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策略探究
中小学德育教育创新的探索
中小学德育教育创新的探索中小学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社会,学生需要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需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因此,如何在中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的创新探索,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一大热点话题。
一方面,德育教育创新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中,往往侧重于灌输规则和道德准则,而缺乏对学生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全面培养。
因此,现代德育教育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参与互动式的教育活动,自主探索、体验、发现并学习。
另一方面,德育教育的创新也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创造更多元、更富趣味性的德育教育平台。
通过建设互动性强、情感共鸣性强的网络平台和虚拟社区,让学生在虚拟空间内开展德育教育体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特点,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德育教育方案。
此外,德育教育的创新也需要与社会资源充分整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德育教育体系。
通过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企业,感受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探索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改革。
只有积极探索与尝试,不断完善与提升,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未来中小学德育教育能够在创新探索中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探索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方法
探索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方法
当今社会,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其中德育工作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因此,为了提升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需要探索创新方法。
下面介绍一些
可能的方法:
1.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是孩子德育的第一责任人,与家长密切合作可以在孩子内外
部形成一个连续的教育环境。
例如,开设家庭教育课程,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德育教育活
动等。
2. 借鉴优秀校本课程经验: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相对落后,需要向外界学习和借鉴优
秀课程的经验。
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和专家讲座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德育教育课程,并且将
这些经验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发自己的校本德育教育课程。
3. 引入游戏化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因此,探索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引入趣味游戏元素,可以增强教学趣味性和适应性。
例如,可以设计德育主题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自我修养、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知识和
技能。
4. 设置德育教育专职人员:德育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情感
表达和沟通能力。
因此,建议为农村小学设置专职德育教育工作者,他们可以帮助教师完
成德育教育课程,也可以与家长、社会团体联系沟通,共同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支持。
总之,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
调整。
通过家校合作、借鉴优秀课程经验、引入游戏化教学、设置专职工作人员等方法,
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质量和效果。
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关于德育活动课程的创新与成功执行
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关于德育活动课程的创新与成功执行1. 引言德育活动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个人品质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创新和成功执行德育活动课程对于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未来领导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的创新方法以及成功执行策略。
2. 德育活动课程的创新在设计德育活动课程时,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创新方法的建议:2.1 问题导向研究将德育活动课程与问题导向研究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引入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艺术与文化融合德育活动课程可以通过融合艺术和文化元素来增加吸引力和创新性。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演出或参与艺术创作活动,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3 社区参与将德育活动课程与社区参与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将道德价值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与社区合作组织志愿者活动、社会服务项目或社区调研,学生可以了解社会问题,并通过参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德育活动课程的成功执行成功执行德育活动课程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一些成功执行策略的建议:3.1 教师培训与支持教师在德育活动课程的执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提供针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了解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方法和评估标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成果。
3.2 学生参与与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课程的规划和执行过程,并及时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
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和学校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更好地调整和改进德育活动课程。
3.3 资源整合与合作德育活动课程的成功执行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并与相关部门和组织进行合作。
通过与家长、社区、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等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提升德育活动课程的质量和影响力。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探索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探索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小学德育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探索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并将其融入实际教学中。
一、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1.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根据小学德育教育的总体策略和目标,明确不同年级的重点和主要内容,这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和校内外环境来进行合理的安排。
2.选取适合不同年级的活动德育校本课程的教学是通过活动来进行的。
在确定主要内容后,需要选择不同年级适合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符合德育教育的总体目标,并且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和可行性。
3.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制定是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在制定活动方案时,需要注意方案的详细性和可操作性,而且还需要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二、如何将德育校本课程融入实际教学中1.利用校内特殊资源校园内有很多特殊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例如校史馆、校园文化课程等等。
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2.将德育校本课程融入日常生活中将德育校本课程融入日常生活中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晨读或早自习时间,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德育课程视频,或者在课堂上加入相关的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领会德育的理念。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是提高德育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
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承担责任,并且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适当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行为中反思、发现和改进,成为更好的人。
三、德育校本课程教学的难点1.课程的学科性和德育性的平衡德育校本课程教学需要兼顾学科性和德育性的平衡,因此在指导教师的选取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德育与学科之间的平衡。
2.挑战教师的教学能力德育校本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育,因此需要教师具备更为全面和高级的教育能力。
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关于德育活动课程的创新与成功执行
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关于德育活动课程的创新与成功执行引言德育活动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研究德育活动课程的创新和成功执行,以提供一些简单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以帮助中小学实现德育目标。
课程创新在设计德育活动课程时,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创新策略:1. 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德育活动课程应该涵盖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扮演、团队合作、游戏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实践与体验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德育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道德价值观。
3. 利用科技手段:在设计德育活动课程时,可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使用互动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成功执行策略为了成功执行德育活动课程,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成功的策略:1. 充分准备:在开展德育活动课程之前,教师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详细的教案、准备所需材料和资源等。
这样可以确保课程的顺利执行。
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课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及时反馈: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结论通过创新和成功执行德育活动课程,中小学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在设计课程时,应多元化活动形式、结合实践与体验,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同时,教师应充分准备、鼓励学生参与,并及时给予反馈。
这些简单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将有助于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的创新与成功执行。
探索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方法
探索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方法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方法是指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式和新的方法,以提高德育成效。
下面将介绍几种创新方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科研活动、组织创意设计比赛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二、加强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德育和学科教育是相互关联的,应将德育融入学科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以通过设立德育教学内容,将德育理念贯穿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并通过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三、开展校本德育研究农村小学可以建立校本德育研究团队,开展德育方面的研究。
团队可以定期组织研讨会、座谈会等,探讨德育问题,交流经验,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共同体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在校与家庭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
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家校合作共育等方式,增强家长对教育工作的参与度,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五、倡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农村小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到农村进行社会调研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的德育素质。
六、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需要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进行全面评价。
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日常观察评价、评优比赛评价、心理测量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德育发展的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方法是多样化的,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融合德育和学科教育、开展校本研究、加强家校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建立德育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效果。
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创新路径
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创新路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健康心理、积极心态和行为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小学德育课程,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路径,以期为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强化德育与品德教育新时期,小学德育课程要更加强调品德教育。
在教育学术界,普遍认为,品德教育是德育课程的核心内容。
我们需要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而品德教育应包括对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在具体教学上,可以通过讲故事、演讲、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感受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品德素质。
二、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学生的情感教育一直是小学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现代社会,孩子们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各种压力,如何处理好各种情感问题成为了当前小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在德育课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情感表达和情感调适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情感态度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这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与校内外活动相结合,营造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开展体验式德育教育在新时期,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形式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传统的德育教育多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协作游戏、心理健康训练等,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社会意识。
四、加强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新时期的德育课程要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德育是全面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不应该僵化地停留在某一门课程上。
我们可以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加入一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内容,例如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品味优美的诗文,加强情感教育;通过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等。
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创新路径
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创新路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小学德育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
在新时期,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因此小学德育课程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路径,为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传统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德育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德育课程的内容单一,主要以道德品质和礼仪规范为主,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德育课程的形式呆板,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德育课程在新时期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必须进行创新。
1.注重德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在新时期,我们需要将道德品质和礼仪规范作为德育课程的基础内容,但同时也要注重德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例如包括公民道德、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等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国学经典和优秀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在新时期,我们需要将德育课程的形式进行活泼多样的创新。
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实地考察等形式,加强学生对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时期,我们需要将德育课程的方法进行灵活多样的创新。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课外阅读、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领导力。
还可以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以提高德育课程的现代化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建立德育课程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在新时期,我们需要建立德育课程的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德育水平。
可以通过考试、问卷调查、实践活动、日常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德育品质、社会责任和行为表现,以便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创新与思考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创新与思考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创新与思考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
在当前庞大的教育体系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创新应该从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入手,以期能够更好地实现课程的目标与培养小学生健康成长所需的素质。
一、教学设计方面的创新小学德育课程是以《德育与品德教育实施方案》作为指导性文件的,这也就为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教学设计方面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1. 创新教学方式要想使德育课程活泼而有趣,就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如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程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填词游戏、拼图游戏,以及小型辩论等,体现德育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道德知识和培养他们的道德品格。
2. 创新教学环节德育课程往往是比较严格和规定的,因此教学环节的创新不容易实现。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不断提问、互动、引导等方式,尽力使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布置小组作业,以此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3. 创新教学内容德育课程的内容除了道德知识方面的学习,还应该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适宜的故事和实例,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道德知识和培养品德品质。
二、课程内容方面的创新德育课程内容的创新是关键。
德育课程不仅要传授道德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感染力、沟通能力等,同时要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德育课程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1. 有趣性德育课程内容的创新应该从充分考虑课程的趣味性方面入手。
可以引用各种富有启发性的故事、让学生玩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加入一些有趣的影视材料,从而促进道德课程的有趣性和创新性,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乐而忘返。
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创新路径
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创新路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新时期,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特点,为他们提供更加符合现实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德育教育。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新时期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主题班会、德育主题演讲比赛、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还要在德育课程中注重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奠定基础。
二、注重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感能力在新时期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中,我们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感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情感教育课程、心理咨询服务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情感状态。
学校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尊重和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时期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创客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学校还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学会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四、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路径,需要积极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符合现实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德育教育,为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创新路径
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创新路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社会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对于小学德育课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师资队伍不足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也制约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创新路径来改进和完善小学德育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德育教育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适合本土发展的创新路径。
同时,也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另外,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如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可以为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提供更多可能性。
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对于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1.2 研究意义小学德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小学德育课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对小学德育课程进行创新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研究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现行小学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创新方案。
借鉴国外经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吸取先进理念和方法,提升小学德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创新路径能够更好地符合我国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引入新技术手段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使德育课程更加生动、有效。
研究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路径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德育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现行小学德育课程存在问题1. 课程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性。
德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但目前很多德育课程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接受程度不高。
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探析
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探析1. 引言1.1 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探析创新小学德育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教学一直是每个学校和教师都关注的问题。
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理论脱节、方法单一、效果难以量化等。
探索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变得尤为重要。
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需要明确德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素养对其未来成长的重要性。
要深入分析传统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问题所在,为改进提供依据。
接着,需要了解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特点,掌握其优势和特色。
要探讨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包括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打破传统桎梏,实现德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实践效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探析,可以为提升学校德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支持。
2. 正文2.1 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德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德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德育教学还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学校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相互尊重,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德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德育教学,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2.2 传统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传统德育教学过于单一。
传统德育教学主要以灌输为主,缺乏启发和引导,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德育教学的效果有限。
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创新路径
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创新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德育课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德育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更是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小学德育课程也需要不断创新,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的成长特点。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新时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路径。
一、课程设置在新时期,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需要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可以适度增加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内容,如法制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适当削减抽象理论内容,增加更多的生活常识和实用技能。
可以将学习如何有效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内容融入德育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接受知识,更能够应用于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方法在新时期,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
传统的死记硬背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学生的成长需求和认知特点。
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等。
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感悟道德情感,使道德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灌输,而是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问题解决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道德困境中,通过思考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播放有关道德故事的视频、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增加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三、评价体系在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中,评价体系也需得到重视。
传统的德育成绩单往往只是对学生道德表现的简单罗列,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
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如综合评价法、自我评价法等。
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探析
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探析随着21世纪的到来,教育已经如此发展,德育教育更加重要。
德育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德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不断更新,通过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
本文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
一、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对于实际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德育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往往是必要的。
通过实践性的探讨,在实际的操作中解决问题,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育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社区活动、劳动实践等,从中加深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
同时,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技能与能力,提高其创新思维水平。
二、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分享。
比如,在成功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讨论,互相分享经验和意见。
通过此类互动式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彼此交流、获得对成功案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对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有更深刻的体会。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他们的主观意识和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种德育建设中,老师应该更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形式。
例如,对于一些对道德和社会公德尤其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安排一个特殊的课程,引导他们深入研究相关的社会问题,从而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
四、多元化的课堂形式德育教学中,多样化的课堂形式也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可以采用一些具有创意性的课堂活动,例如情景模拟课堂讨论等。
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可以体验并参与到真实场景中,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教育的理念与思想。
同时,学生们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观点,帮助提高其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试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创新策略
试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创新策略概要:学期末,任课教师再将自己一期以来进行的课时教学情况进行小结,包括学生学习状况、班级变化情况、以及家长反馈的意见等进行汇总后,上交学校教务处审核,以便及时地改进。
班本开发,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发的具有班级特色课程。
“班本”是基于自己的班,发生于自己的班,服务于自己的班。
班本课程早就散见于一些教育活动中,如班级的晨读午写、主题班会、竞赛活动、社会实践……但是由于没有专业引领,我们缺少对班本课程系列化、正规化的价值追寻。
如果我们能在这方面多思考、多实践,一定能开发属于自己班级的班本课程。
“班本课程”是相对于“校本课程”而讲的一个新的班级文化的“生态”概念,属于校本课程的一种。
甘甜教育人文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强调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孩子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个班级就是心灵相约的精神传承。
不同的班级积淀各自独特的班级文化,泉眼无声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班本课程。
从名称上看,它们仍然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实,已悄悄地演化成了班本课程。
二是班级环境,如班训、班风、班级规则、班级运行的程序等,这些都是隐性的班本课程。
专门开设的、狭义的、显性的班本课程固然重要,而弥散性的、渗透性的隐性班本课程更为必要。
国家家课程、地方课程因灵活度不够,不能够挖掘最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的课程内容,而班本课程的提出正弥补了这一缺失。
班级是教育真正发生的现场,所以课程开发只有到班级中才能真正落实。
班本课程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开发立足于班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作为一种课程开发形式,班本课程可以作为三级课程管理的延伸和有效补充,弥补各级课程之间的不协调和弊端,因此,班本课程的开发有着极其深远的实践意义。
一、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创新策略以《幸福校本课程》“班本”开发为例,具体如下:1. 班本案例一:《特别的生日特别的我》生日课程这一课程是以我校发展甘甜教育为特色导向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开发,提出的一类整合型的开发思路。
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探析
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探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小学德育教育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创新德育教学的方式和路径。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析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
一、注重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和重点。
在德育教学中,注重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品德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教学、讲故事、模拟角色、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生动的形式中感受到道德价值和社会责任。
此外,在德育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心,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积极和有益于社会。
二、多元化教学手段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主要是借助口头讲解和示范等形式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枯燥,容易造成学习目的的缺失。
因此,在创新德育教学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途径接触到德育教育内容。
比如,可以采用视听教学、游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下接受德育教育。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外部资源,增加德育教学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三、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背景下,情感教育成了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让他们在情感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比如,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心理咨询、情感故事等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
总之,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线不是一条单一的道路,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现实情况进行多层次、多方面把握。
只有在注重品德教育、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情感教育的基础上,才能让小学德育教育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受益终身。
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探析
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愈加得到重视,那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创新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内容过去的德育教育往往是以主题班会为主要形式,内容重复、受到孩子们的厌烦。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获得长久的教育影响,我们必须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
现代德育教育应该更加多元化,融入学科教学,促进自我情感的发展和成长。
作为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潜力、兴趣和适宜的内容,如常规的文明礼仪、卫生健康、安全和自我保护、团队合作和服务、品德修养等,增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交际活动、合作活动等,使德育教育贴近生活,有针对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探索全员素质教育德育教育不仅是学生问题,同时也是全员素质提升的问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之间互相传承的过程。
教师的素质、家长的教育观念、社会值观、学校文化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德育教育,所以德育教育是全员参与的。
通过学校的全员参与,可以建立一种全员教育质量专业化、责任感强、服务意识成熟和协作和谐的新型德育工作模式,也为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发挥教材的主导作用教育教材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是标准与规范的载体。
教师可以通过发掘新教材、模拟教材的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与场景下进行德育教育,让每一个德育课形成共性,也让孩子们在德育教育中更加深入体会和理解。
同时,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德育教育效果也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教材不仅要求教师掌握,还要求教师掌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与理解,教师与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增加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兴趣,也更好地着重于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德育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四、以人本管理推动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教育部分,而更应该推行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
通过线上、线下的多元化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断旋转的内容中逐渐领悟德育教育的内涵,提高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使他们适应社会环境更加稳定、有效。
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探析
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探析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德育教育更加突显出其重要性。
在教育实践中,小学德育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需要在德育教学中不断进行创新,找到适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
本文将探讨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要创新小学德育教学,就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德育建设的关键阶段,个性特点各异,教育者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因素来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学。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比如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等。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进行差异化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德育教学需要融入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教育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德育教学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丰富化和多样化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现实技术等,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使德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文明和科学素养。
小学德育教学要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德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通过实际的行动和体验来让学生感受道德的力量。
教育者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还可以通过各种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各种道德困境和选择,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这样的实践教学将更有利于学生德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要创新小学德育教学,还需要注重与家长的密切合作。
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场所,与家长的积极合作,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德育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德育教育不仅是传授道德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往往单一、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创新的教学方法则能够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本文将探讨一些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希望能够给小学教师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一、故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讲述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故事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育资源,通过精心挑选的故事来传递道德价值观念,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
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促进学生反思、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能力。
可以选取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来教导学生爱护动物,帮助弱小,传递关爱的价值观。
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又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达到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学生扮演角色来体验生活、感受他人感受、培养学生情感世界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不同的情境和生活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教育。
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情景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礼貌、待人接物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生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接受道德教育。
三、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交流的教学方法。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教学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分享、反思,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认知和行为模式。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或者开展道德情境游戏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达到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
四、实践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策略探究
作者:张日明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59期
【摘要】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指小学思想品德课校本课程和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开发。
本文将以《幸福校本课程》“班本”开发为例,对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以班为单位,根据班的特色进行开发,创新策略。
【关键词】幸福教育;校本课程;创新策略
一、幸福教育
幸福教育,是指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来做的教育,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幸福体验,让师生能幸福地教和幸福地学。
通过幸福的教育为理念,我校以“甘蔗”的甘甜为主题的“甘甜教育办学特色”。
甘甜,甜美。
根据这一特色理念,在德育板块,提出了“幸福德育”理念,就是要追求幸福的校园生活,感受生活的甘甜。
在德育工作中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让学生懂得幸福、感知幸福、创造幸福,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
二、班本开发
班本开发,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发的具有班级特色课程。
“班本”是基于自己的班,发生于自己的班,服务于自己的班。
班本课程早就散见于一些教育活动中,如班级的晨读午写、主题班会、竞赛活动、社会实践……但是由于没有专业引领,我们缺少对班本课程系列化、正规化的价值追寻。
如果我们能在这方面多思考、多实践,一定能开发属于自己班级的班本课程。
“班本课程”是相对于“校本课程”而讲的一个新的班级文化的“生态”概念,属于校本课程的一种。
甘甜教育人文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强调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孩子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个班级就是心灵相约的精神传承。
不同的班级积淀各自独特的班级文化,泉眼无声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班本课程。
从名称上看,它们仍然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实,已悄悄地演化成了班本课程。
二是班级环境,如班训、班风、班级规则、班级运行的程序等,这些都是隐性的班本课程。
专门开设的、狭义的、显性的班本课程固然重要,而弥散性的、渗透性的隐性班本课程更为必要。
国家家课程、地方课程因灵活度不够,不能够挖掘最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的课程内容,而班本课程的提出正弥补了这一缺失。
班级是教育真正发生的现场,所以课程开发只有到班级中才能真正落实。
班本课程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开发立足于班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作为一种课程开发形式,班本课程可以作为三级课程管理
的延伸和有效补充,弥补各级课程之间的不协调和弊端,因此,班本课程的开发有着极其深远的实践意义。
三、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创新策略
以《幸福校本课程》“班本”开发为例,具体如下:
1. 班本案例一:《特别的生日特别的我》生日课程
这一课程是以我校发展甘甜教育为特色导向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开发,提出的一类整合型的开发思路。
主要特点是主线鲜明、贴近生活。
(1)开发背景
第一,源自学校特色幸福德育文化。
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对于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选择通过让每一位学生在生日课程中体验快乐、收获幸福。
在和谐、真诚、关心、理解的气氛中,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就会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第二,家长支持、学生喜欢。
这个班级的孩子和班主任老师的感情非常深厚,每到班主任老师过生日时,孩子们都会给老师送礼物,班主任很爱这个班的孩子们,就想也给每个孩子过生日,于是她提出了这个想法,再通过学校课程开发组的老师们共同探讨,决定在班里试点《特别的生日特别的我》生日课程。
(2)课程目标
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生日庆典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努力使学生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在组织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让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得到良好的培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
(3)具体内容及课时安排
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的不同,教师因人而异,将全班学生的生日进行分类,按月份来统计,将同一个月过生日的孩子组成一个团队,再采取每月一课的形式,将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四的校课用来上生日课程,通过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活动搭建多彩的展示平台,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班级的凝聚力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4)总结评价
学期末,任课教师再将自己一期以来进行的课时教学情况进行小结,包括学生学习状况、班级变化情况、以及家长反馈的意见等进行汇总后,上交学校教务处审核,以便及时地改进。
《生日课程》选择在特别的日子,特别的场景里,有针对性地选择诗歌、音乐、绘画、手工、课本剧、游戏等,让孩子们共同见证自己的成长,见证教师与学生共同编织的生活,家长对这样的课程更是赞不绝口。
2. 班本案例二:《快乐存折》
(1)开发背景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大部分来自附近农村以及外来务工孩子,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行为习惯也不规范。
而家长则忙于赚钱,对孩子的教育忽视现象严重。
从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到:一年级孩子要学会有礼貌地与人交流,有表达地信心,能积极参加口语交际,并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对于我们的学生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
正是针对以上情况,班主任老师开设了《快乐存折》这门课程,根据教学和生活需求,每周给学生一个活动主题,让学生亲历学习积累的过程,每周五的校课进行集中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
(2)课程目标
第一,通过丰富多彩的快乐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主学习和情感体验,并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格。
第二,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学會表达、学会收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科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让家长亲历教育过程,耐心倾听孩子的见解,发现孩子的进步,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让家长真正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实现家校互动。
(3)具体内容及课时安排
例如,“快乐家庭、我爱我家”“欢乐班级、结交朋友”“欢乐班级、结交朋友”“友谊传真、快乐传递”“勤学之乐、绘本故事”等内容进行实施。
(4)课程总结和评价
第一,针对学生。
通过每周不同的主题教学,学生的作业呈现方式也是各不相同,根据学生呈现的不同作品,班级进行及时评价和奖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了,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优良品格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素质。
第二,针对教师。
教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与学校课程开发组的老师一起成长,定期召开的课程执行小结会成了大家取长补短的好机会,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补充和完善,开发组的教师和上课教师一起总结、反思和提高。
第三,针对家长。
家长在班级组织的活动中,不再是个旁观者,而成为了参与者,孩子的成就,家长教育是基础,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四、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班本策略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班本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
在课程开发中,应该让班级在课程的开发和管理中有应有的位置,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位教师,而是着眼于学生和班级的实际发展。
这样,从开发主体出发,形成了课程开发的系列和课程管理链条,不仅有利于课程开发的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也有利于课程的综合管理。
2. 班本课程开发的宗旨是提升班级特色
通过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班级文化。
但是,无论是班级特色、班本课程还是班级文化,其核心都是学生的发展。
所以,班本课程应该是学生参与开发,而不仅仅是从班级特色的追求出发,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3. 班本课程的开发应当依据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
这样才能让班本课程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形成育人合力。
教师应按照班级的实施情况和自己的意愿进行弹性化处理,使之更符合班级的教学对象和教学需求。
班本课程的开发有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千萬不要以班本课程开发来占满学生的所有时间,给学生留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二是千万不要让所有的生活都课程化,让学生有一点自由自在的爱好。
学生可能正是在自由自在的非课程中得到发展;三是班本课程要求“质”而不是求“量”。
参考文献:
[1]蒋丽萍.弘扬家乡美食,开展生活德育——美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例析[J].学周刊,2015,16:208.
[2]邹强,吴亚林.基于本土文化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