摩合谷穴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食物。

每天早晚以大拇指在合谷穴上来回按摩数分钟,可以有效缓解胃肠胀气、消化不良等问题。

2. 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最高点的掌侧,是调理胃肠的重要穴位之一。

按摩内关穴可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作,减轻胃痛和腹胀。

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内关穴,每次按摩2-3分钟,每日多次重复。

3. 天枢穴天枢穴位于脐部正中央的凹陷处,是调理肠胃的重要穴位。

按摩天枢穴可改善肠胃蠕动,缓解胃痛和便秘等问题。

每天坚持按摩天枢穴,可以起到促进肠胃健康的作用。

4. 沉香穴沉香穴位于足背部的凹陷处,是调理脾胃的穴位。

按摩沉香穴可帮助消化食物,改善腹胀、泄泻等问题。

每天用手指按揉沉香穴,每次约5-1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会有明显效果。

5.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胃部正中央的凹陷处,是肠胃健康调理的重要穴位。

按摩中脘穴可以帮助消化功能的正常运作,缓解胃痛、消化不良等问题。

可以每天用手指旋转按摩中脘穴,每次约5-10分钟。

6. 大横穴大横穴位于脚掌内侧第一、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是调理胃肠的重要穴位之一。

按摩大横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胃胀和便秘等问题。

每天用手指在大横穴上揉搓数分钟,可以提高肠胃健康。

穴位养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在使用穴位养生之前,还是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操作。

另外,在按摩穴位时,要保持身心放松,不宜过于用力,避免损伤身体。

在肠胃养生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饮食的调理。

缓解肠胃不适的三大穴位

缓解肠胃不适的三大穴位

缓解肠胃不适的三⼤⽳位
当你胃肠不适,有纳呆少⾷(消化不良、⾷欲不振)、便秘腹胀等症状还不想吃药时,可以按摩⾝上的⽳位进⾏缓解,快让你的家⼈朋友⼀起来看吧!
上脘(上管、胃管、胃脘、上纪)
为任脉、⾜阳明、⼿太阳之会。

取⽳:仰卧,⼈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

主治:胃脘疼痛,腹胀,呕吐,呃逆(胃中上逆,喉间频频发出急促之声),纳呆,泄利。

配伍:配丰隆⽳治纳呆;配天枢⽳、中脘⽳治嗳⽓吞酸、腹胀、肠鸣、泄泻。

中脘(中管、上纪、太仓、胃脘)
为任脉、⼿太阳与少阳、⾜阳明之会,胃之募⽳,⼋会⽳之腑会。

取法:仰卧,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消化不良;肠鸣,泄泻,便秘,便⾎。

按摩:⽤指端或掌根在⽳上揉,约揉2~5分钟;或⽤掌⼼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下脘⽳(下管、幽门)
为⾜太阴任脉之会。

取⽳:仰卧,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

主治:腹胀,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肠鸣,泄泻,可疏导⽔湿。

按摩:循经向下推按。

注:以上内容仅作科普和建议,症状严重需⽴即就医。

#健康热⼒计划##秋季健康不打烊##健康科普##中医#。

舒缓腹胀揉捏天枢穴

舒缓腹胀揉捏天枢穴

舒缓腹胀揉捏天枢穴舒缓腹胀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不仅会给我们带来不适和疼痛,还可能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然而,我们可以利用中医的一些方法来缓解这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揉捏天枢穴。

本文将为您介绍舒缓腹胀揉捏天枢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天枢穴天枢穴是人体上的一个特殊穴位,位于腹部,准确地说是在肚脐与胸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中医理论,天枢穴是胃经和膈经的交会穴,具有舒缓腹胀、促进消化的作用。

二、舒缓腹胀揉捏天枢穴的方法1. 找准天枢穴的位置:首先,用手指找到肚脐与胸骨之间的凹陷处,这就是天枢穴的位置。

您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合并,然后轻轻触摸这个区域,感受一下凹陷的地方。

2. 揉捏天枢穴:将您的食指和中指放在天枢穴的位置上,以适度的力度来回揉捏。

可以选择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按摩,根据个人感受来决定。

揉捏的动作要均匀、稳定,不要太用力,以免造成不适。

3. 揉捏时间和频率:每次按摩时间大约为5分钟左右,每天可进行2-3次。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按摩的时间和次数,但不宜过多,也不宜在饭后立即进行按摩。

三、揉捏天枢穴的注意事项1. 注意力度:揉捏天枢穴时要用适度的力度,不要过于用力或强行按压,以免引起疼痛或伤害。

2. 饭后避免立即揉捏:饭后肚子可能会胀气,但是不建议立即进行按摩。

最好等待饭后一段时间再进行揉捏,或者选择在饭前进行。

3. 不适时停止按摩:如果在揉捏天枢穴的过程中出现不适感,如剧烈疼痛、恶心等,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4. 结合其他方法:揉捏天枢穴是缓解腹胀的一种方法,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或持续不退,建议结合其他中医方法或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结:舒缓腹胀揉捏天枢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医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胃胀气、促进消化。

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在进行揉捏天枢穴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另外,在揉捏时要注意力度和时间的掌握,以及在不适时停止按摩。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缓解腹胀问题,提升生活的舒适度。

阳池穴定位功能及按摩方法

阳池穴定位功能及按摩方法

阳池穴定位功能及按摩方法
阳池穴,又称胃俞穴,是人体背部的一个穴位,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
方隆凸的凹陷处。

阳池穴的定位:阳池穴位于人体背部,具体位置为第7胸椎棘突下方,其凹陷处。

找到该穴位的方法是从颈部的第七颈椎棘突,沿着肩胛骨内侧
的骨缘下滑至第七胸椎棘突,再从该点向下找约1寸的距离即可找到阳池穴。

阳池穴的功能:阳池穴是胃经的经穴,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


摩阳池穴可以改善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缓解胃部疼痛和胃酸
反流等症状。

此外,阳池穴还具有疏肝和胃经气血的作用,可以帮助舒缓
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

按摩阳池穴的方法:按摩阳池穴可以通过自我按摩或他人按摩来实现。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按摩方法:
1.双手自然垂放,在阳池穴位置上交叠,指尖自然弯曲。

2.用中指按压阳池穴,以适中的力度,按压时间约为1-2分钟。

可以
采用适当的旋转按摩,来增加刺激穴位的效果。

3.按摩时可采用深呼吸,放松身体,帮助缓解胃部的疼痛和不适感。

4.每天按摩1-2次,保持均匀的力度和频率,可获得良好的按摩效果。

总结:阳池穴位于人体背部的第7胸椎棘突下方,按摩阳池穴可以缓
解胃肠功能不良、胃部疼痛等症状。

按摩时可用指尖适度按压穴位,采用
旋转按摩可增加刺激效果。

每天按摩1-2次,保持均匀的力度和频率,可
获得良好的按摩效果。

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按摩方法。

中医推拿疗法对肠胃功能失调的疗效

中医推拿疗法对肠胃功能失调的疗效

中医推拿疗法对肠胃功能失调的疗效肠胃功能失调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推拿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肠胃功能失调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中医推拿疗法在肠胃功能失调患者中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

一、中医推拿疗法的原理中医推拿疗法源远流长,其治疗原理基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中医认为,肠胃功能失调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消化系统的紊乱。

而中医推拿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脏腑功能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肠胃功能失调的目的。

二、中医推拿疗法治疗肠胃功能失调的效果1. 缓解腹痛和腹胀症状中医推拿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的特定穴位,能够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腹痛和腹胀症状。

例如,在腹痛明显的患者中,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和中脘两排穴位来缓解症状。

这些穴位能够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气血畅通,达到缓解疼痛和腹胀的效果。

2. 调整消化系统功能中医推拿疗法还能够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脏腑的协调运行。

例如,在食欲不振的患者中,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和健胃穴来刺激胃肠蠕动,增加食欲。

对于恶心和呕吐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合谷穴和内关穴来调整胃肠的功能,缓解症状。

3. 促进肠道菌群平衡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调与肠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而中医推拿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能够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

这主要是通过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增强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环境,从而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减少有害菌群的滋生。

三、中医推拿疗法的注意事项1. 寻找专业的推拿师中医推拿疗法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资质认证,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

因此,患者在选择接受推拿疗法治疗时,应选择拥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推拿师进行诊疗。

2. 个体化治疗方案每个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所以治疗方案也应个体化。

推拿师在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推拿方案。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推拿疗法的疗效。

穴位保健调理肠道菌群改善消化

穴位保健调理肠道菌群改善消化

穴位保健调理肠道菌群改善消化肠道菌群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消化吸收和免疫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良好的肠道菌群可以促进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并且有助于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穴位保健的方法,通过针对特定穴位的刺激来调理肠道菌群,从而改善消化问题。

一、肠道菌群与消化肠道菌群是指生活在人体消化系统肠道中的大量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良好的肠道菌群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合成人体无法消化的物质,还能分解膳食纤维等,从而改善消化功能。

然而,现代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压力过大、使用抗生素等因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出现消化问题。

二、穴位保健调理肠道菌群1.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胃部正中线与肚脐连线的中点。

通过适当按摩中脘穴,可以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可以选择早晚空腹时进行按摩,每次持续3-5分钟,用力适中。

2. 大横穴大横穴位于手腕横纹桡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大横穴可以促进消化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

可以选择饭后进行按摩,每次3-5分钟,用力适中。

3.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髌骨下3寸的地方。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平衡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的数量,从而改善肠道环境。

可以按摩时用力适当,每次 3-5分钟,每天进行多次。

4. 天枢穴天枢穴位于肚脐上方,左右各2寸处,约在肚脐与乳头连线的中点。

通过按摩天枢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改善消化问题。

可以选择早晨起床后进行按摩,每次 3-5分钟,用力适中。

三、其他注意事项1. 饮食调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进一步改善消化问题,并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建议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等;少食用加工食品和高脂肪食物;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2. 睡眠与压力管理良好的睡眠和有效的压力管理也对肠道菌群的调理至关重要。

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可以通过进行瑜伽、冥想等放松身心的活动,有效减轻压力。

穴位养生缓解肠胃胀气促进消化

穴位养生缓解肠胃胀气促进消化

穴位养生缓解肠胃胀气促进消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肠胃胀气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不适感,还可能导致诸多健康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有一种非常有效的健康方法——穴位养生,它可以缓解肠胃胀气,并促进消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和养生方法,帮助你缓解肠胃胀气问题。

一、关于穴位养生的基本原理穴位养生,即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促进健康的效果。

在中医养生学中,认为人体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穴位,这些穴位分布在全身的不同部位,每个穴位都与人体的某个器官或系统相关联。

通过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能够刺激人体内的经络运行,调整各个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二、常用的穴位养生方法1.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部,即颈椎第一椎间突上,按压该穴位可以缓解肠胃胀气。

具体方法是:用两个拇指指腹轻轻按压大椎穴,每次按压约1-2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2.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胸部,即两侧乳头水平上6寸处。

按摩曲池穴可以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按压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合力按压曲池穴,每次按压约1-2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3.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胃部,即脐中央上4寸处。

按摩中脘穴可以调理胃气,缓解胃胀。

按压方法是: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中脘穴,每次按压约1-2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4.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脚部,即足底第一跖骨之间。

按摩太冲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胀气。

按压方法是: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太冲穴,每次按压约1-2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三、其他缓解肠胃胀气的养生方法除了按摩穴位,还有一些其他的养生方法可以缓解肠胃胀气,促进消化。

这些方法主要包括:1. 注意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饱食,减少进食过多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豆类、乳制品等。

2.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促进消化。

3. 定期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加快肠胃蠕动,缓解胀气。

4. 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消化功能。

中脘穴的功能主治

中脘穴的功能主治

中脘穴的功能主治1. 中脘穴的位置中脘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胃腹部的中央。

具体位置是:当人自然站立时,将脐中心向下按2横指,即可找到中脘穴的位置。

它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许多功能主治。

2. 中脘穴的功能中脘穴是运用中医理论推导出的一个特定的穴位,具有下列主要功能:•调节胃气:中脘穴位于胃腹部中央,刺激该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胃气运行,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

•缓解胃脘不适:当人出现胃脘部不适,如胀痛、烧心等症状时,通过按摩中脘穴,可以缓解这些不适感。

•调节情绪:中脘穴也与情绪有关,按摩该穴位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

•提升免疫力:刺激中脘穴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升身体的抵抗力。

•促进血液循环:中脘穴的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问题,对于一些痛经、失眠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调节肠胃功能:中脘穴的刺激可以调节肠胃的蠕动,帮助消化食物,预防便秘等肠胃问题。

3. 中脘穴的主治中脘穴是一个重要的疏通胃腹气血的穴位,具有一系列主治功能:•食欲不振:按摩中脘穴可以刺激胃腹部的气血运行,促进胃口,调节消化功能,增加食欲。

•胃痛:中脘穴可以缓解胃痛的症状,尤其是由于胃气不畅引起的胃疼。

•胃胀气:中脘穴可以促进胃气的运行,缓解胃胀气的不适感。

•烧心:中脘穴按摩可以缓解胃酸逆流引起的烧心症状。

•厌食:按摩中脘穴可以刺激胃腹部的气血,增加食欲,改善厌食的问题。

•消化不良:中脘穴的刺激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食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

•肠胃寒痛:中脘穴按摩可以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肠胃寒痛的症状。

•压力和焦虑:中脘穴的按摩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使人放松。

总之,中脘穴是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通过按摩和刺激中脘穴,可以改善胃腹部的不适感,调节情绪和提升免疫力。

但是在进行中脘穴按摩时,需要适度控制力道,避免过度刺激。

如果遇到严重的胃肠道疾病或其他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

耳穴中的胃穴的功能主治

耳穴中的胃穴的功能主治

耳穴中的胃穴的功能主治胃穴的定义胃穴是人体耳廓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耳内骨嵴和耳唇之间的凹陷处。

胃穴是中医学认定的一个重要的穴位之一,具有丰富的功能主治。

胃穴的定位胃穴的定位十分准确,在耳内骨嵴和耳唇之间的凹陷处。

具体来说,胃穴位于耳轮向下延伸至骨尖部分的前缘。

胃穴的功能主治胃穴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以下是胃穴的主要功能和主治的介绍:1.调节胃脾功能:胃穴有助于调节和平衡胃脾功能,可以缓解胃脘痛、消化不良、胃寒等胃部问题。

2.缓解胃痛:按摩胃穴可以缓解胃痛,该穴位有助于疏通气血,舒缓胃部不适感。

3.促进消化:胃穴的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有一定疗效。

4.调节食欲:胃穴按摩有助于调节食欲,可以刺激食欲中枢,增加食欲,对于食欲不振、厌食等问题有帮助。

5.缓解胃胀气:胃穴按摩可以缓解胃胀气,有效排除体内积气,缓解胃部不适感。

6.舒缓胃溃疡症状:胃穴按摩对于胃溃疡患者有一定的舒缓作用,可以缓解胃疼痛、烧心等症状。

7.减轻胃部炎症:胃穴的按摩对于胃部炎症有一定的减轻作用,可以缓解胃炎、胃痛等症状。

8.改善胃气上逆:胃穴按摩可以改善胃气上逆的症状,对于胃酸倒流、反酸等问题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9.调节情绪:胃穴按摩可以对情绪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缓解焦虑、压力、紧张等与胃部问题相关的情绪。

总结起来,胃穴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包括调节胃脾功能、缓解胃痛、促进消化、调节食欲、缓解胃胀气、舒缓胃溃疡症状、减轻胃部炎症、改善胃气上逆和调节情绪。

注意事项在进行胃穴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挽敏感部位:胃穴位于耳廓上,是一个较为敏感的区域,按摩时需轻柔进行,避免过度刺激。

2.注意卫生:在按摩胃穴前,要保持双手清洁,并确保耳廓和耳朵表面干燥和清洁。

3.配合其他疗法:胃穴按摩可以作为辅助疗法使用,但并不能替代其他医疗方法。

如有胃病等疾病,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4.注意力度和频率:按摩胃穴时,要注意控制力度和频率,不宜过度按压,以免引起不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每个穴位每天按揉10分钟左右,即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肠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指压解溪:此穴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点处。

用手指尖在穴位上一压一放,做 60次,可清胃热,除腹胀,治便秘。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髌韧带外侧向下 3寸,胫骨向外1横指处。

足三里在小腿的前缘。

取穴时,让他以掌心盖住膝盖, 食指伸直按在小腿骨的外缘, 中指指尖所指的地方即是。


揉足三里可以用较大的力量,使穴位处产生酸、麻、胀的感觉。

中医的针灸学中认为,足三 里是保健要穴,有固肾益精、温脾助阳、 益寿延年的功效。

仅按一个穴位就能起到这么好的 补肾效果,当然不能放过 海天点按15分钟。

如果穴位周围有硬结,则要慢慢揉散。

此穴能 补益气血,调节胃肠功能。

揉按曲池、手三里: 曲池穴位置在屈肘位,肘横纹桡侧尽头处。

手三里穴在曲池穴向下 寸处。

每穴按揉35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

能治疗腹部胀痛、呕吐、腹泻、便秘等。

掐按内关:此穴位置在手掌腕横纹中点向上
2寸处,每次掐按15分钟,左右手相互掐按。

有和胃降逆,理气消胀的功效。

推擦三阴交:此穴在足内踝高点向上 3寸,小腿内侧正中处。

推擦方向由下向上,共推
60 次,可
治疗脾胃虚弱,肠鸣腹
胀。

合谷: 气海: 中脘: 天枢:
阳陵泉:位置:膝外侧下方,
太冲:脚趾拇指骨与第二指骨结
合处 上巨虚:正坐屈膝位,在
犊鼻下 6寸,当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下巨虚: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 9寸,条口下约1横指,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

当犊鼻与 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

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梁丘: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 的上方也是该穴。

小肠俞:穴位于骶部,当第一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一骶后孔齐平。

大肠俞:当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或左右旁开
1.5寸即是此穴) 膻中:在两头乳连线中点,用手指点按
天突 :在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 -LEJM 1 4丘三里
解g 在第一、
二掌骨间见微凹陷处。

在腹正中线上,脐下 在腹正中线上,
脐上 在脐左右各两指处
1.5寸处。

4寸处,在胸骨体下沿与脐中连线的中点。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2
搓擦小腿坐位,抬起一侧小腿,将两手掌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面,反复上下搓擦小腿分钟,再前后用力搓擦小腿1 分钟。

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胃肠排出消化残渣。

背部的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 寸),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 寸),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 寸),每穴按压1 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

推擦背部,俯卧,由他人帮忙,用手掌根部沿脊柱两侧由上向下推擦,左右各推
36 次,以自觉皮肤透热为度。

内庭(足背第二、三脚趾缝纹头处),以及胃肠穴(在足底第二趾跖关节下方)。

以上穴位每次点按约1 分钟,还可以在胃肠点上用艾条点燃后温灸。

(三)重点是从属于大肠经的食指. 首先活动双手指尖,然后坐在椅子上, 用两手扶着椅子,双腿伸直,用两手将身体支撑起来,使身体悬浮在椅子上.5 秒钟以后慢慢恢复原状(反复5次,中途稍稍休息一下再进行). 将此作为每天的运动,即使再受到同样大的压力, 肠胃也能健康无碍.
(四)胃肠神经官能症穴位按摩穴位按摩:建里、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阳陵泉、内庭、胃俞、脾俞、肝俞等操作步骤:
1. 病人仰卧位
(1)点按建里、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阳陵泉、内庭,每穴约半分钟。

(2)按抚法。

医者用两手全掌着力,自剑突下沿腹中线至脐下反复按抚3 分钟。

(3)团摩法。

医者两手全掌交替着力,沿升横、降结肠方向,自右向左旋转运摩,手法要轻快、柔和、较深透,反复团摩3 分钟。

图48。

2. 病人俯卧位
(1)点按肩井、胃俞、脾俞、肝俞,每穴约半分钟。

(2)捏脊法。

医者两手拇、食、中指着力,横抵长强穴上,两手交替沿督脉循行线向前推进至大椎穴上,随捏随推,每捏捻三下,上提一下,反复施术3-5 遍。

(3)擦法。

医者两手全掌着力,置于骶髂关节八髎穴处,反复擦摩至皮肤微红,有热感为宜。

按摩六穴位:
图解治便秘的自我按摩
便秘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饮食结构不合理,偏爱吃蛋白含量高和辛辣的食物。

高蛋白食物在肠道中运行速度是最慢的,并且能产生很多有害气体,例如:富含高蛋白的牛肉就是大肠癌的重要诱发食物。

2.年老体衰。

老年人身体机能低下,胃肠运动能力同样降低,加上肛周肌肉力量下降,因此多数老人都有便秘。

3. 过度消瘦的女性。

很多女孩子为了苗条,对“油脂”退避三舍,殊不知适量的脂肪摄入对人体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脂肪摄入过少就会造成大便艰涩难下。

自我按摩的9种方法
1. 抹任脉(见图①、②)
位置:两乳头之间中点到脐下一掌宽小腹的中点连线。

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或正坐,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从膻中穴沿着任脉(腹部正中)抹到中极穴,方向始终由上向下,操作20次,力量不宜过大,但是要紧贴皮肤。

2. 掌揉天枢穴和大横穴(见图③)
位置:天枢穴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大横穴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

按摩方法:将自己两掌平放于中腹,两中指正对于脐中,稍加用力后顺时针方向揉动,令腹内有热感为佳。

3. 点揉腹结穴和气海穴(见图④、⑤)
位置:腹结穴位于下腹部,大横穴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气海穴位于在
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按摩方法:将双手拇指指腹按压住同侧腹结穴后稍加压力,感到酸胀为佳,然后顺时针方向点揉1分钟;再用一手拇指点揉气海穴,力度同腹结穴,同样操作1分钟。

4. 顺时针摩揉全腹(见图⑥)
按摩方法: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摩揉全腹,注意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震动。

这样才能促进肠道蠕动,注意摩揉方向,如果操作方向相反,就会适得其
反。

5. 点揉尺泽穴和曲池穴(见图⑦、见图⑧)
位置: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尺泽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 分钟,共2 分钟。

曲池穴操作同尺泽穴。

此二穴为上肢治便秘要穴,尺泽穴为肺经穴位,曲池穴为大肠经穴位,二者相配能有效促进大便排出,效果显著。

6. 点揉合谷穴(见图⑨)
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 掌骨间,第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便是此穴)。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 分钟,共2 分钟。

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7. 按揉支沟穴(见图⑩)
位置: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 分钟,共2 分钟。

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各型便秘均可使用。

8. 按揉内庭穴(见图(11))
位置: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 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内庭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 分钟,共2分钟。

内庭穴是泻胃火的效穴,此穴对青年过食酒肉辛辣所致的便秘效果最好。

9. 按揉三阴交穴(见图(12))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三阴交穴,轻轻揉
动,以酸胀感为宜,
每侧1分钟,共2分钟。

三阴交穴是滋阴润燥的要穴。

特别是用于年老体衰的便秘效果更佳。

调护知识
1. 老年性习惯便秘者,容易造成腹部压力和颅脑内压力急剧升高而诱发脑溢血。

所以一定要重视便秘的危害,积极治疗。

即行排便,可使之通畅。

2. 自我按摩前要注意内科疾病的治疗,尤其注意便秘是否因为肠梗阻、肠黏连、肿瘤等疾病影响,如果是则不属于推拿治疗范围,须请内科或肛肠科医生诊治。

3.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4. 多喝开水(可晨起饮服淡盐开水),平时应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5. 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多做下蹲起立及仰卧屈髋压腹动作。

6. 避免饮食过于精细,缺少足量的纤维饮食,从而导致便秘。

应多吃蔬菜水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