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成功之道

合集下载

探析文化类访谈节目的成功——以《朗读者》 《见字如面》为例

探析文化类访谈节目的成功——以《朗读者》 《见字如面》为例

149 第3卷第02期文化传播一、引言文化类电视节目与其他电视节目的区别就在于能够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为观众带来文化的相关知识。

目前我国存在多种电视类型,文化类节目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弘扬和传承,包含着人类对于宇宙知识,社会现象的认知和理解,随着观众对于内心世界探索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类节目势必将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和心灵。

二、文化类访谈节目的发展现状(一)节目形式单一,缺少亮点我国是一个文化博大精深的国家,可以提供挖掘索取的文化丰富多彩。

但是我国文化类节目的处境是比较尴尬的。

一方面是我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类型相对较少,缺乏对相关文化节目的挖掘与创造。

另一方面是我国文化类电视节目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缺乏节目自身与众不同的亮点。

(二)受众少因为娱乐类电视节目的竞争,我国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困境中艰难生存。

文化类电视节目不同于娱乐性电视节目,她对受众的要求更加严苛,受众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对受众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使得不占优势的文化节目更加雪上加霜。

(三)节目内容简单粗糙文化类电视节目在我国的电视节目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但可供挖掘的内容却很大。

我国的电视节目与娱乐类的电视节目相比来说,对节目内容挖掘的比较少,在我国电视节目的类型中,文化类节目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但是在内涵和层次的挖掘中空间更大,但是就当前的发展来看,对节目内容的挖掘是比较少的,类型也较为单一。

三、《朗读者》与《见字如面》对文化访谈节目的启发《朗读者》与《见字如面》理念和方法上的突破。

众所周知,电视节目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字都需要时代的检验,《朗读者》《见字如面》的出现实际上是给绚丽缤纷的综艺节目注入了一股清流,也使得综艺节目的形态有了新的可能,新的变化,巧妙地避开了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无论是《朗读者》还是《见字如面》,它们在电视节目制作理念和方法上都完成了诸多突破。

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节目内容坚持本真元素、中国情感《见字如面》是借由信件梳理历史节点,将从古到今能够展现大背景和任务的信件做了一个寻找扫描,引领观众体会彼时的时代场景、人物故事和社会风情,使当代综艺受众对中国人的精神情怀和生活智慧有个重新认识。

全屏首档明星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的传播价值分析

全屏首档明星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的传播价值分析

全屏首档明星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的传播价值分析全屏首档明星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的传播价值分析 2016年播出的全屏首档明星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入人心的内容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

这档节目以明星代表人物代表着普通人,通过书信的方式展现了普通人和明星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价值观交流,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深度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该节目的传播价值。

首先,明星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在传播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书信作为一种私人表达和沟通的方式,承载着个体的真实情感和思考。

通过明星朗读书信的形式,观众们能够直接感受到内容中所包含的真实情感,更容易与之产生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共鸣是节目传播的核心,它使观众能够主动参与到节目中来,产生共情和共鸣的体验。

观众们在观看节目时,往往会被书信中的真挚情感所触动,也会因为明星的朗读而感到被关注和理解。

而这种情感共鸣不仅促进了节目的口碑传播,也能够带动观众在社交网络上的分享和传播,进而扩大节目的影响力。

其次,该节目通过明星和平凡人之间的互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在《见字如面》中,明星们以朗读者的身份代表观众,而收信人则是一般民众中的普通人。

这种平凡人与明星之间面对面的互动所传递的信息是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明星只是多年后的我们,而我们也有可能成为明星。

这种平等关系的展示使观众感受到关注自己内心的重要性,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付出都是值得尊重和被重视的。

这种平等关系的传递在社交媒体上产生了强大的传播力,并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分享。

第三,节目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和内容,能够引发观众的深入思考。

《见字如面》每一封书信都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展开,主题涉及到人生、家庭、爱情、友谊等各种方面。

明星们通过朗读书信的方式,将这些主题中的核心思想真实地传递给观众,观众们因此能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共同点和差异,从而进行思考和反思。

这种思考不仅对于个体的人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促使观众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和传播自己的思考,进而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

评析两档热播文学类节目《朗读者》与《见字如面》

评析两档热播文学类节目《朗读者》与《见字如面》

近年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刮起一 股文学风,《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 会》《朗读者》等都是好评如潮。当中, 《朗读者》《见字如面》是观众耳熟能 详的两档热播栏目。《朗读者》是一档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见字如面》是 一档季播型书信朗读节目,它的研发团 队曾经成功地制作了《中国汉字听写大 会》和《中国成语大全》两档文化节目, 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国民文化的狂欢 热潮。 1 热播文学类节目的发展背景 《见字如面》的研发团队具备较强 的文化创作能力,它整体采用了明星读 书信的表现形式,将书信作为一个链接 情感的平台,带领观众走进过去的那些 时光。同时,借助于一封封家信,传达 感人的情感,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情 怀和生活智慧。 和《见字如面》稍显不同的是,《朗 读者》主打的是文化情感,这档节目由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接档主持,在具体 形式上,着重探究文章中凝聚的成长、 情感等体验,在精美的文字中,以朴实 真挚的感情解读文章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朗读者》同样主打了文化情感牌,邀 请作家、演员等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 现场,在朗读中深化经典美文中的生命 之美。 2 热播文学类节目中蕴含的艺术价值 为深入探讨热播文学类作品火爆荧 屏的内在原因,笔者从《朗读者》与《见 字如面》两个栏目的艺术价值进行探究, 具体分析如下。
的人成了文学的发言人,在当前书信传 输形式匮乏的情况下,拆一封信不仅能 够体会到文字的美,而且也能够发现那 个时候的情感故事,感受很多不为人知 的温情。网络时代下,和微信、微博讲 究快捷性和实效性不同,书信会有一种 沉淀感和历史感,在书信的往来中,能 够使人们感受到写信人的文化水平和道 德涵养。 2.2 真挚的情感价值 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担纲节目 主持人之后,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出现 在 《朗读者》 的舞台之上。 董卿认为, 《朗 读者》虽然重在文字,但是更重在情感。 通过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情感,使观众 体会到了大千世界中喜怒哀乐等不同的 情感。《朗读者》能在快速发展的文化 娱乐模式中生存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 就是其中蕴含的“情感性”。通过简短 的访谈和真切的朗诵,能够在一个个不 同身份的朗读者中探究“生命之美、文 学之美和情感之美”。这三者相互融合、 相互搭配,成了一个个十分真实感人的 故事。 例如,在与董卿的访谈中,麦家畅 谈了他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分歧甚至隔 阂,在与观众分享他的教育心得的过程 中,体现出了一个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这些沉甸甸爱和麦家在节目中所朗读的 书信相互关联,成就了一段深切的情感 表达。《朗读者》中侧重的“者”深深 地挖掘出名人和普通人背后的故事,也 在很多个节目的时间点上,成为打动观 众的一个情感高潮。比如,郭小平登上 (下转第 93 页) 89

探析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成功之道

探析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成功之道

《戏剧之家》2019年第06期 总第306期105影视观察一、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的成功《见字如面》是源自于英国的一档综艺节目《LettersLive》,被黑龙江卫视引进而来,是一档以优质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由主持人、拆信人和读信人组成,《见字如面》采用季播的方式。

腾讯视频是独家网络播出平台,而黑龙江卫视也于2016年12月31日播出。

“《见字如面》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

《见字如面》第一期“琼瑶女”归亚蕾读信重现蔡琴催泪爱情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达到2000多万,而接下来的几期,虽然点击量有所下降,可是还是维持在1000万左右,而同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中国成语大会》以爱奇艺点击量为最高,有100多万,而其他几个主流视频网站的点击量只有几十万,视频点击量相加也远远低于《见字如面》。

在中国这个综艺市场以真人秀为主的舞台上,《见字如面》的播出还是给了一力强心针。

二、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的成功原因(一)新鲜奇特:私人书信打开历史未知的一面。

私人书信一般是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信件,没有太多复杂的社会成分,所以有很强的真实性。

而且人们对于私人书信有想看的欲望,所以私人书信很好的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而且私人书信的语言风格比较凝练,简洁,抒情性强,会将受众更好的带入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私人书信来朗读的过程中,带给受众的已经超越了时间空间的范畴,实现了历史和他人的见字如面。

在节目中由林更新读秦兵黑夫和惊写给家人的书信,战地家书:古今大战秦俑情。

这是他们在跟随大将王翦征战楚地间隙写下的家书,竟然流传了千年,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秦国。

书信不仅仅是感情的维系,更是情感的寄托。

在书信中我们不仅能看到那份真挚的情感,能看到以书信为依托的生动的历史。

《见字如面》不单单是简单的朗诵信件,更是通过信件的挑选,打开历史的大门,以史为鉴,将中国漫漫长河的历史以更加有趣,形象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综艺界“清流”——评《见字如面》

综艺界“清流”——评《见字如面》

66艺术论丛综艺界“清流”——评《见字如面》田路路杭州师范大学广播电视随着网络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电视行业渐渐的流失了众多的观众群体,对于电视的出路,各路的媒体人也都在探讨研究,但是对于电视行业本身来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电视节目同质化严重,近年来电视节目出现严重的跟风抄袭现象,例如,真人秀节目的出现,浙江电视台出现一档户外真人秀节目后,各大卫视争相模仿,从而导致现在真人秀节目泛滥。

纵观现在的电视节目,收视率靠的大多是明星效应,真正有内涵有思想的节目少之又少。

但是回忆一些老牌节目,例如《锵锵三人行》盛行十几年,它依靠的并不是明星,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思想文化内涵。

2016到2017年电视节目开始出现创新以及回归传统,不少的媒体人也在思考电视节目的未来,相继出现了一些有文化内涵的节目,像《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等一些节目,反响口碑都很好,本文仅以《见字如面》为例,进行分析阐述。

《见字如面》是黑龙江卫视推出的一档由明星阅读书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类节目,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虽然年代久远,却依然可感可思的社会风土人情,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以及生活智慧。

一、回归传统文化的节目内涵近年来,传统文化仿佛变成了一个热词,常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以及文章中,尽管有太多人提到传统文化,但在本文中也不得不老生常谈一下传统文化。

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消失,这引起了很多人重视,当然也引起了电视人的重视,因此电视媒体人拍摄了很多有关民俗、民宿等有关传统的节目以及影片,《见字如面》就是一档有关汉语的节目。

中国人对于西方外来文化的好奇以及热情,对中国的文化是一种严重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英语的熏陶,从牙牙学语开始就是用英语交流,但是对于中国的汉字却没有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孩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甚了解的,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传统节日是什么时间,这种文化的流失,对于我们来说,是文化的危机,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根植于中国人血液中的传统文化也应该受到重视。

《见字如面》:书信打开历史,笔尖演绎人生

《见字如面》:书信打开历史,笔尖演绎人生

《见字如面》既然以书信朗读传递 文化作为节目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那 么选择合适的书信就至关重要。节目组 通过反复的研究、对比,强调选取的信 件需要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性、对当事人 具有重要性以及内容有趣,信件要是大 众所喜欢的,至少是有趣的、有故事的、 有价值的或者能够让人为之动容的。 节目组广泛邀请文化名人进行推荐, 同时也通过信件收集家、档案馆、书信 博物馆等多种渠道进行信件的搜集,最 终从上万封书信中精心挑选了百余封信 件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些信件涵盖了中 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出现第一封私人 信件的春秋时期,到魏晋、唐、宋、晚 清至今,它们流传千年,跨越古今。信 件可以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标准只有一个, 那就是这封信值得让更多人看到。 节目组为观众们展示的第一封信就 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意义。这是距离今 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 封私人家书,是秦军将士黑夫和惊写给 他们的兄长衷的一封信。信件由林更新 演绎,题目是《这场战事不知道还要持 续多久》。林更新用略显沉重的声音把 观众慢慢带往黑夫和惊两兄弟对家人的 思念之中,不知不觉,观众似乎穿越到 当时的战场之上。在无情的战争休憩之 间,将士黑夫和惊怀揣沉重的心情给家 人写信,向父母、大哥、姑姑、新媳妇 等一一表达问候和关心,同时也很无奈
嘉宾对信的内容的演绎,可以生动形象 地把一些精神、信念、故事传递给观众。 林更新在接受采访中说:“参加这 个节目和以往都有些不同,这次必须肉 体和灵魂同行。刚录制完觉得有一些地 方的表现不是特别满意,但是我觉得这 更像自我挑战,让我找回读书时对这些 东西进行分析与思考的感觉,对我来说 也是学习揣摩的过程。”4 他表示《见字 如面》是他目前为止参加过的最走心的 节目,去别的节目带上肉体就可以,而 这个节目需要灵魂和肉体同行。 这些明星嘉宾用自己丰富的演员经 历,独特的人生感悟以及生活阅历,带 给观众们不一样的视觉和听觉盛宴,一 定程度上满足观众们的认知欲。例如, 王耀文读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信中有这样 一段,“写到这里,不禁想起莎翁《马 克白》中的一句话‘醒来啊马克白,把 沉睡赶走’”,王耀文把自己就当作黄 永玉,融入在信中,他的表情、手势和 情绪非常到位,似乎就要叫醒曹禺一样, 最后用三次欲走又还、意犹未尽的方式 结尾,让观众真正沉浸其中。 除了明星现场读信之外,节目另设 两位重量级的文化嘉宾坐镇。文化嘉宾 负责对读信人的演绎进行点评,对信件 进行解读,告诉观众书信那个时代的背 景,讲述相关信件内外的故事,同时讲 述一些具有个人特色的观点。与讲故事 的虚构性不同,信件具有天然的真实性, 具有个人情感和时代印记,特别是有关 于历史节点、重大意义的信件,充满文 化魅力,价值也不言而喻,同时这些信

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创新策略及文化传播价值

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创新策略及文化传播价值

▲THE FILM影视102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创新策略及文化传播价值赵益晗(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摘 要:《见字如面》是我国首次推出的明星读信类文化综艺节目,通过书信的方式传递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的灵魂与价值。

这档文化综艺节目与其他综艺节目形式不同,首先从内容方面有所创新,以不同的载体形式传播文化,在一众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达到了现象级的效果。

《见字如面》节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节目的策略。

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一档综艺节目在推出之前所需要制定的策略,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现实价值的综艺节目。

关键词:《见字如面》;创新策略;文化传播;时代价值《见字如面》这档综艺节目从2017年来满足了不同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也可以看出,国内文化类节目在节目类型上实现了创新,凸显出国内文化节目在内容上的自信[1]。

借助信件的展示手法,节目将一帧帧传统文化的画面逐一展现在观众面前。

《见字如面》这档节目正式推出之后,引发了广泛关注。

通过阅读书信的方式来了解历史、解读历史,让观众通过节目再次回顾历史事件,这档文化综艺节目,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文化发展路径[2]。

在当今时代,观众对综艺节目有了更高的视觉需求,那么《见字如面》是通过何种方式从诸多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见字如面》节目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它成功的各种因素以及条件,通过分析,寻找出适合综艺节目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

1 精准新颖的形式创新1.1 追求本质,用声音倾情演绎对于综艺节目来说,嘉宾是节目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节目是否取得成功要看节目嘉宾在节目中是否真情投入。

而《见字如面》节目嘉宾的声音是极具感染力的,嘉宾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演绎来获得观众的好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俄国著名导演,也是极具造诣的戏剧家,他曾经说过,在表演中,不仅仅是需要模仿表演对象,表演者也需要将自己转变为表演对象。

这就说明表演不单单只是语言动作上的模仿,更要从内而外地将自身置换为表演对象,实现角色与表演者两者之间的融合,达到合而为一的效果,这两个对象之间应该是没有界限的。

“综艺清流”《见字如面》的高口碑探析

“综艺清流”《见字如面》的高口碑探析
感。 每当读信嘉宾入场,全场起立鼓掌,嘉宾 读信完毕,全场起立报以持久的掌声,透 露出观众对于读信人、写信人发自内心的 尊重。 当然,《见字如面》也存在着一些 问题,譬如节目时长限制导致解说仓促、 过渡略显生硬;主持人和两位学者之间 的讨论激烈却难以碰出火花,以至于每 当到了解说环节,读信时所积累的情绪 就被消耗不少。这些问题是其在今后节 目制作应当改进的地方。 总体来说,《见字如面》是一档极 富中国特色的高品质综艺节目。更让我 们认识到了,在这个娱乐至上的“速食 时代”,观众也并没有在碎片化的娱乐 洪流中迷失。综艺市场需要更多这样有 深度、有思考的节目,来满足当代社会 蕴藏着的向往文化的巨大热情和对精神 生活的高度渴求。 参考文献: [1] 陈奇星 . 试析文化类节目的文化 意义及其创新之道 [J]. 新闻采编 ,2016(4). [2] 李子 . 从《汉字英雄》和《中国 汉字听写大会》看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 与创新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10). [3] 凤凰文化 . 谁说人文节目不能大 火?《 见 字 如 面》 实 力 打 脸 [EB/OL]. (2017-01-06)[2017-02-01].http://culture. /a/20170106/50533592_0.shtml. [4] 搜狐文化 .《见字如面》合集上 线 正式开启网综“内容时代”[EB/OL]. (2016-12-29)[2017-02-01].http://cul. /20161229/n477247602.shtml. 作者简介:张文丽(1995-),女, 汉族,河北廊坊人,本科,研究方向: 广播电视。
THE FILM
影视
摘 要:国内首档明星读信类文化节目《见字如面》,以其纯美而富有深度的独特风格,在当下众多喧嚣的娱乐综艺节目中 独树一帜,一经播出就收获了来自受众零差评的反馈佳绩,其用书信讲述中国故事的节目形式也为我国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开辟了 新路。本文将从嘉宾演绎、信件内容、节目形态、细节设置四个方面对《见字如面》的高口碑进行探析。 关键词:《见字如面》;综艺节目;高口碑

探索当下文化类电视节目成功要素——以《朗读者》《见字如面》为例

探索当下文化类电视节目成功要素——以《朗读者》《见字如面》为例

119影视美学在各类电视节目充斥屏幕的当下,《朗读者》与《见字如面》以亲和的形式、清新的内容、深厚的情感,用朗读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需求紧密相连,引发大众对文学、情感以及人生的深度思考。

它们突破传统电视节目的单一形式,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实现了文化与情感的融合与创新,满足了大众对优质电视节目的期待,也为其他综艺节目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朗读者》与《见字如面》成功要素分析(一)新颖的节目形式董卿曾说:“文字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

”《朗读者》《见字如面》这两档节目正是通过朗读的形式,将原本僵化在纸上没有生命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

朗读嘉宾在朗读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经历,融入自身情感,以引发听者的共鸣。

《朗读者》总结出一套新的节目模式即“访谈+朗读+轻解析”[1],由此可见,朗读并不是节目的单一呈现形式。

它还配合访谈与解析的环节,使听者在充分体会嘉宾情感的同时,获得对文本背后内涵的认知。

《见字如面》同样由“访谈、解析、朗读”三个环节串联而成,但与《朗读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设置的访谈环节,是对于专家学者的访谈,专注于探究文本的背景、观点。

后者的访谈则分为两种:一是对朗读嘉宾的访谈,重在寻找嘉宾与文本之间的联系,挖掘他们与节目主题相关的过往经历及人生故事;二是对专家学者或作者的访谈,旨在对作品本身进行简要评论或阐释。

二者有着共同的目的,即促进情感的传达,使观众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二)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2]只有当文化走下“神坛”,不再高高在上,才能真正为观众所接受。

《见字如面》《朗读者》两档节目,旨在展现静态文字背后的价值,使观众感受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力量,实现以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这两档节目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相对小众却具有文化品位的题材,着眼于书信朗读的偏门领域,摆脱文化类节目的刻板、无聊的“文化残余”束缚,以一种平易近人的形式,从各式各样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脱颖而出。

从《见字如面》谈文化类节目的内敛、谦和与取舍

从《见字如面》谈文化类节目的内敛、谦和与取舍

从《见字如面》谈文化类节目的内敛、谦和与取舍徐 伟【摘要】《见字如面》虽然内容形式极简,却成为一档高收视、高流量的文化类节目,在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中产生影响,靠的是较高水准的节目质量和震撼人心的人文力量。

本文着重分析了《见字如面》最重要的内容构成要素——信件的选择与取舍标准,并对读信人的精彩表达以及嘉宾的深入解读作细致分析。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内容;取舍;表达《见字如面》以几乎从人们生活中消失的书信作为主体,借助最单纯的声音,用最简单的节目形式,达到较佳的收视效果,这既来自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于文化、历史的喜爱与热情,也源于节目主创人员对文化、历史、人性着力挖掘的初心与坚持。

整个节目纯粹、简洁得近乎吝啬,然而却能在众多综艺、文化类节目大资金投入、大场景多机位拍摄、前期策划与后期剪辑异常繁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是让观众唏嘘不已、潸然泪下的文化、思想和人性的力量,以及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借着三季共192封信(往来信件视为一封),《见字如面》做到了“重看家国历史、阅历岁月人生”以及“用书信打开历史、感受世道人生”的节目主旨。

一、精选内容、突出主旨——打造节目的文化内核与文学作品、文物遗存、书画器物相比,虽然同样具有承载历史、文化与思想的作用与价值,但书信历来缺少系统的收集、整理与出版,缺少阅读与研究。

因为信是私人间的沟通与交流,写信人的本意不是希望让外人观览、天下尽知的。

这给《见字如面》的内容选择带来一定困难。

总导演关正文曾经说:《见字如面》在节目筹备前期,花了一年的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上万封信,初选的信件有几千封,几轮筛选后,每期最后确定入选的不到一百封,而最后播出的只有六七十封。

这样的选信过程,漫长而严格,可以说是精挑细选,好中选优。

信件选择一要接地气,避免顾影自怜的心灵鸡汤;二要正人心,个性表达必须服从主流价值。

除此之外,信件文字上真情真诚、谦和自然,内容上具有独立精神,具有多元认知世界、感受历史文化、感悟人心人性的价值,能给观众带来思想上的升华、精神上的愉悦,这些更高要求的标准,构成了《见字如面》内容选择的高起点。

中国文化节目《见字如面》观后感

中国文化节目《见字如面》观后感

中国文化节目《见字如面》观后感《见字如面》就如同开出一部时光穿梭专列,大千世界,人生百味,云集至此。

以下是的《见字如面》,希望对你有帮助。

《见字如面》合作方黑龙江卫视节目部副主任杨巍就开时机上表示,当电视台萌生出做一档经典极美、真正有深度、有文化且具差异化的节目时,他们立马就找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两档节目的创意制作方实力文化。

从现场观察,《见字如面》对单一表演元素的细节追求堪称精致,明星要求准备充分,表演也绝不允许注水,即使是一个人的舞台也要被演绎地跌宕起伏、趣味横生。

林更新就表示,这是他从艺以来最认真最走心的一档节目。

以前他参加别的节目,只要带肉体过去就行,参加《见字如面》,他必须肉体和灵魂同行。

实力派何冰,用绝对专业的表现,震撼全场。

从不参加任何综艺节目的他,看到《见字如面》的节目形态,立马决定参加。

如何拿捏每一封信的表演尺度,对他这样的老戏骨都是新的挑战。

他相信会有很多人喜欢它。

《见字如面》的另一合作方是环球网,其副总经理兼总朱研全程观摩了开机当天的录制。

她特别冲动地表示,环球网希望《见字如面》这样优秀的中国文化节目能通过环球网的平台让全世界看到。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整个社会看到,不急躁的文化事业,踏踏实实的创作,纯粹唯美的产品,中国群众会非常喜欢,在商业上也是可以非常成功的。

筹划参谋之一、民大学家书博物馆馆长张丁非常看好《见字如面》,认为这样精致纯粹的节目将唤起群众对书信的重新认识,他相信,书信,在未来会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关正文认为,人类文化有强烈的自我修复功能,不会老拿无聊当有趣。

“网综前两年红火的卖傻卖萌的节目现在已经被卖聪明卖智慧换代了。

”他笃信,纯美网综《见字如面》的出世,将让网络综艺不再只是走肾而已。

《见字如面》合集上线之后,观众顿时惊觉,这档节目不但通过书信翻开历史,让人沉静,发人深思,也是考验演员演技最直接最严苛的舞台。

大咖云集,最见真章考功力。

传播学视野下文化综艺类节目分析——以《见字如面》为例

传播学视野下文化综艺类节目分析——以《见字如面》为例

作者: 陈连利[1]
作者机构: [1]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版物刊名: 西部广播电视
页码: 45-46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4期
主题词: 意义生产;仪式观;《见字如面》
摘要:如今,电视台综艺节目百花齐放,一档出色的综艺节目常常能使频道本身具有很高的标识度,谈起江苏卫视会让人想起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谈起浙江卫视会让人想起《奔跑吧,兄弟》,而谈起黑龙江卫视,人们会想到国内首档书信类节目《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从2016年第一季开播到2019年正在开播的第三季,一直获得豆瓣9-9.5的高分。

本文基于传播学视角,从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三方面对《见字如面》进行分析。

高中观后感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观后感

高中观后感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观后感

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观后感面对人生困境,《见字如面》并不会用套话对人进行宽慰,而是会直面现实。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见字如面》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观后感一:2016年12月29日,极具观众期待的《见字如面》合集版第一期在腾讯视频首播,节目一上线,腾讯视频的点击量就突破了500万,主话题#在此见字如面#冲至新浪微博综艺话题榜第二。

去年底,谁也没有想到当《见字如面》这样一档节目横空出世的时候可以获得如此的关注与口碑。

目前节目已进入冲刺阶段,近日,总导演关正文应邀在清华大学进行演讲,从做《汉字听写大会》时的纯电视人,到现在踏入网台联动的模式,关正文有了新的感悟——市场是个好东西。

谈背后历程提案受阻百分之七十的观众在互联网上,这是关正文要去的理由。

去年,当关正文拿着《见字如面》的方案去腾讯视频总部时,包括腾讯总部的领导、深圳前来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现场四十多人听关正文诉说《见字如面》的构思。

“大家听完特别兴奋”,关正文回忆,当时节目在腾讯内部有个评价。

“他们四十多人有一个不记名投票方式,这个投票方式以20分为满分,我说完了我就出去,人家自己评议投票,出来跟我说这个节目的方案得到了19.5分。

”当时,所有做内容、判断内容的管理人员都说关正文这个节目是一个很好、很有价值的节目,但当他提出希望和腾讯联合投资时,才得知腾讯要出钱需经过另外两个部门——流量评估部和广告部。

关正文坦言,当《见字如面》走进流量评估部时评价推测的数据每单集大概产生20万的点击量。

“20万!20万在整个互联网视频传播上基本上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所以不管内容群体如何喜欢这样一个构思,他们也没有办法再往前迈一步,而且这个评估没有太多广告价值,没有办法运营。

”联合卫视关正文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虽然提案在腾讯受阻,但是自己仍然很有信心。

“不是因为情怀,不是因为坚守”,在关正文看来,只要《见字如面》这个节目认真去做,效果一定会合乎团队的预期,也一定能够获得广大观众的欢迎。

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综艺性”的生成与把握——以《见字如面》为例

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综艺性”的生成与把握——以《见字如面》为例

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综艺性”的生成与把握——以《见字如面》为例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综艺性”的生成与把握——以《见字如面》为例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娱乐性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其中,以《见字如面》为代表的综艺类节目在各大电视台大受欢迎。

这类节目将明星或公众人物的私信拍成电视剧,通过真情实感的方式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成功地将文化和娱乐相结合。

本文将以《见字如面》为例,探讨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综艺性”的生成与把握。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综艺性”的概念。

综艺性是指节目在娱乐性和文化性之间的平衡。

一方面,节目需要具备足够的娱乐性,吸引观众的眼球。

另一方面,节目也要注重文化性,通过展示文化元素来提升观众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见字如面》成功地把握了综艺性的平衡点,使得节目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注重了文化的传播。

该节目采用了私信这一平常而亲切的交流方式,使得观众能够加深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了解,产生共鸣。

同时,节目中的明星嘉宾以及他们的真实感情也吸引了观众的关注,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

其次,节目制作方在选择明星和公众人物时注重了公众的情感需求,并通过细致的剧情设计来增加观众的观看欲望。

明星和公众人物之间的私人信函往往与他们的传记或生活经历相关联,这种通过情感纠葛来传达文化内涵的方式,使得节目更加生动有趣。

再次,节目制作方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增强节目的综艺性。

《见字如面》中通过现场连线、录制视频等方式,将明星和公众人物的思念之情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大大增加了观众的观看欲望。

同时,节目制作方还采用了音乐、摄影等艺术手段来提升节目的观赏价值,使得节目不仅仅局限于情感纠葛,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最后,观众的参与也是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节目制作方通过设置互动环节,鼓励观众发送自己的私信或留言,使得观众能够与节目互动,增加了观看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

观众的参与不仅带来了更好的节目效果,也增加了观众对节目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电视综艺《见字如面》的叙事学解读

电视综艺《见字如面》的叙事学解读

电视综艺《见字如面》的叙事学解读电视综艺《见字如面》是一档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叙事类节目。

该节目以“文字”为主题,通过明星和观众的互动,讲述了许多真实的感人故事。

《见字如面》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它在叙事学上有着深刻的解读和思考。

我们可以从《见字如面》的叙事结构入手,来分析这档节目的叙事学特点。

节目每期的叙事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故事发布、明星朗读、再现现场。

故事发布中,通过文字和影像的结合,呈现了当事人的真实生活和遭遇。

明星朗读环节中,明星们会朗读出当事人所写的信件或文字,通过他们的朗读,将故事带入了一种更加具象化的境界。

再现现场中,当事人和明星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当事人会通过电话或者现身的方式,和明星寄语。

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节目的叙事更加立体和有力量。

通过文字、明星朗读和再现现场三个环节的衔接,使得整个故事呈现得更加丰富生动,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我们可以从叙事情节入手,来分析《见字如面》的叙事学特点。

节目中的叙事情节是以真实故事为基础的,这些故事来自于普通人的生活和遭遇,也是人们的真实情感和情感体验。

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呈现了生活的复杂和多变。

这些情节不仅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也使得节目的叙事更加接地气和贴近生活。

节目中还融入了一些明星的个人故事,通过他们的朗读和分享,也使得叙事情节更加鲜活和精彩。

整体来看,《见字如面》的叙事情节以真实故事为基础,结合了明星的个人故事,形成了一种丰富多彩的叙事情节。

《见字如面》在叙事学上有着深刻的解读和思考。

通过独特的叙事结构、多元化的叙事视角、丰富多彩的叙事情节和多样化的叙事语言,节目实现了一种真实生动的叙事表现,也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这种叙事模式的成功,不仅增加了节目的收视率和口碑,也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感动。

相信在未来,《见字如面》将会在叙事学上继续有着更加深刻的表现和创新。

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综艺性”的生成与把握——以《见字如面》为例

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综艺性”的生成与把握——以《见字如面》为例

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综艺性”的生成与把握——以《见字如面》为例作者:杨紫玮来源:《传媒》 2017年第12期在2016年和2017年的跨年夜,黑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文化类节目,这便是以明星朗读与表演中国传统书信为内容的《见字如面》。

这是一档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节目,它与国内其他的同类节目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其参考了综艺类节目的经验,体现出了丰富的综艺性,从而实现了雅俗共赏、寓教于乐。

文化类节目如何生成“综艺性”《见字如面》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文化是该节目表达的主题,综艺是该节目表达主题的手段。

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邀请娱乐明星阅读经典书信,融娱乐与知识于一体,这也是整个节目综艺性产生的基础。

《见字如面》选取的是中国书信史中最优秀的100封信件,这些信件的作者上至战国时代的普通兵卒,下至最近几年的作家与明星,时间跨度非常大,但以建国前的信件为主。

但是,《见字如面》巧妙地引进了许多当红影星,作为朗读这些旧式信件的嘉宾,这就实现了节目打通现代与古代的目标。

例如,节目第一期一共邀请三位嘉宾阅读了6封信件,三位嘉宾是林更新、归亚蕾和张国立,这都是为观众朋友们所喜爱的明星。

而阅读的信件则跨度甚大,其中最具难度的是战国时期秦国戍边士卒黑夫的家信和唐代大文豪韩愈的《祭鳄鱼文》,分别由林更新和张国立朗读,好在二人使用的均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使得观众都能领会原信件的大意与精髓。

在这一环节中,已然牵涉到了综艺性对文化类节目的渗透。

这些信件的原文本就晦涩难懂,如果还邀请专业学者以原文朗诵,不仅难以表述清楚原文意思,还会大大降低观众的耐心。

而设置娱乐明星这种提高娱乐性的环节,则使观众能够因明星的关系,而去关注明星所朗读的内容,就在这种聆听的过程之中,传统信件的精华已被传播出去。

与邀请明星朗读传统信件相配合的环节是节目嘉宾的学者化。

众所周知,邀请嘉宾是中国当前综艺娱乐节目惯用的手段,像《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国内知名的综艺娱乐节目,嘉宾几乎占据了整个节目的半壁江山。

文化传播效果分析以《见字如面》为例

文化传播效果分析以《见字如面》为例

文化传播效果分析以《见字如面》为例一、概述《见字如面》是由实力文化、黑龙江卫视联合出品,腾讯视频网络独播、首播的一档文化节目。

每季节目均12期,均由翟毓红主持。

《见字如面》分为《见字如面第一季》、《见字如面第二季》、《见字如面第三季》、《见字如面第四季》以及特别节目《见字如面·特别制作》。

该节目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节目于2016年12月29日起在腾讯视频播出,2016年12月31日起在黑龙江卫视播出。

该节目受众主要以男性、成熟化、中高等教育为主。

具体数据显示出:受众相对较为成熟,主力观众都是26-35岁的人群,其次是19-25岁,不难看出,这类人群大部分已经有一些社会经验,并开始对生活、历史有所反思感悟,也愿意慢下来。

受众人群的教育程度以大学、大专为主,两者占比总和近60%。

整体素质水平相对较高。

《见字如面1》受众人群分布《见字如面2》受众人群分布受众主要以中高等教育人群为主分析弹幕发现,第二季中观众超过半数对众位嘉宾持有正面评价,这在节目中是很少有的高评价自《见字如面》节目播出以来,评分和播放量成绩亮眼二、传播功能大众传播的具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等正功能以及使人们丧失辨别力进而不假思索顺从现状、鉴赏能力退化、文化水平下降以及占用剥削时间和麻醉精神的负功能。

大众传播的正功能:1、传播信息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播大量的信息是大众传播的第一功能,也是大众传播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

《见字如面》节目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2、引导舆论舆论是社会公众共同的、强烈的、持久的意见、态度与新年的总汇。

综艺界清流《见字如面》观后感

综艺界清流《见字如面》观后感

综艺界清流《见字如面》观后感综艺界清流《见字如面》观后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

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综艺界清流《见字如面》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见字如面》也好,《朗读者》也罢,都在——读,这种读,是有声音的读,是有情感的读,也是有选择的读,选择语速、选择重音、选择声调,等等。

这是节目的亮点,可能也是和正常读书最大的不同。

比如,电视节目节奏的推进是线性的,而读书则是可以跳跃的,甚至是可以停驻的、反复的、回旋的。

比如读信,我不知道怎样的声音可以读出“意映卿卿如晤”,怎样的心情才能读出“少卿足下”,我不知道“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应该怎么表达,“我的良心就是你”应该怎么寻找重音。

可是我知道,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每个人的体验可能都不一样。

如果把电视和读书比作两个人,那么,电视读书节目就是电视在亲吻读书。

只是,如钱钟书先生所说: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指,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所以,像一些乐观者预计得那样,指望一两个电视节目来激发起国民的阅读风潮,改变目前的阅读现状,拯救日渐稀薄的读书,实在是一种天真的乐观。

阅读的几乎带有宿命的衰落,远非一时一事所能改变。

再者,读书被现代媒介裹挟的固然是走在时代潮流中的尴尬,但媒介的弊端却不是影响国民阅读水平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谈到中国令人尴尬的国民阅读现状,有一组被经常引用的数据:中国年人均读书4.58本,和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相比,相距甚远。

这些国家,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都属于发达国家了,其国内的媒体不可谓不发达,其市场化、娱乐化的倾向,相比于国内来,不说高到哪里去,至少也不会低。

实际上,国内的许多娱乐性综艺节目正是借鉴自这些发达国家的文娱市场。

电视综艺《见字如面》的叙事学解读

电视综艺《见字如面》的叙事学解读

电视综艺《见字如面》的叙事学解读《见字如面》是一档以书信作为载体,让人们通过读信与书信的寄送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电视综艺节目。

作为叙事学角度来看,这档节目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与组织。

其次,节目的场景设计与导演手法。

《见字如面》将书信寄送者和观众从分隔两地的生活环境中带到了同一场地,即放置在舞台上的室内场景。

这个设计将书信所表达的情感内核转化为了观众所看到的实实在在的面孔与情感流露。

在这个场景中,相应导演运用了一系列会心的镜头语言。

如明亮的灯光和中心化的镜头安排使得场景氛围显得十分清新明亮,而导演在镜头切换上的技巧使得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对方而不至于疲于奔命。

同时,导演也会为每封信所涉及的故事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从而进一步加强观众在观看节目时所获得的视听感受。

平静的演奏以及和谐悠扬的旋律为许多故事注入了浓浓的温情,让人不自觉地被这些情感所感染。

最后,节目的话题敏感度。

节目所呈现的书信内容也是其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信涉及到的故事话题常常是人们最为关注和发生的,这也使得观众能够更容易地产生共鸣感。

与此同时,该节目所选择的书信结构也是极具可读性与可视化的。

书信表现为即兴演说的方式,而话语的行为表现在这个场景中却表现为一种脱离文字语境的面孔及情感呈现形式。

这种转换实现了视觉与视听方面的距离感弥合,使得书信表达的情感和自我表达能够更生动、更鲜活地展现出来。

总之,《见字如面》的节目成功表明,一档电视综艺能够有多种多样的叙事形式。

《见字如面》运用了侧重情感共鸣的信件结构,让观众与书信寄送者产生情感亲近感;该节目的场景设计和导演手法,使得节目情感流畅自然、相互交流的效果更加生动逼真;而节目所选择的书信内容,既贴近观众所关注的话题,又兼具可读性与可视化,使得观众的兴趣与共鸣感得以极大地增强。

全方位的叙事设计,使得该节目深得观众喜爱,同时也展现了电视综艺的多样性和叙事形式的丰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成功之道作者:饶昀羲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6期
【摘要】目前市场上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很多,但有情怀有回忆的节目还是很少,《见字如面》应运而生,取得了很好的播出效果。

《见字如面》从私人书信的新鲜奇特和雅俗共赏更好的将娱乐性和文化性和谐相融,更好的满足了不同人们的受众心理,给出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成功之道
中图分类号:J905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105-01
一、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的成功
《见字如面》是源自于英国的一档综艺节目《LettersLive》,被黑龙江卫视引进而来,是一档以优质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由主持人、拆信人和读信人组成,《见字如面》采用季播的方式。

腾讯视频是独家网络播出平台,而黑龙江卫视也于2016年12月31日播出。

“《见字如面》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

《见字如面》第一期“琼瑶女”归亚蕾读信重现蔡琴催泪爱情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达到2000多万,而接下来的几期,虽然点击量有所下降,可是还是维持在1000万左右,而同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中国成语大会》以爱奇艺点击量为最高,有100多万,而其他几个主流视频网站的点击量只有几十万,视频点击量相加也远远低于《见字如面》。

在中国这个综艺市场以真人秀为主的舞台上,《见字如面》的播出还是给了一力强心针。

二、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的成功原因
(一)新鲜奇特:私人书信打开历史未知的一面。

私人书信一般是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信件,没有太多复杂的社会成分,所以有很强的真实性。

而且人们对于私人书信有想看的欲望,所以私人书信很好的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而且私人书信的语言风格比较凝练,简洁,抒情性强,会将受众更好的带入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私人书信来朗读的过程中,带给受众的已经超越了时间空间的范畴,实现了历史和他人的见字如面。

在节目中由林更新读秦兵黑夫和惊写给家人的书信,战地家书:古今大战秦俑情。

这是他们在跟随大将王翦征战楚地间隙写下的家书,竟然流传了千年,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秦国。

书信不仅仅是感情的维系,更是情感的寄托。

在书信中我们不仅能看到那份真挚的情感,能看到以书信为依托的生动的历史。

《见字如面》不单单是简单的朗诵信件,更是通过信件的
挑选,打开历史的大门,以史为鉴,将中国漫漫长河的历史以更加有趣,形象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二)雅俗共赏:娱乐性和文化性和谐相融。

在受众的观念中,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化性和娱乐性不可兼得。

但是,这样的观念是局限和陈旧的。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化性是指,在节目的过程中要满足观众的求知欲望,要传播知识。

文化类综艺节目如果只具有文化性而不具有娱乐性,很难满足受众需求。

而没有收视率的节目是不能够长足发展下去的,所以一个节目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将文化性和娱乐性更好的结合起来。

一方面将渊源博大的中国文化进行传播,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快节奏疲劳的人获得一个片刻的消遣。

(三)老少咸宜:抓住多样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共性。

“触及心灵就要谈到共鸣,共鸣论主张的是在节目中诉说目标对象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或者是人生体验和感受,激发起目标对象内心深处的回忆,使其与目标对象建立移情联想。

而情感共鸣是指两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日常行为和生活上产生了一种灵魂上的和精神的无限延展和沟通。

”情感共鸣就是人们对待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基本一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在精神和行为方式上达到配合默契的交往。

而《见字如面》中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倾情演绎,真诚的朗读信件,激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因为老中青三代人对于书信都有很深的感触,使得读信人和观众都获得了精神上的延伸和沟通。

三、《见字如面》的成功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借鉴意义
主流媒体是社会传播力量的中流砥柱,主流媒体身负重任,必须要有媒体责任感,主流媒体的品牌号召力其他媒体无可比拟。

今天,许多的主流媒体都以真人秀节目为主,但是主流媒体影响力大,覆盖面广,不能单纯的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也不能单纯的跟从,要善于创新,要善于抓住受众的心理。

综艺性是节目的立身之本,而文化性则是一个节目获得长足发展不可获取的必要条件。

单纯具有综艺性,可能会获得一时的成功,但是人们对于综艺总是会有疲劳的时候,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且文化的需求是永远不会缺少的,所以节目必须要有文化性,只有将综艺性和文化性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节目才能更好的走向成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全燕.《见字如面》亮相黑龙江卫视2017年新品发布秀,获卫视重点推介[DB/OL].环球网公益,2016-10-20.http:///domesticnews/2016-10/9578081.html.
[2]曹銀忠.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20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