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人教版7年级下册教案第7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2节东南亚(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2东南亚第2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2东南亚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国家划分、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宗教文化以及旅游景点等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东南亚的第二课时,旨在让学生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提高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可能还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阅读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东南亚地区的特点和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国家划分、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宗教文化以及旅游景点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地图、阅读资料、分析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国家划分、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宗教文化以及旅游景点等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东南亚地区的特点和魅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东南亚地区的特点和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东南亚地区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国家划分、自然资源等基本知识。
3.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宗教文化以及旅游景点等特点。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东南亚国家,如泰国、越南等,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东南亚地区的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南亚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南亚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南亚教案(课题)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东南亚〔第—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二〕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资料,依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学习分析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及重要性。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东南亚自然环境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和谐开展观。
(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最重要性。
2、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1、分析东南亚的“十字路口〞的交通位置。
2、东南亚物产与气候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拟法等(教学打算)1、东南亚课件。
2、学生查阅东南亚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3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教师播放一段东南亚的旅游影片。
看完后教师提问:谁了解这条旅游路线所到的国家?这几个国家在哪个地区?生答复后,教师板书课题。
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南亚。
1、学生观看视频。
2、教师引导进入正题。
二、学导达标〔25分钟〕学习任务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5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读图7.19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和图7.20,了解东南亚的地形。
〔1〕完成P23活动1。
〔2〕东南亚包含哪几局部?〔3〕分析它的位置是位于哪两洲和哪两洋之间。
〔4〕引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完成P23活动2。
1、学生依据教材内容2、自主完成自主学习提纲。
活动一:读图7、19,图7、20和图7、21。
答复以下问题1、东南亚包含哪几局部?〔中南半岛,马来群岛〕2、东南亚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1〕海陆位置:〔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2〕纬度位置:〔23ºN—10ºS〕〔3〕东南南亚主要包含哪些国家?〔越南,老挝,缅甸是与中国接壤,唯—的内陆国是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是临海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是岛国。
人教版 七年级 地理 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 东南亚 教案 (2课时)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第1课时“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说明南亚的重要位置2、根据气温和降水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一个地区特殊地理位置的方法。
2、学会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学会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归纳某一气候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进一步树立各国经济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十字路口”位置,热带气候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难点: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学会分析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到近些年来人们出国旅游的热点路线之一的“新马泰”旅游。
同学们知道是指的哪些地方,在亚洲的哪个区域吗?学生:“新”指的是新加坡,“马”指的是马来西亚,“泰”指的是泰国。
它们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属于东南亚。
(二)、讲授新课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SE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两万多个岛屿,面积约243万平方千米,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和菲律宾等国。
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
其中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越南、老挝、缅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陆上接壤,仅东帝汶不是东盟成员。
2、纬度位置:(10°S──23°26′N)大部分在热带,3、海陆位置:连两大洲,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东南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
2. 东南亚气候特点:
-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 湿热气候,雨量充沛
- 对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有重要影响
3. 东南亚主要国家:
- 泰国、越南、马来西亚
-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社会主义制度
- 经济特点:农业、工业、旅游业
- 请学生探究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情况,撰写一篇论文。
- 请学生设计一份旅游计划,包括目的地、行程安排、活动内容等,以东南亚地区为例。
-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对其发展有什么影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特点是什么?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如何体现?
2. 作业反馈:
- 对学生的地图绘制作业进行批改,指出标注不准确的地方,给出改进建议。
- 《东南亚的历史与文》
- 《东南亚的经济发展与贸易》
-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
- 《东南亚的主要旅游胜地》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东南亚各国的政治体制和历史背景。
- 学生可以研究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国家进行深入研究。
- 学生可以探究东南亚地区的文化特点,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
3. 请说明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并举例说明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资源。
答案:东南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森林等。石油是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4. 请分析东南亚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并说明其主要吸引游客的原因。
答案:东南亚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目的地。主要吸引游客的原因包括美丽的海滩、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风土人情等。例如,泰国的普吉岛、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等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2东南亚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2东南亚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介绍东南亚地区,包括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及其特色等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课时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东南亚的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东南亚的一些特色文化、美食、旅游资源等方面较感兴趣,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经济发展等内容,能识别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及其特色。
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地理分布、国家划分以及特色文化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东南亚的主要国家为例,分析其特色和优势,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东南亚地区。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看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东南亚地图、图片、文字材料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3.作业布置:提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东南亚的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东南亚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经济发展等内容,让学生对东南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7.2 东南亚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7)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学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亚、东南亚各港
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在图中填注出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的首都及附近河流的名称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4.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降水集中雨季,季节分配不均;分布: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北部5.农业生产: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东南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油棕、椰子
和焦麻产地,有‘世界油王’之称得为油棕。
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橡胶(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
国)、棕油(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椰子(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菲
律宾是最大的出口国)、蕉麻(菲律宾是最大的生产国)
6.东南来发展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河流沿岸及下游三角洲平原土地肥
沃灌溉水源丰富、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充足的劳动力。
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7、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四、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8.东南亚居民大多是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一定比重。
中国人旅居国外并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华人。
保留中国国籍的称华侨。
中国华人华侨最多的省是广东和福建。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教学设计)第二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四川省绵阳市跃进北路中学银星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2.能力目标:学习搜集资料,制作地理演示文稿。
根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学习分析一地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3.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尊重不同地区文化和传统的意识;通过了解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设计思想通过模拟旅行,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学习了解一个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基本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模拟旅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课前准备1.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位置交通、气候与农业、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
2.向各组布置阅读教材图文,上网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的任务。
3.教师对学生搜集资料、制作过程予以指导和帮助,并准备一些学生有可能忽略、不清或需强调的问题向学生提问、补充,或给学生以提醒。
四.教具:多媒体投影仪五.教学过程师曰:关于我们的近邻东南亚地区,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上网查资料,十分投入地制作演示文稿,现在很多同学已跃跃欲试向大家展示制作成果。
我们就把这次学习当做是一次东南亚旅行,依次请各组代表来当向导,带领我们了解东南亚的地理环境,领略东南亚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1.位置交通组展示活动(1)演示文稿:图“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政区”,“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文字说明:位置:亚洲东南部,23ºN—10ºS,90ºE—140ºE组成:两大部分——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在世界交通的地位: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地理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掌握。
但对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理解东南亚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
2.难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料。
2.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3.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教学资料,呈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等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特色产业和旅游资源。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回答问题。
如: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东南亚的主要自然资源有哪些?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加深对东南亚地理特点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第二节 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
《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地势特点。
读图了解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了解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分布情况。
了解东南亚充满热带气息的自然风光。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没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地图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资料归纳、教师讲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赠缅甸友人陈毅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形容的是哪里的自然地貌?(东南亚)出示图片: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这两处景点位于哪个地区?(东南亚)今天,我们来了解东南亚的地形地势与独具特色的热带旅游风光。
二、新课学习(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中南半岛地形与地势特点用笔描绘出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山脉与河流。
(如图)归纳中南半岛地形与地势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活动:以中南半岛为例,认识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说出它们流向的共同特点。
自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在深山峡谷中穿行。
2.河流活动:读图指出其中发源于我国的河流。
在东南亚的名称在中国的名称伊洛瓦底→江独龙江萨尔温江→怒江湄公河→澜沧江红河→元江3.城市分布活动:(2)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看看它们附近的及所在国家。
将查找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城市名称附近大河名称所在国家名称河内红河越南金边湄公河柬埔寨万象湄公河老挝曼谷湄南河泰国仰光伊洛瓦底江缅甸归纳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东南亚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节 东南亚重点: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东南亚 的旅游资源。
难点:结合气候特征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识记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理解东南亚 的地形、河流特征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考点: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东南亚气候对农 业生产的影响课前预习:1、读课本图7.18找出 :(1)印度洋、太平洋、中国、印度、孟加拉国;(2)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3)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 这些国家中哪些与中国相邻;哪些是内陆国,哪些是临海国,哪些是岛国。
2、读课本图7.19:说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3、读课本图7.22:识记东南亚国家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及地位;4、读课本图7.28:(1)记住中南半岛上山河分布特点:(2)找出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怒江)、湄南河、湄公河(澜沧江)红河;(3)找出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特点:河内(越南首都)、金边(柬埔寨首都)、万象(老 挝首都)、曼谷(泰国首都)、仰光(缅甸大城市)。
主要知识点: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10°S —20°N 之间,地处热带;海陆位置:中南半岛东临南海,西临孟加拉湾;(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交通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就是因在中国南部而得名)3、东南亚国家位置特点:内陆国:老挝临海国: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
岛国: 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4、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性: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教案_4
《东南亚》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 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2. 东南亚的风景【教学重点】1. 了解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2. 了解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3. 了解西半球的国家【教学难点】1. 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2. 通过地图和资料,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初一下学期的复习课,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学习基础,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发言积极,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式、加强互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古以来中国就与东南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著名革命家陈毅在写给缅甸朋友的诗中曾说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这便是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
因为共饮一江水”,中南半岛上的许多河流的源头都在中国。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将他们找出来。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在河流与河流之间,多是山脉和高原,用我们的手就可以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思考]这样的地形条件有怎样的好处?蕴藏丰富的水利资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
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
[活动]为什么分布在这里?有怎样的好处?有什么弊端?上节课我们讲到中国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下南洋,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直到今天,许多中国华人华侨都在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着,请同学们看一下阅读材料。
[华人、华侨集中地地区]在东南亚的国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分别占到该国的77%和25%,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亚曾经发生反华暴力事件,对当地的华人华侨任意的屠杀,在国际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使得他们纷纷撤回资金,重返祖国的怀抱。
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华人纷纷回国支援国家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东南亚(第2课时)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内容分析
东南亚地理中具有突出特点的一些内容,如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和城市分布、华人和华侨集中的地区。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目的是让多数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区域特征,掌握简单的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区域评价。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南亚》一节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地图、录像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录像、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教学目标知
识
与
技
1.读图了解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
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与城市
分布的一般规律。
2.了解东南亚的人口构成情况,了解华人和华侨对所
能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
3.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过
程
与
方
法
会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
感
态
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世界山水的品质。
2.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学习重点、难点
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与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
设计理念
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资料,学习了解一个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基本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模拟旅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教
学流程
读图探究开始
诗句导入:《东南亚》
第一站:中南半岛的山河
诗句导入、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读图探究第二站:城市分布读图探究
第三站:丰富的旅游资源
拓展延伸
结束
构建知识体系(板书设计)
达标检测
关注家乡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
诗句导入激发兴趣陈毅《赠缅甸友人》
的诗句,说说这首
诗的含义?
观看视频播放《赠缅甸
友人》的诗句
视频导入,吸引
学生注意力,激
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
第一站:中南半岛的山
河读“中南半岛河流
与城市分布图”探
究中南半岛的山
河。
1.“山山皆向北,条
条南流水”。
东南亚
有哪些重要河流
呢?
2.这些河流流向的
共同特点,它们的
上游在我国的哪个
地形区?
3.说说中南半岛的
山河特点?
学生读图,讨
论回答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展示读“中南
半岛河流域
城市分布图”
直观生动的形
象,引发了学生
的兴趣,学生的
注意力集中在课
堂上;通过对问
题的讨论和交
流,让学生发表
了不同的见解营
造宽松的学习环
境。
第二站:城市分布读“中南半岛河流
与城市分布图”以
及中南半岛大河附
近的城市风光图。
探究城市分布。
1.这些大城市主要
分布在哪条河流附
近呢?。
2.世界上很多的城
市分布,又是怎样
的?
3.想一想,城市分
布在河流沿岸有哪
些有利条件和不利
条件?
学生看图讨论
得出结论
展示“中南半
岛河流与城
市分布图”以
及中南半岛
大河附近的
城市风光图
培养学生的自
主、合作、探究
能力和读图分析
能力。
第三站: 丰富的旅游资源 近些年来中国人到新、马、泰等国家旅游成为一大热点。
探索东南亚旅游。
1.假如你想去新、马、泰旅游,需要带翻译吗?为什么? 2.什么是华人?什么是华侨?他们是祖先大多数是哪? 3.列举出东南亚的一些旅游景点? 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去新、马、泰旅游,这说明什么? 小组讨论,阐
述各组观点
展示东南亚旅游景点图。
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析图能力。
使学生
逐渐从“学会”发
展到“会学”, 掌
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构建体系
小结课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绘制知识树 利用展台展
示部分小组
的成果
通过绘制知识
树,帮助学生构
建完整的知识体
系。
板书设计
达标检测1.有关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间高,四周低
B.山地多,平地少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以平原为主
2.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A.湄公河
B.红河
C.湄南河
D.萨尔温江
3.下列国家与主要旅游胜地的组合正确的是()
A.柬埔寨—吴哥窟
B.缅甸仰光—婆罗浮屠
C.泰国曼谷—大金塔
D.印度尼西亚—水上市场
4.“新马泰”已成为中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其旅游资源有()
①热带风光②名胜古迹③风土人情④主题公园⑤名山大川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拓展延伸:盐城是不是分布在
河流沿岸?学生讨论
展示盐城地
图
突出“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地理”,
培养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的能力、
对知识活学活用
的能力。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