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初一下地理知识点归纳
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知识体系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位于世界东方的大国——中国第一节位置、面积和疆域五带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优越的地理位置东半球,亚州东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辽阔的国土东西:5200km ,南北:5500km ,面积:960 万km2 四至点:北——漠河53°N南——曾母暗沙4° N西——帕米尔高原75°E 东——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135 °E 内海——渤海;三大边缘海——黄海,东海,南海领海:12 海里众多的邻国:14 个国家相邻,大陆海岸线:18000km ,陆上边界:22000km开发海洋国土,保卫国土完整:海洋开发利用:开发海底矿产,捕捞海洋鱼类,开采海洋石油,远洋运输货物第二节行政区域的划分现行行政区域的划分中国现行行政区域:省县乡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省级行政单位县级行政单位乡级行政单位省级行政区划: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乡、民族乡、镇北京市的行政区划:密云县、延庆县、怀柔区、昌平区、顺义区、平谷区、门头沟区、海淀区、朝阳区、房山区、丰台区、大兴区、通州区、东城区、西城区三级阶梯海拔 <500m 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有利于海洋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是大河向东奔流入海,沟通东西,产生巨大落差, 蕴藏丰富水能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选学)中国地形特征第三节 人口和民族人口最多的国家控制人口数量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线 人口密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平均数。
中国平均人口密度: 139 人/km2 东部: 400 人/km2 西部: 10 人/km2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稀疏提高人口素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会阅读柱状图和折线图五普人口状况: 劳动力资源大幅增长; 基本进入老龄社会; 男女性别比较高;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人口过多的问题:制约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增高,各种资 源和工农业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低,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难以快速发展,影响人口素质提高56 个民族, 55 个少数民族 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信仰和风俗 习惯第六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2/3一级阶梯平均海拔 >4000m地势西高东低 大致呈阶梯状二级阶梯海拔 1000m~2000 昆仑、祁连、横断、喜 马拉雅第二节气候特征和主要气候类型一月:0℃等温线位于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最高温位于南冬夏气温状况海诸岛;最低温位于东北地区北部—北极村影响七月:除青藏高原以外,南北方温度相差不大;最高温位于西北内陆低凹盆地—吐鲁番盆地;最低温位于青藏高原纬度位置和季风活动降水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海陆位置和季风活动400mm 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800mm 等降水量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缘最大:东南沿海地区和沿海岛屿—火烧寮;最小:西北内陆—吐鲁番盆地托克逊总体趋势:东部多、西部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雨季:南方—4~10 月;北方—7~8 月中国气候重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形成原理季风气候显著东半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西北内陆常年干燥;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影响:动物种类繁多,农业资源丰富,为东部地区农业提供有利条件季风活动不稳定: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北旱南涝;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长江中下游伏旱;华北春旱(选学)夏秋台湾及东南沿海—台风秋末冬初、冬末春初—寒潮和霜冻春季西北和华北—大风,沙尘暴第三节水系分布和长江、黄河概况水系:干支流共同组成水系分布流域:河流集水区域分水岭:分隔相邻流域之间的高地淡水湖:湖水含盐度不超过1‰ 微咸水湖:1‰ ~24.7‰ 咸水湖大于24.7‰—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中国第一大河源头:沱沱河;注入东海;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湘江、赣江、汉江上中下游分界点:宜昌和湖口长江三峡工程影响: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中国第二长河——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北麓;主要支流:汾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第四节 自然环境的差异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为界地形:东部—多平原和丘陵;西部—多高大山脉、高原和内陆盆 地;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于 4000m气候: 东部年降水量 >400mm ;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 属季风气候分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气候西部降水量 <400mm ;冬夏气温变化大,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 低,西北内陆夏季气温较高;属非季风气候,分高原和高 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水资源:东部多河湖,水资源丰富丰富;西部河湖少,水资源缺 秦岭淮河一线气候:冬季气温—南方 >0℃;北方 <0℃;夏季气温—南方 >30 ℃, 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 北方部分 >30℃;年降水量—南方 >800mm ,北方<800mm河湖状况:南方河湖多,冬季不结冰;北方河湖少,冬季结冰 水资源: 南方多丰水带和多水带, 北方多平水带, 华北平原部分为少水带东部季风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西北干旱区—西北地区 青藏高寒区—青藏地区描述自然环境的特点: 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河湖特征、 水资源状况、天然植被状况、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第七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工业 第一节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河流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水资源的数量 人均和耕地平均水资源数量少河流径流:汇集与陆地表面和地下,而后进入河道的水流。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归纳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
2、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地球上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2.5%。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4、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①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5、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跨流域调水(最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修建水库(最大工程:长江三峡)。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6、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③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且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7、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常见的: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8、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
10、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东南林区)第三节工业12、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我国的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最多。
13、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14、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
15、中国四大工业基地:(1)辽中南工业基地: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主要城市:沈阳、大连、鞍山(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城市:北京、天津、唐山(3)沪宁杭工业基地: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16、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①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大;②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大;③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高。
第四节交通运输17、现代交通运输的五种形式及其特点:①铁路:我国最重要的长距离运输方式,运量大,速度快,运价低。
七年级下地理中图版知识点
七年级下地理中图版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科学。
在七年级下学期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将主要学习中图版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地球的基本构造、地球与太阳系、大气圈、水循环、气候、自然灾害等。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地球的基本构造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壳和大气圈四部分组成的。
其中,地幔占地球体积的84%,地壳与地核分别占1%和15%。
地壳和地幔被称为岩圈,它们由岩石构成。
地幔和地核被称为球圈,它们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二、地球与太阳系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它绕着太阳旋转,同时也自转。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近似于一个椭圆形。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这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三、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表面上的气体层,它主要由氮气、氧气和水蒸气组成。
大气圈的厚度大约为500千米。
大气圈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四、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表面径流等过程。
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重要过程,但也会带来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五、气候气候是指区域内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大气循环等。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六、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现象引起的损害人类生命和财产的不良事件。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风暴潮、洪水、干旱、沙尘暴等。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加强防护和应对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地理中图版的知识点简介。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动规律,掌握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知识,更好地保护地球和人类。
七年级下中图版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下中图版地理知识点中图版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地球是太阳系中第三颗行星,也是人类居住的星球。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地球每自转一周为一天;公转是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地球每公转一周为一年。
地球环境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地球有三个大气圈:大气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大气层对人类有保护作用,能吸收部分紫外线和宇宙线等有害物质。
但同时,人类活动也对大气层造成了严重影响,排放的工业废气和交通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臭氧层的破坏也对人类造成了极大影响,会导致皮肤癌等疾病。
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淡水和咸水。
淡水是指可用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水,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地方。
南北极冰帽是地球上储存最多淡水的地方。
但现在人类活动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等问题已经愈发严重,需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
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资源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资源分布广泛,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某些地区。
岩石和矿物资源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开采和利用这些资源也会对环境造成威胁,例如煤炭和石油的燃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地球上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地球上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丰富多样,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野生的植被和动物遭到了破坏,导致了物种灭绝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因此,保护野生植物和动物资源,推广环保理念,成为当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我们必须加强对地球的保护和治理,保护地球资源,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2021年整理)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2021年整理)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发展1、土地资源的概念: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包括地表和地下的土壤、矿产、水资源等。
2、土地资源的分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工矿用地等。
3、我国土地资源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1.36亿公顷。
4、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
5、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农业劳动力流失等。
6、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科技化、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
7、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第三节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1、矿产资源的概念:指地球内部的矿物质资源,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等。
2、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铝、石油、天然气等。
3、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
4、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
5、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产业升级。
6、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
7、矿产资源和工业发展的关系密切,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同时,工业发展也会对矿产资源带来影响,如环境污染等。
因此,需要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和协调。
我国的土地资源主要包括林地、耕地、草地、沙漠和戈壁等类型,其中草地占比最大。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没有格式错误或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我国的土地资源具有多种多样的利用类型,总量丰富但人均较少。
山地较多,平地较少。
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农业类型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也叫水产养殖业)等。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和难利用的土地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于东部的山地地区,包括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
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南方以水田种植水稻为主,北方则以旱地种植棉花、小麦和玉米为主。
而西部地区则以草地为主,主要发展畜牧业,包括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等四大牧区。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不断更新,而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例如矿产资源)。
2.淡水资源淡水资源存在于江河、淡水湖泊、积雪、冰川和地下水等形式。
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不平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为解决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可以进行调水工程。
为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修建水库,在丰水期蓄水,在枯水期防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
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包括华北和西北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水调往华北和西北的一项工程,其中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运河输送至天津和北京,可调水量最大;中线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自流供水至北京和天津;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至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水质最好。
节水措施包括农业用水的喷灌、滴灌,工业用水的循环使用和污水达标排放,以及生活用水的一水多用。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1.我国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包括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石山和高寒荒漠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世界第五位。
山地多,平地少。
后备耕地资源匮乏,而且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我国的农业类型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总结
地理知识总结第一章1、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P42、自然资源的分类:分为可再生资源(阳光、空气)和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金属矿产)。
P43、淡水资源的构成:江河以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构成。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表现出时间上分配不均匀(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P5—p6(三峡、葛洲坝)。
5、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措施:首先要节约用水和合理用水。
针对空间分布不均衡要实施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引黄济青),针对时间分配不均衡要修建水库P6-p86、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草地、林地、耕地、沙漠,戈壁(这是按照利用面积从大到小进行排列的)。
P117、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大人均少;山地多平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8、在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包括:P129、我国在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不少于18亿亩)P1510、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11、工业的血液——石油;工业的粮食——煤炭。
P1813、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主要油田有塔里木油田(新疆)胜利油田(山东)、大庆油田(东北)。
P19,要知道地图上的位置、P17P18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确保我国耕地P11P4—p5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
12、我国的煤炭资源居世界首位,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煤炭资源最为丰富。
23、我国铁路干线的五纵:京沪线(北京——济南——徐州——南京——上海)京九线(北京——南昌——香港)京哈京广线(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焦柳线(焦作——襄阳——怀化——柳州)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p2724、我国铁路干线的三横: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银川——兰州)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徐州——郑州——宝鸡——兰州——乌鲁木齐)连接东中西部的铁路干线,很重要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上海——杭州——怀化——贵阳——昆明)p27第二章1、自然环境对于民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地形影响民居的建筑外观,资源影响民居的建筑材料。
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下知识点
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下知识点中图版地理下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并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在七年级地理下册中,中图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全面而又详细的知识点,并为我们深入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细致介绍中图版地理下册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球运动1.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地壳最外层是被称为板块的部分,它们时刻在不断运动,形成了地球上的各种地貌。
地幔位于地壳下面,它是地球内部的大部分。
地核则位于地球内部最深处。
2. 地球的运动地球主要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个完整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
而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公转一个周期为一年。
这两种运动不断变化,导致了不同季节的变化和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二、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环境1. 大气和水圈的作用大气层是包围地球在外部的气体体层,它可以起到保护地球、调节气温、减缓紫外线辐射等作用。
水圈是地球上的水资源,其中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冰川等,也起到了调节气温、洪涝灾害防治等作用。
2. 地理分区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原因而有所不同。
根据环境类型、经济等级等各种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地球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区域。
其中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地、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
三、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的活动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包括城市化、工业化、生态破坏等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大量建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堵塞等都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四、维护地球和谐发展的责任人们需要清晰认识到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和天然资源。
这不仅需要全球合作、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还需要每个人的自我认知和实际行动。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认真对待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才能将地球打造成一个和谐、美丽、宜居的家园。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小结(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气候、矿产、生物、水、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和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少一些)两大类,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要注意节约使用。
2、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3、地球上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2.5%。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由于人口多,人均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4、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我国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
5、解决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状况,首先要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修建水库。
6、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山地多,平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7、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常见的有: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
9、在我国东南部,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南方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甘蔗。
北方主要种植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棉花。
10、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东南林区)11、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2、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我国的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最多。
13、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地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地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地貌、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环境问题和资源分布等的学科。
地理知识点的掌握对我们的学业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地理教材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地理教材的知识点。
一、地图与地球
1. 地球的构造:地球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为最内部,是地球的重要部分。
2. 大地图与小地图:大地图通常指世界地图,小地图指的是地区之间的比较小的地图例如中国地图。
3. 地理位置与纬度:地理位置即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的经度和纬度的具体位置。
二、自然环境
1. 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大气的包围层,能够起到保护和屏障作用。
2. 水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
3.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气温、降雨、风向等等,气象则是指具有短暂性的气象现象。
三、人文环境
1. 人口与婚育:人口是指地球上居住的人的总数,婚育则是指人口数量的增减。
2.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现象。
3.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四、地图制作与应用
1. 地图制作:地图制作是指将地球的结构通过绘图方式呈现出来,地图制作不仅是一门科学技术,也是艺术。
2. 地图应用:地图应用是指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地图进行导航、出行规划等。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地理教材的部分知识点。
学习地理不仅能够拓展我们的知识面,还能够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加关注。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知识点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知识点概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表面,包括大气、水和陆地等方面的科学。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地理的一些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进行概述。
一、地球和地球的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的直径约为12756千米,在太阳系中排名第三。
地球的形状是近乎球形,但在极地附近略微扁平。
我们也要学习有关地球的运动,例如自转和公转。
二、气候与气候区气候是某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量和风向等方面。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研究气候和气候区。
气候区是有相似气候特点的地区的划分。
气候因素主要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等。
三、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淡水和咸水。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水循环和水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利用水资源并保护水资源?四、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天灾人祸皆难免,其中自然灾害对人类影响尤为深远。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例如火山、地震、台风、泥石流等。
它们的发生原因、特点和预防措施也将被详细介绍。
五、区域经济与文化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会对某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产生影响。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区域经济与文化,包括工业、农业、旅游业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区域经济和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
六、自然环境的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改变。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研究这些改变的原因和影响。
为了保护地球,我们也需要采取措施,例如节约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等。
七、现代交通与通讯现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带来了方便和快捷性。
在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有关现代交通和通讯的知识。
例如,道路、铁路、航空、水路交通工具的种类和使用,以及电话、互联网等通讯设施的使用方法和发展历程。
总结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涵盖了很广泛的地理知识。
在学习时,我们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地球。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理解概念,能够区...分哪些是自然资源........。
)比如:微生物、阳光、空气是;纸张,钢铁等不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阳光、空气、土地、水、生物等;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煤、铁、铜、天然气、石油等)3、水资源:①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它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水及地下水等组成。
(而且地球上的淡水主要以冰川和永久积雪为主)②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的34%。
5、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表现出时间上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时间上:夏秋季节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洪灾和旱灾)空间上(地区上):总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即东南多,西北少。
(所以华北和西北缺水)67调水到华北、西北地区。
8、引黄济青,把黄河水引入青岛;引滦入津,把滦河水调入海河水系,供天津使用。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1、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的利用类型:林地、耕地、草地、沙漠和戈壁等。
其中,草地比重最大。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②总量丰富,人均少。
③山地多,平地少。
④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而且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3、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也叫水产养殖业)等4、分布:①耕地和林地主要在东部季风区;其中耕地分为旱地(北方)和水田(南方)②草地和难利用的土地在西部内陆地区;③林地主要分布东部的山地地区,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5、东部:种植业区:南方——水田——水稻;北方——旱地——小麦、棉花、玉米6、西部非季风区:草地——畜牧业;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中图版七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图版七下地理知识点总结1、地理位置:① 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 亚洲的纬度边线:亚洲大致坐落于10°S——80°N 之间,地横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就是世界上横跨纬度最广泛的大洲③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大小:亚洲就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洲(原因就是1) 面积最小 2) 横跨纬度最甚广3) 东西距离最久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东亚的国家存有: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3、亚洲地形的特点:1)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3) 地面起伏大4、亚洲地横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东、北、南三面频临大洋,西面深入细致至亚欧大陆内部.5、亚洲气候的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与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显著)。
3)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地域辽阔,南北的温差极大,沿海和内地的干湿差异悬殊);6、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乏的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7、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常受旱涝灾害的影响8、亚洲河流的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圆形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长江、黄河、湄公河(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注入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9、世界人口最少的大洲:亚洲人口占到61% ;世界上人口少于l亿的国家共计10 个,其中,存有六个坐落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就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10、按人口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
中图版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
中图版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学好地理对于我们了解世界、探究自然及社会发展规律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学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地理所涉及的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球运动1. 地球的构造和特征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部分组成的球形天体。
地表主要由陆地和海洋构成,其特征包括赤道线、南北极、经线和纬线等。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呈现出日夜交替的现象,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和形成地球的气候带。
此外,地球轴向倾斜也是影响季节变化和气候带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地球的气候和植被1. 气候气候是地球大气层中的天气现象在长期时间下的表现。
地球的气候带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种。
2. 植被植被是指生长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
它由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共同影响形成,主要包括草原、森林、沙漠和腐殖质土等。
三、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1. 人类定居和分布人类的定居和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
主要包括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状况等。
2.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往往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气候变化、用地变化等。
因此,保护环境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世界城市和区域发展1. 城市和城市化城市是人口密集、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的地方。
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面积的扩大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2. 区域发展区域是指地理空间上一定的范围,区域发展主要是指该区域内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总结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地理学的基本知识,深入了解地球及其各个方面的情况和特点,并且了解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因此,学好地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___Summary of Geography Knowledge Points for Grade 7.___Chapter 4: ___n 1: ___1.Concept of Natural Resources: Materials and ___ nature for n and living。
(Understand the concept and distinguish what is a natural resource。
for example。
anisms。
sunlight。
and air are natural resources。
while paper and steel are not.)2.n of Natural Resources: Renewable Resources: Sunlight。
air。
land。
water。
and living organisms。
etc。
Non-renewable resources: Mineral resources (coal。
iron。
copper。
natural gas。
oil。
etc.)3.Water Resources: ___ resources on land。
It consists of water from rivers。
fresh water lakes。
mountain snow。
glaciers。
and groundwater。
etc。
②The amount of ___ by the amount of runoff.4.China ___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total water resources。
but 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s only account for 28% of the world's total.5.___: It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even n in time and spa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下地理知识点归纳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理解概念,能够区分哪些是自然资源。
比如:微生物、阳光、空气是;纸张,钢铁等不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阳光、空气、土地、水、生物等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煤、铁、铜、天然气、石油等)3、水资源:①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资源。
它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水及地下水等组成。
②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位,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的1/45、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表现出时间上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时间上:夏秋季节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洪灾和旱灾)空间上(地区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南方多,北方少(所以北方缺水)6、解决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调水工程。
(比如南水北调)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修水库。
7、南水北调总体方案是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到华北、西北地区。
分为三条线路:东线:从江苏扬州附近通过京杭运河把长江的水调到华北。
中线:从湖北省的丹江口附近把长江和汉江的水调到华北。
西线:从长江上游四川青海等省直接调到黄河上游。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草地比重最大:41.7%;林地16.6%,耕地13.5%)②总量丰富,人均少。
(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耕地居第四,森林居第六)③山地多,平地少④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而且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2、分布:①耕地和林地主要在东部季风区;②草地和难利用的土地在西部内陆地区;③林地中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P15图F)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农业及农作物(见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中)4、从农业发展来看,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粮食问题。
农业生产要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第三节工业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许多工业部门的原材料直接来自于矿产资源。
2、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3、煤炭:①我国煤炭总量世界第一;②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③煤炭最丰富的三个省区:山西、陕西、内蒙古(山西省最多)大型煤矿:山西的大同、阳泉、西山、峰峰等;陕西的神府煤矿;内蒙古的东胜、准格尔4、石油:①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也有;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了大油田②大型油田:黑龙江的大庆;辽宁的辽河油田;河北的华北、胜利;新疆的克拉玛依。
5、铁矿:(炼钢的原材料)①钢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②铁矿储量最多的三个省区:河北、辽宁、四川③九大钢铁工业中心:鞍山、北京、武汉、包头、上海、攀枝花、太原、马鞍山、重庆6、四大工业基地:(看地图P23图D)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表现出向沿海地区分布的特点辽中南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7、高新技术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代表了工业发展的方向。
8、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大城市附近,表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第四节交通运输1、能够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急需的、不容易保鲜的、数量少、距离远的一般选航空,距离近的选公路。
不急需、数量大、可长久保存的货物如大米、木材选铁路或者水路2、①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
②我国的铁路以基本形成了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分布格局。
③我国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第一列火车轮渡“粤海铁一号”。
④有“世界屋脊生命线”之称的公路是青藏铁路。
⑤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和重要城市国内航空运输网。
航空运输的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石家庄。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第一节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1、①地方文化包括:民居、服饰、饮食。
②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是最具吸引力、最有魅力的旅游资源。
2、民居:蒙古包、两面坡式民居、四合院、窑洞、竹楼、湘西和贵州山区的吊脚楼分别在那一个地区,受什么因素的影响?3、服饰:区别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重要标志是服饰。
4、饮食:八大菜系:山东菜、四川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湖南菜、安徽菜系。
(川菜为什么以麻辣为主?潮湿的气候)第二节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1、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中国的地方文化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征和悠久历史2、到2006年7月,中国已经有33处地方文化和自然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3、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被称为无烟工业。
4、部分世界遗产:武陵源---湖南省,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著称苏州园林—江苏省,以水为主题,是古典园林的代表作黄龙----四川省,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被称为”人间瑶池“黄山---安徽省,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九寨沟---四川省,被称为“童话世界“泰山---山东省,五岳之首,被称为东岳。
是我国第一个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秦始皇兵马俑---陕西省,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西藏的不达拉宫,山西的晋商大院等等。
5、地方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科研和文化价值。
6、旅游业的发展只有立足于地方文化,协调好地方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第三节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1、设计旅游方案的步骤:①确定目的地,到哪儿旅游;②查找相关旅游资料与信息;③设计旅游线路。
2、旅游者选择线路的基本出发点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取最多的旅游信息,获得最满意的旅游效果。
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第一节北京1、古都:北京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辽、金、元、明、清都在此建都。
因此,北京既保留着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和园林,又汇聚了独具特色的“京味儿“文化。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故宫。
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园林是颐和园。
3、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地理位置是一个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
4、北京的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北纬40度纬线穿过北京,决定北京属于北温带②海陆位置:地处内陆,但隔海洋不远。
③相对位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与河北省和天津市相邻。
5、北京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历代北京城址迁移的自然原因都与水源有关。
6、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7、北京的发展变化表现在经济结构的变化上。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原因是北京具有人才、信息、科技等优势,但能源和矿产缺乏,而北京的城市职能对环境保护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保护古都风貌和减少污染,主要的工业企业都在有计划的迁往郊区。
8、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北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问题:①北京的古建筑保护问题。
北京有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在城市建设中面临两难②北京的水资源问题。
密云水库是北京的主要水源。
北京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缺乏。
第二节台湾1、记住台湾地图P65(台湾岛四周濒临的海洋;澎湖列岛、钓鱼岛、福建省、厦门市的位置;台北、高雄、基隆市的位置;玉山、浊水溪、日月潭的位置等)2、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岛。
我国东部最高山是台湾的山。
3、台湾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意义:台湾岛东临太平洋,是东南沿海之间往来的交通要道,也是通往世界的海上要道,是祖国海防的天然屏障。
4、台湾岛的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使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湿热。
台湾岛的地形:东部大部分为山地地形,占2/3,西部为平原;河流短小、水流急,水能丰富。
台湾植被丰富,1982年以来设立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已经占全省面积的36%。
5、台湾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上,汉族人占98%,少数民族为高山族。
6、历史上,台湾以蔗糖、热带水果、樟脑、木材和鹿皮闻名。
现在台湾的经济结构发生料变化,由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工业,形成了富有海岛特色的外向型经济。
7、台湾高新技术的缩影,被称为台湾的“硅谷”的是新竹科技园区。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地区1、记住珠江三角洲地图P74(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的位置;河流、核电站和南海的位置;铁路线京广线、京九线的位置)2、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优势条件:①航运便利②劳动力丰富③著名的侨乡④邻港澳⑤国家政策的支持不利条件:缺乏矿产和能源3、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开发利用与海外特有的经济联系,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4、南部沿海的广东、福建、海南是著名的“侨乡”。
5、珠江三角洲经济特色:外向型经济;轻工业为主(珠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6、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特色:①热带水果生产基地(香蕉、龙眼、荔枝、菠萝等)②基塘农业③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基地(蔬菜、塘鱼、生猪、家禽、花卉等)8、港澳的金融、技术、管理等优势与珠江三角洲低廉的地价和劳动力优势互补,使这里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具有竞争力。
9、香港是世界上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香港的支柱产业有:贸易、航运、旅游、信息等。
澳门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和博彩业。
香港1997年7月1日回归,澳门是1999年12月20日回归,实行的是“一国两制”第四节黄土高原1、熟悉黄土高原地图P88(主要省区、大型煤矿等)2、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到秦岭,海拔1000到2000米。
3、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沟壑纵横4、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5、水土流失造成了土地贫瘠、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要使黄河水质变清,关键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是:降水少,且集中在7、8月,7、8月多暴雨;加上黄土土质疏松、抗冲击力差;地表裸露,植被覆盖少。
人为原因:人类不断的开荒、放牧、采矿等。
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修梯田等等。
7、制约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干旱和水土流失。
8、“乌金三角”是指晋、陕、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占全国1/4,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能源基地。
9、煤炭特点:煤质好、埋藏浅、多可露天开采,开采成本低10、该地煤炭输出方式:原煤输出、发电输出、转化为煤气输出。
第七章比较区域差异第一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秦岭—淮河线(东西向)秦岭:穿过甘肃、陕西、河南,主体位于陕西省;淮河:河南、安徽、江苏。